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米听了还能咋样?自然是笑眯眯的答应了,这个猫冬的日子,怎么也闲散不起来了哦!

第100章 新年

这个冬天要说阿米过得有什么不顺心的地方, 那只有一个, 就是过年,白雪皑皑的隆冬, 即使阿米奋力的收拾了这个家的每一个角落,甚至连墙都糊上了新纸,窗户上贴了剪纸,也不能抹去她心里的那份孤单。

提前做好了五十个水饺,放到了窗沿下冻好, 她却怎么都没有胃口,特别是听到村子里远远的传来一阵阵欢聚的笑声的时候,心越发的酸涩。前几日她已经收到了顾小麦的来信,一大包的果子等西北特产, 信纸上满满的都是关心的话语, 想来远在西北的顾小麦这会儿也在担心阿米的日子, 这个年太冷清。甚至还一个劲的和阿米说,让阿米不要太要强,不成就去大伯家过年等等,反正是一万个叮嘱。

他的这种担心很正常, 想想就觉得太让人难受了,就留下这么一个娃娃, 一个人过年冷冷清清的样子, 是个人都会多几分怜惜。所以在阿米还没有行动的档口,大伯家就已经来了人,不是别人, 正是哪个一心当个好哥哥的顾建国。

“阿米,怎么还要我来请啊,赶紧的,我娘都做好饭了,今年咱家肉可不少,这一顿年夜饭吃起来,那绝对够味。”

顾建国进门那是熟的都像是自家了,一遍开门一边说话,等到话说完,人也到了堂屋门口了,阿米瞧着他这样,嘴角忍不住也含上了几分笑,说起来这些日子,确实承了顾建国不小的情,不说日日过来帮着扫屋顶,就是隔三差五的送点吃的,也足见他的用心了。

在阿米开始做弩之后,这个当哥哥的,知道阿米怕冷,以为是阿米以前没吃好,亏了身子,现在还没有养好,说什么也不肯让她出门,不但是找木料牛筋之类的事儿全包了,还到处跑,帮着阿米一家家的送货,换回来的鸡蛋粮食从来都没有什么贪墨往自家拿的。

当然在阿米这里吃也半点不客气就是了,有啥吃啥不说,偶尔还会点菜,什么红烧肉,什么炖蛋,这一阵子因为阿米这里的好伙食,明显这脸都圆了点,身高也窜了一截,可见吃的有多好,多顺心了。不但是这样,既然在阿米这里了,那么阿米寻常学医,弄药什么的自然也是要搭把手的,一来二去自然学的也不少,再加上阿米想跳级弄来的课本,凑在一起预习复习的,学习进度也明显上升。诸多的点滴合在一处,顾建国的成长是明显的,无论是外在还是内在,这让顾建国整个人看着好像都长大了好些,人也本事了。

自家孩子长本事,人结实谁最高兴?自然是大伯娘这个亲妈。也因为阿米对着顾建国照顾周祥,大伯娘对着阿米更好了,觉着阿米不是个小气孩子,和自家亲,连带着和家里其他人自然也会唠叨几句阿米的好,从而影响到了家里的其他往日因为年纪相差太大不怎么亲近的几个人,这两好合一好的,说起来比往日阿米爹妈在的时候,这两家还亲一点,真是让人想不到。

当然这样的好不免也多了点别的东西,比如因为两家的亲近,也让顾大伯和大伯娘在村子里名声也更好了,多少人都在说,大伯娘是个能容人的,这阿米成了孤儿了,她反而多看顾了几分,是个当长辈的样子,说顾大伯这个干部确实有以身作则的样子,人品没得说,对他的工作自然也支持的更有力些,有了这样的变化,这样的名声自然也会穿到当事人的耳朵里,大伯娘听了自是得意的,大伯也觉得自己这一步走的很是正确,良性的循环就开始了。

这不是,立马这过年的时候就显出来了,家里的饭刚做上,就差遣了顾建国过来喊人,生怕阿米一个人孤单单的过年。对于他们的好意,阿米自然是见情的,听到顾建国这么说,忙转头去了自己的屋子,从箱子里翻出了一个大包裹来,即使知道他们喊自己吃饭并没有别的意思,阿米也不好意思空着手去。索性将早就准备好的年礼给翻了出来,准备一并带过去。

“你这是干啥?咋这么多东西?去我家吃饭还要带东西不成?你这可不对啊!”

顾建国从来就不是个心眼多的,实诚的厉害,看着阿米这一大包裹的明显准别送自家,有些不高兴了,感觉这是生分的表现,那脸一下子就拉了下来,阿米可不惯着他这毛病,直接把包裹往身上一背,拉着顾建国就准备往外走。

“这是年礼,大伯大伯娘是长辈,怎么能不送年礼。”

“年礼?你才几岁?就要送年礼?哪有这样的道理。”

年礼这倒是可以有,不过看看阿米娜小身板,顾建国感觉看着有点诡异,总觉得这很不和谐。

“这和年岁有啥关系?到底是两家,走亲戚还知道不能空手呢,更不用说这过年的时候了,再说了,这可是我哥让我送的,我哥总是大人了吧。”

这还是真是个不得不收的理由,作为侄子,还是长大成人的侄子,那这年礼不收才是不给脸呢,这下子顾建国啥都不能说了,只是一路上眼睛总忍不住朝那根本包裹看。

“这都是啥东西,怎么还带这么个包裹来?”

到了大伯家大伯娘的表现更直接,一边拍着大腿,满脸你不该带过来,不给脸,太生分的语气,可嘴角却带着大大的笑容,显然对阿米如此知礼很是满意,特别是在包裹打开之后,那笑容更是灿烂的不行。

“这是骆驼毛做的围脖,是给大伯娘的,骆驼毛是我哥出的,东西是我自己织的,不值几个钱,就是个心意,这件羊皮马甲是给大伯的,是我自己打猎来的皮子,自己做的。”

东西确实说不上什么稀罕,除了骆驼毛稀罕些,其他的都是山里人都能弄得,可这也要看谁送的,这么一个小女娃,亲手做的,就这分量就不是一般的重,那可是过了年才十一岁的娃子,能有这个心,还有啥不满足的。

所以啊,不管是大伯还是大伯娘都笑眯眯的收了下来,剩下的还有好些个毛皮手套,一共四副,这顾大伯家孩子一人一副,可见阿米准备的有多周祥。那几个小子拿了笑嘻嘻的到是没什么,堂妹给的,没什么不能收的,顾春妮却有点脸红,悄悄拉了拉阿米的衣袖,不好意思的说到:“阿米啊,我这个做姐姐的都没东西给你,反倒是拿了你的年礼,这不是燥我吧,我怎么感觉丢脸呢。”

看到一向爽快的堂姐红着脸,阿米有心说几句,却又被大伯娘给抢了先,“知道自己手艺不好就行,赶明儿过去帮你妹做点活,也算没白当姐姐一场。”

可见大伯娘是个精明人啊,不但是直接让闺女用工顶了礼,省下了开销,还顺带打着别的注意,比如看看顾建国,就知道阿米一个人过日子是怎么的松泛了,自家闺女过去干活肯定亏不到,说不得还能像是自家小儿子一样,学点本事来,这便宜才是大头。

阿米即使不知道大伯娘心里的小九九,可对于收礼本就没啥想法,所以大伯娘一说也跟着点头,表示自己弄药材确实人手不够,堂姐来正好,一家子算是皆大欢喜了。

“来,阿米,跟着大伯娘坐,咱们吃饺子,三鲜馅的,可劲吃,你也就今年吃大伯娘的手艺了,开了春,你大哥就要成亲了,往后啊,就要看你大嫂手艺咯。”

吃起年饭,八卦什么的总是少不得的,一开口大伯娘就放了一个大卫星,开春大堂哥股解放居然就要成亲了?也是,这家伙也二十一了,开年二十二,山里算起来年级都不小了,是成亲的时候了,只是哪家闺女?咋没有听说呢?

八卦还在继续,大伯娘的嘴一顿饭愣是就没有停过,从今年家里日子好过,钱挣了不少,所以有了足够的聘礼说起,说到未来的大儿媳妇的职业,县城小学老师的身份,还有未来大嫂家的家庭情况,反正一顿饭,阿米立马了解了这未来大嫂祖宗十八代的全部情况,可见这八卦的程度有多彻底。

一顿饭热热闹闹,高高兴兴那是一定的,可惜这到底是别人家,吃完了饭,阿米依然要回到那一个人的屋子,不是大伯家不肯留,而是这里的规矩,要回家守夜,这不是别人能替代的,也不是在别人家就能完成的,这个时候不是后世,对大年夜是否在家已经看得有点淡了,该旅游旅游,该外头吃喝吃喝,这个时候家才是唯一的选择。

寂静的夜,在喧嚣之后越发的寂寥,阿米坐在自己的屋子里,听着外头断断续续的爆竹声,不知不觉眼泪就那么流了下来。

“阿米,新年快乐。”

第101章 师恩

阿米的年过的跌宕起伏, 很有些繁华过后寂寥的苍凉, 而另一边的洪教授家却是这几年里难得的热闹和温馨。洪教授夫妻和儿媳孙子,虽然一家子依然少了一口人, 却也已经足够让老两口深感欣慰了,更不用说年下的好饭菜,来年的新希望,每一样都让洪教授被伤透了的心重新温暖起来。

“今年真是个好年啊,阿灿长大了, 挣钱了,还说要给我们老两口盖房子了,我是真高兴,我居然能享到孙子的福了, 半年前这事儿哪怕是做梦都没有这么美啊。”

说到这里, 洪教授的眼睛红红的, 眼瞧着都要掉泪了,一个转眼又狠狠的吸了口气,吧这股子酸涩欢喜复杂的情绪给压了下去,转头对着自家老妻说到:“前儿我听着你和阿灿商量的怎么盖房子的事儿挺热闹, 趁着这会儿和阿灿他娘说说,让当妈的也知道知道, 自家儿子多出息, 好好地高兴高兴。”

自打孙子来了,张老师那脸上因为苦难而多出来的皱纹好似都淡了好些,如今更是满脸的笑, 那种满足,好像比当初儿子出息的时候都多,或许吧,在这个国家,千百年形成了儿孙绕膝的特别人文,总觉得这才是人生最值得期待和向往的幸福,所以很多时候会出现这样的诡异情况,那就是叛逆期的儿子死在外头什么的那是一点没事儿,只要孙子在就成。

呵呵,当然这也建立在早婚早育又不怎么听话的情况下,对洪教授他们来说,这个情况其实不存在,也没有那么极端,可谁让这一家子情况又有点不正常呢,儿子即使很乖,很好,很值得骄傲,可这会儿想在身边也不可能啊!所以下意识的用这样的方式让自己变得轻松些,日子好熬些也是有得。也因为这样,所以对这阿灿,这两口子下意识的越发的重视,也因为这样的重视,对于孙子的一点一滴的成就自然看得也更加的重要了。

这不是,阿灿挣了不少钱,要盖屋子的事儿就被当成了最重要的炫耀成绩被反复的拿出来诉说,明明知道自家儿媳那也是早就知道了阿灿的收入,知道阿灿的计划,可这会儿还是忍不住自动自发的创造机会,让着一份幸福在宣扬一遍,“我们阿灿最能干了,还有计划,他说了,咱们不求大院子,反正咱们种菜也没有那个本事,索性后院就不要了,不成挖野菜也是能对付的,这山里最不缺野菜,果子,山珍这些东西了,正屋起三间,东屋我们老两口住,西屋平常他住,若是他爹能回来,那以后你们两口子住,院子里盖上两间厢房,一间空着,留着将来咱们一家子团圆了他住,一间做厨房,院子另一边种上几颗果树,做个鸡棚,以后咱们也好以后现成的鸡蛋吃,果子吃,瞧瞧,想的多周到,那么点岁数,连着爹妈爷爷奶奶都顾着了,可见是个顾家的好孩子,这屋子起起来,别说是以前的大宅子了,就是给个皇宫我也不稀罕了,就咱们阿灿起的最舒坦。”

老太太一口一个我们阿灿,听得这少年脸都红了,他是真没想到,不过是一个冬天,总计不过是二百块钱的盘算,居然就能让自家爷爷奶奶给提升到这样的高度,眼珠子往如今这小小的里外只有两个半间的小屋子看了看,莫名心里觉得这该不是如今这屋子实在是太小,所以把自己的成就夸大了吧!想到前头还说的什么大宅子,什么皇宫,那脑袋都垂的快得颈椎病了,他又不是没有在京城老宅子住过,那可是正紧的四合院,还是个带着后罩房的那种,那院子宽敞整齐不说,连着院子也是青砖铺地,一眼就能让人看住好赖来。这山村的石头泥胚能比?越想越觉得可话里头打趣可能性太大,想到后来,索性红着脸,厚着皮猛地一抬头,急吼吼的说到:“奶,别说了,明儿开春了,咱们那屋子只能起哥半腰石头的土胚屋子,而且还只能是茅草顶子,不是啥好屋子,最多宽敞些罢了,你这么说,孙子可真没脸见人了。”

听孙子这么说,老太太不满意了,

“怎么能这么说,这起屋子的钱,那可是你拼了命打猎换来的,你才几岁,能有这样的本事就是不容易,在奶奶心里,那就是最好的,是我孙子能干,是我孙子有孝心。”

这一点没人能反驳,就是孙明霞也觉得没错,儿子连着不在的父亲的屋子都想着,这不是孝心是什么?在看看这桌子上的肉,那也是儿子弄得,这就是本事,这就是能干,就是她也从没有想过,到了这里之后,自家儿子居然能有这样大的改变,能学到这么大的本事,靠着这个,她觉得,以后就是日子再不济,这孩子也不用发愁了,自己也能安心了。

刚想着安心,刚想着一家子好好的吃顿饭,不消停的事儿又来了,不过这一次是好事儿。

有人来找洪教授,被老村长带了过来,门一开,洪教授的眼泪就下来了,门口那个胡子拉碴,一身衣裳皱皱巴巴,瘦的几乎站不住的三四十岁上下的男人一看见洪教授直接就流着泪跪了下去。

“先生,先生,我终于找到您了,先生,呜呜呜。”

洪教授伸出手,流着泪,一把抱住了那个狼狈的男人,紧紧的,像是抱住了什么珍贵的宝贝一样,呜咽无语,最后还是张老师抹着泪上前请了老村长进来,随即又拉着那个男人进屋。

“赶紧坐,饿了吧,吃,赶紧吃。”

坐下好容易有些平复心情的洪教授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只是一个劲的将自己的碗往那个人手里塞,反倒是张老师在一边和老村长开始解释了起来。

原来那是洪教授以前的学生,还是解放前就收下的学生,那时候到处的打仗,所以各处孤儿特别的多,有些条件好的良善人家多少都会救济一二或是收养几个,或是当伙计,或是当个徒弟,洪教授家那时候也收了好些个,其中就有这个男人,十二岁就跟在一边,半是学生,半是助手的长大,到了解放的时候,这男人年级也不小了,已经有了二十多岁,学问也不差,因为当时到处缺老师,缺技术人员,所以就被推荐去了南方的一个气象站当技术员。也算是国家干部,原来以为这洪教授出事儿之后,只怕是就此断了联系,不想这会儿却找来了。

“我在那边得到的消息也晚,还是上头领导找我谈话,问我老师的政。治问题,我才知道,当时我就懵了,那混账当初靠着先生一家才躲过了解放前那一关,活了下来,有吃有喝,安稳的到了现在,做这学问,当了个体面官,他怎么就能这么忘恩负义,上头说要我举报点材料,我不肯,就停职让我反省,好在我到底是孤儿出身,贫下中农的底子,最后啥都没查出来,恢复了工作。

当时我就想着,我能恢复工作,只怕这事儿不至于没有半点翻过来的希望,只是怕这会儿先生过得艰难,您都这个年纪了,要是糟了什么罪,那可怎么好,所以趁着年前没事儿就请了假,说是去京城看病就出来了,到了京城却怎么都没有找到您的消息,我这一路寻了好些以前的同学,这才一点点的找到这里。”

他说到这里的时候,手里的那一碗饭已经下了肚子了,孙明霞还打了水,递给他,让他好生的擦了擦脸,总算看着不至于那么吓人了。而这边老村长听了也是一阵的唏嘘,这人啊,吃百样米,从来就没有一样的,看看前头告状的那个,再看看这个,就知道这差距有多大了,当先生,一样为学生付出心血,有的人接受的理所当然不说还能反咬一口,有得呢,就心怀恩德,知道什么叫师恩难报,人品优劣就是在这样的事儿上体现出来的。

“师兄,你这过来只怕知道的人不少,你这里刚恢复工作,这样一来,只怕又要麻烦了。”

孙明霞对这个师兄能在这个时候不离不弃,一路艰难的寻过来那是相当的感动,只是她从来也不是个只为自己想的自私人,立马就想到了这后果,忍不住又有些为这个师兄担心起来。

“你这是说什么话,先生说是老师,可那时候对我和对儿子有啥差别,我从十二岁开始就跟在先生身边,从学问到做人,从吃穿到前程,哪一样先生不细致周到?这样的情分,若是只因为怕牵连就立马斩断了联系,那我还有脸做人嘛?就是死了,我都没脸见祖宗。我若是不来这么一趟,不亲眼看看先生,那我能心安?”

他这话说的那个理直气壮,说的斩钉截铁,说的洪教授又是一阵的眼泪,说来咱们这个国家千百年讲究的就是天地君亲师,为啥这师也能排上?因为作为一个负责人的老师,对于弟子所付出的,有时候往往比父母都多,父母或许生养一场也就能算是尽了心力,而作为传道受业的恩师,有时候那是将弟子作为自己思想学问的继承者在对待的,是一种文明文化的延续,这样的关系,亲近的真不是血脉就能抵消的厚重。

在这样的情况下,师恩两字的分量真的不是什么人都能理解的,当然老村长也一样不能理解,因为他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可他却也能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这一份感情,比如这个男人千里寻找的艰难,比如这师生见面的激动,从中他看到了最真挚的情谊,这就足够他判断出一个人的好坏来。

“难得来了,正好一起过年,也算是团圆了,洪教授,你这里地方小,估计住不下,一会儿我让我孙子过来,让这位同志晚上去住村部吧,反正那里如今也算是咱们村半个客栈了,啥都不缺。”

“村长,谢谢,谢谢了。”

这会儿洪教授不知道该怎么应对才好,只是顺着老村长的话一个劲的感谢。

“谢啥,又不是外人,我引来也不过是怕人家找错了,来核实一下罢了,好了,不耽搁你们吃团圆饭,我也回家了。”

老村长对洪教授那是真信任,也没有啥多听一会儿的意思,直接就这么走人了,他没有看到,这会儿那个刚才还一个劲说话的男人这会儿正吃惊的看着桌子上的肉发傻呢。

不是说先生是下放来接受再教育的嘛?怎么这日子过得,好像比自己还好呢?难道这里有啥不对?他有点糊涂了。

第102章 师恩2

洪教授转头回到饭桌上的时候, 顾军那眼珠子还没有从那一碗肉菜上下来, 对的,顾军就是这个胡子拉渣的男人, 南方某气象站技术员。这年头,技术人员工资其实也不高,像是他这样年近四十,高学历,工作十来年的人, 级别也不差,是10级,属于预备工程师,算的上是年轻有为, 说出去都妥妥是高收入干部, 可细细的分析却不然, 因为在二类富裕地区工作,所以工资里头少了补贴,只有七十七块五,这样的工资看着不少, 却因为工作环境和单位的关系,福利也少, 什么都要自己买, 又因为生活在城市里,开销大,钱真心不够花, 更别说他还有三个孩子要养,媳妇工资又不高,还是独女,以至于他还有老丈人家要贴补的情况下,这点钱,一个月能吃上三五顿正紧肉就不错了,日常能有个油渣子烧菜,都是不错的荤腥。

所以啊,当他看到自以为应该日子很苦很难的先生日子过的这么奢侈的时候,那肯定是惊讶的,说来他也不是没见过其他的下放人员,他所在的气象站就在城市边缘的山上,人迹罕至,所以也设立了一个下放人员营地,收容所在区域有问题的各类人员,他常能听到些诸如吃不饱,或是干活苦之类的传言,也因为这样,他才会那样的担心,一门心思的想寻找先生,想着是不是能用自己随身带着的二百块积蓄改善一下先生的处境,让他过的稍微好一些。

可他看到啥?环境是不成,大山里头,路都不怎么通,只能有个牛车往来,住的也差,这么一间屋子,看着就是什么仓库的偏房,墙都薄得很,估计不保暖,可怎么饭桌上就不一样了呢?

“赶紧吃肉,这可是阿灿打猎的收获。”

洪教授也看到了自家弟子的震惊萌呆表情,这样的表情看在他的眼里,那绝对值得骄傲,这是自己孙子本事,看,你们都不敢置信了吧!果然我孙子就是不一般啊!

“阿灿?打猎?”

确实惊着了,顾军转头看着刚给自己又添了碗饺子的阿灿,眼睛都瞪出来了,这小子,上一会见到的时候,还是个穿着开裆裤,满地乱跑,叫嚷着要爬树摘枣子的皮小子,不想着才几年啊,居然已经能打猎了?

这表情显然又一次愉悦了洪教授,嘚瑟的他忍不住又把阿灿挣钱要给他们老两口盖房子的事儿又说了一遍,明明得意的不行,嘴里还要说什么孩子运气好怎么怎么的,听得顾军都忍不住脸抽抽,自家先生如今真的是老了,这脾气都和孩子一样了,知道你稀罕孙子,也不用这样显摆吧,不过说起来阿灿这孩子真是不错,很有些脚踏实地的意思,在山村里住着,就学山村孩子的生存方式,用自己的努力来替大人分担压力,这一点比他爹都强。

“我原本还想着,这山村的地方,不知道会苦成什么样呢,毕竟这里和大城市不能比,吃穿用度的,估计也贫瘠些,还担心你们住不惯,不想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好,这里居然能有这样的好处,即使其他的不成,最起码还快活了一张嘴,甚至比城里都好些,城里可吃不上那么好的野味,先生,以后您是不用愁了,孙子比儿子都强,我记得,当年正兵那小子这么大的时候,可只会成天和人打架闹腾,连做功课都恨不得全让人代替,那时候我可为他挨了不少板子。”

拿着阿灿爹往日的糗事一说,大家都忍不住哈哈大笑,十几二十年前的往事似乎也历历在目一般,只是大笑之后忍不住又沉寂起来,阿灿爹如今身不知在何方,这正是洪教授一家子最担心的事儿,无意中牵起的话正好戳中了那牵挂的心。

顾军看着先生那微微皱起的眉头,师母眼睛里慢慢泛起的眼泪,还有阿灿母子微微垂下的脑袋,不禁对自己口无遮拦也有些懊恼,自己怎么就哪壶不开提哪壶呢,这张嘴真是越来越不会说话了,怪不得至今没能当上工程师。

好在这样的情况时间不长,阿灿爹的情况也不是半点没消息,所以众人自我安慰一番还算是过得去,洪教授抬头看到弟子懊恼的样子,也马上又和他说了几句辗转得来的阿灿爹的情况,虽然因为生怕人多嘴杂的,很多事儿不能说清楚,可单单是人没事儿这一点也足够安稳人心了,让这个重情重义的汉子也跟着放心了好些。

“人没事儿就好,先生,你这里也安心待着,权当是体验生活了,这里比咱们那些个气象什么的,环境还更好些,日子过得也松快,少了多少人事纷争,就是那些老干部休养所,估计都没这里环境好。至于这些乱七八糟的事儿,总会过去的,国家要发展,要建设,总不能老是这样,等着上头整理清楚,估计这好日子也就来了。”

这也是个明白人,聪明人,不然当年也不会被洪教授看中,从救济的一群孩子中选出来做了弟子,随口几句话就说到了关键处,听得洪教授连连点头。

“是这个理,当初出来的时候我还有些想不通,怨气不小,总觉得自己苦不堪言,可后来我在这里住了一段时间之后,也想明白了不少,古人说,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史为镜,可知兴替,可不就是这么个理嘛,看看史书你就能发现,每次新朝建立之处,总有那么一顿乱子,为啥呢?一来事新朝初登高位的人对国家建设尚在摸索,一群外行想要变成内行可不是一日两日就能做到的,故纰漏难免,二来也是人事纷争所致,权利架构尚未平稳,犬牙交错之下或有倾轧,伤及无辜或是殃及池鱼之下造成一定的动荡不可避免,这样的情况下,就是出点子杀戮都不少见,史书上寥寥几笔,可能就是无数血腥,这一点早该想到的,如今我这里能安生的躲在这样一个地方静候风停雨住,已经是福分了。你也一样,小心谨慎些,多看多听少说,有事儿就躲在后头,别出头,这时候风向不好说,啥时候安稳也不一定,可这时候出头的最危险是一定的。另外,如果遇上你那些师兄弟,你要是信得过的,也稍稍提醒几句,当然这话怎么说你自己端量,保全自己为上,他们能撑到现在,估计也都不是傻子,应该也心里明白的很。”

洪教授对着自己的得意弟子难得说了些真心话,他能带着老婆子在这山沟沟里日子越过越安静,对各种艰难和安排甘之如饴,其实靠的就是这一份认知,只是往日谁也不知道,他一个人把这些都憋在了心里,谁都没敢说,生怕惹上什么麻烦,不过今天对上这个千里寻师的孩子,情绪激动之下却怎么也忍不住了,本就不是个藏得住话的人,能谨慎成这样,已经是当初那背后一棍子敲得太疼造成的后遗症,一辈子痛快惯了嘴的人哪里真就能到了老了才改了习惯?也不可能因为一个弟子不好,就全盘否认了所有的孩子,那不是他这个战乱年间还记得收留孤儿的心软的人会做的事儿。

当然他也知道这些事说出去不好,所以大多的话都是凑在弟子边上小声说的。能听到的也就是桌子边上的几个人。不说别人听了是什么样,只说顾军,一听这话就忍不住眼泪往外冒。自己的先生自己都被害成这样了,还一门心思想着自己这些弟子,想着他们的安全,教导怎么保全自己,这样的情分让他越发的为先生不值,那个混账当初怎么就能干出这样的事儿来,那良心真的是都让狗吃了。

“先生,您放心,我知道怎么做,这一路上过来,我也找了好些当初的同学,若不是他们,我也不可能寻到您这里,可见他们心里都牵挂着您呢,只是事儿多,好些位置也敏感,所以来不了,怕给您添乱,对了,还托我给您带了不少东西,都在我包里。”

顾军说到这里,也顾不得抹泪,忙不迭的将自己已经忘记在了门外的一个大大的行李包给拖了进来,这东西可不轻啊,一路上要不是这一包子东西,他也不至于这么狼狈。不过这份狼狈到了这个时候,却让顾军觉得,这是对先生最好的年礼,因为这里头每一样都是学生们的心。

“先生,这是刘老三让我带的,两条毛巾,两块肥皂,他说这下放的地方都偏,估计这些不好买,还有这个,五双羊毛袜子,两对护膝,这是王德全的,他说下放的人住的多半都不好,怕您的腿脚受不住,还有这个…”

他这里每拿出一样,洪教授的手就颤抖着接过一样,那满脸的泪混着欣慰的笑容,灿烂的晃眼。

“都是好孩子,都是好孩子啊。”

师生如父子,古来如此,这一份情厚重温暖了洪教授的心。这一刻他觉得他很幸福。即使因为弟子才有了这一场祸事,他也不后悔当年的费尽心血。

第103章 师恩3

洪教授家的小屋很小, 一间屋子分了内外, 里头就是往日他们老两口的住所,有一张土炕, 就是阿灿来了,也是爷孙三个挤在一起住的,外头又是书桌又是饭堂,还有一张长木板,孙明霞过来的时候, 就是这长板子搁在地上铺上稻草再有从林场寻摸来的一床厚毡子铺就当床。秋日还算好,到了冬天这样的条件确实寒酸了些,冷了些,可那也是没法子, 不然阿灿对起屋子也不至于这样的坚决。

不过这会儿有老村长给的便利, 那这个大年夜可就有法子想了, 最起码那村办公室的墙够厚实,铺个床也宽裕,还有个火炉子能保暖,还是不错的。所以洪教授索性决定陪着自己学生一同住到村办公室的屋子里, 将这里头的土炕让给娘三。

当然这大年夜的,学生千里迢迢的来了, 这满头满脑的邋遢也不能就这么干看着, 所以孙明霞直接烧了好些的热水,有这么一个刚来的壮劳力帮着,拎水什么的, 很是容易,也正好让全家一起好生的都洗个热水澡,有学生送的毛巾肥皂,洪教授用着感觉比自家买的都好,舒坦。大量的柴火,水蒸气,一时间这屋子倒是变得温暖如春起来,不管是环境还是心理,这一家子算是过了一个不错的年。一张张洗干净厚带着红润的面庞,干净整齐的衣裳,欢声笑语好像一切的苦难都不在留存。

夜色渐渐浓了,这一顿超时的年夜饭也终于吃完了,打着饱嗝,一脸满足的顾军跟着洪教授去了村办公室,两张木板床,一个铁皮炉子就是全部,刚升起的火还不够旺,这屋子自然也依然阴冷的厉害,洪教授在这里住了这么些时候,自然知道这个时候睡觉实在不是个好主意,索性将床铺好之后,就在炉子上加个铁皮水壶烧水,师生两个凑在一张瘸了个脚,用转头顶着的办公桌边上聊天,坐等屋子暖和,顺带烤烤脚,刚才那一路过来的雪可灌进去了不少,不捂暖了一会儿睡觉都不安生。

“现如今各处都在搞生产,扩农田,好些河流边上的沼泽地都被填平了,若是从卫生的角度来说,这还是挺好的,最起码蚊蝇少了滋生的环境,河边的堤坝坚固了水土流失也一样少,可我总觉得有些不对,往日常见的南边的鹧鸪什么的好像也跟着少了,那些生长在沼泽地的生物只怕也被灭了不少,这对于生态不是什么好事儿。”

气候永远和文人,和环境息息相关,只要是搞这个的,对环境就特别的敏感,自然顾军也分外的关注,往日心里明白却不敢说,到了这先生这里,自然是难得的一吐为快。

“说白了,这也就是人和自然的争夺,我们国家人口众多,不用这个法子,这田地数量就不够,没有足够的地哪里来足够的粮食,没有粮食怎么养活这么多人?都是在争生存权,虽然明知道这样的法子有些饮鸩止渴,却也没有阻止的可能,总不能为了这些生物存活就亏了人。只盼着将来能对这些弥补一二,不至于让着大好河山变成荒凉一片。”

说起这个洪教授也是一脸的纠结,当年他对着三年超级灾害的事儿在外头闭口不言,只在学生面前隐晦的说几句,这本身就是已经看明白了,所以不多嘴,虽有些对这些不注意生态平衡的冒进行为心下不满,愤怒,却也足够抑制,若非有小人嚼舌,只怕最后也不会有人知道他曾有过这样的想头。

这个理智睿智的老人想起以往心下也有些涩涩的,不想把话题引到太过沉重的内容上,忙又说起了这山里发生的事儿。

“前阵子野猪泛滥,我就想着估计山里变化也不小,上回我说的那种循环理论套用到了这里,就是个实实在在的例证,可惜了,我这老胳膊老腿的,也不可能进山去好生观察调研了,说来也是有趣,这野猪数量大了固然危险不小,却也变相的对着山里人有了好处,这不是,单单就是这一个村子,年底前每家每户几乎都挣了百来块,多的三五百都有,还有不少的肉食存下,按照这老村长的说法,这一年几乎顶的上往日三五年的出息,可见这一次影响多大,收入有多好,福祸相依有时候就是这么奇妙。”

想到今儿自己吃到的那野猪肉,顾军也笑了起来,他和先生也不客气,特别是饿的时候,今儿这一顿饭,他可是足足吃了四十个饺子,半碗的肉菜,还有一大碗菜干肉片汤,吃的整个肚子都鼓出来了,这多少年都没有过的事儿啊,这嘴贪的,说出去都没人信。

“是呢,连着我都沾光了,这有肉吃就是香。”

看着学生满意,洪教授也感觉很满足,很骄傲,自己即使落魄了,这学生来了,自己依然能照顾的很好,作为老师,他感觉自己很有用,人啊,这老了对这些个事儿就特别的敏感,能觉得有用就会特别的高兴。

“香就好,我这里你师娘跟着隔壁几个老人学,做了好些腊肉,等你走的时候带上些,给孩子们也尝尝。”

吃了不算还要带走?这和吃不了兜着走有啥区别?顾军感觉自己好像皮越发的厚了,怎么好意思真要,可看看先生那肯定的表情,要他谢绝好意还真是说不出口,只是小声的问到:“光我有,那其他人岂不是会眼红?”

“谁让他们没来看我的,不来就没有,懒虫还想有肉吃,美不死他们。”

老小孩一样的言论,听得顾军一阵的轻笑,心索性也放下了,先生这里过的不错,这样的话,自己沾点便宜拿点就拿点,少拿些就是了,对了,先生要起屋子,那自己临走的时候留下点钱,这样应该可以减轻自己占老人便宜的罪过了。

“成,给我肉吃总是好的,反正从小也没少吃先生的饭菜,不多这一回了。不过以后师兄弟们讨伐我的时候,先生可要保着我。”

老人最喜小儿无赖,这顾军耍赖亲近,不客气的样子看的洪教授心里喜滋滋的,感觉特别舒坦,猛点头就应承了下来。这时候屋子也开始慢慢变得暖和起来,水壶里水也开了,洪教授将口袋里放着的几片山楂干拿出来,放到杯子里用热水冲泡,一股子热气带着淡淡的山楂酸味上来,还没有喝,就感觉口齿生津。

“这是你师妹给的,说是怕咱们吃多了胃胀,赶紧的喝上几口,暖暖肚子也是好的,免得睡下了胃难受。喝完就睡,你走了一路,估计也累坏了。”

“唉。”

大年初一,天色微亮,洪教授就起身了,他如今生活早不同往日,从下放开始就习惯了一早起来做活,即使如今在学校教书,不用打扫牛棚什么的,也总是赶在给学生上课前收拾点杂活,生物钟已经习惯了,即使昨日晚睡,也一样准时起来,倒是顾军,那呼噜依然打的震天响,连着洪教授开门都没有发觉。

走出门口,回到自家,张老师也已经在做早饭,屋子的内间还有些嘻嘻索索的声音,想必儿媳妇也已经起来了,洪教授也不说话,只是凑过去帮着老婆子烧火,半响才对着张老师说到:“顾军这孩子,这一路估计是吃了大苦头了,昨儿洗完澡我就发现,他这走路脚有些不对,晚上睡觉前注意了一下,那鞋子底都快磨穿了,只怕那脚上血泡,冻疮都有。”

“从小就是个实诚孩子,认死理,既然想着找咱们,又是请假来的,时间有限,肯定一路都没有歇着,急吼吼的赶路,这么大老远的路不说,还不知道绕了多少个圈子,可不得折腾坏了嘛。”

张老师搅动着锅里的粥,眼皮都没抬,立马一流的话,可见她心里清楚的很,顺带还指着边上一个凳子上的包裹给洪教授看。

“一会儿你把这个给他送去,里头有双棉鞋,原是给你做的,如今先紧着他吧,你们脚也差不离,应该能穿。还有双羊毛袜子,这孩子,给咱们带了这么多,也不知道先拿一双救急,我看着他那一身也够单薄的,这样的衣裳南边冬天是没问题了,这山里可不成,冷着呢。”

当年这些孩子在他们家住着上学的时候,张老师就像是半个娘一样照顾着这些孩子们的生活,对他们的衣衫鞋袜尺寸都了如指掌,即使过去了这么些年,心里也还记得。

听见老妻这么说,洪教授也跟着点头,“知道了,一会儿我就拿过去,让他多睡会儿,估计累的很了,昨儿倒下就打呼噜,这会儿还震天响呢。”

顾军这一觉醒来,天已经大亮,猛地睁眼,颇有些今夕不知何夕的感觉,等到看到自己床头那一双新棉鞋,还是一眼就能看出的师母的作品时才反应过来,自己真的到了先生的身边,近一年吊着的心终于落到了地上,终于可以安心了,他忍不住裂开了嘴,露出了孩童般的笑。

第104章 师恩4

大年初一是孩子们的节日, 这个时候正串联着去各家拜年, 不说像是后世一般弄点红包钱,好歹也能捞上一把瓜子或者花生什么的, 这可是难得有得零食,对孩子们的吸引力还是很不小的,就是那些自诩已经是大人的十岁上的孩子也挡不住这份诱惑。

于是乎,自有好些和阿灿交好的孩童过来那小小的屋舍喊人,可惜今日阿灿是没有功夫出门了, 屋子里有自己父亲的师兄,他作为家中男丁,父亲不在的情况下,自然要招待客人, 虽然这个客人怎么看都不像是客人, 吃饭, 说话每一样都自如的像是到了自家,若不是对着家里的东西不熟悉,只怕自己都是被照顾的那一个了。

“歇上一二日就回去吧,大过年的家里这会儿只怕也等着你呢。”

对洪教授来说, 自己的弟子来了就是莫大的安慰,无所谓呆几日, 陪几天, 心到足够了,到是那顾军家中有老有小的,让他很有些不放心, 这孩子也是个不知道计较的,这都过年了,也不知道早些回去,得到消息捎个信就是了,何必一定过来走一趟呢。咳咳,明明心里高兴地很,这表情,这言语却不是这样说的,可见老实人也有不老实的时候。

“知道了,先生,知道你过的好,我就安心了,这里不错,我一早起来看了看,这附近各家的村民一个个脸色红润,身子健壮,想来日子过的不错。”

“也就是这大半年养出来的,刚来的时候也差不多,受灾这事儿可部分地域贫富,不过地利上确实不错,这大山从春日开始就野菜不断,阿灿那小子为了这个还说咱们连种菜都能省了,除了进出不便,啥都好。”

一碗红枣茶从洪教授的面前往前推,送到顾军的面前,示意他快喝,乐呵呵的洪教授还说到:“这里枣子也不缺,红枣茶养身子呢,开了春,我这里也要起屋子了,地都看好了,就在那边靠着山林边上的地方,那里有块坡地不错,虽然不大,不过一览众山小,位置很好,以后你来,也能有地方住。”

洪教授说的是离着阿米家很近的一处地方,就在秀芝家后面,一块碎石子缓坡,走上去有些麻烦,要从阿米家门口绕路,地方又不是很大,故而村子里的人不怎么看中,一直荒着,只有些荆棘丛生长,如今被老村长划给了阿灿家。

顾军对于自家先生要起屋子的事儿昨儿就已经听了一遍,如今看先生再次说起,知道这是老头对孙子挣钱给他起屋子十分的得意,这才忍不住一说再说,心下有些好笑,却也不得不配合几句。

“是,阿灿长本事了,钱可够?可说好了做活的工匠?”

关键是后面的,前头夸奖什么的,就当没听到吧,已经说了好多遍了,再夸他都要吃醋了,还是问问先生有啥困难不这才是他这个当弟子的本分。

“没什么难得,年前各家都挣了点钱,开春后起屋子的人不少呢,到时张罗了等他们做完在来起也是可以的,不麻烦。”

等别人做好?那要等到什么时候?这一晚上他已经大概了解了这村子如今的情况,听着这意思,整个村子大半的人都有修补屋子,新砌厢房这样的意思,若是等着都弄完了,那岂不是要拖到夏天自家先生才能开始起屋子?

“那会不会时间太久了?”

看看这屋子,小成什么样了,这不知道还好,没有计划也罢,明明已经有计划,也有钱财,有地基能起屋子了,再要憋屈一个季度,想想都替先生感觉难熬,顾军忍不住就脑子乱转,想试试能不能寻个好法子,不想他这好意人家洪教授一点都不领情。

“不会,这里起屋子快的很,都是石头做地基,弄到半腰,上头在加上土胚,快的很,这里的人家几乎每家都有准备好的土块,每家的男人也都会点砌墙的本事,到时候相互帮衬一二,快的很。村子里别看听着要收拾屋子的人家很多,有近半那都是修修补补,换个瓦顶什么的,正紧起厢房的没有几家。”

因为起屋子的事儿,洪教授也很是积极的满村子打听过了,他的消息可不少,那么多学生呢,只要稍微问几句,这整个村子的八卦就全在耳朵里了,能不知道各家的底细?好些人家说是起屋子,其实多半都是将原来的厨房拆房的那部分重新修正,做成厢房,另外重新搭建点茅草棚子当厨房柴房。或是茅草顶子换上一换,弄个瓦顶,图个墙壁,看个光鲜。这样的工程能有多大?

别看这些人家都挣了钱,真心舍得花大钱的却不多,毕竟山里人家贫困久了,要花钱的地方多着呢,总是想用最划算,最省钱的方式办更多的事儿。起屋子和修缮屋子扯一扯,差不多就成,剩下的或是娶媳妇,嫁闺女,或是给家里添置些家当,这钱花起来可不慢。没有几个像是阿米那样,舍得推倒了重来的,自然洪教授的起屋子计划也不会受到太大的拖延。

当然这一点人家顾军不知道啊,还以为自家先生是想着低调,不想惹人注目呢,一时又心酸了起来,感觉自己先生老委屈了,当年那样桃李满天下的日子,当初作为高学历,高技术的人才受到的尊重重视,和这里简直就是天上地下的,可如今自己还能有什么办法呢?

“先生,委屈您了,这事儿其实不用那么低调,等着屋子起好了,谁还记得谁早谁晚呢,早点住的舒坦才是正事儿。”

“哪有什么委屈的,这可不委屈,你没有在这边待过,所以不知道,这些人家人真的都不错,只是各家都习惯了相互帮衬着弄屋子,我家这里你也看到了,老头子我这是不会的,阿灿还小,搭不上手,既然没法子帮衬别人,自然只能是等着别人都弄完了,我才好意思请人。放心,这里的村干部很不错。”

知道自己弟子是替自己着想,洪教授心里暖暖的,不过话还是要说清楚的,变得让顾军误会了去,再说了,低调什么的,即使他真这么想,也不愿意说出来,也算是保全一点他这个当老师的脸面了。至于这老村长他们怎么好,这个他也能不想多说,生怕传出去给他们添麻烦,包庇下放人员可不是什么好名声,别人家做了好事儿还被拖累了,这事儿他可做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