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并没和柴太后分开乘车,只和她坐在一辆车里,也没大排仪仗,虽然如此,因是要去德寿宫,又发生了这样的事。

虽没净街洒水,前后还是有一百侍卫簇拥,内侍宫女也有许多。

一路浩浩荡荡到了德寿宫,德寿宫内的人迎出来,因昨夜生变,只有邹芸娘和苏太妃带了兰台公主上前行礼。

胭脂下了车,看着邹芸娘,心中颇有感慨。邹芸娘也按制换了素服,只是眼神有些呆滞。兰台公主紧紧依偎在邹芸娘身边,脸上还有惊恐。

“昨夜发生这样的事,你们受惊了!”胭脂对邹芸娘轻声道,邹芸娘突然全身颤抖起来,接着就跪地:“妾实在惶恐!”

苏太妃看一眼邹芸娘,眼神也很奇怪,但还是跟着跪下。

胭脂不由摇头,接着就对邹芸娘:“起来吧,德寿宫被烧了,老娘娘的法身,安放在哪里?”

“前殿被烧的不算太厉害,今儿整理了出来,勉强可以停灵,圣人请!”回答的是苏太妃,现在这德寿宫内的人越来越少,苏太妃也少了许多争强的心,再争,又有什么意思呢?

胭脂和柴太后走进里面,昨夜扑救算不上很及时,到处都能看到残垣断壁。一间关着的屋子里,不时传出柴昭的咆哮。

内侍总管忙上前道:“殿下从昨夜之后,就开始不停咆哮,奴等没有法子,只有先把他关起来!”

“让御医来给殿下看看,还有,这里也不好停灵,还要把灵迎回宫内!”胭脂不假思索地说。内侍总管应是,柴太后已经走进殿内,虽说这前殿烧的不那么厉害,但七间屋已经烧的只剩下三间,有一股烟味久久不散。

见柴太后进来,守灵的宫女忙道:“老娘娘的法身有些不好看,太后您还是…”

柴太后进到殿内,已经泪如雨下,此刻听到这话,哭的更伤心了!胭脂扶住柴太后,看向那被白布盖住的尸身,虽说已经装裹过,可那被火烧了的人,是何等可怖,胭脂是可以想象的!

“还请太后移驾,此地…”内侍总管上前启道,柴太后摇头:“按说,我该守灵的!”胭脂扶住柴太后也没说话。

有宫女走进,看见柴太后就轻声道:“永宁长公主来了,说要给老娘娘守灵!”昨夜的事虽然刚刚平息,首恶是谁众人都知道。各项诏书还要分别拟定,永宁长公主此刻来到,柴太后的牙不由咬了下:“叫她进来,我想当面问问!”

永宁长公主很快来到,她一身素服,看见符太皇太后的灵就大哭起来:“母亲,母亲!”

柴太后看着永宁长公主,冷笑一声就上前抓住她的肩,永宁长公主还在诧异,柴太后已经一巴掌打上去。

永宁长公主登时怒道:“你,你为何打我?”

“你还装不明白吗?你的驸马所做的事,我不信你毫不察觉!”柴太后的话让永宁长公主稍微迟疑一下就道:“我真不知道,妹妹,我冤枉啊!”

“撒谎,你在撒谎。姊姊,没想到你是这样的人!”柴太后强忍住眼里的泪。

永宁长公主眼珠一转就道:“我是怎样的人?妹妹,你的儿子谋朝篡位,你还能安安稳稳地做这个太后,等你死后,你有何面目去见爹爹和娘!”

“爹爹会明白我的,爹爹若有灵,知道他的后人竟如此倒行逆施,知道小姨竟这样糊涂,你说,他会怎样想?”一提起柴荣,柴太后眼中的泪落的更急,看着符太皇太后的灵位一字一句地道!

、第269章 后续

“就算,也不该…”永宁长公主用手捂住胸口,对柴太后算得上是口不择言。柴太后用手拂去眼中的泪,对永宁长公主冷笑道:“所以就要我看着我的丈夫,我的儿孙都要被杀死吗?柴家,怎会有这样的儿孙?”

“你血口喷人!”永宁长公主的话并没引起柴太后的反驳,柴太后只看着她。

永宁长公主面色苍白,柴太后轻声道:“我的儿子谋朝篡位的名声,我认了,骂名我也背了。现在,姊姊你,你的丈夫试图谋反的罪名,你也要跟着一起背!”

永宁长公主的面色更加苍白,身子晃了晃,险些摔倒。柴太后已经对内侍道:“给我传诏,永宁长公主驸马试图谋反,按律该当诛九族。”

永宁长公主看着柴太后,面色惊讶,接着就发出尖叫声:“我,我是…”永宁长公主话没说完,就颓然倒在地上。

柴太后看着她,眼中全是叹息。内侍已经走进,上前把永宁长公主扶起出去。柴太后看着姊姊离去的身影,垂下眼帘。从此,就忘掉自己是柴家女儿的身份。

一直没说话的胭脂上前,握住柴太后的手,柴太后没有抬头,胭脂看见一滴泪从从柴太后眼里滴落,掉在地上。

柴太后深吸一口气,对胭脂努力露出笑容就问内侍:“怎么不见嫂嫂?”

“潘太皇太后被砍了一刀,又被烟熏了,此刻还昏迷不醒!”内侍的话让柴太后叹气:“走吧,我们再去探探嫂嫂。”胭脂轻声应是,走出门时回头看去,符太皇太后的灵位还没有写,供桌上的东西也不大齐备,如同她此刻的身份一样。荣华富贵,竟似一场繁花,迅速消失。

不等到了午时,赵捷已经带群臣前来,着素服迎符太皇太后的灵柩入宫停灵。柴昭被从屋内放出来,换上一身素服护送灵柩入宫。

赵捷按了礼仪,上前给柴昭作揖致哀。

柴昭已经被叮嘱过,不再那样大声咆哮,有内侍站在他身后,防备他突然发作。柴昭看着赵捷上前,眼里闪出怒火。

赵捷刚作揖下去,口中还没说出表示哀悼的话。柴昭已经道:“假惺惺,你们一家,全这样假惺惺!你现在见我没有死,心里恨得不得了吧?”

两人年纪相差不大,柴昭说话时候,群臣的神色已经变了,赵捷的面色还是那样平静:“殿下乍逢丧事,心里难免伤悲,胡言乱语也是难免!”

“不!”柴昭又要大声叫出,已经被内侍按住肩。赵捷再次行礼,说出哀悼的话。

柴昭恨恨地看着赵捷,赵捷行礼致哀之后,也就往一边退去。该由柴昭请灵出发。柴昭心里恨的要死,怎样都不肯跪下去,请灵出发。

群臣都等在那里,尽管这么多的人,却没有一个人说话。

“殿下,您这又是何必呢?这件事,算是…”内侍自然不是原先服侍柴昭的那几个,昨夜那场混乱之中,柴昭的近侍都全死在刀下。

柴昭很想摆脱开,但知道自己摆脱不开,只有别扭着站起身,在灵柩面前跪下,请灵出发。

尽管柴昭行礼很潦草,但对众人来说,不过需要柴昭做个样子罢了。柴昭尚未起身,灵柩就被抬起,缓慢地走出前殿,赵捷带着群臣跟随在后。玉山银海一样,往皇宫行去。

柴昭跟在灵柩旁边,步行往皇宫去,看着路经之路,全都换上素白。柴昭心中不知做何想,手只握成拳,假惺惺,全是假模假样做出来的。

符太皇太后的灵柩送进宫内,在正殿内停放,钦天监已经择定出殡日期,由赵捷定下,停灵七七四十九日,期满之日,群臣送往庆陵,和柴荣合葬。

谥号已由群臣商议,拟定之后传诏天下。群臣和内外命妇,每隔七日,入宫哭灵,直到出殡。庶民守丧三个月,文武百官守丧半年,一切比照国丧。

从此,符太皇太后的一生,算是盖棺定论了。

王氏和邹蒹葭,也在入宫哭灵的命妇之列。王氏往前面哭过灵后,也就往昭阳殿来。王氏见胭脂全身素服,不由叹道:“虽说旨意是这样,但我瞧着,也没几个正经伤心的。”

“这是自然,别说是前朝的太皇太后,就算是现在,又有几个正经伤心的?哭不过是做给人瞧的。”胭脂的话让王氏皱眉:“说的啊,瞧着这丧礼是极其热闹了,可是要我说,只要几个家人真心伤心,别的再多的热闹都是虚的。”

“这虚热闹还不得不做呢!”胭脂用手按一下太阳穴。王氏拍拍女儿:“我晓得,这不就是叫个礼。哎,我也不说了,到了现在,这些事和我知道的越来越不一样了。我再说,倒显得韶刀!”

“娘只要记得,我还是您女儿,不是什么别人就够了。”胭脂的话意有所指,王氏握住女儿的手:“我晓得,不光你,还有嫣娘,也是我外孙女,不是什么圣人公主。”

到了这个时候,也只有这样的话最暖人心了。胭脂对王氏露齿一笑,赵嫣已经走进殿内,对王氏规规矩矩行礼:“外祖母,今儿你怎么没带表妹来?”

“今儿外祖母进宫,是有正经事的,带你表妹来,你们两姊妹好淘气吗?”

王氏的话让赵嫣嘟起嘴:“外祖母,我才不淘气呢。是弟弟淘气。”

胭脂噗嗤一声笑出来,王氏把赵嫣搂进怀里,胭脂看着她们祖孙二人亲昵,面上露出笑容。只要这样就够了。

符太皇太后的谥号在三日后被定下,宣慈。宣慈皇后符氏,在很长的岁月中,她会被这样称呼,她的人生,不管是好的坏的,都会被史书一一丢弃。

最终记载在史书上的不过寥寥数句,如同前前后后这许多皇后一样。

群臣每七日一进宫来给宣慈太后哭灵,而每七日,进宫的人都会换上那么几个。首先被牵连的就是符家。如同符三郎所料,符家被再次流放,只是这一次,流放的地方近了些,离京八百里。

符三郎上表请罪,被赵捷压住奏折不发,只让他安心为符太皇太后守灵就好。

柴昭现在的状况极其不好,不能担起守灵重任,潘太皇太后又在养病,符三郎这个娘家侄孙,就成了最合适的人选。

既然奏折被留住不发,符三郎也就安心在灵柩边守灵。符三郎充了孝子,他的妻子也就充了孝妇。符太皇太后的丧事,就这样慢慢地办起来。

赵镇那边的消息在一个月后传来,说辽国大军出动的消息是假的,现在赵镇命一半军队去往边关,自己领了另一半军队往汴京城行来。

“这是你父亲出征之前,安排好的吧?”胭脂听说赵镇回京的消息,开口问赵捷。赵捷应是才道:“不光是父亲,还有赵先生,还有儿子!”

赵捷的声音越来越小,胭脂轻叹一声:“你们胆子也太大了,若…”

“娘,没有闪失,不会有闪失,儿子总要接过爹爹给我的一切。受些磨练变不是坏事。”胭脂看着自己的儿子,夏日的阳光透过窗照进来,照在赵捷脸上,他已经不再是那个被自己抱在怀里安慰的小孩了。而是能担负起很多事的少年。是国之储君。

胭脂欣慰地抚摸上儿子的脸:“我知道,我并没有责怪你,我只是感到高兴,我的儿子,长大了。”

“娘!”赵捷轻声叫了胭脂一声,抿唇一笑,耳根有点微微红色,胭脂看着儿子的眼,透着骄傲和欢喜。

“殿下,外廷有臣子求见!”内侍走进,声音很小地回禀。赵捷站起身,对胭脂恭敬行礼就走出去。胭脂看着儿子的背影,不免想起丈夫,也许,丈夫所想的,用不了多久就会实现,真好,还有什么能比放下一切挂碍,纵情山水之间,更美好呢?

“圣人,邹太妃求见!”胭脂的思绪被宫人的回报声打断,胭脂对宫人点头,宫人对外示意,已有宫人迎着邹芸娘走进来。

邹芸娘一身素服,面色憔悴,即便是在迁居德寿宫的时候,她也精于保养,花容月貌没有消退。而现在胭脂眼中的邹芸娘,花容月貌似乎都消失了。

邹芸娘给胭脂行礼之后,就站在那里,胭脂对她道:“请坐下吧。有什么事,尽可向我说。我能帮你的,你是知道有些什么。”

“妾今日求见圣人,是想恳求圣人恩准,出家修行。”胭脂的眉不由微微挑起,谁要出家修行胭脂都不会想到邹芸娘会出家修行。

邹芸娘爱荣华富贵,爱这样的繁华,尽管迁居德寿宫,但一应供养还是和原先一样。出家修行可还是有些不同的。

邹芸娘没有等到胭脂的回答,轻声道:“圣人定在笑话我吧?可是,我真是被吓到了。那样的火光,那样的血,那样的命如草芥。甚至,连潘太皇太后也…”

、第270章 消息〔三)

胭脂明白邹芸娘的意思,那些都是名头很唬得住一大片人的人。可是,在刀下在火光里,没有任何反抗能力。

邹芸娘仿佛又想起那夜,整个人颤抖了下才又对胭脂道:“我晓得,我这样做,你一定会笑话我。可是,我真怕了。荣华富贵虽好,也要有命来享!”

“我为何要笑话你,邹芸娘,对我来说,你不过是个…”胭脂本想用陌生人,觉得有些不对,想了想又道:“不过是个不相干的人。你过的好也好,过的差也罢,都和我不相干。我既不会嫉妒你也不会嘲笑你。”

“原来如此!”邹芸娘眼中有泪闪现:“我一直都想让,让你们这些出身高贵的人瞧瞧,我一点也不比你们差。我就算是那样的出身,你们也要匍匐在我脚下,给我行礼。”

这算是胭脂认识邹芸娘以来,邹芸娘讲的最真心的话了。胭脂又淡淡一笑:“你瞧,你执着于出身,执着于荣华富贵,可是,你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别人给的,别人也可以轻易夺去。我和你,就是这点不一样。至于出身。”

胭脂又笑了:“我也不过就是个乡村中出身的女子,但那又如何?只要行得正坐的端,怎样的出身又有什么关系?”

邹芸娘眼中的泪如断线珍珠一样滚落,胭脂看着她:“你要出家修行,我准了。你的女儿,我会好好地让她们教养长大,给她选一个良婿嫁出去!”

邹芸娘起身,对胭脂行礼,站起身时,邹芸娘看着这富丽堂皇的昭阳殿,低垂眼帘。也许以后可以过另一种生活,这曾受过的荣华富贵,就像是一场梦,现在,梦醒了。

胭脂看着邹芸娘的身影离去,垂下眼帘。不管是惧怕再有变故还是因为别的什么。这一次,胭脂知道,邹芸娘的选择是从心发出的。

“娘,兰台公主,以后要住进宫里来?”赵嫣很快知道邹芸娘要出家修行,兰台公主会重新住进宫里来的事情,找到胭脂的头一句话就是这样问。

“是啊,你不是一直说,这宫里太寂寞了,现在兰台公主住进来了,你不就有了玩伴了?”胭脂的话并没让赵嫣的眉头松开,她靠在胭脂身边:“可是,好像有些不好。”

胭脂搂住女儿:“为什么不好,是不是你怕兰台公主住进来了,我照顾她,就忽视了你?”赵嫣摇头:“娘,不是这样,是…”

赵嫣知道这样的话不该告诉自己的娘,但如果不说的话,藏在心里又藏不住。胭脂看着女儿又笑了:“你要不说就别说出来。”

“哥哥,会不会在以后,纳兰台公主为妃子?”赵嫣终于把这话问出。

胭脂不由一愣:“你怎么会有这样的怪念头?你哥哥他,不是已经和你曹家表姊,定了亲了?”赵嫣摇头:“娘,按制度,太子除了能有一个太子妃,还有良娣,还有孺子,还是良家子,还有…”

眼见赵嫣要扳指头慢慢地往下数,胭脂急忙打断她:“你数的我头都晕了。这件事,不是该你哥哥自己想吗?他若不愿意,自然是三宫六院全都可以没有。”

赵嫣的眉还是没松开:“可是,娘…”

胭脂把女儿的拉过来:“制度是制度,做下来又是另外一件事了。”

赵嫣恍然大悟地点头:“那我可以去告诉表姊姊这句!”

“难道是你表姊要问的?”胭脂的眉头已经皱紧,赵嫣已经又摇头:“不是表姊姊要问的,是那日我听先生讲的,先生给我讲的是,后宫里要有些什么人。娘,原来不是每个后宫都像我们一样,除了您就没有别人了。”

“傻孩子,想这么多。”胭脂听完女儿的回答就笑了。赵嫣的脸微微一红:“娘,我这不是为表姊担心啊。你想,表姊和我要好,兰台公主也和我很要好。万一以后哥哥要纳兰台公主为妃子,那表姊一定会很伤心,那我到底要偏向谁?”

“娘告诉你,别为想不通的事操心。”胭脂的话让赵嫣又笑了,胭脂把女儿搂紧一些,儿子纳不纳妾,胭脂管不了,最少胭脂知道,等女儿长大,挑了驸马,驸马是不能纳妾的。

符太皇太后停灵日满,被百官送往庆陵,和柴荣合葬。柴昭被送回重新修整好的德寿宫内,邹芸娘已经出家修行,兰台公主住进宫内,德寿宫内只有苏太妃和柴昭两人。事情在众人看来已经平静下来,只等赵镇回到汴京,再对一些人家做出处置,这件事就完全过去了。

“殿下,这是追查下去发现的。赵匡义一脉只怕是藏在东南沿海!”赵朴把一份奏折恭敬递给赵捷。

赵捷并没去接这份奏折,只是看向赵朴:“先生的意思,是把赵匡义这边,斩草除根?”

“殿下认为呢?”赵朴没有直接回答,只是反问。赵捷垂下眼,接过那份奏折。赵朴看着赵捷,轻声道:“殿下和官家,都是…”

“我明白!”赵捷只说了这么三个字,赵朴看向赵捷,接着就欣慰地笑了。

“你这两日有些不大高兴呢。”赵捷处理完政事,回到昭阳殿向胭脂问安时候,胭脂看着儿子,笑着问了这么一句。赵捷掩饰地一笑:“儿子毕竟不如爹,这几日处理政事有些劳累了。”

“不是劳累,有什么事你和我说吧。”胭脂打断赵捷的话。

赵捷迟疑一下才道:“出了这件事后,群臣们商议,有些勋贵,不能再这样…”

“说吧,是想让你大舅舅辞官呢,还是让你小舅舅不去赴考?”胭脂的话从来都直接,赵捷面上微微一红就道:“还没到这份上呢。”

“我养的儿子我怎么还不晓得?别和我说谎。这一回的事,多是旧日那些勋贵所为。这时候,若有一家主动提出辞官这些事,就好办多了。胡家,是最合适的一家了。”胭脂的话让赵捷的脸更红了:“娘,这件事,还没定下来呢。”

“当 然,这是大事,怎么也要等到你爹回来才正式定下呢。”胭脂把儿子的手握住:“你别想着我会不会难受。我们胡家,从一乡村中人走到这一步,若再想别的,就未 免有些贪心了。再说了,胡家也不过就是辞了官,辞爵不受。但还是你的舅舅,难道你会不看顾他们?会让人欺负不成?”

“娘深明大义,儿子…”赵捷站起身,恭恭敬敬地给胭脂行礼。胭脂把儿子扶起来:“咱们好好地说话,你这样恭敬做什么?我啊,别的从来都不去想,只要你们弟兄姊妹好好地就成。你外祖母也是这样想的。她啊,还嫌弃在这汴京城内,每日应酬烦的很。”

“娘和外祖母,都是不把荣华富贵放在心里的人。”赵捷的话让胭脂又笑了:“得,别一顶高帽一顶高帽地给我戴。人这辈子,活的不就图个心里舒坦?要连心里都不舒坦了,还想什么?”

“不止,娘,还有…”赵捷脱口而出,胭脂瞧儿子一眼笑道:“我知道,你是储君,是异日执掌天下的人,你的心要比我大,要装的东西多,不能学我这样妇人见识。”

赵捷应是,接着就急忙道:“娘的见识不是妇人见识。许多男子,也不会有这样的见识呢。”

“好,我儿子夸我,那我就收了。”胭脂勾唇一笑,赵捷又道:“娘,还有一件事,东南沿海处,只怕二曾祖母他们就在那边。”

“现在这件事,已经不是赵家的家事,而是国事,你自己该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胭脂一点也不迟疑地答了这么一句。

赵捷点头,内侍匆匆走进,胭脂见他神色有些不对,尚未开口问,内侍就跪下道:“圣人,殿下,官家派人回来了。”

不等胭脂说宣进来,赵镇身边的内侍已经快步走进,见到胭脂和赵捷,这内侍就双膝跪下:“圣人,殿下,官家在离城八十里的地方,被惊马踏伤!”

胭脂和赵捷都惊讶地站起身,赵捷连声问内侍:“伤到哪里?在什么地方?”内侍恭敬地道:“伤的并不算重,只是官家…”

内侍迟疑一下才道:“御医说官家不能移动,官家命奴回京,想请太子前去。”赵捷点头,对胭脂道:“娘,您在这等着,儿子去把爹爹接回来。”

胭脂看着赵捷,眉头微皱,赵捷已经笑道:“娘,您什么都不必担心。”胭脂略一思索,就对这内侍道:“这件事,可有几个人晓得?”

“回圣人,这件事并没几个人晓得。”胭脂听了这句就道:“那好,这件事要瞒的死死的,就说太子前往城外迎接陛下归来。至于别的事,一点都不许传出去。”

、第271章 初衷

内侍恭敬应是,胭脂长出一口气,一颗心却已飞到丈夫身上。赵捷已对胭脂道:“娘,您放心,儿子知道,儿子是您身上掉下来的肉,儿子会疼着自己。

赵捷的话让胭脂笑了,看着儿子转身离去。胭脂眼中的担忧越来越浓,不过胭脂知道,不管这消息是真是假,自己都要在这汴京城内,好好地替丈夫守着这座城。

只是心中的担忧越来越重,重的让胭脂有些无法呼吸。胭脂在殿内转了几下就对人道:“去胡府请我娘进来。”宫人应是离去,胭脂看着宫人的背影,不知该怎样平静下来,索性拿起针线做几针。

“这倒稀奇了,你倒做起针线来?”胭脂做了几针针线,不知为了什么,心渐渐平静起来,不再去想外面的事,等到王氏的声音响起,胭脂才发现殿内已点了灯,王氏笑吟吟地瞧着自己。

胭脂忙把针线放下,对王氏道:“娘来了,我…”

王氏示意殿内的宫人都下去,这才拉住女儿的手:“有什么事,就和我说吧。你是我女儿,难道我还不明白你的性子?若不是心里有事,你怎么会在这做针线做的这么起劲?”

“事呢,是真的有,不过我怕娘骂我呢。”胭脂的话让王氏笑了:“骂你什么呢?你是我身上掉下来的,为你上刀山下火海都愿意。”

“娘,您想不想回家乡啊?”胭脂的话让王氏收起笑容,接着王氏就道:“这些日子的风声我也听到了,不就是辞官不做?你放心,这件事,我替你弟弟们应下。”

尽管胭脂知道这件事王氏就是会答应,可听到王氏这样回答胭脂还是笑了笑:“就知道娘从来都会让我安心。”

王氏敏锐地听出胭脂话里的不对,皱眉道:“谁让你不安心呢?胭脂,你面上的愁容,绝不是因为我们一家子要回去这件事。”

“娘,你女婿,在回京路上被惊马踏伤,捷儿已经去了。我晓得不该担心,可我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