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听,果然是个狐狸。这分明是来求她的,现在说着好像自己求他给个机会一样的。罗素早这一辈子从来没见过这样厚脸皮的人。昧着良心说话。她抿嘴笑道,“你既然查过我的事情,自然也知道,我除了种地还是种地,旁的一概不懂。我不做农妇,还能做什么?花二爷可不要看着我谈了点生意,就高看我了。到时候反而让人看笑话了。”

花二爷却摇了摇头,“我既然提出来,自然是保证这事情你能办到的。我要你种田种地的能力,我也可以给你享之不尽的荣华富贵。”

“种田种地?”罗素疑惑,“花家这是要改行做地主了?据我说知,花家现在产业遍布天下,应该不缺这点粮食吧。”

花二爷笑着轻轻摇着手里的折扇,“不是花某要你的能力,是有一个人需要你的这个能力。日后可帮助天下黎明百姓。”

“…”罗素这下子彻底警觉起来,合着这位背后也是有人的。而且貌似是皇位争夺者之一。

肯定不会是齐王的人,那会是谁?

不过甭管是谁,好货不与二家,忠臣不事二主。她既然都答应了齐王了,自然是不会再帮着任何人。而且齐王那边有赵辞作保,她也有安全感一些。至于这位这边,光是看着花二爷这样的人,她就觉得太危险了。

想通了这茬,她突然笑了起来,“呵呵呵呵,你这是开玩笑的,我就种点地罢了。你看我在赵家村种的好,那是因为我对这里熟悉。要是去了旁的地方,可就没这种能耐了。你可听过,橘生淮南则为橘,换个地方,可就长不出一样的东西了。纯属运气,纯属运气。”

“你这是不愿意?”这语气明显是不相信的。

罗素赶紧道,“不是不愿意,是真的无能为力。荣华富贵我肯定是想要的,谁不爱银子啊。可是我自己没这能来,不揽着瓷器活。你还是别开这种玩笑了,我其实就是一个普通的小女子,种几亩田地混个温饱罢了,再让我做更大的事情,我担心我会紧张得直接晕倒。“

花二爷摇着扇子,不说话,倒是良久的看着她,似乎要把她看穿。

罗素装着紧张的样子,“你别这么看我了,我可是个寡妇,被人看着不好。”

“咳咳…”花二爷捂着心口咳嗽起来,看着罗素直皱眉头,“我真是没见过你这样厚脸皮的女人。”

拜托,谁脸皮更厚?

罗素暗自无语。

后面花二爷倒是没有再提之前这事情了,罗素心里打鼓,不知道这事情蒙骗过去没有。她想着看来离开赵家村的时间要提前了,要不然这位万一做出掳人的事情怎么办。

这些争夺皇位的人是毫无节操可言的。

***

花二爷没再为难,这粮食的生意自然也谈下来了。

罗素好好的看了契约,才让族长和村里人按了手印。整个村子都喜气洋洋的,毕竟这可是天大的好事,以后不用辛辛苦苦的把粮食弄到镇上去卖,有人上门收,而且价钱也高,还能长期合作,再无后顾之忧。这样的事情,简直是天上掉馅饼了。

因为花家的这桩生意谈成了,再加上先头的甘蔗生意给村里带来的福利,还有花二爷搬过来之后给村里人送了礼物,大家现在把花家人当做友好交往的对象。

家里但凡有什么好吃的,都要弄些过去送给花家人,尽管人家家里富贵,很可能看不上这样的东西,却也不影响大家表现出自己的热情。

趁着还在村里,罗素把几种肥料的方子交代给了赵大木一家子。老族长年纪毕竟打了,罗素不大放心让他管这件事情,担心他又被花家人一顿酒席就把他自己给卖了。

赵大木一直在外行走,和他们一向亲厚。所以她选择和赵大木合作这件事情。

“这方子你自己记下来之后就烧掉,放在心里。以后这个生意可能会做大,咱们就靠着这个挣钱了。”

罗素边说着边将和赵大木的委托协议给签订了。

上面表明,赵大木只有买卖肥料权利,没有泄密方子的权利。另外又标注了明确的惩罚条例。

“大木叔,我也不把你当外人,但是这事儿很重要,旁人我不放心。希望你能明白我的一片苦心。日后这事情成了,这生意自然有大木叔的一份。”

听罗素说的这样认真,赵大木也不敢含糊。而且他做生意,也看得出眼前这生意如果真的办成,以后能有多少好处。

“你放心吧,不说都是赵家村的人,就是看着平日里两家的情分,这事儿我也会帮你做稳妥的。”

罗素点点头,又想着花二爷,担心后面找到赵大木这边来了,便道,“如果实在遇着紧要的情况,也不要把捂着太严实了。什么都比不得人命重要。”

这也是暗示赵大木,如果遇着有人拿性命逼迫,就别死守着方子,给人家就给人家了。

赵大木明白的点点头。

肥料的事情很快就交代好了。家里的生猪有张叔张婶照料,回头要是卖到,也是花家人直接收,到时候村里会有记账,她到时候只管去花家拿银子就成。至于地里的庄稼,也交代族长帮忙照看了。

族长知道他们最近要走,很是舍不得。但是也知道这是一件喜事。赵家村终于有人走出去了,去了北都城。以后赵家村会有更多的子孙走出赵家村,去北都城里做官,赵家会荣耀全族。这是族长所幻想的未来。

所以族长也没留他们,只让他们放心,“村里的事情都交代清楚就行,有什么不放心的,都让告诉族里,族里自然会帮衬的。不能让赵辞那边放不下心来。去了之后,要嘱咐赵辞,做个好官,不要辱没了赵家的名声。赵家子孙要做好官。”

“会的,二弟一定是个好官,有赵家这么多人盼着呢,他不敢不做好官。您老放心吧,待日后也接您去北都城转转。”

老族长挥手,“老了,一把老骨头,可经不起那样折腾。”

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老族长真的已经很老了。罗素担心,下次回来的时候,会见不到这个老人了。

第53章

齐王走之前,是有安排暗卫护送罗素去北都城的。

罗素安排妥当之后,就用齐王交代的法子,去村口那边,在村口的大树底部画了一个暗记。很快便有几名侍卫便上门,说是奉了赵大人来安排接家眷去北都。

赵母听说是儿子派人来接,喜不自胜,很是热情招待了几人。

罗素看着这几人与旁的侍卫没什么两样,心里嘀咕,这就是暗卫?怎么不是电视里面那样高来高去,来无影去无踪的。

不过有人总比没人好,而且是齐王的人,估计身手也是不错的。只要路上不遇到什么大批的人马,应该不会有问题的。

把家里的东西都搬到了两辆马车中之后,罗素便和赵母,领着赵林和赵木棉一起上当先的大马车种。

罗小虎哭的满脸鼻涕,抱着赵林不肯撒手。

“小虎,乖一点,好好念书,我们会回来的。”

罗素轻声安抚着。其实她心里也挺心酸的,舍不得这里的人,舍不得这里的一草一木。

赵家村的人也夹道相送,脸上有欢喜的,也有难过的。

赵母更是一直擦眼泪。

等马车出了村子后,许多人还跟在后面送。罗小虎更是撒着脚丫子跟着后面追。

罗素几次想要停下来带罗小虎一起走,却也不得不考虑罗老根夫妻两。这一去若是平平安安还好,可她偏偏已经卷入了一种看不透的局面中。她已经得了人家闺女的性命,若是再让罗小虎有什么危险,她就真是太对不起罗家人了。

还不如让小虎就在这赵家村待着,平平安安的生活,好好的念书。以后总会有他自己的路要走的。

毗陵县离着北都城也算近的,坐马车也只需要七八天的路程。不像有些地方隔着远,由南到北要走上大半年的。常常是冬天出门,夏天才到。

因着离着北都城近,所以一路上官道上的治安也很不错,传说中的山贼没有出现,也没有可能出现的刺客。

唯一让罗素觉得诧异的,就是半路上遇到了一队马车。

马车很华丽,若果有山贼的话,肯定是能够吸引山贼的全部注意力。而且车队里运输的东西都是些箱子,看着都很贵重。

罗素趴在窗口看着那队马车,像是看稀奇一样的。说实在的,她还是第一次看见这样的朱樱华盖的马车。这要是搁在她以前那个时代,少说也是一辆劳斯莱斯级别的。

突然,对面马车的帘子也被掀开了。罗素好奇的看过去,待看着窗户里露出的人脸后,便惊得张大了嘴巴。

只见马车那边的人好像是早就预料到了一样,笑着端着酒杯,对着她遥遥举杯。

罗素赶紧放下了帘子,心情十分的狂躁,“那个姓花的竟然也来了!”

她一点也不相信这是个巧合。

姓花的那宅子才盖起来,这才住了几天时间呢,怎么也不可能干这样的事情吧。而且还这么巧合的和她的马车同一时间遇到。一分不多一分不少。而且还是快到北都城的时候。

这说明什么?

百分之九十九的,人家早就算计好的。

难道这个花二爷还没死心,想要在北都城之后,继续让她为他背后的主子效力?

*

罗素很快冷静下来,知道自己着急也没有用。倒是找机会问了一个侍卫,“你们主子什么时候回来。”

侍卫道,“赵大人应该还得几日。”

罗素点点头,没有再问。

这位不提齐王,想必也是想保密,她自然也不会主动提起,反正大伙心里有数就行了。

车子一进了北都城,先前病怏怏的赵林和赵木棉都像是打了鸡血一样的,瞬间恢复满血状态,两人趴在两边的车窗口看着大街。

赵母也好奇的看了几眼,看着繁华热闹的北都城,赵母惊叹,“这里比县城还要热闹。”

“娘,这里可是天子脚下呢,再也没有比这更热闹的地方了。”罗素笑眯眯道。她也好奇的看着这北都城。这可是这个时代的大都市啊。集政治经济文化为一身的大都市。

马车只经过闹市区一段距离,很快就到了比较安静的街道。

这街道两边都和你干净,而且路很宽,两边的房子看着也和旁的地方不同,看着很整齐,门楼很高。

罗素猜着,这里应该都是官邸。

她很是好奇,赵辞的宅子会是什么样子的。

很快,马车就拐到了一个宅子门口停着,门口上连个招牌都没有。

罗素好奇道,“这里这么连个牌匾都没有?”

侍卫却不说话,默不作声的卸下行李,屋里出来一群丫鬟婆子帮忙收拾东西,一个个的恭恭敬敬的,连句话也不说。

罗素觉得不对劲。

赵辞说过,他在京城的宅子很小,只有两个官府指派的仆人,还交代她去了北都城之后可以自行买几个丫鬟婆子使唤,他已经在宅子里留着银子了。

既然没有仆人,那眼前这些仆人是从哪里来的?

赵母没有察觉不对,反而因为第一次这么多人伺候,有些局促。

罗素见赵母要随着一个婆子进屋,赶紧拉着赵母,“娘,就让他们收拾吧,我们去街上逛逛去。刚刚看着很热闹呢。”

赵林本想往屋里钻,听着这话,立马来了兴致,“娘,我也想去。”

赵木棉也满眼期待。

赵母却道,“你们去吧,我赶路有些累,想早点歇着。”

罗素难得撒娇,拉着赵母的胳膊,“娘,就一块儿去吧,坐马车也不累的。我这里人生地不熟的,娘不在身边,我心里慌的厉害。”

罗素被自己恶心了一下,脸上却丝毫不显。

赵母虽然累,但是被儿媳妇这么一说,倒是不好不去了。笑着道,“那便去吧。”

领路的老妈子听着几人不进屋,反倒是要出去,赶紧道,“几位舟车劳顿,还是先歇息歇息吧。府上准备了茶点和热水呢。”

罗素佯装发怒,“做主子的要出去往,还要你这个奴才插嘴吗,到底谁是主子?你是二弟买来的?怎么这样不懂规矩,回头我要和二弟说。”

老妈子脸色顿变。

罗素也不理她,拉着赵母和赵林姐弟两便要走。

老妈子赶紧使眼色,几个侍卫便将人围住了。

老妈子道,“几位还是先进屋歇着吧,要不然我们不好给主子交代。”

这下子,罗素算是确定了,这里压根就不是赵辞的地方,这些人也不是赵辞的人。

*

被重重包围,身边又是老又是小的,关键这边是高门大院的,压根也看不到什么人影,连求救都没有机会。

罗素很认命的跟着进屋了。

当然,对方虽然撕破脸了,但是对他们也没有什么不客气的地方,依旧是好酒好菜的招待,还准备了热水,另外请了美貌的丫鬟给按摩全身解乏。

这样奢侈的做派,罗素已经猜到这个宅子的主人是谁了。

洗完澡吃完东西后,罗素就提出要见赵母。那婆子见罗素态度坚决,担心惹着这人,让主子不高兴了,便只好送她去见赵母。

赵母这边也已经梳洗好了,领着两个孩子在吃东西。

两孩子倒是吃着很欢乐,赵母却一点胃口都没有。她虽然没见过什么世面,却也知道刚刚那意味着什么。这是来者不善啊。

见着罗素进来了,她才松了口气,拉着罗素,小心的看着屋里的人。

罗素知道现在已经挑明了,无需遮遮掩掩了,所以直接和赵母道,“娘,兴许是旁人有用得着我们的地方,您放心吧,暂时不会有事情的。”

赵母诧异道,“我们能做什么,还用得着我们做什么?”

这事情罗素自然不好说实话,只道,“不知道,不过我是觉着暂时没有危险的。想必二弟已经得了消息了,很快就来接我们回去的。娘你也好吃好喝好睡的,养好了身子,免得二弟心里担心呢。”

赵母一向听罗素的,听她说没有什么危险,所以心里的石头才放下了一些,看着桌上的赵林在吃东西,又提起一颗心,嘱咐罗素,“若是果真有事,你别管我,一定要护着我的林儿。他是我…我的儿子,不能让他出事。”

罗素郑重的点头,“娘,为便是豁出去一条命,也要让两个孩子好好的。”

她已经想清楚了,她们应该不会有危险。毕竟之前齐王说留了暗卫的。既然之前接他们的人不是暗卫,那么暗卫肯定是隐藏在暗处的。他们的行踪肯定已经被报给齐王他们了。就算不为赵辞,为了她对于齐王的那点用处,她也相信齐王那边不会不管他们。

至于花家和他们背后的主子,这样卑鄙的耍弄她,已经一生黑了。她是绝技不会帮着他们的。

第54章

罗素设想的没错,齐王的暗卫确实是知道了她们被人冒名接走的事情了。而且还在第一时间就查出了这伙人的来历。

介于如今太子和齐王之间微妙的关系,暗卫并没有轻举妄动劫人,而是第一时间飞鸽全书去西南那边给正准备回朝的齐王。

齐王得到消息之后,只回复了一个命令——按兵不动。

所以,一直到了北都城之后,罗素都没有见到真正的暗卫出现,倒是在花家安排的宅子里住了好几天。

花二爷一直没出现,罗素连和他周旋的机会都没有。

两个孩子倒是玩的很开心,每天都有人陪着在院子里玩耍,若不是院墙太高,门口那么多的守卫,行动不便,罗素都要以为,这真是自己的宅子了。

“辞儿到底什么时候回来啊,他们真的不会害咱们?”中午吃饭的时候,赵母小声道。

罗素眼睛扫了一圈周围伺候的人,这些人都是面无表情,似乎像是面瘫一样的。

罗素在他们的神色里面一点也看不出什么信息出来,她摇了摇头,“目前看应该不会。娘,你放心吧,二弟会救我们的。”

其实赵辞就算知道了,估计也对付不了花二爷这样有靠山又财大气粗的人。这事情,只能靠着那位金尊玉贵的齐王殿下了。

罗素心里自嘲的想着。希望自己这颗棋子还没使用前,不会成为一颗弃子。

*

远在西南处理灾情的赵辞并没有得到北都城这边的消息。知道齐王要即刻动身回北都城去了,而自己要留下来和这位老狐狸国舅爷周旋,是以只能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

临送齐王离开的时候,赵辞道,“若是家母和家嫂到了北都城,微臣不在,还请殿下能够庇护一二。”

赵辞从未像他求过什么,唯二的两次,都是为了家人。齐王笑道,“文度放心,本王此次回北都,定会护得你府上家眷的周全。本王在北都城,等着文度的好消息。”

赵辞知道,齐王口中的好消息,就是安抚那些叛逆之事。

国舅此次来,提出剿灭为主,但是齐王却很是反对,觉得此次乃是天灾加上西南官员办事不利才逼民造反,且西南经过此次已经元气大伤。若是处置那些判民,只会让西南的局势更加危险。不如招抚为主,再施以仁政,让百姓早些安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