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父皇更是偏心至此,什么都替老三担了下来。他反而偷鸡不成蚀把米。不但惹父皇厌恶威胁,再也不敢动手脚,甚至连他最后的几个心腹也折了进去。为了保命,都告老还乡了。

初七的下午,独孤凯这边的调查结果也出来了。那香炉是礼部负责祭器的检查安放的一个主事调换的,果真是千防万防家贼难防啊!

当然,这个家贼在刚刚被抓到的时候就已经服毒死了。死无对证,想要顺藤摸瓜指证安王就别想了。杨彦早猜到了是这个结果,只让独孤凯给华恩总管通报一声,这事至少明面上就算完了。

皇帝听了华恩总管的汇报,轻轻叹息一声。就是贵为天子,也有这么多的无奈何烦恼啊!他早猜到了是安王,倒是一点不意外,他只是…

“华恩,你说这一次,老三会不会动手?”

“皇上,老奴不知。太子殿下向来宽厚仁慈,但在祭天仪式上动手,只怕是…”

华恩总管没有继续说下去,但皇帝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

“罢了,儿子大了,朕也操不了这么多的心!”

皇帝想着,安王不知道对老三出手多少次,他从来都没有护过,老三能躲过去,全赖他的本事。如今老三要报复,他要是护着老二,只怕老三心里不舒服。怪只怪老二痴心妄想,好赖都听不进去。

初八那天,杨彦带着安然微服去赵家,与顾胜武正式见了面。

杨彦曾多次听安然提起,小时候除了爹爹,小舅舅最疼她。她和小舅舅甚至可以称为忘年交,因为小舅舅会认真地倾听她的话,接受她的建议并付诸实践。安然说,小舅舅是一个很能够接受新事物的人。

杨彦一点没有摆太子的架子,而是真心敬重顾胜武是自己的长辈,再加上安齐和顾少霖在一边帮着说话,很快就化解了顾胜武的紧张。四人抛开顾虑,说起商业,说起濮人部落的事情,不禁越说越投机。

杨彦自然知道自己的人去缅甸找翡翠去了,但路途遥远,他并没有抱太大希望。不过,他倒是有意开辟一条商路出来,毕竟缅甸的翡翠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既然连新大陆他都要尝试,缅甸这点小问题总是能克服的。而既然顾胜武对此也有兴趣,如今身份也特殊,杨彦便有意将此事交给他来办。

当然,他会提供有力的支持。比如卡瓦部落的发展强大,有了他的支持,自然是势不可挡的。除此之外,他还可以提供一批专业的人手,以及翡翠原石的初步判断方法及解石技巧等等。

顾胜武对于这个计划很是心动,只是他还不能代替卡瓦部落做主,说是要与妻子商议以后给太子答复。

在后院里,安然和娘亲小舅母表姨母和嫂子坐在一起说话,剥松子吃。

安然看着嫂子那臃肿的身材,想着自己来了才大半天,嫂子就吃了五顿,心里很是担心。

“嫂子,核桃松子之类的坚果吃了孩子聪明,你多吃点。那燕窝吃了孩子皮肤好,也可以吃,但你少放点糖。那些肥肉啊甜食蜜饯什么的,你最好少吃些。”

“我知道了,多谢妹妹关心!其实我以前都不爱吃这些的,都是怀孕以后才这样的。我看这小子一定是个馋嘴的。”顾庭芳嘴里答应着,又将这一切归到肚子里的孩子身上去,有没有真的听进去,就没人知道了。

听到这里,安然心里又有些担心起来。嫂子好像笃定了肚子里的是个儿子。她知道娘亲和嫂子都想要个儿子,可万一不是呢?那得多失望啊!说不定嫂子就是因为这个心理暗示,才吃这么多的。儿子比女儿能吃,不是么?

后来,顾庭芳去更衣,安然特意到门口等她,小声劝道:“嫂子,你看我哥哥现在正是年轻英俊意气风发的时候,朝里好多大人都想把女儿孙女嫁给他呢!虽说你们是青梅竹马的结发夫妻,嫂子你也不能大意了。这男人,没有不喜欢女人漂亮的,嫂子你要注意自己的身形了,免得以后孩子生下来,不好减肥。”

安然这也是没有办法,只希望让嫂子有一点危机感,从而控制一下自己的食量,免得生产的时候太困难。而且,她句句都是说的实话。

顾庭芳一听,立即就着急了,拉着安然问道:“妹妹,你是不是得到什么消息了?你告诉嫂子,你哥哥是不是要娶平妻?是哪家的姑娘?娘不是说了咱们家不纳妾的吗?不行,我找娘去!”

安然一听,也急了,忙拉着她安慰道:“嫂子你别急,虽然有很多大人表示过,但哥哥谁都没答应。他说了不会另娶,也不会纳妾的,嫂子你放心。我就是提醒你一下,这不都是未雨绸缪吗?咱们女人总要漂漂亮亮的才好是不是?”

顾庭芳情绪稍稍稳定了些,但晚上就找安齐麻烦,哭哭闹闹的说安齐对不起她,要娶平妻要纳妾。安齐哄了好一阵才算打听出来,原来是妹妹说了那么一段话。

安齐曾听安然提过不能让顾庭芳吃得太多的问题,担心生产的时候有危险。安齐一直没将这事放在心上,觉得妹妹有些小题大做了。但今天妹妹再提,他又细细看了看顾庭芳,也不禁大吃一惊。什么时候,她变得这样厉害了?

因为天天见面,顾庭芳也是一天天慢慢长起来的,安齐之前以为孕妇怀着孩子呢,长胖可不是应该的吗?但今天细细看来,他也发觉有些不大对。

孕妇不是应该长肚子么?可是她不但肚子大,脸、胳膊、大腿,哪儿都长了。等孩子生下来,肚子瘦回去,也跟从前的窈窕完全不同了。就算他不嫌弃她,可他也不得不承认,女人还是窈窕一些更好看。而且,如果孩子太大,生的时候肯定吃力,这个是毋庸置疑的。

安齐这才真正体会出妹妹一番好心,不禁劝道:“要不,你以后注意一点?妹妹也是为了你好…”

“啊?你真的嫌弃我了?赵安齐,你这个没良心的,我为你们赵家生儿育女整天吃不好睡不好,你居然嫌弃我长胖了不好看…”

安齐话还没说完呢,顾庭芳就闹起来了。

“没有的事,我哪有嫌弃你?我不是担心孩子太大,你生的时候吃苦吗?”安齐苦笑,不明白他们明明是一番好心,她怎么就是要往歪处想。

“你少骗我!谁家不希望孩子生下来的时候越重越好?你就是嫌弃我长胖了不好看了!你也不想想,要不是你,我能变成这样?”

如此折腾了半夜,顾庭芳才哭累了睡着了。

第二天,顾宛娘问起到底怎么回事,知道都是安然的话惹出来的,倒是不好说什么。一来安然也是为了顾庭芳好,二来顾宛娘也觉得安然的话不无道理。可是现在顾庭芳是个孕妇,情绪本来就容易激动,很多话都不能直说,得婉转。

显然,安然的话不够婉转,所以让顾庭芳不高兴了。

安然也委屈,她不是不想婉转,可婉转了嫂子她根本听不懂啊,她有什么办法?

杨彦知道了,叹道:“虽然你是一片好心,但有时候情分没到那个份儿上,人家是听不进去的。有些话说一次就够了,说多了反而惹人嫌。”

安然点头,可不就是这样吗?

这些天,也有不少官员和他们的夫人递帖子进来,想来请安。安然只见了杨彦几个亲近下属的夫人。有时间夫妻两个弹琴、画画、唱歌,商讨新一年的计划等等,这小日子过得还算舒坦。

正月初十晚,安王府急召太医,据说安王中毒了,很严重,有性命之危。

可惜的是,第二天早上又传来消息,说太医将安王的小命救回来了。但安王到底是怎么中毒的,到现在都没个说法。

安然猜到是哥哥做的,也同样弄不明白他到底是怎么动的手脚。

杨彦只感叹了一句道:“这御医倒是长能耐了。”

消息传到皇宫里,皇帝也不禁暗自感叹,老三不是不会,不是不能,以前只是不愿而已。希望老二得了这次教训,以后真的能安分下来。

皇后听说安王中毒,忍不住跑来找皇帝哭诉,要求严惩凶手,而且暗指凶手就是太子。

皇帝懒得跟她啰嗦,直接问道:“可有证据?”

皇后噎了一下,理直气壮地说:“除了太子,还有谁会对安王动手?”

皇帝反问:“之前太子多次遭人暗杀,是不是也是安王派人做的?”

“那可不同!”皇后狡辩道,“那也可能是康王派人做的。”

皇帝冷哼一声道:“安王做了多少事,你当朕手里真没证据?不过看在他也是朕的儿子,一次次替他遮掩了。初六那天朕已经跟他说得很清楚了,以后朕再也不会护着他,你让他好自为之吧!”

皇后气呼呼地回去凤仪宫,很快又“病”了。

过年的时候,大隋之音发了一期新年专刊,大多选用喜庆的内容,安然在上面画了一幅天官赐福图,要求刻板的师傅雕刻精细些,背面也没有印刷其他内容,这样百姓甚至可以直接将这一页裁下来,贴到墙上。

另外,她还写了两幅喜庆的对联,又将飘渺之旅多刊登了两章。尽管内容增加了,价格却是不变,这一期的销售额又创了新高。

而这一期还有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提倡使用阿拉伯数字。

与大隋当时的大写数字相比,阿拉伯数字的优势不言而喻,所有人几乎都在第一次见到的时候就认可了这种新的数学数字。就连不识字的农妇,也能很快记住这几个数字,并学会简单的运算。

也是因此,创造了这一新数字的太子殿下再一次名扬天下,被几千万百姓提及、赞颂、崇敬。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正月十五闹花灯,长安城里有灯市。去年这个时候,安然和哥哥去了王家,不好出去看灯,今年她和哥哥团聚,却是不肯放过这等浪漫了。

这样的热闹,安然建议哥哥将娘亲也带出来,让她散散心,热闹一下。顾宛娘因为儿女出息了,这一年来心情也好了不少,也有了出去游玩的兴致,于是大家邀约一起微服去看灯。

顾庭芳也很想去,可惜她身子太重,谁都不放心,自然是去不成的。而古丽难得遇到这样的热闹,自然是不能错过的。不但她,连她带来的卡佤族的侍女和护卫也都兴奋地要上街游玩。

杨彦又通知了赵世华,让他在街上与岳母大人来一场偶遇。

酉时,安然就和杨彦用了晚饭,正要出发去赵家与大家汇合,不想华恩总管和父皇居然来了。再一看,父皇后面的不是惠妃和芳嫔娘娘?

看着这一行人这一身看不出身份的打扮,杨彦哪里还猜不出父皇的意思?可是,带着父皇出门,这安全上可如何保证?

“父皇,您这是也要去看灯?”杨彦讪讪地笑着问道。

皇帝挑眉:“怎么?你不想带父皇去?”

杨彦苦笑:“父皇,您也没提前说一声…您身份贵重,这个…”

皇帝不以为意道:“你都放心带着你心肝宝贝的媳妇儿一起出去,父皇还有什么不放心的?”言下之意你能保护好你媳妇,难道就不能保护好父皇母妃?

杨彦看了看惠妃和芳嫔。

两人都热切地看着他。

也是,自从进宫以后,她们就再也没有出过皇宫。如今难得皇上开恩,打算带她们微服出宫去看花灯,要是太子不答应,她们可是不依的。

杨彦实在没办法,只能应下,又立即通知凌云,让加派些便衣侍卫沿路保护。其实杨彦也知道,父皇要微服出宫,华恩总管肯定也是有准备的,但既然父皇要跟自己一起,他自然也要担责任。

另外,带着父皇母妃出门,自然就不方便再跟岳母小舅子他们在一起了。杨彦又派人过去传话,说不过去了,大家分开走。

既然是微服出门,先就将这称呼定了,免得叫错了被发现。好在都是一家人,杨彦安然叫爹爹,惠妃芳嫔叫老爷就成了。唯一可能暴露的,就是皇帝的自称,这个自称惯了要改过来实在不容易。皇帝自己也知道,心里已经决定等会儿多看多听少开口。

杨彦让赶紧再准备一辆马车,皇帝却拦了下来道:“不用了,反正那马车也够大,今天老爷就要跟儿子坐一辆车出游。”

杨彦和安然听了,都忍不住好笑。但想着父皇的确没有跟儿子一起出门游玩的机会,也觉得难得,那就一起吧!管他什么于礼合不合呢?反正没人知道。

杨彦准备的马车外表看起来比较普通,仿佛就是一般富贵人家的马车,但里面却布置得极为精巧舒适。别说多坐几个人了,两边的锦榻就是躺下睡觉也没问题。

马车悄悄地出了东宫,看起来前后不过跟着十来个人,实际上一路上都有杨彦和华恩总管安排的便衣侍卫。

很快,马车从东宫出来,过延喜门,直接进入永兴坊,便有花灯可看了。这个时候天色还早,街市上人还不算很多。马车缓缓前进,三个女人已经掀开窗帘往外看了。

因为暂时没有带惟帽,杨彦干脆将马车上的油灯熄了。这样,他们可以看到外面灯火灿烂,外面的人却看不清漆黑的马车里有什么人。

马车上的五个人,杨彦和皇帝是曾经看过灯市的,但也极少。惠妃是几十年没见过了,芳嫔在江南的时候好歹看过几次,倒是安然是个十足的土包子,这还是第一次看这样热闹的花灯。

“哎呀,姨娘你看那盏莲花灯多好看…哪盏走马灯上画的是什么?”安然跟父皇母妃都很熟,不过装了一会儿淑女,很快就被外面的花灯吸引得原形毕露了。

“那个兔子灯我见过…呀,那边那盏灯好漂亮,上面肯定贴了金箔了,还在泛光呢!”芳嫔到底年轻,跟着安然一起看着窗外,心中同样兴奋不已。

皇帝和惠妃都含笑看着她们两个,眼里都是包容和喜爱。

杨彦其实很想也靠过去,搂着安然一起看的,但芳嫔跟安然靠在一起,他就不方便过去了,心里难免有点小郁闷。他们夫妻浪漫的元宵游啊,就被这几盏大灯泡破坏掉了。

进入平康坊,人和花灯都更多了,还有很多的灯谜。另外,各种小吃和小玩意也多了。

安然回身抱着杨彦撒娇道:“殿下,我们下去慢慢走吧,好不好?马车上都看不清楚。还有那个小吃,人家都没吃过。”

杨彦看着父皇母妃,有些迟疑。他们下去了,父皇母妃要不要一起?他们年纪大了,又向来走路少,这里人又多,唉,真是越想越担心…

安然也知道父皇母妃的安全最重要,很“体贴”地说道:“要不爹和娘你们就在马车上看好了,我们下去走走。”

芳嫔一听,赶紧回身坐到皇帝身边,拉着他的衣袖小声道:“老爷,妾身也想下去走走。要不,您和姐姐坐马车?”

皇帝瞪了安然一眼道:“老三媳妇儿,你这孩子可是不厚道啊。还想撇下父皇母妃自己去玩。哼哼,大家一起下去走走,等走累了再回马车。”

第175章 我是未来的太子侧妃[手打文字版VIP]

当下一行人下了马车,皇帝杨昊拉着惠妃的手走在前面,芳嫔却没有去皇帝另一边,而是走在惠妃身边,挽着她的胳膊,像两姐妹似的。

华恩总管走在皇帝另一边,略靠后半步。

杨彦和安然手拉着手一会儿跑到前面,一会儿又站着看热闹落到后面,独孤凯和凌云在他们身后不远不近地跟着。

他们的马车也走在一边,因为人多,速度缓慢,倒是与人步行差不了多少了。原本跟着过来保护的十几名护卫散在他们前后左右,看着似乎杂乱无章,其实每个人都固守着自己的防守方位。

今天的安然就好像一只出了笼的小鸟,一会儿拉着杨彦看灯猜谜,一会儿又拉着芳嫔去看摊子上的小玩意儿,买了东西又凑到皇帝和惠妃跟前显摆。

杨彦倒是一直跟在安然身边,而沈怡和剑兰二人就沦为使唤丫头了。安然买到的东西一律由沈怡付钱,然后由剑兰送到马车上放好。

沈怡她们乘坐的马车稍小一些,就跟在杨彦他们的马车后面。而皇帝带着惠妃和芳嫔出门,居然一个丫头都没带。

皇帝本想着有太子妃照顾惠妃和芳嫔就行了,既然是微服出宫,自然是越少人知道越好,而惠妃芳嫔身边都没有会功夫的丫头,带着其实也不大方便。

只是皇帝没有想到,太子妃出了宫,露出本性来,分明就是个孩子,自己还要人照顾呢,哪里能当个好儿媳照顾婆婆?

皇帝和惠妃看着这样的太子妃,不由笑着摇头叹气。大隋第一才女、聪慧无双端庄高贵的太子妃就是眼前这个疯丫头,这要说出去,保准没人相信。

夜市上很多小摊子,安然如今首饰头面多得很,而且都是精品,自然看不上那些小饰品,但要是看到精致一些的根雕啊、陶瓷娃娃啊、竹编工艺品之类的小东西,她还是有兴趣的。

而更好玩的,是与人砍价。

“老板,你这个面具怎么卖?”

那卖面具的老头见安然虽然带着帷帽看不清容貌,那一身衣裙的绣花也偏于淡雅,并不算很打眼,但那裙摆却在走动间泛着银光,显然是加了银丝织进去的,非富即贵。

老头心中激动,大肥羊啊!于是当即夸赞道:“这位姑娘好眼光,小老儿的面具最是别致,不贵不贵,三两银子一个。”因为安然带着帷帽,人家看不清她的打扮,又看她蹦蹦跳跳的样子,一点不稳重,便当她是个未出阁的姑娘了。

杨彦含笑站在安然身后没说话,他知道,女人购物的时候,砍价也是乐趣之一。正好皇帝带着惠妃芳嫔见了,也跟着走了过来。一来这老头的面具确实别致,个个都不同,二来他们也想听听安然是怎么跟人家杀价的。

“三两银子一个?老板你怎么不去抢钱?”安然惊呼一声,骂了一句,转而又道,“老板你说个卖价!”

老头一听安然这语气就知道这姑娘只怕不好糊弄,当即讪讪地笑道:“瞧姑娘您说的?老头子看姑娘也不是差钱的人,何必与我们这样的小生意人争利?一两银子一个,不能再少了。”

好么,一下子就少了三分之一。皇帝点点头,正要夸奖安然会讲价,夸那老头有眼光,就听安然不满道:“老板,你还糊弄我呢!当我不知道市价怎么的?你这面具要是买给普通百姓,了不起两百文一个。一两银子一个,难道我身上写着‘我很好骗’四个字么?老人家,我看你也这么大年纪了,做生意要讲究诚信你懂不懂?”

皇帝一惊,两百文?这丫头也太狠了点吧?那老头最初叫价三两银子,其实他也没觉得贵。

老头暗道,姑娘你身上虽然没写着“我很好骗”,但写着“我很有钱”啊。只是想不到这姑娘竟然真的知道市价,老头立即转变策略,当即又变作一幅哀求的样子道:“我的姑奶奶,两百文实在太少了,刚刚够本钱。您是大富大贵的,好歹指甲缝里漏点小钱让小老儿养家糊口吧!”

安然一听这老头好歹落了实话,这才大方道:“好吧,看在你这面具手艺还不错的份儿上,就五百文一个吧!”

老头原本以为自己赚不到什么钱了,没想到安然忽然又大方起来,脸上立即绽出一朵花来,连声夸赞道:“哎哟,姑娘你可真是个好人呐!将来一定会嫁个好郎君的!姑娘您看喜欢哪一个?小老儿帮您取下来。”

“帮我选十个好看的!”

“十个?好勒!”

安然开口就是十个,更是乐得老头合不拢嘴。

他这面具是自己做的,成本满打满算不到一百文,一般一百五十文到两百文就能卖了。原本还以为这姑娘太精,自己只能赚几个小钱的,不想自己眼光不错,这姑娘到底还是大方的,倒还真的赚了大钱。

皇帝见了,震惊之后不禁摇头暗笑不已,这丫头有时候端庄高贵,有时候纯真娇憨,有时候一身仙气,没想到居然这样会砍价。要不是亲眼所见,任谁说他都不会相信这丫头将要价三两银子一个的面具讲到五百文一个,人家还一副感恩带德的欢喜模样。

惠妃和芳嫔也含笑看着安然,只觉得眼前的太子妃与她们平日里见到的完全不同,却更加亲切可爱,也难怪太子宝贝得跟什么似的。

见安然砍价这样狠,皇帝不由悄声问杨彦:“你没给你媳妇儿零花钱?”

杨彦笑道:“爹您这就不懂了,砍价是女人购物的一大乐趣之一。她在乎的也不是那点银子,而是与老板砍价的过程。只要老板降价了,她就觉得好似占了多大的便宜似的,心里就舒服了。其实她明知道这东西未必值这个价。”

皇帝含笑点头,受教了。

老头正在帮安然取面具,就听旁边一个姑娘道:“老板,那个仙女面具给我,多少钱?”

老头回头一看,是个身穿绿色绣花褙子、丫头打扮的姑娘在问价,而在不远处,站着几位衣饰华丽的男女。

老头为难地指着安然对那绿衣丫头道:“不好意思,这个面具这位姑娘要了。要不姑娘你另外选一个?”

老头已经取下九个面具了,这个仙子面具正好是第十个,而且安然也点了头要的,尽管安然还没给钱,也可以算是安然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