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出来两年,爹妈就没了,妹妹成孤儿了,这样的凄惨事儿谁遇上了估计也很是不好受,更不用说人家顾小麦从小还是个妹控了,那一瞬间,他满脑子想到的除了失去父母的心痛,就都是妹妹的可怜,还有就是印象中妹妹七八岁的样子,你说,他寄包裹会直接让这么一个孩子去取?怎么可能!那个时候,顾小麦满脑子想的都是没了爹妈,自家妹妹会不会让人欺负了,会不会吃不饱,穿不暖?满心满眼都是怎么让妹妹在自己不再的情况下底气更足些。

有了这么一个心思,所以他想了半响,最后写上了村委会的字眼,他想着不管怎么说,人家村子里能有人想着找自己,那就是说村子里的干部们对妹妹也算是照顾,是想着她的,那他把包裹送到村委会,自然也有人会帮着给妹妹,最重要的是,他还能靠着这个传递出一个信息,那就是让村子里的人知道,自己在部队了,当兵了,妹妹还有靠山,让村子里其他人能高看妹妹一眼,不至于因为妹妹成为了孤儿就被欺负。

不得不说出去了几年,顾小麦的心思比起以前那真是多了不少,即使是在最单纯的工程队,工程兵这样的地方,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啊,还是把这么一个今年不过是十七岁的孩子给历练出来了,能想到这样隐晦的方式给自己的妹妹撑腰。

至于信里头的内容?那真是给村子里干部的,恩,特别是那个生产队长,好歹也是大伯,信里头说了自己如今的情况,目前当了兵以后可能因为军队驻地偏僻的通信不变,希望大伯多照顾什么的,变相的表示了一下自己的存在感,利用了一下军队的大旗,给自家妹妹上了一层保护色,好歹是军属了对吧!

随即有说了一下自己寄来的东西,那一大包,泰半都是骆驼毛,也不知道是从哪里淘换的,足足有二十多斤,他表示让大伯帮着给收拾一下,一半给妹妹,做被褥,冬衣,一半拿出来给村子里的老人分点,做个骆驼毛的裤子,冬天能保暖些,算是感谢他不在的时候,村子里的人帮着安葬了父母的感激。另外还有十斤的玉米,那是他省下的口粮,给妹妹吃的,生怕妹妹小,没法子着干活挣钱吃不饱。最后信里还放着五十块钱,那是他存下的,让村里给妹妹,这是给妹妹过日子读书用的,并表示让大伯告诉妹妹,如今他在部队是班长,又是工程兵,有工资,一个月有四十多,能养的活妹妹,让妹妹安心在家,以后每一个月他都会汇十块钱回来,不用怕等等。

反正这啰嗦的吧,那信纸足足有三张,说是给大伯和村子里干部的,可满篇都是妹妹,反正啥都说到了,听的边上那些听大伯读信的人一个个都满脸的纠结,这娃子打小就把妹妹当宝一样,这人出去了几年,怎么没见生分,反而越发的黏糊了?你这啥事儿都关照的样,这到底是放心我们呢?还是不放心我们?

不管别人怎么想,阿米听到这些,那眼睛都湿润了,这就是哥哥,前几日她心里还有些害怕,抗拒亲近的哥哥,受了那么大的苦,吃了那么大的罪,到了如今才四十多一个月,那么以前呢?一个月能有多少钱?二十?三十?反正刚去的时候肯定是没多少钱的,能顾着自己,把自己吃穿都打理好了就不错了,至于能攒钱,那能有多久?除了吃穿,一个月又能省下多少?不是正紧的工程兵,人家可不一定会负责衣裳什么的,那开销肯定不会小了去,能存下这五十块,还不知道花了多少时间呢,如今就这么给自己寄来了,他自己怎么办?不是说在医院躺了三个月嘛,那该是多大的病啊!怎么就不想着多给自己补补呢?还说以后每一个月都寄十块,给了自己,他怎么办?都这个年纪了,难道不想着存钱娶媳妇的事儿?

阿米的泪终于流了下来。这是我的哥哥啊!最亲的哥哥!

第34章 回信

“阿米啊,别哭了,这到底是好事儿,以前虽说也知道,小麦那孩子应该好好的,可到底没有个信,心里总是不安的很,如今好了,有了正紧的消息,这小子也争气的很,这居然就成了解放军了,工程兵也是兵,是正紧的军人,更不用说他还当了班长,那就是军队干部了,这多好啊,就是你爹妈地下有知也只有高兴的。这可是给你们老顾家脸上添彩的事儿!以后走出去谁不高看几分?他大伯,你以后也沾光,到了公社,人家那说起来,你也能说一句是军属了。工作也会顺利些。”

老村长看着一边听这读信,一边流着泪的阿米,忍不住安慰了起来,他老了,本事也不济了,即使往日里看着这孩子生活有些个苦,也帮不上忙,只知道能过得去,能活下去就成,自家当初没了儿子的时候不是一样也熬过来了嘛,人啊,只要学会咬紧牙关,那没什么难关过不去的,只是如今这顾家的小子也成了军人了,那就是他本事再不济,也要多看顾几分,不为了别的,就为了自家小子给自己挣来的那一块军烈属的牌子,也要在拥军的事儿上多出一份力,让这个村子里现在唯一的军属家庭好过上几分。所以在安慰了阿米的时候,顺带的点了顾家大伯几句,这是和顾小麦家关系最近的人家了,还是村子里的干部,只要他能明白自己的心思,那这工作就很容易做。

能当干部的人从来都不会是傻子,即使顾家大伯这会儿脑子其实还不是特别的灵活,有点被顾小麦的大雷砸到的迹象,却还是很顺溜的接下了话茬子,用一种欣慰的口气说道:“这孩子,这孩子往日就知道是个不错的,不想如今真的出息了,阿米啊,以后你也算是苦尽甘来了,你哥如今才几岁?17啊,都当上班长了,等到二十,怎么也能当个排长,那到了三十,岂不是能当上连长?咱们村居然也能出这样的出息人,出一个官了,你说说,这是多大的喜事儿啊!明儿你怎么也要去你爹妈的坟头上好生磕个头,和你爹妈也说道说道,让他们高兴高兴。”

虽然没说到老村长心里想的那个点子上,可这接话接的不错,老村长点了点头,一眼看到那桌子上的东西,想想自己这想要照顾军属的事儿,其实不用那么着急,倒是现在这东西的事儿要先处理了,忙招呼着会计过来,将骆驼毛给理出来,这里头有一半可是给村中老弱的,那信里写可清楚了,这事儿可不能含糊,这是解放军对村子里村民的爱护之情,是军民鱼水情的最佳表现,就是以后做工作报告也是能作为例证的,绝对要做到公平公正才是。

“这粮食一会儿阿米你拿回去,对了,这钱也收好了,以后你哥寄钱也不知道是怎么送来,要是汇款,你不方便去拿,村子里会帮忙的,县城就是远了点,要是直接信里带过来,那也成,军邮的信没啥人敢瞎折腾,一般不会丢,这个可以放心,对了,这骆驼毛,阿米啊,你一个孩子,估计也没法子弄,他大伯,要不你拿回去,让你媳妇给收拾收拾,这一共二十五斤,阿米能得十二斤半呢,做一床五斤的被子,四斤的褥子,剩下的三斤半,怎么也能做出一套棉袄来,到了冬天这娃子就不用怕冻着了,小麦那孩子,没想到也有这样细心的时候,算的这样清楚。”

老村长分派的很是利索,边上的人这会儿也没有功夫说话,好些个眼睛眨都不眨的正盯着那骆驼毛看呢,他们见过羊毛,见过棉花,甚至还见过芦花什么的一切可以做棉絮的东西,可就是没见过这骆驼毛。

“这东西还保暖?还是好东西?”

“这个可定是啊,不然能这么巴巴的寄来?”

“骆驼毛,啥叫骆驼毛?”

“这个我知道,就是那个书上说的什么沙漠之舟,估计那个东西的毛呗。”

“听说西面有啥羊驼,都是出毛的东西,比绵羊的毛都厚实。是不是就是这个?”

“我瞧着粗的很,和毛线一样粗。颜色也不好看啊!”

“颜色难看有啥关系?好就成,看看,这么厚实,一定暖和,我瞧着阿米以后日子肯定不错,这小麦都当官了,阿米以后能差的了?”

阿米没心思管边上的人怎么说,这会儿她将老村长递过来的钱看也不看就往口袋里一塞,然后转头问那邮递员牛叔:“叔,这上头有可以回信的地址不?我能回信不?”

“能啊,怎么不能,看,这写的清楚着呢,你想给你哥写信?那成,让你大伯给你写就是了,一会儿我回去就给你带到县城寄了就是。”

牛大叔这会儿对阿米感觉很不错,看看这孩子的表现,什么钱,什么东西,那真是一眼都没看,五十块呢,这么大的钱,就那么往怀里一塞,数都没数,就记着给哥哥回信,可见真是个重情义的孩子,这样的孩子多帮几次都乐意,更不用说不过是顺手的事儿了。

听到能顺利回信,还有人帮着送到邮局,阿米立马转头又对着顾大伯看,如今的阿米可是个不识几个字的孩子,写信这事儿还真是要顾大伯出头,不然可不好说了,而顾大伯自然不会推却这样的事儿,这顾小麦也是自己的侄子,几年了终于有消息了,回信什么的那真是应当应分是他的责任。

立马拿了纸笔过来坐下,就在这众目睽睽之下,对着阿米说道:”说吧,我这就写,写完了你也好安心。“这年头真是没有*权,好在这第一封信阿米真没什么可以隐瞒的东西,忙说道:”告诉哥哥,我能养活自己,别让他寄钱了,好生顾着自己,工程兵听说可苦可累了,让他多吃点好的,别亏了身子,有钱也攒起来,别往家里寄,告诉哥哥,我有钱,我有打猎的本事,都已经挣了不少了,家里的屋子也翻新了,他的房间啥都置办的齐齐的,问问他啥时候有探亲假,也回来看看,也好给爹妈烧个纸,爹妈到死都记挂着他呢,人回来一趟,也好让爹妈看看,在底下安心点。对了,我家里腌了只风鸡,一会儿大伯我也做个包裹给寄过去吧,你看成不?“成,怎么不成,不但不让哥哥寄钱,还顾着哥哥的身子,要寄肉食给哥哥,这样一个小小的人这样的懂事儿,这样的知道疼人,听得屋子里的其他人一个个又是心疼,又是羡慕的,这样的好娃子怎么就不是自家的呢。

那牛大叔更是忍不住偷偷的转头抹泪,他这人最是容易被感动了,开始听着顾小麦的信就觉得这兄妹两个不容易,这会儿再看这一个省下了口粮要养活妹妹,一个十岁就想着打猎养活自己,实在是可怜的让他都觉得酸涩的很,至于啥打猎的野鸡?在牛大叔心里,那孩子能挣多少?只怕十天半月的也就那么一只了,还记着给哥哥,可见是个会心疼人的孩子。

哦,感情你这是华丽丽的将前头人家挣钱修屋子的事儿给直接漏了?也是这年头,十岁的孩子靠着打猎挣钱修屋子说出去都每有人信,估计当着什么修屋子,就是抹个墙啥的,没忘深处想,倒是村子里的几个,听到阿米这么说,忍不住抬头往阿米这儿看了一眼。

不说还没多想,如今想想这阿米也是个能干的,再看顾小麦的出息,这兄妹两真是都不简单呢!一个个的都挺能折腾的,看样子,即使没有了爹妈这兄妹两个以后也绝对差不了。”我家正好也有一只风鸡,一会儿我也拿过来,阿米,正好凑两只一起寄吧,一只难看了。“”也是,少了寄一次不划算,对了我家里还有些葛根的细粉,我也装点,给哥哥寄过去,不管是自己吃,还是送人什么的也能用的上。那地方听说没啥细粮呢。“阿米这会儿满脑子都是该弄点什么给自家那个哥哥寄过去,眼珠子转的飞快,看着大伯好像是写完了的样子,忙收敛了精神,听着他读了一遍,感觉还成,立马准备回去拿东西,好做包裹。”哎,怎么这样就走了?这骆驼毛和玉米也带走啊!放这儿干啥?“”差点忘了,啊,那个牛大叔,等等啊,我马上过来的,一会儿麻烦您帮着寄了,对了,大伯,把我哥哥的地址给我抄一份呗,我好藏着,万一有啥事儿我也好知道往哪儿找人。“哦,这可真是差点疏忽了,大伯忙重新找纸头开始抄写,一边写,一边招呼阿米:”你先去拿东西,对了,门口来个小子,哦,秀芝啊,也成,把你姑喊来,赶紧的好做包裹,牛同志还有工作呢,可不能耽误了。“”哎,知道了。“

第35章 顾小麦

西北的天永远都那么蓝,干净的像是触手可及一般。西北的风总是带着几许粗糙,吹到人的身上都能感受出砂砾一般的味道。西北的春末夏初比其他地方更热,稀少的绿荫让这大地袒露无疑,接受着骄阳的考验。千里之外被阿米等人无数次说起的顾小麦就在这里,在甘肃某处防空洞建设工地。

“咦,你们看,班长怎么又去传达室了?这些日子一天一趟的,这是等什么呢?”

“难道是有对象了?”

“没听说啊!在一个,这表情也不对,你看看,这眉头皱的,都能夹死蚊子了,哪里有半分的喜气?”

“那是家里出事儿了?”

工兵团的士兵选拔和旁的军队最大的不一样就是,这里的人泰半都是力气不小,个子粗壮,干活利索的,若是再能读会写,那绝对是工兵团难得的才子,升官都能快几分,要是在本事些,能看的懂图纸什么的,哈,那你不用愁了,不但升官肯定有你,就是技术补贴也能让你乐开花。

这样不是看力气就是看本事的地方,其实比什么地方都单纯些,好就是好,不用太操心什么勾心斗角的事儿,自打顾小麦被越级提拔过来成为了班长之后,只是展露了几分往日工程队做活的利索劲,显示了一下他小学毕业的文化,稍微能看得懂几分图纸的本事,立马这班长就做的稳稳的,没有几个挑刺的,即使比他大的,也一个个心服口服。甚至很多人下意识的忽略了他的年纪,只把他当个同龄的战友同志。

也因为这样,所以当顾小麦难得好像是个毛头小子一天天的魂不守舍的往传达室跑的时候,大家很是吃惊,这真心不像顾小麦的做派啊!说好的稳重呢?说好的严肃呢?怎么就全没了?

好在这世上别的不多,喜欢八卦的人总是不少的,不过是几天的功夫,很多事儿就立马已经被传了出来,毕竟不是什么国家机密,在这个连往来个信件都要被审核的地方,真心没什么*可以藏,这不是,马上就有人在一边传播最新情况了。

原来他们班长家里真出事儿了,听附近班长同乡传来的消息,就在大半年前,家里父母居然就一起没了,如今家中只剩下一个十岁的妹妹。再加上村子里没有直系血亲,还住在最靠近大山的山村最边缘,不用多嘴形容,只要是个人,用脚趾头想,也能想象出这一家子的事儿有多惨,那个女孩突如其来失去父母的惊恐,这活脱脱就是一出悲情戏。就是这些粗爷们都跟着发愁了。

“哎呦,这可怎么好,一个女娃子,那么小,可怎么活?”

“在大山里,一个十岁的女娃子,靠什么吃饭?”

“家里没有个顶门立户的,要是让人欺负了,可怎么好?”

“这娃子才几岁?又不能做工,挣工分,那粮食从哪儿来?就是山里还有野菜,也不能让孩子顿顿吃这个吧。”

说着说着,一个寝室的几个人都凑到了一处,越想那孩子的日子就越惨,忍不住为顾小麦发愁起来。

“班长军龄不够,级别不够,就是想要申请家属随军也不成,再说了,就是能成,这也没有妹妹随军的道理,这可怎么好。”

“咱们当兵的就是这一点不好,家里那真是啥都顾不上,要是有个臂助的还好些,这就剩一个实在是难了点。”

“咦,快都别说了,看,班长手里是啥?好像是个包裹,真拿到东西了?这是家里寄来的?”

顾小麦这会儿不知道自己的心情该怎么形容,高兴?或许吧,能收到回信,最起码让他知道,自己寄过去的东西那边收到了,只是不知道自己送的东西是不是到了妹妹手上,来信的人又是哪一个?希望不要再有什么坏消息了,他真的很怕,怕妹妹一个人回撑不住,会有什么闪失。

也许是不确定吧,是惶恐吧!顾小麦觉得这会儿自己的心跳绝对是不正常的,整颗心就像是揪住了一样,不得到确切的消息,估计都不会放松了,所以他走的很快,想用最快的方式回到自己的屋子,好打开包裹,细细的看信。

顾小麦的表情太过紧张,那份紧张甚至已经影响到了旁人,他手下的那些人看到他的脸,一个个就都不敢过来骚扰,生怕有什么不妥当,只是凑在后面悄悄的探头,想要第一时间确认消息的好坏。

顾小麦这会儿没工夫管这些,做到自己的床上,小心的将信纸拿了出来,明明是那么简单的动作,他却做的分外的沉重,手背上的青筋都爆了起来,嘴也死死地抿着,直到看到第一行,上面由顾大伯写的那一句:阿米口述,大伯代笔,这才重重的松了一口气。

阿米没事儿,好好的,这就好,这就好,比什么消息都好,在看下面,顾小麦的眼睛突然就布满了泪花,怎么也忍不住了,那神情明明不是悲伤,却带着重重的心疼,让边上偷看的几个都有些不解,再也顾不得这是在偷看,忙凑上来想看个仔细,有个识字的还凑到了顾小麦的后头,小声的帮着读了出来。

“哥,我力气很大,能打猎,能自己挣饭吃,你别担心,也不用寄钱来,照顾好自己,多吃肉,多长力气才要紧…”

这是多好的妹妹啊!才十岁,就这样的会心疼人了,这样的妹妹放到哪一家都要好好的宝贝着,只是这样一个孩子打猎?这画面太惊悚了,十岁的孩子能怎么打猎?不是给猎物送菜?

怪不得班长哭了,这能不哭嘛,十岁的妹妹要自己打猎挣命,他却一点都帮不上忙,能不心疼?

“哥,我有钱,真的,大伯能作证,前一阵子野猪下山,我用爹留下的弓箭射了两只呢,分了好多钱,把咱们家的屋子都翻新了一遍,你回来就能住上新屋了,我啥都置办的好了…”

“班长,你们村男人都死绝了啊,怎么就让这么一个孩子对着野猪呢?这多危险?”

当兵的都是暴脾气,这不立马脾气上来了,也不管这话是不是好听,可别说啊,这屋子里一个个的居然还跟着点头,可见他们对于阿米,这样一个十岁的孩子独自用弓箭对付两个野猪也表示出了浓浓的担忧,即使事情已经过去了,结果也不错,可只要一想到这个画面,一个个都感觉太吓人,觉得这简直就是生死一线,阿米太苦,太苦了。

至于啥房子?这个他们都不远去想了,一个孩子翻新房子能怎么收拾?最多不过是请了人糊个墙,补个顶什么的,也就是为了让哥哥安心,这才说的那样稀罕,不然谁家一年不修上一回?这样一想,越发的觉得阿米懂事儿。

“哥,我有放羊的活计,能自己挣工分了,你不用担心我没有粮食吃,山里东西多,你不用担心我,以后也不用寄粮食来,真的,我让大伯做了包裹,里头就是我自己弄得吃的,是葛根粉,热水一冲就是糊糊,可好吃了,还能做饼子吃,你也试试…”

还给寄东西了?顾小麦都没反应过来,那包裹就让手下的那些小子给拆开了,果然里头有东西,一个布袋大概十斤重,打开口子一看,细白的粉,估计就是上头说的葛根粉了,冲着吃?顾小麦都不用动脑子,已经有人拿了水壶过来试了,一冲就是一大碗,果然稠得很,屋子里的几个小子一人喝了一口,一个个脸上都是笑容,对着顾小麦说道:“班长,真的很不错,和以前我吃过的藕粉一样。”

顾小麦抢过了碗,也跟着喝了一口,那糊糊到了嘴里,他分不清是苦涩还是甘甜。

“这东西只怕不容易收拾,葛根拿东西我见过,粗烈烈的,弄得这么细致,不知道过了几道,阿米,吃了大苦了,石磨可不轻。”

这一说,其他几个也沉默了,都是常年干活的人,一听到石磨,在想想那个孩子的年纪,哪里不知道这东西只怕那孩子费了不知道多少力气才弄出来的,一个个在不好意思吃了,手忙脚乱的将布袋子重新收了起来,也就那一个功夫这才看到那包裹里的其他东西,两只风鸡。

“这是风鸡?”

“信上说了,一只是我妹妹做的,一只是我大伯的。”

顾小麦的心情多少已经恢复了几分,虽然依然对妹妹很是担心,也心疼妹妹日子苦,可人好好的,能弄出东西寄过来,可见家里确实有吃的,就是没有,有自己寄过去的那些,怎么也能糊弄到六月份了,阿米有工分,那夏粮下来就能分粮食,即使再少,想来也能吃上饭。

能吃饭,有活干,顾小麦的心总算是能安生几分,好歹不用担心妹妹一个人没法子过日子了。

“哥哥什么时候有探亲假?回来也好给爹妈上香,班长,这可真不好说了,你才刚来没多久,没有个三五年,这事儿可申请不下来,毕竟那么远。”

“要不让妹妹过来,也在咱们这儿住上几天,让我们也稀罕稀罕妹妹。”

“去你的,说什么呢,那才几岁,你让个十岁的娃子转五六趟车,不远千里的过来?万一让人拐了怎么办?”

“也是,太小了些,哎,这可怎么好?”

是啊,这可怎么好?顾小麦也这样问自己,他真想回去看看啊,看看那个魂牵梦绕的家,看看那数年未见的妹妹,看看那座大山,那片土地,可惜,梦就是梦,现实太残忍。

第36章 顾小麦2

顾小麦家的事儿在工兵团不用三天就已经传遍了,无论是什么样的年代,士兵们的同袍之情总是最真的,知道顾小麦家如今的尴尬情况,就是几个领导都觉得有些挠头,按照他们的说法就是,即使他们想开个后门,那孩子这么小,也不方便接过来随军啊!这可是甘肃,日子估计比那山林中的村子里都艰苦些,这样一个孩子过来了,能适应?

至于批一个探亲假?这个即使他们开了后门了,也解决不小实际问题,千里之远的距离就已经决定了,顾小麦即使回去,能呆的时间也不多,等着他回来岂不是又一次将事情退回到了原点?那孩子一样没人照顾?

最终还是顾小麦压下了心里的那一份愧疚,对着来安慰他的排长说道:“大家也别太操心了,我家阿米从小就是个能干的孩子,烧火做饭挖野菜都挺行,自己能过日子,信里也说了,能打猎,还修了房子,这日子过得应该比我想的好呢。再说了,好歹当年爹妈在的时候,和村子里的人关系都不错,隔壁邻居什么的也都是厚道人,再不济,还有大伯在,即使没什么血缘,哪怕是看在我爹的份上,他们也不会看着不管的,看,上次那包裹里不是还有他给的风鸡嘛,说明大伯也挺照顾我们的,应该能放心。”

明知道这些话说出来顾小麦有些自己安慰自己,可身为军人,很多时候就有太多的身不由自,还能怎么样呢,那排长也只好这样安慰顾小麦:“也是,地方上拥军工作一向都做的不错,像是隔壁三营的二牛,他家老爹瘸了腿,一个人住着,也都是靠着村子里的人轮流帮衬着过的,连着那三年都没饿死,可见有多上心了,还有二营的宋大头,他家寡母眼睛得病的时候,也是他村子里的人帮着凑的钱送的医院,等着他知道的时候,他娘都已经出院了,这样去想,你妹妹应该也会被照顾的不错的。”

这安慰的,顾小麦感觉自己额头都能出黑线了,那两个家里是被照顾的不错,可那两家日子过得也很惨好不,这样比喻,难道说这是说在你们的心里,我家也这样?虽然我家如今是只剩下妹妹了,可也不想变成被可怜的对象好不,我家妹妹那么好,怎么会成为小可怜?绝对不会。

顾小麦正想为自家妹妹的形象争取一下,一边又来了一个准备安慰顾小麦的战友,话说最近顾小麦的人气好像突然冒泡的好,来找他的人层出不穷,和他刚来的时候那种略带着几分疏离的客气比,怎么看都好像是一下子融入了进去一样,难道这也是另类的社交小窍门?

好吧,这个问题先不去说,只说顾小麦的战友,真是个好人啊!居然为顾小麦想了个很不错的法子来解决如今他心里对妹妹的牵挂。

“咱们兵团人可真心不少,我让人查了,今年有机会回家探亲的足足有十个,而这十个人里头,离着你家那边近的就有两个,你可以问问,哪个离着更近些,哪个时间长,那样你可以让战友帮着去走一圈看看,好歹能亲眼看到你家如今的情况,回来告诉了你,你也好放心不是。”

确实是个很不错的法子,顾小麦的眼睛都两个,在顾不得那几个围着他的人,直接冲出去找人了。哦,顺带还带走了那袋子葛根粉,这东西要是放在屋子里,估计等他回来,东西都该不见了,自从知道他妹妹给他带了东西过来,那两个风鸡已经被送到了食堂,就是葛根粉也总有人过来蹭,若不是冲上一碗能分好几个人尝,这会儿还不知道能不能剩下呢,这东西如今可精贵,最起码他要是想要托人去看看阿米,那怎么也该给人家一份,不管是自己吃,还是让人家带回家去,都是送的出手的人情,免得他不好意思张口不是。

相互帮助的事儿,没人会拒绝,更不用说还有两斤的葛根粉作为跑腿费的情况下,自然那个即将回家,心情分外明朗的战友那是立马就同意了顾小麦的请求,甚至还表示他七八月才回去,还有大把的时间,让顾小麦可以先写信回去和妹妹说一声,有啥要带的到时候他能顺带帮着带过来。

有了具体的时间,有了替他去看看的人,顾小麦的心终于安生了几分,就是兵工团的其他人也忍不住松了口气,其他人家或许也有像是顾小麦这样家里只剩下一个人的情况,可大半这样的家庭家里留下的都是大人,即使在担心,对大人的生存能力,人们总是下意识的多信任几分,可对顾小麦这样的家里只剩下个孩子的,那就不一样了,愣是谁,听到那孩子只有十岁,一个个的眉头都忍不住皱了起来。好在如今到底有了个能知道具体情况的法子,这让大家伙儿觉得,事情还是有解决的转机的,这样让人揪心的情况都能寻到变通的法子,那只要坚持上几年,那孩子大了,事儿自然就没了。

比如过上几年,顾小麦升职了,那开个后门,让他妹妹随军,十二三岁大的孩子应该能在这里生存了,再或者顾小麦自己攒了假期回去看看,都是可以的,要是时间在长点,十五六岁的给孩子说个亲,有个对象,那问题解决更彻底,或者顾小麦动作快点,早点找个媳妇,到时候嫂子小姑子一起也成啊!

办法总比困难多,这总是被挂在嘴上激励人心的话到了这会儿那真是成了至理名言了,大家都乐观起来,就是顾小麦也一门心思等着七八月之后,战友给带来点更确实的消息。

只有另一边的阿米,接到顾小麦有一封信的时候,那是满脸的哭笑不得,合着在自家哥哥眼里,自己就是个奶娃?这样的不让人放心?”阿米啊,小麦那孩子离着远,又是刚知道你爹妈的事儿,心里不安,想知道的多些也是常理,他那些战友也是好的,能想着替他来看看,那咱们就要见情,你可不能拉着脸给人脸色看啊!“看阿米那脸上纠结的表情,顾大伯还以为阿米这是觉得不被信任,心里有疙瘩呢,忙安抚起来,在顾大伯的眼里,阿米确实是个能干的孩子,谁家孩子能像是阿米这样能一下子射箭射死两只野猪的?这本事全村,不,就是全县,那也能称得上牛掰了,只是在本事,那也是个孩子,孩子吗,都希望别人当他们是大人,这个他清楚的很,自家儿子就是那样的性子,打小一个个就喜欢当大人,说几句孩子什么的都能生气,所以生怕因为顾小麦的关心紧张,让阿米心里不自在,没处说话之后,憋在心里,到时候脸上带出来,让顾小麦的战友以为不欢迎什么的,那可就得罪了解放军了,这可是顾小麦的战友,要是不处理,给顾小麦以后的工作造成什么不好的影响可怎么办?

好在阿米也不是那种分不清楚情况的人,那些个吐槽也就是自己心里想想而已,听到顾大伯这么说,很是懂事的点了点头,”我知道,只是觉得哥哥有些太折腾了,那让人专门过来一趟,岂不是要欠了人情?他那边刚过去,啥都没有,这人情以后咋还?哎,算了,大伯,过些日子我在往山上多跑几趟吧,好歹存点东西,到时候让人带过去,哥哥也好分给战友什么一起吃,这样好歹也算是帮他在部队稳住脚跟的法子。别的我也想不出还有什么法子了。“这话说的懂事儿啊!想的也周到,就是顾大伯听了也忍不住点头,一脸的欣慰:”知道了,到时候你先和我说一声,最好选建国他们在家的时候,到时候我让他们帮你把活计干了,你也好空出时间来上山,再不成,让解放他们帮你去山里走一趟也一样,小麦那个孩子要是出息了,那也是咱们老顾家的光荣。大伯心里有数的很。还有你,你是个心细的,你们兄妹这样相互的想着对方就好,你爹妈就是在地底下,看到了也只有高兴的份。只是你也要自己注意了,到底年岁还小,可别总是逞强,欠人情怎么了?有来有往的那才是正经人家走动的样子,有事儿就喊人,大不了以后长大了再还就是。“这是教导了,还说的很是用心,阿米知道大伯这是想着自家没有了爹妈,所以权当是替爹妈教导自己,把这些隔壁亲戚什么的绝不会说的话也掏出来絮叨,很是见情,所以立马很是乖巧的点头,细细的听了。”哎,我知道了,我听大伯的。“

这乖巧的小摸样一摆出来,大伯也很满意,谁都希望自己的好心有人能懂,也都喜欢乖巧孩子。阿米无疑就是这样一个孩子。

第37章 石子

最近阿米很忙碌,自打顾小麦寄来了信,说是会让战友过来看看她过得好不好,阿米就一门心思妆点一下家里的门面,比如多弄点猎物风干存着,好到时候显摆一下,用实物展示自己如今生活的优越性;再比如存点好货,到时候让人带给顾小麦给他长长脸,走动走动关系啥的。阿米表示自己真的是个很不错的妹妹,这么样的为哥哥着想的妹妹外头真心难找啊!

只是阿米的计划从一开始有有些难办,不是人不成,而是工具的问题,前头说了,阿米家有一把弓箭,那是米爸爸留下的,因为旧的很,连着弓铉都松了,很是不得用,所以阿米一直没怎么动用,即使请人修缮了,每次拉铉也要很小心,生怕力气太大拉断了,以至于这东西最终也只是放着作为备用的武器处理,只在关键时刻当个杀手锏啥的,比如上次野猪下山的时候。

弓箭效果很不错,让阿米的杀伤力有了一定的解释不说,还获得了村子里老猎户们的赞赏,一个个都觉得阿米绝对是山里猎户家的好孩子,是吃山里饭的好手,可是也因为那一次,虽然这弓箭是出了大力了,可阿米却也发现了新的问题,那就是因为她当时有些激动,一时没控制好,使用的力气太大,所以这弓箭已经不仅仅是弓铉不成了,就是弓箭本身也有些开裂的迹象,这可好,这东西也算是耗尽了生命力,只能寿终正寝了。

阿米想请人再做一把心的,可好的弓不是一天两天能做出来的,而没有了弓箭,在这春夏之际,去山里能用啥打猎?木尖子?这可可以有,不过好像有点矬!适用范围也比较局限!柴刀?这个只能近身打斗,远程似乎差了些!见过飞板砖的,见过飞柴刀的没?

阿米的脑子好歹也是历经过无数小说冲击的,网上的编辑写手们为了写书都挺拼,啥主意都能想的出来,有鉴于此,努力向着这些前辈靠拢的阿米即使到了如今物资贫乏的时代,脑洞一开,倒是也让她想出了新的法子来,那就是用石子,君不见,武侠网页游戏中成本低廉,简便易学到几乎人人必学的就是这个--飞蝗石?!

所以喽,阿米很是用心的开始练习怎么丢石子,你说飞刀?这个代价太高,还属于杀伤性武器,这个年代用这个似乎有点天招摇了,还是石子好啊,随处可捡,不用担心来源问题,也不显眼,多好!若是在加上她的力气,那真是强的没话说。看,家里那一颗被她当成最初练习目标的大树这会儿已经创伤累累,就能看出效果如何了!

至于实践的结果?这个更不用说,这不是,不过是随手来两下,一个野鸡脑袋就砸烂了,远程攻击的利索劲估计比木尖子都犀利,毕竟石头总比木头硬些。真是让人满意的武器。

秀芝远远看到这一幕的时候已经有点傻了,连跟上去都忘了,直到阿米拎着那野鸡回来才咽下口水,傻傻的问道:”阿米,你,那是石子?“”是啊,你不是看到了?“

是看到了,可真是没想到,这年头,石头也成了危险品,能不吃惊?秀芝觉得自己和阿米一起入山打猎以来,似乎每每都会被教育,虽然对于阿米的力气已经有所预料,毕竟也曾看到过阿米拎着野猪从容的样子,可当阿米真的用这份力气,借着石头就能打猎,还是让她惊讶不已。”那个,阿米啊,你这个法子,是不是一定力气大才成?“”也不一定,你用弹弓也能试试,野鸡这东西脑袋小,一砸就晕,就是兔子,也有点用,只是大的动物就不成了。“前些时候顾建国那小子就曾带着一群半大小子用弹弓打了好些鸟雀回来烤着吃,从这个角度看,弹弓打野鸡也是可以的,毕竟野鸡的脑袋和鸟雀比也大不了多少。

阿米的提议其实只是一张窗户纸,往日没人这么想而已,可是一旦出说来其实也没什么稀奇的,这不是,秀芝一听眼睛就是一亮。”我真是个猪脑子,红星前些时候和建国他们可不就是用弹弓打了好些东西回来嘛,怎么就没想到这东西打猎也能用上呢。红星能用,我自然也能用,比弓箭总好用些。“秀芝也不过是十二岁,还是个女孩子,力气自然不大,即使想用弓箭也不可能,不管是准头还是其他,倒是弹弓,这山里的孩子,即使是女娃,从小也是用惯了的,自然有些准头,倒是还能拿得起来。”上次红军用木尖子也用的挺好的,我瞧着他的准头也不错,你也能练练,那个比弓箭也不差。“山里弓箭虽然不缺,却也不是谁家都有的,即使有,也不可能给女孩子练习用,毕竟这东西也值不少钱,所以简单的,不值钱的自然成了秀芝这样的孩子的首选。”恩,这个倒是,我在家也试了,小些的倒是可以,只是那样力道也不够,还不如弹弓呢,回去我就把我哥的弹弓寻出来。”

秀芝不是那种自怨自艾的性子,对于自己是个女娃,得到的重视不如哥哥弟弟也没什么感觉委屈的,倒是反而一心巴拉起能用的东西来,头一个就瞄上了她哥哥的弹弓,她自己以前小的时候用的早就不知道去了哪儿了,这会儿不使他的使谁的?”他的还留着?不是早就不用了?“

倒是阿米很是奇怪这东西的长寿,曲红军和顾小麦一般大,又是邻居,两个男娃从小就好的很,就差没有穿一条裤子了,阿米自然也知道很多事儿,比如从十二三岁,曲红军学着用弓箭开始,那弹弓似乎就在没有出现在他的手里,就是自家哥哥也一样,好像用了就会变小,不再是男子汉一般,故而对这东西的存在表示怀疑。”那是我爹亲手给他做的,哪里舍得丢了,保存的好着呢,我娘还说,就这个精心的劲,都能留到以后给他儿子使了。“真是个大八卦,也就是这么一个总是出卖哥哥*的妹妹才能这样口部遮拦的说出来了,阿米偷笑。”好了,今儿已经有收获了,咱们还是早点回去吧,瞧着这已经很里面了,也不知道最近你这是怎么了,一个劲的攒这些个东西,又不卖,存着干啥?“”还能干啥,弄好了到时候让人给哥哥带过去呗,听说甘肃那地方风沙大不说,粮食也少,即使在兵营里,估计也没什么好吃的,在一个,说是当兵,可你也听说了,那是工兵团,就是那个啥,修桥铺路都要干,还是干最苦最难的部分的那种兵种,还不知道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呢,我这里多弄些,送过去了,即使要分给其他人,哥哥好歹也能多点油水,不至于亏虚了身子。“阿米的理由很好很强大,就是秀芝听了也只有点头的份,”这样说倒是,小麦哥也不容易,你多想着些也是正理。“秀芝也是和顾小麦一起长大的,怎么可能对顾小麦有可能的苦楚无动于衷?只是看看这周围的环境,她还是忍不住退缩了几步,只觉得这里似乎不怎么安全,心下有些不安的说道:”那,那,咱们也不该走的那么深,这野鸡什么的,外围一点也是有的。“她怎么觉得这地方好像蛇虫也不少呢?这要是遇上了她可怎么办?自己虽然喜欢吃蛇肉,可对蛇毒没爱的!咬一口半条命可不划算的紧。”是,外围是有,可我除了打猎,不是还要采药嘛,这才是我自己挣钱的活计呢,外头人来的勤快的地方,哪里还有轮到我们采的?还是这里,多少还有些,赶紧的,看,那边,好像是金银花,这月份正是好采摘的时候,可别浪费了。“”哪里,哪里?“

一听有药材,啥不安,啥害怕瞬间就不见了,秀芝踮起了脚尖,眼睛滴溜溜的转,直直的就往阿米指着的方向看去,果然,一片金色,怎么看都是好大一片的样子,心下就是一阵的欢喜。

你还别说啊,阿米如今是越发的厉害了,这眼睛尖的,鼻子灵的,总能比旁人早发现好些,怪不得每次采药她都是最大头的呢,这本事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学的会的。自己跟着她果然是对的,恩,看样子以后也不能落下了。”果然好大一片,这采下来,怎么也能卖几块钱了。算上前几日的,估计都能凑上十块了。“秀芝乐呵的很,家里人多伤不起啊!她也要努力的挣钱才行,不然去洪教授那儿读书的事儿,自家爹妈又该叨叨了。

第38章 学校

村子里村委办公室后面,原本属于仓库的一角,有两间石头土胚做成的屋子被重新涂上了石灰,茅草顶也重新扎了一遍,厚实的怎么看都让人安心的很,若是走进里面,还能发现这两间屋子已经完全没有了往日的模样,本因为是仓房而显得宽大的屋子,如今显得有些小了,一间屋子里十来张长条课桌放的满满的,另一间屋子则隔成了两间,外间放着办公桌,和一些教学用的东西,而内间则是一个明显的卧室,一张土炕就是全部。

这就是如今葫芦村的小学,唯一的一间教室容纳着整个村子里从一年级到五年级的所有学生,而另一间则是洪教授夫妻的家和办公室了。

说起洪教授夫妻两个,如今这牛棚的活计依然在做着,只是住的地方那是不在那么简陋的让人丧气了,虽然比不上以前的日子,可能有个整洁的环境,有个还算是安全私密的卧室,这已经好的不能再好,更不用说村子里那些干部们私下里和他的保证了。

洪教授的罪名到底是怎么样的政治问题,这个在山村这样的地方真心不重要,像是大爷爷这样的人看来,有学问的人,还是曾经的国家高级干部这样的大学问人,能在村子里住着这本身就是村子的福气,不说旁的,只要有一天,这大干部沉冤得雪,或者翻身的时候,能记着这个村子一点点的好,那以后对这村子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既然这样,他们何必做什么坏人?雪中送炭可不是只有读书人才知道的道理。

更不用说如今还有了这样的一个好机会,一来能用加重劳动负担的理由,在不引起上头侧目的情况下,给这两个老人换个住宿环境,并让他们能多一些借口多给点粮食,二来还能借着这个机会,让村子里的孩子们多点学本事的机会,将来和这老教授们关系更亲近些,等着人家翻身的时候,多沾点好处,咋么可能不干?

当秀芝爹回来,说起阿米这帮子孩子去废品回收站买旧书,想学习的时候,村干部那个心疼啊!都是他们没本事,不能在村子里起学校,也请不来老师,更没法子让大家伙儿多挣钱,凑学费,以至于让村子里的娃子们读书都这么难,这是他们这些当家长,当干部的不合格。

而如今既然有了两全其美的法子,能解决孩子们的读书问题,还能让他们商量的雪中送炭的事儿实行的更顺当,他们自然怎么也要努力一把,把事儿给办好了才是。

因为这样的想头,村子里的速度是飞快的,不过是半个月,那两间库房就收拾了出来,甚至还在折腾着想将这边上的另一间也想法子腾出来,到底五个年级的娃子,一个教室实在是少了些,怎么也要有两个,大小孩子分一分才是。

且不说村子里干部们是什么样的心思,做了一辈子学问的洪教授夫妻相对的比较单纯些,即使已经遭受了背叛的打击和一落千丈的折磨,可当他们知道,村干部有心请他们给孩子上课,让这些失学的孩子们能重新回到教室,他们还是那么的高兴,甚至比能有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还高兴。”这些孩子真是都耽误的不轻,看看,这都十岁上下了,居然还只有一二年级的水平,这样下去,和城市里的孩子比,落下的太多了,将来想要上大学什么的,估计很难啊!“洪教授看着手里交上来的作业本,和张老师忍不住开始絮叨起来,这两口子虽然一个是天文学家,一个是大学数学讲师,都是理科生,可教导这些孩子小学的课程却十分的容易,不管是文理都绝对拿得出手,见到一个个孩子稚嫩的笔迹,简单的学业,都忍不住为孩子们操心的很。特别是那个曾给与他们不少帮助的阿米,更是用心观察,想要好好培养教导。”大环境都是这样,也没有法子,如今能恢复上学,就已经很不容易了,你也听说了,这村子里大半都是小学毕业就失学的,即使是这样也已经是家里舍得花钱的了,还有多少连小学都没上完的?想想阿米,对了,她的课本怎么样?“说起阿米,洪教授脸上也露出了几分欢喜来,转头对着张老师说道:”原本我听说顾建国那孩子给阿米补课还觉得好笑,那顾建国最是个调皮的,自己做个作业都总是拖拖拉拉,还给堂妹补课,怎么都不像是能干好的样子,可不想,那小子还算是个有心人,也负责的很,看看,这一回摸底就看出来了,阿米那孩子,怎么都有三年级的水平,看样子以前落下的那是都补上了。“听到阿米成绩好,张老师也高兴了,一边在边上补着衣裳,一边点头说道:”那就好,这样的好孩子,谁都喜欢,也怪不得顾建国多照顾几分,上回送来那二十斤葛根粗粉把我吓的,还以为她从哪儿买来的呢,后来才知道,这孩子那就是个脑子好的,这东西居然是她自己琢磨的,还带着全村子的人一起挖,解决了多少人家口粮的问题?就是咱们两个不也一样沾了光了?要不是那一袋子粉,那里能挨到村里给教学补助的时候,要是那样,你那老胃病可怎么办?“村子里的人即使在照顾,也不可能做的太明显,一开始给了一次口粮之后,就在没有分过粮食,只等着到了夏粮下来才会再次分粮,在这之前,两口子若是不够吃,那就只能和村子里其他人一样,靠着挖野菜什么的添补一二,这对于从小就家境优厚,一辈子生活不愁的科学家夫妻来说,那真是难的到了极点,张老师试着去挖了几次,差点没把野草给当成野菜吃了,洪教授更不用说了,想省点粮食给自家老婆子,还弄得差点进了医院,好在阿米及时给了点东西过来,一次是一棵白菜,一次是二十斤葛根粗粉,最近还给了两斤葛根细粉,好歹让这老两口不至于有断顿的危机,也给了他们适应这山里生活的时间。

老两口即使在人心上遭受过挫折背叛,可到底都是良善的,这样一个曾给与他们无私帮助的孩子,曾给与最纯粹关心的孩子,他们做不到就这样平白的接受而没有半点的付出,所以当他们知道阿米也将开始复学,在每天的傍晚过来上学之后,就将阿米的学业看的很重,一心要把这个孩子失去的时间补回来,免得将来因为学历的问题失去什么好的机会,更希望有一天这个孩子能走出这大山,有更好的生活。”我们是有福气的人啊!都到了这份上了,还能遇上这样的好孩子,比我们阿灿还小一岁呢,不单是懂事,善良,哦,还有力气大,就是打猎采药也是好手,昨儿你没听那几个皮小子说嘛,阿米这孩子,为了给她哥哥攒点猎物,最近日日都上山,几乎每天都有收获,这样的本事,就是村子里最好的猎手都未必能做到,可见她有多努力,多本事了。“”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往日也就是那么一听,如今亲眼见了才知道,这日子有多难,那顾小麦,也是个可怜孩子,十五岁就走出去自己找生路,如今虽说是当兵了,可这工兵有多苦我们还不知道?往年你们实验室,天文台什么的,可没少麻烦这些工兵帮忙建设,瞧着就是出大力气的单位,这样一个孩子,还不知道在甘肃那种地方受什么大罪呢,阿米也一样苦,才十岁啊,能比老猎人都本事,十有*就是去了危险的地方,不然哪里有这样的收获,哎,可惜了,我们实在是帮不上,不然怎么也看不得这孩子这样的难。“都不是傻子,阿米每每有东西回来怎么可能一个都看不到?只是他们都有自己的理解,就像是张老师想的这样,大家都觉得这是阿米为了哥哥,不顾危险往深处去的缘故,这是为了猎物在用命拼,这样的情况下,谁会多说什么妒忌话?只会觉得这个孩子让人心疼的厉害。

洪教授也一样是这样想法的支持者,听到老妻这么说,微微皱着眉头,垂下了脑袋,叹息了一声,说道:”都是苦孩子,我们阿灿也是苦孩子,这世道…“什么都不说了,没法子说,为了这张嘴,他已经吃过大苦头,如今即使心里有千言万语,也不敢随意说出口,只能叹息着,重新看向手里的那些本子,然后转移一个话题说道:”虽说这些本子都是旧的,不值钱,可也是花销,我还是想想,用什么法子把这一笔也省一省,好让孩子们用的畅快些,这写点习题都扣扣索索的,怎么学的扎实呢!“张老师抬头看了一眼洪教授,抿了抿嘴,打趣的说道:”你是天文学家,不是造纸的,还能自己做不成?“”自己做?“

说道自己做,洪教授突然眼睛一亮,大笑着说道:”你还别说,我还真是大致上知道一些这流程,我去找村长,看看能不能试试,若是真行,咱们可就解决了大问题了。“说着,就像是个孩子一般,就这么什么都不管的往外跑了出去,也不管脚上的鞋子只穿了一只,也不管衣裳还在张老师手里,自己只穿着背心了,真是个老小孩。

第39章 深山

洪教授在奔跑,带着新的激情,带着重新发掘的属于自己的光彩,而这个时候,阿米也在奔跑,带着秀芝,红军,还有建国,在村子里好些人正忙着挣工分的时候,在山间奔走,寻找着可以入眼的药材,寻找能下手的猎物。

你说为什么多了建国?金银花惹的祸啊,秀芝和阿米两个一人一背篓金银花下山,那简直就是点燃了村子里采集这东西的激情,都是山里人家,啥时候山里有什么能卖钱几乎都知道,金银花也不是什么难以辨认的药材,谁会不认识?只是一眼,就已经足够提醒村中的人们,金银花采摘季已经到来,如此一来,自然一个个都行动了起来,这东西能一直采摘到秋季,虽然价钱不高,却是很实在的药材,即使采摘的分量不够卖钱的,也能放着自己家里用,清热解毒也好,当茶叶泡茶也罢,都是很不错的。

这些上山的人里头,顾建国绝对是属于脑子很不错的,他前些时候常常给阿米补课,还曾跟着上过山,早就知道自家这个堂妹对大山那个熟悉的,就远远超过了往日大家的印象,更不用说那鼻子了,好几回他都能看到,阿米不过是鼻子动了动,就能分辨山林里的好些味道,甚至能闻出药材的香味,这样的本事,可不是什么人都有的,即使是他这样不怎么懂事儿的孩子,也明白这天分的可贵,更不用说还有那一身打猎的本事了,跟着谁都没有跟着阿米占便宜,他可不能让红军他们兄妹两个占了先,好歹他才是阿米的堂哥,更亲近些对吧。

想要在山里得到比别人多的收获,付出辛苦是一定的,而更多的是要付出勇气,因为安全近便的地方,对于山里村落来说,那就是后花园,谁都能去,谁都敢去,这样的情况下,还能剩下多少东西给你捡?

四个大大小小的半大孩子也知道这一点,所以从一开始,他们就很直接的往里走,外围几乎看都不看,直到过了断崖,再前进了近百来米,这才放慢了速度,开始细心的查探周边。”这附近可不怎么开阔,看着不像是金银花多的地方。“顾建国最先忍不住开口了,一路上为了赶路,走的很快,要节省力气,就只能闭嘴,用均匀的呼吸来调整状态,这个是山里人的老法子,都不用说每一个孩子都懂,所以闭着嘴到了现在才算是开了禁,这让一向比较喜欢说话的顾建国有些憋不住。

看着终于到了地方,哪里还能忍得住?好在他也不是不懂事儿的,知道山里狩猎的规矩,这声音也不大,也就周围几个人能听见,只是这一开口还是遭到了攻击,秀芝头一个就对上了。”不说话,没人当你是傻子,可这一说话,脑子不好就露出来了,除了金银花,难不成你就不认识别的东西了?就金银花能卖钱?“好歹是姑表兄妹,秀芝对着顾建国那真是没有半分的客气,更不用说他们还同岁了,从小那就是斗嘴斗出来的交情,自然啥话都敢说,听的曲红军也忍不住想要扶额,这两个一对上,估计没有半天是别想消停了,果然那边顾建国立马回击了。”每种药材都有最佳采摘的时间的,这事儿你不知道?这会儿是金银花采摘最好的时候,不多看几眼,那才是傻子呢,其他的,其他的就是不采,留着以后难不成也不能采了?要知道细水长流,你懂不懂。“”你懂啊!对,你是懂,可你懂怎么就能那么狠得下心,把你家门口的蔷薇都扒秃噜了?人蔷薇找你惹你了?这会儿到是说上细水长流了,真是喜鹊不嫌尾巴长--显摆上了!“秀芝别看年纪小,这嘴毒起来不是一般的水平,反正阿米觉得自己是接不上话的,只能傻愣愣的看着,哦,也不是看着,好歹她的鼻子在工作,不断地往里头走,朝各处闻,就在两个冤家一样的家伙斗嘴的时候,她都已经寻到不少的东西了,和曲红军两个忙乎的不行。

最后还是曲红军实在是听不下去了,转头喊了一声:”成了啊!少说几句,有这功夫还不如多弄点药材呢,你们不想挣钱了啊!不是说还要攒钱买本子的嘛。“都开始复学了,这别的都能省,就是本子实在是省不下来,为了这个,最近废品回收站的几个工作人员都已经下意识的帮着他们留下那些能用的本子了,可见这村子里如今这收旧货收成了什么样的大规模。

听到年纪最大的曲红军说话了,那两个总算是消停了,虽然还是时不时的对反白眼,可好歹嘴巴不说了,让阿米的耳朵也清净了几分。”赶紧的吧,这里的药材还不少,估计最近都没什么采药人过来,正好便宜了咱们了。“阿米顺势在给了个台阶,果然,看到这满地的药材,秀芝和建国都高兴了,别看他们斗嘴的时候全是孩子样,可到底这个岁数的孩子,在他们这样的人家,早就当成半个大人用了,挣钱什么的早就刻到了骨子里,谁也不会忽视小看,能给家里多点好处,谁会不高兴?

阿米将自己手边的都采了一遍,剩下的也不去多看了,留给了其他人,她这会儿转头开始留心起这片土地上的各种脚印,想看看能不能在这里有点收获,还有树上的木耳等,想着多采点蘑菇木耳,回去好晒干了储存起来,不管是留到冬天吃,还是给顾小米带都是不错的东西。

人啊,只要是用心了,老天总是不会亏待的,不过是一会儿的功夫,就寻到了好几处木耳,选了个大的摘了,小的留着继续长,阿米渐走渐远,一个不留神,离着其他几个已经有了五六十米的距离,他自己也感觉出似乎有些远了,正想回头,不想才一个转身,就看到前面似乎有一条小溪,这一下子她又不想走了。

只要是在山里生活过的人都知道,在山里,想要寻找动物的痕迹,最容易找到的地方就是水源的边上,毕竟无论是什么动物,水都是不可或缺的东西,所以只要在水源附近,总能找到些猎物的痕迹,脚印,甚至运气好的,还能直接猎到东西。

阿米知道这些,自然这会儿下意识的就往小溪的方向又走了几步,眼尖的她似乎已经看到了隐隐的动物的身影,还有轻微的走动时和树叶荆棘摩擦的声音,这让她下意识的小心起来,慢慢的,一步一步的向前移,走了几步,终于,在一个转角,她的视线稍稍的开阔了几许,从一小丛荆棘的缝隙里,已经能看到不远处几只山鸡华丽的尾毛,这让她很是欢喜,只觉得今儿估计是会有大收获了,正想用手里的石子立马发动攻击,不想才想动作,她那已经分外灵敏的耳朵却又听到了不一样的声响。

脚步应该很轻柔,可数量却绝对不会小,听着怎么也有十来个声音,难道遇上了什么群居的动物?阿米迟疑了,将自己的身体往回缩了缩,重新寻了一个角度,然后轻手轻脚的开始准备爬树,在不明情况的时候,把自己放置在相对安全的地方,这是打猎最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即使阿米自觉本事不小,也不敢大意,甚至还转头看了看其他伙伴的方向,瞧着他们似乎也注意到了自己这动作,有些想要往她这里靠拢的迹象,忙给了个手势,让他们稍安勿躁,这会儿过来可不是什么好时候,万一来的动物是危险的东西呢?那岂不是把他们也带入了危险的境地?还是等她看明白了再说。

都是山里的孩子,看着阿米的动作有什么不明白的?即使他们对阿米如今的处境有些担心,却也知道好歹,马上放下了手里的东西,悄无声息的也寻了一颗高大些的树爬了上去,手里还各自拿着趁手的家伙儿,准备随时支援。

不过是一会儿,阿米的视线里终于出现了一群东西,果然是群居动物,只是很让人惊喜的是,居然是一群五只的山羊!太意外了,这要是抓回去,不说能卖多少钱吧,就是各家分了吃,也能让大家伙儿吃上多少顿好的?要是交给村子里,那阿米他们几个这一整年的劳动可都能不用干了,直接顶的上所有的工分。

可惜欢喜的时间还没有几分钟,阿米的神情就又重新凝重了起来,因为她很快发现,这几只山羊的后面,有好几个黑影在草丛树枝间晃动,虽然暂时还不能分辨是什么,可不用想也知道,必定是盯上了这几只山羊的食肉动物。

哎,看样子,抢食的人不少啊!

第40章 遇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