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儿,花儿,你大哥没事啦,没事啦!”郝氏回身抱住郝蛋与花儿,欢喜道。

那个状元中不中,她不稀罕,她就要郝仁平平安安的,就要平平安安!

郝蛋跟花儿抱住了郝氏的腿,郝氏回眸,一把抱住冷萍道:“萍儿,郝仁没事了,没事了,你不要担心了!”

冷萍被郝氏这样抱着,也觉着眼眶一湿,之前因为郝氏想郝仁说的那些伤心的话,一下子烟消云散了!

村民在郝家热闹了半天才出门,出了门之后,于秀满又招呼了各家各户的男人去祠堂开会。

祠堂中,已经七旬的族老拄着拐棍,张着已经掉光了牙齿的嘴巴,笑的合不拢嘴。

不光是族老,就连这附近最大的村子董家村的进士老爷也来了。

董家村是这方圆十里最大的村子,不光大,而且历史悠久,有着很厚的文化底蕴,是太平村、冷家村这些近几年才建起来的村子无法比拟的。

董家村就是出了一位进士老爷的,姓董,叫做董端年,是天朝五十年的进士,今年有四十岁,因为母亲亡故回乡丁忧的。

这位进士老爷,据说在天城的时候担任要职,只是他回乡之后,就一直深居简出,不管谁去求见,一律不见。

曾经云深夫子就前去求见过这位进士老爷,可是这位董老爷照旧不见。

董老爷的意思,他既然是丁忧在家,就要恪守本分,足见有多么的谨慎低调。

如今太平村出了一位十四岁的状元,这位进士老爷坐不住了,他是爱才之人,也想要来瞧瞧这位状元,可惜来的不巧,状元还没回来,只有喜报先到了!

这会儿族老正毕恭毕敬的与这位董老爷说着话,于秀满就带着各家的能做主的人进来了。

那位董老爷也就趁机告辞。

族老赶紧让自己的孙子搀扶着,亲自送了出去。

于秀满没有见过那位董老爷,见族老如此恭敬,自然也不敢怠慢,众人围拥着,先将董老爷送走。

待董老爷走了,于秀满也就趁机上前问道:“族老爷爷,这位是谁?”

族老抬手,狠狠的敲在于秀满的头顶上:“这是董家村的董老爷,回乡丁忧的,你连他都不知道?”

于秀满一听,当时就悔的的肠子青了,这位董老爷可是个人物,县老爷都见不到的,想不到这么好的机会白白的给浪费了!

“董老爷是爱才之人,这次是听说咱们村里出了状元,他过来瞧瞧,看看有什么缺的,就跟他吱呼一声!”这位董老爷去的不是郝家,而是来找族老,可见他高风亮节,并不是有意要攀交新科状元,只是作为乡邻的一点心意!

于秀满立刻说道:“俺将村里的老少爷们喊到祠堂,也是为了这事儿呢,这状元老爷就要回来了,自然是村里的大事儿,咱们得商量商量怎么迎接!”

族老点点头道:“董老爷带来了五十两银子,几匹上好的绸缎,你拿去花销,剩下的给郝家送去,这是人家董老爷的心意!”

于秀满一听,赶紧点头。

十天之后,郝仁才到达太平村。

这一路上,郝仁终于知道了什么叫做夹道欢迎,他每经过一个城镇,大官员接见他,小官员巴结他,他不想如此排场,可是已经是身不由己。

他现在身边有朝廷派下来的四名侍卫,又有仪仗队,无论走到哪里,都有人知道他的行踪。

这走走停停,耽误了太多时间。

郝仁是快中午的时候到达太平村的,这几天,郝氏天天去村头上瞧,于秀满也派了人去里城打听,所以郝仁回来的时候,村里人已经全都知道了,全都站在村口迎接。

太平村不算大,也就五十几户人家,却是全村出动。

四周的村子也是来了不少人。

村头的古井旁站满了人。

郝氏带着冷萍、郝蛋、石头、花儿,一字排开,站在族老的身边,站在最中间,胸前全都带着大红花。

冷萍看着胸前的大红花就想笑,这是于秀满想出来的,也不知道从哪里学的,用的是董老爷给的大红绸子。

于秀满让人准备好了炮仗,几个村大大小小好几百口子,眼巴巴的望着那弯弯曲曲的羊肠小路。

暖洋洋的阳光照耀着。

“来了来了!”狗剩从羊肠小路上跑了过来,一边跑一边大喊。

在狗剩的身后,举着大红喜字的仪仗队蜿蜒而来,栓了大红花的高头大马上,十四岁的郝仁意气风发,头上戴着状元帽,身穿状元大红袍。

四名黑衣带刀侍卫在旁保护。

郝氏望着如此仪表的郝仁,顿时热泪盈眶,一把抓住了冷萍的手,激动的浑身颤抖。

冷萍只从电视上见过中状元的人,如今真实瞧了,倒觉着没有什么,所以倒不像郝氏那么激动。

郝蛋带着石头跟花儿,望着郝仁的目光已经非崇拜两字可以形容。

坐在高头大马上的郝仁,缓缓走来,目光已经在家人的脸上打量了好几遍。

郝氏果真再也没有了怒气,冷萍的神情平静,是假装的吧?至于郝蛋、石头、花儿那异常崇拜的目光…郝仁孩子气的扯了嘴角。

郝仁的表情落在冷萍的眼中,冷萍撇撇唇,在心里说了句幼稚。

到底是个只有十四岁的孩子!

侍卫上前牵住马,郝仁下马。

族老带着众人赶紧弯身行礼。

郝氏一下子上前拉住了郝仁的手,连声说道:“我的儿,你回来了,回来了,好好,真好!”

郝仁低声道:“娘,对不起,我忤逆了您,可是这是我自己想走的路!”

郝氏抹了抹眼泪,低声道:“先不说这个,先回家,娘给你做饭吃!”

于秀满赶紧上前说道:“老夫人,别着急,咱们碑上还要状元老爷题字呢!”

于秀满引着郝仁去了村口的那块解元碑,如今已经换成了状元碑。

曹大鼻子端上了纸笔砚。

郝仁取过,在那纸上写上“为民请命”四个大字,然后是落款。

“为官者就要为民请命,郝辰逸在这里发誓,绝对不会辜负乡亲父老对郝辰逸的厚爱!”郝辰逸回身,向着大家抱拳。

众人赶紧应着。

村里今日设宴宴请全村人,不过不是郝家出钱,是董家村董老爷出钱。

董老爷的钱送去郝家,郝氏不收,于秀满只得放在了村费里,又跟大家伙商量之后,决定大家聚在一起吃一顿饭。

各家都将饭桌子擦的铮亮,摆上干净的碗筷,放在了平日里用来打场的场院里。

场院边上暂时盘了几口灶,灶上支着大锅,里面炖着肉。

大家伙就想吃肉,狠狠的吃一顿肉。

村里饭食最好的几个婆娘烧火,肉味儿飘香,馋的邻村一些人直咽口水。

于秀满心满意足,头抬得高高的,安排郝仁带回来的这些人。

郝仁先回了家。

一进家门,郝氏二话没说,就将郝仁唤进了屋内,原本脸上的笑模样一下子凝固。

郝仁心里咯噔一声。

郝氏沉声道:“你给我跪下!”

郝仁一怔,只得跪下。

郝氏站在一旁,并没有接受郝仁的跪拜,只是冷声道:“郝仁,你长大了是不是?翅膀硬了?当了状元就可以不听娘的话了?你可知道娘担心死你了,你这个不孝子!”

郝氏一开始还是训斥,到最后变成了痛苦,她紧紧的抱着郝仁的身子,哭的很大声。

郝仁跪在地上,任凭郝氏抱着,头垂的很低。

郝氏哭了一会儿,也就沉静了一下,擦擦眼泪,低声问道:“你可见过皇上?”

郝仁赶紧说道:“见过,殿试都是皇上亲自主持,瞧着三十多岁的年纪,蓄着胡须,看起来还算是温和!”

郝仁将如何参加殿试细细的说了一遍。

郝氏听着的时候,手攒的死紧,最后听皇上亲自取了郝仁,还让郝仁衣锦还乡之后,她的手才慢慢的松开。

手心中濡湿一片。

“那你可封了官?是京官还是地方官?”听见殿试有惊无险,郝氏现在最担心的就是这个!

她还是不愿意郝仁再回天城!

“娘,我年纪还小,不着急,而且一般来说,前三甲都得进翰林院学习,一般是授七品编修,三五年之后,可以做太学品正(太学老师),或者是去鸿卢寺,或者是礼部。”郝仁慢慢的解释给郝氏听。

“那你的意思是,你还要回去天城?”郝氏一听,那脸立刻又僵硬了。

“是,三个月之后我就要回翰林院报到了!”郝仁说道。

郝氏的心再次沉了下去。

门口处,郝蛋带着石头与花儿将耳朵贴在门缝上偷听,冷萍则在准备打赏的银两。

这次来了三十几个人,一个人一两银子就是三十几两,最近蝎子是繁殖期,没有做全蝎,冷萍手上还是之前那三十两银子,种了药材之后已经花的七七八八,总共没有剩下十两银子。

郝仁从屋里出来。

“喂,大老爷,身上有银子吗?你带了那么多人来,是不是要打赏?我身上可没有那么多钱!”冷萍叫道。

郝仁转眸望着冷萍,唇角缓缓的勾起,似笑非笑。

“笑什么?赶紧掏钱!”冷萍被他瞧得浑身发毛,吼道。

“打赏的事情不用你操心,那四名侍卫是皇上钦赐,你那点银子,他们不会看在眼里,至于那些仪仗队,打发点饭钱也就罢了!”郝仁说道。

“这可是你说的,我也心疼我的钱呢!”冷萍拿了五两出来。

郝仁上前,袖子抖落了一下,掉出两个二十两的银锭来。

“你拿去用吧!”他说道,眉眼轻动。

冷萍皱眉,立即问道:“你还没上任就贪污?这银子是哪里来的?”

169 荣归

“什么贪污,说的可真是难听,这是之前我帮人打赢了官司,别人给我的谢礼,来的光明正大!”郝仁不悦道。

“你还帮人打过官司?不是一直在备考吗?”冷萍一愣。

郝仁得意的一笑,“我总不能在李府白吃白住吧,况且家里也需要钱!”

冷萍上前拍拍他的肩膀,“不错,两个月不见,长大了!”

郝仁则盯着她搭在他肩膀上的手臂,微微的皱眉,“如今我可是身着状元郎的衣裳,你就不怕这样做,侍卫拿了你?”

冷萍赶紧将手收回来。

郝仁忍不住勾唇笑了,走出门去。

此刻场院里,大家全都聚在一起,那四位侍卫,则单独坐在最前面的位子上,于秀满亲自招待。

“四位官爷,咱们乡下穷,没有什么好吃的,只有这大块肉跟糙米酒,四位爷别嫌弃!”于秀满说道。

那四名侍卫中,有位叫做孙函之的,是这几人的头目,也就淡淡的点点头,端起面前的酒杯,让于秀满倒了酒。

剩下的三位见孙函之接受了那酒,其余也赶紧跟上。

刚倒好酒,就听得不知道谁喊道:“状元老爷来了!”

几位侍卫也就赶紧起身。

郝仁扶着郝氏,后面跟着家人,从几个麦垛旁走出来,脸上带着温和的笑。

“父老乡亲们,大家随便就是,不必客气!”郝仁笑道,上前随意的坐在侍卫的桌上,喊着那四名侍卫坐下。

这一路上,郝仁经常与四名侍卫一起吃喝,所以大家也都习惯,在孙函之的带领下坐了下来。

郝氏与冷萍被请到另外一张桌子上,郝氏坐上位,冷萍下首坐陪,几个孩子不能上桌,只能在下面一张桌子上。

如此一来,村里人这才坐下。

肉已经炖了小半个时辰,终于能出锅了,一打开那锅盖子,一阵热气就沸腾而出,紧接着就是一阵香味儿。

冷萍让桃子在炖肉里让了肉桂跟八角,味道就格外的足。

曹大鼻子跟袁奎带着几个小伙子开始盛肉,盛好了,自然先给郝仁端了过去。

郝仁则站起身来,将第一碗肉端给了族老。

“族老爷爷,您吃肉!”郝仁身着大红状元郎袍,恭敬的给族老行礼,乐的族老那嘴巴久久的合不上。

“好孩子,好孩子!”族老满意的点头,亲自起身接了。

“瞧瞧这中了状元郎的就是不一样,多么的知书达礼,人家郝家的孩子就是不一样!”有人低声叹道,更有人趁机也教育着孩子。

郝氏满意的点头。

冷萍这点倒是蛮佩服郝仁的,郝仁这门面功夫,是真的比冷萍会做。

曹大鼻子又将第二碗肉端给郝仁,郝仁照旧没有吃,而是亲自端给了郝氏。

郝氏感动的直抹眼泪。

“郝家嫂子,好福气呢!”作陪的学良娘与狗剩娘全都说这话,众人全都点着头。

第三碗肉,郝仁端给了村长于秀满,说道:“我走的这些日子,让村长叔还有各位父老乡亲多多费心照顾我们家了,多谢大家!”

这一说,大家都很感动,赶紧全都摆手。

第四碗,郝仁才自己留下。

再然后是四名侍卫,剩下的大家才随便的取了,糙米酒倒上,大家一开始还有些拘谨,喝了几口酒之后,兴致就高了起来,慢慢的就自在多了,大口喝酒,大碗吃肉,吃的满嘴流油,唇齿留香。

孩子们吃饱了就围着场院跑,笑声传的很远很远。

四月初的阳光跟暖和,不冷不热,照在大家的身上。

大家吃饱了,就抽了麦秆铺在桌子旁,大家躺着,望着蓝蓝的天。

从天城来的人一开始还有些不适应,见实在是舒服,最后也就躺下,晒着太阳,听着鸟叫,竟然体会到了在天城当差那么多年从来没有过的惬意与轻松。

吃过午饭稍事休息之后,仪仗队的人就会启程,而那四个侍卫却要留在郝家。

如今郝仁的身份不同,据说皇上十分的欣赏他,这四个侍卫就是亲自钦点的,要他们保护郝仁,他们自然在郝家住着。

只是郝家太小,一共就四间屋子,郝仁回来还要跟郝蛋同住,冷萍搬到郝氏屋与郝氏一起住,可是她那屋里的东西都是女人家的东西,让四个大高个侍卫住进去也不合适。

就在郝家为难的时候,冷家村的胡老夫人带着婆子与丫鬟来拜访了。

冷萍一直想好好的谢谢胡老夫人,若不是胡老夫人那三十两银子,那十五亩就空着了,所以如今对胡老夫人很是感激。

胡老夫人一进门,就说着恭喜的话,“萍姐儿,你熬出来了,如今成了状元夫人了!”

冷萍拉着胡老夫人的手道:“胡奶奶,您也说这些话,不管将来如何,我都当胡奶奶当做亲奶奶看待呢,当初家里出事,那么困难的时候,若不是胡奶奶肯将钱借给我,我…”

“今日来,就是为了那件事儿!”胡老夫人从身后婆子的手里取过老宅子的房契说道:“好孩子,我还想跟你处邻居呢,这房契你拿回去!”

冷萍一怔,想起当日的允诺,可是她现在没有六十两银子,也就说道:“胡奶奶,我现在银子还不够呢,你…”

“我又不是来要银子的,那银子是你治好我那病应得的,是诊金,你给我房契算怎么一回事情?你拿着,你若是不要,你也别叫我胡奶奶了,以后咱们也别处了!”胡老夫人说道。

冷萍暗暗发誓以后一定会还胡老夫人的银子,最后也就收下那房契。

胡老夫人这才满意了,又说要见见郝氏。

郝氏自然是知道胡家的,胡家两个儿子都在外面做生意,胡家有座大宅子,平日里只有老夫人带着几个下人住在宅子里,深居简出的,可是四周的村子里的人,对胡家却十分的尊敬,这胡老夫人也乐善好施,谁家有个难什么的,只要她知道的,总会拿些米粮出来,不像冷霸天似的,为富不仁,横行霸道的。

如今胡老夫人亲自来了,郝氏赶紧上前,给老夫人行礼,老夫人哪里敢受,赶紧让人拦住了,又说了一些话,也就越说越近乎了。

胡老夫人坐了一会也就走了,临走的时候又对冷萍说道:“这些日子,我让人将那房子简单的收拾了一下,家具也补得差不多了,我是想着你去了就能住!”

冷萍一听,心里更是感激,带着桃子送胡老夫人会冷家村,也就顺便去看看宅子。

宅子的确是被修葺了,之前里面被破坏的东西也都修补了一下,胡老夫人还送了冷萍几张床,说是之前存在家里用不着的,让冷萍别嫌弃。

冷萍有些感动,紧紧的拉着胡老夫人的手说不出话来。

胡老夫人拍拍她的手。

老宅子基本上能住人了,冷萍也就跟郝仁商量了一下,让孙函之带着其余三人住在老宅子里,一日三餐由桃子负责,郝蛋送过去。

郝仁也就同意。

忙碌了一天,终于全都安顿了下来,晚上,一家人这才能够聚在一起,安安静静的吃一顿晚饭。

中午吃了炖肉,大家都想吃清淡的,冷萍做了个清炒土豆丝,小葱拌了豆腐,取了两碟小咸菜,还有小葱蘸酱,又做了花生咸汤。

粗茶淡饭,虽然只是简单的几个菜,一家人却吃得津津有味。

郝仁看了花儿一眼,他中了状元,临走的时候,李言贞才跟他说了花儿丢失的事情,当时他心里有一团火,想埋怨李言贞,可是也知道李言贞是为了他好。

他低声问道:“花儿,你真的没事吗?嗓子好了吗?”

花儿点点头,脸上带着笑。

郝仁对郝氏说道:“娘,我怎么觉着花儿没有以前活泼了?”

若是以往,花儿早就围着他转,跟他闹了,可是今日,花儿只是安安静静的坐着。

花儿吃了冷萍开的百合花紫苏汤。

冷萍为了给花儿开这副药,还专门带着花儿去了一样华府。

华府有个大院子,如今正是阳春时节,花儿开的特别的艳。

冷萍带着花儿去看百花与紫苏,跟她说百合是朝开暮合,紫苏是朝仰暮垂,百合花紫苏汤就有安眠的作用。

花儿看着那美丽的花儿,心情大好,自然也愿意相信,吃了那汤之后,果真晚上不再做噩梦,只是那活泼的性子却改了许多。

郝氏之前也暗暗的跟冷萍说过,冷萍则说是因为花儿长大了,稳重了,郝氏也就相信。

如今郝仁又问起来,郝氏也就摸摸花儿的脑袋道:“花儿长大了呢,大姑娘,还能像小时候一样闹闹腾腾的?”

郝仁也就点点头,没有深究下去。

石头则比小时候开朗了许多,尤其是最近文夫子慢慢的开始表扬他,他就慢慢的有些自信,可是却不像之前张狂。

郝蛋也越发的稳重,最近他正跟韩木匠研究躺椅的事情,严夫子有许多朋友看了那躺椅都喜欢,严夫子趁着郝蛋去借书的时候也跟郝蛋说过了,郝蛋正准备与韩木匠商量大批量的生产。

冷萍一直带着黄连忙活中药的事情,如今白术已经到了播种时期,需要大量的肥料,冷萍正在想法子沤肥。

郝仁一边听着,一边吃着饭,神情很是安静。

“大哥,你中了状元是不是会进翰林院?”石头鸡贼的问道。

郝仁中状元的事情,早就在书院传开了,大家都是羡慕。临回来的时候,文夫子还特地给大家上了一堂课,讲了那翰林院,用文夫子的话就是,那翰林院就是读书人最向往的地方,文夫子将翰林院描述的那样美好,馋的石头都流口水了。

石头以后也想要中进士,进翰林院呢!

“对,职位已经安排了,七品编修,从底层做起!”郝仁笑道,可是还是担心的望了一眼郝氏。

郝氏一直没有表态,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石头,吃饭吧,赶紧把汤喝了,你大哥忙活了一天也累了,一会别缠着你大哥,让你大哥早点休息!”果然,郝氏一听到翰林院那三个字,脸上的笑容就有些僵硬,给石头夹了点小咸菜,淡声说道。

石头赶紧应着。

郝仁在心里幽幽的叹了一口气。

他一定要知道原因!

吃完晚饭,郝氏就起身吩咐桃子道:“桃子,今天你刷碗,我想去学良家,有点事情!”

桃子赶紧应着。

郝氏进屋加了件衣裳,又嘱咐了两句,挑着油灯出门。

于学良家就在村子里,隔着不远,因此大家也没有当回事儿,这会儿趁着郝氏走了,石头则趁机缠着郝仁讲那参加殿试的事情,郝蛋与花儿也在一旁听着。

冷萍与桃子收拾碗筷。

厨房里,桃子似乎欲言又止。

“怎么了?”冷萍看了她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