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遇的事儿

可是这事儿陈太太不乐意用自家的身份去强求人家,否则本来关系好的,以后也会有了怨仇。

何况,自家男人对李存安很是器重,总不能因为妹子把自家男人的事儿给坏了吧,哪个轻哪个重她心里明白着呢。

于是说道:“李家那丫头年纪还小,我问了今年也才十二岁,等要嫁人了,还不得好几年的功夫?明强这过两年就可以娶媳妇了,我觉得岁数上不对,这事儿算了吧。”摆明了不想帮忙。

谭姨妈心里有些不高兴,觉得自己的姐姐是看不起自己,不过到底不敢得罪陈太太,毕竟一个是官一个是商,“也可以先定下亲事嘛,我们家等的起!”

只要定下了亲事,到时候这李家的丫头给自己家铺子出谋划策的,那不是理所应当的?而且,说不定啥时候这李家丫头的爹就有了出息,以后就不是军户了,那样他们家更赚了。

陈太太心道,你们等得起,可是人家乐意不乐意?

“虽然话是那么说的,不过李家那种人家,绝对不会是这么早的就给人家定了亲事的,就不说这个了,你也知道李家的人以前是在京城的,这次是倒了霉,所以成了现在这个样子,但是谁知道他们家以前有没有给自己的儿女定过亲事?这种人家最信承诺,我总不能让人家背信弃义吧。这事儿一般都讲究个你情我愿的,我们这样做不厚道。”

自家妹子心里的打算她多多少少就有些清楚,不就是看着李家丫头还有些本事吗?为了以后着想,所以想给她定下来,只是本身就带着目的的婚事,以后也不会过的好,就像现在,付了报酬,也不是挺好的,反正她不会去说这个事儿去,她的身份要是给人说媒,那不答应就是扫了自家男人的面子,这样的事儿陈太太不乐意去干。

“就是定了亲事,现在李家人已经被流放充军了,那婚事肯定早就不算数了!大姐,其实这不是个好事儿吗?你就说和说和,到时候成了一家子了,你不是挺喜欢那李家的丫头吗?”

陈太太被说的有些烦了,“一码归一码,这事儿你就放下吧,那丫头又不是说不给咱们花样子了,你不用担心,我在这里做个保,肯定不耽误你铺子里的事儿。”

就是你作保了又有什么用,也不是一辈子的事儿,可是陈太太都把话说到这个地步了,谭姨妈也不能继续说下去了。

等李思雨他们到了家的时候,就突然变了天,电闪雷鸣的,豆大的雨滴就砸了下来,“还好赶得急,没有临着雨。”大家都比较庆幸,这要是在路上,可是没有地方躲的。

涂大郎留在了后面,也得了奖赏,陈百户这次在别的百户面前都有了脸面,听说卫指挥使还单独夸了他,那说明什么,说明他们这个百户所的人才那是比别的百户所的要多要好呢。

涂大嫂在回来后,还专门为了涂大郎得了彩头的事儿请客了的,毕竟这是个让人长脸的事儿,涂大嫂就是让大家见识见识自己大儿子是个有本事的。

“前几年,要给我们大郎说亲,多少人家都看不上他,现在她们看得上我们大郎,老娘还看不上他们呢。”

涂大郎是有力气,比武也能得到彩头,不过呢,这人就长得不怎么样,很黑,而且五官只能算是端正,且看起来有些显老,所以很多人家尽管因为这涂大爷是个小旗长而觉得涂家的条件不错,不过还是很多人不乐意把女儿说给涂大郎。毕竟小旗长这个差事不过是百户大人一句话的事儿,就是不让你当了,你也得乖乖的,根本就不能当成世袭罔替的职务,涂大郎还只是涂大爷的孙子,这要当小旗长那不得好几十年以后的事儿,这以后的几十年谁知道是怎么回事儿?

所以呢,这小旗长的诱惑也并不大,不过这次涂大郎在比武中大放光彩,还听说这涂大爷已经求了情,这次回来就要退了让自己的儿子当小旗长了,那么涂大郎就是小旗长的儿子了,准小旗长,还是个看起来前程一片光明的,所以呢,这想要把自己女儿许配给涂大郎的又多了起来。

胡氏问道:“上次不是说要相看吗?难道那个没有成?”

涂大嫂晦气的说道:“那次那姑娘说我们大郎长的跟黑炭一样,还说啥晚上要是不开口都看不见人,你说这说的是啥话,把我给气的!男娃子长得黑点又咋了?嫌弃我们大郎黑,我还嫌弃她长得矮呢,以后我孙子要是跟她一样,可不就白瞎了?”

“大嫂子说的是,这娶儿媳最要紧的是人品,大郎是老大,以后的大儿媳妇可是个榜样,是得好好的挑挑。”

以前京城,大儿媳妇那可是千挑万选的,小儿子媳妇还可以马虎一些,大儿子媳妇那是千万马虎不得的,因为以后还会有妯娌过来,她这个大儿子媳妇没有好榜样,那以后就有样学样,更有甚者是闹得家宅不宁,所以宁可慢慢的挑,细细的挑,也不会敷衍了事。

就是那些敷衍了事的,那也是不是自己的亲儿子,是继母给前头的老婆的孩子挑孩子,那是纯粹是想要毁了人家,这涂大嫂的大儿子可是她亲生的,自然没有这方面的顾虑。

当然得好好的挑一个,胡氏本来以为没有自己什么事儿,可是没想到的是,那周氏竟然又找上门来,请自己跟涂大嫂去说和说和,想要把李思巧说给涂大郎。

胡氏一听就有些恼火,虽然自己和涂大嫂关系好,可是也不带这么坑人的,这周氏脸皮也太厚了,明知道大家的关系不好,还敢过来说这个事儿。

周氏道:“三弟妹,你也先别恼,听我说说,是不是这个道理,按理说,我只是这思巧他们的嫡母,随便给她们找一个夫婿也就罢了,可是正因为这样,我才要好好的给她们找人,免得以后说我这个当嫡母的亏待了他们,这涂大郎我在洪阳县也见过,虽然长得一般,但是看那样子,以后也是个好的,疼媳妇,我们思巧以后嫁给他也会过的好的。你也是思巧的婶子,咱们虽然平时不怎么来往,不过这个事儿,你无论如何也得帮帮这个忙,咱们现在的处境,这孩子们以后也只能是说给军户人家,既然是这样,我也得给他们找个相对好一点儿的,也不枉他们叫我一声母亲!”

胡氏说道:“二嫂说的是一套一套的,我这不答应就是不关心侄女儿了,不过我也说说自己的心里话,有些事儿,你不跟别人说,也不能怪别人不知道,涂大嫂他们家是什么人,在这一片多少年了,就没有他们不知道的事儿,我说的这个意思相信二嫂你应该清楚,别说我去说这个事儿了,但凡我提一下,估计就要把我给赶走了,我们流放到这里不容易,我可不想因为这事儿,把人给得罪了,到时候我们一家子不好在这里立足,二嫂的女儿是女儿,我的儿女也是我最要护着的人呢,我可不能因为别人的事儿,让我儿女的处境变得艰难,要真是这样,我可不是傻子了?所以这事儿,我是不会去说的,二嫂你怪我,我还是会这样答你。”

周氏脸色青一阵白一阵的,这胡氏的话的意思,不就是说,他们把侍妾送人的事儿,现在别人都知道了,大家都看不上他们的作为吗?说的是自己当父母的影响了子女的婚事了。好一个胡氏啊,一点儿情面也不顾。

“既然三弟妹这样说,我也无话可说了,只能说是两孩子有缘无份了!”周氏和可惜。

后来朱氏知道了这事儿,就说道:“也得亏三嫂你没有答应,不然涂大嫂真的能和你绝交!涂大嫂对二嫂那边看得不惯的很!不过这次二嫂转性了?竟然真的为思巧那丫头着想了?我怎么觉得不可能呢?”那人是为了得到好处,能把庶女送出去给卖了的人,反正不是自己的亲生闺女,她一点儿也不心疼。这涂大郎最多不过是当一个小旗,还不是个军户,对周氏和李存海没有一点儿的好处,周氏还想着把闺女说给涂大郎,怎么想,就觉得这事儿透着一股怪异的意思。

不像周氏平时的所作所为,事出反常必有妖啊,周氏到底有什么幺蛾子呢?

答案很快的揭晓,那次比武,卫指挥使大人也看了,很是欣赏几个人,所以这次要在这些人中间挑几个亲卫过去,要知道指挥使的亲卫,那以后的前途绝对不会差,这周氏估计是从哪里得了□消息了,知道涂大郎很有可能跟着去,别小看卫指挥使的亲卫,这相当于卫指挥使的心腹保镖了,越是这样的人,越是能得到指挥使的重视,当官的机会也比别人多的多!

所以周氏才想着在别人不知情的情况下,把闺女说给涂大郎,以方便以后和卫指挥使能搭上关系,这可真是无所不用其极了!

涂大郎被卫指挥使大人看中了,要去卫所当差了,这事儿还是陈百户亲自到涂家说的,涂大嫂真恨不得激动的晕过去,不过她身体强壮,愣是好好的,陈百户还有些可惜,这么好的一个兵丁,就被挖走了,可是他哪里能和指挥使大人抢人,只能乖乖的把人给送上们去,不过到底是自己百户所出去的人,他心里也高兴着呢。

“李先生啊,你果然没有猜错,这次指挥使大人还真是过来选人的,”陈百户对李存安竖起了大拇指,这李存安是个人才啊,可惜了,是个军户,他也没有本事让他脱了这个籍。

李存安道:“存安也不过是听了大人的话,才猜的,属于运气好,如果没有大人说的那些话,我根本就猜不出来,说起来,还是大人的功劳!”

陈百户听了更是哈哈大笑,被这马屁拍的很是舒坦呢。

包裹

端午节过后没有多久,涂大郎就去铁甲卫报道去了,果然是做了卫指挥使大人的贴身亲卫,涂大嫂一家子立刻成了红人,也有很多人再次上门给涂大郎说亲,光媒人李思雨就见过好几个,果然是带着大红的花,涂脂抹粉的,很是花里胡哨。

只不过没有那标致的媒人痣,但是嘴巴是同样的利索的要命。

涂大郎去铁甲卫所报道,中间还回来了一趟,本来没有李思雨家什么事儿,不过却亲自到李思雨家,给他们送送了一个大包裹。

“真的是雨姐儿姑母送来的?”胡氏很是激动,这都快一年了,都没有消息,现在好了,果然是有消息了!

涂大郎笑着说道:“婶子,这个包裹因为送到了我们卫所,我刚好要回来办差一趟,所以就给带过来了。”原来这包裹是年前就开始送了,不过肃州这边进入冬天都很早,路上结冰了就不好走,所以辗转了这么多天,才送到了铁甲卫,李思雨再次感受,这古代的邮递速度,那叫一个慢那,真是慢的要命!

这都将近半年了,东西才送到地方。而且,如果不是涂大郎在卫所,估计还得十天半个月的才能到他们手里吧。

李存安和胡氏都很感激涂大郎,想要留下他吃饭,不过涂大郎却没有答应下来,只说这不过是顺手的事儿,邻里之间帮帮忙这也不算什么,李存安和胡氏倒是没有强求。

这次李思雨的姑母云李氏也知道这边天气冷,所以特意又给带过来了好几块皮子,都是外面看起来很一般,但是品相特别好的。

又有别的一些东西,像药丸和茶叶等等,知道李存安喜欢喝茶,不过送来的也不是什么特别好的茶,是怕中间被人给拿去了,毕竟有些人喜欢贪些小便宜,拿一些不起眼的东西。

皮子这类的东西是大物件,拿了一个就很明显,也没有人这么做。

胡氏已经决定用这几块皮子给一家子做皮子大袄了,今年的冬天就是出外面去,也不会再那么冷了。

又里面还有写的信,信里面说了姑母一家子最近的近况,还说了一些相关的人的事儿,不过李思雨看爹和娘看了信后,表情有些微妙,而且也没有让李思雨再看一遍,难道是有什么事儿,不想让李思雨知道?

晚上夫妻二人睡在炕上,都是翻来覆去的睡不着,胡氏起身去看了那姐弟二人,见这两人都睡着了,就重新躺了回去,叹了一口气。

李存安说道:“这事儿这样,也就算了,说起来,都是我们连累了雨姐儿,就是常家还信守承诺,可是想一想,雨姐儿现在的身份嫁过去,到时候也是被人看不起,说不定过的还不自在,这样想着,也好,至少以后不受那份罪了,所以说,他们现在反而是帮我们解脱了呢。”

胡氏说道:“虽然你说的有道理,但是谁不想儿女过的好?他常家如果是有良心的,就不能干这种落井下石的事儿,京城又不是没有娘家遭了罪的人,但是越是这样,越是对儿媳妇好的,这样才是大户人家的作风,这常家就这样的像撇开关系,真是让人不耻!你说的对,早发现早好,这样狼心狗肺的东西,我家雨姐儿还不稀罕呢。”

胡氏是真气愤,当初他们在京城好好的时候,这常太太恨不得自己的雨姐儿立刻嫁给他们家的大郎,现在好了,一看自家倒霉了,这口头婚约,竟然是提都不提了!什么东西啊!

虽然早有预感,毕竟从自家出事到现在,这常家是一次都没有露过面,可是到底心里有了一种期盼,觉得还有那个希望,现在好了,雨姐儿的姑母在信里已经提了,那常家的人已经给他们大郎定了亲事了,还弄的大张旗鼓的,简直是欺人太甚!

来都没有来人说一声,哪怕是来一封信,或者在落难的时候告知一声,要知道这口头婚约也是婚约,哪里能跟没有这回事儿一样?

“说起来,那常鹤亭不是你的同窗好友吗?怎么这幅德行?我差点就害了自己的女儿了!都是势利眼!我以前怎么就瞎了眼了,看不清楚!”

李存安说道:“夫人骂的很是,是我眼睛没有长好,错看了人了,咱们也别漏了痕迹,让雨姐儿知道了,心里难受!”

“咱们雨姐儿才不会难受呢,从来到这里到现在,一次也没有提过那常家的人呢,可见是知道事儿,如今让这些势利眼去见鬼去吧。”

李思雨其实没有睡着,这两个房间隔得又很近,所以爹娘的谈话声,她都听见了,不由的有些吃惊,她还真不记得还有这门口头婚约,就是以前的记忆里也没有!像她现在这么大,根本就还没有考虑这个事儿,不过听爹娘的意思,她这个年纪订婚那是早早的了,只不过是家里出了事儿,所以被男方那边背信弃义了。

这事儿还真是不出乎意料,本来就是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炭的很难,落井下石的还比比皆是呢,真不指望这常家的人能有什么热心肠了。

所以这常家的人是越早的脱离关系越好,真要是让她嫁过去,她还不知道怎么办好呢。所以这事儿对李思雨来说,还真是个好事。

不过,那几家人知道这个事儿吗?看目前的情况来说,肯定是不知道的,不然以赵氏那个破嘴,早就到处嚷嚷了。

不过也不一定,说不定她还以为那常家的人还信守承诺等着李思雨到了年纪过来娶人呢,要是那样,那就糟了,被这赵氏知道了,肯定得到处宣扬,她虽然不怕这名声受损,可是被人背后说三道四的,谁也不乐意那样。

这个事儿要不要问问娘呢,可是要如何开口呢,总不能说,我晚上听见你和爹说话了,所以我都知道了,那样岂不是说自己在偷听?不好,不好,很不好啊。

想了想,还是等着娘他们主动跟自己说吧,毕竟这是她的终身大事儿,不可能不知会自己一声。

到时候李思雨该用什么表情呢,是悲痛欲绝,还是一点儿感觉也没有?这两者都是不对的吧,这个度还真不好把握。

李思雨觉得还是顺其自然吧,到时候是什么表情就是什么表情,然后她就要问问赵氏他们知道不知道,也好防范防范,别人说自己什么,她就要抓住别人的把柄,让他不敢乱说才是。

所以第二天胡氏就单独要跟李思雨说话,李思雨知道就是为了那个事儿了。

胡氏也不知道该如何跟女儿开口,在她心里,这就是大事儿,难听点说起来,就是女儿被人退了婚了,这在女儿家里可就是天大的事儿了,虽然这只是口头婚约。

这常家的人真是太不厚道了,竟然干出这种事儿来,胡氏恨不得立刻就去找这常太太算账去,什么东西啊!

“雨姐儿啊,这常家也不是什么好人家,配不上我们雨姐儿,咱们不要多想,可不能想不开啊。”

说了半天,也没有说到正题上去,李思雨问道:“娘,是不是有什么事儿?”

胡氏说道:“那个,常家的大郎已经定亲了,你知道,这常家就是不厚道,咱们别去管他!”

“娘,常家大郎定亲,和我们一点儿关系也没有,我不知道这个常家是谁,和咱们没有交情,干什么要关心他家的事儿?难道他家的大郎定亲了,还要我们这样的人去送礼去?”

胡氏心道,坏了,这丫头莫不是气糊涂了吧,这事儿都不知道?

“那个,你难道忘了,当初你爹和常家的世伯关系好,所以口头上定下了婚事,现在常家欺人太甚,你不生气?”

“娘,不过是口头说说,算不得准,我为什么要生气?这样说起来,我提前知道了常家是这样的人,我还免得以后吃亏呢,所以我生气个什么劲儿?咱们现在被流放了,这人家有别的想法也正常,所以,娘,你可不要担心我会怎么样。又不是让我没有饿了性命,我一点儿也不伤心难过。

反而一身轻松呢,他们常家要是真的要履行承诺,我还诚惶诚恐呢,到时候活的战战噤噤的,那岂不是活的不自在?”

胡氏听了女儿的话,欣慰的笑了,“好孩子,你能这样想,娘很高兴,那常家是他们没有眼光,这样背信弃义的小人,娘咒他以后没有好下场!哼,都是什么东西!”正因为女儿懂事,所以胡氏更是要咒骂这常家,才能出了心里的那口恶气呢。

“娘,我们还是给姑母写回信吧,把我们的想法告诉姑母他们,免得他们为这个事儿为我们担心。”

“好,你说的对!我让你爹写进去,唉,说起来,咱们能有现在这日子,你姑母可帮了大忙了,其实她也不容易,我们这娘家对她没有帮助,反而是个拖累!”

“娘,你也别这样像,我姑父是个好的,所以姑母那边也没有什么烦心事儿,等他们守孝完了,姑母跟着姑父再去外任,就更好过了。”

作者有话要说:第二更!唉,每天三更,想一想,就是个艰巨的任务!

偷窃

关于常家的事儿,大家都没有再提起,毕竟日子还是要继续过的,一味的想着这不顺心的事儿,反而过的不痛快了!

田里的苞谷已经开始结穗了,李思雨趁着天气还不热的时候,去田里摘了十来个,这嫩苞谷煮了吃,也是很好吃的,贤哥儿尤其的爱吃,这边的人都是会给家里的孩子煮嫩苞谷,毕竟都是田里自产的。

那浸泡一夜的种子种下来的几亩地的苞谷比别的地要先抽穗,涂大爷也去看了,说是肯定要比别的要早熟,“唉,你们这个法子好啊,这样就不怕霜突然降下来了,以前就有这事儿,天突然就

变冷了,然后下了霜,好多庄稼还没有熟就给冻死了。”

“今年看这个天儿啊,也很难说,还是早点准备些柴火免得到时候一年的收成都打了水漂

了!”要是霜降得早,这庄稼都完了!只能用烟熏才能保住。

“三嫂,出事了!”朱氏急冲冲的跑来。

“慢点慢点,别慌!”胡氏见朱氏急的是汗都出来了,“再差也不过如此,别把自己急坏了。”

朱氏摆摆手,说道:“这事儿说不好,咱们都要进牢里去,别说现在在这里种田了,被人赶走都是轻的了!简直是,一点儿也不让人消停!”

朱氏喘了一口气,说道:“又是那赵氏,喜欢占别人的便宜,这次竟然背地里偷人家的玉米棒子,被人逮住了,这就要送到上面去,这下子有些人就说我们李家的人不是好东西,要把我们这四家都赶走呢。”

朱氏也真是着急,本来被牵连流放,这心里就憋着有口气,现在到了这里,要是还被这赵氏给再带累一下,那可真是太冤了。

从好日子到苦日子,如今才慢慢适应,结果又出了这个事儿,简直是不让人好好活了!

胡氏听了也是吃惊家愤怒,这个赵氏,就不能干点正事!好歹以前也是富贵人家的太太,竟然偷窃!简直是太丢人了!她丢人不算,还连累的他们这几家不得好过!

胡氏一点儿也不怀疑朱氏的话了,本来这也没有什么骗人的,这事儿肯定是才发生,朱氏知道了,这就跑过来告诉她了。

这都叫什么事儿啊,他们家可什么都没有做,就被人说成是小偷的一家子了!

“弟妹,你也别担心,这事儿,我估摸着就是少数几个人那样说,看不惯我们的,大多数人,哪个不知道我们是什么品行的,大家都是有眼睛的,他们那几家的事儿,与我们何干?”

李思雨也听说了此事,对朱氏说道:“四婶,这事儿我娘说的对!咱们又不是第一天才来这里,附近的人家,有几个不知道我们底细的,和那边两家的关系早就坏的不行了,他们的好事坏事我们都是一概不知,所以这次的事儿,牵连不到我们,再说,我们是被罚到这里充军的,也不是谁说让我们走我们就能走的。”这可不想农户在村里,做了坏事,村里人不满意,就可以把人给赶走,大家是戴罪之身,谁也赶不走!

只是李思雨对赵氏偷人家苞谷的行为实在是看不上,这也太丢人了!怎么越堕落越不成气候呢?

竟然能干出这种事儿。人穷点没有关系,关键的是不能少了气节,这当了小偷,有什么好听的?

她倒是快活了,可是不管怎么说,也间接的影响到了李思雨和敏哥儿家的名声,一听就是李家的那个人,不清楚的,还会猜到是不是李思雨家的人做的,这都叫什么事儿啊。

“这事儿,只要不找到咱们头上,咱们就憋屈凑那个热闹了。娘,四婶,你们都在家里别处去,免得被那边给赖上了!”不是李思雨心冷,而是这样的人不值得他们去同情,当什么好人那,去了难道还要帮着这人说几句好话?或者说,他偷了什么东西,作为亲戚的他们还要帮着偿还给别人?门都没有!好心也不是这样浪费的。

既然有那个胆子来偷人家的东西,就得承担这相应的后果,不要以为什么都要不会被人发现,哪里有那么便宜的事儿?只是李思雨巴不得这人最后被调到别的地方去,免得跟在这一片老是恶心人。说他们是极品都是夸奖他们了!

朱氏也是刚才被吓得慌了起来,真是怕被人赶走了,这下听胡氏和李思雨说了一通,心情才平复起来,“我这是被那话给吓着了,真是要被赶,或者被牵连,说不定真的能进牢里去,我可是一辈子再也不想进那个地方了。”

他们被抄家后,也关过一阵子,那时候吃的和住的,想一想都觉得不想再经历第二遍,现在是戴罪之身,再要进牢里,谁知道还是什么待遇?也是狠一点的,直接给你上刑,那简直是生不如死了!

朱氏还记得当初把被打的血肉模糊的人呢,她还不就是怕自己一家子最后也是那个下场?所以对这个事儿很是后怕,因为有人已经说要报官了,粮食对这些军户来说,那是重中之重,大部分都要上交给公家,你赵氏还敢大着胆子来偷,简直是不要命了,或者是和公家做对!

村子里你偷人家的粮食,也顶多逮着了骂一顿,或者追回东西,或者厉害点的哦要求赔偿,这军户之间要是偷东西了,严重的直接就要打军棍了,或者是告一状,你就犯了军规,得按照军规处置呢!

具体的李思雨也没有仔细看那军规,当然不知道像赵氏这样头粮食被逮着的会如何处置,是要被示众呢,还是给吊起来打,甚至是关起来劳动改造,或者还有别的手段。

在李思雨的想法里,赵氏这样的人,真的是应该给她点苦头吃,才知道天有多高,说有多深了,不然老是不会老实。

到了傍晚的时候,李存安也知道了,他是从陈家知道的,陈百户对第一次有人偷粮食很是愤怒,这次非要大办不可,“那怎么样才是大办?”难道还要流放更远才成?可是这流放人,也是朝廷上规定的,刑部才有这个权利,大办具体要办成什么样?

“我估计是要送去做苦力。”李存安道。

贤哥儿听了说道:“儿子觉得这样做挺好的,就该让她去吃吃苦头,免得空闲多了,到处说别人的闲话。”

胡氏道:“小孩子别乱说。”

贤哥儿道:“本来就是,二婶平时就不干好事儿,还老是喜欢占便宜,这次是被人逮着了,那大多数时候,都是别人吃亏呢。”

赵氏偷的人家,前几次发现地里的粮食少了,还以为是山上有野兽下来掰玉米棒子呢,结果后来竟然逮着是人在祸害,这可真是把人气的够呛,这不就吵吵起来了,直接捅到上头去了。

贤哥儿别看他小,是非明白的很,对这种不劳而获的,逮着了还犟嘴的,是很看不起的,尽管赵氏是他们的长辈,可是当长辈的没有个长辈的样子,也不能怪小辈的说她。

做做苦力也好,让她知道什么都不是那么容易得来的。

结果到了第二天的时候,李存严就逮着李思慧过来了,李思慧哭哭啼啼的,想来是她娘被抓起来,心里也慌起来,而李存严过的目的,也无非就是找李存安他们借钱,想把赵氏给捞回来,虽然赵氏做错了事儿,但是好歹是李存严的妻子,不能让她去受苦啊。

李存安说道:“二弟,不是我不借你钱,是这个事儿,百户大人也很生气,根本不是钱的事儿,咱们这边种粮食本来就很不容易,弟妹这次的事儿,百户大人也是想给大家一个教训,用钱根本就不管用!”

李存严苦着脸说道:“三哥,那你能不能和百户大人说说好话,好歹她也知道自己做错了,她从来没有吃过苦头,这要是真去做苦力了,可怎么受得了?”

“这如何能成?要是这样,谁做错了事儿说说情,那就可以不用被罚了,这以后还怎么规矩?我的面子没有这么大。”李存安刚说完,李思慧就恨声说道:“要是你家里人出了事儿,我看你还这么说不说?不想帮忙就只说,干什么找这个借口那个借口?我爹都这么低声下气了,你们也别太欺负人了!风水轮流转,早晚有你们求着我们的一天!”

“低声下气?我倒是不知道这就叫低声下气了,你是多高贵的人那,求着我们就是低声下气?人情世故不知道就别来,哪里有求人不成,就辱骂的?这就是你的好家教?合着和长辈们说话就这样?”胡氏听李思慧都要指着自己丈夫的鼻子骂了,也顾不得说对方是个小辈,不用和她计较,这都什么孩子啊,说话真是膈应人,帮人是人情,不帮人是正常,哪里有你求这人,人没有达到你的要求,就反过来诅咒人家的?

李存严也呵斥李思慧,对李存安和胡氏赔礼道:“小孩子不懂事,三哥和三嫂千万别放在心上,慧姐儿,赶紧给你三伯和三伯父赔礼道歉!”

李思慧梗着脖子不应声,胡氏摆手,“罢了罢了,我们可受不起这孩子的礼你带着这孩子回去吧,就算是我们不帮忙吧,我们也没有那个本事,你们怨恨也好,心里骂我们也好,我们都不在乎了。”就这个德行,谁要是去帮忙,那就是吃饱了撑的,没事儿找事,就是你帮了她,她也觉得你是应该的,一点儿也不会感激!所以根本就没有那个必要。

“爹,你干什么要那样低声下气的,我就不信了,除了他们,我们就请不了人帮忙了,不是还有二伯父和二伯母吗?咱们就去找他们去!”李思慧不服气的对李存严说道。

李存严恨不得抽自己女儿一嘴巴子,骂道:“你这也算是有骨气了?把人都得罪了,你就好了?你二伯父和二伯母,他们是什么人我不比你清楚?他们是无利不起早,能帮着你娘什么忙?我好说歹说,好歹能让你三伯父去说说,也能让你娘相对好过一些,就被你给搅和了!”

李思慧不服气,“刚才爹你也听了,他们说的那话,根本就不想帮忙,我们还求着干什么?把头都给他们踩了,他们算什么东西,以前不如我们,现在让我们去低三下四的,我就是不舒服!”

作者有话要说:三更君祝大家节日快乐!

李存安是旁支三房这边的,排行老三,而李存严是旁支五房的老二,李存安比李存严要大,所以一个喊二弟,一个喊三哥,并没有错。

周氏的打算

“不舒服也给我忍着,你以为现在还和以前一样,由得你耍小姐脾气?这里大部分人以前都不如我们,你难道看见每个人都不舒服?”

李思慧绷着脸,“那娘怎么办?就看着她去受苦?”自己的爹也是没有本事,还不是都靠娘在外面张罗,要不然以前在侯府也不会那么有面子,现在好了,娘出了事儿了,爹只会骂自己这个当女儿的,还有李思雨那一家子,明明有本事把自己娘给揪出来,可是就是不救,多早晚有一天,她要报这个仇!

自己的妻子做出这种丢人的事儿,李存严也是颜面尽失,恨不得立刻把人给休了!可是现在的身份,要是真休了赵氏,那他以后可真是难找女人了。不管怎么说,有个女人跟着过来,也好歹能照顾自己,这也是他今天要是找人帮着把赵氏给弄出来的原因。

可是他现在是没有法子了,那就只能让赵氏去吃吃苦头了。所以他对李思慧说道:“你娘偷了人家的东西,被人抓住了,不吃苦是不可能的,这次就当是个教训吧,总会回来的。“

李思慧不可思议,“爹的意思是不管娘了?爹你也太狠心了,是不是因为娘给你丢了脸,所以你就不管她了?娘为什么要去别人地里弄玉米,还不是因为你不会种地,咱们家都没有吃的了?现在她有事儿了,你就这样,你也太狠心了!”

“放肆!我是你爹,你怎么对我说话的?我难道没有找人帮忙?我难道不是四处求告?可是没有办法就是没有办法,你再说下去,是不是要不把我这个当爹的放在眼里才算是好了?再给我乱说,我就当没有你这个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