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的事,必然是傅淑妃干的,直接受益人就是四皇子。

打量谁不知道呢。

大皇子意味深长看了四皇子一眼,就进入了殿中。

二皇子被他诅咒了,气得直瞪眼,正欲跟四皇子吐槽,却看见四皇子脸色沉凝,心情很不好的样子。

昔日大皇子说什么,四皇子都要冷嘲热讽还回去的,他今日这般模样倒是少见。

二皇子心中嘀咕,该不会三皇子的事,的确是傅淑妃干的吧?

四皇子满心都在想萧湛的事,没心情理会大皇子、二皇子,沉默地进了大殿。

洪文帝喊陈大人出列,问他昨日因何事敲响登闻鼓。

陈大人涕泪交加,奉上状词:“皇上,当年惠妃娘娘诞下龙子时,娘娘亲眼看到她诞下的是一个健康的孩儿。但不知为何,等她一觉醒来,所有人都说她诞下的是死胎。”

“惠妃娘娘以为孩子出了意外,心痛如绞,忍着痛去看孩子,却发现那死胎并非她诞下的孩子。”

“娘娘便知,一定是有人将龙子掉包,换走了真正的三皇子。她正欲找皇上说明情况,太医却说娘娘得了产后疯,胡言乱语,精神失常,还强行给娘娘灌药。”

“娘娘无奈,便改口,不再提龙子一事,却在暗地里偷偷调查。”

“终于查到一个名叫杏春的宫女身上,她承认有人拿她父母兄弟威胁,逼她抱走三皇子扔进河中。”

“杏春本不是十恶不赦之人,她被人胁迫才判主,本就愧疚,无论如何也无法对襁褓中三皇子下得了手。所以,她便将三皇子放入盆中,顺着河水飘出宫外。”

“惠妃娘娘一听三皇子尚在人世,立刻带杏春面圣,要说清楚情况,找回三皇子。不料杏春在去面圣途中,突然内急,去如厕一去不回。惠妃娘娘找到她时,杏春已被人强制灌下毒药。陷入弥留之际,她对娘娘说,让娘娘不要再找三皇子,否则便是娘娘,以及微臣一家上下,都会落得与杏春一样的下场。”

“杏春七窍流血而亡,娘娘沉寂许久,最终不愿意放弃,依然暗中寻找,却不幸被杏春言中,没过多久,娘娘也惨遭毒手。”

“临终之前,娘娘写了一封信给微臣,让微臣暗中寻访三皇子踪迹。多年来,微臣一直没能找到,因为微臣惧怕幕后之人,若他知道微臣知情,必然会对微臣下手。微臣思来想去,便决定敲响登闻鼓,如此以来,这件事人人皆知,幕后凶手便杀了我,也无法再掩盖真相。”

大殿上的人都很震惊,没想到当年三皇子薨逝的背后竟然有这样的一段离奇曲折的故事。

连洪文帝亦悚然起身:“你此言当真,朕的三皇子当真尚在人世?”

“天子在上,臣怎敢欺瞒?”陈大人跪在地上,涕泪请求,“三皇子极有可能尚在人世,求皇上寻回三皇子,替惠妃娘娘主持公道。”

朝臣面面相觑,内阁首辅站了出来:“皇上,当务之急,是要寻回三皇子。皇室血脉,怎能流落民间。三皇子金尊玉贵,乃天潢贵胄,早日将皇子寻回,方是正理。”

其他朝臣也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

“是啊,皇上,三皇子受了如此大的委屈,必须及早找回。”

“圣上膝下皇嗣本就不多,既然三皇子尚在人世,岂有不找回之理?”

“三皇子有龙子之尊,必然是要找回来的,莫说圣上膝下皇嗣不多,便是再多,也不能流落民间?否则皇室体统何在?”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安静的大殿内嗡嗡嗡都是说话的声音,话里话外都要把流落民间的可怜三皇子给找回来。

朝臣们很兴奋,大皇子、二皇子、四皇子明面上也表达了想要找回三皇子的意愿,然而内心却各自有各自的微妙。

大皇子想的是,三皇子流落民间,真被找回来,洪文帝处于补偿心理,一定会对三皇子很好。所以他要把三皇子拉过来。

敌人的敌人是朋友,三皇子被掉包可是傅淑妃干的,三皇子必定会跟傅淑妃四皇子杠上。

那便是他的一大助力。

而陈惠妃已死,陈家不显,三皇子没有能力跟他争皇位。所以不管从哪方面看,三皇子回归,对他来说都是一桩好事。

他倒是真心想找回这个三皇弟的。

二皇子却觉得,三皇子流落民间,就算找回来,也不过是废人一个。没有母妃,又没有强有力的母家撑腰,三皇子绝无跟四皇子抗衡的能力,对他们没有一丁点的威胁。

所以,他的心情很轻松,完全是事不关己的心态:“四皇弟,你说茫茫人海,到哪里去寻找三皇弟?我们又没见过三皇弟,也不知他长什么样子。就算三皇弟站在我们面前,我们也认不出来啊。”

“说不定到时候会出来一堆人冒认皇亲,我看父皇八成要失望了。”

他摸着下巴道:“除非三皇弟身上有什么胎记,或者特殊的记号啥的,还有半分找回来的可能。”

他不说还好,他胎记这话一出口,四皇子的脸色比刚才又难看了几分。

四皇子没搭理二皇子,只紧紧盯着那个陈大人。

事情一步一步朝着他最不希望看到局面发展,接下来会如何?

陈大人是不是要说,三皇子身上有胎记了?

“皇上!”

陈大人跪在地上,猛然一声呼喊,一众朝臣被这一嗓子吓了一跳,纷纷停下来看他。

“皇上,惠妃娘娘在给微臣的书信里说,她之所以知道三皇子被掉包,是因为三皇子身上有胎记。那胎记十分特殊,是红色的三角胎记,每个角上各有一个黑痣,三角正中也有一颗黑痣。胎记就长在三皇子左小腿迎面骨上。”

“惠妃娘娘特意在书信最后把胎记画了下来,书信微臣没能保存,但胎记微臣却誊抄数份,就怕自己忘记。”

陈大人把一张纸高高举过头顶:“胎记形状在此,请圣上过目。”

四皇子脸上没有过多的表情,一颗心却跌到了谷底。

之前他还有几分侥幸,觉得这件事是陈家的阴谋,洪文帝并不知情,然而现在这一幕彻底他碎了他的希望。

陈家不过是个幌子,陈惠妃也不过是个幌子,这一幕真正的目的是要让萧湛认祖归宗。

这一出皮影戏的幕后牵线人,不是旁人,正是他的父皇。

他想把萧湛认回来,又不欲萧湛背负私生子的骂名,给萧湛一个正大光明的身份,让他不必受任何人的指责。

四皇子从头凉到脚,无比后悔没杀掉萧湛,又庆幸没有露出马脚。

否则,他如何是萧湛的对手?

“朕不必过目了,因为朕腿上也有一个这样的胎记。”洪文帝道,“陈爱卿,你且把胎记图打开,给诸位爱卿看。”

“是。”陈大人手一抖,展开胎记图,朝臣们看了都觉得这个胎记十分特殊。

“恭喜皇上,贺喜皇上。”内阁首辅又是第一个站出来的,“三皇子身上有如此特殊的胎记,何愁找不到。圣上昭告天下,让天下人一起寻找身上有此胎记者,用不了多久,三皇子就能回归。”

大皇子、二皇子俱很诧异,他们没想到,三皇子身上竟然有一个跟洪文帝一模一样的胎记。

四皇子却比他们更机敏,在两人满面诧异之时,率先跪到御前:“恭喜父皇,贺喜父皇,三皇兄身上有跟父皇一样的胎记,有父皇龙体庇佑,三皇兄一定能早日回归。”

四皇子语气欢快,喜气洋洋,眼角眉梢都洋溢着对三皇兄回归的期待。

大皇子、二皇子也很快反应过来,纷纷跪地恭喜父皇,一个说:“我们兄弟终于要聚齐了。”一个说:“我做梦都没想到会有这一天。”

三人对视一眼,异口同声:“父皇放心,我们这就全力寻找,争取早日把三皇弟/兄找回来。”

好一派手足情深!

好一个感动人的场面。

看着三个儿子如此和睦,洪文帝心情复杂又感动,即便贵为天子,也难免会渴望普通人最平凡的感情。

虽然知道这一幕有水分,他还是被打动了。

“朕也相信,三皇子一定能早日回归。”

洪文帝正打算拟旨,突然殿外当值的金吾卫快步进来禀报:“启禀皇上,一清道长派人送来书信,说三皇子的下落,就在这封信中。”

众人都没想到,事情竟然会如此峰回路转,俱紧紧盯着金吾卫手中的那封信,一路看着肖公公取了信,捧到洪文帝面前。

此时大殿内十分安静,落针可闻,没有一个人说话,但大家的内心戏却很丰富。因为一清道长可是大齐朝的传奇人物,他竟然知道三皇子的下落,难不成三皇子跟在一清道长身边?

这封信里到底写了什么,大家实在是期待极了。恨不能长了透视眼,跟洪文帝一起,看看信里的内容。

洪文帝看了信,目光在众臣中一扫,最终落在定国公身上:“老国公,道长说,当年他救了三皇子,托付于你,令你将三皇子抚养长大,可有此事?”

一言既出,众人震惊,所有的目光“唰”地一声集中到定国公身上。

第146章

百官满面震惊,心头滋味莫名,但双目中的羡慕嫉妒怎么也掩不住。

满朝文武,这么多勋贵宗室,一清道长都没选,怎么就独独选了定国公呢?

谁不知萧家深得圣心?

立国之初的四大国公府,如果屹立不倒的也唯有一个定国公府了。

萧家本就如日中天,是朝中勋贵之首,萧湛刚立下救驾之功,可能要被封异姓王。因为有御史上折子弹劾封王的事情才被搁置,这才短短一个月,定国公又庇护皇嗣有功。功上加功,这一回萧家的定国公府极有可能要变成异姓王府了。

在朝臣羡慕嫉妒目光注视之下,定国公面色平静,从容不迫站了出来,怎么看都是心知肚明的样子。

“回皇上,确有此事。”定国公身穿武官袍,头发虽已苍白,但腰板直挺,精神矫健,一双长眸光芒闪烁,透着长着独有的智慧光芒。

“二十几年前,一清道长将一个襁褓婴儿托付给老臣,说其身份尊贵,让老臣将其抚养长大。如今二十几年过去,那孩子已长大成人,德才兼备。老臣真没想到,那个孩子竟然会是三皇子。”

朝臣都酸了,有一个跟四皇子亲如兄弟的萧湛,如今又来了一个被定国公亲自抚养长大的三皇子,萧家的富贵那是一眼望不到头的啊。

那个孩子是定国公亲自抚养长大的,就是萧江、萧河、萧波、萧涛四兄弟,怪道当年定国公愿意抚养庶兄的子孙,原来是因为里头有三皇子。

萧江、萧河年岁大了,跟三皇子年纪对不上,所以三皇子就在萧波、萧涛两人之中。

这两个人,一个从文,有榜眼之才,年纪轻轻就已经在浙江办了好几件大案;一个从武,跟在怀远侯陆锋身边,在战役中立过几次功,如今已是千户。

两人都是栋梁之才,不管哪个是三皇子,对皇上来说、多大齐朝来说都是好事。

众臣心里的酸意少了许多,毕竟人定国公府把三皇子培养成才了,人家有这个本事,那就难怪一清道长会选他抚养三皇子了。

换做谁,都会找靠谱的人托付啊。

然而大皇子的脸色变难看了。

本以为来了个三皇弟,能助他与四皇子抗衡,没想到这个三皇弟竟然是在萧家长大的。

那老四岂不是有多了个帮手?如虎添翼?

不管是才高八斗的萧波,还是有将军之才的萧涛,这两个人跟萧湛十分亲厚,虽是堂兄弟,却与亲生兄弟无异。

莫说傅淑妃谋害惠妃没有证据,就算有证据,那三皇子看在萧湛的面子上,也一定会站在老四那边的。

大皇子心浮气躁,二皇子却很是高兴,毕竟萧家跟他一样,都是四皇子阵营的。

“老国公抚育三皇弟辛苦了。”二皇子笑着说,“您老快告诉我们,萧波、萧涛究竟谁才是三皇弟吧?”

洪文帝也道:“老国公,朕的三皇子究竟是谁,现在何处?”

定国公拱拱手,声音洪亮:“回皇上,二十五年前,一清道长将三皇子交给老臣,老臣将三皇子抱回国公府。恰逢老臣长媳难产,长孙夭折,老臣便将三皇子养在长媳膝下,作为嫡长孙亲自教养…”

什么?

众人如石破惊天般呆住了!

定国公竟然把三皇子养在长媳名下,充当嫡长孙!

萧家的嫡长孙是谁?

那是大齐朝赫赫有名的萧湛萧五爷,十五岁秋猎得头名、十六岁征两广,平匪乱、二十岁手握金吾卫的冷面指挥使萧湛萧清华。

而他,竟然有皇室血脉,是堂堂皇子。

这未免太匪夷所思了!

文武百官都惊呆了,大皇子、二皇子、四皇子亦诧异震惊。

四皇子不敢置信,快步走到定国公身边:“老国公,你此话当真,五郎他当真是我三皇兄?”

定国公满面肃然:“如此大事,老臣怎敢欺君?”

“父皇!”四皇子又惊又喜,当即跪在庭中,“既然三皇兄已经找到,请父皇下旨,恢复三皇兄身份。儿臣愿亲自去宣旨迎三皇兄回京。”

大皇子脸色发白,二皇子尚在诧异,唯有老四真心替萧湛高兴。

洪文帝目光一扫,落到四皇子脸上:“此事不急,朕自有安排。”

洪文帝声音淡淡,眼神冷冷,仿佛能看到四皇子心里去。

四皇子心头一凉,忙改口道:“是,五郎尚不知自己真实身份,乍然相告他必不适应,该由老国公告知他真相,再恢复他皇子身份。儿子一时激动,倒出了个馊主意了。”

一番话全说得合情合理。

定国公目光一闪,又快速收回,这个四皇子心机手段都不一般,今天的表现真可谓是可圈可点。

若是一般人,怕早觉得这个儿子孝顺懂事手足情深了。

只可惜皇位坐的是洪文帝,他最是敏感多疑,在大皇子不高兴、二皇子诧异的衬托下,四皇子的喜悦来得太快太突兀了。

像是他早就知道洪文帝的打算一样。

过犹不及啊!

四皇子今天是聪明反被聪明误,犯了洪文帝的忌讳了。

所以,第二天见到萧湛之后,定国公第一时间把朝堂上发生的事情说了,重点说了四皇子的表现,洪文帝的反应。

“帝王之心,深不可测。”老国公细细交代长孙,“他要的是纯臣,对皇子们亦是如此要求。可以不聪明,可以不讨喜,但一定不能耍心机,不能欺瞒。他最喜欢掌控一切的感觉。若他察觉事情脱离他掌控,后果不堪设想。”

当年对萧瑜便是如此。

他登基为帝,九五之尊,便觉得萧瑜必会心甘情愿跟他,不料萧瑜抵死不从,进庵堂落发为尼。

洪文帝如何能甘心?

不顾萧瑜身穿缁衣强要了她。

萧瑜要死,他便以定国公府上下人的性命为要挟,直至萧瑜有孕,他便不再威胁萧瑜。

萧瑜太要强了,他要这个女人低头臣服,所以萧瑜有孕后,他便不急着要萧瑜进宫了。

他想等萧瑜主动求他,毕竟萧瑜肚子大了,孩子不能没有父亲。

只可惜,他低估了萧瑜。

萧瑜宁死不屈,生下孩子就自尽了。

洪文帝痛苦万分,连带着对萧湛亦十分冷漠。

本打算孩子满月就接萧瑜进宫,封以妃位,不想等待他的是一具冰冷的尸体。

他迁怒萧湛,对他不闻不问,所以定国公才有机会把萧湛抱回萧家。

洪文帝消沉了三年。

整整三年他都未踏足后宫,三年后横空出来一个傅昭仪,长了一双与萧瑜十分相似的桃花眼,洪文帝见面当日就宠幸了她,次日封为昭仪,连续三日翻傅昭仪的绿头牌,震惊了整个后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