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氏道:“三嫂真是福气,可惜我没有个闺女。”她就敏哥儿一个独苗。

胡氏听了笑道:“你们家还有个老太太,也比我们要强啊,这老人家见识比我们多,能少走弯路。”

一会儿货郎过来了,胡氏和朱氏都买了些针线,又拿了一些绣活儿,等下次的时候,就可以交给货郎换钱了。

李思雨觉得,不管到什么时候,这做人就是要勤快,才能不被人嫌弃,所以到了涂大嫂这边,就找着活儿干。涂大嫂本来没有女儿,见到姑娘家,就喜欢,这个李家的姑娘做事儿还利索,一点儿也不摆架子,那就更是喜欢了,不过这李家的姑娘以前不是千金大小姐吗,为什么都问些这些问题,比如怎么种菜,还有怎么炒菜,怎么生火,还喜欢打听这边的风土人情,涂大嫂虽然有些奇怪,不过有问必答,不知道的,也会问别人,然后下次告诉这李家的闺女。

好歹她是在这里生活了这么多年的,基本上都是清楚的,李思雨这段时间也是了解了个七七八八。

涂大嫂这个人实诚,炒菜的时候也会让李思雨跟着炒几回,也不怕她把菜给炒坏了,好在这姑娘除了前面几次有些不靠谱外,以后都慢慢的正常起来,火候也掌握的不错。

这姑娘家呢,能进得了厨房,就很不错了。而且这姑娘细皮嫩肉的,一点儿也不觉得厨房里脏。

要不是这姑娘年纪小了些,真的想说给自己的儿子呢。

她两个儿子一个二十来岁,一个十八岁了,正是要说亲的时候,当然也是要在军户里面说。

要说这西北这一代,男子一般二十来岁成亲的也不少,女子十七八岁嫁人是多数。

毕竟这边的姑娘家都很能干,娘家的人都想多留几年,好帮帮娘家照顾弟妹。已经形成了一个习惯。

李思雨知道这个事儿的时候,还很是庆幸呢,她可不想十四五岁就嫁人,那得多难受啊,本身还是个小屁孩,就要成为别人的妻子,然后生孩子,那不是要命吗?

还好这里晚了几年,她也没敢问胡氏京城那边是不是也是这样,毕竟这话题对她现在的身份来说,是不能问的。问了就属于没羞没臊。

西北这边民风要开放许多,集市上姑娘妇人都可以出来,人家可不是要带着帷帽之类的,都是大大方方的。

而且这边的女子普遍偏黑,不知道是不是西北风吹的。干活的女子一般都是穿裤子,因为裙子穿了,这干活儿就不利索。

他们这一带的女人,都是男人在兵营里,所以白天女子在家的居多,也有那没有成为军户的男人在家,但是那只是少数,这边很多人就是只有一个顶替的名额,但是没有别的生计,也会想着法儿的成为军户,毕竟那样每个月都会有钱和粮拿回来。

这样看起来,成为军户也是好事儿?但是这只是表面现象,毕竟军户在外人看来,就是地位低下的,旁人都不和军户通婚呢。

而且还要交开垦的田的粮食,这也是个大头,最要命的是,一旦有了战争,军户必须要上战场,那就是九死一生的事儿了,相比较这一丁点的好处,命可是最重要的。

附近的农户嫁闺女都不嫁给军户,不然以后一辈子子子孙孙都是卖命的。

因为天气越来越冷了,所以准备柴火那是要紧的,李思雨看他们大部分都是上山砍柴,对他们这个家来说,根本就不行。

李存安虽然已经在兵营里练过,可是那才几天?一点儿也不管用,他还自己笑话自己,真是百无一用是书生,虽然他并不是科举出身。只是当老爷也当了这么多年了。

最开始他和李存旭也是不服气,跟着别人上山砍柴,结果呢,一天下来,能有一捆柴,还把肩膀磨得是都出血了。

胡氏心疼的说道:“今年就算了,这样也不是办法,先买了再说。明年我也去看看,我就不信了,我还弄不了了!”

“夫人那,这还真不是赌气就能成的,看着是用斧头砍,可是咱们就是不如别人,笑话咱,咱也不会说不好意思,我告诉夫人,就是这一捆柴,也是涂家大哥看我实在是太少了,匀了一些给为夫,不然更丢人。”

“那就先买,我已经问了价格了,这附近农户卖这个柴火很便宜,二十文钱就是一车,还给劈的好好的,咱们来的时候不对,就是现赶着去坎,也不够用。”胡氏说道。

“二十文钱也不是小数目那。”李存安叹道,他一个月也才拿那么一点儿钱,养活一家子都不够。

“没事儿,我这绣活儿也快好了,卖了就是钱,够咱们买柴用的。”胡氏决定还是买了算了。

作者有话要说:双更君,需要被人表扬啊。

明天我可能要去外地,不过不会断更。先放存稿君那里了,让他帮帮忙!

继续求鲜花和收藏

张小兰

“李思雨,跟我去割茅草去不?”也是附近军户的女儿,名字叫做张小兰,和李思雨已经熟悉了,干活儿什么的,都会带着李思雨。

“你等我会儿,我换身衣服。”自家带的衣服,还有姑母给的衣服,虽然和以前比,是不怎么好,但是也比这边的人穿的好,为了节省,他们家专门扯了粗布做了衣服,就是劳作的时候穿。

这边引火的东西就是那茅草,西北这地儿别的没有,茅草丛多的是,入了冬,都变枯了,正好给大家引火之用,比上山弄枯松针要好弄的多了。

其实还有枯草也可以用,但是那样也没有割这茅草这样又长又多的省事儿。

换了衣服,李思雨带着镰刀出去,跟胡氏说道:“娘,我出去割茅草了!”

胡氏道:“小心着点,别贪多。”

“知道了,多了我也背不动啊。”

最开始胡氏还反对自己的女儿做这些活计,不过李思雨和她好好的谈了谈,毕竟现在她不是千金大小姐了,说不定一辈子都是这个境况,要是还想着自己是不动手脚的,那吃亏一辈子的也是她自己个儿,尽快的适应这里才是最正确的法子。

胡氏虽然心疼,但是也知道女儿说的都是对的,不过看着女儿的手都有了细细的茧子了,也是心疼的不行,晚上和丈夫说的时候,两个人都沉默了半宿。这都是他们大人的错,让孩子快速的长大。如果一开始都是这种环境,也不会有什么失落的,可是以前都是锦衣玉食的,突然落差这么大,“唉,雨姐儿懂事,我们该欣慰才是。咱们两个人在努力努力,我那边的百户想给自己的孩子找个认字的人,我想着能不能把这事儿给拿下来,以后也能多些空闲在家里。”

“真的?”胡氏问道,要真是这样,那孩子爹也能少吃些苦头,而且还和百户长搭上了关系。

“跟我关系好的一个人说的,我请他吃了酒,用了一些钱。”李存安有些不好意思,本身不赚钱,还花钱。

胡氏忙道:“这些钱都是应该花的,你这也是为了我们一家子的前程,实在是太该花了,我想着打听打听那百户长老婆的情况,投其所好,毕竟这当人家妻子的也能吹吹枕边风。”

这些都是熟门熟路的,以前在京里的时候,胡氏也和丈夫的上司的夫人打过交代,她人又不迂,和人家相处的也挺好,所以丈夫做官的时候,也轻松。

胡氏又担心,这个好事儿,别人也肯定眼红,不受远的,就是那李存海,难道不想要这个差事?

以前是知州,可是现在屁都不是,这能和百户搭上关系的,他肯定是无所不用其极的,“就怕那边用美人计!”胡氏说道。

男人那,很多就好那一口,这周氏反正用了李存海的侍妾是一举两得,只要能把日子过的好,不用白不用。

怎么就和这李存海分到一起来了呢,还是一个百户里面的,太要命了。

“放心,为夫以及各打听了,我们这百户长是个怕老婆的,他不敢送。”李存安说道。

“这可不一定,越是怕老婆的,越是背地里喜欢搞鬼,明的不行,暗地里送,只要成了,不愁不用那李存海,人家可是奸诈的很。况且,他是知州,人家一听名气要比你好,我得想想法子。”

“这有什么?再是知州,也是过去的事儿了,还有一点儿你没有注意,他是侯府嫡支,侯府犯的是什么罪?我们呢,只是旁支手牵连,你说懂点道理的人,都不敢用他,所以咱们是五五分。”

夫妻二人商量了半晚上,有了头绪。

而李思雨要去割茅草,贤哥儿也非要去帮忙,胡氏说道:“雨姐儿把你弟弟也带上,男孩子不干活儿以后可怎么办?”脱离军户遥遥无期,以后说不定贤哥儿也是要这样,还不如现在就开始适应,不忍心也要让孩子们去闯啊。

张晓兰觉得这新来的几家,人都长得白白净净的,看着就让人喜欢亲近,在李思雨给了她一把糖后,她是和李思雨交上伙伴了,去干活还是玩耍都要叫她一声。

“你咋把你弟带上了呢?他能干啥啊。”张小兰见李思雨还带着一个尾巴,就说道。

李思贤把嘴巴撅着,李思雨说道:“我这不是没那么大的劲儿吗?让我弟跟着,我好歹也能省下力气。”幸亏她不是原装的李思雨,没有千金大小姐不能干粗活的思想,不然还真是要命呢。

“别看我小弟小,他力气也好着呢,是吧,小弟?”

贤哥儿很坚定的点点头,张小兰说道:“好吧,跟着就跟着,你要是弄不懂,我也能帮你啊,我力气也大。”

“你帮了我,你自己就要拿回家的少了,那样多不好?”李思雨笑道,这小兰小朋友真的是个好朋友啊,为人实诚。热情。

张小兰带着李思雨姐弟两个,走了有一段路,就到了割茅草的地方,真是天苍苍野茫茫的,茅草已经变成了白色的一片,张小兰说的那茅芽变老,成了和柳絮一个颜色,所以看起来雪白一片。

“等到开春的时候,我再带你过来,吃这嫩毛芽,又甜又有滋味。你们要是早来,这茅草杆还能吃呢,可甜呢,比苞谷杆还要甜。”张小兰嘴巴舔了舔。

孩子们零嘴没有多少,可不就是在外面找些野果子等物吃?

“那咱们开始吧。”李思雨说着就弯腰来割茅草了。

张小兰说道:“你怎么一点儿也不馋啊。”她想着就想吃呢。

“就是馋也没有吃的机会,干什么要想着让自己难受?你要是想吃,等我把我那针线做好了,卖了钱,给你买点糖吃。”

“呵呵,李思雨,你真好啊,我娘还让我跟你学针线呢,只是我拿个针都拿不稳,哪儿能学?”

张小兰的娘是有些喜欢占小便宜,比如想着让张小兰免费跟李思雨学做针线,而且还是悄默声息的,就是这方面的占小便宜,大的方面还不错,李思雨去过他们家,还给李思雨送了半袋子地瓜呢,这东西他们家多的不得了,所以张小兰的娘不心疼。

张小兰的娘觉得李家的闺女能用这个赚钱,她家闺女学了也能赚钱,但是张小兰这方面不开窍,而且私底下张家娘对张小兰说的话,转眼张小兰就说给李思雨听了。

“你得这样搓,不然就要散了!”割完了茅草,就要用东西给捆起来,这边都是现成的用枯草搓成草绳来绑的,只是李思雨哪里会,以前小时候看见过老人用稻草来搓绳子,觉得挺简单,可是为什么用枯草她就是不会呢,手还被磨的疼。

“算了算了,我这个给你吧。”张小兰有些看不下去了,直接把自己搓好给李思雨用。

李思贤道:“我姐姐是第一次,所以才不好,等以后肯定比你好!”

小弟,你是好样的,给姐姐撑了面子,只是姐姐不知道能不能让你骄傲啊。

“哟呵,好吧,咱就等着看了。”张小兰也笑嘻嘻的说道,把李思贤给弄得嘴有撅起来了。

等李思雨和李思贤拖着一捆茅草回家的时候,正看见周氏带着一个姑娘从远处过来。看见这姐弟两,周氏有些吃惊,“雨姐儿,贤哥儿?”

作者有话要说:俺是辛苦勤劳的存稿君,你们得捧一捧俺那,不然俺抽个风,就......

先礼后兵

周氏是绝对没有想到,这两姐弟会穿着这么破破烂烂的还去干这种粗活的,所以见到这两姐弟,很是不可思议。

李思雨明显的看到周氏旁边的小姑娘一脸看不起的表情。

你看不起咱,咱还看不起你呢,我这是劳动光荣!她一点儿也不觉得丢脸。

要说丢脸,大家都是流放犯,早就丢脸光了。

“二伯母。”两个人叫了人,“我们先把柴火放了。”

周氏看了一会儿,扭过了头,很有深意的看了那小姑娘一眼,把小姑娘看得有些哆嗦。

李思雨和李思贤两个人换了衣服,打了水,洗了手脸,等去见胡氏的时候,周氏已经离开了。

“娘,二伯母过来干什么啊。”李思雨问道。

“没什么事儿,今天出去累着了吧。”

李思雨知道胡氏不想把周氏的事儿说给他们听,也就没有再问,“不累,我觉得自己越来越有劲儿了呢。”

“女孩子家要那么有劲儿干什么?”胡氏笑道。

“娘,那我也有劲儿了!”贤哥儿说道。

“呵呵,是,贤哥儿有劲儿最好。”

中午李思雨自告奋勇,去厨房做了一顿午饭,无非是炒大白菜,还有一个萝卜丝。吃的是玉米饼子。

李存安吃了说道:“咱们雨姐儿的厨艺越来越好了。爹喜欢吃呢。”

胡氏笑道:“这是嫌弃我做的不好了?”

“你这还吃孩子们的醋啊,让孩子们笑话。”

现在没有了食不言寝不语,一家四口吃饭比以前要亲热许多。也是一种天伦之乐。

吃完饭,胡氏有话跟丈夫说,李思雨就和李思贤去洗碗刷盘子。

李思雨小声对贤哥儿说道:“小弟,你去听听爹和娘说什么。”

“哦,姐,你放心,我不会让爹娘看见的。”李思贤人小鬼大。

等李思雨把厨房收拾干净了,也没有急着找李思贤,过了一会儿,胡氏和李存安都出来了,李存安拿了锄头去院子旁边的菜地里松土,种下的菠菜已经出现了绿色。

“娘,和我小弟去看看附近有没有卖黄豆的,到时候咱们可以发黄豆芽吃。”冬天的菜实在是少,要想多吃些,就得自己想办法,这黄豆芽绿豆芽也是一道好菜,如果能弄到石膏,也能做豆腐呢。

胡氏给李思雨拿了十文钱,“去吧,别走远了!”

两姐弟从家里出来,“姐,我听娘说什么先礼后兵,爹说不要紧,你说是怎么回事儿啊。”

“就听到这些,没有别的?”李思雨问道。

“还有听到百户长,什么教书,我怕爹娘发现了,不敢听多了。”李思贤忙道。

“好,干得不错,姐今天晚上给你在灶里烧个地瓜,保证香的很!”做饭的时候,在火堆旁边放个地瓜,等饭好了,这地瓜也烤熟了,吃起来特别香。

贤哥儿笑着点头,“姐,我们两个一人一半!”

李思雨从一个人家里买了几斤黄豆,回去把剩下的钱交给了胡氏,又想着刚才贤哥儿听到的话,什么先礼后兵,难道是二伯母周氏那边过来的意思是先礼后兵?

百夫长,教书?爹现在也没有什么正式的事儿,就是有了世家就去操练,他们分的三十亩地也划好了,不过确实那一大片的荒地,真的是要人开垦才能种庄稼呢,好地自然轮不到新来的,这开春了,怎么种地也是个问题。

听涂婶子说,他们这些都是租给附近的农户,到时候给租子就成,只是这样一来,还要交军粮,还要给农户一部分,剩下在自己手里的就没有多少了,所以三十亩地根本就不顶用,不然谁不想当军户啊。

而且这还是已经开垦好的,像他们这些荒地,第一年根本就没有人肯租,谁也不想吃亏不是?

倒是不怕这些农户赖租子,毕竟那可是兵营里的地,人家的武力值,让你没有了命都是轻而易举的。

所以爹这是准备找别的活计了?

想这些流放来的军户,平时自由是有的,除非那些被特殊‘照顾’的人,才会过的生不如死,只要上头的头搁一段时间上报这流放之人的情况就可以。

毕竟这荒凉的地方,你想逃,也得有通天的本事不是?

他们可没有忘记,最开始来的时候,那被打的血肉模糊的人。谁也不敢保证自己有那个命逃了抓不回来,而且都是拖家带口的,这逃了一个人剩下的怎么办?

所以朝廷让流放之人带妻儿一起过去,可不就是有道理的?

光棍一个,也没有顾忌不是?

“娘,姑母走的时候,还暗地里给了我一个荷包,里面有一百两的银票,您和爹拿着用吧。”

爹要谋差事,肯定是要花钱的,他们手头上已经没有多少钱了,本来李思雨是留着这银票以备不时之需的,可是现在也是该出力的时候了,爹得了差事,在这边才能安定下来。

胡氏道:“你姑母给你的,你就拿着,这是咱们最后的保命符,可千万要藏好了,我和你爹用不着。”

胡氏让李思雨收回去。李存安也说道:“你娘说的在理,咱们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能用这个,你姑母暗地里给你,也就是这个意思。咱们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时候。”

“我看咱们和雨姐儿说了吧,这事儿我开始还想瞒着孩子们,但是现在看雨姐儿也长大了。”胡氏说道,“小姑那边也是知道雨姐儿是懂事的,所以才这样呢。”

李存安点点头,说道:“其实也没有什么事儿,百户长想给他儿子找个教书的人,我想着能当上。你二伯母那边也想着让你二伯去当。”

“今天你那位二伯母过来,就说他们家人口多,不容易,娘也和你说,这人那,就是想让我们不和他们去争,先客客气气的,要是我们还不识趣,那到时候就怪不得他们了。娘听了心里真是不舒坦,都到了这个地儿了,还觉得她高人一等什么的,凭什么我们要让着他们?”

胡氏说起来脾气就过来了,今天周氏还说什么看两孩子这么苦,她那里也有些旧衣服,要是不嫌弃,就给她们送过来,什么玩意儿啊。

“爹,这当了百夫长就可以脱了军户吗?”李思雨问道。

“是啊,当了官,自然就不是军户了。”只是这机会简直是没有,如今这中千户所十来个百户,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爹想着要是以后有了机缘,咱们能立个大功,就能脱籍了。”

“不过就算咱们还是军户,爹也会让你们过上好日子的,这个事儿吧,其实百户长已经暗地里给我透露了,我想着你二伯父那边肯定着急了,所以才让你二伯母过来说这些话,但是爹可不是那种听了几句话,就不顾自家的人,爹也没有欠着他们,你们甭搭理他们!”

自己的爹是有些本事的,至少这上下级关系弄得挺好,来了这边也没有吃什么苦头,现在还有这么好的一个机会,虽然百夫长很小,但是县官不如现管,如果爹成了百夫长儿子的先生,那以后肯定要方便许多。

难怪那边二伯母都着急了,这从来不上他们门的,现如今也过来了,看周氏那穿戴,手头上肯定还有东西,所以是不差钱,人家差的就是个机会。

不过要说这前途和希望,周氏那边可真是永安侯的亲弟和亲弟妹,没那么容易就了事的,反而是他们一家子更容易被人同情和赦免呢。

作者有话要说:当当当当,存稿君和双更君共同报道!

彪悍的陈太太

一个有大约两进的院里,陈百户的老婆陈太太正指挥着丫鬟和婆子打扫院里的卫生,“这边,这边,还有这边,树叶子要扫的一片儿也不剩。”

陈百户家里也就这一个做饭的婆子,和跑腿的丫鬟,陈百户是个粗人,也不耐烦还用七个八个人伺候着,况且,他不过是个小小的百户,真要是用多了人,还不扎了别人的眼?

不过他家里这个条件,比起那一般的军户要好多了,起码这房子要比大家强,都是砖瓦房,陈太太也能穿得起绫罗绸缎。

“老爷回来了!这大冬天的,难道还要练兵?”陈太太见丈夫回来了,一身的风尘,就知道肯定是有事儿干了。

陈百户进了屋说道:“越是冬天,越要警醒。”

“难道那蛮夷还要抢东西?不是已经给打怕了吗?”陈太太担心的说道,这要是真的有蛮夷过来,那可真是大事儿。

“新皇才登基,说不得就有些不怕死的想要过来试试,”这是他们千户那样说的,陈百户不过是照搬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