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家家户户有粮食,又养活了许多鸡,日子过的好了,这胆儿也大了。

回去商量了一番,又想着是赵城媳妇说的这事情,自然是错不了的。且看看赵城媳妇那种的三十亩甘蔗,长的可真是好啊。过阵子收成了拿去换银子,能换几十两银子呢。反正自家可不能落后了,得可劲儿的种甘蔗去。

第二天一早,族长家里就被挤满了。

村里几个认字的都被找过去登记田亩数量了。

晌午后,老族长就兴奋的坐着牛车去了县衙里。

**********

“本官现在真是越发的看不懂这赵家村的人了,全村的人承包山地,他们村里劳动力有这么多吗?”谢成楠看着周县丞拿过来的请愿书,满脸的疑惑。

周县丞道,“据下官所知,他们平日里各家各户的都互相帮衬的,所以农忙的时候都能赶上日子。”

“这倒是好风气。要是天下所有的百姓都能如此就好了。”

周县丞笑道,“也没有这么多的村子像赵家村这样同宗同族的。”

谢成楠摆手,“那也未必,若是法子得当,就算比不上赵家村这样,也相去不远。可惜…”

谢成楠叹气。他人微言轻,就算知道下层百姓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现如今又看着可以大范围行使的法子,却也没法子上达天听。而他那些上峰又都是些豪族出身,不知道民间疾苦,哪里会把他们这些下层官员的忠言当真。

“赵家村承包山地的事情,就依了他们吧。我也想看看,他们若是照着他们自己的法子做下去,能达到如何的境地出来。”

“听大人如此说,下官也有些好奇了。”

“呵呵呵,那咱们就拭目以待吧。”

谢成楠笑着抚了抚胡子。

县衙这边的消息一出来,整个赵家村也开始了风风火火的开荒活动了。

因着这次是全村人的事情,所以各家各户男女老少都出动了,就连五六岁的孩童都拿着小锄头帮着挖地。老人们则把山头的一些杂草给割出来,一来方便开荒,二来也能多一些柴火。壮丁们则各个挥汗如雨。

这次罗素只要了二十亩和自家原先的甘蔗地相邻的土地,其余的三百多亩地就村里人均摊,劳动力最差的人家,都能分上七八亩地种甘蔗了。

事实上要不是衙门不同意将别的村子的范围的山地给他们,他们还想多弄些的。不过谢成楠这边还是有些私心的,不能什么好事都给赵家村了。他现在就把赵家村当个示范基地了,要是真的好,他就准备鼓励其他村子也这么干。

几百亩的山地在全村几百口人的一直努力下很快就给弄出来了。

罗素事先准备好了肥水洒在土地里,又养了几天,这才开始弄甘蔗苗子了。

“上次赵城媳妇是在秋天播种甘蔗的,咱这次是春天,这还能不同的时间?”

赵大爷吸着旱烟看着自家的甘蔗地。

旁边有相熟的老哥们笑道,“没听赵城媳妇说吗,春秋两个季节都能种,反正都能赶上四月份产糖的季节就行啦。哎,咱现在就好好等着,来年甘蔗地长出来了,又是一笔银子。赵城媳妇还说了,这甘蔗一种就是三年,这真是个好东西啊。”

“再好的东西也是亏了赵城媳妇想法子了,都把买家找好了,要不然咱种了甘蔗,也卖不出这么多的价钱来。还能一直卖下去,不担心没人买呢。”他婆娘笑着满脸褶子。

不管咋样,女人能够做到这地步,也给村里其他女人长脸了。

原先还有些瞧不上女人的汉子,现在都对自家婆娘也比以前好很多了。

甘蔗的事情完成之后,大伙又开始准备着下个月的春种稻子和收麦子了。

虽然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家里各家各户却都忙个不停了。

男人们整天在家里磨农具,女人和老人们则在招呼家里的鸡舍。

现在家里的鸡已经养的很大了。罗素家里的第一窝鸡已经开始吃鸡肉了。鲜嫩肥美的鸡肉,吃着三个孩子满嘴是油水。

罗小虎已经在赵家这边住了几个月了。罗老根倒是来接了几次,这熊孩子却不乐意走。这几次家里开荒,他也都参加了,赵母现在也习惯了他待在家里了。

毕竟罗素这个儿媳妇实在是太好了。她儿子没了,这个时候她也不知道如何对这个儿媳妇好,所以只能加倍的对儿媳妇的兄弟好了。

收拾碗筷的时候,罗素和赵母商量起了请先生教书的事情。

“现在家里各家各户的鸡蛋都开始换银子了,鸡蛋也是一批一批的让大木叔帮着拿出去卖了,现在家家户户的也比以前宽松许多了,我看能不能和族长说说,以族里的名义请先生回来教书。现在二弟已经进京赶考了,现在都结束了,我看差不多都要出消息了。现在和族长开这个口,族长肯定也是答应的。咱们族里多一些出息的人,以后也能和二弟互相有个帮衬的不是?”

如果整个赵氏一族只靠着赵辞这一个当官的,那么全村的人就都成了赵辞的负担了。但是如果赵家村许多的人都出息了,反而会互相成为助力。这样才能让赵家村兴盛不衰。

即便其他孩子没有赵辞这样读书的料子,也不一定能考中。但是赵家读书的孩子多,认字明理的孩子多了,以后也能在这个社会上混着不错。不至于拖累亲族。

赵母一考虑,也明白这个道理。

“这个想法倒是好。咱家的日子过的好一些,到时候就多出一份力,也算是给辞儿赚些人情回来。”

罗素笑道,“这个是自然的。娘,我还计划着过阵子咱们家里也把房子重新盖盖吧。毕竟二弟现在大小也是个举人老爷了,现在还去赶考了。以后要是有同僚来家里做客,咱们这房子也没地方住。”

“还是你想的周到。”赵母显然对盖房子这事情很是感兴趣。“是该盖房子了,别人家的举人老爷可都是住着大院子的呢。”

罗素见赵母这样的爽快,心情也十分的开朗。觉得赵母这个婆婆真好,每次和她商量事情,都没有那么古板。很多道理都能说得通。“娘,那咱们就一件一件的办起来。先去和族长商量开族学的事情,然后咱再请师傅盖房子。

现在离着春种秋收还有个把月呢,咱多请几个人,这盖房子也是够了的。”

“好,那你自己尽管安排,这事情我都不懂,你自己看着办吧。”

“好嘞,娘就放心吧。”

第40章

“族里开族学?”

族长家的院子里,老族长听着罗素的建议后,拿着烟杆的手都颤抖了一下。

开族学。这可不是小事啊。以前倒是听说过一些豪门大族里有族学的,族里给银子,请了先生来教族里的孩子读书识字的。听说教出来的孩子,大多都能做官呢。就算不是做官的,那也是世家公子啊。

可是他们赵氏一族祖上虽然也是有人做过大官,有过大出息的。不过那都是几百年前的事情了。老早就没落了,现在阖族都是靠着祖上留下来的这点儿土地过日子,多少代族长都没有想过要给族里的孩子培养成世家大族那样子的人才啊。

族里能有这样的人才?

看出老族长的犹豫,罗素立马将之前和赵母说的那番话变了个样子说给了老族长听。

自然不是说族里人拖累赵辞。而是说现在赵辞眼看着有出息了,以后族里要是有了孩子们读书,以后也能多个出路了。

“而且现在才立国,所以朝廷重文轻武,可是现在圣上竟然开了科举,显然还是很重视读书人的。咱们族里顺应陛下的心思,多培养读书人,为朝廷提供人才,日后若真是出了人才,少不得族长您这也是要上达天听的。”

罗素适时的画了个饼出来。

虽然这个饼子还很虚幻,老族长也是一把年纪了,说不得就等不到那一天了。可是显然现在的人心灵还是很单纯的,也很容易相信美好的事情。听着罗素说的这样美好,老族长的手抖着更厉害了。

“赵城媳妇啊,你说的很有道理啊。我是一族之长,又是县衙里派的村子,合该为这赵家村做长远打算。现在各家各户的都有孩子,全村一百多户人家,一家人一个月出十文钱,他们也不会舍不得。反正孩子多的人家就多出一些,孩子少的就少出。咱各家各户的公平点,让大伙自愿就成了。”

老族长在罗素的影响之下,如今十分的奉行公平公正,自愿自主的原则了。

族学大会很快就在赵家村召开了。

老族长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讲,让有孩子的家长都十分的激动,群情热烈,恨不得让自己孩子赶紧学字,赶紧考个功名回来光宗耀祖。

特别是儿子多的人家,一等族长讲完,就嚷嚷着赶紧开族学。

“反正现在都不饿肚子了,这些小子们是该去读书了,没准儿咱赵家村还能出个举人大老爷的。”

“就是,咱少喝顿酒就是了。”

“我这次多养些鸡,咱孩子也去读书去。”

……

也有些家里只有闺女的倒是不那么激动,不过也对这件事情很是支持。毕竟闺女要嫁人,如果族里以后能耐的人多了,闺女也能沾点光,嫁个好人家去。以后在婆家也有地位一些。所以这事情一出来,几乎家家户户的都是支持的。

不支持也没有问题,反正族长说了,不愿意让孩子念族学的,也可以不给银子。反正这事情各家各户的自己看着办,舍得为孩子好的就拿银子,也不多,一个孩子一个月也才十文钱,一年下来也才百来文钱罢了。要说以前拿不出来也就好罢了,现在多养两只鸡的事情,还拿不出来?

老族长这话虽然没有逼迫着各家各户的都积极参加。但是这比逼着大伙还要有用。毕竟谁家没两个儿子的,要是旁的人家儿子都去读书了,自家儿子还在地里玩泥巴,走在村子里都要被人笑话了。以后要是说亲,自家孩子不是比别人家的都要差?

所以即便是有些舍不得的混不吝,这个时候也咬着牙拿银子出来让自家孩子跟着大伙一起念书了。

事情当天拍板,老族长就和族里几个说得上话的老人一起选族里念书的位置了。

大伙左看右看的,最后还是决定选在老祖宗的祠堂旁边的空地上。

让赵家的老祖宗看着族里的子子孙孙好好念书。

因着是全村人的事情,所以大伙这事情也干的风风火火的。

老族长还特意领着村里几个泥木匠去县学那边瞧了瞧人家的学堂。

一回来,脸上都有些尴尬。

人家那做着特好了,一水儿的青砖呢。族里现在虽然富裕,但是要用那么多青砖也不容易呢。

罗素一听,眼珠子溜了溜,立马就来找老族长。

“我也准备盖房子的,早就想着去弄点青砖回来了,要是族里愿意,我就都弄些庆青砖大瓦回来,给孩子们盖个族学。也算是给族里尽点心意。”

“赵城媳妇,这怎么成。这可需要不少银子呢,族里不能让你们出这个银子。让这些孩子们凑合凑合就行了。”赵大爷感动道。

老族长也点头,“是啊,咱们不能让你们出这个银子。”

主要是现在赵城这边的好消息没回来,谁也不知道能不能种。万一不能种,还要供他三年呢。赵家现在日子虽然过的好了,但是也都是些孤儿寡妇的。说起来劳动力都不如村里其他人家。他们也不好占便宜。

罗素却满脸感慨道,“我知道这需要不少银子,可是我也是赵家村的人。盼着咱赵家村好。俗话说的好,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这些孩子们以后可是咱们赵家村的希望呢。咱们怎么能让让他们凑合。这族学既然要开,那就要好好的开,认认真真的开。要是咱们做长辈的都敷衍了事。那孩子们还能认认真真的念书吗?”

老族长一听,当即飙泪,“赵城媳妇,没想到你这能有这样的见识。你说对啊,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咱这老一辈的已经成这个样子了,不能让子子孙孙跟着吃苦受罪。咱就是勒紧裤腰带,也得让孩子们过的好。”

罗素认真点头。“那这银子就我出了。”

老族长摆手,“还是让村里出吧。”

罗素提着这事情原本是有自己的私心的,哪里肯让族里出,当即道,“族长,我知道你这是一片好心,可是族里现在都买了地,家家户户的也都不容易。且孩子们还要念书,日后笔墨纸砚的也要花银子。这还没开始念书就拿银子出来了,大伙心里肯定会有想法的。与其让大伙不甘不愿的,还不如我一个人出了银子,也好让大伙高高兴兴的送孩子们念书。若是,若是族里实在觉得不好过,正好我要盖房子,大伙要是抽得出时间来,帮衬着盖房子,我这心里也就感激不尽了。”

这笔账她早就算过了。盖族学的青砖大瓦,顶多十两银子搞定了。而她出银子盖房子,也得个四五两银子的工钱。如果她出了银子盖族学,族里人到时候也不会收工钱了。那么她损失的也就是五两银子罢了。但是她们家原本也有三个孩子要念书的,特别是小虎还是外村的人,到时候还得欠人情。如果这族学是她盖的,那可就不一样了。以后各家各户的只要有孩子念书的,都要念她一句好,欠个人情。只几两银子的事情,就得个好名声,得这么多的人情。这简直是最划算的一笔生意了。

退一万步讲,要是族里人要收工钱,也就是多亏了三四两银子的事情罢了。

对于现在的她来说,还真不是个事儿。

村里人自然是不会让她给工钱的。老族长听了她这话之后,当即一拍巴掌,“你都出来这么多银子盖族学了,你这盖房子的事情就交给村里。咱村里劳动力多,你那房子盖起来也快的很呢。你就准备青砖大瓦吧,旁的事情你丁点儿都不用操心的。”

旁边的几个老人也都纷纷点头附和,“这都是小事,赵城媳妇就尽管放心吧。”

当然,罗素不知道的是,即便是她不提这事情,族里也是想商量着给他们家盖个房子的。毕竟赵辞如今是举人出身了,总是住着那样的房子确实不大妥当的。只不过还没来得及说,这事情就被罗素提出来了。所以族里本来想让赵辞欠他们人情的,如今倒是还反过来欠了罗素的人情了。

这事情可算是歪打正着了。让族里人好一阵可惜。

*************

盖族学的事情很快就确定下来了。

村里本身就有很多泥木匠是农闲的时候去县城里帮着盖房子的,所以技术方面是完全没问题的。

至于壮丁就更加不用操心了,现在家家户户的男人也不用整天去外面找活计赚家用了,壮丁是一抓一大把的。

赵大木领着大伙把青砖大瓦拉回来的时候,学堂的地基已经挖好了。

罗老根在罗家村那边听了消息后,也屁颠屁颠的跑来赵家村帮忙了。

他儿子以后是要在这学堂里面念书的。虽然有女儿这条路在,但是还是担心人家背后说闲话。所以干脆也来帮一把忙,免得人家以后说他们罗家占了便宜了。

罗素只在开工那天来看过,其余的时间一直都在家里收拾东西。

族长已经说好了,等族学这边盖好了之后,就帮着她盖房子了。

所以她得赶紧的把家里收拾出来,好赶紧开工盖房子。然后等着春种开始后,村里人都都要忙活起来了。

至于家里盖宅子的地址,她也和赵母商量好了,就在这祖宅的地基上面盖,只不过地方却是要扩大了。

罗素很喜欢县城里面一些富户的房子,两进两出的房子,看着宽敞,住着也很有味道。前面一个院子,中间是堂屋和两个侧厅接待客人,内院住人,且中间多出来的院子可以种花花草草的。

盖族学这件事情再次验证了人多力量大的效果。

才半个月的时间,族学的课堂就建好了。

至于课桌,则是按着罗素提的建议,弄一个长木板坐成长桌,长凳子,简洁方便。

封顶这日,老族长去县城里弄了好多炮竹回来,炸了个噼里啪啦的,好不热闹。

罗素想起以前听到人家说最开始参军的时候,身上都要戴朵大红花意思喜庆光荣的意思,也忍不住玩闹一次,给家里三个孩子都弄了小红花戴在衣服上面。

旁的人家女人看到了,觉得有意思,又想着是赵城媳妇带头弄的,肯定有什么吉祥的意思,也赶紧去家里扯了红布简单的弄了个红花给自家孩子缝在衣服上。

一时间,整个赵家村孩子们身上人人一朵红花。

孩子们戴着大红花,在鞭炮声中蹦蹦跳跳的。

谢成楠领着来北都城报喜的人来到赵家村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副场景。

第41章

这种报喜的事情,原本也是不用谢成楠亲自出马的。

不过这次赵辞名次不错,圣上钦点的探花郎,且又是本朝开国以来,毗陵县出的第一个探花郎,他必须拿出点态度来。所以北都城这边报喜的官差一到,他就打马领着人来了赵家村了。

却不想才进村子口,就听着噼里啪啦的炮竹声了。

一进村子又看见老老少少聚成一堆欢呼雀跃的样子,一时间有些诧异,难道这村里人已经知道了赵辞高中探花郎的事情了?

“哎呀,是县令大人来了。”

老族长正笑眯眯的看着村里人,眼角不经意就扫到了穿着碧绿色官服的谢成楠了,他虽然没见过谢成楠本人,不过却也见过这官袍的,当即就知道了来人身份,惊呼出声。

旁的人听到了,也是立马禁了声,向着谢成楠的方向看了过去。

只见当先一人骑在大马上,后面跟着一些穿着红袍子的人,喜气洋洋的。而且还有人在吹着唢呐。

赵家村的人好歹也是经过一次举人老爷报喜的场面了,算是见过世面的人呢,见着这个阵仗,纷纷开始猜测起来。

老族长已经迎了过去,“草民见过大人。”

其余的人也都纷纷行礼。

谢成楠今天是来报喜的,哪里受礼,赶紧下马扶起老族长,“快快请起,今天可是赵家村大喜的日子呢。”

老族长闻言,诧异道,“莫不是大人也知道今天我们族学封顶的日子?”

“族学?”谢成楠微愣,立马摆手,“不是不是,老翁,今日来可是为了更大的喜事呢。本官可先贺喜了,赵家村赵举人如今殿试高中,圣上钦点为探花郎,又封了翰林院编修,如今可是正儿八经的官身了。北都城这边也来了使者报喜呢。”

说着让开了位置一手指着穿着红袍的几个官差。

那些官差连忙拿出了报喜的折子,将折子的内容念了一遭。洋洋洒洒的,大伙都听不懂,只听着最后一句,果然是赵辞成了探花郎了。

“真是中了,咱赵氏一族出个探花郎了。可了不得了。”老族长激动的老泪众横。其余的人也受了影响纷纷欢呼抹泪。

赵母和罗素早就被人引到了前面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