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是,咱们真没往里去。”

“离着我爷爷他们说的不让我去的地方远着呢,谁知道那么近也能遇上啊。”

“确实挺奇怪的,这附近啥时候有这么多野猪了?这才几天啊,这遇上野猪的数量都比得上一年的份了。”

孩子们本意可能多是想躲过大人的唠叨,所以说的越发的起劲,可听到了那些老人的耳朵里,却像是警钟一样,让他们一个个都变了脸色。

“坏了,莫不是遇上猪灾了?”

头一个开头的是秀芝爷爷,他这一说,所有人的视线都转移到了他这里,看着他一个激灵站起来,开始板着脸,拍着大腿满脸惊慌的样子,所有人都感觉很不好。

“早年间我听我爹说起过,这山里隔上百八十年的总会有那么一次这样的事儿,不是野猪成灾,就是狼群成灾,都是些会生崽子的群居的东西,没控制好数量,或是对头少了,让他们繁衍的超过了林子能容纳的数,就成群结队的往山下跑,每到这个时候,山里的村子里最是倒霉,常有人被咬死的事儿,难不成这一次咱们是遇上了野猪泛滥成灾了?若是这样,那这一回咱们可要小心了,不成还要请了部队来才保险。”

听到这事儿可能严重到要请部队,所有人都有点不敢置信,阿米更是忍不住往后面的林子又看了几眼,这要真是这样,那她家这位置可真心不安全啊,她该不该躲一躲?

不对,这事儿也不能这么说,就凭着这一阵子他们村子打野猪的劲头,就是真有成灾的事儿,只怕在这么过上几天,这数量也能下去好大一截,毕竟这打野猪换钱可不仅仅是他们一个村子在做,听着意思,隔壁几个村子都在忙乎这事儿呢,几个村子连着在一起打野猪,就这几天,只怕是二十只都有了,要是保持这个劲头,再有个五六天的功夫,那野猪是不是还能成灾实在是说不准了。再多的野猪群,下去近百只,只怕数量也绝对锐减了吧,那样还能成灾?

想到这个,阿米的心稍稍安稳了些,就在她感觉没事儿的档口,一边的大伯娘又喊上了。

“阿米,你,你这手怎么了?”

大伯娘睁大了眼睛,看着阿米正覆上额头擦汗的右手,引得阿米也忍不住看了过来,这一看才发现自己的右手手背上全是血。是当时直拳打向野猪的时候沾染上的野猪血吧,阿米刚想随手擦擦,不想一个握拳的动作却引得手背一阵的疼痛。嘴角也忍不住牵了起来。

大伯娘忙上前,用手里的帕子小心的将阿米手背擦了擦,在一看,那手背上好几个口子,就像是被什么锋利的东西划开了一样,还有好些淤泥一样的东西随着血液流了下来。

阿米有点懵,自己这是受伤了?刚才一路上她自己怎么就没发现呢?

“阿米,你受伤了?这,这是,啊,对了,是不是那野猪身上的毛划的?”

秀芝看到阿米手上的伤也跟着慌了起来,其他几个近的更是忙不迭的凑过来细看,经过了这么一出打猎的大戏,大家伙儿对阿米的本事那是越发的看重了,见到为他们几次解围的阿米受了伤自然是要关心的,至于那伤怎么来的?几个脑子活络的也已经有了答案,虽然秀芝喊得有点语无伦次,可是到底也说的很有道理,只怕就是阿米直拳打到野猪的时候,虽然将野猪打的飞了起来,可到底人肉比野猪的皮嫩了些,那裹满了松脂,厚厚的像是盔甲一样的毛发还是给阿米带来了伤害。

不知怎么,明明该为阿米心疼的,可大家伙儿心里却暗暗地有点松口了口气的感觉,那种好像,恩,感觉阿米还是人,不是神仙的感觉突然就这么消失了,呵呵,这到底是好还是坏啊!能说阿米这是因祸得福,去了伙伴们心里最大的块垒不?

不管怎么说,阿米受伤了这事儿还是要重视的,这不是大伯娘立马将什么唠叨,什么责怪都放到了脑后,开始分派人帮着阿米清理伤口了,至于啥其他的事儿?那不是这里还有好多人嘛,不会亏了阿米就是了。

第91章 伤4

阿米的手背纱布细细的包裹了起来, 往日黑瘦的小手,如今看着倒是白胖了一圈的样子,分外的搞笑, 不过这会儿她可没有功夫想这个, 正听着秀芝的现场汇报呢。

“这一趟,咱们村子里运出去了足足十三只野猪, 老村长说, 连城里的那些厂子领导都给吓着了, 跟着过来看了好一会儿呢, 都说没想到山里野猪这么多, 差点就要压价格了,还是老村长能说,愣是把这事儿吧,说成了山里野猪成灾,为了保护村子里不得已干的, 听得那些干部都心软了,可就是这样, 这价格也没有上次的好, 只有一块五,和以前一样, 阿米,这一次咱们八只野猪足足有一千六百多,近一千七百斤的净肉,真的是很不少啊, 往常毛猪也就这么个重量了,这样一算,这野猪好像比以往的都大呢。”

“那不是更好,一块五已经,那就是两千五百五十块,这钱也多。”

阿米心算很不错,不过是一耳朵的事儿,就算出了能得到的钱数,听得秀芝也跟着咯咯咯的笑。

“可不是,这数字我头一次听到的时候都傻了,那几个在村子里干活的小子们也傻了,咱们一开始就说好的,不跟着去,帮着咱们做散碎活计,回来分一份的,那可就是二百五十五块,那几个小子才几个人啊,才七个娃子,你算算,能分多少?”

秀芝明明已经知道了结果,可依然很有兴致的让阿米算,不是说要考校阿米的算数如何,而是带着一种炫耀和高兴的心情,她觉得一起分享一下八卦还是很有趣的。

“一人能分到三十六块四毛多,确实该傻眼了,这才几岁的娃子,一下子能拿回去那么多钱,估计家里大人一样得傻眼。”

阿米听着也跟着笑,她太知道这个时候,这个村子里孩子们有多缺钱了,一毛钱都是巨款,更不用说这个数字了,估计能让全家都变脸,不过这是幸福的变脸,所以她很有兴致的跟着秀芝的思路一并的打趣着。

“可不是,好半响都没反应过来,最后是同手同脚回去的,可好笑了,对了,咱们每个人能分二百二十九块五,这个钱已经算好了,你的我也拿来了,一会儿给你,虽说这一次险了点,可就这个收获,那就是值。我哥乐的眼睛都快笑没了,和我说了,我们两个一人只留一百,剩下的近二百六十块给我爷爷,让我爷爷吧屋子重新收拾了,上回我家就光是把墙什么的修补了一下,其他的都没怎么动,这一次怎么也要把屋顶弄得和你家一样,全用瓦,另外还要多建两间厢房,这样一来,我家那可就是有三间正房,四个厢房了,以后我哥他们娶亲的屋子也都有了。”

说起这个,秀芝的脸上全是笑容,家里虽然屋子比阿米家大,可人口也多,一直以来住着就有点紧巴,不是宅基地地方不够,而是盖屋子的开销太大,不舍得投入,这次好了,啥问题都解决了,按照爷爷的说法,这屋子要是起了,三五十年的都不用在为屋子的事儿发愁,就凭着他们家如今的规模,就是以后自家哥哥都有了娃子,估计也够住上十年的。到了十年后,谁知道是啥情况?说不得又有钱了,有能起新屋子了呢!

听到这里,阿米也跟着高兴的很,能看到村子里的人一个个日子过得好起来,她觉得这种满足好像比她一个人富裕更让人喜欢,恩,或者这样也隐晦的能遮盖住她的不同来,不是她一个人富裕,而是整个村子富裕,那么她自然也就不会那么显眼了,这对想要安稳的,不起眼的默默度过未来十几年的阿米来说,真的是个很不错的消息。

“其他人呢?咱们这一次人可不少,再加上那些大人收获也不少,应该各家这一次都得了不少钱吧。”

“可不是,每家估计这会儿都在偷着乐呢,这次村子里的狩猎队得了五只野猪,每一只都比咱们的大些,重量自然也是不轻的,虽然人不少,不过我听说每一个也都能分近二百,可不是都得了大钱嘛,估摸着县城如今每一个厂子都该堆满了野猪肉了。”

“才这几只,哪有都堆满的事儿?”

阿米听到这里,有些奇怪了,不该吧,这才到哪儿啊,这就供求关系颠倒了?怎么可能。

事实是,还真是有可能。

“听老村长说,这次去,还看到了其他村子里的人在往城里运野猪,数量也一样不少,最少的都有五只,看样子这野猪泛滥的事儿,真是让我爷爷的乌鸦嘴给说对了,这会儿老村长已经和周边几个村子里的干部在开会了,估计要是再不成,就该上报县里了。”

秀芝这会儿正在帮阿米做饭,说的起劲的时候,手里的大勺子挥舞起来,搞得和指挥家一样,场面实在是搞笑,可阿米却笑不出来,都打到了不少的野猪,这真不是什么好消息,不是说因为这个让野猪价格下降的事儿,而是这数量让人有些不安。

“那咱们过阵子还去吧,能打一只是一只,减少数量,咱们村子也能安全些。”

阿米微微皱着眉头,和秀芝商量着,原本以为秀芝肯定立马点头,这可是能挣钱的事儿,怎么可能拒绝,不想这次倒是猜错了,秀芝居然摇头了。

“还用你说?我爷爷说了,这次老村长估计会每日派人进山打野猪,要是连着三天都是这么个数,那上报县里,到时候估计民兵什么的肯定得来,野猪泛滥可不是小事儿,万一成了大群避开了村子冲下山,那就是县城都未必安全,你忘了,咱们的县城严格说起来,也是在林子的范围内的。”

可不是,这样一说阿米心下稍微安稳了些,既然有这些干部们想到了前头,那确实不用她这么一个孩子瞎闹腾了,她差点忘了,这个时候的底层干部可是非常负责任的,你没看焦裕禄什么的片子嘛,那就是真实写照啊。

“那就好,正好我这手也伤了,就是想进山,估计大伯娘都未必肯,看样子我这是要过上好一阵子享福的日子喽。”

阿米这最后一声说的有气无力的,明明是好日子却说的和坐牢一样的苦闷,听得秀芝都笑的不行,差点连锅里的碎玉米糊糊都煮粘锅了。

你说秀芝怎么就在阿米家,给阿米做起饭了?因为阿米手受伤的缘故,这几日下水是不用想了,原本大伯娘要她去大伯吃饭的,只是阿米自己一个人惯了,对上人家家吃饭实在是没啥兴趣,再说除了做饭,那洗衣服啥的总不能也一并抱过去让大伯娘洗吧,那也太不好意思了,阿米后世带过来的一些习惯,比如每天要换内衣,这在这时候可不流行,说不得还会被说几句穷讲究啥的,当然也不好意思让大伯娘帮着洗。

所以索性拉了秀芝过来,说是让秀芝陪着自己住几天,正好帮着做点活计,这不客气的劲,让大伯娘都翻了好几个白眼,倒是秀芝,听到这么说还特高兴,觉得阿米和她亲。

不说秀芝隐隐的受虐倾向吧,反正这几天秀芝算是长在阿米家了,吃用什么的都和阿米一样,甚至还不客气的拿了阿米的自制羊毛袜子穿,两人好的和一个人一样,嘻嘻,内衣自然也归了秀芝洗,为了这个阿米都有些不好意思的脸红了,偏偏秀芝却很不以为然的样子,真是奇了怪了。

阿米做在灶头后面不时的添着柴火,两个女孩子就这做饭的功夫,口水喷了一路,也不知道到时候吃下去的能不能补充上来,果然女孩子凑一起就是咋咋呼呼的没完。

“阿米,阿米。”

门口有人的时候从来不上闩的木门被推开了,顾建国快步往里头走,眼睛都不用找,闻着味就往厨房跑,可见他这路子趟的有多熟悉了,后头跟着的最新跟班,死党阿灿看的都想扶额了,这虽然是你家堂妹家,可你这架势怎么可自家一样呢?也太不客气了吧。

人家真不用客气,因为在顾建国看来,他这是来照顾阿米的,看,手里端着的红烧豆腐就是明证。

“阿米,我娘让我给你送红烧豆腐来,这是今儿早上刚做的豆腐,可嫩可好吃了。”

早在听到声音的时候,阿米就从灶台后起身了,等到顾建国走进厨房,阿米已经熟练的从房梁上挂着的篮子里拿出了一叠子早上做的干馍馍,等阿灿也进了屋,连着秀芝都开始盛玉米糊糊了。

“来的正好,一起吃吧,玉米糊糊家干馍馍,还有红烧豆腐家萝卜咸菜,味道一定好。”

顾建国似乎真的是不知道客气,碗还没放稳,屁。股已经坐下了,还指挥起阿灿开始那筷子,我说,亲,你到底是来送菜的还是来蹭吃的?

第92章 伤5

生活依然在继续, 阿米也静静的呆在家里享受着有人照顾的养伤生涯,而外头却不怎么平静,连着三天, 周边的村子都收获了不少的野猪, 这样的情况下,即使每一个村子都瞬间暴富, 挣了不少钱, 可却没有一个是高兴的, 他们很清楚, 野猪真的成灾来袭了。

也因为如此频繁的进山打猎, 村子里也开始出现了伤员,被野猪獠牙划伤的,崴脚的,还有被撞击后骨折的,足足有四个人, 其他村子的情况虽然不知道,可想也明白, 估计也一样会有这样的情况, 这让老村长终于坐不住了,开始请外援, 就是县武装部的民兵,带着枪开始入山。

当然,这些受伤的人里头是绝对没有那些孩子们的,人类和动物有一点从来都一样, 千百年没有改变过,那就是保护幼崽的本能,在秀芝爷爷喊出那个灾祸之后,所有的孩子都被禁止上山,只有那些大人们,还是村中的青壮们,一次次的,不顾疲惫,轮流往山上跑,为了整个村子的安全努力着。

阿米的手其实经过这几日的修养早就没有什么事儿了,只是秀芝生怕没长好,怎么也不肯让她碰水,这才拖到了如今,现在看着整个村子似乎都忙碌了起来,她不好上山去,索性就背着自己的那个药箱子去了村中几个伤员的家中。

老村长是个很负责人的老人,村中伤员一个个都是送到了县医院让大夫治伤,所以不管是正骨,还是敷药,都没啥可说的,绝对专业,比阿米那蒙古大夫的手段不知道好了多少去,不过阿米也有自己的优势,这不是,那早先存下的补药就有了用处了。

“这是蒸鸡药,放到鸡汤里一起煮,能补气养血,养身子的很,这个给我叔吃,好好补补血。”

“这个是壮骨的药,合着骨头汤煮,最是强筋健骨,都说伤筋动骨一百天可不能亏了叔。”

“这个活血的药酒,每日给叔擦擦,脚伤能好的快些。”

是的,受伤的都是叔叔辈的,这些大人们在危险来临的那一刻,一个个都尽力的拉开了年轻的孩子们,即使这些孩子从年龄上来说,也早就成人了,有些都已经当了爹,可在这样的时候,爱护小辈的本能让这些平日里看着木纳,老实,不善言辞不起眼的叔叔辈的人们都折射出了人性中最夺目的光彩,冲在了危险的最前沿。

也因为这样,这个村子里的孩子们在这一刻,分外的团结,即使不让上山,一个个的也很努力的在做着往日大人们的活计,一个个想要用自己的力量维持整个村子的运转,想要看好这个大后方,想要给大人们减轻负担,这样的事件让整个村子的孩子们成长的很快,看的老村长都欣慰不已。

在这样全村的火热中,阿米拿出自己私人的好药给村中的受伤人员补身子,说起来真的算不得什么,可到底她只是一个孤儿,还是个曾为了救助伙伴受伤的孩子,她的这份心依然受到了所有人的赞赏,拿到药材的人家更是和阿米越发的亲近起来,这家今日送块糕,那家明日送碗豆子,人和人之间那种亲睦让阿米分外的迷恋。

即使已经到了这个世界快一年,即使已经享受过很多次村中亲如一家的感情,可每一次依然让阿米忍不住暗叹这个时代的淳朴和美好。

人与野兽的征伐,只要人类数量上来,发了狠,那野兽从来都是战败的一方,不然也不会在几千年里,全世界陆地百分之八十的森林如今只剩下百分之二十的数量,所以,当听到秀芝说民兵将参与这一次的野猪大会猎,阿米就知道,这一场所谓的野猪泛滥,已经不再会成为问题了。

果然,阿米的猜测是对了,一百多个民兵加上各个村子的青壮,拿着枪,拿着弓,拿着一切可以用来打猎的好东西入山不过是两天,村子里各处就传来了欢呼声,山里几个野猪存身的最大山坳里,直接被消灭了五十多头野猪,加上前些日子陆陆续续的各个村子的收获,这些日子,直接让山里的野猪数量下去了近二百多只。按照各处野猪聚集地最后大致辨认,即使还有剩余的,想来数量也不会超过这个数。

至于剩下那些去哪儿了?山里最老练的猎人从脚印痕迹上判断,基本已经逃往深山了。虽然这次的收获看着不多,好像各个村子里的猎人们自己再坚持一二日一样也能有这样的数量,可从战略上看,这一次的老窝攻陷对于整个野猪群来说却十分的重要,因为这样一大波的行动,直接造成的结果是,野猪也被吓着了,最起码五年里,野猪是不敢轻易出深山了。

五年的时间,老村长觉得,有了这么一个缓冲,村子里的人再不济,也不可能让这些家伙们再一次毫无顾忌的繁殖了,只要每年坚持进山打上十几只,想来这数量绝对能一直控制住,让这些野猪不断的成为他们额外的肉食来源,同时也能控制住山里的平衡。

“民兵没伤着人吧。”

“当然没有了,他们可是都有枪的,那多带劲啊,阿米,下回你去看小麦哥我也跟着去吧,让我也打打枪。”

顾建国又一次端着一碗大伯娘的菜过来和阿米说话,照例依然带着阿灿,也不知道这两个小子是怎么相处的,怎么就和连体娃娃一样的黏糊呢?该不是那个啥吧,阿米偶尔也会腐那么一下,不过看这两个的样子这八卦的心又没了,这年头这事儿好像真少的很。人都挺正常的。咳咳咳,那就是说阿米不正常啊!

“阿米,阿灿说,这事儿完了他家也要起屋子了。”

“起屋子?”

阿米眼睛突然睁大了,转头看着嘴角带着几分笑意的阿灿,“恩,我想起屋子,我问了老村长了,上回我分的钱够起屋子用了,虽然钱少了点,不过若是在村子里划快不大的地基,恩,大概你家一半大小的样子总数算下来还是可以的,后院种菜什么的估计不成,地方不够不说,我们也不会,索性也不想了,不过起三间带瓦的半石头半砖的正屋,前头再带上两间做厨房的茅草顶的土胚屋子还是可以的,有了这样的屋子,我爷爷奶奶住的也能松快些,安心些,我妈休假的时候也能过来不用担心没地方住了。要是哪天我爸能来探亲了,那也有地方住,他看到了一定很高兴。”

说起这个阿灿脸上也露出了几分傻傻的笑,简直不像是他往日的样子,却分外的灿烂,和他的名字一样的晃眼,可见是真心高兴,阿米从他的角度去想了想,倒是也理解他的想法,他能在父亲不在的时候,顶门立户,起屋子,照顾好爷爷奶奶,给妈妈一个家,这对于一个处在青春期,一心长大又缺乏几分安全感的他来说确实十分的重要。

“上回的钱真够了?不够你和我说,我这里有,反正也攒着放着,没啥用,借给你也成的,既然弄了,索性弄好点。”

或许是因为阿灿是因为她才来到这里的,即使明面上看着好像和村子里其他孩子态度一样,可真遇上了事儿,她还是很愿意伸出援手的,更不用说,她说的确实也是实话,如今的阿米可是富婆,几次三番的折腾下来,存款直接到了一千了,又不敢真的存到银行去惹眼,一直放在储物格力死宅,自然也是愿意借给有需要的人的。

“不用,够了,原本我们来的时候,身上还有点钱的,我妈如今又有工资拿,不缺钱,真要想起和红军哥家一样那么多屋子可能不成,可和你一样的还是能成的,只是没那个必要,这里就我和爷爷奶奶住,这样足够了,就是我妈来,也能和我一起住,至于以后我爸,那不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来嘛,没必要弄成那样,到时候就是在起也是来的及的。”

这么说阿米明白了,看着阿灿的样子阿米就知道,这是洪教授他们生怕招人眼,估计低调的做法,这样说起来倒是也稳妥。毕竟这洪教授是来下放劳,改的,要是弄得日子过得比村子里人还好,那让外头的人知道了可怎么看?别说是洪教授他们了,就是老村长他们估计也有麻烦。哪怕是为了不让帮助自己的人为难,洪教授他们也不能做那种招摇的事儿啊。

阿米甚至想着,若不是村子里如今家家户户收入都不错,眼见着这过年前只怕各家都会有些大动作,那洪教授都未必会愿意有个瓦房什么的,能弄个茅草顶子住的宽敞也就足够了。

你说村子里的动作?这还用问?中国人有了钱办的事儿从来就那么几样,盖房子,娶媳妇,呵呵。

第93章 贪婪和是非

不管阿灿等人有什么样的计划, 计划终究只能是计划,暂时是没有了实行的可能,因为这会儿已经是十一月了, 这个月份的天空, 寒风和冰雪才是主宰,这样的天气里想起屋子?你那地基怎么挖?用火烧吗?所以, 挣到钱的人们最多就是把往日眼红了很久的日用品买上一些, 然后将钱藏起来, 用八卦来发。泄自己的那种陡然乍富的激动心情。

真说起来, 这样的情况其实啥地方没有?就是一头牛小产了, 在这个地方都能穿出三里地去,更别说这野猪的大事儿了。可偏偏,这一次居然就出事儿了,八卦的乐子没玩多久呢,得瑟就成了苦瓜脸了。外带还惊心动魄了一回。

在十一月份的最后一个礼拜, 外头传来消息,说是山里死人了, 而且还是个啥干部家的亲戚, 然后又有人说县城武装部和林业局接到群众举报,山里十分的危险, 还有人偷猎国家财产,要封山。

这两个消息一出,一时间所有靠着山吃饭的村子里都怒了,啥情况?谁举报的?谁死了?谁偷猎?这是见不得咱们好啊!咱们苦哈哈碍着谁了?这是和咱们这是想要我们几个村子里的人一起死啊, 不给上山,我们吃啥?凭啥你们嘴巴一歪,就让我们苦熬?这还是劳苦大众的天下不?

“封山,哪个没脑子的说出来的话,咱们这儿可能封山?周边那么多的村子呢,围绕着这山的县城就不下三个,一个县说的能算?”

看着气冲冲的秀芝,阿米却半点都没放心上,这事儿从根子上就不靠谱,要是真能办成,那才是奇了怪了呢。

“咦,你不说我还没想到,可不是这么说嘛,那可是几个县的范围,他一人能说封就封?不过那到底死人了,估计事儿不会小。”

阿米这会儿正在院子里晒药材,想要趁着天色不错,赶紧多弄点,毕竟到了冬天,晒药的事儿基本就成了奢望了,除非是阴干,所以她需要赶时间,赶紧将一个冬天的药材弄出来,村子里因为她上次送药的事儿,大半都知道了阿米的新本事,也有人过来问过阿米这本事哪儿来的,阿米很直接,拿出一本不知道哪儿淘来的半旧的中医书给大家看。并很是直接的告诉大家伙儿,她不会医术,只是根据这医书能按方配药。

按方配药真不是什么稀罕本事,特别是在这山里,懂药材的人不少,毕竟采药人也是山里人代代存活的本事之一,阿米早先就已经展露过辨识药材的本事,如今能根据医书配药实在不算惊奇,最多说几句这孩子上进,知道要强罢了,这事儿在村子里也不是没有过,如今村子里那些蛇药,跌打药什么的,不就是这么慢慢的流传下来的嘛。所以众人也都接受了阿米能配药的事儿。

顺带的因为这配药,村子里不少人也开始习惯性的往阿米这里跑,或是来弄点蒸鸡药,或是来要点刀伤药,有感冒咳嗽的也来问问,要是能有付药,那也省了去医院的功夫,还少花钱,在阿米这里几个鸡蛋,一把韭菜都能当药钱,可不是省了老大的钱吗。

扯远了,因为这样,所以啊,如今阿米还是挺忙的,就是秀芝,因为是超级闺蜜,八卦同伴来的勤,如今也像是半个帮工一样了,看到她忙乎就跟着晒药,炮制什么的。连着说话都不忘手里的活计。

“死人啊,说起来咱们这山里,那年没死人?在山里讨生活,从来都不是容易事儿,你爷爷前些日子不还说,今年那么大的事儿没死人,这是村子几百年都没有过的奇迹了,是政府好,对吧!”

“我爷爷说过?恩,好像是,可那不是外头人嘛。”

秀芝还是没有反应过来,这也怪不得她,即使她在聪明,见识在这里摆着,收到的局限就让她对事情的看法不够透彻,不像是阿米,光是几句传言,就已经看明白了大半,甚至对这个时代的淳朴越发的感受深刻,连拍个马屁都能搞成这样,连玩个特权都能把自己搭进去,这时代真的是干净的让人心里堵得慌。

“外头的人为啥死在山里了?这事儿你不奇怪?还是啥领导家里人。他干啥进山?进山几个人?为啥别人没事儿,就他死了?反正啊,把这个弄清楚了,基本也就明白了。”

阿米很聪明,而聪明人不止阿米,比如村中的那些老狐狸们,一个个即使以前脑子不够,时间和岁月也足够把榆木脑袋磨成了七窍,不用人提醒,事儿一出来,一个个立马凑到了一起,开始闹起来了!

各个村长出声了,自然有下头的人去探听消息,这地方不大,亲戚关系什么的,可能相隔十万八千里,彼此不认识的转上三个弯都能扯上关系,更不用说机关大院什么的,大门开着,里头的工作人员早八百年就让有心人连着祖宗十八代都差清了,想要找个关系问到底咋回事儿太简单了。村长联合起来,那更是没得说,估计这机关大院里头直接能揪出好几个老村长们的晚辈来,还能问不明白?保证连底裤啥颜色都给你弄明白了。

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说白了,这事儿的起头其实和大家伙儿还真是扯得上关系的。来来来,我们先来扒拉一下最近的发展。

像是阿米这里,村子里的人虽然因为野猪的事儿一个个都受到了一定的惊吓,甚至还有人受伤,草药味弥漫了整个村落,可到底也获得了不少的好处,几乎每一家除了足够的过冬肉食,还都得了不少钱,有些人丁多的,进林子积极的,一家子得个四五百都有,别说是起屋子,娶媳妇了,按照这个时候的经济水平,富裕的过上一二年不成问题。

农村人有钱了虽然说财不露白确实都懂,可性子在那里摆着呢,直爽的,憨厚的,连个遮掩都做不好,被人一问到底挣了多少,能憋住不说的都是本事人,其他的近半都给漏了底,就是憋住了的那些人,脸色也很说明问题了,再加上一些妇人们含糊的,不清不楚的招摇,呵呵。直接让不少人看明白了,这往日里最是穷困的山里人,这一次真发了。

而且这样的好处还不单单是阿米所在的葫芦村,隔壁其他几个一样处在群山围绕,受到野猪近距离威胁的村子也一样在这一场危机中获得了好处,让所有人好好的认识了一把什么叫做危机危机,有危险也有机遇。

即使是最后那些请来的民兵,虽说因为人多,时间短,收获不够彻底,分起来每个人的东西自然而然就少了些,可就是这样,也一个个也是有肉有钱。根据有个喝醉了,让人套了话的人说起,就这一趟,这些民兵们光是肉就分了一人三十斤,钱更是不得了,居然一人得了五十块,赶得上最底层的工人三个月的工资了。这可是只有两天!挣钱太快了!

话说道这里,或许有的人已经明白了,是的,就是有人听了这些事儿对打猎挣钱这个目前特别火的工作心动了,心动立马行动的人无论什么时代都不会少,于是几个城里满脑子都是肉,口袋空空的壮小伙就这么立马进山了。

为了他们心中的票票和肉肉,这些人也真的是挺拼的,你想啊,这打猎是什么人都能干的事儿?不说那些山村的猎户,就是那些民兵要是没有枪,你让他们进山试试?估计没有一个有这个胆子。山里从来都不是什么善男信女随便走走就能有收获的地方。所以喽,结果毫无意外的就是扑街了。而这事儿会弄得这么大的根本原因就是,这一次的扑街还搭上了人命,而且死的那个还是县城里某个高层领导媳妇娘家的侄子。

作为领导家属,即使远了点,到底沾了领导的光,相关人员自然很是重视;顺带还有些狗腿子什么的,想要好好操作这事儿,给领导出气,好拍马屁;再有那些个看着万年穷鬼挣钱,心里不平衡的人跟着在后头吹风架秧子的撩火。

几下里一叠加,事情自然就有些变味了,原本那些起哄的都是和村子里人没仇没怨的,大家下意识的说些酸话,挑火,那也不过是想着给这些挣了钱的添乱,让他们愁上写时候,让自己好歹也能心理平衡些,可事儿弄大了,弄得要封山了,这下这些人里头大半都立马权当自己前头啥事儿都没干,缩起来了,这责任他们可不敢担,没听那些山民说了吗,劳苦大众都翻身做主了,谁也不能剥削他们上山的权利,听听这理由,怎么听都不像是没水平的人说出来的,说不得这里头还有啥事儿呢,他们可不敢再瞎搀和了。至于那些脑子不好使得,他们自己没反应过来,也有亲戚邻里看着呢,怎么也闹不起来了。至于啥妒忌?羡慕?眼红?这些都是在不惹事儿的基础上的,千百年来,中国人在不惹事儿这个事项上,从来都是最有效率的。

而那些狗腿子也没想到这事儿居然给弄大了,听说已经有人准备上访了,还有想要写大字报贴到省城的,这可怎么好,别弄到最后马屁没拍成,反而给领导添乱了,那笑话可就大了,别最后反过来成了替罪羔羊,那岂不是冤死?一时间也有些不敢折腾了,凡事和这事儿有关的任何文件啥的,立马都采取了拖字诀。

第94章 贪婪和是非2

拖字诀的好处就是, 时间总能冲淡一切,很显然那些政治智慧不错的人很懂得这一手的魅力,所以当外头还闹得有些火热的时候, 意外的, 机关大院里却一片的和谐安静,好像啥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也就是那死了人的人家哀嚎一片, 偏偏这事儿连个凶手都没有, 谁都怪不上, 自然也闹不出什么大事儿来。

这事儿就这么诡异的被按了下来, 各村的村长显然也不是傻子,在几次去县城和领导交流却得不到任何正面回答,所谓的封山也有些不了了之之后,立马也转了风向,啥都不说了, 该吃吃,该喝喝, 也没有了去寻个说法的力气, 好像一下子什么老年病都出来了。

只是暗地里,对着外头的那些妒忌眼神也跟着免疫了, 权当没看到,这么一来,只要是有脑子的就知道了,这封山是不会有了, 大家伙儿自然又开始过上了以前一样的日子,只是到底后遗症不可能半点没有,比如进山的事儿,总有那么几个日子过得不好,想要拼一把的会去。比如那些没有胆子进山,却有心在年前弄点野味倒卖的人回去各处山里村落找些猎人收货。这一片不知道被遗忘了多少年的大山,一下子变得热闹了起来,就是村子里也常有外来的沾亲带故的人来借宿,理由也不外乎这么几个,不是想蹭着进山,就是想换点山货。

进山的因为有了前头的例子,大半都小心多了,不是多了些结伴同行的,就是控制住了自己的打猎范围,或者直接来这山里的村子,找点亲戚帮忙护驾,大不了收获平分啥的,暂时没出什么乱子,倒是也给不少人多了点活路,日子过得好了很多。

至于那些收货的,那就影响大了,这些人的门路五花八门,从这边用野猪给各个单位职工发放福利的事儿上看到了商机和发财的机会,这个时候还没有禁止这些投机倒把的生意,自然有胆子大的,门路多的,想要用这样的方式,结合自己的人脉,将这里的山货低价收了,然后去往外头平原地区大城市的各个单位倒卖,哪怕是每斤只挣一毛呢,一个厂子那么多人,采购下来,怎么也能有个千把斤,那自己可就能挣百来块了,啥生意能这么牛?不做真是没天理。

所以短短的半个月,这头山里死人的事儿还没有完全平息,另一头,这山里野味作为年底福利的事儿就在外头爆开了。凡是有点钱的单位都不愿意自家的福利比其他厂子差,这不是丢职工的脸,是丢厂子的脸,是丢领导的脸,咱们人活着不就稀罕一张脸嘛,这不能忍啊。

于是乎,这些半职业小贩钱还没挣够呢,各个外头厂子的后勤采购员就机灵的自己往山村跑了,就为了直接的,第一手的将这福利的事儿给搞定了。

外头火起来了,那么自然的这村子里的人也一样火起来了,各家连着准备过年的腊肉都全让人收走了,这又是好一笔的钱,虽然可能接下来吃肉难了点,可这有啥?自家就在这山边边上还能每个肉吃?大不了咱们去套兔子,这都下雪半尺厚了,冬天套兔子可是咱们的长项,甚至机灵的村长们都在考虑是不是主动和这些厂子联系一下,把自己村子未来套兔子的收获也一并卖了,正好人家厂里过年发年货可以用不,自家村子也能再多挣点,开年各家好起个更好的屋子。

大家的行动力很不错,想法很不错,洽谈上也绝对合拍,可问题又来了,你们一个秋天挣得也够多了,这到了冬天都不安生,你们这些山里苦哈哈啥时候这么能耐了?这钱都让你们挣了,我们干啥去?那些不靠着山的人们又一次妒忌了,那妒火燃烧的都能红透半边天。大雪都压不住,于是前段时间已经有些平息的闲言碎语又一次开始冒出来了,这一次机关大院因为上一次事情的事儿丢了脸,这一次索性装聋作哑不管了,这可好,传言说道后来,这山里人藏金子都出来了,老村长差点没吓死。

“这都什么人啊,这要是在传下去,咱们这地界就该出皇上了,这怎么说的,万一引来什么麻烦,让咱们这些老实人可怎么活?”

“说到底,不就是咱们挣钱了,他们眼红呗,人啊,一旦眼红了,啥话都会说,哪怕明知道不是真的,也愿意说几句就图个嘴痛快,全不管会给别人带来啥麻烦,如今这人,日子比以前不知道好过了多少,咋还是这么不知足呢,咱们以前日子不好的时候,不也没说过他们啥嘛,怎么反过来了,就成这样了?”

老村长和村子里几个干部都在办公室里发愁,越想越觉得自家村子里的人实在是委屈的很,多少年了,就今儿一年日子比以前好,怎么就让人眼馋成这样呢,以前日子不好的时候,怎么就不见你们说几句好听的?合着咱们就该过那样的苦日子你们才满意?

不说老村长他们怎么商量怎么想法子,就是阿米这里,也围拢了村中大半的孩子,都是往日打猎的那些人,因为阿米这里没有大人,自然而然的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倒是成了村子里孩子们集会的必定场所了。

这会儿这些孩子们也说起了外头那些传言的事儿,一个个都挺气愤的,恨不得把那些嘴碎的都拉过来暴打一顿才能解气。

“要我说,还是他们心里不平衡,那啥,以前他们比咱们好,心里嘚瑟的日子过得多了,如今咱们好了,看着一下子挣得比他们多了,他们心气能平才怪,一个个恨不得咱们还是老样子,不然他们这些城里人上哪儿找高人一等的滋味去?说白了就是自卑。”

阿米头一个开口分析就是慢慢的嘲讽,这样的事儿后世多的很,不一样的是,后世的人自我的多,楼里住对门的都未必认识,对这样的闲言碎语有一定的免疫能力,而这个时代,这个地方,对人言可畏看的更重,自然在意的也更多。

“可不是,往日咱们进城,人家看咱们那眼神就像是咱们都是垃圾一样,这一次咱们挣钱了,他们自然是不甘心的。说不得还想着这钱就该他们挣,就该他们比咱们日子好,就该他们比咱们富裕,就该他们嘚瑟。”

秀芝也嘴毒的很,大概是和阿米呆的时间长了,这说话也是一套一套的。说的大家都笑了,阿灿难得也跟着说了一句。

“都是眼气病患者。”

“咱们留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他们自己不会进山打猎的本事,那怪谁去?想发财自己努力啊!这些日子不是也有人学着打猎得了钱的吗,即使没有咱们那么厉害,可我听说,好几个得了些野鸡野兔的,也卖了好几十呢,那不是钱啊。”

说起这个,大家伙儿的话题立马就给带歪了,说起了各自城里亲戚过来搭伴打猎的事儿,你还别说,真要算起来,这些人也确实够拼,够狠的,一个个大冬天的,居然为了怕行动不便,跟不上村子里的老人,穿着秋衣就上山了,即使磕磕绊绊,人家愣是坚持了下来,即使每一次收获都不多,甚至是空手,可一个礼拜下来,大半也有两三只野鸡或者其他猎物,换了钱乐呵呵的回家去了。

这样一对比,立马那些光是说话,不懂得自己奋斗的人就显得越发的不堪起来。说来都是山边边上的人,往上数几代,或许这些城里人也有大半都是山里人出身,凭什么看不起山里人?就是成了城里人,那山里人的手艺怎么就能半点不剩了?就是打猎不成,这山边上的人套兔子什么的总是会的吧,这样难道不是手艺?用心点,吃点苦,难不成就挣不到钱了?就是每个礼拜趁着休息日往山脚转一圈,好歹总能有点收获吧,即使不卖钱,自己吃,也能混个肉吃吧!怎么就能啥不干,就想着天上掉钱呢?自己不努力,凭什么眼红别人?

说白了,其实吧,用通俗的话来说,那就是个人红是非多的范例而已,谁让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山里几个村子实在是扎眼了点呢!戳中了这些城里人虚弱的要害了,这才惹来了这样的是非。

“算了,这些事儿,咱们这儿说的再热闹也没用,没咱们插手的余地,有老村长呢,咱们啊,有这功夫,还是想想别的吧,阿米,小麦那边的菜干你寄了没?我这里又收拾了一袋子出来,好给你凑个分量。”

红军看着小伙伴们把好好的聚会搞得和批,斗大会一样,立马发挥了年龄优势,粗糙的将这话题给压了下去,转头说起了顾小麦的事儿。前些日子,顾小麦又来信了,说是阿米给做的弩在他们这些当兵的手里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如今吃肉已经能自行解决,甚至还支援了附近其他工兵营几套弩,让附近的当兵的都得了好,要说还有什么不满足的,那就是菜依然紧缺,灰灰菜日日采,到了秋冬也要歇菜,没了这东西,冬日这些当兵的日子真心不好过,一个个嘴角开裂什么太正常了。

因为这个,阿米将每次给顾小麦的包裹全都装满了菜干,只为让顾小麦能吃上点蔬菜,这事儿在这些孩子这里不是什么秘密,就是村子里也都尽力想要帮一把,菜干这东西在这里真心不值钱,野菜干也是菜干,每家每天多采一把就什么都在了,自然不会吝啬给与帮助的,而这份帮助阿米收着也不用有太多的负担。

“成啊,我正准备装包裹呢,你明儿给我吧。”

第95章 反击

阿米这些孩子们忙着自己的事儿, 老村长们也为这漫天的流言想出了对策,说白了,这世上很多事儿被搅和的天下大乱的, 大半都是因为利益引来的, 只要将这方面摆平了,那么流言自然也少了。对于这些山里人来说, 分出自己的利益, 他们还没有那么高的觉悟, 可是让这些人也能靠着自己得到利益还是可行的。比如这些日子来听到其他大城市来采购的人员说起的, 那些城里黑市的各种山珍价格, 就是很不错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