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一朵美腻的白莲花/糟蹋白莲花什么的最喜欢了上一章:第 41 章
  • 好一朵美腻的白莲花/糟蹋白莲花什么的最喜欢了下一章:第 43 章

小赵说:“你两三天没回来,团座快急疯了,派了好几个人去找你!我马上去告诉团座你回来了!”

叶荣秋还没来得及阻止,小赵已经风一般跑了出去。

叶荣秋无奈,不紧不慢地往兵工厂走,还没走进厂房,就被风风火火冲出来的黄暮给拦下了。

黄暮劈头盖脸地大骂道:“你还知道回来?你他妈死到哪里去了?修个战防炮要修三天?”

作为独立五团的团长,黄暮的脾气简直像个土匪,满口粗鲁的话。不过他人却是个顶真的好人,做起事来非常细致有耐心,如果不是他一锤子一钉子地亲手操持,叶荣秋的兵工厂也办不起来。前两天吕联龙把叶荣秋借走了去修战防炮,晚上说叶荣秋炮没修好暂时不回来,他也没啥意见,第二天又派人来传话说叶荣秋遇见了老熟人所以再住一晚上,黄暮知道吕联龙是想拉拢叶荣秋,也没怎么放在心上。到了昨天,新四军第五师十四旅又派了人来,说叶荣秋跟着他们一个连长去第九战区了,黄暮当即就暴跳如雷,亲自跑到吕联龙的队伍里去找人,可惜他慢了一步,叶荣秋已经跟着冯甄跑的没影了。要不是被人拦住了,黄暮差点就亲自跑到战区去接人了。昨天一整天他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着,就怕叶荣秋在战区出什么意外!

叶荣秋愧疚地低下头:“团长,对不起。”

黄暮指着他的鼻子痛骂:“你脑子被门夹了?居然往战区里跑!你知道战区是什么地方?那里都是特务!日伪!你知不知道现在风声有多紧?知不知道敌军特务恨你恨得咬牙切齿,出了多少钱悬赏你的项上人头?项家山惨案你忘了?!”

叶荣秋乖乖站着任他责骂。这件事是他做的不地道,黄暮怎么骂他都是应该的。

小赵和闻风赶来的团支书张青跑过来劝阻。

小赵说:“团长,你别骂政委。”

张青说:“行啦行啦,说两句就得了,你看小叶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下次不要再犯就好。”

黄暮朝天翻了个白眼:“吕联龙那兔崽子,下次他再来跟老子借人,老子说什么也不借给他了!”

其实吕联龙也实在无辜。要是他早点知道叶荣秋要进战区,他说什么都得拦着,但冯甄和叶荣秋走了之后他才知道消息,马上也派人去追了,可惜没追上。昨天黄暮去找他骂娘,他也急得团团转,每隔一小时就派人去看叶荣秋回来了没有。晚上冯甄带着叶荣秋回到十四旅,吕联龙把冯甄拉过去教训了足足一个小时。

张青看黄暮气消的差不多了,连忙打起了圆场:“好了,小叶,饭吃过了没?去吃点面吧,今天中午弄了点蕨菜拌面,香得很!”

黄暮又板着脸骂了句:“不知好歹!”走出两步又小声嘱咐张青:“你叫人去看看团里还有没有肉,给小叶弄个蕨菜炒肉丝吧。”

叶荣秋在十四旅呆了几天,之前兵工厂生产的手榴弹有问题的事他还没解决,他忙了一天,总算找出了症结所在:是机器出了故障,引线内接的弹簧卡子没接好。团里能给他弄来机器就很难得了,机器出问题,更是没有人会修,叶荣秋只好自己动手找问题解决问题。

小赵和其他几个学工看着他在那捣鼓机器,都流露出了钦佩的表情。小赵说:“政委,你真厉害,什么都会。读过大学就是好,我也想读大学。”

叶荣秋苦笑。他大学是学管理的,连个螺丝钉都没碰过,学会械修也是赶鸭子上架。但这是非常时期,国内人才紧缺,这里又是条件最艰苦的抗日前线,人的潜能都被挖掘了。机械是有共同处的,叶荣秋被磨练了几年,只要能掌握原理的上手都不算太难。

他一边修理,一边也没忘记把自己的本事教给那些学工。现在的兵工厂,规模不大,技术也非常有限,物资缺乏可以想办法克服,但是人才缺乏是最要紧的。叶荣秋是兵工厂的主心骨,如果他一天不在,工厂就不能运作下去了,他想赶紧培养出几个接班人来。

好在队伍里有个叫康七的,虽然没念过书,但家里是打铁的,对于机械的事情颇有天赋,叶荣秋给他讲机械运作的原理,他听两次就能融会贯通,现在就算叶荣秋不在,他修修简单的枪械什么也不成问题了。叶荣秋对他重点培养,让黄暮把康七调过来给自己当副手,每天就在兵工厂里工作学习。

叶荣秋在兵工厂忙到深夜,实在是累得眼睛看不清了才回去休息。他连脸都没力气洗就躺到床上,可是躺了半个多小时还是睡不着。

他满脑子都是在战区里看到的那个背影。

他跟黑狗分开的时候,黑狗头发已经很长了,因为部队里没地方剪头发,黑狗自己用剪子铰了铰前面的头发以免挡住视线,一头短发乱的像鸟窝一样。在叶荣秋的回忆里,黑狗也是这种形象居多。他在战区看见的那个背影,留着一头精神的板寸,所以他刚看见的时候没觉得眼熟。可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他越想越觉得那个人就是黑狗,不管是身材还是肤色还是吸烟的样子,都跟他记忆中的人吻合了。

这几年来他认错人也不是一次两次,他最魔怔的时间里,只要是身高和黑狗差不多的,不管胖瘦他都要跑上去看,又一次遇到一个被战火烧毁了脸的士兵,他上去纠缠了人家半天,又是看手心的纹路又是叫人家脱衣服看身上的伤,实在是找不出一点跟黑狗的共通之处他才无奈地放弃了,还沮丧了好几天。

这一次他又犯起了魔怔,死心眼地觉得自己认错了那么多次,不可能再认错了。

他又开始回忆过去跟黑狗在一起的点点滴滴,回忆黑狗说过的每一句他记得的话。

黑狗会说日语,所以当叶荣秋在共军的队伍以及接触过的国军队伍里找不到黑狗,他也怀疑过黑狗会不会混进了日本人的阵营里。他记得黑狗说过,小时候他爹给他请了个日本先生教他绘画,所以他才跟着学了日语。那个日本先生的名字黑狗提过一次,叫什么来的?山口?山竹?还是……山寺?

叶荣秋突然像受惊的大虾一样从床上弹坐了起来。

山寺!

这间房子不是叶荣秋一个人住,还有几个在兵工厂里帮忙的士兵也都挤在一张通铺上睡,这时候康七还没睡着,突然看见黑暗中一个人影竖了起来,他吓了一大跳,定下魂来后小心翼翼地问道:“政委?是你吗?你怎么了?”

叶荣秋咽了口唾沫,他听出自己的声音在颤抖:“我没事,你睡。”

康七犹豫了一会儿,轻轻躺下了。

山寺幸……念白……念白?念……白?山寺……

难道说……

第95章

翌日一早,械修厂的众人醒来,叶荣秋已经不在房里了。他们吃好早饭进厂,看见叶荣秋正坐在机械前劳作。

康七走上前,看见叶荣秋正专心致志地画着手上的图纸。他看了眼图纸,吃了一惊——昨天晚上休息的时候这张图纸只画了一半,现在已经快画完了!要知道这种复杂的机械图纸不是那么好画的,要求非常精确,每一根线都要仔细用尺量好长度和角度,如果弄错了会造成很大的麻烦。看来叶荣秋已经劳作很久了。

康七问道:“政委,你吃过早饭了没有?”

叶荣秋头也不抬,敷衍地应了一声,攥着笔头继续在图纸上画线标注。他身子趴得很低,脸已经快贴到图纸上去了,康七只看他的侧脸就能看出他的疲惫——能赶工到这个程度,看来叶荣秋天不亮就起来工作了。

这时候又几个士兵走了过来,康七拉了拉他们,示意他们看叶荣秋。

一个叫李铁的士兵走上前,看见叶荣秋手下的图纸也大吃了一惊,问道:“政委,你什么时候起来的?”

叶荣秋还是没抬头:“没多久。”

众人面面相觑。虽然叶荣秋这么说,但是大家都知道,这要是没几个小时的时间,图是赶不到这个程度的。

李铁说:“政委,你先去吃点东西吧,这图也不赶在这一刻。”其实大家都希望械修厂和兵工厂能立刻壮大起来,最好每天都获取新的技术,制造出更多武器炸药,以在战斗中让更多同袍兄弟能够活下来,早日把侵略者驱逐出境。但是战争也不是打了一两年了,要说急,也真不是这一天两天能急出来的。

众人也都上来劝,叶荣秋终于放下铅笔,垂着弯久了发酸的腰直起身子。他这一抬头,众人又被吓一跳:叶荣秋的脸色憔悴极了,眼睛里布满了血丝,黑眼圈都快掉到鼻子下面了!

康七想起昨天晚上叶荣秋突然惊坐起来的事,连忙问道:“叶哥,你不会一晚上没睡吧?”

其他人也七嘴八舌地关心起叶荣秋的身体来。

叶荣秋揉了揉太阳穴:“行了,别管我了。既然你们都来上工了,那就赶紧开始干活吧。早点把机器修好,让我别操那么多心,我就有空去休息了。”

几个人对视了一眼,只好分散开来去干活。

康七犹犹豫豫地看了叶荣秋一眼。他总觉得政委今天不大对头,刚才的话听着也怪怪的,什么叫让他别这么操心?就好像他要离开兵工厂去做别的事一样。可是离开兵工厂又怎么可能?这厂子是叶荣秋和黄暮一起一钉子一螺丝拉扯起来的,可以说凝聚了叶荣秋全部的心血,他还能去哪里?

在叶荣秋的全力监督之下,工人们的效率提高了不少,大家一起想办法,没两天就把损坏的机器修好了。

机器正常运作之后,工人们又造了几个手雷,黄暮很关心这件事,亲自带着人试用这批手雷,挑了三个试用,各个都炸了,威力还不错。

机器修好了,兵工厂开始正常运作了,黄暮非常高兴,当天就让人杀了一只鸡,又让人去买了点酒回来,请叶荣秋喝酒吃烤鸡。

这是战乱年代,别说吃肉了,就是想吃上大米都不容易,尤其像他们这种奋战在抗战前线的队伍,更是穷的连条完整的裤衩都没有。黄暮几乎把所有经费都用在兵工厂上了。不过即使条件这么艰苦,黄暮都一直想办法给叶荣秋最好的待遇,他自己吃不饱饭也要让叶荣秋吃饱。最近叶荣秋的辛苦他都看在眼里,每天到深更半夜实在是没有照明条件了叶荣秋才去休息,天刚亮他就起来工作,饭都是在车间里吃的,没几天人就瘦了一圈。叶荣秋一直都是努力敬业的,不过最近他勤奋得过了头,有一天刚出工厂就累晕了过去,被人扛回去睡了几个小时就又爬起来工作了。虽然不知道叶荣秋哪里来的动力,不过黄暮很心疼他的身子,特意用几只手雷跟友军换了只鸡来,给叶荣秋补补油水。

饭桌上,烤鸡还没端上来,叶荣秋掏出一份文件递给黄暮:“团座,你看看,这是我制定的接下来一年兵工厂发展的计划。”

黄暮颇有些吃惊,从叶荣秋手里接过文件。关于如何发展兵工厂,这件事他们一直都在计划,理想是很丰满的,但是往往计划派不上多大用场,因为乱世中即使有钱也买不到他们需要的材料,制造手雷的铁和火药都是他们从战场上捡来或队伍淘汰的废旧枪械、子弹,制造一个手雷需要的火药就得抠十几发子弹。

叶荣秋说:“现在我们的兵工厂,硬件条件很难再提升了,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但是技术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的,这几年来我一直在培养学徒,希望他们能够独当一面,快点接我的班。现在康七表现的很不错,他是个很有悟性的孩子,天生擅长机械,有些我不懂的东西他都能摸索出来。即使我不在的时候,他也能独当一面了。我觉得主要还是培养人才,靠我一个人太吃力了,学徒可以再带学徒,他们会多少就教多少,哪怕不能马上上手制造枪药,至少让更多的人学会武器修理,也能节省出不少时间来。这份计划书主要是培训计划。”

黄暮随手翻了翻叶荣秋给他的计划书。他认得的字不多,这种东西还是要交给叶荣秋和团支书去办,他也只能管管打仗和练兵的事了。按理说,叶荣秋有什么有利于兵工厂和队伍发展的计划,黄暮应该是感到很高兴的,可现在他却高兴不起来。叶荣秋的这个态度,让他有种不好的预感,就好像是在托孤一样。让康七独当一面,那叶荣秋的时间节省出来准备干什么呢?他这种高强度玩命似的工作,肯定不能持续太久的。

果不其然,叶荣秋喝了口小酒,又说:“我这几天已经把机器修好了,常见的枪械、火炮的构造图我也画出来了,只要能学会看图,上手应该不会太慢。就算我不在,兵工厂也不至于不能运作。”

这时候鸡烤好端了上来,黄暮撕了只鸡腿递给叶荣秋:“你不在是什么意思?”

叶荣秋接过黄暮手里的鸡腿,没有马上吃,只放到了面前的盘子里。他低着头,似乎在酝酿什么,过了一会儿,叶荣秋终于抬起头直视黄暮的双眼:“团长,我想进战区工作。”

黄暮一怔。其实今天叶荣秋这古怪的态度已经让黄暮有预感,叶荣秋可能想暂时把兵工厂的事情放一放。他也知道不少队伍都在拉拢叶荣秋,不过关于这点他是不太担心的,这兵工厂是叶荣秋一手操办起来的,给他金山银山他都不舍得放弃。他猜想可能是叶荣秋太累了,想休息一阵,但是怎么也没想到叶荣秋居然会说出这种话来。

黄暮瞪圆了眼睛:“你疯了?”战区那是什么地方,叶荣秋的名字可是被日本鬼子、国民党特务都登记在案的,虽然黄暮一直把他藏得很好,没多少敌人知道叶荣秋的长相,但别说他是共党精英了,战区那么乱的地方,三不五时就有械斗发生,普通老百姓走在路上都随时有可能被流弹击中或是被日军抓去修建工事,过的是朝不保夕的日子,让叶荣秋进战区,这无疑是送羊入虎口的事!

叶荣秋很平静,他有些心虚,声音也很轻,但态度却异常坚定:“我没疯。团座,我是政委,我可以进战区做统战工作,动员群众,发展革命事业。”

黄暮气笑了:“你?做统战工作?”叶荣秋不是什么战斗型人才,他甚至快一年没发过枪了,有一次全团练兵叶荣秋也参加了,他这个天天跟枪械打交道的人打出的成绩连第一次摸枪的新兵蛋子都不如,让他开枪杀敌,搞不好他先射中自己人。做统战工作是随时有可能发生战斗的。更何况,做统战工作的人要有一定的交际能力和充足的革命热情,这一点叶荣秋也并不擅长,他其实是个比较内向的人,他很少主动跟人交流,除了研究枪械之外他对别的事情也一向缺乏热情,尤其是场面上的事情他向来能躲就躲,政委该做的事大多都让团支书代劳了。就这样的情况,他还说想去做统战工作?

叶荣秋以为黄暮听了他的话会大发雷霆暴跳如雷,但是出乎他意料的是,黄暮只是表达了一下自己认为他的想法很可笑,却并没有发怒。

——黄暮知道叶荣秋的短板,叶荣秋自己不可能不知道。他不是个傻子,他这么说,肯定有他的理由。

黄暮问他:“为啥子呢?”

叶荣秋沉吟片刻,道:“团长,你知道山寺幸和念白吗?”

黄暮愣了愣,点头:“这谁不知道?山寺幸是个大汉奸,念白是我们优秀的同志。”

叶荣秋说:“我希望能有机会接触他们,让我去策反山寺幸,或者和念白接头。”叶荣秋虽然没有见过山寺幸或者念白,但他总觉得,这两个人和黑狗有关系。或许两个都是黑狗的化名,或许有其中一个是黑狗,退一万步,这两个都是大人物,在战区人脉甚广,他们也许有黑狗的消息。但他没有说出自己的猜想,毕竟猜想只是猜想,他走这一步棋其实赌得很大。但是等了四年了,黑狗生死未卜,他已经等得快要绝望了,哪怕倾其所有,他也要赌这一把,除此之外,无路可走。

今天叶荣秋的每一句话都大大出乎黄暮的意料,以至于这个一向快人快语的独立五团团长反应都变慢了。一个是大汉奸,一个是堪称英雄的地下党员,别说叶荣秋了,就算黄暮自己这个中校团长,也是没有资格跟他们接触的。这些事情都是有专人负责的,不是说叶荣秋有多大贡献就可以让他说去就去的。再者说,叶荣秋跟他们八竿子打不着边的关系,他跟他们接触想干嘛呢?

黄暮能做到团长,他不光是会打仗,也是有头脑的。他沉吟片刻,问道:“是不是跟你要找的人有关系?”

叶荣秋要找人,这在独立五团甚至是整个新四军里都不是什么秘密了。黄暮也知道,叶荣秋找这个人已经找了四五年了,一天也没有放弃过。黄暮有自信可以说,兵工厂是叶荣秋的第二条命,能够让他放弃第二条命的,大概也就是那个只存在于叶荣秋回忆中的人了。

叶荣秋并没有避讳,点了点头:“我怀疑,他有可能在战区里。”

黄暮问道:“那跟山寺幸和念白又有什么关系?”

叶荣秋沉默片刻,道:“我不知道,但也许能找到他。”

黄暮叹了口气,喝了口酒,给叶荣秋面前的酒杯里也倒满了酒。烤鸡很香,已经很久没见过肉的黄暮其实在烤鸡刚端上来的时候就已经饿的肚子咕咕叫了,但现在烤鸡放凉了也没人动,谁都没这个胃口。

“小叶啊。”黄暮慢吞吞地问道:“我问你,你跟你要找的那个人,认识多久了?”

叶荣秋怔了怔,答道:“分开之前……有一年了吧。”

黄暮点头:“哦,一年,他跟你有血缘关系吗?”

叶荣秋有些为难。黑狗从辈分上说是他的表叔叔,不过这门亲戚攀得也太远了,至少在他心里,黑狗的定义可不是什么有血缘关系的亲戚。但他还是点了点头:“有。表亲。”

黄暮说:“那这表亲表的也挺远的吧,犄角旮旯里冒出的亲戚,跟你认识了才一年?”

叶荣秋不语。

“我跟你算笔账。”黄暮说:“你跟他认识一年,现在分开已经快五年了,就是一起从小长到大的亲兄弟,五年不见,大家各过各的日子,也没有非要凑在一起不可的道理了吧?这个兵工厂,从只有一把镊子一把锉刀开始,弄到现在这个规模,你也干了三年了,为了这个认识一年分开五年的人,你甚至不知道他是不是还活着,到底在哪里,你兵工厂也不管了,自己的性命也不顾,要去战区里找人?再退一步说,就算你自己不怕死,你知道你死了有多少人也活不成吗?你的价值有多少,也不用我说了吧!这些跟你相处了四五年的弟兄你都不管?”

“我……”叶荣秋深吸了口气:“我没有说我不管兵工厂的事,现在兵工厂自己也可以运作,我只是抽出空来到战区工作,兵工厂有任何问题,我随时以这里的事为重。”

黄暮不置可否:“你先吃鸡,都凉了。”

叶荣秋只好拿起鸡腿。多少人做梦也想吃一口的肉,到了他嘴里,食之无味,味同嚼蜡。

黄暮眼看着他啃光了一条鸡腿,这才再次开口:“这只鸡都是你的,吃完了你就回去吧,好好休息。至于你刚才说的,有多可笑,我已经告诉你了。”

叶荣秋急得还要说,黄暮却压根不听他的,一口气干完了面前的酒,起身扬长而去。

第96章

黄暮没有任何回绝余地地拒绝了叶荣秋,还派小赵等人盯着叶荣秋,虽说不限制他的自由,但如果他有要混进战区的意图,一定要坚决地阻止他。

黄暮也没有亲自或者让别人再去做叶荣秋的思想工作,劝他打消这个念头,甚至叶荣秋来找他他都避而不见,采取冷处理的态度。几年的相处,他很了解叶荣秋这个人,其实这家伙是个倔脾气,他打定主意的事情那是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听说叶荣秋以前是少爷出身,这些年虽然过的日子很苦,但是他骨子里那种骄傲却一直还在,可以说,叶荣秋其实是个听不进别人意见的执拗的人。

不过执拗也是有限度的,这要是放在几年前,也许叶荣秋一个不如意就撂挑子不干了,但是现在,他身上背负的责任不小,他也有相应的责任感,黄暮不批准他的请求,他不可能赌气不管兵工厂,该干嘛还是得干嘛。所以冷处理无疑是最好的方法。

确实如黄暮所想,叶荣秋一点没有怠慢兵工厂的事。非但没有怠慢,甚至是前所未有的积极。

天不亮他就起床,到兵工厂里干活或者到队伍里讲解枪械知识,天黑了也不回去休息,在昏暗的电灯下埋头编写教材和计划书或是绘制图纸。他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就连河边也不怎么去了,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

半个月以后,黄暮终于主动地找到了叶荣秋。

叶荣秋已经不是十几岁的毛头小伙,他年记不轻了,常年待在缺衣少食的抗日前线,身体并不好,这半个月里他已经昏倒两次了。军医倒是想治他,但是一来军中没有药物,二来叶荣秋自己不配合,谁也拿他没办法。——这是叶荣秋表达抗议的方式,他用燃烧生命的方式努力工作,换取黄暮的愧疚和让步。

叶荣秋来到黄暮的团长室。所谓团长室,其实就是个有张木桌的草屋而已,这已经是团长的殊荣了。

叶荣秋在黄暮面前坐下,黄暮先是盯着他看,看了足有一分多钟以后,他终于开口:“这几天团支书来找我拍了两次桌子,小赵和康七来求我,军医来骂我。小叶啊,你可真厉害!”

叶荣秋只是微微一笑。

黄暮说:“团支书问我到底做了啥刺激你的事,让你不要命地干活。我告诉他你要进战区,他就没话了。康七和军医也不敢说话,只有小赵,跟我说你想进军区就让你去,他陪你,有什么麻烦他给你解决,一定保护你周全。”

叶荣秋唔了一声:“那也可以,小赵虽然脾气冲动了点,但是打枪打得很准。”

这次黄暮远没有上一次冷静,直接抓起桌上的文案朝着叶荣秋脸上拍了过去。

叶荣秋缩了缩脖子,但是没有躲,挨了这一下,脸上落下一道红红的印子。

黄暮死死瞪着他,叶荣秋直视他的目光。

许久后,到底是黄暮先败下阵来。

要是可以的话,黄暮倒是很想揍叶荣秋一顿,把他揍揍醒。可惜他下不了这个手,而且叶荣秋也不会醒。叶荣秋对于新四军来说,是个非常难得的人才,于公,黄暮要善待他,给他良好的待遇和环境;于私,黄暮也希望叶荣秋能有个轻松愉悦的心情,作为朋友,他怎会不希望叶荣秋心想事成?如果叶荣秋不是任性地想进战区的话,哪怕他要天上的星星,黄暮也要拼了命给他摘下来。可偏偏,叶荣秋要去的是第九战区。

黄暮烦躁地抓着自己的头发,问道:“值得吗?啊!值得吗?!”

叶荣秋抬眼望天,眼睛是干涩的。五年过去了,有眼泪也流不出了。他哽了哽:“值得?我不晓得。我没有别的办法了,我就想……就想知道,他到底还活不活着。”

黑狗对于叶荣秋而言,已经是个负担。叶荣秋欠了黑狗太多太多。他未必要去偿还什么,其实能不能跟黑狗在一起,也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无数次遇到危险的时候,黑狗将他护在身下,最后的那一次,黑狗将他推入长河,同时也把他推进了一个深渊,让他这一千多个日日夜夜,没有一刻能够停止找寻。现在他唯一想要的,就是看黑狗一眼,哪怕只是远远的一眼,只要看见了,他就不会再活得那么累。

黄暮看着叶荣秋,被他的情绪感染,心生不忍。他重重地叹了口气,道:“我可以安排你去战区一次,我派五个人暗中保护你。”

叶荣秋摇头:“我进战区,不是一次就能找到人的,你要安排我工作,派那么多人保护我,一来反而容易引起别人注意,二来也耽误别人的事情。”

黄暮气结:“真让你去做统战工作?你还打算在战区里留多久?”

叶荣秋想了想,答道:“如果我确定人不在那里,我就回来。”

黄暮反问:“那要是真被你找到了呢?你就不回来了?万一他做了日伪,做了敌特,你怎么办?”

叶荣秋说:“也回来。能带回来,我就把他一起带回来。我什么也没想,就想找到他。”

黄暮皱着眉头直摇头,没好气地说:“滚蛋吧你,去把团支书给我叫进来。”

叶荣秋一愣,立刻喜上眉梢:黄暮这态度,就是妥协了!

叶荣秋立刻起身,眉开眼笑地说:“我这就去!”

黄暮抓起桌上的笔作势要往他脸上摔,叶荣秋连忙识相地跑了出去。

不一会儿,团支书张青就来了。

黄暮确实是拿叶荣秋无可奈何。从职位上说,他是团长,而叶荣秋是政委,两人同为部队的首长,可以说是平级的。只不过叶荣秋多年来一直是黄暮的收下,他能当上政委黄暮也占了主要的功劳,而且他除了管兵工厂之外并不怎么管事,所以他自觉地还把自己当成黄暮的部下看待。现在叶荣秋想去第九战区工作,他请示黄暮的意见,算是给黄暮面子了,要是他撕破脸皮非要去,黄暮也拦不住他。何况他要是真的自己乱闯,只怕把事情弄得很糟糕,还不如黄暮帮着他,至少还能有个分寸。再者他现在这种变相作践自己的方法,黄暮是真的怕了。

黄暮和张青商量了一下,如何能让叶荣秋有机会进战区。

鄂南划辖武昌、鄂城、大治、重阳、通城等十个县,境内不少山区,山区易守难攻,是发展革命的好地方。其中最重要的城镇是武昌,而叶荣秋想去的地方也是武昌,他上一次就是跟着冯甄去了武昌,然后看见了那个背影很像黑狗的家伙。武昌是这几个县城里最发达的地区,却也是抗战条件最艰苦的地方,不少敌顽伪都盘踞在武昌中,发展革命事业寸步难行。

叶荣秋是政委,黄暮没有资格直接安排他的工作,必须要跟上级领导请示。其实这事黄暮他们也很为难,这么任性的要求报上去,哪个领导能同意?但是不帮叶荣秋办这事也不成,他们只好绞尽脑汁地想法子。

最后还是张青想出了法子。要有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让叶荣秋进城,最好是跟军火有关的事,这样上级领导也比较容易松口。恰好最近他们的通知调查到国民党部队川军最近得到了一批新的武器,要从武昌经过,于是让叶荣秋去探探虚实。这个任务虽然冒险了一点,但是除了叶荣秋,也没人更能胜任。

叶荣秋又等了几天,黄暮终于来通知他,给他派了一个班的队伍暗中保护他,明天就护送他进武昌。

第97章

一大清早,叶荣秋和几名士兵乔装打扮成普通的村民,前往武昌。

黄暮派了一个班五个人随行保护叶荣秋,他们六人分成两拨混进武昌城。

武昌被日本人把持着,进出都需要通行证,黄暮已经帮叶荣秋他们准备好了通行证。这要是放在几年前,想混进城没有那么容易,而现在,却没有那么难了。早在两年前,美国已经对日本宣战,日本和中国也已经打了五六年了,早已国力空虚,无法再像当初那样疯狂地掠夺中国的土地和资源,想要守住已经被他们占领的地方也不是那么容易,他们自己兵力不足,就用中国人来管理中国人,也就是那些为皇军效命的汉奸。这鱼龙混杂的,各种间谍特务地下党纷纷发展巩固自己的势力,反倒使得战区里的情况更加复杂了。

叶荣秋这次进武昌,黄暮也不只是纵容他去找人的,同时也给他安排了任务,希望他调查一下川军。

川军是国民党部队,也在第九战区中盘亘。但是川军并不是抗日的队伍。

——这并不等同于说他们是汉奸,但他们的作为的确令人不齿。

川军这支队伍盘亘在鄂南也有四五年的时间了,这么长的时间里,他们并不是没有和日本人发生过冲突,但比起他们对付共党的手段,那些就只能算是小摩擦而已了。大多时间里,他们对侵占了国土的日本人视而不见,却将全部的经历都放在共党身上。这固然和上级给他们的指令有关系,不过执行的力度就是这支队伍长官自己的意愿了。他们对于扑杀共党一事简直是尽心尽力,大名鼎鼎的平江惨案便是由这支队伍制造的。

对于这些事情,日军自然是乐享其成的。

日本国地小人稀,他们在偌大的中国土地上已经横行霸道了太多年。战线拉得长,沦陷的土地多,后方又有美国盯着,日本根本腾不出太多人手来治理被他们侵占的中国土地。从战争最开始的时候,一直到现在,日本人一直试图培养对他们唯命是从的中国人来管理中国人。但也不是所有中国人都那么容易被控制,于是他们就想方设法挑起各种争端,让中国人自己斗得水深火热,腾不出空来反抗他们。

最近川军的长官王陵得到了一批英国制造的火炮,听说依靠这批火炮可以让他的队伍战斗力比过去翻上一番。对于这批火炮他也十分重视,沿途派了重兵护送。王陵运送新武器的事原本是个秘密,不过这兵荒马乱的年代又有什么真正的秘密,消息到底还是传到了新四军耳中。新四军对他们的新式武器十分忌惮,首长得到消息之后就坐立不安,想摸清川军的新底牌,看看他们对内的战力究竟得到了什么样的提升。叶荣秋他们想要直接接触火炮是不可能的,不过毕竟是大炮,体积不小,如果叶荣秋能在远处看清那批究竟是什么武器,有什么样的威力,新四军也好想出应对的方法来。

然而叶荣秋等人并不知道国军会走什么路线运送火炮,他们只是先潜进了武昌城,然后再寻找机会调查。

混进武昌之后,分散开的几人在一家小酒馆里聚首。小酒馆的老板对他们点了点头,众人心下都明白,这个老板也是他们的同志。

酒馆里本来有两个同志,叶荣秋他们分开两桌坐下,那两个同志就离开了,路过叶荣秋他们身边的时候偷偷塞了张纸条给他们的班长邱进步。

班长邱进步说:“他们是跟我们交班的同志,现在换我们来执行盯梢任务,他们就走了。”

邱进步趁着四周没人注意,偷偷打开纸条看了看,然后将纸条藏起来。叶荣秋他们事先已经了解了自己这次的任务大致要做些什么,不过邱进步还是又小声解释了一遍。他指了指酒馆对过的一户民居压低了声音说:“看那扇红漆的门,里面住的是一个老头,就是之前团座跟你们提过的老郭头。他在武汉很有路子,也一直在为国民党办事。这次国军运送武器,要躲过日本人也躲过我们的眼线,有不少关卡需要打通。刚才的同志告诉我们,这两天老郭头还没出过门,相信他很快就会出来的。我们要把人盯住了,或许会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