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华一愣,忽然明白他这是要与她共乘一骑,脸上不禁热起。心虚地看向四周围,军士们有的扎帐篷有的埋锅,似乎无人理会这边。元煜却不多言语,长臂一伸,将她捞上来,策马而去。

风吹来,原上青草微微弯着腰,夕阳的倒影落在湖上,粼粼波光跃金,好似火焰。

元煜带着初华奔跑了一段,待得大营里的声音都听不太分明了,才缓下来。

初华背靠着他的胸膛,扶着腰上的手臂,望着湖上的美景,只觉惬意不已。

“这地方真漂亮。”她说。

“当然漂亮。”元煜一笑,指指远处往湖里注水的那条河,“知道那河是从何处来的么?”

初华望着那边,又望望更远处,“天山?”

“正是。”元煜的声音里带着戏谑,“我那时想着若再找不到你,就到这湖里来捞人。”

初华知道他又作弄她,佯怒地在他手臂上捏一下。

元煜笑起来,反捉住她的手。不远处的水边,青草丰茂,元煜停下来,带着初华下马。

额上雪甩甩尾巴,自觉地湖边,低头吃起草来。

初华见地上有石子,玩心起来,拾起一块,朝湖面飞出去。石子点着水面,跳了五下之后,没入涟漪中不见。

元煜莞尔,也在地上拾起一只石子,抛起来,用马鞭一打。石子在空中掠过一道影子,贴着水面挑开去。

初华数着,足有十几下,不禁咋舌。

“怎么练的?”她问。

“无聊练的。”元煜答道,又捡起一块,抛出去,“行军打仗,没什么乐子,久而久之自然就会了,营中还有不少人比我打得好。”

初华了然。

元煜摸摸她的头,挑着一处干净的草地,躺下去,翘着脚,将一根草梗叼在嘴边。

这般模样,十足像个乡野里的放羊少年,但是初华却觉得,这个模样的元煜,比平时那高高在上深沉难测的朔北王,更让她心动。这时,元煜看向她,伸出一只手。

初华笑笑,走过去,在他身旁躺下,把头枕在他的臂弯里。

上方,天空深蓝,没有一丝尘埃。流云色彩缤纷,铺开漫天,如同仙境一般,引人遐想。

“我以前觉得烦躁了,便时常一个人骑马到城外去,像现在这样躺在地上看天。”元煜缓缓道,片刻,看看初华,“觉得我傻么?”

“是有些傻。”初华诚恳地说,接着,被元煜赏了一个刮鼻子。

“我也有烦的时候。”初华满不在乎摸着鼻子,想了想,“但吴三他们会带我取乐,而且戏班里的事很多,祖父一个人忙不过来,我要帮着他,没什么空闲去想太多。”

元煜看着她,目中浮起柔和之色。

“你说过,你祖父待你很好。”

初华应了一声,望着天空,道,“我一直不明白我为何没有父亲母亲,但在他去世之前,我都从不怀疑他是我的亲祖父。”说罢,笑了笑,“所以我找到睿华的时候,高兴极了,没想到,我还有一个兄长。”

元煜听着这话,眉梢一扬,又刮一下她的鼻子。

“做什么……”初华瞪他,要刮回去,被元煜捉住手。两人闹了一阵,待得消停下来,初华重新倚在他怀里。

“你其实比我过得痛快。”元煜摸着她的头发,说,“你有一群疼爱你的人护着你。”

初华转过头看他,道,“你也有啊,太皇太后和先帝,还有你那舅父和清河王。”

元煜唇边浮起一抹苦笑,没说话。

初华看他眉宇间又浮起一抹深沉之色,忍不住伸出手去,抚了抚他的脸。过了会,她忍不住好奇地问,“你父亲,真的很疼爱你么?比你那兄长还要疼爱?”才说完,她觉得似乎不妥,小声补充,“嗯……你不愿说便算了。”

元煜看看她,未几,摸摸她的头。

“我父皇对每个儿子都一样疼爱。”他说,“陛下想要皇位,父皇便给他皇位;我喜欢打仗,便让我来打仗;其他人喜欢玩乐,他便让他们都去做可闲散诸侯。”元煜目光平和,“你看,他让每一个人都实现了愿望。”

初华想了想,觉得有道理,又皱皱眉,“可是,皇帝……”

“总有人觉得父皇给的还不够多。”元煜道。

初华无话可说。这两兄弟的事,可真不是什么一般的家务事。可这么想着,又觉得比起来,还是朔北王亏一些。皇帝虽然觉得自己憋屈,可是在京城妻妾成群,声色犬马,一样都没落下;而朔北王,四面受敌,整天东奔西走,忙得连肥膘都没空养,那身上一块一块紧绷绷的都是肉,这不就是吴六嘴里说的苦命么……初华想着,眼前似乎又浮起他脱开衣服的样子,耳根一热。

又想歪了!她忙闭闭眼。

元煜看着她那满脸写满了小心思的样子,觉得有趣得紧,忍不住笑起来。他将她搂在怀里,贴着她的头发吻了吻,片刻,道,“初华,待回到五原,我就去中山国提亲。”

初华愣了愣,抬眼看他。

那目光熠熠,十分认真。

脸上腾起热气,初华嗫嚅道,“可……可睿华还不知道。”

元煜讶然,道,“我去提亲他不就知道了。”

“那不一样。”初华想到那时暮珠对她说话的话,忙道,“回到五原之后,我先去对他说,你再提亲。”

元煜愣了愣,正要再说话,忽而听到一阵马蹄声传来。

二人忙起身,望去,却见是一名军士,跑得很急,似乎有要事。

“殿下!”军士奔到元煜面前,将一份密函交到他手中,“宜禾来的急报。”

元煜颔首,接过那密函,拆开来。待得看完,神色不定。

“怎么了?”初华在一旁看着,觉得不对劲,问道。

“楚王和梁王联合了百越,要攻打朝廷了。”元煜道。

初华一惊,首先想到的就是睿华。楚王、梁王那反叛的诸国之中,赵国和常山国与中山国挨得很近,这些人发难,会不会对睿华不利?

想着,她急忙问,“中山国可有消息?”

“我要说的正是此事。”元煜看着她,淡淡道,“中山王,就在宜禾城。”

第72章 重逢

年初时,楚、梁等十国联合反叛,元煜出其不意,帮助中山王归国,使得诸国骤失一臂。诸国忌惮元煜,又逢水灾,按兵不动。之后,元煜则忙着应付西北,无暇南顾。朝廷夹在中间举棋不定,与朔北、诸国分治,颇有鼎足之势。

而如今,元煜安顿了武威,平定了匈奴,势力大增。诸国认为元煜既要固守西北,又不服朝廷,必然不会出手。于是,由楚国牵头,梁国为前阵,再联合了百越,诸国终于举兵,由东到南,连成一线,面进攻京畿。

急报从京城传来,夜里,元煜与田彬等将官简单地商讨了一番,命令将士抓紧歇息,第二日寅时刚到,天还沉黑,大军已经开拔上路,朝宜禾急行而去。

初华自从知道了睿华在宜禾,一颗心就没平静过。她一会恨不得马上见到睿华,一会又担心中山国是不是出了什么事,再过一会,又操心起该如何将她和元煜的事说出来……当元煜问她要不要跟着她先走,她立刻答应来。

元煜领着亲卫百余人,将大队抛在身后,马不停蹄,太阳还没到头顶,宜禾已经出现在前方。

金色的城墙耸立湛蓝的天空,城楼高耸。远处,雪山如屏障一般,横亘于天地之间。

还没到城门,初华就看到一辆马车从城中飞驰而出,上面端坐着一个熟悉的身影。

初华又惊又喜地叫了一声,策马飞驰上前。

睿华看着那马上的人,脸上的笑意早已扬起,驱散了连日来的担忧。还未等马停稳,初华就跳了来,睿华心一提,想叫她小心,初华却来到车前,拉住他的手,双目亮晶晶地望着他,“睿……睿华!”

她的声音带着激动和欢喜,许是一路被风吹得厉害,有些干哑。

“初华!”睿华看着那张脸,心头一软,先前盘算的那些教训的话也忘到九霄云外去了。他将她端详着,阳光,眉间含着深深的笑意。

“瘦了。”他皱皱眉。

初华赧然,不好意思地说,“没有瘦……”说着,亦将他打量,只见睿华的气色看起来比从前好了许多,身体虽然仍显单薄,却似乎已经拔高了些许。还有那面庞,不再是白皙得近乎透明,大概因为时常出门,带上了微微的麦色。

“你怎么来了?”初华忙问,“是不是中山国出事了?”说着,好像担心他受伤似的,将他上打量。

“中山国无事。”睿华莞尔,“我是来寻人的。”

“寻人?”初华讶然。

“正是。”睿华,看着她,意味深长,“寻一个总不给我回信的人,我在国中等得担心,便一路追着过来,看看她是不是已经把我忘了。”

初华讪然,看着他,陡然面红愧疚。

“睿华……那个……”她巴巴地解释道,“是事出有因,我不是故意不给你回信……”

睿华看着她,片刻,却忽而看向她身后,笑容敛起些许。

初华顺着他瞅着的方向望去,只见元煜也到了近前。他马,微笑地走上前,行礼道,“未知中山王驾临,有失远迎。”

他堪堪挨着初华,看上去好像很亲密的样,初华连忙闪开些。

元煜瞥瞥她,眉梢微抬。

“朔北王。”睿华还礼,看着他,仍旧不卑不亢。

“未知中山王来到此地,所为何事?”元煜道。

“无他。”睿华缓缓道,“特为接吾妹回中山国而来。”

初华的心一提,正要说话,却听元煜道,“原来如此。”他看着睿华,面含浅笑,吩咐左右,“来人,令府中设宴,孤要与中山王一聚。”

*****

宜禾城是个军镇,并不十分大。初华第一次来,四里看去,只见房屋都是夯土筑起,看着十分实,却并不精细。就算是元煜的官署,也不过比别的房大些罢了。

睿华在此处已经住了两三日,反而能给初华指点此城布局的奥妙,听得初华又是惊讶又是佩服,“睿华真厉害!”

他莞尔,余光瞥了瞥元煜,只见那脸上无波无澜,似无所觉。

徐衡这几日一直小心翼翼地招待着睿华,唯恐这位娇弱的中山王水土不服脾气不顺,如今见元煜回来了,一颗高高吊起的心终于落回原位。

宜禾城地处偏远,最拿得出手的也不过是羊肉。徐衡放开手来操办,让庖厨的军士做了一只整羊,各式羊肉摆在案上,香味扑鼻。

初华连着许多天都是跟着大队人马嚼糗粮,吃野菜,偶尔有肉干,已经是无上的美味。如今见得这般宴席,胃口大开。一边用着膳,一边还不忘给睿华推荐菜色。

“睿华,吃这个……”

“这个也好吃……”

睿华看着自己盘中那堆得满满的菜,有些无奈。这个小女,似乎忘了她才是刚刚远道归来,却俨然半个主人似的招呼起了他。

初华见他吃得慢,突然想起他在中山国的膳食是何等精致,忙道,“这些肉太大块了,我给你切碎些!”说罢,便要去拿刀。

睿华哭笑不得,忙拉住她,“不必,这样挺好,我能吃,你不必顾我。”

初华看他提起筷,将一块羊肉放入口中,这才放心来。

“你慢慢吃。”她又忍不住道,赧然,“我给你太多了……”

元煜坐在上首,看着初华那殷勤的模样,再看看自己的盘,颇有些不爽快。

这只小兽,可从来没见她对自己那么好过啊……

“孤在返回途中,接到急报。”&nb;膳后,侍从们撤食器,元煜对睿华说,“诸国已经举兵,中山国临近常山国与赵国,未知如何?”

“孤从国中出来之前,风声已经十分紧张。”睿华答道,“不过,中山国之力,已经足以自卫。”

“哦?”元煜笑笑。

睿华接着道:“不过事态多变,孤打算明日便带着王妹回中山国去。”

初华正在喝水,几乎呛住。

“孤早前与殿相约,吾妹为殿钻研火器,事成即归。”睿华神色镇定,“如今,孤听闻殿的火器营扬威四方,亦大破匈奴,吾妹功成,当回中山国。”

元煜听他说,神色不改。

“火器营之事,大王说得不错,”他缓缓道,停了停,“不过,初华还不能回去。”

睿华目光骤然凝起。

“为何?”他问。

元煜瞥瞥初华,毫不意外地看到她一个劲朝自己使眼色。

“不为何,”元煜道,“孤以为,初华目前所为,还未算得功成。”

睿华皱眉,正要说话,初华突然咳嗽起来,猛地咳个不停。睿华吃惊,将她扶住,“怎么了?”

“无事……咳咳……”初华可怜兮兮道,“睿华,我不太舒服,你带我去后院吧……”

睿华目光闪了闪,随即对元煜道,“吾妹身体不适,还请殿准我等暂且退。”

元煜看着那个眼睛求饶一样瞥着他的人,嘴角微不可见地瘪了瘪。

“中山王自便。”他似笑非笑,淡淡道。

*****

进了后院,初华的咳嗽就好了。

睿华看着她,有些无奈。

“不难受了?”他问。

初华点点头。

“那我再去与朔北王理论理论带你走的事。”睿华说罢,便又要往前堂去,初华连忙将他拉住。

“睿华,”初华急道,“我有重要的事与你说。”

睿华看着她:“何事?”

初华红着脸:“你听了可不许生气。”

“何事?”

初华望着他,小声说,“我喜欢上了朔北王,他也喜欢我,他想娶我……”

睿华面色一变。

“睿华,”初华连忙道,“朔北王是个很好的人,你看,他救过我,救过你,也救过中山国……”

“那是因为他一直算计着你。”睿华眉头蹙起,道,“他也说过,帮人不是白帮。他救我和中山国,是为了对付楚王他们,救你,是为了让你给他帮忙。初华,你太单纯,帝王之家,连血亲都能瞬间反目,谈何真情。”

“元煜不是那样的人,”初华道,“睿华,不瞒你说,此番若没有元煜舍身相救,我或许在西域就回不来了!”

睿华目光一寒。

“初华,”他语气低沉,“他曾经保证,不会让你遇险。若不是因为他,你不会到匈奴,也不会到西域。”说罢,他意味深长,“你说朔北王舍身救你,可他不是也没耽误与西域诸国会盟么?”

初华一愣,正要辩解,一个声音忽而传来,“孤到西域,就是为了救初华,军中司马记了每日行程,中山王一看便知。”

二人看去,却见元煜不知何时来到。

初华愣愣地看着他走到自己和睿华的面前。

睿华看着他,目光沉沉,四目相对,如同暗藏着什么,交锋即将到来……

“兄长。”元煜忽而道。

睿华一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