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珊迷迷糊糊地问:“是怎么样呢?”

赵世禛看她困的这样还记得此事,不由笑了:“先睡吧,没有事。”

阑珊却睁开眼睛:“你说,我听着呢。”

赵世禛把她背后的被子往上拉了拉,又叫她枕着自己臂弯靠的近了些,这才说道:“动手的人找到了,他因逃不了,竟选择了自尽身亡。如今正在追查此人的来历。”

“死了?”阑珊诧异。

赵世禛道:“嗯,不过能够在驿馆当差的,都是经过层层挑选上来的,或者有人保荐,一定会查到踪迹。”

阑珊叹了口气:“雨公公怎么说?”

赵世禛道:“雨公公把案子要了过去,以后就叫司礼监去查。”

“哦,这也好。皇上出面查,不管结果怎么样,都跟五哥不相干的。”

赵世禛抚了抚她的脸:“放心了?放心了就睡吧。”

阑珊应了声,往他怀中拱了拱。

次日一早,洗漱过后,外头报说知府夫人同姑娘前来给娘娘请安。

既然住在县衙,相见是不免的,何况昨儿才出事,若是不见只怕对方多心。于是阑珊便命传了进来。

黄知府的夫人跟两位姑娘进了堂下,向着阑珊行礼,阑珊命扶起来,却见黄夫人是个相貌富态的妇人,两个女孩子也算是中上之姿,举止端庄,显然教养极佳。

原来因为昨儿的事情,黄玉一宿无眠,虽然荣王殿下宽宏大量,不追究他的过错,但毕竟在他治下,是他的疏漏。他知道荣王甚是宠爱侧妃,便天不亮就催着夫人快去请安,向侧妃多说些好话之类。

阑珊看她们神情忐忑的,就知道来意,闲话之后便又安抚了她们几句,夫人跟姑娘们才千恩万谢地退了。

后来又连绵下了两天的雨,因前方的路上难走,便又耽搁了数日。

及至重又启程,还没动身,京内里又派了十几位内卫过来,其中也有司礼监的人。

却是因为雨霁把兖州的事情急报回了宫内,皇帝特意又派了人过来一路护卫。

黄知府那边也加倍戒防,沿路派了亲卫护送。

这日将出兖州地界,晚上休息在小县城中。

吃饭之前赵世禛出去了一趟,许久才回来。

正西窗在逗端儿,小世子呵呵发笑,阑珊在旁见状也乐不可支,连鸣瑟都忍不住露出了笑容。

赵世禛靠在门口站了半晌,里头那两人竟都没发现。

直到赵世禛走到阑珊身后,在她肩头轻轻地摁落。

阑珊含笑回头,对上他的眼神便站了起来,同赵世禛走到外间:“什么事?”

赵世禛低低道:“我得去一趟西北了。”

阑珊很意外:“什么?何时?”

赵世禛皱眉道:“最好是立刻启程。”

阑珊知道他虽看着漠不关心,实则一直都知道西北的情形,如今听这么说就猜到情况不太妙:“是太子……”她问了这三个字忙又打住:“你若要去那就去吧,只有一件,太子固然重要,但五哥你……更重要。”

赵世禛凤眼微睁,看了阑珊半晌终于笑道:“有你这句话就行了。”

这夜吃了晚饭,外头侍从说雨霁到了。

赵世禛对阑珊道:“你进去吧,多半也是为了那件事。”阑珊就先退避了。

果然,雨霁入内行礼,面有难色。

赵世禛请他落座,雨霁推辞再三,终于说道:“王爷,奴婢才接到西北……”

话未说完,赵世禛打断了道:“雨公公来的正好,本王也正有事同你商议。”

雨霁一愣:“不知王爷有何事?”

赵世禛微笑道:“当初虽然对公公说了一些负气的话,但是本王难道真是那种冷血无情的人么,太子如今落在蛮夷手中,难道就真的置之不理了?于公于私都没有这个道理。虽然父皇未许我亲去,但我其实一直命人留意着西北方向的情形,总算探听到一些消息,如今便要动身前往。”

雨霁双眼圆睁,惊喜交加:“王爷!”

他本来也是收到消息,想请赵世禛赶往西北,可又知道他携妻带子的很不方便,如此开口有些似强人所难,没想到赵世禛主动提起。

赵世禛道:“我不能陪着回京,另外父皇那边也由公公代为回禀告罪了。”

雨霁定神忙道:“王爷若肯去自然是好!皇上那边您只管放心。”

赵世禛笑道:“可我也不是万能的,这一行若是老天庇佑,让我好好地把太子殿下救出来,自然是皆大欢喜,若是……”

雨霁吃了一惊,又赶紧说道:“王爷,若是真有个为难之处,王爷且记得务必先行自保!”

赵世禛怔住,雨霁看他一眼,终于又低声道:“奴婢知道先前因为皇上不许殿下去西北,殿下心里只怕颇有微词,但是殿下是误会了,皇上的用意是不想殿下轻易犯险,这也是奴婢的心思。所以奴婢才希望殿下这一趟前往,能成功救出太子自然是好,但不管如何,殿下的安危也是至关重要的,何况现在又有了小世子,就算为了世子跟娘娘也该千万珍重,所以王爷一定要……平安无事回来。”

赵世禛看着雨霁双眼泛红,不由略觉动容。

雨霁为人的确很好,当初荣王小时候在宫内,也多蒙雨霁照料过。

当下赵世禛起身,微微欠身:“多谢公公,至于姗儿跟小世子,就多劳公公了。”

雨霁擦了擦眼角,行礼道:“王爷放心,我就算拼了老命,也会护着娘娘跟世子妥妥当当的。”

次日分别之后,剩下的两天路程平安无事。

黄知府派的兵一路护送出了兖州境地,立刻就有京畿驻守司的军队接手保护,抵达城门处,又有荣王府跟镇抚司的锦衣卫接迎。

虽然只是短短的两天,雨霁却打起了十万分精神,如今见总算平安回京,才松了口气。

他下马拦着马车,对阑珊道:“娘娘,咱们进京,先回宫面圣,您觉着如何?”

阑珊道:“就听公公的。”

雨霁很高兴,又问:“小世子怎么样?”

阑珊笑道:“刚才睡了会儿,才醒了。”

雨霁欢天喜地,催着人进宫报信。

如此入了城后,一路前往皇宫,将到宫门处,却见有几匹马飞奔而至,行迹匆忙,看着却是东宫的服色。

雨霁诧异,忙叫人拦着问是何事。

东宫那人急匆匆地说道:“太子妃临产,特来向皇后娘娘报信。”

那人声音并不高,却把雨霁吓了一跳。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第 251 章

雨霁一惊之下, 忙道:“那快去吧!”先让东宫的人去了,才看向身后的车驾。

因为距离远,阑珊又在车内,自然是没听见两人说话。

雨霁满面堆笑到了跟前, 正西窗也跳下地,又从飞雪怀中把小世子接了下来,雨霁本是要迎阑珊的, 见小孩子身上穿的厚实, 显得圆滚滚的, 头上还罩着虎头帽子,眉清目秀, 可爱的无法形容,当下忙也跟着去逗小世子, 也不去接阑珊了。

一行人才进了宫门,却见有小太监抬着肩舆飞奔而来, 行礼道:“皇上吩咐,舒妃娘娘远行劳苦,特让乘坐抬舆。”

阑珊很意外:“这……”

雨霁笑道:“娘娘且登抬舆无妨,皇上这是怜惜娘娘远行辛劳, 且又才生了小世子, 怕您劳累了。”

阑珊这才笑说:“那就恕我放肆了。”果然上了抬舆,一路过宫门,向着乾清宫而去。

还未到乾清宫,前方有两个身影相偕走来, 大袖飘摇,似是朝臣。

阑珊起初还没在意,等略靠近了些,慢慢地认出那是谁,忙道:“快停。”

雨霁也瞧见了,原来那两人一个是内阁首辅杨时毅,另一个却是阑珊的义父李尚书。

两人显然也看见了他们,彼此加快了步子,李尚书更是小碎步跑了起来。

阑珊才从抬舆上下来,李尚书已经快到跟前了,阑珊撩着袍子便要跪下去行礼,李尚书冲上前一把将她扶住:“使不得!”

硬生生地把阑珊扶了起来,仔细打量,李尚书有些老泪纵横的,紧紧握着她的手道:“总算是回来了!”

阑珊也红了眼圈:“是我不孝,让义父担心了。”

“哪里的话……”李尚书忍泪的时候,目光转动突然看到西窗怀中抱着个襁褓。

他已经从杨时毅那里知道了消息,顿时瞪大了双眼。

西窗早走前几步,笑道:“李大人,快来看看您的外孙吧。”

李尚书喜形于色,惊喜交加地看了眼阑珊,便忙凑上前去看那小世子,一时惊叹。

此刻杨时毅也走了过来,阑珊忙欠身行礼,杨时毅却也拱手行了礼,淡淡道:“娘娘安然无恙的回来了便好。”扫了眼那孩子,微微一笑:“一路辛苦了。”

李尚书已经忙不迭地招呼道:“杨大人快来看,这孩子长的真是漂亮!”

阑珊闻言不由有些窘迫,杨时毅倒是真的走到跟前儿也认真看了眼,微笑道:“小世子的确是龙睛凤眸,一表非俗。”

雨霁没想到会碰见他们两个,心里暗暗着急怕耽误了面圣的时候,只是听杨时毅这般赞美,忍不住也笑道:“还是杨大人会说话。”

杨时毅向着他笑了笑,对李尚书提醒道:“回头再看也不迟,这会儿他们要去面圣,别误了时候。”

李尚书这才反应过来,忙笑道:“说的是,且先去吧。”

雨霁大大地松了口气,心里佩服还是杨时毅洞察入微。

阑珊却又向着李尚书跟杨时毅行了礼,李尚书还不忘叮嘱:“面圣过后且也记得回去住几天。”

见阑珊应了,这才彼此告别。

于是重又上了抬舆,小太监们则微微地加快了步子,将到乾清宫的时候,远远地看到有几个内侍从殿内走了出来,急急地离开了。

雨霁瞧在眼里,心中有数,知道那多半是先前进宫向皇后报信的去了坤宁宫后,皇后又派人来向皇帝禀明过了。

那边乾清宫门口的小太监也早就等候多时,瞧见雨霁跟阑珊一行人出现,立刻向内通报。

阑珊才下抬舆,那边就高声道:“荣王府舒妃娘娘同小世子到。”

到了殿门口,西窗把端儿小心翼翼地递给了阑珊亲自抱着,雨霁从旁护着,两人进内。

雨公公抬头,竟见皇帝并没有如同以前一样端然稳坐内殿,反而就在外头眼前站着,当下雨霁先跑上前,跪地磕头:“皇上,奴婢回来了,给您请安。”

皇帝笑道:“起来吧。”

雨霁站起身来,此刻阑珊也抱着端儿走到跟前,也要跪地,皇帝立刻让雨霁拦住,道:“你的身体还在恢复,别行大礼,赐座。”

于是小太监抬了椅子过来给阑珊坐了,雨霁已经小心地把端儿接了过去,抱到皇帝跟前给他瞧。

皇帝垂眸看去,见那小孩子虽然看着小小的,但生得粉妆玉琢,眉眼清秀,从方才开始就醒了,正瞪着眼睛盯着人看,那眼珠儿乌溜溜的甚是清澈灵活,透着一股机灵劲儿。

皇帝的唇角忍不住一挑,笑道:“果然是个好孩子。”

雨霁也忙笑说:“皇上,奴婢看着小世子简直跟荣王殿下小时候一模一样。”

皇帝目不转睛地看着端儿,点头笑道:“嗯,这眉眼儿是有些像他。”

两个人凑在一起打量着端儿,皇帝越看,那眼中的欢喜越发的满溢了出来,见端儿戴着虎头帽子,便爱屋及乌地问道:“哪里弄来的这帽子?倒是有趣。”

雨霁道:“路过兖州的时候,黄知府的夫人献的,是一整套,只是最近天越发冷,那衣物有些薄了,就只用这帽子防风。”

皇帝笑着捏了捏那虎头的耳朵:“还算有心。回头你吩咐尚衣局,叫好好地给他弄几套秋冬的衣裳,嗯,什么鞋子帽子之类的都别少了。”

“奴婢遵旨,”雨霁笑嘻嘻答应,又打量着皇帝的脸色,悄悄道:“皇上您抱一抱小世子?”

皇帝挑了挑眉,却终于抬手把端儿接了过去。

小世子换了怀抱,仿佛警觉起来,睁大了眼睛望着皇帝,像是在认真辨别他是何人一般。

皇帝对上那一双乌溜溜的凤眼,笑道:“这孩子看着瘦瘦小小的,精神头儿倒还不错。”

雨霁道:“可不是嘛,这还是稍微养的胖了些,奴婢才见到的时候比这时候还瘦弱呢,怪可怜见儿的。啧啧,不过是因为早产加上路上颠簸,遇上太多事儿了,这孩子却仍是这样精神抖擞的一点儿都不惧怕畏缩,可见是个好孩子。”

皇帝笑道:“这还是给养得好啊,是舒妃……”

说到这里皇帝回身看向阑珊,却突然愣住了。

雨霁也跟着看过去,猛然一惊,却见阑珊靠在椅背上,微微低着头,双眼却是半闭着,仿佛正在打瞌睡。

雨公公大惊,才要过去把她叫醒,却给皇帝拦住。

雨霁忙道:“皇上恕罪,这些日子娘娘为了照料小世子,加上路途遥远,身心疲惫的,今儿早上又是寅时就起了,怕是累坏了才这样的。”

“朕怎么会因为这点小事怪罪,”皇帝摇摇头,“舒妃、舒妃……真不愧这个‘舒’啊,她做的事情,着实叫人舒心。”

雨霁见皇帝丝毫也不责怪,才松了口气:“皇上体恤舒妃娘娘,就是她的福分了。”

皇帝看着怀中的端儿:“她毕竟是个女人,如今却拿着比个男人来用,的确是难为她了,何况还给朕添了这样伶俐可爱的小皇孙,你说……该赏她点儿什么好呢?朕想了很久还没想妥当。”

雨霁迟疑了会儿:“这、若以奴婢的浅见,那倒是有一件儿,只是不该奴婢开口。”

皇帝对上他的眼神就明白雨霁想什么:“你是不是想替她求正妃的位子?”

雨霁忙陪笑道:“奴婢不敢多嘴。”

皇帝道:“本来她的名分只止于侧妃了,谁知道先是郑家出了那样的事情,滇南一行她又处置的极好,又添了皇孙,把她扶正了倒也不为过。”

雨霁喜形于色:“皇上真要这样,那对于舒妃娘娘自然是极好的……何况,连小世子也都名正言顺呢。”

皇帝叹了口气:“让朕再想一想。”

此时阑珊猛然醒来,身形微晃,才想起自己正在面圣,吓得几乎从椅子上倒地。

原来方才阑珊本也是陪站着的,只是看皇帝跟雨霁凑在一起,全神贯注地留意端儿去了,又见皇帝是真心流露出喜欢之意,她便松了口气,扶着椅背悄悄地想坐一会儿。

谁知一放松,困乏不由地涌上心头,竟打了个盹儿。

这会儿反应过来,忙又站起身来。

“还不扶着舒妃。”皇帝皱眉。

有两名宫女即刻上前将阑珊扶住,皇帝也把端儿交还给雨霁,对阑珊道:“可见你累坏了,本来进了城,该让你休息休息再进宫的,既然如此,就先在宫内安歇吧。反正荣王也不在王府。”

阑珊心里是不愿的,这宫内有什么好,各种不便。

只是皇帝开口自然不容回绝,便委婉道:“臣妾多谢皇上隆恩,只怕于礼不合,倒是还出宫去的好。”

皇帝道:“礼不礼的,朕不计较就不算什么。”

说了这句,皇帝又看了看端儿,笑道:“对了,朕方才跟雨霁说起来,你这一趟着实辛劳,朕想赏赐你点东西,一时又想不到是什么好,不知道你心里可有想要的?”

阑珊一怔。

雨霁看了看皇帝,心中一动,知道若是阑珊此刻开口求正妃的位子,皇帝保管立即就准了。

刹那间,雨霁恨不得赶紧跟阑珊通个口风让她快求。

见阑珊不语,皇帝笑笑:“不打紧,你有想要的,不管是什么,只管提,朕都会答应你的。”

“臣妾、”阑珊怔怔地说道:“臣妾也没什么想要的。”

雨霁愣住,恨不得捂住她的嘴。

皇帝却一笑:“若是一时想不到,那也不用立刻就回答,你可以仔细再想想,回头告诉朕就行了。”

阑珊忙道:“臣妾遵旨,多谢皇上。”

皇帝又问道:“对了,这孩子可有了名字?”

阑珊道:“只起了一个乳名,唤作‘端儿’,王爷说他的名字得由皇上做主。”

皇帝笑道:“好吧,既然荣王也这么说,少不得朕仔细斟酌斟酌。”

于是皇帝让雨霁安排了住处,又布置妥帖的人手去伺候着。

出了殿,飞雪西窗才又簇拥过来,雨霁亲自道:“皇上命让娘娘在宫内歇息,我安排到凤栖宫吧,有你们几个近身伺候着,不至于有事。”

说着又低低跟阑珊道:“皇上这是舍不得小世子,想时时刻刻多看几回罢了。你就安心现在宫内住两天。”

阑珊这才明白皇帝为何要留她在宫中,只得应承。

雨霁说了这句,又道:“皇上方才问你要什么,你怎么竟想不到?”

阑珊愣住:“我该想到什么吗?”

雨霁哑然失笑,道:“你这傻孩……”忙又打住,只笑说:“这会子你若是求正妃的位子,还怕皇上不许吗?”

阑珊这才明白,便道:“皇上若是觉着我堪配正妃之位,自然就降旨了。我又怎么敢趁机强求?”

雨霁想了想,好像也是这个道理,皇帝那个心性谁也说不准,若是阑珊真求了,只怕他心里反而觉着不爽呢。

如今倒好,居然还开恩让阑珊细想,也是阑珊“傻人有傻福”。

雨霁便笑说:“原来我才是最傻。好吧。我就不操这个心了。”

安排了妥帖的小太监打扫了凤栖宫,阑珊道:“公公,我突然在宫内住下,要不要去给皇后娘娘请安?”

雨霁迟疑了会儿:“今儿倒是不必了,你累的够呛,今儿只管安心休息,明儿再说吧。”

先前回来的路上,并没有就昭告天下关于小世子的事情,如今才露面,对于京内大部分人而言,自然以为是世子未足月就生了,所以先前皇帝特意叫人抬了肩舆让阑珊乘坐,一是恩宠,二也是给众人看的,如今满宫中都知道侧妃鞍马劳顿,世子早产,身子虚弱。

且说阑珊听雨霁这般回答,才暂时的打消了念头,看乳娘给端儿喂了奶,阑珊洗漱过后,便上榻安睡。

到了下午总算又醒来,精神才觉好了些,隔着帘子见天色有些暗,正要叫人来问问世子如何,便听有个声音惊呼道:“什么话,难产?”

另一人道:“你作死啊,叫的这么大声!”

阑珊早听出之前的那人是西窗,后面训斥的却是飞雪。

阑珊心中徘徊着“难产”两个字,突然心缩成一团,忙撩起帘子:“西窗!”

不多会儿,西窗惶惶然地从门外跑了进来:“小舒子,你什么时候醒的?”

阑珊见他脸色不好,便问道:“你刚才说谁难产?”

西窗迟疑着不敢说,阑珊喝道:“还不说呢?是不是……太子妃?”

她不敢轻易说出郑适汝来,就算是猜测都不敢,仿佛说出口就是咒她一样,但是心惊肉跳,却隐隐有一种直觉。

西窗见她猜到,忙道:“是刚才看到外头有人往坤宁宫跑,听见宫女们在窃窃私语的,说是太子妃从中午不到就开始腹痛……现在也不知情形怎么样。”

“中午?”阑珊睁大眼睛,此刻天色已经微黑了,距离中午大概有两三个时辰了!

她立刻掀起被子翻身下地,西窗忙来扶着她:“你干什么?”

“我当然要去东宫!”阑珊心慌意乱,恨不得立刻飞去郑适汝身边。

这会儿飞雪抱着端儿进来,忙道:“天色将晚,你这时侯去,回来的时候宫门都关了。”

“那也要去,”阑珊脱口而出,却又定神一想:“快去请雨公公来!”

正好雨霁带了两个小太监来到,想抱端儿去乾清宫。

阑珊忙问:“公公,东宫的情形怎么样?”

雨霁见她知道了,才皱眉道:“才有内侍来报,说是太子妃有些……不太顺利,皇后才又从太医院调了好几个太医前去。我看皇上忧心,才想抱小世子过去哄皇上喜欢的。”

阑珊道:“公公,我想出宫。”

“你要去东宫?”雨霁满脸紧张,忙阻止道:“不行,你这会儿不能去!”

“为什么?”阑珊不解。

雨霁回头看看,见没有别人在,才说道:“荣王跟太子……你是知道的,太子妃如今难产,你去了就像是瓜田李下,白白的惹人猜忌,说句不好听的话,要是太子妃、或者皇嗣有个什么,你这一去,给那些有心人看在眼里,嚼舌利用起来,说是你冲撞了或者怎么样,对你有什么好?”

阑珊满心里只是担心郑适汝,没想到这一点,猛地听雨霁说,才呆住了。

雨霁又道:“你放心,调派去的都是太医院的好手,不至于有什么的。你就好好地在宫内等消息就是了。”

说着便笑呵呵地逗了逗小世子,跟阑珊道:“你要不要一块儿去乾清宫?”

阑珊咬了咬唇,微微摇头,心噗噗乱跳。

雨霁笑道:“那我便先带小世子过去,你放心吧,有我在,保管无事。”说着,又吩咐飞雪:“你跟着。”

西窗见没点自己的名儿,忙道:“公公,我也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