这会儿又有外头小厮飞飞来报,也是有些慌张之意,站在门外道:“大小姐,门上有人来到,说是京内崔侯府……崔侯爷亲自来了。”

云鬟微微点头:“知道了。”方才巽风早探得究竟,同她说明了。

林嬷嬷因不知此情,闻言失声道:“什么?侯爷亲自来了?”

云鬟道:“不错,是父亲亲自来了。”——口中说着“父亲”两字,亦觉如梦似幻。

林嬷嬷喜出望外,起初还不敢轻信,听云鬟答应了声,才肯信这话,忙随着她往外而行,一边儿喜不自禁道:“侯爷亲自来请姑娘,可见是心中有姑娘的,——这下可熬出头来了!”

林嬷嬷一边儿心想,一边儿暗中打量云鬟,却见她面上清清淡淡,并不像是跟父亲久别重逢一样兴头冲冲,连至少的笑意都不曾有。

林嬷嬷看了,心里不免担忧,她知道云鬟素来心底自有主张,却生怕她如此,会惹的来人不喜。

林嬷嬷便悄悄拉了拉她,低着头小声叮嘱说:“侯爷肯来,可见不曾忘怀姑娘,毕竟是骨肉血亲……可要好生相迎的呢?”

云鬟道:“知道了。”

林嬷嬷才略松了口气,谁知目光一动,望着云鬟的打扮,虽是在庄上从来如此,可若是在京城府内,便已经算做奇异了……顿时又不安起来。

才出了厅门,迎面就见许多人从外进来,当中簇拥的那位,身着烟萝紫的细纱长袍,腰上系着白玉腰带,上垂着一个同紫色的攒心梅花络子,中间缀着一块儿玲珑玉珏,脚踏宫靴,身后却是象牙白的织锦缎披风,越发显得面容白皙俊美,人物潇洒风流。

——此人自然正是云鬟的父亲,永宁侯崔印。

云鬟紧走几步,向前下拜,口中说道:“云鬟见过父亲大人。”

崔印正左右观望这素闲庄内景致,蓦地看见厅内出来个小小孩童,却打扮的十分不同,并无半点俗态,更如出水芙蓉般清丽脱俗。

崔印起初竟认不出这正是自己的女儿,细看那眉眼儿才信,忙也快走上前,把云鬟扶住,仔细端详了两眼,才抱入怀中,道:“阿鬟比先前更出落许多,父亲几乎都认不出来了。”

云鬟愣了愣,这久违的怀抱,带给她的并不是有关亲情的欣慰亲切等,反而更是陌生不惯居多,一时竟忍不住有些身子僵硬,幸而崔印极快地放开了她,又握着手儿,温声含笑道:“父亲看你这般,也就放心了,可见是并没受多少苦。”

云鬟低下头,口中只说“是”,这会儿林奶娘因也上来行礼,崔印已有些不大记得她了,又看了一会子才依稀想了起来,便也笑说道:“嬷嬷陪着阿鬟这两年,倒是辛劳了。”

林嬷嬷低着头,只连说分内应当,转头看时,却又见崔侯爷身后,还跟着几个嬷嬷丫头们,这会子正也纷纷地暗中偷眼打量云鬟。

如此忙进了厅内,父女叙话,林奶娘亲奉了茶上来给崔印,崔印是世家子弟,从小锦衣玉食,见多识广,见这盅子是定窑白瓷,倒也罢了,只吃了口茶,觉得水质尚可,然而这盏中翠芽却毕竟不是上乘,他挑剔惯了的人,当下便不肯再喝。

云鬟因问道;“父亲如何竟亲自来了?先前也不曾先有个消息传来?”

崔印正打量这厅内光景,闻言笑对云鬟道:“难道不兴我想念女儿了么?先传信过来反叫你惶恐,索性便给你个惊喜,如何,你可喜欢?”

云鬟听是这般回答,又见崔印满面含笑,她便也低头微笑答道:“只一路劳乏了父亲了。”

崔印端着茶盏,眼睛看着云鬟,此刻他已经有些记不清……先前云鬟出京时候是何模样了,仿佛只记得是小小的孩子,一脸惶恐不安地随着林嬷嬷上了车,不想现在,竟果然出落了,不仅是面容更加出挑,气质上却也更宁静温和,谈吐应答,很有大家之风。

崔印心里喜欢,便又问起云鬟这两年来住的如何等话,云鬟自然只说些甚好、妥帖之类的话,又问起京内府中诸人。

崔印只含糊说道:“都好的很呢。”竟不愿再说府中,只又对云鬟道:“算来你母亲去世也有两年,你守了这两年,也算是尽孝了,父亲这次来,便是要带你回府去的。”

云鬟虽早知道他的来意,听了这句,心却忍不住仍缩紧了一下,却只说:“只不拘派谁过来罢了,这样反叫女儿不安。”

崔印笑道:“父女之间,何必说这些客套话。”

崔印说着,转头看向旁侧,此刻便有个富态妇人走到跟前儿,便对云鬟见了个礼,道:“见过大小姐。”

崔印对云鬟道:“这是胡嬷嬷,因怕你缺人手照料服侍,我从京内也带了几个人过来。”

胡嬷嬷身后四个丫头也上前来行礼。

云鬟扫了一眼,她自然记得甚是清楚,其中的胡嬷嬷跟她手下两个丫头,本该在一年后才来至素闲庄的,但是此刻,他们却提前来到不说,且……前世分明不曾露过面儿的崔侯爷,竟会亲临。

云鬟自知道事情不会无缘无故起了变化的,但她无论如何都想不通这其中关键所在。

可不管如何,却总不会是崔印所说的“想我的乖女儿”的话,毕竟,一个人的性情是不会变化的,除非有外力相催。

等丫头们都见过了,崔印因起身道:“这一路上也有些劳乏了,为父要暂且小憩片刻。”说着,便吩咐丫头们打水洗澡,因毕竟地方生疏,云鬟少不得吩咐林嬷嬷叫几个小厮相助。

云鬟陪着崔印,便安排他住在客房之中,这素闲庄并不大,向来更无排场,住处自然简陋的很,崔印进房中瞧了一眼,见不过是些桌椅板凳,花架条几等,被褥帐子也都朴素无华,半新不旧的,透着一股古旧气息。

崔印便不大喜欢,因问道:“没有别处了么?”

云鬟道:“这庄内多都是这样的,委屈父亲了。”

崔印无奈,便叫丫头进来收拾打扫,又把随身的香拿出来熏了一遍,闹了半晌,才算停当,他又洗过澡,便安睡下了。

崔印虽睡了,他的丫头们却出来,因道:“侯爷醒了是要吃茶跟点心的,且提前预备着些。”

林嬷嬷忙又领着人去厨房准备,那丫头十分挑剔,又叮嘱道:“叫她们手脚干净些,万别弄得不洁净,不然侯爷是不会用的。”

云鬟早知崔印的毛病,便一声不响,正欲回房,却见胡嬷嬷迎面走来,口中道:“姑娘好。”

云鬟因站住了,胡嬷嬷笑着,将她上下打量了一会子,便道:“虽听说这个地方偏僻,只想不到竟然是这个样儿的,林嬷嬷本来是个懂规矩的,竟也不好生照料姑娘,把姑娘弄得浑然不成个样子,怎么竟穿的这些呢?好歹家里的奶奶想的周到,让我们随身带了几件儿体面衣裳,姑娘快随我去换了罢。”

云鬟听了这话,微微一笑道:“怎么,我穿的不妥当么?”

胡嬷嬷正要转身带她走,忽地听见这句,便止步看她。

云鬟淡淡道:“这两年来我都是这样打扮,倒也觉着自在,父亲方才也不曾说过我什么,家里奶奶的心意我也领了,不过,就不必劳烦嬷嬷再换了。”

胡嬷嬷有些意外,随即露出她惯常所用的神情,皮笑肉不笑地说道:“姑娘这是哪里话,京内哪一个大户人家好端端地姑娘是这样打扮的?若这样在京,只怕要给人笑死了去……先前姑娘没人管就罢了,以后可万万不能再任性了。”

云鬟冷冷看她,道:“谁说我没人管了?”

胡嬷嬷蓦地愣怔住,见她似冷笑般看着自己,不由心中竟有几分惊畏之意,便又强笑道:“我是说,在这荒郊野外的地方儿……身边儿又缺人手,岂不是不像个侯门公族的小姐?”

云鬟才笑道:“嬷嬷一见就训斥上了,动辄说我不是侯门大族的小姐,竟比父亲更还严苛三分,倒是让我心里害怕起来,这在外头才见尚且如此,回了府,还不知更是什么光景呢。”

胡嬷嬷一惊,自觉她话中有话,一时竟不知如何回答,云鬟见她不言语,便道:“我也有些乏了,就叫奶娘给嬷嬷们安排住处罢。”说着,便带着露珠儿,转身自去。

胡嬷嬷目送云鬟离开,不由有些气怔。她们这些人,仗着是教导少爷小姐的,自比别人要多些体面,平日里便有些作威作福,何况早在府内的时候,就常听些说些闲话,何况谢氏又是“下堂妇”的身份,故而在启程来前,就很自高自傲地看不起了,一路便打算着来至庄上后,定要以势先压倒庄上众人,更将云鬟拿捏于手掌之上,却想不到出师不利,才开口便碰了个钉子回来。

直到林奶娘从厨下回来,胡嬷嬷跟捉到机会一般,便拦着她数落起来,说云鬟性情娇纵,且举止打扮都有些不成体统等话。

林嬷嬷因不知情,听她说了一番,心中暗暗叫苦,却不好强辩,只听她说完了,才道:“只因这儿小地方,不是在京内,何况谢奶奶先前在的时候,也万事都随着姑娘的心意,是以才是现在这般了。”

胡嬷嬷哼道:“你很该劝着才是,她算什么?若让姑娘紧着跟她学,以后难道也要做个被人休弃的……”

林嬷嬷觉着这话甚是刺耳,一时脸上便僵了下来。

且说崔印睡了半个多时辰才醒来,果然喝了两口茶,吃了两块点心便罢了,因出门来又看素闲庄内景致。

云鬟虽说乏了,实则并没歇晌,只在屋内暗暗思量崔印此次忽然来到的缘故,正出神,露珠儿却急匆匆跑来,因对她说道:“姑娘,侯爷出庄门去了!”

云鬟一惊:“去做什么了?”

露珠儿道:“我急忙里打听了一番,说是侯爷醒来,叫人准备了些香烛元宝等……不知何故。”

云鬟微微惊动,便想到一事,忙起身往外,露珠儿见状,只得跟上。

谢氏亡故之后,便葬在距此不远的谢家祖坟处,云鬟出门之时,问了一声门上小厮,果然说崔侯爷叫人带路,竟是往谢氏坟上而去。

云鬟心中不知是悲是喜,便一路走来,沿着柳林往前不远,却见前方不远处,绿柳依依,青山碧水之中,是崔侯爷一身素衣,正举着香烛拜祭。

猝不及防,云鬟眼见这幕,眼睛便湿润了。——原本因知道崔印的性情,是以从没期望会看见这场景,如今……不想他竟然还是惦记着她的娘亲。

云鬟心中所感所觉,竟比听见崔印亲口说“想念我的乖女儿”之时,更是动容熨帖百倍。

云鬟忙举手拭泪,如此又看了片刻,见崔印要转身的当儿,她便匆匆地带着露珠儿先行往回,并不欲崔印看见自己也在此。

且说云鬟急急回到庄上,只因看见崔印祭拜谢氏的那一幕,心中对父亲的所感自好了许多,正要回房,不妨隐隐听见隔廊有人道:“……这儿委实腌臜逼仄的很,不过是侯府一个花园子大小,侯爷竟能住的下。”

云鬟听得这声抱怨,却是跟随胡嬷嬷的一个丫头的声气儿,她眉头一皱,便放慢脚步。

却听另一个丫头道:“怪不得临行前,那些姐姐们都说这是苦差事,都不肯来,听说我要跟着,还一直取笑呢,我因想着毕竟是出来透透气儿,还觉着是美差……毕竟难得跟着咱们侯爷出这样儿的远门,可见侯爷心里果然是有大小姐的。”

先前的丫头冷笑道:“你这傻子,我若不告诉你,你还做梦呢,你知道为什么侯爷会亲自来接大小姐的么?”

那人便问,丫头道:“这话你问别人,也是不知道的,原本胡嬷嬷是跟着夫人身边儿的,才知道的清楚,因上回咱们老夫人做寿,不是请了沈相爷家了么?是相爷夫人,因在座上问了咱们夫人一句话……”

原来那日,崔侯府因贺老夫人寿辰,自请了许多皇亲权贵等,其中也有当朝丞相沈正引的夫人,崔侯爷的母亲江夫人因来陪侍,相爷夫人同她寒暄两句,因道:“今儿大好的日子,如何不见府上几位姑娘?”

江夫人便笑道:“今儿因来的贵客多,她们未免有些羞怕见人,只在里头一桌儿坐着呢。”

相爷夫人便欲见,一桌上的恒王妃跟晋王妃因听见了,便也凑说要见,当下江夫人只得捡着几个上的台面儿的女孩儿出来,众人看过,赞叹了一回。

忽地相爷夫人含笑问道:“果然都是极好,只不过……我素来听闻崔印有个长女,是最伶俐出色的,如何竟不见呢?”

江夫人听了,脸色微变,只好陪笑说道:“夫人说的应该是云鬟那孩子,只因她的生母先前病了,临去定要见她,我们为着他们到底是母女一场,便许云鬟去了……谁知后来竟亡故了,那孩子孝顺,就留下守孝呢。”

相爷夫人才叹道:“果然是极孝顺的女孩儿,年纪小小……可怜见儿的,不过叫我看来,她以后必有造化。”恒王妃跟晋王妃等纷纷点头赞叹。

沈正引在朝中炙手可热,他的夫人所说的话,又哪里只是无关痛痒的一句?何况崔云鬟出京,此事多多少少在京城各家公族内也是知晓的,何况沈正引这种八面通透的人家儿?

因此只因这一回,江夫人当时在席上虽则勉强得过,回头等众人都散了,便把崔印叫来,痛斥了一番,道:“你的女孩儿,在外头这许多年,我原本也催过你几回,让你把她叫回来,你只是耳根子软的不管,如今她在外头竟也不知是个什么样子了……且今儿相爷夫人也问起来,自然是因听说了什么才如此,或许也是相爷的意思也未可知,你如今且不可再以等闲视之了。”

那两个丫头把此情说了一番,又道:“正好儿咱们侯爷在府内有些不痛快,索性才出来散散心的,不然,哪里就真的想要来这儿了?京内什么光景不比这里好呢?”

另一个也道:“怪道胡嬷嬷心里不受用呢,方才嘀咕什么……好好的姑娘,打扮的竟是……”

两个人声音越来越低,化作一团笑,便自去了。

不防云鬟在这边儿听得分明,虽一语不发,却白了脸。

露珠儿虽然是个粗心大意的,可听了这些话,却也觉得有些恼,只忌惮他们京内来的,不敢当面争执罢了。

露珠儿又看云鬟这样,便小声道:“姑娘……别听她们瞎说八道的。侯爷说了是想姑娘才来的。”

云鬟点点头,一笑说:“很是。”虽是笑着,眼睛却是红的,却不愿给露珠儿看见,只低着头,默默地自回书房去了。

不多时,崔印一路看着这乡间风景,也从外回来,因问起云鬟,却听说她先前出门去了,崔印因才转回来,一时不想出去,便叫人去找她回来了事。

半晌,云鬟还未回来,却另有一个人来到门上,正好儿撞上崔印的随身护卫们,一言不合,便动了手。

崔印听说动静,便出来看究竟,一眼却见是个弱质少年,正将他的一名侍卫逼退,又喝道:“敢跟六爷动手呢?也不打听打听六爷是谁……这素闲庄岂是你们能撒野的?”

崔印听是这样嚣狂的口气,却并不恼怒,因见这少年生得面孔俊秀,气宇非凡,身手且又极佳,他反而心喜,因喝止了其他护卫,在台阶上笑道:“你又是什么人?跟素闲庄又是什么关系?”

那少年抬头看他,便道:“你不报姓名,反而来问我的底细,哪里有这样的道理?”又问道:“凤哥儿呢?”

崔印越发诧异,笑道:“你来找云鬟?那必然要先向我报明姓名底细才好。”

少年拧眉看他,崔印身旁的随从便道:“不得无礼,我们侯爷正是大小姐的父亲。”

少年闻听,才不以为然地笑起来:“哦……原来凤哥儿是有父亲的呢,我还以为她无父无母呢!”

随从跟众护卫听了,各自惊诧。

崔侯爷却仍是不恼,反饶有兴趣地问道:“我原本在京城,今儿才来庄上,你又是何人,如何认得阿鬟?”

这少年自然便是赵六,他因在袁家跌下密道之时伤了腿骨,便在军营里将养了数月,加上杜云鹤怕他又惹事,便看的甚紧,今儿才得闲外出,只因听闻有一队不明身份的人马往素闲庄来了,他便过来探看端地。

当下赵六便自报身份,崔印因见他虽年纪小,却英气勃勃,神采飞扬,便十分赞赏,便请他进厅内,有意要跟他详细叙话。

赵六却不耐烦,只略说几句,便问道:“凤哥儿去哪儿了,如何这半天不见人?”

崔印和颜悦色道:“我已叫人去找了,多半是贪玩儿,……果然是在这山野里将性子也养的放纵起来,待回了京,怕就不会如此消闲了。”

赵六一惊:“她要回京?”

崔印点头道:“不然我来此作甚?便是接她回京的。”

赵六目光闪烁,片刻站起身来,道:“我尚且有事,暂不奉陪了。”举手抱拳行了个礼,便转身跳出厅去。

崔印望着他的背影,失笑道:“好个少年,只性子太跳脱急躁了些。”

话说赵六离开素闲庄,心中寻思云鬟去了哪里,且想且走,不知不觉来至葫芦河畔,他放眼看去,在跟阿宝他们素日玩耍的河畔并不见云鬟的踪影,何况此刻水已经凉了,河边儿风有些冷,只怕她不在此处……

赵六便欲转身到别处去找,才走两步,忽地心中一动,便又回过头来,竟沿着河畔往上游而去。

他一边儿走,一边儿拉了一跟芦苇草在手中,胡乱摇晃,心也像是这转着圈儿的芦苇一样,摇摇摆摆。

正行走间,抬眸一看,却见前方河畔,抱膝坐着一人,那样清爽脱俗的身影,正是云鬟。

赵六见果然找见了她,双眸一亮,才要招呼,却又停口,他思忖了会儿,便想悄悄地过去,吓她一跳。

谁知才走一步,就见云鬟举手捧住头,微微摇晃似的,赵六正不知如何,她却又放开手,最后竟缓缓站起身来,怔怔地看着河面。

赵六见她离河甚近,只一步就会跌入水中,加上河面有风,这情形自然十分危险。赵六一时口干舌燥,此刻心中竟有种奇异的慌张之感,然而他还未反应之前,那边儿,云鬟蓦地倾身,竟直直地往河中扑了过去,顿时之间,河面上水花溅起!

赵六万想不到如此,大惊失色,手一挥撒开,芦苇草晃晃悠悠,无声地随风飘走,他发疯似的迈腿往前疾奔,然而跑出十数步,却又生生刹住去势。

他睁大双眼看着云鬟跃落的河面,河水清澈,依稀看见那小小地身影在水层之中浮荡,似正往下沉,却并无任何挣扎之意。

赵六死死地盯着这幕,不觉握紧了拳,浑身微微轻颤,欲前不前。

第47章

只因赵六看见云鬟忽地倾身入水,他震惊之际,便要去救,谁知才到水边儿,忽地又停下。

他定睛看着河面,却见云鬟的身影正缓缓下沉,清水漾波,光芒烁烁,而她着黑白衫的影子点缀其中,衣裳的角儿跟绾起的小小髻儿随着水波温柔地摇曳,看着就如同一副水墨画儿在眼前,有些虚晃不真。

赵六攥紧了拳,不觉之间牙关紧咬,嘴角也随着动了两动,然而水下的人仍旧毫无动静,就仿佛要如此心甘情愿、安安静静地坠底一般。

赵六眉头拧紧,狠狠咬牙:“混账!”与此同时,再无犹豫,竟纵身而起,身形敏捷地跳入水中。

然而水上自如活龙一条的人,入了水,却俨然要变成一条死蛇相似。

随着赵六落水,那柔软的河水张开怀抱,将他毫无阻隔地拥在怀中,然而这怀抱却如此冰凉,对他而言,是满满地不怀好意的杀机,势要将他溺死其中。

赵六本能地闭上双眼,却又试着张开,同时抬手向着旁边用力抓了过去,果然手底的触感极为柔细,他心中微微一喜,忙用力死死抓住……却清晰地察觉手底的人因此猛然一震,旋即竟挣扎起来。

赵六暗暗叫苦,这感觉却像是他在水底捉到一条大鱼,而这鱼儿正竭力要逃脱他的手掌一样,他心慌起来,不由想起上回所见阿宝在水中“捉放鱼”的情形,可此刻自个儿手上的人毕竟不是一条鱼,若他放手,只怕她就死了!

于是拼命不顾一切地死死抓着对方,可赵六毕竟不会水,何况一只手又要捉着人,于是只拼命乱挥乱动罢了。

这顷刻的功夫儿,人已经身不由己地也往下沉去,同时也吞了好几口水,身子就如秤砣一般,越发沉重难当了。

这一会儿,诚所谓“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可就在赵六觉得大事不妙的时候,手底的人却又动了几动,仿佛在他身上推打了数下,这会儿他的双眼总算睁开,依稀也把眼前的情形看了个大致。

果然是崔云鬟在他跟前儿,正双眸圆睁,仿佛很是愤怒地瞪着他,因他的手此刻正揪着她的后背衣裳,她便竭力扎挣着想挣脱,同时挥起小拳头,无声地打在他的身上……有两记甚至从他脸上擦过。

赵六自觉倘若死在此处,只怕他也是个屈死鬼,对方仿佛很不领情……

而云鬟显然不在乎他是不是会屈死,因百般挣扎不脱,她便皱紧眉头,口中吐出一串泡泡,抬头往上看,同时挥动双手,双腿往下蹬动,如此简单的动作,竟令她往水面上往上徐徐浮起。

赵六目瞪口呆,然而云鬟虽然往上,可因有他在往下坠,两下相抵,顿时把云鬟又拉了回来,赵六正不知所措,见状忙把她抱住。

两人面面相觑,赵六见云鬟怒视着他,张口又吐出一串水泡,她仿佛恨恨地对他说了句什么……只可惜此刻两个人在水中,却是听不见的。

此刻赵六因喝足了水,又喘不了气儿,胸口似要炸裂一般,身子也更沉重,但是偏偏,在这种生死关头里……不知为何,他竟不觉得恐惧。

赵六向着对面的云鬟微微一笑。

云鬟正怒意难以自抑,猛然见了他忽然冲自己露出笑容,这笑却十分天真烂漫,又且意义不明,不知是否是因在水中的缘故,少年的笑颜竟显得格外清澈干净。

云鬟一愣,竟也忘了再游水……可偏在这时侯,却觉得身子一松,云鬟眨了眨眼,却见赵六松开抱住自个儿的手。

两人之间很快分开,云鬟有些不信,却也忘了所有,只睁大双眼看着赵六往下沉……他的脸几乎也有些看不清了,可云鬟却分明知道,他仍在看着她……

清商应律金风至,砧声断续,笳音幽怨,雁阵惊寒。

秋光淡薄人情似,迢迢野水,茫茫衰草,隐隐青山。

仿佛天地万物都不复在,而时光也凝滞在这生死刹那间。

终于,那小小地人影在水中一个回转,竭力游了往下,就在底下的少年将默默跌落幽绿阴暗的湖底之时,一只小手直探出来……一把擭住了他的手腕。

然而经过方才那长时间的一番挣扎,云鬟的力气早已耗尽,虽竭力往上,却仍势不可免地被他带着往下。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时,头顶“哗啦”一声,有物破水。

然后云鬟身子一轻,是有人冲了过来,将她揽入怀中,云鬟本能地死死握着赵六的手,那人索性将赵六一拉,竟抱着他两个人,将身一跃,“刷”地纵身出了水面!

来人将云鬟跟赵六带离水上,便放在岸边儿,云鬟已顾不得,俯身大咳,又连吸了几口气,整个人才慢慢地缓过神来。

回头看时,却见来者正是巽风。

原本云鬟出门去找崔印之时,巽风远远儿地跟着,只因崔印此人平素最好呼朋叫友,人面儿自然也是极广阔的,而巽风不欲被他看见,免得知晓了自己的身份……平白又多一桩事。

正云鬟也对他说不必跟随了,巽风又想崔印来时带了这许多侍卫,自不大用到自个儿,因此他正好儿自回偏院。

先前只因赵六去庄上罗唣了一阵儿,巽风才知道云鬟又出门去了,且又听说崔印也不知她的去向,巽风毕竟精细,当下便自后门而出,一路悄然来寻……也幸而他一向跟随白樘左右,自有些侦缉能耐,才恰好找来此处,救了两人!

巽风先看云鬟无碍,那悬着的心总算放下,这才又看赵六,却见他硬梆梆地躺在地上,仿佛已经没了知觉。

云鬟这会儿咳嗽了两声,也道:“他、他……怎么样了?”本是想问“他死了不曾”,话到嘴边儿,却到底又换了。

巽风到了跟前儿,在颈上试了一试,道:“无碍,还有气在。”

云鬟听了这话,不知为何,竟松了口气,却又立即觉着自己的反应仿佛不该,于是便只做无事状,道:“他不会水,方才大概是呛了水,又在水下憋了那许久,所以晕了……”

巽风倒也老练,早开始掐人中,又按压胸腹,果然赵六身子一抽,吐了几口水出来,却仍旧直挺挺地躺着不醒。

巽风见状,又探了探他的鼻息,便面露疑惑之色,云鬟回过身来也看,因道:“如何还不醒?想必淹的厉害了,巽风你给他度两口气试试。”

巽风眉毛一扭,又看一眼赵六,忽笑道:“救人为上,也顾不得了……”说着便要俯身去嘴对嘴地度气,谁知还未贴近过去,赵六已经睁开眼睛,抬手在他胸前一推,哑声道:“不必劳烦了!”

巽风早就猜到几分,当下抱臂,笑而不语。

云鬟见他竟“说醒就醒”,因疑惑问道:“你几时醒了?”

赵六脸上竟有一丝薄红,却咬牙道:“你还问?都是你这丫头,你、你无缘无故地寻什么死!”

云鬟听了这话,便冷笑道:“这话好笑,谁寻死了?”

赵六瞪圆双眼看她:“你方才明明跳了河,六爷亲眼所见!所以六爷才命也不顾去救你的。”

巽风在旁听了,脸色微微一变,就看云鬟。

云鬟却越发冷笑:“竟劳六爷费心,然而你是误会了,我不过是想游水罢了。”

赵六生生咽了口唾沫:“你、这样冷的天儿,你想游水?”

云鬟淡淡道:“我自乐意,可有王法不许?”

赵六伸手乱拍地面,抓起些许枯草,又随手扔掉,又叫道:“莫非真个儿是我多管闲事了?”

云鬟却又转头看他,正色道:“六爷说错了,你并不是多管闲事,你是差点儿害人性命,我原本游的好好儿的,是你忽然跳了进去,惊吓到我,还害我也呛了水,真真儿的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说着,便冷哼了声,露出一脸不屑鄙夷之色。

赵六气滞,只顾看着她,连斗口反驳都找不到词儿。

云鬟白了他一眼,见他不做声,方也不说了。

此刻巽风忍着笑,早把外裳脱下来,便给云鬟披上,赵六正有些混乱无法,见云鬟披着巽风那男子宽大的外袍,便叫道:“稍等……怎么你给她?”

巽风道:“我是跟着凤哥儿的,不给她披着,难道给小六爷么?”

赵六本不是这个意思,可看自个儿身上湿淋淋地,纵然有心脱一件儿……也是无用的,于是悻悻道:“六爷真是流年不利,头一遭儿想做好事,却反而好心没好报呢!”

云鬟也不理会他嘀咕,巽风见她包裹妥当,便道:“凤哥儿,我抱你回去。”

因才淹了水,身子未免有些不适,只尚能支撑罢了,云鬟本想自己走,然而看赵六正一眼不眨地看着,她便道:“劳烦巽风了。”

巽风一笑,上前将她轻轻抱起,赵六嘴唇翕动,伸出手指指着两人,只还不等他想到要说什么,巽风长腿迈动,已经离开十数步远了。

赵六霍地站起身来,浑身上下兀自滴着水,却对着两人背影叫道:“崔云鬟!你且等着!”

云鬟听着他气急败坏的叫声,缩在巽风怀中,却忍不住轻轻一笑。

巽风因抱着她往素闲庄回转,见身后赵六不曾追来,他便问云鬟道:“凤哥儿好端端地,怎么竟落水了?小六爷说你……可是真?”

云鬟轻摇头道:“不必听他瞎说。”

巽风垂眸看她,眼底略有些担忧之色,然而云鬟不说,他自不能强逼,何况他不过是听白四爷所命,来护她安危罢了,除此之外……却并不宜插手别的,此刻虽见这女孩子心底有事,以巽风性情,自然不肯多口。

当下巽风只道:“那待会儿回了庄上,要如何交代?”

云鬟道:“我父亲不至于紧等着我,只悄悄送我回房,我叫丫头来帮着收拾了就是,不必惊动他们。”

巽风点头,因也不再说别的。云鬟窝在他怀中,脑中一阵儿混沌,不免想起先前种种。

云鬟自然早明白崔侯爷的性情为人,然而在听说他竟亲自来到素闲庄、且还是为了接她回京之时,心中却仍旧忍不住有些悸动。

毕竟是父女天性,她再如何冷淡自持,又在心底清楚告知自己“江山易改禀性难移”,崔侯爷如此,只怕另有外力所致……

可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她心底毕竟是有些希冀的,隐隐地竟盼自己想错了,或许父亲之所以来到,不过是因为如他所说的是“想念”他的女儿了。

所以在看到崔侯爷醒来后第一件所做的事竟是去谢氏的坟上祭拜,云鬟原本凉淡的心,便禁不住熨帖温暖起来。

谁知……阴差阳错,竟听了胡嬷嬷那两个丫头私下里的话。

她其实并不是对崔印觉着失望,只是对她自个儿觉着失望罢了。

明明知道不必心怀希冀,却仍旧无法自制。

前生跟今世,到底有何不同?上次在袁府之时,本来要狠心不说那密道所在……想让赵六死在其中,从此一了百了。

那时候她拿了火盏,磕磕绊绊地离开地道,她不想回头看,可是忍不住回头看时,却见那道跟王闫身影相比格外瘦弱的身影,正苦苦对抗。

她仓促转身,终究沿着长梯往上而行,她的眼前似是光明,身后却是无边黑暗之渊,里头更是藏着她曾深惧深恨之人。

当时她拼命往上爬,一面儿害怕他不经意中从身后赶上来,一面儿却又想哭又想笑:或许她终于可以摆脱他了!

将到顶端之时,火盏晃了晃,便往下坠落,不等落地,便已经熄灭。

那一刻,云鬟想自己的心或许也可以做到……如此刻的密道一般黑暗。

可毕竟,她仍是不忍,仍是不能。

不错,江山易改,禀性难移,她又何尝不是!

黄叶萧萧,长河滔滔,云鬟坐在河堤上,因为心乱,越发想起昔日的许多事情。

而她的脑中,就像是快马疾驰拉着的一辆马车,车轮急转,一刻不停地往前飞奔,飞奔,她明明知道该停下,但是却无能为力,许许多多的旧事,好的,坏的,巨细靡遗,一幕接一幕,争先恐后似的出现在她眼前。

她几乎已受不了,整个人有些濒临崩溃,故而才投入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