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的工匠,侍卫,林林总总到有六百余人。

方容还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拐带了一批儒生,有十几个,大部分都属于才学卓越,却比较偏的那种,对于诗词不大精通,考科举有点儿困难,却长于实物。

这些人怎么也是要想办法投了别人门下,做幕僚,做师爷,方容这样的身份,请不到那些名声大的,请些尚未扬名的到不是什么难事。

还有,工部负责江南河堤的几个小官,也让方容拐带走,许薇姝替自家男人安排妥当这些人的家眷,辛苦了两日,才有时间处理洞箫山上那帮娃娃。

许薇姝去洞箫山的时候,是做好了各种心理准备的,所谓故土难离,这些孩子们怕是舍不得洞箫山,不会跟她走,那她就多留下些银钱,还有自己这些年写的教科书。

目前,那帮孩子的教学离完成还远得很,以前她觉得不用着急,该准备的教材,也没大准备,如今既然要走了,总得安排好孩子们的未来。

有温瑞言在,想必这帮小子应该能好好生活。

虽说那家伙有时候是马虎了些,可秩序已经形成了,这些日子,许薇姝也没见过他们几次,应该不会出什么大乱子。

结果许薇姝一上山,山上正热火朝天地收拾行囊。

“快,这张白虎皮一定得带着,不能卖,那是咱们姝娘第一年去山上捡来的,好运气啊,这东西肯定能带来好运!”

“我的画,我的画也不能丢。”

“这是我的书箱,自己做的,我好喜欢!”

“不行,每个人的私人物品不许太多,太多了咱们拿不了,这些皮子,靖州也有很多,而且比京城的更好,都卖了吧,换成金银细软。”

温瑞言忙忙活活,头上大汗淋漓。

许薇姝:“…”

负责站岗放哨的,都是年纪比较大的孤儿,见山上这乱糟糟的情形让自家小娘子给撞上,顿时脸色通红。

半晌,温瑞言才瞧见许薇姝,连忙擦了把脸过来:“姝娘,你可来了,快看看这些账册,我实在是算不清楚…咱们的存粮还是带着吧,靖州那边怕也缺粮食,开的地我租给山脚的王家庄了,也不收租子,只别抛荒就行,还有这些家舍,能带走的细软都带走,带不走的便处理了…”

许薇姝也不知道,自己该不该感动!

“小琪和媛儿今年也十五岁,不如在京城找个人家嫁了,跟去靖州,怕是找不到合心意的人家。

想了想,她还是觉得,年纪小的娃娃跟着还行,她不大放心孩子们的教育。

至于那些男娃,皮糙肉厚,也无所谓。

他们去了靖州,又不是就一直不回来,看方容的表现,他必然不会放弃锦绣繁华的京城,大不了等孩子们长大,再让他们来京城发展。

可是年长的女孩子,去那等穷乡僻壤,土匪横行的地处,婚姻大事要怎么安排?

靖州就是有些大户,也不可能娶一群外地来,没有根底的女孩子,若是嫁给农家,又怕生活习惯不一样,女孩子们不适应。

但所有的孩子们,在很清楚自己会面临什么的情况下,还是要一起走。

那些十四五岁的女孩子,同样半点儿不在意:“一日报答不完小娘子的大恩,我就哪儿都不去。小娘子,我跟您读书识字练功夫,可不是为了伺候一个男人。”

那就走吧。

最后一场大雪过去,一日比一日暖和。

二月初二,许薇姝就告别了亲友,随着方容一起奔赴新天地去了。

在靖州,不知道有什么等着他们。

坐在早就准备好的,防滑防震,安全性极高的大马车上,许薇姝把原主的记忆调动了好些次,也只抓到一点儿靖州的消息——

天光九年夏,靖州袁天德率兵起义,三月占荆州,环州等四州,威逼京城,后,天教国师苍青等几位真人与其密谈,五日后退兵。

看来靖州也不安宁,不过,算是反的比较晚的。

第一百六十八章 买人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小孩子们骑着小马,沿着初有新绿的山路踢踢踏踏地前行,叽叽喳喳,凑在一处说话,到也不算寂寞。

许薇姝以后如果再重生一次,一定不会抱怨自己困守一地,没有见识过大千世界。

她现在绝对算是走南闯北过了。

靖州在大殷朝的西北方,多山地密林,也就滋生了不少山贼,他们这队人马,前面身着甲胄的侍卫开路,大批量车队后跟着的都是随行的家眷之流,每隔一小段儿,就是王府侍卫看守。

一看浩浩汤汤的架势,也知道不可能是一般的商队,再加上马车用的是六匹马,每一匹马都毛色光亮。

路上竟然有流民不约而同地跟在了后面。

方容他们也没赶人。

说起来,许薇姝到有点儿不好意思,应该是温瑞言这家伙惹祸上身。

他这人向来好心,有时候热血上头,还有点儿不管不顾的莽撞,一大把年纪人了,许薇姝恨不得让毛孩儿天天盯着他,才能勉强放下心。

这不,今天就是,稍不注意,温瑞言不知道怎么回事儿,跑去把自家的粮食分了一部分给那些流民,然后就勾搭着一堆流民缀上他们车队。

幸亏这是大队人马一起走,而且又过了春日,流民也不至于完全找不到粮食,否则还不知会出现什么可怕的变故。

就是现在,跟了这么多人,侍卫们的压力也大增。

许薇姝就看见好几个侍卫忍气吞声,却忍不住偷偷瞪视温瑞言,这位温先生也知道自己闯了祸。没敢再出去乱走。

此时正是中午。

即便是春日,太阳也已经有些毒辣了。

毛孩儿他们都累得没了精神,骑在马上,也显得恹恹的,看着就可怜。

事实上,走了小半个月,他们骑马早就没了刚开始的兴奋劲儿。

正好。路过一片小竹林。

许薇姝看了一眼。山坡上一片葱绿,旁边就是一条清澈的小溪,隐约还能看见鱼儿跃出水面。

她招呼旁边一小侍卫过来。笑道:“天色不早了,咱们就在附近扎营,吃点儿东西如何?”

王妃发话,小侍卫应了声。策马而去,没多时。整个车队就停了下来。

好些人开始扎营,烧火造饭。

许薇姝看了看天色,也下了车,转身叮嘱温瑞言别乱跑。就带着一群娃娃进了竹林。

昨夜下过雨,春笋才刚刚冒出头,很是可爱。

到不用多叮嘱。娃娃们挖春笋也不是挖了一回两回,保证不会赶尽杀绝。只间隔着挖些最合适的。

不一会儿,袁琦跟着方容溜达到这边。

袁琦的目光一直在灶台上的瓷罐里转,方容也差不多,只是和自家侍卫比,更矜持些。

“这是在做什么?”

“挖春笋。”许薇姝笑道,递给他一个,“益气滋补,是好东西,久吃不厌。”

只是这东西实在不大好切皮。

幸亏有袁琦。

“用菜刀,别用你自己的剑。”

许薇姝笑眯眯递上一把菜刀,谁知道他用剑砍了多少不该砍的东西,还是讲讲卫生的好。

袁琦瞠目,咬了咬牙暗道,她是王妃,她是王妃,就算她怀疑自己会拿心爱的,自家主人送给他的宝剑去削这么绿油油灰扑扑的东西,他也不能生气。

咬咬牙把春笋给削好,扔进不知道从哪儿找出来的大叶子里头。

袁琦又去把侍卫打猎,猎回来的山鸡收拾干净。

许薇姝把方容身边带着的绍酒拿了一瓶过来,简简单单一道春笋白拌鸡。

材料不很齐全,但架不住许薇姝做这种汤菜能作弊。

即便是懒得放好些调料,味道仍然鲜美得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

那些侍卫们,让一群毛孩子呵斥——“做人不能太自私,不许把所有的春笋都挖走,它们都是竹子的小宝宝。”

侍卫:“…”

方容失笑,一边喝汤,一边瞥过去,从这群孩子里看到好些好苗子。

应该说,大概所有人都被教养的不错。

如果他们能够顺利地长大成人,别管活在太平盛世,还是不幸身处乱世,应该都能适应的极好。

方容的目光在毛孩儿他们身上流连,毛孩儿猛地转头,瞪了他一眼,不说凶恶吧,也有点儿小猫炸毛的样子,一下子就把这位‘娇弱’的王爷给逗乐了。

许薇姝也笑,交代毛孩儿要是吃饱,就再去看看山上有什么可食用的东西,打包带走。

他们这一路,大约要经过不少荒芜之地,多带些粮食,总有好处。

那些侍卫们自己备的干粮,硬邦邦能硌碎了人的牙,除了耐储存之外,实在是半点儿好处也无。

小孩子们玩玩闹闹,很轻易地就捡了一些野菜,还布设陷阱,弄到不少小兔子,野山鸡之类。

不远处的山坳里,有不少炊烟。

许薇姝看了一眼,也没太在意,这些都是那些流民们生火做饭时燃起的火。

就是漫山遍野一大片的人头,看着有那么点儿吓人。

现在距离靖州还有半个多月的路程,但时间足够,不急着赶路,许薇姝找了个阴凉树下,玉珍和玉荷给她铺了一张毯子,她便缓缓坐下,举目赏风景。

山野风光自有迷人之处,虽然也只有她们这等闲人才有欣赏的心情。

那些流民们看到新冒出头的野菜,肯定不觉得可爱,只想赶紧摘下来进肚子。

只有进了肚子的粮食,才是好粮食。

玉荷就凑过来说了两个宫里常听人说的笑话,逗逗乐,笑了一阵子,许薇姝便让两个过来一块儿玩跳棋。

围棋太难,玉珍也就知道个皮毛,跟她下棋要气死。

五子棋两个人玩还合适,这会儿,玉荷和玉珍显然都不肯去和别人搭伙。

这两个自从离开京城,就紧紧黏在许薇姝身边,到不是什么‘争风吃醋’的事儿。

玉荷是个人精儿,又是宫里出来的,轻而易举地就和玉珍打好了关系。

如今许薇姝身边就她们两个大丫鬟,又是出门在外,还要陌生的靖州,俩人还恨不得多几个帮手,又怎么来得及‘争宠’?

只是一路上风尘仆仆,周围又有不少流民,她们怕有人冲撞了许薇姝,这才一起跟着,严防死守。

许姑娘也没法子,主要是前车之鉴,前阵子温瑞言招来了一伙儿流民,那帮子流民里有那么几个胆大包天,竟然敢大喊大叫地往许薇姝的车里冲。

虽然让侍卫们拦住,许薇姝也不怕,俩丫头却出了一头冷汗,尤其是玉珍,简直气得狠了,恨不得直接把温瑞言给生吞活剥了去。

好在跳棋也很有意思。

许薇姝是到宫里之后,利用宫里的有利条件新打造的,不但有彩色的瓷棋子,还有琉璃棋子,漂亮极了。

棋盘也是上好的楠木雕刻。

三个人一边闲聊,一边玩,许薇姝玩这个不用动脑子,也就顺便想一想离京之前调查的靖州方面的消息。

那是个凶相僻壤的所在,多山地,良田少,缺水,听说赋税什么的,朝廷都好些年没有指望。

到了靖州,若想经营好,其实也就是想办法发展农业,比如说多打井,采用滴灌什么的,若是有良种就更好,其它的,怕是还要剿匪。

一帮子土匪,无论是被逼无奈落草为寇,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反正只要有他们在,靖州就好不了了。

正想着,就见毛孩儿跟后面有老虎追一样,蹭蹭蹭地窜了过来,一头就扑到许薇姝面前,大口大口地喘气。

许薇姝挑眉:“嗯?”

毛孩儿吐出口气,躲躲闪闪不敢看她,好半晌才道:“先生,我能不能…能不能买个人回家?”

许薇姝:“…”

原来不远处竟然有个小村子,今年陛下征兵,他们村子,哪家若有十四岁以上,四十岁以下的男丁,都在征收之列,不过可以赎买。

有个姓何的寡妇家,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儿子今年刚刚十四岁,正好在列,她不乐意让儿子去当兵,但赎买需要五两银子,五两银对富贵人家那就是一桌酒席的价,可何寡妇除非把全副家当都给典卖了,否则上哪找这么多钱?

她一辈子都没怎么见过银子。

想了半天,也只有她们家二丫生得好,又还没许人家,二丫和她家的儿子是龙凤胎,当年也是被赞过有福气的,别说五两银,真卖给村子里的大老爷,十两也是有的。

许薇姝怔了怔:“你说,你想买下二丫?”

毛孩儿眼眶一红:“嗯,她长得像佑儿,要不是我没本事,他们也不敢卖了我的妹妹…这次,这次我想帮忙。”

“那就帮,你自己去,自己的事情,自己处理。”

许薇姝直接把毛孩儿打发走,“难道你现在连五两银的零花钱也没有?”

那当然有。

但毛孩儿他们离开京城之前,自己给自己就定下来条规矩,绝对不给自家先生惹麻烦。

买个女孩子不是大事,半路往队里塞人,却有风险,一路上,他们不是没遇见过哭着喊着,求他们收留自家儿女的可怜父母,但看着实在是可怜,过不下去的,都是给些铜钱,留点粮食,从没有收下人的时候。

第一百六十九章 遭遇

“既然是你要买,那就老规矩,自己看好自己的东西,不要给别人招来麻烦。”

许薇姝笑着挑挑眉,也并不贴补给他银钱,还瞪了温瑞言一眼,也不许他补贴。

毛孩儿花钱不算特别大手大脚,而且有经济头脑,平日里捣腾银钱的本事至少比温瑞言强很多,在山上打到的皮毛什么的,很少有浪费的时候。

现在他的小金库,绝对是孩子们里面最多的。

许薇姝的便宜弟弟还和他一起私底下偷偷做过生意,小宝那孩子不缺钱,后来一听说毛孩儿随着自家姐姐去靖州,就把银子都送给了他。

小宝已经不是当初那不懂事的笨孩子,读书明理,在他的印象里,靖州实在是虎狼之地,再说了,外面一片混乱,哪里能繁华如京城?

为了小伙伴,他也算差不多掏空了半个小金库。

不过,离开京城之前,毛孩儿早把所有的银钱都换成新鲜的布匹,各种精致的首饰,但凡是靖州那边缺少的东西,他买了一大堆,不但自己的银钱花得差不多,还把自家同伴的腰包给掏得一干二净。

即便如此,五两银他和大家凑一凑,还是能拿得出来。

问题是,人家何寡妇根本等不及,直接把二女儿小霞,送去了村子里的吴员外家。

而且,何寡妇都不觉得自己是卖女儿。

“就算匆忙了些许,可人家吴家也是明媒正娶,正正经经地接了人上门,怎么能算卖?我女儿嫁进吴家,乡里乡亲。都在一块儿,以后想了还容易见,好好的孩子卖给你们这些外地人,谁知道你们想做什么!”

毛孩儿:…

人家何寡妇说得极有道理,就算是卖女儿,当然要卖近一点儿,大殷朝的百姓也是故土难离。

吴员外有个傻儿子。前些日子不知道怎么回事儿。竟然一个人去山上,结果不小心失足滚下来,肚子上被树杈划开一条大口子。鲜血横流,连肠子都掉出来了,被家丁找到的时候,已经是奄奄一息。

请来的医生都说让准备后事。

如今买个媳妇给他冲冲喜。就是员外能想出来的,最后的手段。

何况。何寡妇家的小霞以前就传说是个有福气的,还是旺夫旺子的命格。

说来,这个吴员外也不是什么凶神恶煞的人物,这等穷乡僻壤所谓的乡绅。就是有那么几十亩地,广种薄收,雇佣了几户佃户。家里勉强能吃饱饭,平日里却还是要周济乡亲。遇见穷亲戚来打秋风,也显少拒绝。

说白了,和这个时代大部分有良心,要脸面的乡绅差不多,他膝下空虚,人到四十,得了一根独苗,就是他的儿子吴玉。

没想到生下来却是个傻的,连个囫囵话也说不出,即便如此,吴员外也算有后,总比绝了根苗好些。

毛孩儿一脸古怪地回来。

许薇姝见他没带着那个自己很想买的小姑娘,到也没多问,只叮嘱玉珍带他去洗把脸,缓缓弄脏了的衣服。

如果是正常社会,她教导这些孩子们,细致固然没错,可在眼下这样的乱世将临的时间点,教导的还是一群丝毫不会软弱,适应社会的能力极强的孩子,有时候适当放手才是最好的方法。

休息了半日,一行人准备开拔。

早一点儿到靖州,早一点儿安心。

再向前走,就属于土匪频繁出没的地带,虽然官兵护送,小股土匪不用担心,可万一碰上个把脑子不清楚的,惊扰王爷,王妃,那便是他们的罪过。

许薇姝也上了车,趁着还没有走,翻出京城传来的消息看一看。

方容如今没特意说过,他在京城都掌控着多少势力,但来的各种消息,有用的也会让许薇姝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