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一月前那次徐莹离开林家沟相比,这次她明显消瘦了。不过面色倒是比之前要洒脱,心情也十分好的样子。

罗素心里一紧,面上笑道,“咱们可是好久没见了。”

徐莹看着罗素,显得十分的高兴,“我早就想来看望大夫人的,只不过之前被家父禁足,后来听说夫人回了川州城,却也一直在忙,所以不便来打扰。若不然我早就来寻夫人了。”

罗素见着她率直的模样,忍不住心情放松起来,没有之前的压抑。见徐莹满脸笑意,她笑着叹了口气,问道,“看你如今的样子,是如愿以偿了?想必再过不久,就是一家人了吧。”

徐莹生的好,性子也好,若是和赵辞在一起,也许也很不错呢。

罗素苦涩的想了想,脸上的笑意也带着几分落寞。

徐莹却笑道,“虽然未曾如愿以偿,却也想开了。”

罗素闻言,听出这话意思不对,问道,“你的意思是,你放弃了?”

“嗯,”徐莹笑了笑,挥手让红杏下去。罗素看了眼小绿,也让她先避开。

等两个丫鬟走了,徐莹才笑道,“事实上,上次从林家沟回来的路上,我就留开始想开了。这也得感谢赵大人光明磊落,若不然我如今还深陷其中呢。”

“这关二弟什么事情?”

罗素好奇的看着她。越发不明白她这话里的意思。

徐莹叹了口气,眼神看着一边盛开的花圃,声音轻轻道,“那日回来的路上,因着中途下马车过山道。我那时候知道这样的机会肯定不会再有了,所以便鼓起勇气,将自己心里的心意向赵大人表明了。”

“你是说,你自己表明心意?”罗素惊讶的看着她。她还真是没想到,徐莹胆子还这样大,这思想太超前了。

徐莹脸蛋红红的,“夫人你别笑我了,我现在想起来,也挺不好意思的。”

罗素道,“我没笑话你,我挺佩服你的。勇气可嘉。”她自己都没这种胆子呢。说起来真是自愧不如。“那后来,你怎么放弃了?”

徐莹抿了抿唇,“赵大人并没有明着拒绝我,而是像没听懂我话里的意思一般,告诉我,他心里有一个心仪的女子,他想着日后能护她一世平安的时候,再向她表明心迹。若是此生娶不到她,他情愿终身不娶。”

罗素闻言,心中猛地震动一下。接着一颗心就开始狂跳不止,像是要跳出胸腔一样。

虽然她并不能肯定,却忍不住觉得,赵辞说的那个人,也许是她,应该是很可能是她…然而想想,又觉得自己太自恋了。

徐莹没注意她的变化,只自顾自的看着一旁笑道,“当时我心里挺难受的,可是后来一想,我喜欢的男子是一个这样重情重义之人,也是我的福气。即便是无缘,我也认了。”她柔柔的看着罗素,“我心里还真是挺羡慕他心中的那个女子的,能得到这样的人一颗真心,真是世间最有福分之人了。”

罗素心里震荡,又被她这样看着,有些心虚面热。又见她遭遇这样的事情还如此看的开,心胸确实让人自愧不如了。

“徐莹,你总有一天会遇到更适合你的人的。”

徐莹却着摇了摇头,“如今恐怕是没机会了。”她长叹一声,“我之前被禁足,就是因着我爹知道了我向赵大人表明心迹的事情。这些日子我爹一直在给我相看人家,这两日似乎有些眉目了。也许过不了几日,我就要嫁出去了。”

“这么快?”罗素有些没法接受这闪婚的速度。又对于徐莹这样的女子也要经历包办婚姻而有些心疼。

徐莹淡淡的一笑,“我的年岁也不小了,之前是爹爹心疼我,纵容我。如今我也该担负起为人儿女的职责了。待成亲之后,我会好好的帮着夫婿一起打理生意。日后西南的生意,一定会有我的一份儿。”

看着徐莹这样,罗素有些心疼她的坚强,“徐莹,你有这样的胸襟气度,上天一定不会亏待你的。”

两人深聊许久,一直到了太阳快要落山。

待徐莹走后,罗素看着她的背影,想着她之前说的话,心里忍不住猜着赵辞心里的那个人到底是谁。是她,亦或不是她。

她思来想去,觉得这两个答案对于她来说,都不算什么满意的答案。

晚间罗素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一直到第二日早上,人还是迷迷糊糊的。

因着知道赵辞今日就要回来,所以她干脆让人一早就收拾东西准备动身离开川州城。

几个老妈子们都不大想去那穷山沟里吃苦了,可是赖不住主子精力旺盛,只好赶紧收拾东西。

院子里正忙忙碌碌的时候,赵小五却急急忙忙的跑过来,对着里面喊道,“大人受伤了,请夫人过去瞧瞧。”院子里的丫鬟和妈子听了这话立马就慌了,赶紧进屋去给罗素汇报。

第75章

罗素听到赵辞受伤的消息,哪里还想到要去林家沟的事情,急急忙忙的就跟着赵小五往赵辞那边跑了。

路上赵小五磕磕巴巴的说了事情的经过。

原来赵辞今日回城的路上,不知怎么的从马上摔了下来,幸而落在了水田里,伤势倒是不重。可是胳膊确实伤着了,如今大夫正在瞧着呢。

“大人还怕您担心,都不让我来告诉夫人。”赵小五小声道。他也实在是觉得大人太可怜了,一个人在西南这地儿为老百姓奔波劳累的,身边连个伺候的人都没有。唯一一个嫂子在这边吧,这些日子两人也都生疏了。今日看着大人一个人在受伤的坐在床上,他就没忍住跑来告诉夫人了。

“夫人,大人这些日子太操劳了,夫人就多关心一下我们大人吧,”他小声求着。

罗素心里叹息一声,她上次看着赵辞的时候,看着确实瘦了许多,也黑了。

到了院子里的时候,大夫正从屋里出来,见着罗素了,立马避开。

罗素本想过去问问赵辞的伤势,见着大夫这样避嫌的模样,只得让赵小五去问问,自己去屋里看赵辞。

赵辞只是上了手,刚刚穿上外衣,正准备到热茶喝。罗素进门见着他的动作,赶紧过来抢着倒茶,“快放下,让我来。”

赵辞接过茶杯,静静的看了她一眼,才端着茶喝了一口。放下茶杯后,他转过身背对着罗素,“大嫂既然不想见我,今日又何必过来?”

罗素一听,心里一个咯噔。她早就该想到,赵辞这样聪明,必然是看得出来她这些日子是有意避开的。

一时间有些心虚。

“二弟,我只是想避嫌罢了。我们的身份,多见面到底与礼不合。”

“那当初为何大嫂就没想过避嫌?当日我病中,大嫂亲喂汤药,按摩手脚。那时候也未曾避嫌。”

“那是迫不得已。”罗素小声道。那时候她意识里还停留在曾经的那个世界,赵辞又病着,她哪里想得到那样多。

赵辞轻笑,却说不出的失落,“所以大嫂如今没有迫不得已了,便直接避开我,不再见我了?大嫂这般,是果真避嫌,还是觉得我面目可憎。”

“二弟…”

“我不是你二弟,你也不是我大嫂。你明明不是罗大丫,你不是罗素吗,你是从另外一个世界来的,不是吗?”

赵辞回头头来,眼神激动的看着她。

以前,他时常觉得造化弄人,为何这个女子偏偏就成了他的长嫂。她明明不是,却偏偏占了他长嫂的身子,得了这样一个身份。有时候又想着,若不是她成了长嫂,或许他们二人连认识的机会都没了。

后来他想开了,是长嫂又如何。她只是罗素,一个从异世界来的魂魄。

罗素从没将见过赵辞这般模样,一时间只能直直的看着他,嘴张张合合的,却不知道说什么。虽然赵辞未曾明说,可是罗素就是从他的眼神里看出了一种显而易见的情感。徐莹说的那个女子,果真是她。

她垂着眼睑看着一边,“你为何不接受徐莹。她是一个好女子。”

赵辞惨然一笑,“不是我心之所向,便是九天玄女,又与我有何干系。”

“可是你心之所向的人,却不被这世俗认可。”罗素也不想考虑这些问题,可是偏偏这些问题又是实实在在的阻碍在两人之间的。

她从来不认为她自己是一个穿越人士,就能够不遵守这封建社会的一切规则。她唯一的优势只是知道一些旁人不知道的东西,其他的,她甚至都不如这里的人,就连这身子,都不是她自己的。她哪里敢对抗这些规矩。

“那就让他们认可,”赵辞低着头看她,眼神说不出的专注,“我一心为民,难道连娶个自己喜欢的人都不行吗?”

“罗素,你…心中可悦我?”

罗素心里一震,抬头看着他,眼中慢慢的有些酸,有些热,“天下人都会容不下我。”

她没有那么强大的内心,若是被身边的亲人,乡亲父老所唾弃,就算和赵辞在一起,她心里也不会高兴的。她只是一个普通人,没有那么强大的内心。

赵辞微微的弯唇,“不会容不下你。我们一起努力。日后我治理好西南,为百姓们谋福祉,你亦为天下百姓立下大功,谁还能阻止我们?罗素,我发誓,若是不到这一日,我必定不会越雷池一步。若没有这一天,我必定终身不娶。只希望你日后不要刻意的避开我,好吗?”

罗素看着他,看着他瘦削的脸,黑漆漆的眸子,那眸子里带着期待与灼热的情感。她想,没有别人了,若是错过了这个人,日后再没有一个这样懂她,也让她心仪的男子了。

她缓缓的点头,“好,我答应你。”

“素素。”赵辞激动的唤了一声,手刚刚抬起要搭上她的肩膀,却在半途停下。虽然碰触不得,他眼里却满是满足欣喜的笑意,像是吹化冰雪的春风。罗素看着,觉得心间某颗种子,在破土而出。

两人打开了心里的心结,说出了心事,终于坦然以对。之前那样尴尬而压抑的气氛如今都换成了温馨的氛围。

罗素没有急着走,又在别驾府里待了几天,一直看着赵辞养伤,就担心他又带伤出门。

赵辞自然也乐的两人有相处的时光。虽然和以前的相处模式还是一样的,可是两人却都知道心思,也都有了共同的目标。即便不说话,一个眼神,都能看出对方眼中的情谊。

“感觉夫人最近都不大一样了,总是偷偷的笑。夫人,你最近是遇着什么好事了,也没和小绿说。还有赵大人也奇奇怪怪的,上次不是说受伤了吗,怎么看着比没受伤的时候心情还要好。听厨房说,最近用膳都能多吃一碗饭了。”

小绿边给罗素梳头发,边唠唠叨叨的说着闲话。

罗素脸上一笑,却没说话,只是耳尖有些红彤彤的。

她上辈子一心为了学习,从来没有恋爱过,从来都不知道,原来恋爱的滋味这样的好。每天都会想着那人,就算没见面,心里也甜的像是吃了蜜糖一样的,忍不住心生欢喜。

小绿给她盘了个流云髻,正要插上木簪,罗素忙道,“用别的簪子吧。”

她说着低头翻找自己的首饰盒,发现里面的首饰少的可怜。也不是没有银子,可是平日里都在农田里干活,而且也不常见人,所以都没想过打扮自己,自然也不会买这些东西了。

她在仅有的首饰里选来选去,才选了个质地一般的玉兰花簪子。

小绿接过来给她插入发髻种,看着铜镜中的人,笑道,“夫人这样才好看呢,我早就说了,夫人颜色好,早该好好打扮自己的。”

见罗素心情好,她道,“夫人,要不然咱们去外面买些首饰吧。夫人总是这样素净,也太浪费夫人的面容了。”

罗素却摇了摇头,“现在不急。”

她现在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呢,若是一直沉浸在儿女私情当中,反而会坏了事情。

没有首饰,好在胭脂水粉这种东西小绿都不缺,自己拿出来给罗素抹在脸上。

小绿曾经是受过专业训练的,这种给人化妆的技术自然也是不赖的。随便露了几手,罗素的脸色立刻多了几分妍丽的色彩。

自恋的对着镜子看了一会儿,罗素还是让小绿给她用水洗掉了,只余下一张素颜。

“夫人,多好看啊。”小绿可惜的看着她。

“以后会有机会的。”

*

罗素这几日和赵辞都心如春旭,北都城却在吵吵嚷嚷中。

林家沟秋收之后,赵辞便立马让人快马加鞭的将所记录的收成以及亩产情况都记录在册,并随着新出的稻谷一起送往北都城呈献给昭武帝。

昭武帝本来身子不适,见着西南来的好消息之后,当即高兴的面色红润,声音也精神洪亮。

当初让罗素去试试,他心中并没有抱着多大的希望,只是不想放弃任何机会罢了。没想到那个看着十分普通的妇人,却果真办成了这件事情。

虽然如今西南还未曾大范围的使用这样的种植方法,可是如今林家沟试种成功,说明西南是可以利用此等方法的。也就是说,祸害西南多年的困难,如今终于得以解决。向来被称为穷山恶水之地的西南,即将称为他大周皇朝的西南大粮仓。

只要三五年,马踏突厥的宏愿就能实现了。

昭武帝心情激动之下,翌日便在早朝上宣布了这个好消息,并且正式下旨封罗素为大周皇朝第一名女司农官,名正言顺的处理西南农务。

这一消息传下来,朝中上下顿时吵嚷成一片。

“怎么会有这样神奇之事,会不会是那川州别驾谎报了功劳。”

“就算如此,只是一个女子罢了,赏赐些金银之物便是了,若不然给个诰命夫人的身份也就罢了。哪里能为官。”

“这三皇五帝以来,可没有女子为官的道理。”

“…”

说来说去,就是没有一个人同意。

昭武帝原本心情愉悦,却不想臣子们如此不给颜面,直接驳斥他的决定。一时间气急攻心,直接晕了过去。

朝廷上顿时一片大乱。

第76章

“恭喜王爷,如今那赵罗氏也入了陛下的眼,日后入朝为官,也是王爷的助力。”

齐王府里,张师爷满脸笑意的道喜。

其他幕僚也纷纷点头。

朝中如今好些人都抱成团,阻拦陛下封官,以为仗着声势浩大,便能让皇上知难而退。却不想想咱们这位陛下,可是马上天子,一身血腥可从来没有退下呢。想要逼着这位退让,突厥王当年十万大军压境都没得逞过,何况那些匹夫?

齐王笑着点头,“赵辞果然没有辜负本王的期望,”

张师爷听齐王提起赵辞,便道,“只不过听说那赵别驾如今在川州弄什么商会,大兴商业,朝中诸人颇多言语,也不知道皇上对于此事有何看法。王爷是不是要提醒一下赵别驾,稳妥一些为好。”

齐王却笑着摆手,“不必。如今大周百废待兴,父皇对此一直颇多试探,西南本就是一块鸡肋之地,赵辞在那边作为,也无伤大雅。且如今父皇并未对此有什么不悦之举,只怕也是在观望。而且据本王所知,自从西南商会成立之后,如今北都城随处可见西南风物,不止让百姓受益,也能西川百姓换取银钱,可见此举益处极大。本王也想看看,赵辞到底还有多少能耐。”

几位幕僚见状,就知道这位赵别驾算是齐王殿下日后的看重之人了。日后齐王殿下若果真登上大宝,只怕这位的前途不可限量。

皇宫中,昭武帝已经清醒过来。

大太监吴庸伺候着喝了汤药。“各宫娘娘们还在外面候着,等着陛下召见呢。”

“朕谁都不见,让她们都回去。”昭武帝不悦的摆手。

这些女子的心思,他心里一清二楚,无非是为了各家族的那些老东西们来做这说客,让他这个帝王对他们这些臣子退一步罢了。

真是可笑之极。他堂堂帝王至尊,如何要对这些臣子们退让。且他如今所作所为都是为国为民,这些人却担心损害自身利益,一个个的抱团来反他。

想起朝廷上那些呼声,昭武帝就气的不住的咳嗽,“咳咳咳,”

“陛下,龙体为重。”吴庸担忧的过来给他顺气。

昭武帝摆摆手,“让人传圣旨去西南,赵罗氏这个司农官,朕是封定了。”

“那些大臣们?”

“便让他们跪着,正好让他们看看,这天下谁才是主子。朕还没咽气呢,这些东西就开始找新主子了。朕若是再不动作,只怕他们都以为朕老眼昏花了。”

吴庸赶紧道,“陛下正当壮年,日后还要领军踏平突厥呢。”

听到踏平突厥,昭武帝的脸上一瞬间染上了神采,刚刚的病容都消散了许多,“朕必然有一日,要踏平突厥。”

圣旨从宫门出去之后,在宫门口跪着的大臣们纷纷的跪在地上哭天喊地起来。

昭武帝也没理会,直接让人关了宫门,免朝三日,修养龙体。

太子一党包括程国舅为首的一干文臣武将都面色难看。

此次在朝廷上叫嚣的最厉害的就太子这边的大臣们了,如今皇上这样一点商量的余地都没有,直接让人下旨,可见是一点颜面都不给太子殿下了。

这朝中的风向已经开始变了。

圣旨到了西南的时候,罗素正在林家沟的麦田里视察着。麦子刚下了种子,光是刨地就张罗了好久,罗素虽然没有亲自的下地干活,可是这从旁指导也花费了不少的心思。

林家沟的人如今都拿她当活菩萨一样的看待。现在家家户户的吃着白米饭和咸鱼的时候,总要念叨一句,多谢罗娘子给咱的福气。罗素知道后,差点一口茶喷出来了。她都还不知道,自己这什么时候和人家西方某神明有了同样的待遇了。

可见食物在这个时代是多么的重要。

罗素刚从麦田里回来,赵小五已经带着人正寻过来了。“大夫人,北都城来人了,说是要给你下旨呢,大人让我来接你回去。”

看着赵小五一脸笑意,罗素倒是不担心是坏事了。也不耽搁,赶紧领着小绿上马车去。路上问赵小五,“你可知是什么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