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素走近了看着他这个样子,忍不住笑了起来。

赵母也是笑着喊了起来,“棉花,林子。”

两孩子一见大人赶集回来了,赶紧围了上来。罗素竖起手指头,示意他们不要说话,一家人笑呵呵后的进了院子。等关了院门了。罗素才将包里的吃食拿出来,“买了点麦芽糖和饼子,你们自己去吃去吧。”

以前虽然家中也有些零嘴,但是好些时候未曾吃到了,看着手里的麦芽糖果,兄妹两顿时乐的找不着北,赶紧拿着吃的跑进屋里去了。

赵母笑道,“还是你想的周到,要是咱们空手回来了,他们可又要失望了。”刚买东西的时候,自家儿媳妇说要买点吃的给两孩子,她还不乐意呢。现在看着两孩子吃的这么开心,她心里也觉得自己有些吝啬了。

罗素笑道,“娘这是会过日子呢。不过现在咱家不缺这点银钱了,也不担心。现在家里银钱够花,而且这还有剩下的黑耳朵要长出来了,估摸着能长个十斤的样子。再过不久,咱家那大片的院子里面种的也能长出来了,这可不下百斤了。”

听到罗素算的这笔账,赵母心里越发的欣喜了,拉着罗素的手,“这都是你的功劳啊,哎,我当初还怪你。”

想起自己当初还以为这儿媳妇是个扫把星,赵母心中惭愧。

罗素听她如实说出了当初心里的想法,知道这是真心接纳自己了。她也知道,这是建立在自己为这个家挣了钱的原因上的。可是她也不揪着这一点就觉得赵母虚伪。

甭说古人了,就算是现代人,又有多少不迷信的。

要是赵母当初真的对她一点芥蒂也没有,那也就不是常人了,真是圣人才行。

而且作为这个家的一份子,如果不能为家里做点贡献,她自己也无颜面待下去了。如今自己改善了家里的日子,也赢得了家人的喜爱,这是一份两全其美的事情。

是以,她也真诚道,“娘无须说那些过去的事情了,当初乡亲们要赶我走,也是娘护着的。日后我们一家人真心相待才是真的。”

“你说的对。”赵母抹着眼泪。又拉着罗素进了堂屋里,然后从自己的衣襟里掏出了今日卖黑耳朵的银钱,“今日除去买东西花的钱,还剩下五百六十文,这都是你挣的,你拿着吧。”

一下子把这些钱全都给自家儿媳妇,赵母心中自然是不舍的。

但是她也知道,如今只有自家儿媳妇有这个挣钱的本事。若是自己把银子都给放到自己手里捏着,儿媳妇啥都没落着,以后说不准就要有怨言了。所以她也不敢学着别个厉害的婆婆那般想着拿捏自己的儿媳妇。

罗素心中也猜到几分她的想法。不过她也不会为了得到赵母更加喜爱,而推脱这些银钱。

当即笑着道,“如今我手里确实没了花销的银钱了。可是娘手里也不能没银钱。这样吧,日后家里的开销除去之后,每次所得的,我和娘都平分了。这样也不至于落着手里拮据。”

赵母见她果真要了银钱,心里免不得有几分失望。但是又听说平分,心中也有几分欢喜。“既然你这样说了,为娘的也不勉强了。我也收些银钱,日后等老二好了去参加科举的时候做盘缠。到时候也不用朝你伸手了。”

“二弟的事情,到时候我也是要尽一份心的。”罗素脸上真诚笑道。这话到时十足的真诚。赵辞是个潜力股,以后甭管她改不改嫁,这大腿都要抱着的。

虽然这大腿现在比胳膊还细,但是她相信,总有一天会长粗的。

********************

婆媳两个‘分赃’完毕,罗素就来合计自家种田地的种子了。

如今这里的农作物品种很少。主食方面只有粟米和品种单一的水稻,另外有麦子。至于粗粮方面倒是有玉米,但是这玉米的产量很少,完全不够作为充饥的食物的。像她所知道的一些高产量的土豆和红薯也没有。更别说亩产高的杂交水稻了。

这种落后的农业,导致了现在这个新兴的大周帝国虽然慢慢的恢复了太平,但是百姓的日子极为的难过。平日里只能吃个七八分饱。若是遇着干旱和蝗虫过境,那就是要饿死一堆人了。

这还是他们在大周皇帝当年起义的大后方的缘故,若是在其他经历过战争洗劫过的地方,百姓的日子就更难过了。今日去县城就听说了,好些地方还有吃树皮度日的,更别提发展什么工商业了。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吃都吃不饱,谈兴旺的话都是放屁。

罗素想清楚目前的形式,知道现在不是讲究什么口感的时候,而是赶紧弄点能够饱肚子的东西出来。不止可以卖钱,若是碰着个合适的机会,还可以上报给朝廷。

倒不是罗素有什么大志向去拯救天下人,而是想通过这一举动,得到些朝廷的赏赐。作为寒门百姓,只要有些富裕了,难免的不受到一些豪强欺压。若是能够得到朝廷的赏赐,入了朝廷的眼了,她就能够毫无顾忌的把自己的所学所长都拿出来用了。

当然,要是能顺便通过朝廷改善一下全国人民的生活条件,这也是大好事一件了。

粟米属于粗粮,罗素不准备加大生产了。这东西虽然吃了也好,但是作为主食,还是不如水稻来的好。

现在村里虽然也种水稻,但是一年一熟,而且产量很低。好些百姓都吃不起这种东西,所以种的人也不多。为了家中能够多重粮食,好些把良田都给弄成了旱地,用来种粟米和麦子。

赵家这边也有几亩水田变成了旱地。不过当初罗素的公公赵老头是个有几分精明的人呢,觉得稻米种的少,但是精贵。若是种点出来卖个好价钱,也不必杂粮收入低了。所以留着三亩水田了。

对于这一点,罗素真是想去撞墙了。

好好的水田变成了旱地,这还仅仅是这一个村子的,放眼整个大周,估摸着现在都没多少水田了。真是暴遣天物了。

抓狂归抓狂,罗素也只能认清现实。

家里现在有八亩旱地,三亩水田。加上自家开坑的菜地两亩。满打满算的也有十三亩了。

对于村里来说,这也是个大好事了。比起没田没地给人家做佃户好的多。

心中有了打算,罗素也暗自思量如何和赵母商议了。

***********************

晚上罗素下厨做了红烧肉,又想着赵辞不宜吃太油腻的东西,所以给赵辞做了鸡蛋瘦肉汤。

因为罗素这些日子每天的按摩,加上吃了好的药材,赵辞的身子一日好过一日,如今已经能够下床和家人一起吃饭了。

当然吃饭的时候,还是被赵母用薄被子给裹得严严实实的。

看着一家团团圆圆的吃饭,家里还这么丰盛。赵母眼睛慢慢的红了。

“好些日子没像如今这样了。”她说着边抹眼睛。

罗素给她夹了菜,“娘,这是好日子,干啥要哭。咱们现在日子越来越好了,日后只会更好的。”

“是啊,”赵母听了直点头,又道,“以后辞儿成亲生子了,咱家又要添丁加口,棉花和林子也会长大,咱家又要兴盛了。”

生活在这个动荡的年代,人们接受生离死别的心态十分的强大。所以对于一年内失去丈夫和长子,赵母虽然很是伤心,但是依然对未来充满希望。

罗素心中感慨不已,自己喝了一口汤,又看向了赵辞。

她知道,不管自己做的多好,在全家人心中,这个脸色苍白,心情温和的赵辞,才是家中所有人的希望。

许是感受到自己被人注视,正在慢慢的喝汤的赵辞突然抬起头来,眼睛对上了罗素的眼睛。两人四目交接,都有些许尴尬。

罗素装作无意的转过头看着赵母,避开了赵辞疑惑的目光,对着赵母道,“娘,我有事情想和您商量。”

赵母正在给两孩子夹菜,听着罗素这话,笑道,“有什么事情你就说,还提啥子商量的。”

“这事情还真得商量。”罗素面上认真了几分,“娘,我知道咱家现在有八亩旱地,我想和您商量一下,和村里人换换,再换四亩水田,您看成不?”

第11章

“换水田?”

赵母这下子不淡定了,嘴巴忍不住张大了些,神色十分的惊讶。然后又以一副不懂事的眼神看着罗素,“大丫,你以前是不是没种过地啊,水田只能种稻子,这稻子的收成不好,不够咱们吃的。原先你爹说要留着产稻子换钱,这才留下一些的,要不然我可不要水田。”

赵辞在这边上若有所思,又看了眼罗素,见她脸色坚定,方才道,“娘,先让大嫂把想法说完了,咱们再商量吧。”

“那行,大丫你先说。”对于儿子的意见,赵母还是很重视的。

罗素知道她这个决定不会这么好通过的。毕竟和现在的种田规律不一样。

不过她早就有了方案,不担心说不动赵家母子。

“娘,之前我遇着一个游方郎中,就是教我种黑耳朵的这人,他说见过一个地方的人种水稻,一年两熟,有时候还三熟呢。产量还高,亩产能有三石左右。而且这种水稻的时候不单单是种水稻,咱们把农田改造一下,到时候还能养鱼呢。来年咱们家收稻子的时候,那可是吃不完的大肥鱼啊。”

为了保险起见,罗素没有直接说出亩产七八石的高产量,而是说了个最保险的数字。但是比起这个时候亩产只有一石的水稻而言,她这个三石已经是十分高了。更别说这水稻还能两熟了。

赵母和赵辞俱满脸震惊。

特别是赵母,一脸的不相信,“这不可能,怎么能种两熟呢,还能那么高的产量。”

“娘,我也是挺那个老郎中说的。原先我也不相信,但是你看我这黑耳朵不是种出来了吗?所以啊,我就想试试了。你想啊,要是真的成了,咱们家的收入还能低?退一万步讲,咱们就算是不成,到时候把这水田改成旱地,不是也容易吗?但是旱地改成农田可就难了。要是等咱们家成了,别人家肯定会学着种的。咱到时候再想换可就不好换了。”

赵母一听,完全拿不定主意了。

要是以前,她肯定是不会同意的。这事情太匪夷所思了。

但是现在却不一样,她是亲眼看着儿媳妇一阵鼓捣,就把那黑耳朵给种出来了。这可是个挣钱的东西啊。这也说明,儿媳妇说的有可能是真的。

如果真是真的,那自家可真是要丰衣足食了。

这事情光想想就很心动。

但是也太匪夷所思了。

疑虑不定,她只能看向了自己的儿子,“辞儿?”

赵辞从刚刚开始就没反应,而是垂着眼睛思考什么,过了一会儿,才道,“嫂子,咱们家就算全换成水田了,种的完吗?家中毕竟只有我们几个劳力。”

“种的完,实在不行,咱出钱请工人。”罗素肯定道。

靠自家种田,肯定会耽误时间的。

赵母赶紧道,“还请工?咱们又不是地主,干啥请人啊。”

“娘,这不能这么算。”罗素耐着性子解释道,“要是不请人,耽误了时间,损失就大了。与其等着错过了种植的时间,还不如请工呢,也花不了多少钱。”

“这个…”赵母又犹豫了,她的印象中,只有地主家里才会请佃户种田。哪有他们这样的人家请人的。虽然现在家里也不愁吃的了,但是也没有富裕到请工人的程度。

赵辞想了想,却笑道,“既然嫂子有了想法,那就依嫂子的。”

“辞儿,这能行吗?”赵母惊疑不定。

赵辞轻轻点了点头。

罗素一听小叔子同意了,心里明白这事情那就算是成了,赶紧道,“二弟,你现在身子也好了,只管好好念书就是了,家里的事情不用担心。”

赵母闻言,也顾不得请工的事情,赶紧附和,“你嫂子说的对。”

赵辞轻轻笑道,“娘,嫂子,你们放心吧,我有成算的。”

***********

事情一商定好,赵母就领着罗素去瞧了自家田地。因着想要把在稻田里面养鱼,不很把田地分开,所以选了几块离着自家近的田地作为交换对象。准备到时候换好了之后,就把中间的田埂子给推平了,弄成一整块的大稻田,也方便管理的。

选好了地方之后,赵母就一直心不在焉的,“当初这田地还是你爹给选的呢,哎,还真是舍不得。”

罗素现在对未来的规划很有信心,见她这样低落,笑道,“娘,只要咱们家里过的好了,爹泉下有知也会高兴的。”

“你说的也对。”赵母叹着气点头,走了几步突然道,“大丫,我怎么觉着,你这说话和别人不一样啊,有时候文绉绉的,和你二弟一个样了。”

“那也是跟着二弟学的。”罗素心里一紧,连忙找了个由头。

赵母一听,立马高兴了,“也是,咱家有了老二这个读书人,走哪里去了,人家都要高看一头。幸好当初…”说到这里,她突然收住了话题。

“娘,怎么了?”

罗素狐疑的看着她。

赵母摆摆手,“没事,就是想着当初你爹让你二弟去读书这事呢。”

乡下人读书是很不容易的,特别是这种环境下。罗素心里也挺好奇,怎么赵辞能够去念书的,而且看着念的时间还不少呢。而赵城这个大儿子却没有念书。按道理,也是大儿子这个顶梁柱念书才是的。

不过罗素也不好问,毕竟赵城已经不在了,再拿这个去问,那是在赵母伤口上撒盐了。

************

回到村里之后,婆媳两个就挨家挨户的去和人家商量着换田地的事情。

“你们拿旱地换水田?”说话的是村头的赵二爷家。赵二爷是村里的老人了,头发都白了,却是种地的好手。听着赵母和罗素说要还水田,就觉得这事情不大着调。

“侄媳妇啊,我知道你家里现在没啥子会种地的人,但是也不能干这糊涂事情啊。好好种地,总能有些收成的,那个水田你要了干啥啊?咱都是一个村里的,不能祸害你们。”

罗素一听,心里顿时感动啊。

现在的人是真的朴实啊,真是好人。

这种时候了,完全没想过欺负孤儿寡母的。

赵母眼睛也有些红了,却还是忍着道,“二叔,咱们是想种田,大丫说能有法子多种点出来,我们就想试试。咱们家没有啥子壮劳力,这旱地不好收拾。”

罗素也道,“二爷爷,您放心,我们这真是打算好了。要是不行,咱们家明年就把这水田变成旱地了。”

赵二爷叹气道,“这水田是能变成旱地,但是还是不如旱地土肥。你这样不是糟蹋吗?”

“没事,二爷爷,咱们自己试试看。反正成不成也不怪大家的。您就当帮个忙,把您山脚下挨着咱们的那两块水田换给咱们家吧。”

赵二爷闻言,看向了赵母,“侄媳妇,你这也是这个想法?”

赵母点了点头,出来的时候她媳妇就交代清楚了,既然家里都已经商定好了,出来后就得口风一致了。

见赵母也点头,赵二爷也没多说了。劝也劝了,话都说这份上了,要是不答应,还算自家不仁义了。

把田地换好了之后,婆媳两个就都走了。

赵二婆笑道,“咱家这又多了几亩好地了。让老大和老二家一起分。咱们的留给老三就行了。

赵二爷有三个儿子,两个成了家,都是种地的好把式。

“胡说啥呢,”赵二爷磨着农具,边道,“今天是换了,要是今年她们家种的不好,我这还想着给他们换回来呢。你可别打主意。”

赵二婆不干了,叉着腰道,“咋还要换回去了,都是咱家的东西了,你这老头子咋这么傻啊。”

“你这婆娘,”赵二爷站起来指着她,“他们家一下子扫了两个壮劳力,孤儿寡母的够可怜了,你这还是长辈呢,咱能帮衬的就帮衬。再说了,他们家老二是个有出息的,以后说不定就是个官身了,咱们家这个时候帮衬一下,以后能少的了咱们的情分?”

他这辈子看人准。赵家老二是整个赵家村这些年里第一个考中秀才的人。以后出息大着呢。这个时候他们家困难点,正是帮衬的好时候,总比以后人家发达了再贴上去的好。

赵二婆是个明白人,听到这话,顿时也转过身来了,褶皱的脸上笑出了几朵菊花,“你这老头子,贼机灵。”

除了赵二爷这边耽搁了一下之外,其他几家一听是要换水田的,都赶紧着应了。好些还给了东西给赵母带回去,说算是贴补他们的换田地的损失的。

赵母客气的推搡了两下也都收下了。

她也觉得自家这旱地换出去挺吃亏的。这点补偿还是应该的。

都说好了之后,第二天一早,几家换田地的人家就去村里找了里正了。

里正也是赵家村的族长。听着几家人过来要和赵母家里换旱地的事情,顿时变了脸色,指着几家人骂道,“他娘的,都不是个东西。欺负他们孤儿寡母的,就去盯着他们家几亩好地是不是?”

几家人顿时被骂愣了。

还是罗素反应快,赶紧把这事情给解释了。

赵母也在一边帮腔。

“是啊,是老嫂子过来找咱们换的,咱们都是同宗同族的,咋能干那不要脸的事情的。”几家同意换田地的人也开始嚷嚷了。

里正顿时头大,摆了摆手示意大伙安静下来,又问赵母,“赵石媳妇,你说说看,你们这是真的要换水田?”

赵母点点头,“家里现在也就我和大丫能干活了,旱地也不好种。所以咱们想试试水田种稻子,没准能多种点出来。”

“你要是有困难就说,犯不着换田地。”里正叹了口气,老脸上也是带着几分忧愁。都是一个族里的,都不乐意让族里人过的不好。特别是赵家这样一下子少了两个壮劳力的。

罗素道,“大爷爷,我们是真的想好了。我也是想着法子能种出更多的水稻了。要是成功了,以后咱们村里人都能种,大家日子就都能过好了。”

“你会种什么田地。”里正摇了摇头。

他也是种了几十年地的好手了,都没种出好稻子来,自然也不相信一个小丫头的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