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不过是阿贝一句顺嘴的话,不过因为如今离着阿珠的婚期将近,她倒是敏感起来,眼睛一瞪就不干了,弄得阿贝反而呵呵的笑起来,用一种意味不明的眼神看了看阿珠,小声说道:

“我这不是怕阿海哥学了别人藏私房钱嘛,你真不领情啊!”

“你还说?我还没嫁呢,就管他挣钱,亏你想的出来。”

阿珠羞恼不已,伸手就想拍阿贝,这里还没动手呢,阿海的声音又响了,说起来这人如今神出鬼没的,搞得好像阿贝这里和自己家一样。

“不妨事,我本就想过来说一下的,不过阿贝,你姐姐管我的钱没事儿,你这小舅子说这个就有些不仗义了,有挑拨的嫌疑啊,小心我以后撺掇你姐给你找个厉害媳妇。”

看着走进来的阿海笑容满面就知道这生意应该不错,阿贝也替他高兴,不过阿珠就不成了,这些私密话给听了去,她脸都红了,忙不迭收拾了一下,就往里头走。

“我去做饭,都该饿了。”

“阿海哥,我姐脸红了,赶紧的去追我姐,吧私房钱交代了吧,哎呦,别打,我的脑袋。”

第78章 私房和出嫁

别看在别处阿海似乎挺精明的,可这毕竟还是个没成亲的小伙子, 遇上了自己的未婚妻, 这精明什么的立马就被抛到了九霄云外, 甚至还傻不拉几的真的听了阿贝的话,跟着阿珠去了厨房,在厨房门口呆头鹅一样看着阿珠, 好在他这发傻的时间够短, 知道在阿珠恼羞成怒的时候赶紧的凑过去帮着烧火,换个缓刑。这才让阿珠稍稍给了点好脸色看。

“一会儿吃了再走吧,这几日你也累坏了,免得回家去做。前几日我瞧着都是二婶他们给你送的饭,怎么不过来说一声?在我这里吃也是一样的。”

阿珠回神之后人又恢复了几分爽朗,招呼起来也不见外了, 就像是老夫老妻说着家常一般, 可见她那性子里还真是少了几分姑娘家该有的娇羞, 简直就是个女汉子, 难道这就是海边女子的爽朗之处?

阿海听见阿珠这么说,心细的他先看了看阿珠的脸色,感觉不会因为自己和她见外而生气, 这才高兴又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

“二婶他们说了, 说是过些日子咱们这亲事就要办了,这时候人来人往的还是避忌些的好,免得让不知道的人看了,多嘴多舌坏了你的名声。再说了你不是也忙的很嘛, 一个人活计多的自己做饭都快来不及了,我那里好歹还有我奶在呢,比你总方便些。”

这倒是实话,与此同时也说出了阿海的不好意思来,都要成亲的,按照规矩,那是连见面都要避一避的,讲究的避上三个月都是有的,也就是他们两家爹妈都没了,又因为住的就在隔壁,还是海边这样有些大大咧咧的渔家子女,这才将这规矩看的淡了些,不然还不知道会被人说成什么呢。

也因为这个规矩,阿海今天这来的一趟也显得有些突兀了,既然他都知道要避忌,怎么突然这个时候过来了?阿珠也不明着问,只是淡淡的看了阿海一眼,那小子立马就啥都交代起来。

“我这是来和你说说这钱的事儿的。”

说到这个阿海也真是脸红了,他还真是让阿贝说着了,就是来交代私房钱的,来的时候不觉得,这被阿贝说穿了之后,阿海怎么想怎么觉得自己有点窝囊,媳妇还没有过门,自己这就连私房都自己屁颠屁颠的送上门,是不是那个没用了点?可一想自己家说是个家,其实也就是一个人,挣了钱都没人分享快乐,好像也没啥好的,还不如说白了的好。这样一想心里自己给自己立马解套了。

“我这几年挣钱也算是用心,你也看到了,家里添了不少的东西,田地也多了凑到了十亩,虽然不是啥好地,可有了这个,每年租子怎么也能有个三五两,以后即使出海没啥出息,也不用担心吃饭的事儿了。也因为挣下的银子基本都换了家底,存银不多。加上这几日挣得,总计差不多十六两多一点,我算过了咱们成亲的时候办喜宴估计要五两,另外做全套的被褥幔帐什么的,估计也要五两,剩下的六两,我准备拿出来,合着前头准备好的两匹布作为大婚前,最后一次过大礼时候的聘礼,你看咋样?咱们家上头都没了能做主的爹妈,这事儿也就咱们自己来商量了,你别嫌我皮厚就是。”

阿珠听得都有些傻眼,这人交代的可够清楚的,就差零头一并说出来了,可在想想他说的没有长辈交流的难处。确实也是个大问题,姑姑也好,那边二婶也罢,即使再亲,到底隔了一层,有些事儿却是不能说的太明白,如此一来,还真是不如这样直接了当自己说的好。

想到这里阿珠也稍稍稳了稳心绪,坦然的说道:

“既然这么说,那我也说的清楚些,你那什么全套的幔帐就不用做了,我这里都置办好了,到时候等嫁妆过去,请了铺床的全福人铺了就是,你也省些银子,我这里箱笼准备了四个,里头冬被,夏被都有,四季衣裳也有,家具上还有一个马桶,一个梳妆台,正好能凑六台嫁妆,首饰也置办好了,当天身上带着就是,还有你准备送来的聘礼,阿贝说了,到时候一并在带回去,当嫁妆,这样算,加上我的那四亩嫁妆田,或许能有八台,嫁妆银子也能凑满8两。”

阿珠说一句,阿海的心就跳一下,等着全说完,冷汗都要出来了,吞咽了一口口水这才回到:

“我这聘礼从定礼大大礼,总计也不过是十两不到,你这嫁妆可一下子翻了几番了,我怎么感觉有点不对啊。”

“有什么不对的?嫁妆是我的私产,也就是看个热闹,到时候还不定啥时候能用的上呢,你可摸不着,呵呵呵。”

说道后来,阿珠也笑了,看着或许人人会羡慕阿海这一回赚了,娶了个有钱的媳妇,可真过起日子来,这银子田地,啥都是阿珠的,哪怕是哪天和离了,阿海也没有半分,这样说起来,阿海送的再多,那也是给阿珠的私房增加厚度,半点便宜占不到,也不知道想明白的人有多少。

阿海见着阿珠笑了,不用想也知道这会儿她想的是什么,忍不住跟着也笑了起来,看着阿珠在热气的熏染下微微泛红的双颊,忍不住心中一动,脱口而出说道:

“我摸不到不打紧,反正我儿子能用到就成。”

这已经是调戏了有没有?阿珠的脸立马就红的像是红布一样,眼睛都瞪圆了,还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回嘴,只能狠狠的瞪了他一眼,惹得阿海得意的笑了半响。

门外听到这里头动静的阿贝也偷偷的再笑,他是真没有想到这阿海哥还这是过来说私房的,这人这的是有意思,恩,自己挑姐夫的眼光也是一等一的好。

等等,阿贝,这人不是你挑的吧,是人家自己上门说亲的吧,你这功劳往自己身上揽是怎么回事儿?

不管到底怎么样吧,反正阿海和阿贝的亲事终于要到了。阿贝往着天上碧蓝的晴空,眼泪忍不住往下流,默默地对着天空说道:

“爹,娘,阿姐要嫁人了,就是阿海,你们听到没?阿姐有嫁妆,有田地,阿海哥人也不错,你们可以放心了,我也很好,有家业,有房子,有存银,以后会更好的,爹,娘,你们放心吧,老白家会越来越好的。”

风轻轻地吹过,带动树叶沙沙的响,好像在对着阿贝做回应一般,惹得阿贝忍不住眼泪越发的多了起来,终于憋不住,窜回了自己的屋子,用被子捂住了自己的脑袋,呜呜的哭出了声。

虽然他真的觉得阿姐这个亲事很好,虽然他也知道嫁了人,阿姐还是在附近,虽然他明白这是必定会有的事儿,可他还是在这一刻莫名的感觉到难受。等着姐姐出嫁,这个家就只剩下自己一个人了,老白家只有他一个了。那种孤单,那种惶恐,那种无措让阿贝这个已经十岁的孩子很有些承受不住。

。。。。。。。。。。。。。。。。。。。。。。。。。。。。。。

七月初八,宜嫁娶,村中空地上摆满了桌子,因为两家都没有了高堂,屋子又是邻里,所以索性两家的喜宴合在了一处由村长代为主持,村中亲眷的壮男从阿贝家中抬出嫁妆送入了隔壁的阿海家,总计不到二十步,或许这是有史以来最短的送嫁路程了。当然这满满的嫁妆一样也成为了村子里最华丽的一份,有地契,有嫁妆银,有两台家具,有四口大箱笼,或许即使是十年后,这村中的女娃子都不敢想象如此之多的嫁妆傍身,一个个羡慕妒忌眼红,可在回头看向阿贝,这样的情绪却什么都没有了。

阿贝红着眼睛看着阿姐盖着盖头出门,手里那一碗水怎么都泼不出去,刘白氏在后头哭的眼睛都肿了,搂着阿贝的手都在发抖,而阿珠每一步的脚边一样留下了硕大的泪滴。

“阿姐。。。阿海哥,好好待我阿姐。”

终于阿贝还是将碗里的水泼了出去,只是连带着那眼泪也一并落下了,阿姐出嫁了,那种感觉像是心被撕裂了一样的疼。这一瞬间,这个家没有了一半,阿贝怎么能不疼,就是刘白氏看看这家中只剩下孤零零的阿贝,心里也是一揪,只觉得满心都是泪。

“就在隔壁,阿贝,你阿姐就在隔壁,嫁了人依然是你阿姐,不远,真的不远,不哭了乖啊!”

说着安慰的话,刘白氏这会儿却一个劲的埋怨老白家祖祖辈辈,怎么这子嗣就这少呢?留下阿贝一个,这看着就让人心疼。独苗苗一样,日后每日里日子过得多难受。还有阿贝他爹妈,怎么就不知道多生几个呢,要是多几个,哪怕都是女娃,这会儿好歹也有个心里安慰。

咳咳咳,养不活的时候你咋不这么想呢?

第79章 新婚和童养媳

喧闹的喜宴已经完结,昏暗的村落中, 一片寂静, 人群散去后的寂寥没有几个人能感受的到, 可阿贝不一样,这个家真的只剩下他一个人了,这种感觉很不好受, 即使今天, 因为顾忌到阿贝的心情,刘白氏特意让自家老二刘大树过来陪着他,可谁都知道这事儿不可能一直持续,毕竟人家大树也成亲了,有自己媳妇的暖被窝不钻,谁稀罕你个臭小子对吧。也就是这一二天里让阿贝好有个缓冲而已。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穷人的孩子也早熟, 自然是心下明白的很的, 所以即使心里很是难受, 却一个劲的开始给自己鼓劲,大晚上的睁着眼睛睡不着就在那里寻思,以后自己一个人的日子该怎么过。

他其实真的不用多想, 也不该轻视阿珠对于自己弟弟的关切之心, 就在这两日之后,大树准备搬回自家的时候,刚新婚的阿珠就和阿海两个出去了一趟,等着他们回来, 阿贝的家里又多了一个人,而且还不是什么不相干的人,是阿贝未来的小媳妇,是的,为了解决阿贝一个人的孤单问题,阿珠很是利索的为阿贝寻了一个童养媳,就是南面泥潭村一户寡妇家的小闺女,说来这事儿其实阿珠早就在琢磨了,只是一直没有合适的人选。

像是阿贝这样的情况,虽然不说是什么富户,却也不算是最底层,有那么一点子家底,所以,去寻个不知道根底的什么乞儿那是绝对不现实的,十岁上下的乞儿里头基本没有女娃,有也早就被人贩子给弄走了,机灵的多半也自卖自身了,剩下的女娃,多半都是四五岁上下,这样的岁数养在家里自然是不合适的,没的让阿贝养孩子,他们即使有善心,也没有这个能力不是。

剩下的能选的寻常人家里,人丁多的不合适,因为生怕人家仗着人多,以后欺负阿贝,或是看着阿贝人小,来侵占阿贝的家产,那就不是结亲,而是结仇了,所以这一点很重要,人丁太少的也一样不成,因为这样一来很有可能不是寻媳妇,而是寻了一家子,以后说不得会让阿贝的负担过重。

有了这么几个问题,要寻一个合适的那真是不容易,好在老天不负有心人,事儿就是这么凑巧,前一阵子阿海去县城的时候正好听说泥潭村有一户人家,当家的男人前几年也和阿贝家的爹妈一样,出海没回来,只剩下了一个寡妇带着两个闺女一个儿子过活,那大闺女那年才十五,为了能熬过这个难关,百日孝期里头就匆匆的出嫁了,嫁给了附近一个村子的一个死了媳妇还带个两岁孩子的二十四五的鳏夫,只为了能换上在渔民家看来,绝对是大手笔的二两银子的聘礼,好让娘养活弟妹们。

靠着这一笔钱,娘几个总算是能办了丧礼之外,有一点子余钱凑合着熬过去,随后那寡妇带着十二岁的儿子和九岁的小闺女就在村子里人的帮扶下,靠着在泥滩里养些蛤蜊之类的活命。后来又跟着阿贝他们村子学,在县城摆烧烤的摊子,混点银钱,凑合着倒是也能过下去,可眼瞧着如今那当年的孩子,如今的唯一男丁已经十五了,家里的房子却是半塌一般,那当娘的自然开始发愁将来娶媳妇的大难关,虽然这儿子也到了能出海的年纪,也能比往日多挣点,可这年岁吃的也更多了,怎么也没有啥能存下的余钱来,这房子咋办?以后的聘礼咋办?一样样的差点没把这寡妇给愁死。

这个档口,阿珠拖人上门了,说了一下自家的情况,想要选了她家那已经十二岁的小闺女做童养媳,愿意给三两银子的聘礼。这还有啥说的?那家当娘的自然是愿意的,不说这三两银子能让家里重新翻新房子,改善家里的情况,就说这人选,她就分外的满意。

别看是当童养媳,名声上不好听,可实际上却十分的实惠,说白了和正经的说亲其实已经没差别了,毕竟这一家子人就阿贝一个,摆明了就是作伴的。还没有公公婆婆磋磨的担心,有些家底,有屋子,有不少田产,还有大姑子一家就在隔壁可以帮扶,自然也不用担心自家小闺女以后受苦没饭吃,这样的人选,比当年大闺女的婆家不知道好了多少去,那家即使给的银子也有二两,家底看着也不错,有两进的大宅子,还有十几亩的田地,可那到底是没分家,一家子住一起,自家闺女当个继室,还不是大房,女婿兄弟足有四个,正好排了老三,最是尴尬,到如今还要在婆婆手底下吃饭,活不少做,日子辛苦还不见好。将来说不得还比不得这当童养媳的小闺女日子过得松快呢。

这样一想,寡妇也不去在意外头说自己卖闺女养儿子的闲话,很是坦白的和自家的孩子说了这里头的道道,还偷偷带着来看了一回,在村子里打听了阿贝的人品家底等等。知道阿贝能干,七八岁上就能挣钱养家,人也聪明厉害,会识字,会算数,还能打猎摸鱼,和村中其他人也交好,人品很不错,没多久就回了阿珠的话,同意了这婚事。只是因为正好赶着阿珠成亲,这才将事儿缓到了婚后。

阿贝是真惊呆了,他哪里能想到自家阿姐居然还能有这么一手,一个童养媳,比自己大两岁,不单是将自己一个人孤单的问题解决了,连着以后做饭,洗衣,打扫,连带着五年后的成亲全一并搞定,这利索劲真是让人瞪目结舌,就是知道些大概的刘白氏,也为阿珠的行动力赞叹不已。

”这样好,这样好啊,以后阿贝忙完了外头的活计回来,这家里也能像以前阿珠在家的时候一样了,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的,到家就有热饭,衣裳脏了有人洗,家里也能有点子热乎气,我也不用担心,他这日子过得邋遢了。“

看着阿珠领回来的女娃子虽说看着有点显小,不像是十二岁的模样,估计家里日子过得有点苦,耽搁了长身子,可人干净利索,一双眼睛也看着清透,进屋这么一点子时间,就知道跟着阿珠熟悉家里的活计,利索的烧火烧水,她来了也知道喊人,端茶,就知道不是个懒婆娘,人也不笨,有眼力见,像是个会过日子的。

至于将来会不会看着阿贝小,就向着娘家,往娘家搬东西,听阿珠说起,那一家子人人品似乎也还成,那大闺女虽说节礼什么的从不少,却也没有往娘家倒换东西的事儿,那唯一的小子人也勤快,是个能养家的模样,应该问题也不大。

这样一算,这闺女过来其实也不过是算阿贝提早养媳妇罢了,倒是也合适的很,那家少了个吃饭的闺女,多了修房子的活钱,这里阿贝能免了一个人过日子的孤单,多了收拾家里活计的人,也算是两厢便宜。

”本来说让阿贝以后直接过我那边去,和我一起吃饭,衣裳什么的也拿过来我这边洗,平日也在一处,就晚上回家睡,可你也知道,阿贝那孩子,心思重着呢,一日两日的好说,时间长了,我也担心他心里不舒坦,担心有什么闲话,让他听了心里不好受,所以才想着这么一个法子。有了这么一个人,这家好歹也能像个样,隔三差五的过来和我一处吃喝,也能堵上些不必要的是非,晚上也不用担心一个人,阿贝会觉得冷清。我这里,也不用担心让人说我嫁了人还一门心思顾着娘家,让阿海难做。“

阿珠坐在刘白氏身边,说起自己这想头,那真是点点滴滴都是为了阿贝,连着阿贝有可能遇上的闲言碎语都考虑的这样的周详,听得刘白氏不住的拍着阿珠的手臂唏嘘。

”你们姐弟不容易我知道,都是要强的孩子,这样好,你想的对,到底你这出嫁了就是两家人,再怎么亲近也要有点分寸,说白了,如今那是你们刚成亲,阿海对着你正心热,和阿贝也一向亲近,所以啥都好说,可以后呢?时间长了,你能担保没有个口角的时候?到时候这些都是口舌上的把柄,还不如早点做好这些事儿,免得老姜家心里不舒坦,这样处理,以后亲戚妯娌的,你腰杆子也挺得直,再说了有这么一个大上两岁的闺女,也能照顾阿贝,将来圆房也能早点给老白家绵延子嗣。“

年纪大的妇人对于子嗣二字看得更重些,所以对阿贝的小媳妇大两岁那是半点意见没有,甚至还暗暗的欢喜,有了这么一个童养媳,阿贝十五岁圆房的话,那媳妇也有了十七,正是好生养的年岁,那说不得到了阿贝十六岁,就能当爹了,老白家也算是香火得继。

想到这些刘白氏整张脸都开始冒光,眼睛开始不住的往阿珠的肚子上瞄,当然她也知道,阿珠成亲才两天,说孩子实在是太早了些,所以只是看,啥话没有,可即使这样,还是让敏感的,已经从她的眼神里看出一二的阿珠忍不住想脸红,想想这几日和阿海的你侬我侬,就感觉羞的很。赶忙丢下了刘白氏,转身去了里屋原本自己的屋子,将留在家里的几套六七成新的旧衣裳拿出来给了那新来的弟媳妇王小丫。

”这是往日我穿过的,你先将就着改改做活穿,也好换洗,等过些日子,让阿贝给你去扯新布,听说你也学过针线,能做衣裳被褥的,以后这家里这些事儿你和阿贝商量了来就是。“

”知道了大姐,这衣裳已经很好了,够穿了,大姐放心,我会照顾好这个家的,不会乱花钱。“

说来也是可怜,这王小丫除了身上这一身因为算是出门子,所以穿的还算是可以,和以前阿珠阿贝刚有点钱时候一样,是用新旧布拼接的衣裳之外,就一套换洗衣裳,还是半截都打了补丁的,可见那一家子的日子过的有多难。也因为这,王小丫到了这家的头一天,有衣裳,有饱饭,有结实不漏风的大屋子,她满心的欢喜,只觉得这一次是跌进了福窝,满心的感激。

对着阿贝还有些羞涩,知道这是自己未来的男人,有点磨不开脸,可对着阿珠却分外的亲近恭敬,甚至还有些崇拜,对这个一样没了顶梁柱后,撑起一个家,养活弟弟,置办下如此家业的大姑子一万个敬服。阿珠说什么她都听得分外的认真,更是很陈恳的在这一天开始就用心为这个家打算,这让阿珠很满意,阿贝也咧着嘴高兴。

”阿贝,你也有媳妇了,以后可是大人了。要像个爷们一样过日子,养家糊口知道不?“

”我们阿贝早就养家糊口了,能着呢。如今该想的是怎么攒钱,为以后养孩子做准备。“

刘白氏不过是打趣一句,不想阿珠还没开口,阿海正好走进来,跟着打趣起来,一时间整个家里都是笑声,就是红着脸的阿贝也一样。

第80章 生活还在继续(结局)

阿珠成了姜家的媳妇,开始过着属于自己的生活, 有丈夫, 有家, 隔壁的阿贝也有了个照顾他生活的童养媳,一样过着以前一样的日子,虽然没有了姐姐在家住着, 可两家这么近, 相互依靠着过日子反倒是比以往更顺当了些。 

先说阿海,有了家,有了媳妇,还有个未来几年后就能搭把手的小舅子,自然很利索的就买了一条船,即使一时之间, 阿珠跟着一起出海似乎还是不如以往和几个大男人顺手, 可到底他们也有自己的优势, 一个能从水势判断气候变换, 一个能长时间在海里畅游,故而索性就在近处扑腾,靠着轮流下海看水里的鱼群变化打些鱼类, 顺带在海底弄些珍贵海产, 这样即使不多,收入也一样不会太少,最起码过日子是足够的,剩下的时间里, 阿海会跟着阿贝去林子山边等地,靠着陷阱打猎,采摘野菜山珍,这样的收入虽然不稳定,时好时坏,却能对家里的收入有一定的补充,偶尔还能获得意外的大收入,再有那些田地的租子可以为他们添补粮食等物,在这样的情况下,两家的日子自然是只有越过越好的。

而阿贝呢,阿海成了名正言顺的姐夫,以往很多不好意思麻烦阿海的事儿自然也容易开口了,家里的一些他实在是没法子上手的活计有了人帮忙,出门在外,也有这么一个成年人顶在前头,让他对外交往也好,做事儿也罢,都大大的减轻了负担。也可以将心思更多的用到自己如今最能体现价值的地方去。比如每日捡柴火,采草药等来卖作为固定收入的一部分,或者喊上刘白氏的两个儿子和阿海几个兄弟,甚至是王小丫的那个哥哥,一起往山林子更深些的地方去布置陷阱,以求能获得更多的猎物。

虽然说喊人一起去打猎即使得了东西,也需要收获平分,看着好像收入减少了,可与此同时因为人多,即使走的深了些,安全上也获得了很大的保障,更不用说,因为深入,他们去的地方少有人打猎,猎物的总数自然比外围多不少,所以若是统计一下就会发现,总体来看,阿贝非但没有损失什么,反而细水长流的得了更多的好处。

甚至因为这样的举动,让他和其他人的关系也越发的好了起来,在其他人看来,阿贝虽然因为他们的帮扶,有了深入山林的肯能,可与此同时也将他自己求生的技能毫无保留的展示了所有人,等于是教了他们一门新的求生技能,怎么可能对阿贝不好。

村中的人因为这些收入一家家的日子也变得越发的好了,在满村几乎都连着亲的情况下,一家好能带动几家,而几家好,自然回带动整个村子慢慢的朝着更富裕的方向前进。

就是王小丫的哥哥,对着阿贝这个妹夫也感激的不行,他是所有人里头收获最大的一个,往日里只能靠着泥潭里弄点东西卖,或者学着人家种植些莲藕,采集些海带紫菜制作出来卖给南货店,每年的出息真心不多,能顾着家里人吃饭就不错了,想要攒钱,只能靠着县城偶尔的力活,或者是海味烧烤摊子帮忙才能分上些银钱,就这样,一个月能有四五百文都是好光景了,时常干的累死,也不过是二三百文,一年下来能置办上一身半新的衣裳,能存下七八钱银子他都能高兴坏了。就这还不能生病,万一有个头疼脑热的,这些银钱立马就能飞走。

而如今因为这个妹夫,不过是一个月,居然也能因为分润这打猎的收入而获得将近一两半的银子来,这比以往辛辛苦苦的在海里摸索,不知道多了多少去。甚至他都能想象一下,这样忙上两年,自家也像是这妹夫家一样,盖起正紧宽敞的大屋子,甚至置办上一二亩薄田,为自己置办下可以传承给后代的家业。

忙忙碌碌中,时光似流水一般过去,生活也在波澜不惊中继续,一年过去了,阿珠有了身孕,两年过去了,阿珠有了个儿子,阿贝也开始上船学着出海打渔,三年过去了,王小丫娘家也起起了新屋子,王家小子娶上了媳妇,就是王小丫的大姐,也终于分家,和丈夫守着三亩中田,两亩开荒的坡地,三间茅草泥胚房子开始了自己的生活。

等到再一次春逝夏至,秋过冬来,阿贝终于到了十五岁生辰,离着阿贝正式圆房的日子也近了。

阿珠的奇特本事依然只有家中的丈夫和弟弟知道,阿海的小秘密也隐晦的告知了阿珠,即使有了田地,即使外头有不少更挣钱的活计,即使村中有好些挣了钱,有了产业后开始慢慢放弃出海的人存在,可夫妻两个依旧守着这大海,保持着隔上一二日继续往大海前进的生活,用自己的方式延续这渔家的故事。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及出版图书,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