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头花,李小冉并不打算卖高价,只要能卖二文,本钱就回来了,再多了,那就是纯赚的。村民都不富裕,但大姑娘小媳妇的也都愿意美一美,要是贵了就不值当了。

因此她把那些头花按面料分为几个等。有那个碎缎子拼成的头花,不仔细看是看水出来的,这样的卖十文钱一个,细布的七文钱一个,粗布的三文钱一个。

因为大部分布头都来自锦绣坊,粗布的并不多,大多也都是些花色重些的,适合年纪大些的人戴。

头花一摆上,就很招人眼,只要是女人,就没有不爱美的。旁边摆摊牌卖自家鸡下的鸡蛋的中年妇人,看了啧啧赞叹,“这是你家娘子做的?这可真是手巧啊,这些头花比货郎卖的可好看多了。”

ps:感谢米虫妈妈投的两票米分红票,多谢支持!祝所有的书友五一劳动节快乐!五月份第一天,求推荐票支持,求正版订阅!(未完待续)

第九十一章、批发

眼见两个孩子摆好摊牌子后,李义河就退到后面,隔着能有一丈远的距离看着二个孩子。

这也是事先商量好的,要不然一个成年男人杵在这里,哪有大姑娘小媳妇的敢往前凑啊!

李义河本是有些不放心的,两个孩子虽然聪明,但毕竟年纪还小。恰好今天学堂里沐休,李学峰和李学坚一会就能过来帮忙。

相邻的中年妇人这么一问,李义河就憨厚的笑了笑,“是孩子她娘和别人一块做的。”

“这手可真是巧,小女娃,这卖多少钱一个啊!”这妇人也是个爱便宜的,不问李义河,直接问李小冉。

在她想来,这么小的女娃,就是之前订好价钱,略一讲价就能降下来了,要是便宜,用鸡蛋换两朵回家给大妮二妮戴。

李小冉甜甜的笑道:“这些价钱是不一样的,有十文的,有七文的,这样的三文钱,婶子要是喜欢,这个二文钱给你拿去戴吧。”

李小冉并不介意,说实话,贪小便宜是因为家里没有这个条件,何况,他们如今挨着,也算是邻居,有时候能互相帮衬一下,再才说,两文钱并不赔钱。

除了付出去的两文钱的工钱,布料和线都算在之前那些贵重的头花上了。

妇人夫家姓房,房娘子听了拿起一朵深红色的牡丹花,深吸了口气,暗自思量两文钱可真是有工钱没料钱。她是个识货的,这头花虽然是粗布的,但放在货郎的摊子上,能卖五六文钱,好一些的卖到八文也是可能的。

妇人眼珠子转了转。爱不释手的拿着头花比量来比量去,跟李小冉商量道:“小女娃,婶子用鸡蛋换你的头花行不,婶子拿四个鸡蛋换你两个头花行不行?”

李小冉看了眼那些红皮鸡蛋,纠结的小手绞在一起,歪着脑袋想了想才道:“那好吧,就拿鸡蛋换这个吧。”

妇人大喜。立刻捡了四枚鸡蛋给她。拿了两朵色彩艳丽的头花,想着那朵红色的牡丹花给大妮出门子时戴。

李义河冷眼看着这一切,拿了个筐上前几步。把鸡蛋往里一放,又慢悠悠的退了回去,整个过程一句话也没说。

倒是那妇人见他这动作有些讪讪的。

集市上的人渐渐的多了起来,李学锋和李学坚兄弟也过来了。李小冉的头花做工精致,花样也漂亮。价钱更是不高,很快围了很多人,粗布的卖的最快,三文钱一个。除了刚开始卖给那个妇人便宜外,其余的一文钱都没让。

“娘,看这里。好多漂亮的花啊,娘。我要买,我要戴。”一个年约八九岁的女孩子拉着一个穿着蓝色粗布衣裤的中年妇人嚷道,她们身后还跟着两个穿花布长褂的小姑娘,一个十三四岁,一个十一二岁。

妇人蹲下看了看,眼里闪过一丝惊讶,问了问价钱,然后道:“我买的多,能不能便宜些。”

“婶子,不是我们不让价,你也是懂行的人,看看这质量,那货郎这样花色这样质量的,怕是得卖七八文钱,我们这才三文钱,可就是有工钱没料钱了,真没法给你往下让了。”李学坚慢条斯理的道。

那妇人手里抓了足有五六个,看看这个喜欢,看看那个不想放下,她家里有三个女儿,这价钱想一想确实是很便宜,三个才能顶货郎那里一个,还有什么可犹豫的。

她刚想付钱,脑子里灵光一闪,她迟疑着问:“你家大人呢?”

李学峰道:“婶子有什么话直接跟我说就行了,这生意我们兄弟说了就算。”

妇人咬咬牙,小声的问:“这种粗布的头花你们有多少,我想全都买下,这价钱你们看?”

李小冉意外的看了她一眼,倒是精明,知道批发回去做零售。

嗯,这生意能做,她几不可见的朝着两个哥哥点了点头,然后拿了一朵堆纱的石榴花娟花道:“大姐姐,你看这个多漂亮啊,寓意也好,十文钱真的很便宜了,这种头花,放到店里卖,没有三十五十你是买不下来的。”

对面的女子十七八岁的样子,她估计对方也能是要出嫁,这是来采购出嫁用的嫁妆。

那女人是真喜欢这头花,十文钱,多便宜啊,可是这么便宜,是不是其中有什么是她不知道的啊,她有些纠结。

李小冉看了看她,就明白她在犹豫什么了,心里有些后悔把价钱订的太低了些,她指着那绢花道:“大姐姐,这花因为用料是用布庄卖剩下的布头做的,里面这看不到的地方是别的布料拼接上的,所以才卖的便宜,但是戴着是一样漂亮的。”

女子一听仔细的扒开看了看,果然如她所说,她立刻买了两朵,一个桃红色的碗口大的牡丹花,一个酒盅大小的迎春花,喜滋滋的交了钱走了。

而这边,李学坚正跟妇人讨价还价,“婶子,这里一共有十七个头花,三文钱一个,一共五十一文钱,收你五十文。”

妇人心疼的脸直抽搐,“我买这么多,再搭我一个吧!”

李小冉笑眯眯的道:“婶子就别和我们这些孩子讲价了,这头花我们给别人手工费就是两文钱,加上料子钱,针线钱,到我们手上能有七八文的辛苦费就不错了。婶子一倒手可比我们赚的多多了。”

她说着拿起一朵卖七文钱的细布头花放进去,“婶子,这头花我们可是卖七文钱呢,就送给婶子了。以后每逢大集我们都会来这里,婶子要是卖的好,以后再来拿货!”

妇人得了添头,自然没话再说,匆匆的带着三个女儿去了集市另一头。

李学坚皱着眉头问:“妹妹,你都说了咱们赚的少,怎么又搭给她一下,那可是卖七文钱呢!”

李小冉笑眯眯的道:“二哥说。她买这么多是要自家戴吗?”

“当然不是,看她的穿戴,家里条件肯定也是一般,哪可能买那么多自家戴。”李学坚说道,瞪大了眼睛道:“她要卖的好,肯定还会来咱家上货的,妹妹。是不是这个理?”

李小冉点头。“咱们家粗布的原本就不多,她要是卖的好,进些细布的去卖。岂不更好。”

李家兄弟觉得妹妹说的有理,几个人悄声商量了,如今锦缎和堆纱的有,细布的有。若有人大批量购买,细布的五文一个。锦缎和堆纱的七文钱一个。

而之前那批发的妇人,带着几个孩子回了自家的位置,她们的摊子上,卖的是自家做的帕子和荷包。妇人的大儿子正在看着摊子。

她匆忙的挑了几个样子出来,塞进女儿的荷包里,悄声吩咐道:“这些拿回家做样子。咱们自己做了以后出来卖。”

她女儿眼前一亮,心想娘亲真是聪明。

那妇人飞快的将头花摆好。大声的吆喝道:“看来瞧一瞧看一看了,好看的头花了,快来买一朵戴了,价钱非常便宜,一个只要五文钱了。”

她这一喊,立刻围过去好多大姑娘小媳妇的,因着做工好,比货郎摊子上又便宜,除了她留出来的四朵外,不一会就抢购空了。

十三朵头花,五文钱一个,那个细布的被她卖了八文钱,不到半头午的时间,就赚了二十三个大钱。妇人喜的嘴都不合拢,吩咐几个孩子在这看着摊子,就又去了李小冉她们这里。

李小冉看到她,不动声色的低声道:“那个婶子又来了,这回咱细布的也都推给她。”

李学坚听了嗯了声,给大哥使了个眼色。

李学峰眯着眼睛笑眯眯的道:“婶子过来了,看来那些卖的不错吧,婶子看看这纱制的,还有这细布的,拿点回去卖吧!”

妇人看的眼睛都直了,这个摸摸那个看看,之前外面摆放的也是以粗布的居多,都卖完后,现在这些无论从面料还是做工上都更精致一些。

“婶子买的多,小哥儿便宜一些吧!”这回,她可不会小看这几个孩子了。

你见过谁家孩子这么小算帐算那么明白的?

李学峰瞥了眼妹妹,憨憨的挠了挠头,“婶子,这种细布的,我们卖七文钱一个,婶子要是买二十个,就六文钱,要是买超过五十个,就五文钱。这价钱,婶子买布料都买不来。我们这些料子,也都是不花钱得的,要不然,这价钱是说啥也不能卖的。”

李小冉听了心里暗自窃笑,谁说大哥木讷的,看看,这说的丝毫不比二哥差。

妇人飞快的在脑子里算了算帐,一朵头花差二文,只要她这里没有了相同的货,她那边卖八文一个没问题。

一个赚三文,十个就是三十文,她心里喜不自禁,指着那些纱和缎的问:“这些呢?”

“这些二十个以下十文,二十至五十个九文,五十以后八文。”李学峰道:“婶子去铺子里看看,这样的花样子,这样的布料,铺子里怕是要三十五十文一朵呢!”

这么一说,那妇人反倒警惕起来,问道:“这不会是——有什么毛病吧?怎么这么便宜?”其实她想说,这些布料不会是偷的吧,不然怎么这么便宜。后来一想,就是偷的,都裁成这样了,也看不出来了,她这才改了口。

李小冉失笑,心想古人还是挺务实的吗,不相信这种天下掉馅饼的事。

差着几文钱大家都接受,还觉得占了便宜,可差了几十文,果然每个人想的都是,这中间不会有什么阴谋吧!

“婶子放心,你看看这里面就知道了,为什么我们卖的便宜。”她笑眯眯的拿了一朵扒开里面的花芯给她看,“这些面料都是小布头,做这样的小花倒是够了,可这样大些的,在里面看不到的地方,是用别的布拼上的,价格自然也就便宜。”

ps:感谢小兔妮的米分红票,多谢亲的支持!求推荐票,姑娘们,请大家推荐、收藏,多谢支持!(未完待续)

第九十二章、底气

价格低,质量好,所以卖的快。

李学坚兄弟成功的把剩下的八十多朵细布做的头花卖了出去,那妇人看天色,已经快正午了,本来还有些犹豫。

李学坚鼓动她道:“婶子要是一天卖不完,下次集上再来卖就是了,我们家这种布头可不多,错过了这次不知道啥时候才能有这么便宜的货。”

李学峰也道:“婶子要是有时间,不妨到村子里转一转,有那来不了集市的姑娘和大嫂的,带给她们岂不方便?”

等妇人走后,李小冉这才竖着大拇指赞道:“真没想到,大哥二哥做生意也不次于其他人。”

李学思愣怔的看着他们,然后大声嚷道:“我也能!”

这是个不服输的小子。

李小冉趁机教育他:“那个婶子怕这么多卖不完,看看大哥二哥想的法子多好。”

李学思歪着头想了想,点头道:“娘就在家出不来,这么便宜又好看,还有淑姐姐和婶子,一人买一朵戴。”

李小冉瞪大了眼睛看了他,然后抱过他的脑袋啪的一声亲了他一下,笑的眉眼弯弯的赞道:“小哥哥真聪明!”

李学思嘿嘿的傻笑着几声,扯了她的手朝两个哥哥煞有介事的命令道:“我要和妹妹去逛逛,你们留下卖货。”

如今,只有一些堆纱的绸缎的娟花,虽然价钱上也很低,但卖货的速度慢了下来。

李学峰抓了一把大钱塞给弟弟妹妹,叮嘱道:“让爹领你们去吧,这些钱买好吃的。”

李小冉笑着装好铜板,李学思笑的眯眯眼。小心的捂着荷包,二人手扯着手去了后面。

李义河跟左邻右舍打了声招呼,拜托他们帮忙看着两个孩子,牵着小儿子小女儿去逛集市去了。

李小冉以两文钱的价格卖给邻居头花还是有好处的,那个房婶子在衙役来收税的时候,帮着说了不少好话,那些人一看几个娃娃卖的碎布做的头花。虽然人围了不少。可真没什么利润,因此象征性了收了五文钱。

镇上摆摊按价钱,占地多少。收税是不同的,按理说,这个摊子上人围的多,就是收十文钱也是说的过去的。

右侧的大叔也帮着说了些好话。他家里穷,编了些柳条筐出来卖。也没钱给家里婆娘和小女儿买这劳什么子花戴,却不妨碍他替这几个孩子说好话。

这么聪明可爱的孩子,谁不喜欢?

李义河带着一儿一女慢悠悠的顺着人流从东走到西,从西走到东。李学思一双眼睛看不过来了,觉得这么多人真热闹。李小冉左看看右看看,觉得这么多人。挤挤挨挨的像是回到前世逛批发市场的时候。

一个老汉坐在地上,面前摆了些小包的种子。农民大地都种完了,就是菜地也都种上了,他面前很少有人过来问。

李小冉跑过去,蹲下拔拉了一下,掩住眼里的雀跃,笑眯眯的问:“老爷爷,这是什么种子啊!”

老汉的种子无人问津,正心烦着呢,不耐的挥了挥手,像赶苍蝇一样,“去去,小娃儿上别处玩去。”

李义河知道女儿的能耐,也晓得老汉不愿意搭理小孩子,以为他们光看不买,快步走过去,站在后面问道:“老爷子,这是什么种子啊?”

同样的话,老汉的态度立刻一百八十度大回转,热情的不得了,“这是从南方来的,这个是荔枝,这个是辽东府那边来的,叫大樱桃,比咱们那小的大出好多去呢,还有这个,叫什么薄荷…”

老汉一看有人问,忙不迭的介绍了一遍,然后用期待的眼光看着他。

李义河对他所说的这些,是闻所未闻,只好看向女儿。

李小冉微微点了点头,然后嘟呶道:“南方的种子,在咱们这边怕是养不活吧!”

老汉垮了肩,垂头丧气的道:“老汉我也不知道能不能养得活。”

倒是个实诚人,没有口花花的介绍。

李义河略一沉吟,好奇的问道:“老爷子既然不知道,为什么弄了这么多的种子?”

老汉听问这个,咬牙切齿的道:“还不是我那个败家的儿子,让他去码头上卖几只野鸡,本想着能卖个高价,谁知道那个傻子,被人骗了,跟人换了这些回来,既不能当银子,又不能吃的,老汉只好拿出来,看看能不能换几个铜钱。”

李义河蹲下挨个看了看,跟老汉商量道:“老爷子,我倒是想种个试试,不过,这南方的种子怕是这边不太好活,你这些便宜些我就要了,要是贵了,我怕糟践了这些钱。”

这些种子老汉本来打算能卖个三十五十文钱,后来见实在无人问津,心想只要能卖二三十文就好,总比放在家里强些,见他犹豫,立刻道:“二十文你都拿着吧,不能再低了,这南方的种子不好活,可这大樱桃,听说辽东府那边有人种的,咱们和那边差不了太多,你若种好了,几年后结了果子,怕是值好多钱呢!”

李义河失笑,“老爷子,你也说是种好了,这个种子发出苗来,再长大,得几年才能结果谁也不知道不是。”不过话虽如此,二十文搁以前,断是不会买这些的,可如今,女儿喜欢,他自然不在乎。

掏出二十文钱递给老汉,老汉笑的露出一嘴豁牙子,冲着他们道:“我老汉还有些药材种子,你们要不要?”

李义河听了心里倒是很高兴,不过,他也学的聪明了,犹豫了一下道:“种个果树,万一成了还能吃个果子,这药材有啥用,这山上啥药没有?”

老汉神秘兮兮的道:“我这可不一样,我这药材也是南边来的,这玩意,咱们这边不长呢!”

“噢,到底是什么药啊,老爷子你怎么不摆出来呢!”李义河有些好笑,南方的药材,若没有女儿的能耐,是不可能是这边生长出来的,夸他还拿着当个宝似的。

老汉也有些讪讪的,这东西,拿出来也不会有人要,不过是看他们爽快,这才起了心思试一试。

万一,万一人家就买了呢。

他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布包,小心翼翼的打开,其实这动作,是老汉的小心眼,这东西,他自己认为是一文不值,没听说过这边还能长南方的药材的。

他之所以这样,是想让李义河认为,这是个好东西。

所以说,老汉朴实之余,还存了点小小的狡诈心思。

“药铺里说,这东西叫三七,止血可是好得很呢,这边药铺经常断货呢,供都供不上。”老汉说的很好听,眼里闪着期翼的光芒看着他。

李义河笑着摇头道:“老爷子,这东西,”他刚想说这东西谁能种出来,就看到女儿朝她眨了眨眼睛,往手上的布包看去,他到了嘴边的话改成“这样吧,这些给你十文钱,左右那南方的果子我想试试,就放一块种吧!能成固然好,不能成,就当买个教训吧!”

老汉嘴咧到耳根了,不停的点头道:“你是个识货的,是个好人。”

他心里好笑,心想识不识货不敢说,是个好人这话算是说对了。

拿了种子,买了些吃的,父子三人往回走,李义河悄声问:“冉儿能种活?”

李小冉点了点头,这古代,别说穷人,就是富人吃点水果也不容易,交通不便利,南方还可以,北方想吃到南方的果子,除了那些特别有权势的人之外,别人是想都不要想了。

这些种了她是不打算卖的,留着自家吃就好了,不然怕是会引来为富不仁之辈的觊觎。

回到摊子上,李学峰兄弟二人果然很能干,头花已经没有多少了,而李义海夫妻站在后面正小声的说着话。

“三叔,三婶也来镇上了?”李小冉跟二人打了招呼,李学思早就大声喊了人跑到哥哥们面前,献宝一样的把买的糖给哥哥们分了。

李学峰摸了摸小弟的头,不嫌弃的掂起一块已经汗津津的糖块放进嘴里,赞了口:“嗯,真甜。”

李学坚正在换牙,看着送到嘴边的糖,他摇了摇头,指着嘴里道:“妹妹说,不能吃糖。”

李小冉也不管哥哥们,她正凝神倾听三叔夫妻和爹爹说话。

原来,钱氏这次是和张氏一起来的,张氏看到李家兄弟卖头花,说了不少带着酸味的话,还愣是拿了两朵说是给他们的姐妹戴。现在张氏已经带了两个女儿和儿子出去逛去了。

而钱氏等她走了以后,才倒出空来和李义海说几句体己话,不可避免了说起张氏对她的欺负,一时没忍住落了泪。

李小冉心里明白,张氏这种人,不欺负一下别人,那日子就不知道怎么过,她以前习惯了欺压傅氏,钱氏进门后,她对钱氏说不上友好,但双方可以说是秋毫无犯。

可傅氏搬走了,家里媳妇能让她欺负的只有钱氏了,她自然把矛头对准了钱氏。

钱氏一来是新嫁娘,二来性子沉静,虽不像傅氏那么软弱,但没有孩子就没有底气,不像张氏有两子两女傍身,这气势上就弱了一块。

而张氏的夫君是秀才,是李家光耀门楣的希望所在,而她的夫君尚在学堂进学,连童生都不是,这让她在对上张氏时,更加没有底气。(未完待续)

第九十三章、主意

这种事,在过去的十年里,几乎每一日都发生在他们夫妻身上,无论是田氏,还是三弟,都曾劝过李义河不要跟张氏计较。

如今,事到临头,李义海才知道,昔日他劝二哥的话是多么的苍白无力,是多么的可笑。

他能说出那话来,不过是因为事情没有发生在他身上。

他以外人的立场来看,大嫂做的确实过份,但再过份,也是大嫂,因此无关痛痒的几句劝慰的话说的也是轻飘飘,没有丝毫力度。

如今,被欺负的是自己的妻子,看着进门连半年都不到的妻子那粗糙的双手,那满含泪水与信任的双眸,李义海心里苦涩不已。

他不像大哥那样,中了秀才,很有希望中举人,甚至考进士。

他不像二哥那样,种田、打猎,什么活计都是一把好手,养家不成问题。

他不像四弟,小小年纪去当学徒,练了一张好嘴皮子,离了家里照样能赚一口饭吃。

百无一用是书生。

说的就是他这种人。

他会干农活,可不能像二哥一样指着农活挑起一个家。

他会读书,可不能像大哥一样考个功名出来光宗耀祖。

他会说话,可不能像四弟一样以此做为谋生的手段。

他就是个废物。

他眼里从歉疚到到茫然又到无奈,最后有些颓废的低下头,钱氏看了不由的大急,她说这些,不是想要争什么,想要和张氏怎么样。她只是,没有人诉说,心里苦闷,好不容易和夫君见了面,心里的委屈就忍不住想告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