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面的见状,立刻拉紧缰绳不敢前进,担心前面有诈。

他们集中起来,背靠背围成一圈,谨防有埋伏。

只是等了一会,什么动静都没有。

中间的一人抬手,似乎示意继续前进。

雪春熙睁大眼,这是领头人!

顾青自然是瞧见了,掀开袖子露出手腕上的袖箭,对准了那个领头人。

领头的闷哼一声从马背上倒下,不过是眨眼间的功夫,周围足足两圈人都没能挡住暗箭,顿时惊惶起来。

骏马也受了惊,好几匹嘶鸣着到处乱跑,队伍立刻乱了。

“机会来了,”封应然站在她身后,忽然开口。

机会,什么机会?

雪春熙正疑惑,就见顾青带领着几个侍卫把手里的东西扔了出去。

东西砸在雪地里,没多久冒出滚滚浓烟。

见状,顾青领着侍卫慢慢向后撤退,显然是不打算继续硬拼了。

“那是什么?”

“小玩意儿而已,上不了台面。”封应然见她好奇,笑道:“这是上次剿匪的时候从他们老巢里找到的,害得我折损了一小队侍卫。瞧着不显眼,却能让人闻到后四肢无力,三个时辰内无法动弹。”

三个时辰躺在雪地里,这些贼人也不能活命了。

“顾副将不靠近,查清楚这些人的身份?”雪春熙看着顾青灵巧地躲在石头群里,飞快地离开原地,显然不止第一回了,身手熟练得很。

封应然摇头,答道:“这玩意不一定能让所有人都中招,还是小心些为好。”

雪春熙明白了他的意思,要是有漏网之鱼,单凭顾青带着的几个人,根本不是这些人的对手,很可能会折进去。

反正封应然留下,只会了拖住对方,好给车队争取时间安然无恙地离开,没必要牺牲顾青等人。

后面跟着的侍卫听到他的话,不由心里暗暗一暖。

爱惜侍卫性命的主子,没有人不喜欢。

他们再是身份地位,也是惜命之人。

只等了不够一刻钟,顾青就带着人赶了过来,行礼道:“不负殿下所托。”

后面的几人还以为这次肯定有去无回,抱着必死的决心,谁知道就扔了几枚暗器,跟着顾青平安回来了,如今还有些懵。

跟着封应然的侍卫扯着他们走在后头,悄声告诉几人刚才封应然说的话,几人看向三皇子,目光里满含感激。

雪春熙没有错看侍卫们的眼神,想到雪元香的话,她不由垂下眼帘。

到底是皇家人,不管是出于真心还是刻意,封应然轻而易举就收买了人心。这是大皇子做不到,或许也不屑于做的。

殊不知这些小人物才是关键,很多时候能起极大的作用。

“七姑娘,该走了。”封应然见她站在原地发呆,催促雪春熙跟上。

“七姑娘是累了吧,跟着殿下满山跑。”顾青凑过来,笑嘻嘻地开口。

雪春熙摇摇头,她暂时还不累,只是雪地不好走,没多久他们总要停下来等自己,叫人怪不好意思的。

侍卫也明白一个娇滴滴的丫头能跟着他们冒险已经足够胆大了,不可能完全跟上他们的脚程。

她走得气喘吁吁,额头满是汗珠,被冷风一吹,不由打了个打喷嚏。

封应然好笑,一手托着雪春熙的胳膊鼓励道:“顾青去前头看了,有个能躲雪的山洞,再走一刻钟便到了。”

果真一刻钟后就看见了一个山洞,并不宽敞。一行人进去,就挤得满满当当的。

早有人燃起了火堆,山洞里顿时暖和起来,雪春熙不由松了口气,裹紧了身上的披风:“也不知道这些人会不会还有援军,若是如此,前头的车队就危险了。”

封应然并不十分担忧,笑道:“父皇年轻时征战四方,对付几个宵小还是绰绰有余的。”

雪春熙瞥了他一眼,看出封应然真的不担心,顿时心下有些古怪。

果真皇家无父子,这种情况下,三殿下对皇帝并没有多少担忧,瞧着是感情淡漠。

封应然跟她躲在角落,其他人挤在另外一边,并不能听清两人的话:“七姑娘是不是觉得我太过于冷静和淡漠了,对父皇漠不关心?”

雪春熙没有答话,这正是她所想的。雪家人没有说谎的习惯,索性沉默下来。

见状,封应然摇头道:“父皇如今年迈,却并非无能之人。要是区区几个宵小也抵挡不住,他也就真的老了。”

余下的话他不说,雪春熙也能听出内里的深意。

连几个上不了台面的宵小都对付不了,皇帝老了,就该让出身下的位子了。

“而且七姑娘既然卜卦出父皇这次有惊无险,我相信七姑娘的话,没什么不放心的。”

闻言,雪春熙脸上微烫。也不知道是因为离火堆太近,被熏红了,还是被封应然毫不吝啬的夸奖给弄得不好意思。

幸好这时候顾青凑了过来,小声开口道:“殿下,兄弟们就在附近,是不是召集他们跟过来?”

“不,暂时还不是时候。”封应然摇头,否决了他的话。两人对话丝毫没有避开雪春熙,显然对她相当信任:“让他们先找个安全的地方养伤,随时保持联系。”

“是,殿下。”顾青瞥了雪春熙一眼,三皇子对这位雪家姑娘的信任超出他的预料。

不过雪家人一旦跟随,就对皇子忠心耿耿。同是一条船上的人,就没必要一直防着。

再说,殿下素来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要是用着谁都疑神疑鬼的,还怎么做大事?

顾青悄然无声退了出去,只说是在附近探探路。

山洞外的雪花越发密了,没多久就把山洞遮掩了一小半。

加上石头的遮掩,不走近根本发现不了这个山洞,是个很适合藏身的地方。

雪春熙不由隐晦地瞥了封应然一眼,恰好找到这个容身的山洞,又在身上带了适合的暗器,三皇子真的不是早有预谋?

又或者他早就猜出会有埋伏,所以事先准备了一切?

这比起懂得卜卦之术的自己,更是有先见之明,雪春熙眯起眼,这就是真正的三皇子吗?

那个只会听从皇帝的话,跟在大皇子身后沉默寡言的封应然,其实只是表象而已。

雪春熙嘴角微微一弯,露出满意的笑容来。

若果封应然只是个愚孝又仅仅懂得自保的懦弱皇子,她恐怕早就因为失望,不愿意尽心尽力辅助于他了。

幸好,三皇子并没有让她感到失望。

这个男人,总是在不经意间表现得令人极为惊喜。#####

第九十七章 寒意

即便山洞里燃起三堆火,半掩的洞口根本挡不住寒意。

雪春熙冻得脸色发白,裹紧披风几乎要贴在火堆前,都没能驱散身上的冷意。

外面大雪纷纷,看样子不下一夜都停不下来。

她以为自己撑不住,估计没到京中,就先要冻死在这里,忽然手上一暖。

雪春熙低下头,看见封应然的大手紧紧握住她,一阵灼热的暖意从交握的双手里传递过来,浑身的寒气渐渐被驱散开去,她不由舒服地喟叹一声:“多谢殿下。”

“再等一等,顾青去弄些吃的,吃完会暖和一些。”封应然看着她脸色没有刚才的苍白,稍微放心了一些。

听罢,雪春熙轻轻点头。

她明白该放手的,只是难得的暖意叫自己踌躇了片刻,实在是舍不得松手。

直到顾青扛着一条小臂粗的蟒蛇进来,雪春熙这才不情不愿松开了手。

顾青笑着招呼侍卫把蟒蛇切开几段,架在火堆上烤,又把腰上的水壶递给封应然:“探路的时候遇上这条冬眠的蟒蛇,顺手弄死了带回来给大家垫垫肚子。大冷天的,不吃点热乎的,实在难熬。”

一行侍卫跟着封应然,也算是经历了一番,彼此也亲近了不少。

加上三皇子素来在军中,没什么架子,他们窝在山洞里相处了一阵,更是共患难,侍卫不敢跟封应然套近乎,倒是跟顾青称兄道弟,有人笑着接话道:“顾副将说得对,这蛇羹可不是那么容易遇上的,要是有一杯酒配着,那就更好了。”

“谁说不是呢,”顾青见有人扯着侍卫的袖子,示意后者别乱说话。

出门在外,有任务在身,自然是不能沾酒水的。

如今侍卫大咧咧说出口,要是封应然听了较真,回头递了出去,这侍卫也是当到头了,更可能连累家里人。

侍卫说出口,脸色就已经变了,顾青却仿佛没放在心上,乐呵呵地自己动手把蟒蛇切成片,塞了一块进嘴里:“以前剿匪,别说蛇羹,就是鼠肉也是吃过的。粮草不足,身上没银两,也只能出此下策了。碰上像今儿的大雪天,肚子空空,别提多难受,浑身都冷得受不了。有些淳朴的百姓便送二两粗劣烈酒来,每人喝上一口,起码熬上一整天是可以的,就是胃里感觉火辣辣的,像是被火烧着一样。”

侍卫听了,不由沉默起来。

他们在京中算得上舒服了,月银不多,却也不少,养着一大家子,紧巴巴的,也是能每天吃上几片肉,喝一壶中上的好酒。

听着三皇子带兵剿匪,居然还得饿着肚子,心里对他又是同情却又是敬佩。

饿着肚子带兵剿匪,居然百战百胜,而且士兵伤亡并不多。

每回轮到封应然手下的士兵调配,大家都是挤破脑袋想跟在他后头。

奖赏是必然能到手的,不必担心被上头独吞了,而且丰厚许多。

加上封应然怜惜手下的性命,跟着他就算受伤,却不必无辜受死,想要跟随的人就更多了。

皇帝原本因为猜忌,才频密调换三皇子手下的士兵。

到头来,反而让几乎所有的士兵都曾跟随过封应然,知道他爱兵如子,在心里更是添上好感。

“多少年的旧事,莫要再提了。”封应然低声打断了顾青的话,后者笑呵呵地送上一节蛇羹,用树枝串起来在火堆上烤。

余下的几块生蛇片用干净的树叶托着,送到雪春熙的跟前:“七姑娘要不要试试,味道还不错,挺鲜美的。”

要是平常姑娘,早就被蟒蛇吓得花容失色了。

雪春熙看着毫无生气的蟒蛇,又低头瞥了眼树叶上的蛇肉,伸手捻起一块就要往嘴里塞。

这个时候能找到吃的,顾青必然是费了一番功夫,自然是不能浪费的。

再说,吃饱了才能走得快,不会拖封应然的后腿,这点自知之明她还是有的。

封应然一把抓住她的手,皱眉道:“七姑娘没吃过这些,只怕身子骨要不适应的。”

雪春熙一怔,顺从地放下了蛇肉,就见封应然把烤熟的蛇肉递给她,柔声道:“七姑娘吃这个吧,只是没有盐,味道估计不会太好。”

接过树枝串起的蛇肉,她低头咬了一口,烫得厉害,没什么味道,却是鲜美。

封应然把树叶上的生蛇肉吃干净,示意顾青把余下的蛇肉分给其他侍卫。

人数不少,每人只能垫垫肚子,好歹不至于饿着歇息,众人是感激的。

雪春熙喝了一口热水,就摇着头把水壶递给封应然。

侍卫都是直接抓起一把雪塞进嘴里,她娇贵得只能喝热的,烧起来甚是麻烦。

封应然却劝着道:“热水凉了就白费功夫了,多喝些暖暖身子才是。外面大雪纷飞,根本看不清路,害得依靠七姑娘来分辨回京的路,可不能饿着累着了。”

顾青接话道:“是啊,我们兄弟们还盼着能尽快离开这个鸟不生蛋的地方,七姑娘精神奕奕,才能指路,这功夫可不少,之后就得累着了,这时候别跟殿下客气。”

雪春熙这才又听话地喝了半壶热水,浑身暖融融的,倚着山洞角落,没多久就沉沉睡去。

还以为石壁又硬又冷,她今晚要睡不着了,谁知道闭上眼就睡过去了。

醒来的时候浑身还是暖的,没有半点冷意,雪春熙睁开眼,才发现自己被封应然连带着披风一并搂在怀里,难怪手脚都是暖的。

她脸颊微烫,手忙脚乱地站起身道:“让殿下受累了,我…”

“不妨事,”封应然不在意地笑笑,起身活动了一下手脚,示意早就已经起来的侍卫把火堆熄灭了:“雪小了些,我们也该启程了。”

雪春熙这才恢复如初,如果不是耳根还有些通红,仿佛刚才的事就不曾发生过一样。

她捡起地上的一根枯枝,随意往洞口外一扔。

树枝落在雪地上,划出一道浅痕来。

雪春熙裹紧披风上前查看,又抬头观察天色和方位,指着树枝较粗的一端道:“殿下,走这边。”

有老侍卫满脸迟疑,最终开口问道:“七姑娘,这并非回京的方向…”

京中在北面,这树枝分明指的是东面!

封应然却毫不犹豫地道:“听七姑娘的,我们启程吧。”

有他这句话,老侍卫再是满腹疑惑,依旧老老实实跟在后头往东面去了。

原本该是直接走北面最近,如今还得绕道,实在匪夷所思。

不过雪家人总是出国师,必然有过人之处,听她们绝对没错。

因为要辨别方向,一行人并没有骑马,雪春熙被封应然扶着坐在马背上,时不时停下来摆弄树枝来确认,走得极慢。

天色渐黑的时候,他们走得并不远。

始终没能看见村落,侍卫琢磨着今晚又要夜宿在外,不由皱眉。

若是直接往北面走,这时候该是到了最近的城镇,好歹有瓦遮头,不至于受冻,连口热水都喝不上,更别提是喝一壶烫好的热酒了。

封应然对此毫无怨言,侍卫也只能把抱怨咽下去。

只是等天色渐渐彻底暗了下来,顾青眼尖,一下子就发现了远处微弱的光亮,惊讶道:“殿下,前头有人!”

封应然也有些诧异,按理说这处是荒野,三面环山,前面却是荒地,不该有人居住才是,怎么会有人?

“上前去打探一番,小心行事。”他仔细交代,顾青点头应了,很快身影消失在夜色之中。

没多久顾青回来,身后还带着两个身穿盔甲之人,一见封应然连忙行礼:“拜见三殿下,末将久候多时了。”

“两位快快请起,”封应然面露疑惑,这两人分明是留守京中的御林军,怎会出现在此地?

两人身为武将,没有多少弯弯曲曲的心思,直接把事情托盘而出:“皇上离开后不到一月,后宫有嫔妃暴毙在寝殿里,贵妃娘娘严查宫人和侍卫,借此杀了不少人,甚至有罪证指向属下二人。属下察觉到这是一次借刀杀人的阴谋,连夜带着御林军离开,打算直接面圣,告发贵妃娘娘的叵测之心。”

只是他们迟迟没等到皇上,不免心焦:“三殿下,敢问皇上如今在何处?回宫危机四伏,此时不宜归去。”

封应然把埋伏的事简单说了,皱眉道:“我与父皇分开了,父皇该是往京中赶去。贵妃娘娘有此计谋,恐怕已经谋划多时。两位不宜回京,此刻京中怕是已经贴满两位的画像,以叛国缉拿。”

两位武将脸色一沉,早已预料得到贵妃会有此手段,才会隐匿在山涧之处:“三殿下,末将等该如何是好?”

封应然抬手,示意两人稍安勿躁:“大雪下了一夜,雪地不好走,父皇与大哥必然找了地方歇脚,应该走得不远,尚未回到京中。”

他看向身旁的雪春熙,后者对封应然轻轻点头,赞同了他刚才说的话。

见状,封应然才继续开口道:“两位点上心腹士兵赶去护驾,再将事情一五一十告知父皇。父皇英明,必然明白两位的苦处。”

擅自带兵离京,就算有苦衷,若非主动请罪,以后皇帝要是计较起来,他们和身后的家族一个都别想活了####

第九十八章 凝重

两人听了,面面相觑,依旧有些迟疑。

封应然好说话,不等于皇帝也是如此。要是皇帝因此追究起来,他们的下场也不会太好。

见状,封应然示意顾青带着士兵去营地休整,众人离得远了,这才再次开口,神色凝重道:“贵妃娘娘恐怕不止在宫里,在宫外也留了后手。两位速速赶去护驾,将功抵过,父皇必然重赏,而不会责难。”

两人听了,神色也是凝重。想到贵妃的手段,他们恨不能插上翅膀立刻飞到皇帝身边:“末将这就点兵前往,余下的士兵就交给三殿下了。”

封应然是领兵之人,他们在前,三皇子殿后,两人很放心。

他们回去营地交代一番,留下一位副将辅助封应然,很快点了一队骑兵匆匆往北面赶去。

雪春熙在营帐里也不敢掉以轻心,喝了一杯热水暖和身子,抓起一把雪扔在火盆里,看着火苗左右摇摆,皱了皱眉头。

皇上的情况有些不妙,只是两位武将已经点兵前往,应该能有所缓解。

她转过头,看见掀起帘子进来的封应然,轻声问道:“殿下打算点兵后,跟在后头支援吗?”

“不必,若是急着去,抢了两位将军的功劳,那就不好了。”封应然摇头,施施然坐在她的身前,灰色的眼眸盯着雪春熙:“我原本就没打算这么早赶去,该给下属机会得功劳,就不能让他们寒心。”

雪春熙听得心里叹气,封应然对待将士的态度,甚至比对皇帝也好。

不过也是人之常情,这些将士心思简单得很,谁能让他们吃饱穿暖,能保住他们的性命,他们就听谁的,绝不会随意添乱。

对他们越好,这些士兵只会加倍还回来。

虽说是粗鄙的武夫,却明白感恩图报,相处起来也轻松惬意得多,不必猜测对方会不会在背后捅刀子,也不用担心突然遭到背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