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莹站在新修的码头,看着罗素的船只越来越远,伫立良久。

桃红正要劝人回去,便见着花容踱步而来,还未开口,便见花容摆了摆手,只得小心翼翼的退了下去。

徐莹看了一会儿,还是没忍住,开始抹眼泪。

虽然这里人生地不熟的,可一直有罗素带着她,所以也未曾觉得身在异乡为异客,如今罗素一走,才真的觉得自己孤苦伶仃的一个人了。

“桃红,你说罗姐姐什么时候回来,若是她不回来怎么办?我日后就独自一人在这里孤独终老吗?”

第106章

“你是花家妇,为何要选择在这里终老?”花容轻声慢语道。

徐莹一惊,回过神来,花容正背手而立,目光深沉的看着大海。

她皱眉,“罗姐姐已经启程了,你还在这里做什么?”徐莹说罢,转身就走。她实在是不想面对花容。这人是她的夫君,是她曾经想要依靠一生一世的人呢。可惜,这人也在她最难过的时候,对她不理不睬。

花容转身道,“你我夫妻,正要闹的如此田地?”

“你还曾想起我是你的妻子?”

“未曾忘记。”

“是未曾忘记,也未曾想起。”徐莹冷哼一声,回头看他,“你莫以为罗姐姐走了,我便是好对付的。你想在这海州占有一席之地,我也不会阻挠你,可你若是想破坏我和罗姐姐的海州商会,我便能与你鱼死网破。”

她提着裙子,气呼呼的往马车边走去。

花容摇着扇子挑眉,喃喃道,“这性子怎么变得这样呛人了。果真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啊。”

花大福见自己夫人已经上马车了,赶紧跑过来打探情况,“二爷,怎么样,夫人是什么态度啊?”

花容挑了挑嘴角,“不好办。”

“啊,那,那这可怎么办,皇上如今还朝了,正盯着呢。”

花容拿扇子抵了抵脑袋,“不好办也得办。走,去给们家夫人挑点可心的礼物去。”

“哎,小的可早就备着呢。”花大福满脸庆幸。幸好之前没留了后手,做了两手准备了。就知道夫人在外面这些日子,挣下了这些家当,不可能那么好对付的。

自家二爷也是的,挺招女人喜欢的,怎么偏偏罗大人和夫人都不买他的账啊。

花大福这边怨念,花容已经眯着眼睛开始想着下一步的计划。

他转身看着海面罗素的船只消失的方向。

虽然一路顺风顺水,可对于罗素来说,还是太慢了。到了中途换了陆地之后,罗素就马不停蹄的连夜赶路,一路上光是马车的马就换了好几次了。

好在护卫们都是身强体壮的,跟着折腾也没事,倒是罗素自己累的瘦了一大圈。

小绿担心道,“夫人,你再不休息,要是到了那边累到了可怎么办。”

罗素忧心如焚,“我没事,我们还有几天可以到宿州?”

“还有两三日的光景。”小绿看了看外面,“这北边还比不上咱们海州那边呢,一路走过来也特荒凉了。”

“北边本就地广人稀,等到了宿州城就好了。”罗素看着外面,想着自己离赵辞越来越近了,心情有些期待,又有些担心。

毕竟这么多日子没见了,她不知道赵辞如今心里如何想的,也不知道赵辞现在情况怎么样,病情好转没有,还是更加严重了。

瘟疫这东西可是最吓人的,要是感染了,可就坚持不了几日了。姓花的得到消息的时候,都已经过了这么久了,她现再还来得及吗?

越想,罗素心中越发担心害怕。

经过了月余的赶路,罗素一行人终于到了宿州城外,眼前的情景却让她们有些大吃一惊。

原本以为犯了瘟疫的地方,必定是一片的死寂苍凉,没想到这宿州城不止没有荒凉,城墙上的竟然还站着值卫的士兵。

那些士兵人人都都用东西围着口鼻,只露出一双眼睛在外面,见着一行人乘着马车过来,便在上面高喊,“来者何人,宿州城内如今禁止入内。”

带头的侍卫道,“这是司农官罗大人,前来寻赵大人的。”

“可是右卫将军赵大人?”

罗素没想到还有个什么将军的称号,也不知道是不是赵辞,便直接在马车里道,“右卫将军可是赵辞?若是,便是寻他。”

那人赶紧下了城墙去寻人去。

罗素想着,这人未曾说赵辞出什么事情,想必如今还没有到重病的地步,心里暗自松了一口气。过了一会儿,城门便开了,先头问话的士兵领着一个随从打扮的人小跑过来,那随从匆匆忙忙过来,往地上一跪,“可是罗大人来了?”

罗素听出是赵小五的声音,掀起帘子往车外看,果然是赵小五跪在地上。原本在川州养的白白胖胖的脸蛋,现在都蜡黄蜡黄的,显然是吃了不少苦头了。她鼻子微酸,“是我。”

赵小五一下子没忍住,哇的一声哭了出来,“夫人,你可来了,可来了啊。”

罗素一听顿时慌了,“可是你们主子有什么事情了?”

“夫人,你去看看就知道了,呜呜…”赵小五从地上爬起来,走在前头去带路。罗素着急,赶紧让人赶车跟着,一行人很快进了城内。城门随后紧紧的关上。

单从城外还看不出来这城里有瘟疫,可进了城内,大伙就感觉到了。

这宿州城好歹也是个城镇,可是路上却没有什么老百姓,都是一些戍边的士兵在里面来来往往的巡逻。让众人尤为奇怪的是,这大街上到处都是白白的,墙上也被刷的粉白粉白的,一眼看去,就像是下雨一样的。

只有罗素看出来了,这东西是石灰,可以杀菌的。她暗暗惊讶,没想到这个时候已经有人知道用这东西杀毒了啊。

马车进城后,罗素便不让这些人跟着了,让赵小五找人安排他们到安全一些的地方去等着。

几个侍卫坚决不从,“吾等是奉命保护大人的,岂能离开大人一步?”

“这里唯一的危险就是瘟疫了,你们留在我身边有用吗?还不如去找个地方好好歇息,我若是有事情,自然会让人去寻你们的。若是跟着,反倒不便了。”其他人面面相觑,见罗素面容坚决,倒是不敢不从,只得跟着一个城内的士兵走了。

小绿却坚决不走,“大人不怕,我也不怕。反正大人要是出事了,小绿也是不能独活的。”

罗素一听,浑身鸡皮疙瘩,“你可别说这话,我怎么听着这么不是滋味。让人听了,还以为我们山盟海誓同生共死呢。”

“小绿也确实是这个意思。大人要是赶小绿走,小绿也会偷偷的跟着。”

看着小绿无赖的样子,罗素干脆不理他,跟着赵小五去看赵辞。

小绿见状,吐了吐舌头跟在后面。

赵辞住的屋很大,赵小五领着进了后院,就不让人进去了,只让罗素一个人进屋去。

“大夫说,人多了担心会染病,平日里也就我一个人在里面照顾着。”

罗素点头,对还有些不服气的小绿道,“你就在外面等我吧。”

“是。”小绿撅了撅嘴,又瞪了眼旁边的赵小五。

罗素吸了一口气,自顾自的往里间走去。

走到里间的门口,心情紧张的推开门。屋里此时也没见着什么人,窗户都被帘子给盖着,一点也不通风。罗素皱了皱眉,刚转身关上门,身后突然被人抱住。

她一惊,正要推开,鼻尖却问道了熟悉的味道。

’“赵辞?”

赵辞在她脖子边深深的吸了一口气。“你终于来了。”

罗素皱眉转身,看着他,上下打量。黑了,瘦了,脸上却是有些憔悴。可是看着却完全不像是染病的样子啊。

罗素心里突然有一种被骗的心情,“你没事?”她跳了跳脚,“那个姓花的竟然骗我,说你,说你…”

“他没骗你。”赵辞温柔的笑道,“上次见他的时候,我确实是染病在床。”

罗素立马着急了,“那你好了没有,是彻底好了吗?”

我只是一些风寒而已,加上疲劳过度才病倒的,并不是瘟疫。宿州城的瘟疫已经过去了,要不然,我也不敢让你进来了。”

听到赵辞没有染上瘟疫,罗素这一路上来的担忧终于完全落地了。她来时候,都已经做好了听天由命的准备了。

知道赵辞没事了,现实的事情又浮上心头了。先前是以为赵辞要死了,她才无所顾忌的跑来。如今赵辞没事,她也不方便再在这里停留了。

而且只怕她来这边找赵辞事情已经传到了北都城了。皇帝知道了之后,好不知道会有什么反应呢。

她低着头道,“既然你没事,我就回海州去了。徐莹还在那边等我回去呢。”

“我也在等你。”赵辞抓住她的肩膀,低头道,“我也在北都城等你,在宿州等你,等了你很久。可你一直不回来。”

罗素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幻听了,她竟然听到赵辞的声音里有些委屈。她微微的抬头,看着赵辞,发现他的眼睛有些泛红。

“赵辞。”

“你在海州的事情我都知道,我知道你在那边过的很好,比在北都城要快活。比在我身边的时候要更加好。可是…我还是想你回来。”

“赵辞,你知道的,我们不可能的。不管是你娘,还是其他人,甚至是皇上,都容不下我们。就算我们不在乎,可以后呢,以后如果有了后辈,他们会不会被人所不齿。”

见赵辞不说话,她继续道,“离开北都城之前,薛贵妃曾经召我入宫。她虽然未曾明说,却也暗示,若是我们违背伦常,这天下就容不下我们。”

说着罗素心里也忍不住悲从中来,“你还年轻,有更好的前途。你好好的找个合适的姑娘,一起共度余生。日后做国之栋梁,名留青史,这才是你应该做的事情。”

第107章

“所以这便是一走了之的原因?”

赵辞黑眸微眯。“你让我寻旁的姑娘成亲,自己却远走?”

罗素听着他这带着几分责问的语气,心里突然有些生气。当初走的时候,她都是为了以后两人都能过的更好,而不是以后互相埋怨。如今倒好,还被人责怪了。她硬着脖子道,“不走能怎么样,难不成我们一起被人唾骂,一起去寻死吗?赵辞,我的心很小,我只想平平安安的在这个世上活着,哪怕是海州那样的地儿,我都能过的有滋有味的。”

赵辞吸了口气,手下的力道加重几分,“你可曾信任我,信我会处理好一切?”

罗素低着头,她不知道怎么回答赵辞。当初离开,确实是她胆子小了。她不敢再进一步的抵抗,所以只能在最合适的时候放弃,寻求最好的结果。

赵辞突然伸手将她紧紧的搂着。“最后一次,再给我一次机会,我再试最后一次,好不好?”

“你还想怎么做,冲到宫里去找皇上吗?上次是闭门思过,这次呢?”

罗素一点也不同意他的做法。这事情已经过去了,皇上如果答应,早就答应了,再试几次都没用。而且她已经没了勇气了。薛贵妃的话言犹在耳,她可不敢忘了。

“你放心,就这一次,哪怕是让我死心吧。”赵辞满脸恳求。“这次若是不成,赵辞再也不会打扰你。”

罗素静静的看着他,半响才轻轻点头。

这是最后一次了。若是不成,她也死心。

罗素不知道赵辞是准备怎么做,反正后面一直没见他怎么动作,只是在宿州这边里里外外的忙活。

根据赵辞说的,这边之前确实有瘟疫,知道情况后,皇帝和一干大臣们就班师回朝了。赵辞因着受伤就主动留下来照顾宿州。皇帝自然不答应了,不过赵辞这时候生病,疑似瘟疫,皇帝就算再爱惜这个臣子,也不敢把赵辞给带走,便给了他这个恩典,让他留下来,顺便治理瘟疫。

这可让一干大臣们心花怒放。毕竟有赵辞在这边,他们就不用留在宿州城处理这事情了。

好在赵辞的病情很快好转起来。等赵辞能够下床处理公务的时候,宿州城的瘟疫已经有些严重了。好些士兵上吐下泻的,有些没几天就死了。赵辞稍微懂一些医术,先是按着城里的大夫的安排,把这些人都分开隔离,让人尽快配药,又想起在家乡的时候,看到罗素养鸡,在鸡圈里弄了石灰刷墙,说是可以防止鸡瘟,所以便也让人弄了石灰刷地面和墙壁。特别是瘟疫的病人多的地方,到处都刷了一遍。这法子果然很凑效,瘟疫传播也没那么严重了。

疫情一旦控制,也就方便治理了。虽然还是死了很多的人,好在最终抑制住了瘟疫。如今宿州城里还剩下一批的病人正在城外的一个院子里隔离,大夫们还在配药。

“说起来,也是多亏了你的法子,要不然只怕这宿州城已经成为了一座死城了。”

罗素也是一阵阵的后怕。这可是瘟疫啊,她曾经在书上看到过,古代防治瘟疫并不是很有效,加上流民到处走,有时候一次瘟疫,能够死好几十万人。过境之处鸡犬不留。

赵辞虽然轻描淡写的说了这次的治理瘟疫的过程,可她却能想象当初的凶相和艰辛。

“你当初真是胆子大,就这么留下了,万一有个什么,你…”罗素不知道该夸他,还是该骂他。

赵辞轻笑,“素素,我也是人。我没有你想的那样坚不可摧。”

罗素闻言,心里一痛。她知道赵辞说的是什么。

“当日你远走,我心如死灰。十年寒窗,一心为官,可却连自己最想要的都得不到。素素,我心里也会不甘心,也会生怨。”

“你别说了。”罗素心里酸意蔓延。

赵辞抿嘴微笑,眼里流光溢彩,“是啊,我不说了,因为我终于等到了。这次你已经答应我了,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不会让你失望的。昨日我已经让人飞鸽送信去了北都。这次我不要任何恩典,只求陛下这一件事情。若是他不答应,便当赵辞已经死在了宿州的瘟疫里。”

罗素正要说话,赵辞却阻止道,“我知道我这样对不起母亲和兄长。可我也想自私一次。此次我若真的不回去了,陛下会念及我这次护驾和治理瘟疫的功劳,封赏兄长,母亲也不会老无所依。日后我也会寻机会回去看她老人家,但凭她老人家责罚。”

罗素心情激荡,深吸一口气,往前一扑,紧紧的搂着赵辞。声音哽咽道,“那以后你可再也做不成官了。以后你可不许觉得委屈。”

“不委屈,你扔下我一个人,我才觉得委屈。”那些不眠的日日夜夜,他再也不想经历了。

辗转反侧,午夜梦回,闭上眼,心里都是空荡荡的。

半月后北都城。

“娘,二弟来信了。”

赵城高高兴兴的从大门外跑进来,一路跑到赵母住的寿安堂。

赵母正跪在蒲团上拜佛念经,听到赵城的声音,赶紧从地上起来,激动的迎出去,看着赵城过来了,她赶紧问道,“真是辞儿来信了?他,他身体好了?”

自从传来消息,赵城病重在宿州,且可能身染疫病之后,她就一直急得不得了。想让人去打探消息,北边的路却让人给封锁了,仆人们压根就过不去。

这几个月,她每日吃不好睡不好,就担心儿子在外面回不来了。想着他离开的时候还心事未曾,郁郁寡欢,心里就心疼的不得了。

如今听到儿子的来信,岂能不激动。

赵城虽然不像赵辞这般学富五车,却也是读过书认得几个字的,当即给赵母读了一遍信里的内容。

赵辞写这封信是废了很多的心思的,前面一番言辞恳切,说明自己在外面对家中的思念,后面又阐述自己在重病之时,罗素不顾危险,千里迢迢前来照顾他。

他心中再无他念,惟愿此生能常伴。

赵母听完信件的内容之后,眼睛红肿,时不时的抹泪,最后半响无语。

“娘。”赵城声音很是动容,“您就成全了二弟吧。大不了咱们一家就回赵家村去过日子,不要当什么官了。咱们小老百姓,丢人就丢人吧。反正吃饱穿暖了就行了。咱们老赵家一家好好的过日子,不是挺好吗?”

经历这些,赵城也想通了,虽然二弟和自己之前名义上的媳妇成了亲,自己有些丢人。可二弟是自己的亲兄弟啊,还能为这事情埋怨一辈子不成?自己如今有妻有儿的,还计较那些做什么。特别是这次二弟生死不明,他更是坚定了,若是二弟能够活着回来,他什么都依了。

赵母静默半响,“我哪里不想成全他啊。罢了罢了,说来这些都是缘分。当初你偏偏走了,拜堂迎亲的都是辞儿。估摸着这就是上天早就安排好的了。”

“娘,那你是同意了?”赵城声音激动道。

“嗯,”赵母轻轻点头。“看能不能让人送信过去,就说我们答应了,让他和大丫赶紧回来,我亲自给他们主持婚礼。你也让丽娘在府上收拾收拾,该带走的就带走,咱们一家子回赵家村去。”

赵城听了吩咐,满脸高兴的直答应,“好嘞,我这就去。”

看着赵城屁颠屁颠的跑出去了,赵母这才叹气摇头,“到头来,我倒是成了戏文子里棒打鸳鸯的老虐婆了。”

孙丽娘得了消息,赶紧让人准备成亲要用的物件,又开始收拾东西,准备打包回老家去了。

只是看着这大房子,她心底到底还是十分舍不得。

“好不容易过上好日子,这就回去了。”孙丽娘边收拾自己的细软,边道。

赵城也在整理衣服,准备日后走的时候方便一些,听着孙丽娘说这话,心里有些愧疚,走过来搂着她道,“丽娘,这些都是二弟的,咱不能贪他的东西。你放心,等回了老家去了,我就好好的种地,以后咱们肯定不愁吃穿的。日后我再让二弟教我多学点字,学算术,咱们也做生意。你看大木叔现在跑商,家里盖了大宅子呢,我还年轻,以后日子还长着呢。我一定让你和孩子过上好日子。”

孙丽娘本就是小门户出来的,家里贫穷,当初嫁给赵城,心眼也不大,也就是图他人好而已。如今虽然舍不得这些好日子,可有赵城这样待她,她心里也十分心满意足,幸福的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