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王不着急说明用意,只问钱鹏阳道:“留下钱爱卿,孤王是想问问平王妃的一些情况。”

钱鹏阳心里疑惑,不是之前就问过了,怎么又问?但既然安王亲自问询,他自然也只能再说一遍。

安王面带微笑的听完,又问:“赵家一共有几兄弟来着?钱爱卿的女婿是平王妃的堂兄是吧?”

“回王爷的话,正是。”钱鹏阳心里微微有些打鼓,难道安王要迁怒女婿?

“那赵家大房除了你那女婿还有什么人?兄妹几个?”安王问得很随意的样子。

“回王爷的话,下官三女婿头上有个姐姐,下面两个妹妹,据说不久前我那亲家的妾室又生了一个儿子,才几个月大。”钱鹏阳看安王问得随意,但心里却越发紧张起来。安王可不是吃饱了撑着没事随便问闲事的人。他既然问了,肯定是有用意的。

“哦?听说赵家不过出身农家,居然也纳妾了?难怪有人说,农夫要是秋天多收了三斗米,都会想着纳妾。想是你那女婿孝顺,送了不少银钱回去。”安王笑着,眼睛里却是鄙夷。

钱鹏阳尴尬地笑了笑,略迟疑了一下,还是老实说道:“几年前,我那亲家将发妻休了,那个妾室本是个寡妇,在赵家帮厨的,后来就…”

“原来如此!**啊!”安王一听,哈哈大笑。

一旁蒋少立也跟着笑了几声,但随即又道:“在乡下,生了儿子,又给公婆守过孝,都过了大半辈子了,休妻可不多见。尤其你那女婿还是朝堂命官,生母被休,说明家宅不宁,这要是被御史知道了,怕是要遭到弹劾的。”

钱鹏阳头上微微见汗,尴尬地说道:“具体的情况,下官也不大清楚,只知道那妇人嘴碎,爱到处道人长短,与二房关系尤其不好。”

蒋少立又问追道:“不知长房的几位姑娘,可都出嫁了?嫁的又是什么人?”

钱鹏阳又是一惊,好好的问人家姑娘出嫁了没有,这是要做什么?可是当着安王的面,不回答也不行,只能含糊道:“长女嫁的是个乡下秀才,倒是听下官那姑爷提起过几次,似乎也不怎么出息;次女嫁的是个商户,就在老家,家底一般;三女年纪尚幼…”

安王听了点点头,又问:“不知赵家三房又有多少子女?多大了?”

钱鹏阳对赵家长房还算了解,对三房就不是那么了解了,他想了想才道:“赵家三房似乎只有一子一女,年纪都还小。具体的,下官就不是很清楚了…”

“年纪还小么…”安王不像之前那样轻松了,抬头看了蒋少立一眼。

蒋少立眼珠子一转,含笑问道:“对了,平王妃应该还有两位姑母吧?钱大人把那两家的情况也说说。”

听到这里,如果钱鹏阳还不知道蒋少立要打什么主意,他就真的太蠢了。可是这些事情他就是不说,安王一样能查得到,还不如自己老老实实说了,至少也不至于现在就让安王见疑。

“赵家有两位姑奶奶,其中一位嫁了个举人当填房,儿女众多。长女是原配留下来的,年纪与平王妃差不多,现在也来了长安。据说是在乡下名声不大好,有克夫命的,找不到夫家。下面的子女年纪也都还小…”

就在上个月,赵世福和魏清源还去钱家拜访过,他自然也知道一些两家的近况。

钱鹏阳顿了顿,又继续说道:“另一位姑奶奶是赵家长姐,只知道嫁的是个农夫,姓张,家境很不好,与赵家的关系也不大好。这位大姑奶奶似乎是有两子两女,年纪都比平王妃大,应该都成亲了吧…”

安王了解了情况,就让钱鹏阳回去了。钱鹏阳一路上都在思索,要不要给赵家送个信?要是李尚书真的纳了平王妃的堂妹为妾,这传出去平王妃脸上也太难看了。可是,这个信要如何送才能不引起安王注意?

在钱鹏阳离去以后,安王才将蒋少立的计策说给李正谦听。但听了安王刚才的问话,李正谦这只老狐狸基本上也猜到了他们的谋算。

李正谦对这个计划非常感兴趣。他恨平王恨得要死,能让平王和平王妃面上无光的事,他自然是很乐意的。只是方才听钱鹏阳所说,赵家似乎并没有合适的姑娘?

蒋少立笑道:“国舅大人不必担心。平王妃好几位堂姐妹和表姐妹,总会有人愿意的。就算嫁了人,还可以和离的嘛!反正我们要的不过是平王妃姐妹的名头,至于其他的,应该都不重要。”

李正谦一想也对,要女人,他什么样的找不到?不过是羞辱平王和平王妃的手段而已,难道真让他上那嫁过人的粗鄙的村姑不成?

于是,此事就交给蒋少立去安排了。

蒋少立接过这件差事,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连夜上门拜访钱鹏阳,不咸不淡地说了几句,那意思却很明显。安王殿下和国舅大人要对付平王,还请钱大人保密,此事若泄漏出去坏了安王和国舅大人的事,就只找他。

钱鹏阳心里将那蒋少立恨得要死,不过是安王身边一条狗而已,就敢看不起他这个两榜进士出身的正三品的户部侍郎。也不知道安王到底是怎么想的,这蒋少立要是真的有本事,又怎么会连个举人都考不中?

再说蒋少立出的那些主意,全是阴险恶毒损人不利己的,皇上说不得就是看安王的做派太下作,这才对他失望的也说不准。可叹他在安王一党中说不上什么话,与恩师说过一次也不顶用。

钱鹏阳想着恩师李正谦的提拔之恩,又想着当初与赵世华的朋友之义,再想一想皇上已经表露得差不多的心意,以及他们钱家的未来,一时间真是左右为难。

想了半夜都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他最后一发狠,想着实在不行他就中立好了,一切听皇上的就是。但就只怕恩师恼恨,打击报复。要是他自己丢了官倒也没什么,就当偿还恩师的提拔之恩,但要是连累了钱氏一门,他就是钱氏一门的罪人…

第二天的早朝很热闹,有御史弹劾平王教妻不严,齐家无道,直指平王妃在勤政殿偷听皇帝与大臣议事一事。

杨彦本来在休婚假的,但因为暂代吏部尚书一职,却不得不结束休假来早朝,心里真是郁闷得很。本来,他还可以抱着安然多睡一个时辰,多一个时常温香软玉在怀,不知道能偷得多少亲吻和嫩豆腐,可惜啊,不但今天早上的没了,以后的都没了。

而且,他上早朝来了,也不能教安然练太极了,只能把时间改到晚上去,这又得耽搁多少亲密时间?唉,还是早点把吏部的事情弄清楚了交出去的好。就算让他管着也不要紧,只别让他来早朝就行。等他以后当了皇帝,第一件事就是把这早朝的时间给改了!

这边杨彦心里正恼火呢,就听到有御史弹劾他,还牵涉到他心爱的王妃。这回此人是捅了马蜂窝了。

杨彦立即出列,冷冷地问道:“陈大人居然连发生在勤政殿的事情都知道,可真是稀奇。本王明明记得当时陈大人不在的啊,难道勤政殿里有陈大人的人?”

陈御史面色一白,头冒冷汗。他怎么把这个给忘了?估计朝堂上所有人都知道这消息是国舅李大人说出来的,可是现在这样的情况,他能把国舅大人说出来吗?

皇帝原本还在想着是不是将安然给他画像的事情拿出来抵挡一下,却没想到儿子出马,一句话就扭转乾坤了。他立即沉下脸来,紧跟着问了一句:“是啊,朕也奇怪得很,朕勤政殿里发生的事情,陈爱卿是如何知道的?”

陈御史终于支持不住跪倒地上,口中连连请罪道:“皇上恕罪,都是臣误听谣言,臣…”

杨彦却不肯放过他,含笑追问道:“本王就说嘛,父皇勤政殿的事情,陈大人如何得知?原来是听人说的啊!不知道陈大人是听谁说的?难道陈大人与勤政殿的宫女内侍有私?”

“微臣,微臣…请皇上恕罪,没,并没有人与微臣说过此事,这,这都是臣胡说的…”陈御史哪里敢说出李正谦来,又不能承认自己收买勤政殿的内侍宫女,只能自认倒霉,认下一个胡说的罪名。

杨彦冷哼一声没有再继续逼问,直接退了回去,将后面的事情交给了父皇。

“身为御史,朕赋予你们监督之责,准你们风闻言事,也不是叫尔等胡乱编造歪曲事实,构陷同僚的!”皇帝大怒,紧接着便下旨道,“御史陈达,诬陷皇族,其心可恨,其罪当诛!来人,将陈达推出午门斩首!百官观刑,以儆效尤!”

“皇上?皇上开恩呐!求皇上饶了臣这次吧!皇…”陈达原本以为皇上大不了降了他的职,或者罚俸一年了不起了,皇上对臣子向来也还算宽厚的,他又是言官,监督弹劾是他的职责,怎么能因此获罪?却不料皇上这次态度大变,竟然直接就要斩首!他害怕了,后悔了,可惜才叫了三声,就被人堵住嘴押了出去。

百官都知道,皇上这是杀鸡儆猴呢,只怕是铁了心不想让李国舅回朝堂了。现在看来,皇上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只怕太子之位很快就能定下来了。

皇帝有令,谁敢不从?

百官都来到午门外。看着陈达问斩,难免某些人心里生出些兔死狐悲之感。很多原本就有些动摇的大臣现在动摇得更厉害了,要是平王肯抛出橄榄枝,他们说不得就顺势倒戈了。

可平王就是不开口,他们也不好主动送上门去。要知道,求来的和主动送上门的,那肯定是有天壤之别的。嗯,还是再等等吧,要不然先归附到中立势力去看着好了。

?这天下午,王静媛挺着个大肚子来了平王府。

安然亲自到垂花门前将人接进来。

“王妃…”

王静媛拉着安然的手,眼圈儿微微发红,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开口才好。他们王家对不起然姐儿啊!听小七说,安王的人掳走了她,灌下哑药送到了蜀王府,要不是然姐儿聪明懂得自救,蜀王发现不对,暂时没有动手,她哪里还有命回来当王妃?

之前就是王家对不起然姐儿,现在为了丈夫的事情,却不得不来求然姐儿,让她如何开得了这个口?

安然见了,不等她开口问,便立即小声安慰她道:“王姐姐别担心,我家殿下说了,姐夫的事情不要紧。本来就不关姐夫的事情,只是李国舅一口咬定是姐夫渎职,估计撤职是免不了了。但这都是暂时的,皇上心里有数,你让姐夫好好休息一段时间,以后可有得他忙呢!”

王静媛一听,不禁长长地吐出一口气来,而后便望着安然笑了,眼睛里隐隐有些泪光。

姐妹两个手拉着手,不禁相视一笑,一切便尽在不言中了。

忽然,王静媛放开安然的手,退后两步,慎重地对着她福了一礼,温柔地笑道:“多谢王妃,多谢平王殿下!恭喜王爷王妃新婚大喜,早生贵子!”

安然佯装不高兴地拉着她起身道:“王姐姐要跟我生分了吗?左一个王妃,右一个王妃的,你说着也不嫌累。”

王静媛捂着嘴笑道:“姐姐我是那样的人吗?不过礼不可废,妹妹现在是王妃了,更要时时谨记才好。不可给任何人留下把柄来。”

安然听到王静媛还跟从前一样说话,这才高兴了,满脸认真地拉着她的手道:“王姐姐是我最好的朋友,我希望我们的友情永远不变。但凡我有什么做得不对的,姐姐还要像从前那样指点我才好。要是姐姐因为我现在当了王妃就跟我生分了,我可要伤心了。”

王静媛笑着点头道:“王妃可是我命中的贵人,你想要抛下姐姐,姐姐可是不依的,一辈子都要缠着你。”

安然点头笑道:“嗯,咱们做一辈子的好姐妹!”

王静媛去了心中担忧,心情一下子多云转晴,脸上也有了幸福喜悦的光彩。

两人高兴地手拉手往里走,王静媛忽然又小声道:“前两日小七跟我说,四叔给十妹找了个人家,给一个乡下土财主当填房。听说那人都四十出头了,长得又矮又黑。原配留下三子一女,另外还有四个庶出的儿女,长子都成家了。十妹死活不肯,被四叔骂了一顿。晚上她又学人上吊,被及时救了下来。四叔让人整天看着她,说非让她嫁过去不可。”

安然听完,长长地叹了口气。她也恨死了王静姀,但听到王静姀落到这步田地,她心里却一点没觉得高兴。想起哥哥说过的话,安然明白,这肯定是哥哥在帮她出气吧!为什么一定让王静姀嫁那么一个人,肯定是有人逼迫的。

但既然哥哥不想自己知道这些,她就当不知道好了。有句话说得好,以德报怨,何以报德?既然做错了事情,就应该受到惩罚,心肠恶毒伤害别人的人,也没有理由得到幸福。

抛开王静姀不去想,安然看着王静媛的肚子,好奇地问道:“姐姐,孩子是不是会动了?我恍惚记得胎儿四个月就能听到外面的声音了,姐姐要经常听听舒缓的音乐才好。也可以给他念诗什么的,总之,姐姐现在心情愉快,孩子以后就聪明健康。”

想到这里,安然就忍不住想着,要是她以后怀孕了,该怎么进行胎教和早教呢?要不要与哥哥详细地写一个计划准备好?

王静媛虽然生过孩子,有不少实践经验,但说起这些胎教理论,她还是不如安然,便细心地追问起来。

安然前世还是个十七岁的少女,哪里懂这些?不过是看了些小说电视知道一点皮毛而已。但就这点皮毛,那也是划时代的,听得王静媛不时瞪大了眼睛。

安然还吹了一首轻快的曲子给孩子听,不想王静媛真的感觉到孩子在动。真的有反应!

王静媛兴奋得很,决定以后自己天天都要弹琴给孩子听。

安然又交代道:“王姐姐你要弹琴给小宝宝听,有两点要注意。第一,你弹琴的姿势要注意,最好坐在高凳子上弹,同时要心情愉快。第二,你弹的曲子一定要是欢快的,不能弹那种伤春悲秋的曲子,而且最好重复弹一两首相同的曲子就好,不要换得太多太快。这样以后小宝宝也会是个性格开朗的快乐的孩子。”

安然一边回忆一边说,同时决定晚上一定要把这些记下来,免得忘记了。

王静媛点头记下,心里充满了期待。

说过孩子,姐妹两个不知道怎么着又说起王家其他人的情况。

安然问过老太爷老夫人的身体,又问过三房三老爷和三夫人的情况,毕竟当初在王家,三老爷和三夫人对她还是很不错的。

“对了,九妹的婚事是在明年三月吧?现在准备得怎样了?也不知道那郑家的公子好不好。王姐姐,你要是写信回去,记得帮我跟三老爷和三夫人问声好,请三夫人和九妹有空来京城的时候一定要来看我。”

王静媛点头道:“你放心,这话我一定带到!”见安然真的是不计前嫌,还关心这王家的人,王静媛也暗自感叹不已。幸好王妃是个有情有义善良大度的人,不然出了这样的事情,还不恨死了她们王家?

傍晚,安然依依不舍地送王静媛离去,随后表姨母沈怡就回来了。

这一次,事情一切顺利,魏清源听了独孤凯的安排,觉得很是周到,便点头应下。他又听沈怡说独孤将军曾当着平王和王妃的面承诺过,除非没有子嗣,否则绝不纳妾,心里更是感动,暗地里倒是劝了女儿很多,让她以后一定要多体贴丈夫。

而后,由平王做主,双方交换了庚贴,合了八字,写了婚书,婚事就算正式定下来了。直到这时,独孤凯才抽空回了一次独孤家,将此事告知长辈。

独孤朴乔现在对独孤凯却是比从前好多了,平王毕竟是皇上属意的皇子,虽然有暗疾,不一定能当上太子,可万一以后真的治好了呢?眼看独孤湘云是废了,可这不是还有一个独孤凯么?尽管他们从前对独孤凯不大好,是将他当废子一般推出去的,但不管怎么说,独孤家都是姓独孤的啊!

为此,在独孤朴乔的支持下,独孤家这次对独孤凯的婚事没有丝毫刁难,完全尊重平王和独孤凯自己的意思,对成婚后他们依然住在平王府也没有表示异议,反倒是让独孤凯狐疑不已。

独孤凯回来跟平王回话的时候忍不住说:“殿下,我真怀疑先前回独孤家是做了个梦。可是从来我梦到独孤家都是噩梦啊,怎么这回居然如此顺利?”

杨彦笑而不答。独孤朴乔那个老狐狸可聪明着呢!他这是想做两手准备呢!想脚踏两条船,也不怕掉水里去,哼!

婚事定下来,两边便都开始忙活起来。

魏清源取了两千两银子,拜托顾宛娘帮女儿准备嫁妆。顾宛娘也没有推迟,只是自己又悄悄添了两千字银子进去。随后不久,安然又悄悄送了五千两银子过来。

安然又在王府外院选了一个宽敞漂亮的院子给独孤凯和表姐当新房,亲自带人看过布置。独孤凯没事也过来看过几次,常常乐得合不拢嘴,被人打趣也只是傻笑着不回话,只让人笑着摇头叹息不已。这个想媳妇想疯了的,都快变成傻子了。

独孤凯等着这么多年,盼了这么多年,终于要娶媳妇儿了,还是自己极为中意的姑娘,如何能不兴奋?他一定要去捉一对活的大雁来当聘礼,而坚决不肯用白鹅代替,为此跟杨彦请了几天假去城外捉大雁去了。

魏清源也写了信托杨彦的信使送回老家去,也好让妻子母亲放心。想着这次来京城,本是担心然姐儿的,没想到真的给女儿找到了一个好女婿,相信母亲和妻子都会很高兴的。这也算是善有善报吧!他早知道然姐儿是个有出息的孩子,只怕以后还会给赵家带来更多的荣耀。

魏清源想着等把女儿嫁出去,他还是要赶紧回老家去守着,如今然姐儿身份不同了,老家的亲戚们可不能给她拖后腿,丢她的脸面才好。

第142章 义妹半路求婚(完)【手打VIP章节】

第142章义妹半路求婚(完)

傍晚,安然正在院子里散步赏花,等着杨彦回来,顺便也算迎他。

忽然,剑兰走过来,轻声道:“王妃,景姑娘在外书房外面,似乎是在等王爷回来。”

安然一笑:“她倒是比我迎得远。”

剑兰暗笑,景姑娘想见王爷,您总不让她见,她只有迎远一点才有可能见得到。当然,您要是铁了心不想让她见,她守在哪儿也别想跟王爷说上一句话。

“王妃,我们要不要也去外面走走?”玉兰很担心景姑娘会告王妃的黑状。这几天景姑娘打发人来,说要见王爷,王妃总是一个意思:有事直接告诉我,王爷国事繁忙,不得打扰。而后就让齐夫人去看了她一次,什么都没答应她。那景姑娘肯定是不服气要找王爷告状的。

安然想了想,笑着摇摇头:“算了,就让殿下跟她说清楚吧!我说了几次都不管用,殿下说的应该管用,我们就不要去破坏她的计划了。”

“王妃!”玉兰不赞同地看着她。有这样放任夫君和别的女子见面的妻子吗?

安然轻轻一笑道:“虽然这世上男人的话大多不可信,但你家殿下的话却是可以相信的。我相信他。”就算这世间所有人都不能信,哥哥和爹爹的话,她永远都信。

剑兰听了安然的话,眼中闪过些惊讶,但随即便低下头去。王妃和一般的女子真的不一样…

平王府的人都知道,殿下从宫里回来,都会先去外书房一趟,而后才回后院。景嘉莲打听到今天王妃没去外书房,便带着贴身婢女琉璃躲在外书房外面一块太湖石后面,等着杨彦从前面的小路经过。

几天前,景嘉莲得到独孤凯订亲的消息就想见杨彦了,但安然只让沈怡去见了她一次。当然,景嘉莲对沈怡是什么都不会说的,只说要见王爷。沈怡自然是不答应,而后又好心地“教导”了她一下未出阁的女子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免得丢了平王府的脸面。

景嘉莲气不过,心里又急,就自己跑来这里“守株待兔”了。

她急什么?自然是独孤凯的婚事。

景嘉莲虽然读的书不多,对政治不够敏感,别的不清楚,但也知道独孤凯身为平王府长史,若平王晋位,他将来肯定是前途无量的。

独孤凯跟随平王多年,深得平王信任,在平王府的威望也很高,知道他终于要成亲了,王府里的人都报以祝福,消息自然也传得很快。听说独孤将军的未婚妻是王妃的表姐,只是个举人之女,私下里自然也有人议论,有那些嫉妒的,也难免说几句不好听的。而很不巧,景嘉莲和她的侍女就听到了。

景嘉莲被平王收养已经很多年了,与独孤凯宇文耀自然也熟悉,以前大家都以为她会嫁给平王,连她自己也这么认为,自然也就没将独孤凯放在心上。但自从王妃进门,明确告诉她说这辈子都不要想嫁给平王以后,她虽然表面上嘴硬不肯妥协,其实心里也在为自己打算了。

而熟识的独孤凯和宇文耀自然就是最好的人选。

两人一文一武,同样年轻有为,英俊潇洒。要问景嘉莲更喜欢哪一个,那应该是有着名士风流气质,与平王更加相似的宇文耀宇文公子。可是,宇文耀几年前就由家里做主娶了妻子,虽然听说他与妻子的感情并不太好,可也已经有了两个孩子了。

相比之下,尚未娶妻的独孤凯反而是她最好的人选。要是嫁了独孤凯,以后也能一直呆在王府,偶尔还能见到王爷。若以后王爷真的继位当了皇帝,独孤凯这个王府长史就是朝中重臣,她也可以妻凭夫贵当上一品夫人。这对她来说,绝对是最好的婚事了。

可是,这个王妃进门才几天啊,居然就将自己的表姐许给了独孤将军。王妃真是好大的野心,难道她霸占了王爷还不够,还要霸占整个王府,将王爷的心腹下属也全都抓到手心里?难道她们赵家的女儿都嫁不出去吗,一个两个都要往平王府里塞?

景嘉莲想到这里就生气。

不过一个举人之女,如何配得上出身名门的独孤将军?对了,就是王妃也不过是举人的妹妹,既然举人的妹妹能当王妃,举人的女儿自然也能当将军夫人!

真是个妒妇、无耻,不要脸!

景嘉莲气得要死,暗自在心里咒骂着总是坏她好事的王妃。如果不能嫁给王爷,宇文公子又成亲了,现在连独孤将军也要娶妻了,那她怎么办?

“姑娘,您到底打算怎么办?”琉璃小声问道,“这些天,王府的下人都在说,王爷和王妃的感情好得很呢!说从来没有见过王爷那样宠爱一个女人,出门总是牵着她的手,还带她去了外书房…”

自家姑娘平时都是不让去书房的,上次璎珞去送宵夜,后来就再也没有回来过,连自家姑娘都被王爷训了一顿。两相比较之下,姑娘和王妃在王爷心中孰轻孰重就已经很明显了。

景嘉莲咬着下唇,双目愤怒得几乎要喷火。但想着自己的计划,她还是紧紧握着手里的马鞭,强自压抑着心里的怒火蹲在太湖石后没有动。

不着急,等会儿就可以见到义兄了。等见到义兄就好了。她不能任由王妃安排她的未来、她的人生!她要再搏一次!

“琉璃,我一定要见到义兄才行,我爹是他的救命恩人,他又从小将我带在身边亲自养大,他不会那么狠心不管我的。王妃以为不让我见王爷就能随意摆布我,她做梦!”

琉璃想了想,不太放心地问道:“姑娘,您到底是怎么打算的?既然王妃这样…这样不能容人,奴婢觉得就是王爷答应了,只怕在王妃手底下的日子也不好过。您只想想独孤侧妃就知道了。”

景嘉莲想起独孤侧妃,心里也有些发寒。独孤侧妃可是皇上赐婚的,又比王妃先进门,可是没有殿下的宠爱,哪里是王妃的对手?但是,她跟独孤侧妃是不一样的吧?她是在殿下身边长大的,殿下曾经对她那么好,怎么都不会像对独孤侧妃那样对她才是。

琉璃见主子没有生气,反而一副沉思的样子,便又继续劝道:“独孤侧妃还是独孤将军的堂妹呢,不过进宫告了王妃的状,结果一院子的人都被打死了。现在更是连院子都封了,连独孤家的人都进不去…奴婢还听说,王爷当着护国公的面把独孤侧妃打了,还不让请大夫呢…”

琉璃很担心,要是自家姑娘也去王爷那里告状说王妃的坏话,王爷一怒之下会不会下令将姑娘身边的下人打死?那她作为姑娘的贴身侍女,岂不是第一个?

景嘉莲听出了琉璃这些话背后的意思,心中虽然恼恨琉璃胆小,但也能理解。她想了想才悄悄对琉璃道:“琉璃,你也跟了我好几年了,我一直拿你们当亲姐妹一般看待的。你说…我要是求义兄让我嫁给独孤将军好不好?”

琉璃一惊,姑娘把目标改为独孤将军了?她暗自叹了口气。姑娘要是早点想通,跟王爷一提,多半没问题。可是现在刚刚传出王妃要将表姐嫁给独孤将军的消息,自家姑娘这个时候又跑出去,只怕是…只怕多半不能如愿啊!而且,要是消息传出去了,到时候王府里的人会如何看待自家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