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莲苦涩一笑,“好快。”

儿子们还在外面,不能不管,在徐离的手上握了握,“皇上等等,马上就来。”一路出了门,麒麟几个都慌张的跟紧了她,一步也不离开。

前殿已经乱作了一团。

顾莲本能的将儿子们挡在身后,眺目看了过去。

夜色浓重,宫人们已经挨次点上了灯火。

烛光摇曳之中,领头走过来一员手提大刀的魁梧大将,虎背熊腰、冷眉峻目,走起路来,地面都似乎在轻轻颤抖,隔得老远,就有一股迫人的气势扑面袭来!身后跟着两员虎将,亦是同样人高马大的披甲戴盔之士!

徐姝大惊道:“这、这…,都是些什么人?!”

顾莲忍住满心的惊惶,仔细看了看,顿时大喜过望,撇下儿子们上前迎道:“梁大统领!”然后看了黄大石一眼,点了点头,最后朝曲靖飞道了一句,“曲都尉。”

梁广春在台阶下面一抱拳,“护驾来迟,让皇上和诸位贵人受惊了。”

顾莲没有时间啰嗦这些虚礼,当即问道:“外面到底怎么样了?方才听得喧哗,可是宫门被人攻破?”

“娘娘勿急。”梁广春先喊了高勤出来,高声道:“回禀皇上,事定。”

一场血雨腥风、刀光剑影的杀戮,总结起来,居然只得简简单单两个字,且神色平静仿佛是来皇宫赴宴一般,大将风采令人赞叹!

顾莲不自觉的侧让了几分。

“娘娘恕罪。”梁广春复又抱拳,“外面还有诸多事情没有处理,留下黄副统领和曲都尉在此护驾,各种详情娘娘且问他们便是,末将先告辞了。”

不等顾莲回答,旋即在夜色之中匆匆离去。

他的身影刚出前殿广场大门,便有两队精铁黑甲的持枪羽林军跑了进来,训练有素的分作两行,贴在墙根三步一人的各自站好。

黄大石忙道:“娘娘别怕,都是自己的人。”

顾莲点了点头,“有黄副统领在,我自然是放心不怕的。”朝曲靖飞笑了笑,“妇人胆怯懦弱,倒是叫曲都尉见笑了。”

曲靖飞忙道:“岂敢?!”

想要说几句奉承的话,又觉得交情不够,更何况里面皇太后等人还在看着,因而肃然退到一旁,不再多言。

黄大石简单说了外面的乱子,“起初是南城门袁迅反叛,开了城门,放了徐策的逆军进来,和五城兵马司的人打的难解难分。虽然寇空年英勇善战、应对机变,但还是有七、八百人冲到了皇宫,负责东华门的刘伯岭,被身边的副将蒋四平刺杀身亡,东华门破,和我们羽林军纠缠了一阵子,最终逆军全被扑杀。”

不过简简单单几句话,其中的凶险却是非常,只消想一想都是叫人悚然惊心!

一开始南城门的厮杀,徐策的三、四千人,只得七、八百冲到皇宫,剩下的几千自然是血流成河,京城内外肯定浮尸遍地!而进入皇宫的这几百号人,距离皇帝,已然不过数箭之遥,简直就是刀已经驾到了脖子上!

虽说叛军全被扑杀死得干干净净,只怕…,羽林军这边的伤亡亦是不小,皇宫里面的血腥味儿,估计要散到明年去了。

顾莲觉得眼前尽是一片血色,震了震,方才回神,“知道了。”

黄大石补了一句,“叛逆徐策,已被梁大统领活捉!”

“当真?!”顾莲盯着他,待对方重复两遍,心头大石才算是落了地,喃喃道:“那就好,那就好…”

这一次就算皇太后把天哭塌了,也非得杀了徐策不可!

当然了,只要徐离还没有失心疯,亦是绝不会放过他的!自己更不会放过他,一想到方才,要带着几个年幼的儿子们去赴死,就不由恨得咬牙切齿!

黄大石看了她一眼,“叛军诛灭,娘娘不用再担心了。”

“好,有劳二位在此辛苦。”虽然眼下是非常时期,顾莲亦不方便和两个男子说的太久,福了福,算是对他们护驾之功的道谢,旋即回了内殿。

见着皇太后和徐姝,道了一声,“叛军已经悉数伏诛,没事了。”微有迟疑,然后补了一句,“徐策已被活捉。”

二哥这个称呼,即便是违心也喊不出口了。

皇太后眉头一皱,捂住胸口,像是痛得说不出话来。

顾莲心下明白,既然徐策叛乱失败,那么自然是难逃一死的!对于皇太后来说,手心手背都是肉,死了哪个儿子都是剜了心肝,一样痛彻心扉。

可是心头的恨意还在不断萦绕,说不出劝慰她的话来。

虽如此,但也不想一副得意洋洋的嘴脸,怕麒麟他们不懂事欢呼起来,赶忙过去吩咐江真娘等人,低声叮嘱,“领着麒麟他们到偏殿去呆着,不许闹,也不许多说话。”

江真娘明白其中的关窍,当即应道:“是,奴婢省得。”

顾莲再回头看了邓襄嫔一眼,朝侧殿指了指,“你们也过去呆着。”

“是,是是。”邓襄嫔脸色惨白,说话结结巴巴,但是反映却颇为迅速,慌忙去拉三位公主,“咱们过去。”

沈倾华被打入冷宫以后,因皇太后对她十分厌恶,不愿意接手二公主和三公主,顾莲也不想插手,因而便一直让邓襄嫔代为照顾。

不比大公主年幼丧母,从小就是跟着邓襄嫔的,对养母的感情十分好。

二公主和三公主这会儿都不小了,心里只有生母沈倾华,对邓襄嫔十分抗拒,即便此刻乱作一团,姐妹俩还是不愿被邓襄嫔招惹,奋力甩开她,一起手挽手走了。

顾莲看得禾眉微蹙,却没说话。

邓襄嫔自幼丧父,和母亲一直寄人篱下,看着叔叔一家的脸色过日子,并不把小孩子的这点难堪放在心上,朝着顾莲微笑点了点头,旋即匆匆去了。

大殿内,除了在旁边服侍的宫人们,便只剩下顾莲、皇太后和徐姝,三个人都是心情复杂,谁也没有开口说话。

如此等了一会儿,梁广春再次在夜色之中了过来,回禀道:“叛军尸首都已经全部肃清,各处宫门也已经重新布置妥当,请皇太后和诸位贵人各自回宫,一切如常。”

“辛苦梁大统领了。”顾莲裣衽,亲自送了他离去。

回来先赶着去了偏殿,吩咐江真娘等人,“你们带着麒麟几个回玉粹宫,襄嫔带着几位公主回顺德宫,我先去送皇太后和乐宁长公主,稍后就回。”朝麒麟招了招手,叫到跟前附耳嘱咐,“坏人已经打跑了,别怕,回去带着弟弟们好生歇着。”

“真的?”麒麟顿时绽出笑容,欢喜道:“太好了!那坏人…”

“麒麟!”顾莲打断他,低低声,“那坏人是你二伯,所以这件事不可以乱说的,不然你皇祖母和姑姑听了都要生气,记住了吗?”

“哦,记住了。”麒麟缓缓的应下了,又保证,“母妃放心,我不说,也不让小豹子和小狼说的。”

“麒麟真乖,回去等着母妃。”顾莲站起身来,不便耽搁太久,出去找到了皇太后和徐姝,说道:“母后受了惊吓,先送母后您回宫歇着吧。”

皇太后既不答应,也不反对,神色飘飘忽忽的。

顾莲只当她是应了,起身的时候,对高勤飞快的交待了一句,“跟皇上说,等下安顿好了母后,我马上就过来。”

“不必了。”皇太后突然开了口,她的神色是难以描画的疲惫和倦怠,像是无法面对一般,神色痛苦的紧皱眉头,“哀家还好,你留下来陪着皇上吧。”

两个儿子,一个可能会死于天灾,一个马上就要死于人祸,实在是承受不住了!实在是不想再看到,和他们有任何相关的人了。

“母后,你慢点儿。”徐姝头也不回,扶着太后往前走,没有跟顾莲说话,也没有再回头看她一眼,母女两人在宫人的簇拥之下,在夜色中渐渐远去了。

高勤怕顾莲尴尬难堪,劝道:“娘娘,太后娘娘心里不好受。”

“我知道。”同样身为母亲,顾莲能够理解皇太后此刻的心情,换做麒麟和小豹子、小狼互相残杀,不论谁死,自己的心一样要被揉碎的,看到皇太后一下子老了十岁的背影,不由陷入一阵沉思。

高勤摇了摇头,几近不闻的轻轻叹了口气。

顾莲站了一会儿,方才折回去,想要再见皇帝说几句,但却被里面的小太监给挡住不开门,“皇上说,既然外面的事已经平定,那就不必再进来了,免得反反复复过染了病气。”

顾莲目光一黯,“不让进?”

“娘娘。”高勤上前劝道:“眼下刚刚经历了一个天大的乱子,还有许多事未平,娘娘虽然关心皇上,可是也不能置大局于不顾啊。”

顾莲这一天被折腾的实在够呛,先是叶东海,再是徐姝和皇太后,然后又是叛军作乱,也的确有些支撑不住了。

况且回想了一下,方才徐离的样子虽然虚弱,但也不像马上就要死了。

再者现在夜已经深了,麒麟几个熬不得,且受了惊吓,须得回去安抚一番,因而犹豫了一下,说道:“我去安置麒麟他们几个睡下,然后稍躺一躺,若是皇上有事赶紧派人来报我。”

高勤连连点头,“娘娘放心。”

顾莲转身要走,然而心头那根紧绷欲断的弦一松,不由一阵头晕眼花,晃了晃,搭着窦妈妈的手方才站住,自嘲笑道:“许是饿了,回去吃碗宵夜便好了。”

高勤看着她神色疲倦的去了。

轻轻叹了口气,复又折回皇帝的寝阁,摒退了人,低声道:“皇上算无遗策,这一次叛军已经全部伏诛,徐…”说到徐策,话头不由打了个卷儿,皇帝对徐策要杀要剐都行,旁人说三道四非却未必可以。

人家到底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

因而识相的打住了话题,转而道:“奴才瞧着,娘娘委实有些累坏了。”

徐离像是根本没有听见之前的那些话,只是突兀问道:“你说,朕要一直这么瞒着她吗?又瞒得住吗?”皇帝的声音里,居然有了一丝从未有过的怯懦,“可是,朕不知道要怎么跟她说。”

高勤一脸苦笑,“皇上,这个奴才就更不知道了。”

开玩笑!且不说主子的事,做奴才的不能随随便便掺和,便是可以,也断不敢揽上贵妃娘娘的事儿。

皇帝“卧病在床”这几天,贵妃娘娘哪里出过一丝纰漏?照顾皇帝,安顿后宫,以皇太后挟制朝中大臣,哪怕被乐宁长公主抓住了“痛脚”,也能反应机变,先是辖制住了懿慈宫的宫人,继而将皇子们送去做“人质”,生生说服了太后!

自己除非疯了,才会不知深浅的去蹚这趟浑水呢。

皇上啊,您自求多福吧。

皇帝的“病”渐渐好转了。

顾莲喜不自禁,每天都要亲自到金銮殿询问好几次,就连每天在懿慈宫时,听沈公瑾他们议论叛军善后事宜,都有几分心不在焉。

只要皇帝没事,天下太平,大臣们的意见有点出入有何要紧?翻不了天去。

一心一意盼着徐离快点好起来。

她每天都在香案前,对着佛龛念念有词、焚香祈福,或许是她的虔诚起了作用,或许之前那个愿意折寿,和徐离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誓言应了验,皇帝的“病”一天比一天好转起来,过了七、八天功夫,最终痊愈了。

宫内宫外都是一片欢天喜气。

顾莲高兴得不行,原本打算操办一场庆祝宴席,继而想到徐策活不长,皇太后和徐姝只怕没有心情,因而改了改,只在玉粹宫里面小小办了一场。

劫后逢生,实在不能全依着皇太后和徐姝的心情了。

宴席上,甚至破天荒的跟着徐离喝了白酒,不一会儿,脸上泛起红晕,惹得小豹子哈哈大笑,“母妃脸红红的,好像桃花开在了脸上一样。”又问父亲,“父皇你说,母妃今天是不是特别好看?”

“嗯,特别好看。”徐离心虚的说道。

顾莲虽然发觉他最近经常不自然,但想着他大病初愈,只当是身子虚,不但没有往别处多想,反倒忙着给他多盛了一碗汤,“再喝一碗,好生把身体养一养。”

“好。”徐离端起碗,老老实实的都喝了。

皇帝用完了午膳,出了玉粹宫,离开了那道温柔缠绵的欣喜眼神,方才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做贼的日子可真不好过。

一路乘坐御辇去往金銮殿,心情渐渐平复,又是一副深不可测的皇帝模样。

有些事,也该做个了结了。

进了内殿,高勤躬身跟进来密报,“逆首徐策有话要转告皇上。”

徐离冷冷道:“说。”

“徐策说,‘请皇上记得转告母后,不孝子,勿挂念。’”

“还有呢?”

“还有。”高勤整肃了精神,生怕说错一个字,“他还说,‘哪怕明知道是皇上的计谋,但还是顺着圈套亲自跳进来了,为皇上演了一出热热闹闹的谋逆大戏,清除了所有的残渣余孽,也给赐死兄长找了一个完美理由,不知皇上可还满意?”

徐离一声冷笑,不置可否。

高勤硬着头皮继续说道:“说是如果皇上满意的话,看在兄长即将赴死的份上,看在两个侄儿无人教导、注定庸碌的份上,可否饶他们一命?加入能,还有八字真言请皇上转告他们。’”

时间陡然静止起来。

徐离的脑海里闪过许多画面,一片又一片的记忆片段,幼时让自己仰慕的兄长,他又是如何悉心指导自己,战场上,彼此曾有过多少互相救命的情谊!那时候,自己几乎对兄长言听计从。

这些不是不叫自己心软。

可是当画面停到侄儿们和侄女合谋,要用耗子药毒死麒麟的一幕时,之前的画面顿时片片破碎,只剩下这一幕反复上映!

不能留,留下往后始终都是隐患!

就算哥哥能够安分,也自有不安分的人打着他的旗帜作乱,比如那次和薛延平恶战之际,那枚冷箭…,差一点就射中了自己的心脏!

成大业者,岂能拘泥妇人之仁?!

徐离心中几番挣扎,再三思量,但是最后还是问道:“哪八个字?”

高勤不由吃了一惊,皇帝居然打算留下两位小郡王的性命?不斩草除根了?可是吃惊归吃惊,这种事情上断断不敢插嘴质疑。

赶忙回道:“徐策让皇上告诉两位小郡王,‘苟且偷生,便是尽孝。’”

“哈哈!”徐离突然迸出一阵大笑,“说得好,言简意赅。”笑容挂在他的脸上,眼里却是冷冰冰的刺人,“告诉他,只有活命。”

之后的几十年里,皇帝的确没有让人去加害过两位小郡王,但却圈禁在王府中,不许出门,不许见人!对于已经形同牢犯的两位郡王,自然也没有人与之结亲,且不说女儿嫁过去毫无指望,单是皇帝的霉头便触不起。

虽然皇帝没有限制他们享受侍妾,却无子嗣留下。

左陵郡王徐启元一直郁郁寡欢,二十七岁上头,便就抑郁成疾亡故了。右陵郡王徐启乾得知哥哥的死讯,狠狠大哭了一场,将侍妾遣散,开始一心一意炼丹修仙,在他四十八岁的那年,终因服用金丹过多中毒而亡。

几十年后,两个儿子的凄凉悲惨结局,徐策当然无法提前预知。

但他一贯的心思敏透、冷静清醒,心下明白,皇帝的“只有活命”是什么意思,断然不会让这一支的血脉再流传下去了。

仇恨的种子,只有终结了才能叫人放心。

能够让两个侄儿们多活几十年,已经是他最大的让步了吧。

徐策换了一身干净的江水云纹长袍,端了鸩酒,坐着轮椅来到一棵常绿古树下,这个地方又干净又安宁,很适合做自己的赴死之地。

低头看向轮椅时,喊了人,“把我抬到旁边的藤椅里。”

这是贵妃娘娘送给自己的礼物,要死了,死在别人的礼物里面,总归不大好,况且自己和她一向嫌隙颇深,还是算了吧。

风吹过,带着一阵阵清爽怡人的气息。

徐策最后看了看湛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郁郁葱葱的翠绿古树,将这一世的记忆珍藏心底,然后看向奉命过来执刑的宫人,平静道:“告诉皇上,他已经是一个合格的帝王了。”

他大笑,举杯一饮而尽。

☆、282大结局(十二)

皇帝好了,一切运转有如从前。

顾莲心里却有一块大石头,还没有落地。

叶东海的那件事,过了这么些天,依照徐姝那眼里揉不得沙的性子,怎地还没有捅到皇帝那边去?前些天皇帝还生着病,担心他受刺激不敢告诉也有可能,但是现在皇帝都已经好了,如何还没有告知于他?莫不是,因为伤感徐策的死暂时忘记了?

罢了,左右是瞒不过的,况且自己心里又没有鬼,瞒来瞒去,等到过后再被徐离知晓反倒不美,还是自己亲口说了吧。

“在想什么呢?”徐离迎着冬日阳光走了进来,微笑问道。

“窦妈妈你们出去。”顾莲挥退了闲杂人等,看向他,“我有件事要跟皇上说。”让他在旁边坐下了,张了张嘴,艰难说道:“前几天…,叶东海进宫来找过我。”

徐离的脸色顿时不好看了。

顾莲忙道:“你别恼,先听我说完。”

然而徐离并不是要生气,而是怕她提起此事,一想到她发愿的那句,“我愿意,以余生寿数和皇上共度时光,不求同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再想到自己做的那些疑神疑鬼的事,心里就是一阵发虚。

她坦荡,自己可坦荡不起来。

“娘娘。”灵犀在外面道:“宫门来人禀报,说是镇国夫人和沈六奶奶求见。”

顾莲闻言一怔,蹙眉道:“她俩怎么会走在一起?”有些不悦,“赶在这会儿。”朝外吩咐,“领她们进来,先到后院大殿的花厅歇着,我和皇上说完了话再来。”

还不知道徐离要怎么发脾气呢。

谁知徐离不但没有发脾气,反而忙道:“你还是先见她们吧,朕突然想起前面还有点儿事,晚上回来,咱们再慢慢细说。”

好似十万火急,居然脚不沾地的飞快走了。

留下顾莲一头雾水的不解,不是才来?有什么火烧眉毛的大事,居然连“叶东海”三个字都顾不上?皇帝行为怪异,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大对劲儿。

不过皇帝既然走了,就没必要让邓恭的妻子和邓玉儿久等,让传了二人进来,朝着她们笑道:“你们俩怎么走到一块儿了?”

“给贵妃娘娘请安。”邓玉儿一副小意儿殷勤,“前几天出了那么大的乱子,早就想进宫来看望贵妃娘娘,可是妾身没个身份,只好拉着镇国夫人一起作陪了。”

外命妇进宫,须得有一定品级的诰命夫人才行。

邓玉儿的爹虽然是个侯爷,但她嫁到沈家,丈夫沈溪没有任何官职,即便等到将来晋国公的爵位继承,也是轮不到幼子的。

所以不出意外,她这一辈子最拿得出手的名头,大概就是“镇北侯之女”,和“襄嫔娘娘堂妹”,再响亮一点便是“贵妃娘娘远房堂妹”,至于“夫人”的称呼,一辈子没有都是可能的。

邓玉儿自己不方便随意进宫,又不想每次都腆着脸,介绍自己是什么“贵妃娘娘远房堂妹”,干脆就把镇国夫人抬在了前面。

原本沈家和邓恭家没什么交集,然而邓玉儿一贯的心思灵活,想着贵妃娘娘出自邓恭家,便找了借口上门结交。正好镇国夫人整天一个人闷在家,身边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遇上有意奉承的邓玉儿,真真是久旱逢甘霖一般,两人越说越投契,你来我往了几回就熟识了。

镇国夫人微笑谢道:“玉儿为人体贴周到、又细心,送了我和澜哥儿许多东西,样样周到细致,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还了。”

邓玉儿笑道:“不过是一些不值钱的小玩意儿。”

镇国夫人忙道:“难得是你的心意,旁人哪里能够想得如此周全?”

顾莲心里一团烦躁,因为叶东海的事儿还没解释清楚,不知道徐离那边会如何,只是不好直接撵了人走。虽然自己是贵妃娘娘,但是这些外命妇也需要结交,更何况镇国夫人还是自己的“继母”,只得耐着性子听她们说笑。

心下盘算着,说几句闲话再找机会送客。

她在深宫呆了多年,不露神色的本事还是有的,心里乱糟糟的,却神态轻松的“扑哧”一笑,打趣道:“知道你们好得蜜里调油、情同姐妹,不用在我跟前显摆了。”

邓玉儿抿嘴一笑,“可不敢,论辈分还得叫镇国夫人一声婶婶呢。”

镇国夫人连连摆手,“又不是在外头见礼,别了,倒把我生生叫老了。”

顾莲闲闲的拨着茶,笑道:“你们再这样亲热个没完,我可要吃醋的,一生气,就让人把你们两个撵出去呢。”

邓玉儿之前的那些话,原本就是为了活跃气氛的,听到此,赶忙笑道:“听说皇上龙体大安了,想来这些日子娘娘担心操劳不少,妾身和婶婶…”顿了顿,“哎呀,说好要少叫婶婶的。”笑着改口道:“妾身和镇国夫人特意进宫探望娘娘。”

镇国夫人见她和贵妃娘娘十分亲近,说话随意,眼里不由浮起一抹羡慕。

可是自己是贵妃娘娘的继母,辈分在那里摆着,尽管年岁差不多,也不好十分放肆的调笑,只能跟着附和,“是啊,今儿瞧着娘娘气色还不错。”

“没事,歇了两天就缓过来了。”顾莲含笑道谢,“倒是有劳你们费心,还记得进宫来看我,少不得…”假作心疼的样子,“少不得今儿割一割肉,把我藏在梅花树下两坛老酒,让你们搬回去吧。”

镇国夫人抿嘴一笑。

邓玉儿还凑趣道:“光有好酒怎么够?娘娘就不赏点下酒菜,别的不说,炸花生或是小黄鱼什么的,总该再送两盘子吧。”

此言一出,不光顾莲和镇国夫人,就连周围服侍的宫人们也都笑了。

一时间,笑语晏晏气氛极好。

言谈之间,不免说到了邓玉儿的父亲邓猛,顾莲笑道:“镇北侯一路从幽州赶来护驾,千里奔袭、车马劳顿,十分辛苦,回去替本宫与他道一声谢。”

“还好。”邓玉儿替父亲自谦,“为皇上办事都是应该的。”又道:“再说父亲都回来好些天了,早歇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