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民老公的一亿宝妻上一章:第 2 章
  • 国民老公的一亿宝妻下一章:第 4 章

顾妈没能回过神。想顾爸昨晚上送完人回家,一句话都没有说呀。

邱三姑不管顾妈怎么想,先夺一步钻进了顾家的门。

顾妈抓住她衣摆拉住她:“你找谁?”

看邱三姑好像气势汹汹想找人算账一样,顾妈心里要提高警惕。

邱三姑哪里是来找人算账的,见顾妈质问的表情,她一下子笑了:“嫂子,你误会了。”

“我误会什么了?你肯定是因为你那套房子——”别看顾妈好像不懂理财,瞧人却是一针见血,一语中的。

邱三姑眼看不像是有意隐瞒,反正昨晚上都说开了,就此坦白道:“你老公,劝我别急着卖。他对此也说不出个理所然,只是意思叫我多个心眼。因此,我今早上对那边说,说我还要问问家里人意见。那边问我是不是开价太低,愿意再加个几万。”

加几万?按照昨晚上女儿的说法,只加几万,肯定还是卖便宜了,亏本了。顾妈心里这么想,对此一句话都不说。

邱三姑见她不说话,却瞧出名堂来了,问:“顾暖都和你说了,对不对?”

“什么?”顾妈来不及反应过来,一句话泄了秘密。

“你不用骗我了。你老公把什么话都说了。因为我追着他问,为什么知道对方肯定要加价?他解释不出来,说是顾暖说的。”

顾妈嘴角撇了撇,再看看门口,哪有老公的影子。顾爸真行,以为自己做了好人,揽来个摊子自己则逃之夭夭。

“不都是亲戚吗?”邱三姑怨起了顾妈,“要不是亲戚,我都不会来问。”

行。这会儿是亲戚了。以前呢?以前没有一点好处怕和你借钱,当然不做亲戚了。

这种亲戚,也只有顾爸还稀罕着。顾妈心里生着顾爸的气,却因为顾爸把话都说出去了,整件事没法掩瞒了。

“顾暖她,哪里懂得什么。随便乱说的。哪里知道她说中了。”顾妈替女儿打掩护。

“行啦!”邱三姑把她瞪一下,接着,笑逐颜开,“我请顾暖做我参谋,到时候,房子卖出去多少钱,会给顾暖些顾问费,够意思了吧。本来亲戚之间,是不用做到这个地步的。”

亲戚之间,本来就是免费帮忙。问题是,以前有事找你帮忙,你不是躲着吗?怕我们要你钱。现在大方给钱了,是有利可图了。这能叫亲戚吗?亏你自己说的出这种话。

顾妈越想越气,刚想甩开邱三姑的手。

刚好,顾暖可能是见着她去开门一直没有进来,走到了门口。

“顾暖。”邱三姑对着顾暖喊,声音表情,都别提多亲热了。

顾暖淡淡的,回了一个嘴角的微笑:“三姑怎么来了?找我爸吗?”

“你爸叫我找你。”

顾妈转身去打电话,骂完顾爸一顿再说。

怕顾暖听不到,邱三姑边拿出准备好的本子和笔,在本子上写字给顾暖看。

“三姑想卖房子?”顾暖看着她所写的,平静地问。

“是。”邱三姑说,“但是,像我昨晚说的那样,我肯定不能卖低价了。你觉得,我这个房子能卖多少万?”

顾暖没有作答,静静的,好像在做思考。

等了半天的样子不见顾暖回答,邱三姑家里老公做生意的,一下子明白过来,一把抓住顾暖的手,说:“放心,刚才我和你妈说了,到时候,这房子如果卖了个好价钱,肯定有你们家的好处,最少有你的好处。你三姑有钱,不会亏待你的,不是那种刻薄人。”

这话说得顾暖都要一笑。

和顾妈一样,顾暖心里很清楚,邱三姑这叫做见钱眼开。邱三姑虽然叫他们顾家是见钱眼开,其实,最看重钱的人,是邱三姑。

应该说,邱三姑也是个聪明人。毕竟自己家老公做生意的,知道一些做生意的门道。有时候,钱要赚到手必须得靠其他人。这时候,给他人一点绳头小利,没有错儿。大头照样自己赚了。好过,自己一分钱都没有赚到手。

不过,邱三姑认为自己这点门道她顾暖看不懂,她顾暖会对这点绳头小利感恩戴德,那就是——错了。

顾暖说:“三姑,我们是亲戚。说什么钱的事——”

“别说了!”邱三姑这时候,装的别提多大方了,道,“你要多少顾问费你直接说。三姑在外面有时候办点事,请人做事,一样要出这个费用。三姑不过想,这费用给别人赚,不如给自己家里人赚。肥水不流外人田。”

顾暖知道,邱三姑如果没有请教过人了,不会找到顾家找到她顾暖这里来。邱三姑怎么可能把希望都寄托在自己一直看不起的顾家,以及她这个初出茅庐,几乎都没有听说过会卖东西的小姑娘身上。

八成,邱三姑请教的人,都给邱三姑划算过了,认为邱三姑该卖。结果,邱三姑今早发现,房子好像有升值空间,才发现,她顾暖虽然和其他人意见不一样,却是唯一好像对的那一个。

邱三姑只得跑回来,拉下面子求她顾暖了。

买方卖方,哪个求谁,哪个就得了先机,得了开价的要权。

顾暖根本不需要琢磨,道:“三姑既然都开这句口了,我不收三姑这个情,好像都不好意思了。”

邱三姑满意地点点头。想她出了这句口,八成不会要高价,于是更佯作说:“三姑真的不是什么斤斤计较的人,给你一万顾问费怎么样?”

顾暖摇摇头:“到时候,三姑谈妥了,成交价多少,我拿成交价的百分之一。”

百分之一,那是多少?邱三姑心里的算盘立马打了一圈,打完一算:如果那套房子卖了有五十万,百分之一,只是五千块?比她一口给的一万还少。这个姑娘很显然不会打算盘。

顾家人看来是傻,顾暖好像有点投资眼光,可说到底,和顾爸顾妈一样,都是傻的。邱三姑心里有了底,笑着拉住顾暖的手:“是不是少了点。三姑可以给你一万的。”

“不用了,就百分之一。”

“好。三姑说话算话,当着你妈的脸,给你百分之一的顾问费!”邱三姑气壮山河向顾家宣布。

顾妈看了下女儿,为什么女儿要的是百分之一的顾问费,她都不懂。却是邱三姑这个吝啬鬼居然一口同意,肯定是算过算数的了。女儿会吃亏吗?

对于顾妈的疑问,顾暖只给了一个安慰的眼神。

顾妈后来想,反正女儿又不是贪钱的,只能说,算是帮顾爸家那边的人一个忙。算了算了。回头,和顾爸再说说,叫邱三姑别太坑他们的女儿了。

顾暖回自己房间去,换套衣服,再准备和邱三姑一块去见买方。

邱三姑在顾家里再喝了一杯茶。等了大概半盏茶功夫,见顾暖出来了。

昨儿今儿顾暖在家的时候,都是穿着家常服,简单的T恤衫和牛仔裤,看不出来什么好看的地方,有点土。现在,顾暖打扮一番出来,换上了一件办公室人员穿的衬衫,下边一条西装裤。

别看西装一套,好像有点阿姨状。可是,终究是从品牌店买出来的款式,无论设计,材质,都是顺应潮流的,走在时代前端的。顾暖人本就个头苗条高挑,穿个新衣服出来,整个儿都变了。

一下子从小县城里的土姑娘,变成了大都市里的小资白领。

邱三姑经常去大城市逛的,因此,只看顾暖这个派头,都突然心里头一个戈登。

人要衣装这没有错。可是,真正会穿衣服的,足以看出这人的气质和品位到哪儿去,而这些都是一个人的修养息息相关的。

邱三姑此刻心头回旋的就是:顾家是要出一只金凤凰了吗?

【8】是狗运吗?

由于邱三姑的房子离县城有些距离,走路去肯定不实在的。和顾妈分开以后,顾暖陪邱三姑在县城里打了辆出租车,坐车到邱三姑娘家的农村。

车程去了半个多小时,中间没有塞车,可见真的挺远的。

正因为离县城比较远的缘故,县城本身的房子都卖不太出去,县城周边的农村土地开发,自然要落后于其它地方了。可以说,这个县城的经济发展并不是很好。

顾暖知道,县城里,多是做小生意的人居多。没有什么大企业进驻,更别提什么央企国企这样的巨型企业,可以直接带动一个地方经济腾飞,成为经济龙头。这样一个地方,想要凭靠自身来发展经济,是很困难的。

除非,本地人,自己创办出一个名牌企业出来。可能吗?

顾暖在这个地方土生土长,偏偏从来没有看过本地出过一个什么大企业或是名企业家。正因为如此,吴子聪当年走出这个地方时,曾对她说过:打死都不会再回这个地方。

一个地方经济停滞成这样,肯定是本地有很多顽疾,涉及的因素复杂,不是单靠一个企业家可以解决的。吴子聪到大学里学习过后,很了解这点,说出这样的话,顾暖认为可以理解。

因此,邱三姑家里,在本地里算是赚的钱比较多的了,否则不会让顾家认为是富的了。可是,说起来,邱三姑的老公经营的工厂,不过是个食品加工厂,做的是本地的一些腌制食品加工。由于销量还可以,所以,算得上是个小老板。

乡里的小老板是什么定义呢?

赚了几百万。有自己建的房子,外观规模比较豪华,家具比较奢侈。但是,土地其实很便宜,毕竟是自己的。房子造价,大概几十万最多。

有了点闲钱的人,都会投资。邱三姑拿着闲钱,前几年学人家投资房地产。可是,邱三姑不是第一批投资房地产的人。那种房地产界随便买什么房子都可以升值的时代过去了。现在买房子都需要投资人眼光独到,慧眼识金,否则,挑的房子有可能贬值而不是升值。

举个例子,零七年买的房子,和零九一零年买的房子相比,无疑,零七年买房的人,属于买什么房子都升值。零九一零年买的房子,则不一定了。

邱三姑算比较幸运,听了一个朋友的话,在离县城最近的一个城市买了套房子。

那个城市其实只能算中小等城市,人口比县城多不了多少。房价的升值空间有限。邱三姑入手的那套房子,从一平米四五千块,五年之后升到现在六千左右。

邱三姑觉得自己的房子升了一千块一平,都是证明自己非常具有投资目光的,因此,才看不起顾家买房子。

你说顾家买什么房子?没钱,向银行贷款买房子不说,听说买的那个区的房子都是人家不要的。

国内人大都是买涨不买跌。邱三姑是典型的这种人之一。谁去买跌,在邱三姑眼里,大都是傻的。

先不说现在邱三姑知道顾家买的房子其实是独具投资目光,要顾暖说句实话的话,邱三姑买的那套一平升值一千块的房子,在顾暖眼里,那绝对是失败到底的投资。

买房子没有那么容易的事。

第一,买的房子,如果你是投资的话,肯定是要考虑是卖,或是租。

国内房子的租金回报率,向来都是很低的。邱三姑投资的那套房子所属的城市,人口不多,租金市场供应足矣,根本提高不了租金。

邱三姑自己也知道这点,肯定是找个好时机把房子卖了。

相信国内买房子投资的人,都是这样想的。找个好时机脱手,套取现金。

一般的人,怎么计算投资成功呢?房子当初买多少钱,卖出去的钱比买的时候多,不就是投资成功了吗?

顾暖读金融的,那就绝对不是这样想的了。

投资讲究回报率。

在金融学里,回报率是要进行多项目纵向横向比较的。如果只是单独简单地计算一个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基本是没有什么价值的,对于一个专门进行投资的投资客来说。

一平升值一千块而已,期间房子没有出租,等于空着没有收益。未来这套房子的房价,有可能贬值而不是升值,因为城市人口没有再继续净流入的情况下,房子继续升值的空间受到了限制。

哪怕现在卖了出去,付税等其它费用,是要计算在本金里面的,等于到手的回报额没有预想的多。

横向比较的话,如果拿买房子的钱,去投资其它项目,有可能比这套房子的投资回报率更高。比如,投资到大城市的房子。大城市的房价,五年间的升幅比这高得多,而且未来继续升值的机率较大。

纵向比较的话,国内货币一直处于贬值状态。升这么一点钱,不足以抵消通胀。

更难听一点的话说,邱三姑投资这套房子的收益,只不过是比买国债的收益高一点。然后名头好听一点,我投资了房子赚了一笔钱,没有落后于时代。

说回来,如果考虑到邱三姑老公做生意的状况,顾暖会认为,邱三姑完全是瞎眼了,才去买那套房子。原因很简单,那套房子不容易出售,即是比较难卖出去。

价,你可以喊得很高,可是,当需要钱的时候,急于卖出的时候,真能以市场价卖出去吗?

不能。

邱三姑的老公不过是乡里的小老板。大企业的老板都有可能周转不灵需要动用到固定资产投资去换取做生意的本钱,来救济公司运作。

当邱三姑的老公如果不巧急需要钱的时候,邱三姑投资的那套房子八成要贱卖了,到时候,真是哭都哭不出来。

到这里,也不能说邱三姑一无是处。人家运气真的很好。

顾暖只记得,自己母亲父亲都说过,邱三姑的运气不是普通的好。顾爸那么多亲戚,也就邱三姑最幸运,人在家里姐妹里长得最不漂亮,却能嫁个老板,享受太太的生活,太狗运了。

是,有些人是有狗运,妒忌羡慕都没有用的狗运。

好比那个人说的:没办法,我有钱就是命好!

现在她们下了车,顾暖抬头一看,看见了邱三姑从父亲那里继承下来的山地。

真是不一般的狗运吗?

不!

是邱三姑的爸,是村里最具投资眼光的人。

------题外话------

下一章男主出来。

【9】顾金融出马

爬山的路上,邱三姑对顾暖说起自己在城里的那套房子,无疑,是想对顾暖使劲儿炫耀下自己。

顾暖淡淡的眸光一直望着路边。不知情的人以为,她这是小女孩心性,喜欢花花草草。

一个房子的价值,除了房子本身,更重要的是看环境。

顾暖清楚,这房子一定有过人之处。否则,当初邱三姑的爸,不会在村里人都不要这块地的时候自己一人承包了下来。

对此,邱三姑却不是这么想的,说:“我爸当初不知道是中了什么邪,村里分地的时候,别人分的好田好地,种的粮食长得飞快。没有人想要这块荒地。山地,能种什么?说是像到了今天,种点什么经济果林吧。可你算算人工,本钱什么的。在山里种果林,人工要比下田贵,运肥料什么的更辛苦。再说了,这样贫瘠的土地,能种出什么东西来,还难说。反正,我是想不明白他是怎么被人给骗的。明明,前后都有好地,他偏偏都没有分到,给人抛弃到这里来了。”

顾暖嘴角微微弯了一弯。

前后都要好地,中间唯独一块荒地。邱三姑到现在都没有看出什么蹊跷。可是,当年的邱三姑的爸,已经把今时今日的地产业,都给看出苗头来了。

邱三姑的父亲是什么时候过世的?

“我爸?”邱三姑叹了一声,“六年前死的。这块地,也是他那年头之前拿的。”

六七年前,顾暖记得,国内的房地产起伏,在如今这个时候无疑是高峰,而在此之前,同样有过黄金的时段。市场规律注定任何商品都是起起伏伏的命运。看来,邱三姑的父亲,是因为目睹过地产的风云,于是有了些先知。

说起来,邱三姑在大城市里有些朋友,可这些朋友,听说都不是邱三姑自己结交的,是邱三姑的父亲一些移居到大城市的老朋友。

邱三姑对此并不避讳,突然回头,朝顾暖下意识地看了一下,说:“你在大学里,听说成绩读的不错?”

顾暖想,八成她的事儿,邱三姑都说给大城市里那些朋友听了。邱三姑说她的事,不过是因为——讨厌。

是讨厌。顾暖知道的,因为自己妈经常说过,在顾家,她是唯一考上大学的人。当然,这不是说她顾暖特别优秀。要知道,在顾妈的娘家里,孩子们考上大学是比比皆是的事。比起一些表哥表姐,顾暖这个二本都还抬不上什么桌面。但是,顾爸那边的亲戚,一个都没有考上过大学的。

顾家那边,因此,总是戏谑顾爸家里出了个女状元。

邱三姑算是挺有钱了吧。结果,儿子读到初中缀学了,女儿现在勉强依靠赞助在本地一家高中吊尾。

一想到这事儿,邱三姑非得证明:穷人想改变自己的命运,靠读书是没用的!

你顾暖读的再好的书,都得丢人现眼。

把顾暖的事儿全都说出去,好让更多的人知道顾暖将来怎么丢脸。

这种事儿,这种人,自己心里有数就可以了。顾暖没有什么表情一说:“还好吧。”

她读的再好,也不会对邱三姑说好。

嘴巴不是用来吹的,做事是要让人另眼相看的。

邱三姑听她这话,想高兴,高兴不起来。因为自己现在正求着顾暖呢。

走到了半山腰。说是山地,其实是很矮的丘陵。邱三姑的房子,一枝独秀建在那儿。

狗运是狗运。要不是邱三姑爱炫耀,把自己父亲留下来的房子改建了,改得大气了,不一定把投资客吸引到这儿来。

远远望过去,邱三姑新建的房子,红白相间,采取了欧式别墅风格,是挺显眼。

听见有人来的声音,呼啦,房子的铁栅门,先拉开了。

一条黑色的大狼狗,虎视眈眈地瞅着来客。

那狼狗不仅长得高大,而且形状神似古希腊神话里头地狱之门的看门犬。顾暖心头一凛,清楚光看这狗的恶相,都是种族超群的,身价不低。

顾暖没有猜错。这狗,是纯黑的德国牧羊犬。德牧一直有号称军犬之王的说法。而黑色,才是德国牧羊犬最真正的本色。

邱三姑张口就说:“狼狗,我朋友养过一只,我知道。”

顾暖看下那边站在狼犬身边的男人,心里想,那人八成心里笑翻了。

邱三姑嘴里的狼狗,是指国内北方土生土长的黑狼犬,哪能和世界排名前三的德牧比。

站在德牧旁边的男人,看来三十出头,穿着西装打着领带,好像早料到邱三姑会来了。既然是要涉及到谈生意,或许要签合同的地步,穿得正式一点是必要的。

对方是认定邱三姑来卖房子了。

顾暖抬头的时候,是在小楼上面的二三层的窗户扫了一下。一排茶色的窗几,里头隐隐约约一些影子,不知道是不是只是家具。

“我侄女。”邱三姑想对方介绍身边的顾暖,接着对顾暖解释,“这是李先生。”

李先生?

顾暖轻轻点下头。很快明白,租客不是这位李先生。真正的租客在楼上。这位李先生不过是给人打下手的。

随之,李先生带着她们两个进了屋子。

“乔先生呢?”邱三姑问。

乔先生?这里房子的租客?

“哦,他刚好有事,出门去了。”李先生一边微笑,一边给她们两个倒茶。

“我一直以为乔先生是不方面出门。”邱三姑说。

顾暖认真地观察他们的对话。

看来这个租客,是以养病或是养伤的借口在这里住的。

分明是很会装的一个人。

“乔先生出去之前交代过了,说是,如果邱太太来了,一切照之前和邱太太商量好的去做。邱太太想好了吗?”李先生倒完茶,正式插入话题了。

邱三姑捂着嘴角轻轻咳嗽一声,用眼神示意顾暖。

顾暖问:“合同你们制订了吗?我们想先看看合同。”

“好。”李先生保持脸上的微笑,把准备好的合同,一式两份,放在了桌上,同时问起顾暖,“这位小姐是律师?”

一般来说,都是签合同时带个律师来。人家这么问很正常。邱三姑却是恨不得赶紧炫耀,说:“不,她读金融的。”

顾暖可以感觉到,不管是对面的李先生,或是天花板上好像投射下来的眸光,都是突然间有点改变,却没有改变那种傲气。

是,自她踏入这个房子时,她能读到的是一种俯瞰他人的傲气。明明,这房子都没有被邱三姑卖出去呢。可见,这是一些,该有多么自信的人。能到这种视若无睹的自信,说明其底气到了何种程度。

【10】店大欺客

邱三姑坐在自己的房子里,手里端着茶,却一直咽口水。

与邱三姑成鲜明对比的是,顾暖看着合同,安安静静的,仿佛周边都是空气。

邱三姑瞟了她眼里的合同,上回其实她看过一次的了,感觉就是那样,买房子卖房子,价钱明明白白写在那里,不知道顾暖看什么看到好像挑蚂蚁出来似的。要是她看,只要扫一下对方具体给多少钱,什么时候给钱,这个最重要。

钱只有拿在手里,否则,什么都没有用。

这是邱三姑的想法。这时候的邱三姑,哪有想过,上面天花板上,有双眼睛,正扫看过底下坐着的她们两个。

顾暖看完合同了,没有急着动作,只是,眼睛轻轻扫过正前方。不仔细看,都没有能发现,安装在客厅和食厅之间玻璃屏风上的摄像头。

是邱三姑在自己家里安的?或是对方搬进来后给安的?不管是那样,现在那个摄像头很显然有人在看,说明,摄像头是在运作着,此刻被人操控在手里面。

这足以说明件什么事情呢?

说明,对方很想要这套房子。

谁的*大些,谁掌控了主动权。买房很想买,或是卖方很想卖,主动权握在谁手里,谁就有开价的权利。

顾暖心头一转思,把手里的合同放在了茶几上,道:“合同我看了。”

“有没有什么问题吗?要是没有问题的话,身份证应该带了吧,那样的话,可以签了。”对面负责和她们签合同的李先生说。

邱三姑一边拿本子写字翻译李先生说的话给顾暖看。

顾暖点头,回头对对方说:“合同我们要再仔细研究。但是,如果就眼前这份合同来说,我们认为,不适合签。”

“为什么?”李先生脸上似乎浮现出一丝不解的表情。

“当然是因为你们出价低了呗。”邱三姑忍不住先开口抬价。

“低?”李先生好像表现出了不悦,说,“你这栋房子,挂到市场上去卖,恐怕连几万块都卖不掉。这点你应该心里很清楚。要不是我们乔先生住着你这个房子觉得对他运气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