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震辰道:“正巧,你们翁婿也好久没有在一起说说话了,就一起出宫,璟儿,帮朕看顾好你的岳父。”

王璟尽管不情愿,也只能跟着钱通一起出宫了。

“太子殿下,是臣教女无方,让殿下受委屈了!”钱通给王璟赔罪。

王璟在出宫的路上也已经慢慢的想通,所以尽管心里还不舒服,但是还是跟钱通说道:“这事儿,太子妃也不想这样的,是孤对她关系的太少了!”所以才能让钱氏瞒着自己。

钱通是武将,对他也有帮助,既然自己已经握住了他的把柄,那么就该让这个岳父大人继续为自己卖命。

至于儿子,如今是钱氏自己不中用,他更有理由让别的女人生孩子了。

不是他不顾夫妻情分,而是他不想等着二弟生了嫡子了,再威胁到自己的地位。

翁婿两个看似和解了,又跟以前一样亲近,只是到底内心里是什么样,却不知道了。

而过后不久,太子真的就纳进了几个女人,其中有一个还是被册封为了太子良娣,紧紧次于太子妃了。

这几个女人,大部分的家里都有些朝廷关系和背景。也是,能当太子的女人,现在可不是一个府里的丫鬟就能成了的。太子需要子嗣,这子嗣的母族,也该是有高贵的身份。

其实对现在的太子来说,生不生嫡子,已经无所谓了,之所以那样在皇上面前闹开,是给自己多年无子找个理由,也分担一部分自己受到的责难。

事实上,在历朝历代,真的有嫡子继承皇位的不是很多,也不是说没有,但是总得算下来,反而是那些庶出的皇子能最后荣登大宝。

皇帝也算是默认了这个事儿,所以太子的纳妾,很是顺当。只是李舜华却想着那天见到的钱氏,是不是因为知道这个结果,所以才生病了?

当个世子夫人,自然是没有什么太大的压力,可是当了太子妃,眼看着一个二个别的女人,都可能抢了自己的地位和身份,这心里的憋屈,真是难受。

幸亏她许配的是二表哥,李舜华觉得自己爹娘真是英明。不然处在钱氏那个位置上,她不敢保证自己做出什么事儿来。

“表哥,你要纳妾的时候,提前告诉我一声啊。”李舜华和自己丈夫开玩笑的说。

“哦?我真的纳妾了,你还不把我这个表哥给砍死?”现在两口子开这种玩笑,真是一点儿也没有隔阂。

“当然不会把你砍死,但是我知道,宫里和咱们王府,不是还有一类人吗,表哥,你是知道的。”李舜华故意朝王琅的下面看去。

王琅怎么感觉自己的下、身凉飕飕的,一阵发寒呢?

有时候,表妹太过彪悍,也是让他夫纲不振那,不过,他怎么觉得听了表妹这样说话,心里还真

是觉得美滋滋的?难道他从内心里是个受虐狂?这也太不应该了。

“放心,表妹是没有那样的机会的。”王琅说道。

不过,此刻是不是该振振夫纲了?王琅一把把李舜华给抱了起来,直接朝内侍去了。

李舜华吃了一个惊吓,差点没有叫出声来,不过最后还是被自家表哥‘就地正法’。

夏天到了,李舜华嫁到秦王府也有三个月了,湖里的荷花已经盛开,在岸边就能摘到一朵。

秦王府的下人,在空闲的时候,也喜欢在这边玩,李舜华也没有让人拦着,好风景大家看才有意思,不过不能靠的湖水太近了,免得到时候不小心掉下水里去了。

镇国公府,李舜华的二嫂方氏也有了身孕,李舜华带着补品和药材过来,二嫂方氏一脸的幸福。

王氏现在已经有了一个孙子,现在又有了一个儿媳妇怀孕了,那真是从心里美。

“你二嫂的怀像不好,吃什么吐什么,还是府里的一个下人,自己家做的酸笋和酸黄瓜,她才吃的下去。”

“可是也不能只吃这些东西吧,娘,应该让二嫂多吃吃水果。”泡的东西吃多了,对身体也不好。

“嗯,好在现在是夏季,水果多了起来,”王氏道:“你和琅哥儿是怎么打算的?”

当初说的是女儿年纪小,孩子的事儿,也不勉强,不过,想一想,女儿也十六了,生孩子也不过分。

尤其是,有了孩子,王府里也热闹一些。琅哥儿也不小了,别人像他那么大的时候,孩子都很大了,可是现在却还是一个孩子也没有。

这些年,一直在等自己的女儿,别的女人半个都没有,能做到这一步,已经很不错了。

王氏对这个女婿是很满意的。

“顺其自然。”李舜华说道,“有了孩子就生下来,娘,您就别操心我的事儿,现在你可是又要当祖母了,把二嫂照顾好就成了。”

“唉,说到这个,我不操心能成吗?你这不像是普通人家,还有婆婆照顾你,到时候,照顾你的也是那些下人,和宫里送来的人。”所以说,嫁给自己的王爷侄儿,有好处也有坏处。人口少了,这人手就短缺了。

自己那个嫂子,是皇后,她会去照顾自己的女儿吗?肯定是不会的,而且,就算是她愿意,他们也不敢让她照顾啊。

“上次去看太子妃了,人都瘦成了一把骨头了,”王氏说道,“让她放宽心,可是说起来容易,毕竟不是自己的事儿,还是心里有疙瘩。”

太子宫里纳进了几个新人,这事儿,当姑姑的王氏自然知道。

钱氏到现在也没有个孩子傍身,以后真的被别人生了孩子了,她这个主母,还不是替他人做衣裳?

不过,王氏可不像别人那样,只知道表面上的消息,这其中为什么会成这样,她也清楚。

女儿嫁到了这样的人家,她更希望女儿知道的多一些。比如这件事。

李舜华吃惊的说道:“真的是那样?”钱氏竟然是保不住孩子的体质?

“就是这样,从第一胎开始流了下来,第二胎也不成了,当时的大夫就说了,以后很有可能会这样。大概钱氏想着,自己或许下一胎小心一些,就能保住了吧,所以没有跟太子说。隐瞒了几年,结果太子知道了,钱氏的罪过就大了。还闹到皇上那边去了。唉,太子以前不是这样的,大概是一直无子,让他的压力太大了,所以才不能容忍钱氏这样欺瞒他。”

这事儿还是王氏的哥哥私底下跟她说的,王震辰当时很是对自己的大儿子失望,对自家妹妹说道:“难道我就是那样不可信的爹?为什么太子就是这么不安呢。他毕竟是我的第一个孩子,我倾注的感情比别的孩子都要多,也希望他以后能成为一个君子,但是,现在他成了这样,我倒是觉得自己这个爹当的有些失败。”

太子之所以找到他,无非就是想把自己无子的责任推到钱氏身上,然后对他纳妾的做法不会反对,他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子嗣。

王氏当时还劝了自己的哥哥,儿孙自有儿孙福,像太子和太子妃两口子的事儿,他们自己解决就成了,他们当长辈的插手反而不美。

既然太子想要儿子,那么拦着也不是一回事儿,好在太子现在的身份地位,嫡子和庶子也没有什么差别了。

钱家的人倒不是那么势力,没有想着再送一个钱家的姑娘进东宫,帮着钱氏生孩子。

其实这样借肚皮生孩子的事儿,在各朝各代都有。

份位高的嫔妃生不了孩子,但是为了以后的荣华富贵,就让自己娘家族里的人送上一两个族妹过来,帮着笼络住男主子,生了孩子,照样是有自己家的血脉,总比让别的不相干的女人生孩子要好吧。

“钱通此人,倒是个有担待的。”没有为了家族的前途,而非要再送一个钱家的姑娘进去伺候太子。

其实,这越是亲近的人,越是伤人,和自己的丈夫生孩子,那人还是自己的妹妹,怎么想就是双重的伤害。钱通和钱夫人正是因为心疼钱氏,所以才不会让钱家的姑娘再进东宫。

“这事儿你心里清楚就成,要是你有了身孕,一定要小心,第一时间也要告诉娘,别看你们府上人口简单,但是说不得等你怀孕了,就有人会有别的心思了。”

“娘,倒是我身边的明月,她已经这么个岁数了,我想把她给配人了,免得把人给耽误了。”李舜华道:“就是不知道什么样的人合适,明月的爹娘还在咱们国公府,我有些苦恼,是把她送回来嫁人呢,还是在我们府上,毕竟她家里人都在这边呢。”

“你啊,还是心软,她既然跟你去了王府,自然是要在王府里的。不过,你既然有这个好心,不如放她一天假,让她回去跟自己的父母商量,看看是怎么打算的。不过,我估计,她还是打算留在你们王府的。”

姑娘家早晚就要嫁人的,明月又是一直伺候自己家姑娘的,她回到镇国公府,哪里有在王府里更生活的好一些?

“嗯,那我回去就跟明月说。娘,你别担心我,我好着呢,整个王府,就我最大呢。”

“你啊,你,也是你表哥宠着你,让着你,不过可别弄得不知道天高地厚了,在外面,要给你表哥面子啊。”

当然要这样啊,所以他们只是在家里的时候才会没大没小的。

等回到秦王府,李舜华换了衣服,让人把明月叫了过来,“你坐下,我有话跟你说。”

明月笑道:“王妃,是不是有什么事儿要交代?”

李舜华笑道:“是有事儿要交代,还是人生大事儿,我记得明月你比我都大好几岁吧,你家里人是怎么安排的?”

明月的脸一下子红了,王妃这是在问自己的婚姻大事儿呢,她羞涩的说道:“奴婢是王妃的丫鬟,奴婢的事儿,王妃做主就成。”

“也不能这样,毕竟是你的终身大事儿,你自己就没有想法?”要是这姑娘有看得上的小伙子,自己却给乱点鸳鸯谱了,那不是造孽吗?

“奴婢没有想法,王妃您做主!”明月说道。

“也罢,这样,你先回你家里一趟,我给你这个假,你回去问问家里人的想法,说不定他们都能给你安排好呢,要是合适,我就给你做主,要是不合适,我也能给你做主。咱们自己的终身大事儿,可不能马虎了。”

明月回到了在镇国公府的家,他家里人,男人们都是在府里当差的,作为最有出息的姑娘,她跟着王妃去了秦王府,还是王妃身边的大丫鬟。

她娘倒是在家里没有当差,看见闺女回来了,满脸的高兴,“上次王妃回来看望二夫人,我还以为你能跟着一起回来看看呢,结果说你没有回来。”

明月道:“王府里也需要有人看着,王妃就留下了我,娘,我这不回来了吗?爹和哥哥们都还没有回来?”

“是啊,要到晚饭的时候才回来呢,你这次回来,能住多久?”

“王妃给了我一晚上的时间,我可以在这边住一晚上。”明月想着,事情还是先跟她娘说吧,毕竟这种事儿,跟她娘说,还是好开口一些,不然跟自己的爹说,她怎么说的出口啊。

明月娘听了女儿的话,问道:“你自己是个什么打算?”其实女儿如果回来,那也不愁嫁,他们府上这样的人家,就是下人,外面的人也都想聘回去呢。

绝对不比一般的女孩子差,尤其是姑娘身边的丫鬟,跟着姑娘,一言一行,都潜移默化,比一般人家的小姐也不差了。

他们一家子,也只有明月是跟着王妃去了王府,剩下的都在镇国公府呢,明月娘也世上舍不得女儿离开家里太远。

“糊涂!”明月爹回来听了,就骂明月娘,“既然跟着王妃去了王府,那就是王府的人,到时候要在王府生根的,怎么还能回来?你就是一般人家嫁女儿,也是大部分时间在婆家,也就是逢年过节的才能回娘家,那么嫁到府里,和王府里,又有什么区别?明月啊,你跟爹说,你是想在咱们府里,还是要到王府里?”

“我跟着王妃那么多年,王妃在哪里,我就到哪里。”

“这才像话,咱们是下人,主子们跟咱们脸,可是咱们也不能自己把脸看得大了,比起外面的人,我们的日子过的不知道好多少了,主子们给我们这个恩典,咱们更应该感激。明月,你就回去,和王妃说,我们都听王妃的!”

他们家可是世代都是李家的仆人,忠心耿耿才是他们的规矩呢。

“你个死老头子,脾气那么大,我不过是那么一说,你就恨不得跳起来,我哪里不忠心耿耿了?人家王妃愿意给我们家这个恩典,你不领情,也算是忠心耿耿?”

好嘛,这老两口竟然还拌起嘴来了。

而明月的二嫂则有自己的小心眼,晚上睡觉的时候,跟明月的二哥说道:“你说,咱们小姑子有没有机会伺候王爷啊。”本来像小姑子这样的陪嫁丫鬟,就有可能是给姑爷准备的。要是小姑子成了王爷的姨娘,那么?

“你给我闭嘴吧,你想找死,别连累我们一大家子!咱们国公爷和长公主是什么人?能让一个丫鬟欺负到王妃头上去?再有咱们府里的主子们,谁有过侍妾过?”

明月的二嫂却道:“可是,那边是王爷,谁家的王爷只有一个女人?与其便宜了别人,还不如王妃身边的丫鬟好呢,这也是为了王妃好。”

“你给我歇了这个心思,要是让我知道,你跟明月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我立刻休了你!”有这个心思,他们全家就要遭殃,看来,得尽快把妹妹嫁出去才好!

第93章 意外

因为府里的主子的良好习惯,所以倒是没有那些上进的丫头,想着能成为姨娘小妾之流的。

明月的二哥听了明月的二嫂说的话,真是恨不得把自己婆娘给扇几巴掌。这个心思要不得啊。

多少想要攀高枝的丫头,最后就没有了好下场。

想那二老爷房里的姨娘丫鬟够多吧,但是最后呢,都没有一个好,他只有这一个妹子,可不希望以后也是那种下场。

明月回去王府的时候,也把自己的娘带过来了,这种人生大事儿,她一个姑娘家不好说,还是自己的娘开口比较好一些。

明月娘还是第一次来王府,却不敢四处张望,到了这正院,李舜华让人搬了个矮凳,给明月娘坐。

“明月一直跟着我,她的终身大事儿,你们当父母的有什么打算?”李舜华问道。

明月娘说道:“多谢王妃的好意,奴婢一家子都知道王妃对明月好,请王妃做主,给她找个合适的人家,要是能一直跟着王妃身边伺候,那就再好不过了。”

明月娘别看没有见过什么世面,可是这简单的一句话,就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了。

他们想要明月留在王府,请给明月配一个王府里的人。

李舜华带来的下人,也有好几个陪房,这些人家里也有适婚的小子。不过,李舜华还是说道:“我可以给明月脱籍,明月能嫁到外面去。”

也就是说,明月能作为良家子,嫁到外面普通老百姓家里,不再是奴才了。

不过明月一家子却并不觉得到外面怎么好,背靠大树好乘凉,王府是多好的一棵大树,他们世代为奴,也没有觉得当奴才就是不好的。府里的主子从来不随便打骂人,只要本本分分的,就能过的比外面都好。

而且只要有差事,每个月还有月钱,比在外面讨生活,不要好多了?

外面的人,赚个钱都艰难,哪里有在府里,管吃管住,还不用受别人欺负?

所以明月娘宁愿女儿一辈子都是在跟着主子的。

李舜华明白了,表示会好好的给明月找人。

这样以来,大家都知道王妃身边的明月姑娘要嫁人了。

李舜华放出这个消息,就是要看看到底有那些条件适合的来求娶明月,姑娘家让男方求娶,才更得男方家的重视。

如今,李舜华这边,已经有好几家的女人过来求娶明月了。

“明月姑娘真是命好,连王妃都亲自给她过问婚事,这要是嫁到婆家,哪怕是看在王妃的面子上,也会对明月姑娘好的。”府里的下人私底下说道。

不过,娶了明月回去,不是相当于娶了一尊菩萨了?就是想摆婆婆的谱,也摆不了了。这是家里没有适龄少年的人的心态。

相信还是很多人愿意把明月娶回家的。

李舜华经过多方面的询问,把明月定给了王府方总管的小儿子。

本来王府里的总管应该是内侍担任,不过王琅没有那个习惯,所以还是原来从西宁府带来的人当了王府的总管,这方总管家里有两个儿子,明月许配的就是方总管的小儿子。

明月的婚事定下来,李舜华就没有让她干别的事儿了,专心绣自己的嫁妆。作为自己的贴身丫鬟,她会给明月准备一份体面的嫁妆。

而明月的位置空了下来,李舜华把新月提了上去。想着明月嫁人了,多和婆家的人相处,也好增进感情,说不定就有了身孕,这样以来,起码一年都不能来当差了。

明月嫁人后,照样可以来这边帮李舜华管东西,毕竟李舜华身边的人多一个不算多,明月又是自己用惯了的,比别人更顺手一些。

要说最近,可真是喜事连连,除了明月要嫁人外,最大的喜事,是东宫那边有个侍妾有了身孕了。

太子一直没有子嗣,这个消息真的是把太子给高兴坏了。

连容氏知道了这个消息后,都高兴的给那侍妾赏赐了东西,像这种赏赐东西,王震辰是不管的,也是给了容氏这个体面。

李舜华去给容氏请安,就看到了也过来请安的钱氏。

钱氏大病初愈,不过因为太子府里有了好消息,这脸上也是一种松了一口气的样子。

不过容氏却对钱氏道:“好不容易太子能有了后了,你可要把人给看好了,要是出了任何问题,本宫就只找你!”在容氏看来,钱氏现在心里不知道多嫉妒眼红,就要对自己的孙子不利呢,所以容氏要给钱氏提个醒,别使什么手段,不然她肯定不会放过钱氏的。

钱氏脸色就不好看了,不过还是说道:“母后说的是,儿臣记住了!”

“不能光是记住了,还要照顾好了!你自己生不了孩子,还不能让别人生?像本宫,哪怕生了两个儿子,还不是给皇上纳了那么多的妾室,这妾室还另外生了孩子。这当大妇的,就要大度,别学那些小家子气的,连丈夫纳个妾都不乐意。舜华,舅母说的是不是?”

容氏又对李舜华说道。这很明显的,是在说李舜华呢,因为李舜华府上现在就她一个当妻子的,别的女人没有,像什么通房,侍妾,都没有。

容氏觉得这个二儿媳妇是学了她那小姑子,把自己的丈夫看得那么紧,真的是太过分了!

要不是有所顾忌,她肯定就给自己的儿子赏赐女人了,不过到底怕被皇上知道了,自己现在连被别人请安都不能了。

但是现在就她一个当婆婆的和两个儿媳妇,她还不能说了?她可是长辈!说一说又怎么了?二儿媳妇本来就犯了七出之条,还不该说?

李舜华笑道:“其以夫为纲,自然是丈夫说什么当妻子的就做什么。”丈夫他不纳妾啊,我也没有办法。总不能违背丈夫的意思,非要给他纳妾吧。

容氏一听这话,倒是又把自己给气着了。所以说,当初就不该让这个外甥女给自己当儿媳妇,还不能随便说说了,光跟自己顶嘴了。

容氏真是头疼,每次都是她自己生气,而李舜华却一点儿事也没有。

钱氏和李舜华从皇后宫里出来,钱氏心里羡慕李舜华,都是一个爹娘生的,为什么脾性相差这么大呢?

自己的小叔子,还真不是在女色上看重的人,人家夫妻两个算得上是青梅竹马,现在日子过的不知道有多好,而自己呢,却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她如今就成了一个管家婆了,替自己的丈夫管着那么多的女人,然后看这丈夫和其他的女人生孩子,辛苦了一辈子,最后都是帮别人忙的。

“大嫂,母后的话,你别放在心上。”李舜华对钱氏说道,她自己本人就没有把自己舅母的话放在心里,不然还真是气着了,她想找茬,那自己就反驳回去,反正他也不怕她。

当初还差点把自己给害了,她看在舅舅和表哥的面子上,才表面上客客气气的,但是如果她真的要给自己添堵,李舜华不介意给她添更多的堵。

钱氏点头,对李舜华说道:“东宫里的事情多,我先走了,弟妹你也先回去吧。”

看着钱氏走远,李舜华倒是真心替这个大嫂可惜了,习惯性流产,也不是她所想的,也不是她乐意的,男人没有这个女人给他生孩子,还有大把的女人给他生孩子,钱氏这些年的付出,都算什么呢?哪怕以后登上了皇后的宝座,可是在上面是多么的孤单?甚至那么多的女人想把她拉下马去。一辈子都不得消停。

李舜华没有想到的是,这是她最后一次见到钱氏。

等听到宫里传来的消息,李舜华都不敢相信,这个时候,她和表哥正从床上起来,结果却听到了这个噩耗。钱氏没有了!

“不是好好的吗?怎么会没有了?我前几天还在宫里见到了她!”李舜华问道。

王琅问那送消息的人,“到底是怎么回事儿?我要听的是事实,而不是外面说的那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