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玉之和承恩侯世子果然迅速传播了开来,盛京城内一时间是满城风雨,毕竟刚经历过秦宁之和顾景元的婚事冲击,人们都高度关注着城北秦府的一切,没想到还真被他们等到了一个爆炸性的消息。

城北秦府的二姑娘居然被承恩侯世子给玷污了?!

人们纷纷开始猜测其中内情。

有人说这一切都是秦二姑娘的计谋,因为自己的堂妹嫁入了晋国公府,心有不甘,所以才不惜自毁名节想嫁入承恩侯府。

又有人说盛京城内那么多高门大户,怎么秦二姑娘偏偏就选中了日渐式微的承恩侯府?一定是秦二姑娘早就与承恩侯世子私通了,只是后来承恩侯世子始乱终弃,秦二姑娘才不得不出此下策,也是个可怜之人。

总之人们猜测纷纷,就是没有一个人真的相信,承恩侯世子会将秦玉之给糟蹋了。

毕竟承恩侯世子再怎么样,也好歹是个侯府世子,要什么样的女人没有,何必冒这么大的风险?

对于这些突如其来的流言蜚语,承恩侯府很是镇定,他们先是坚决地否定了这项传闻,之后又十分善解人意地表示秦二姑娘恐怕是认错了人,若她要找玷污她的凶手,承恩侯府愿意帮忙,定会给她还一个公道。

承恩侯府这声明一出来,人们就更加相信了承恩侯世子的清白,又纷纷将目光转向秦府,想看看他们又会作何解释。

哪知道还没等到秦府做出什么应对,那边晋国公府就先出击了,只道若是在三日之日秦府的人证明不了秦二姑娘的清白,就要让顾二公子与秦四姑娘退亲,称他们受不起有这样品行不端的亲家。

原本承恩侯府的事情就已经像巨石般压得秦府直不起腰来,现在晋国公府的消息一出,直接就把秦府给打趴下了。

人们都不禁感慨世事无常,前阵子尚且还在羡慕秦家攀上了这么一门风光的婚事,结果现在不仅婚事丢了,名声也全都毁了。

看来真不是人人都能消受得起这么深厚的福分的。

因为这两件事,秦老太太直接被气得卧病在床,就连方氏都被气晕了,直说要去晋国公府为秦宁之讨个说法。

“你去了打算怎么讨说法?玉姐儿这事还没能证明她的清白,你这时候上门不是上赶着去给人羞辱吗?”秦寅对方氏的做法十分得不赞同。

方氏急道:“那我们该怎么办?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宁之因为玉姐儿被退婚?那以后宁之还怎么嫁人?人人都知道她被退婚的原因,还有谁敢娶她过门?我早就说过玉姐儿这事不能说出来不能说出来,你先前还不听,还自告奋勇要上门去给她讨什么公道!现在结果你看到了吧?我们讨到什么公道了?你真以为承恩侯府是吃素的吗?!这丫头可真是个祸害!”

------------

第二百八十五章命运在我手

“当日也是因为大哥大嫂一直哭着求我,玉姐儿又遭受了那样的事,我才一时心软了,哪里会想到事情会变成这样,唉,是我对不起宁之。”现在局势不受控制,哪怕造成这个结果的并不是秦寅,可秦寅还是为当初一时心软站在大房那边感到自责和内疚。

差一点,他就成了害女儿的帮凶,恐怕到时墨兰是不会原谅她的。

秦宁之看到父亲和母亲两个人为了她焦急自责的模样,轻叹了一口气,劝道:“父亲,母亲,你们不要为我担心,我没事的,别说这件事并不是我的错,不会有人真觉得我为人有问题,便就算他们也因此觉得我作风不检点,那这样不明是非的人家,嫁过去也会受苦,没什么好可惜的。”

自重生而回后,只要是不涉及到生死的问题,秦宁之一向看得很开。

毕竟她连家破人亡都经历过了,还有什么可以令她感到害怕呢?

至于胸口那一下一下如同针刺一般的痛楚,其实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吧?

反正对于和顾景元的婚事,她本就是赶鸭子上架,现在回归了原位,不是更好吗?至少证明,事情的发展没有跟上一世一样,很多结果还是因为她所做出的努力而改变了,那么父亲和母亲的命运,她也一定能够改写。

“好孩子…”方氏将秦宁之拉到怀中,心疼得直掉眼泪,“这都叫什么事,若不是你二姐实在理亏,母亲是定要去国公府为你讨个公道的!”

“母亲,没事的,您别伤心了。”秦宁之拍了拍方氏的手背,安慰道:“您还怕我嫁不出去啊?我现在在盛京城的口碑可好了,人人都夸赞我医术高明,菩萨心肠,若不是与国公府有了婚约,只把秦府的门槛早就被前来求亲的人给踏破了!现在好了,他们总算有机会了,母亲您就等着给我选一个如意郎君吧,怕是到时候您选得头疼!”

“噗嗤”方氏终于破涕为笑,然后拍了下秦宁之的肩膀,嗔怪道:“你尽会胡闹!”

不过既然宁之还有闲心开玩笑,那就证明她并没有被这件事影响情绪,只要宁之开心就好,方氏这样想到。

秦寅也欣慰道:“宁之说得对,谁说咱们宁之嫁不出去了你?身正不怕影子斜,我们宁之这样好的一个姑娘,还怕没人要吗?”

秦宁之弯唇笑了笑,表示赞同,随后又道:“父亲,母亲,你们慢慢聊,我还有些事就先回院子了。”

她回到院子里,脸上挂着的一丝不苟的笑容终于松懈了下来,整个人都尽显疲惫之色。

“姑娘,您没事吧?”青瑶心细,很快就发现了秦宁之的不对劲。

秦宁之摇了摇头,“我没事,你去给我把行医手札拿来,我要研究一下东巷那位吴大娘的病情。”

这阵子秦宁之闲来无事便会去大街小巷转一转,看看有没有需要救治的穷人,东巷的吴大娘就是秦宁之的一位病人,她生了一种很奇怪的病,秦宁之已经为她看了有一阵子,始终没查出病因,这些天被秦玉之的事情耽误得也没空去管这件事,现在正好闲下来,与其在这儿胡思乱想,不如做些有意义的事。

青瑶却还是一副担忧的模样,“姑娘,您真的不去给顾二少爷捎封信吗?您问问他到底怎么回事啊?还有一天的时间了,二姑娘闹出这么大的动静,现在却没了声响,显然是理亏,肯定没机会翻盘了!难道您真的要为了二姑娘犯的错买单?顾二少爷是个重情重义的人,他肯定会有办法的,他不会任由国公夫人来退婚的。”

青瑶说完,越发肯定地点了点头。

秦宁之轻轻地扫了她一眼,淡淡道:“你说得对,他是一个重情重义之后,他一定会想办法的,所以我不需要给他写什么信,这样反倒会落人把柄。他若真想和我成亲,明日陆氏便不会派人来退亲,相反,若明日国公府的人上门来退亲,那就证明,他并不想与我成亲。所以,我又何须自取其辱?”

青瑶愣了愣,顿时恍然大悟。

原来姑娘是存的这样的心思。

“去把行医手札拿来吧,是什么结果明天就知道了,难不成在这之前还不要过了吗?”秦宁之摆摆手,一副从容不迫的样子。

“诶,奴婢这就去。”青瑶不禁感慨姑娘毕竟是姑娘,心理素质不是她能比的,她一个丫鬟紧张得不行,姑娘却跟没事人一样。

青瑶哪里又会知道,秦宁之内心真实的感受呢?她又怎么会不紧张害怕呢?

而现在,整个秦府中,最淡定最若无其事的就当属于被当成祸害的秦玉之了。

在承恩侯府发出了声明后她一直都没有出过门,也没有为自己做出任何辩解,哪怕秦老太太来找她要解释,她也只摆出一副“清者自清”的模样,好像这样就能等到承恩侯世子娶她进门一样。

府中的丫鬟都在窃窃私语,说三日期限一过,恐怕二姑娘就彻底完了,不仅在外面的名声完了,老太太也会彻底放弃她,到时候就不是送去清隐寺那么简单了,说不定会来个“一死以证清白”,从而维护秦家在盛京城的脸面。

秦玉之听到这些话,也同样很淡定,既没有气急败坏,也没有伤心欲绝,每天照样吃好喝好睡好,不见丝毫的担忧。

因为她在等,等晋国公府的三日期限,等秦宁之被退婚的那一天。

到时候,她要让所有的人亲眼看着,她秦玉之是彻底完了,还是从此翻身了!

她要让瞧不起她的人都看着,承恩侯世子是如何抬着八抬大轿,风风光光地将她迎娶进门的!

相较于秦玉之誓要翻身将所有人踩在脚底的执念,秦宁之的淡然就显得真实许多。

第二日一早,天刚蒙蒙亮,她便起床梳洗打扮了。

她决定去东巷看看吴大娘,去帮助一些人,去实现自己的价值,而不是在府中坐着,毫无意义地等待着别人来宣判她的命运。

每一个人都应该将命运握在自己手中,而不是交给其他任何人。

这一日,她没有带上青瑶和青芽,而是自己一个人背着个特制的医药箱,从后门出了府。

出了府之后,她便直奔东巷的贫民窟。

在这里,她救治过许多看不起病的穷人,如果将来她有更大的力量,她想开一间医馆,专门救治那些穷途末路之辈。

因为上一世她在逃亡的途中见过太多这样的人,当时她自顾不暇,无能为力,眼睁睁地看着那些人死在她面前,始终自责不已。

现在她有能力了,所以想把那些人命一个一个都救回来。

秦宁之来到东巷后,很快便有人群围了上来,看到她顿时眉开眼笑,亲切又热情地招呼道:“小宁姑娘,你又来啦,你好些天没来了,我们都担心你是不是出了事。”

秦宁之笑笑着将手中的医药箱放了下来,温柔道:“家中出了些事,不要紧,你们最近身体还好吗?”又指着一个妇人问道:“二丫风寒好了吗?”

被点名的妇人一脸感激的模样,连连点头道:“诶,好了好了,已经活蹦乱跳了,她一直说要当面谢谢姑娘您呢!”

说着,四处环顾了一周,怒骂道:“这死丫头现在不知道跑到哪儿玩去了,小宁姑娘你等着,我这就去把她找过来!”

“不用了,不用了。”秦宁之连忙开口阻止,却还是没能快得过二丫娘亲的脚步。

------------

第二百八十六章退亲

她无奈地叹了口气,这时又有一个中年壮汉挤上前,一脸憨厚地挠了挠头道:“小宁姑娘,小宁姑娘,你还记得我吗?谢谢你治好了我的腿病,现在下雨天终于不疼了,干活都快了!我这里也没什么好报答你的,这是我们家母鸡下的鸡蛋,我家婆娘让我等你来了定要送给你,希望你不要嫌弃。”说完,便放了一箩鸡蛋到秦宁之的医药箱旁边。

他这话一说完,其他人纷纷道:“小宁姑娘,我也有东西要送你,我也有我也有!”

于是,这一上午,秦宁之没有看几个病,东西倒是收了个盆满钵满。

秦宁之收到晋国公府正式来退亲的消息,就是在从东巷街回秦府的途中。

青瑶大概是猜到她来了东巷街,收到消息后就急急忙忙地赶了过来,待看到她的身影,哭着冲上前道:“姑娘,国公府来人了,您快回去看看吧!”

秦宁之一怔。

她身边的一名男子也是一怔。

因为东西太多,这名男子自告奋勇要帮她把这些东西抬到马车上,没想到会突然遇见这一幕。

晋国公府?

小宁姑娘居然会认识晋国公府的人?

瞧方才这丫鬟着急忙慌的样子,应该是遇到了什么急事,难道晋国公府的人去小宁姑娘家找什么麻烦了吗?

想到这儿,他忙义气道:“小宁姑娘,出什么事了?别怕有我们大家在呢,晋国公府的人若敢欺负你,我们整条东巷街的人就算拼了性命也会保护你的。”

秦宁之心中有些感动,不过她并不想牵扯到无辜的人,便笑着道:“我没事的,你先回去吧,接下来的事情我自己会处理好。”

那男子见状,知道自己并没有立场再多说什么,只能点头应了下来,却还是不忘道:“小宁姑娘,你若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尽管来东巷街找我们,别看我们人穷势薄的,但我们人多力量大,衙门的官差都不敢拿我们怎么样,大不了就是拼了一条贱命,他们那些达官显贵可比我们这些穷人惜命多了。”

秦宁之忍不住莞尔一笑。

她当然知道,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在东巷街住的大多是一些饥民、难民,极易制造混乱,面对这个数量众多的、极具不安定因素群体,连皇上都不愿去得罪他们,更别提要在盛京城生活的达官显贵了。

搞不好你今天杀了他们几个人,明天自家府上就要多死几个人了,他们连命都豁得出去,还怕你什么?

她知道这男子说的是真心话,便也真诚道:“如果真有那么一天,我会的。”

“诶!”那男子闻言,憨厚地挠了挠头,随即又正了正深色,严肃道:“小宁姑娘你放心,你是这么多年来唯一愿意进东巷街帮我们的人,你的这份恩情,我们怎么也要报答!”

秦宁之笑着与他辞了别。

男子回到东巷街后,便第一时间将秦宁之的事情与大家伙都说了,“小宁姑娘似乎遇到麻烦了,我方才看到她的丫鬟急匆匆地来找她,说什么晋国公府来了人,小宁姑娘听了这句话后脸色都变了,也不知道具体发生什么事了。”

东巷街的人立刻就抄起家伙道:“谁敢欺负小宁姑娘,我们第一个不同意!”

男子立刻安抚他们道:“你们先别着急,小宁姑娘不让我们管呢,我想她大概有自己的顾虑,不过小宁姑娘说了,她若真有要我们帮忙的一天,会主动来找咱们的。”

众人闻言,这才放下手中的“武器”,却又为秦宁之真情实感地担忧了起来。

“也不知小宁姑娘出了什么事?她为人那么好,能得罪什么人?”

“我瞧着小宁姑娘通身的气派,一定是个大户人家的小姐,我有个表姐以前在大户人家家里做洒扫丫鬟的,跟我说过那些高门大宅里都乱得很,你就算没得罪人,可挡了人家的道就是该死。”

“王勇方才说什么晋国公府,难道小宁姑娘是国公府的小姐?”

“不会吧,国公府的人怎么会容许自家小姐来这东巷街?”

“我想起来了!”就在大家窃窃私语之际,有个声音突然道:“你们知不知道最近盛京城里头发生了一件大事,就是城北秦家的二姑娘与承恩侯世子有染的事,承恩侯府死不承认,说是秦二姑娘认错了人,没几天,晋国公府的人也跑出来落井下石,说是如果秦府没办法自证清白,就要与已经订了亲的秦四姑娘退亲。”

“你是说,小宁姑娘是秦家的人?或者就是那位要被退亲的秦四姑娘?”

“我猜就是,要不王勇你乔装一下去秦府打探打探情况?不管怎么样,小宁姑娘对咱们有恩,咱们不能坐视不管啊!”

众人闻言,纷纷附和。

那男子也二话不说,点头应了下来。

再说秦宁之这边,被青瑶拉着急急忙忙回了府,刚踏入二门就撞上了当初代表晋国公府来提亲的康二夫人。

她手上拿了一份文书,虽然看不清楚,但秦宁之猜测应该是与退亲有关的。

青瑶见状,脸色顿时惨白一片。

完了,还是晚了一步!

秦宁之在看到康二夫人手上捏着的文书时,眼睛一片刺痛,就连一颗心也不可遏制地痛了起来。

康二夫人见到秦宁之,显得有些尴尬,她将手中的文书往袖中拢了拢,然后便笑着道:“秦四姑娘回来了,我还有些事,就先走了。”

说完,也不等秦宁之回答,便给身边的丫鬟使了个眼色,匆匆往前走去。

当她与秦宁之擦肩而过的时候,秦宁之突然叫住她,“等一等。”

康二夫人脚步一顿。

秦宁之已经转过身,走到了康二夫人面前,抬眸望着她,静静道:“康二夫人是替国公府来退亲的吗?”

康二夫人尴尬地笑了笑,没有回答,只道:“秦四姑娘聪慧机敏,定能再寻得如意郎君,此次就算是国公府对不住你了。”

秦宁之闻言,摇头笑了笑,又垂眸看了她手中的文书一眼,自嘲道:“没什么好对不住我的,婚姻本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当初要我嫁的时候我没有发言权,现如今不让我嫁了,我也没有资格反抗。既然国公府已经与秦府达成了共识,那就也同样祝福顾二公子觅得贤妻良配。”

康二夫人听秦宁之说完这句话,不禁高看了她一眼。

她原本以为失了这么一桩婚事,秦家的人再怎么样也会哭闹一番,所以国公夫人找她上门来处理退亲事宜的时候,她还有些为难,怕自己会被秦府的人刁难,谁能想到居然会这么顺利,不仅秦家长辈没有刁难她,二话不说就把退亲的文书签了,这秦四姑娘也如此大度识体,没有将自己置于更难堪的境地。

康二夫人回去后,便将今日在秦府的事都事无巨细地告诉了国公夫人陆氏。

陆氏听到她关于秦宁之的反应,诧异之余,也感慨道:“这丫头倒是真懂分寸,可惜了。”

康二夫人知道她说的可惜是什么,不是可惜秦宁之没能成为她的儿媳,而是可惜秦宁之生在了秦府这样的人家。

她心里对陆氏这种等级分明的态度十分的不赞同,在她看来,娶妻娶贤,从她短短的几次接触和秦四姑娘在盛京城的风评来看,完全是好媳妇的上佳人选,若不是她几个儿子都成了亲,她都想让秦四姑娘做自己的儿媳妇。

不管怎么说,这件事秦四姑娘并没有什么大错,以后她有能帮的地方就帮着点吧,国公府此次理亏,应该也不会赶尽杀绝,秦四姑娘说不定还能再嫁个好人家。

------------

第二百八十七章国公府出事了

康二夫人与陆氏又说了几句话便告辞了,走到院门口的时候,突然有个小厮神色匆匆地闯了进来,还不小心撞到了她的肩膀。

可是小厮却没有停下脚步,甚至连看都没有看她一眼,只惨白着一张脸,直往院子里冲,像是见了鬼一样。

康二夫人蹙了蹙眉,难道出什么事了?

她想折返回去看看情况,可想到陆氏最好面子,哪怕对她这个好姐妹都有不足为外人道也的秘密。有些事陆氏不主动说,就代表她不想旁人知道,若是自己贸贸然地闯进去,只怕会落得陆氏的埋怨。

还是算了吧!

康二夫人这么想着,便直接离开了院。

而陆氏这边,她刚刚解决了一桩烦心事,正是高兴的时候,可这情绪还没有持续多久,就被突然闯进来的小厮破坏了。

“夫人,夫人,出事了!”小厮进门后直接就跪到了地上,一张脸煞白一片。

“王成?”陆氏的脸色顿时沉了下去。

王成是她的心腹,专门负责替她收集情报,处理府外秘事。

他的性子一向沉稳内敛,办事也一直妥帖周到,还从来没有过如此惊慌失措的时候。

看来是出了什么大事了。

“你们都先退下。”陆氏挥了挥手,吩咐屋子里的丫鬟退出去。

丫鬟们齐声应是。

屋子里只剩下陆氏和王成二人。

“你说吧,到底出什么事了?”陆氏沉着脸,心跳不自觉地加速。

王成这才沙哑着嗓音道:“夫人,是大少爷,大少爷出事了。”

“什么?”陆氏的心猛地一跳,急忙道:“景睿出什么事了?”

“大少爷与突厥军进行军火交易的时候被太子在突厥的卧底给抓了,整个突厥军都被一锅端了,不仅军火被绞,大少爷也没能逃得出去,被他们给抓住了!”王成话一出便是晴天霹雳,“现在大少爷在被押送回盛京城的路上,要交由太子去审问!夫人,谋逆之罪,当诛九族啊!”

陆氏的身子晃了晃,差点要坐立不稳。

王成又继续压低了声音道:“索性大少爷在盛京的时候鲜少出门,又被二少爷的风头盖得太过,因此没几个人认识他,那几个卧底也没有认出大少爷的身份,现在只要咱们赶在太子之前将大少爷给救出来,就还有一线生机!”

陆氏听了这话,情绪才稍稍缓了缓。

她努力逼自己镇定下来,“这件事国公爷知道了吗?”

“回夫人,正是国公爷第一次收到的消息,是二少爷身边的清风打探到的消息,奴才知道后,赶忙来向您汇报了。”

“什么时候的事?”陆氏听说是顾景元打探到的消息,眉头立刻拧紧。

她知道这个儿子一向不待见她,有什么事从来也都是瞒着她,如今又出了与秦宁之退亲一事,只怕他更不愿意见到她,也不会愿意将景睿的事告知她的心腹。

王成会知道这个消息,恐怕也是实在藏不住了。

果然,她便听王成道:“二少爷知道这个消息是三天前的事了,大少爷被抓已经有十天左右,只要路上不出意外,还有半个多月的时间,大少爷就要抵达盛京城了。这件事是太子是秘密进行的,若不是二少爷神通广大,只怕国公府就要遭遇一场前所未有的灾祸了!”

陆氏握紧了双拳,心一下子跳到了嗓子眼。

“走,去找国公爷!”她猛地站起身,颤抖着嗓音道:“景睿坚决不能回盛京城,哪怕牺牲了他,也不能让他被太子发现!”

王成心一惊,没料到陆氏居然能下得了如此狠心。

难怪二少爷不愿意将这件事告知夫人,怕是也知道夫人若知道此事,定不会留大少爷的性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