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林家不缺这个钱,但是这是他们当父母的一片心意,趁着他们作为最早的开荒人,地都卖的便宜,他们尽可能的多买一些。这就叫有未来的眼光。

说起来这个集市,第一家酒楼都已经盖起来了,相应的这牙行也有了,毕竟这要找帮工的或者以后田地买卖的,都需要牙行。

李思雨家里找的是牙婆,因为他们一直说要买人,但是都没有买,现在不买也不行了。李思雨秋

收后就要嫁过去,身边没有两个丫头是不现实的。

本来李思雨说只要一个丫头就成了,不过胡氏觉得不够,至少要两个,加上家里现在也要买人,不仅是丫鬟,还有烧饭的媳妇子,林外以后外面产业的事儿,也需要人去办理,总不好让李存安自己现在还去办。

胡氏原来都有这个经验,所以是熟门熟路的,李思雨现在也不用做饭了,买了一个做饭手艺很好的吴娘子,这位吴娘子是从很远的地方逃荒过来的,和她丈夫吴大贵因为在原籍活不下去了,所以才逃到这边过来,听说了余泽这边的情况,就跑过来了。

只是像他们这样的人,身上一文钱也没有,想要买地开荒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儿,且这边给这些良民开荒管理的也严,他们这样的根本就不符合规定,毕竟余泽这地方不缺开荒的人。

吴大贵来了这边,最开始给人打短工,只是也不管用,最后吴娘子的儿子小狗子得了病,眼看着没有钱治病,只能等着死的时候,他们只能自卖其身,就是希望能把孩子的病给治好了。

人哪,到了最后也只有自卖其身这一条路了。

刚好牙婆知道李思雨家需要厨娘,就问这吴娘子这灶房手艺如何,结果一试之下还真不错,就把她推荐给胡氏了。

胡氏吃了这吴娘子做的饭,然后又有牙婆作保,所以就把她给买了下来。最后也知道吴娘子还有丈夫和儿子,问了他们的意思,一家子都给买了下来。

毕竟他们在这李家,还能吃饱不受冻,到外面只能是钱用完了,继续受苦,这边也有专门住的地方,不比以前随便找一户人家的屋檐下住着要好太多。

胡氏对李思雨说道:“娘为什么要把这一家三口都给买下来,不是说娘心软,而是买了下来,我们双方都有好处,对吴娘子来说,她更能安心的给我们家做活,对我们家来说,他丈夫可以跟着你爹,而那小狗子以后也可以给你弟弟做伴,大家各司其职,这样不是更好?娘以前在京里是教过你这些,但是娘怕你忘了,你可要记住,对下人,要恩威并施,不可一味的软弱,不然奴大欺主,但是也不肯强硬到底,该施恩的时候就要施恩,这样下人才会从心里服从你。”

“娘,我都记下了。”李思雨点头,这话说的真不错,可不就是那样。

虽然说卖身契在自己手里,可是要是人家舍得一身剐,也够当主子的喝一壶的,所以这策略和方法很重要。

李思雨和胡氏一起过来看牙婆带来的小丫头,这黄牙婆也就是最开始把吴娘子介绍过来的人,胡氏对她还是信任的。所以见她带人过来了,就笑了笑,黄牙婆连忙给这母女二人行了礼,要知道这李家可是百户大人的家眷,最要紧的是,这位李姑娘以后可就是千户大人的妻子了,而且以后就是卫指挥使夫人了,谁不知道要捧着这李家?

这李家也不像那些陡然暴发的暴发户一样,恨不得处处炫耀,人家不愧是从京城过来的人,一举一动都衬着那个范儿,反正他们是学不会的。

“太太和小姐安好,黄婆子这里给二位请安来了。”黄牙婆笑着说道。

“请起!这几个就是你带过来的人?”胡氏问道。

“是,她们那,以前都是好人家的闺女,只是家里实在是养不活了,所以才交给我婆子我,好歹能赏给他们一口热饭吃,太太您瞅瞅,看看有没有合适的。选上了,那就是她们的造化了!”这黄婆子说的可是真话,这李家真是不错,能到这边当丫鬟,以后起码不用担心被打。只要不做错事儿,就能一直呆着。

胡氏对李思雨道:“你去选吧。”她这是有意锻炼自己的女儿。

李思雨是第一次自己买人,虽然心里有些别扭,但是也知道这和现代不同,这里买人是合法的,你买了她,还是给她一条活路,所以也认真的看了起来。

丫头们

这些小姑娘都是七八岁的年纪,胡氏说了,这样的年纪,也好多当几年丫鬟,要是年纪大了,到时候要配人了,手头上就没有熟悉的人,这样也不好。而且年纪小一点,也好一些,年纪大的基本上性格已经成型了,不好改过来。

这些人长期营养不良,所以有些面黄肌瘦的,都睁着一双渴望的眼睛看着李思雨。

李思雨说道:“你们挨个说说自己都叫什么,会些什么吧。”

买丫鬟是为了让他们干活儿的,所以这会做些什么,到时候才好安排。

“奴婢叫二丫头,会洗衣服做饭!”

“奴婢叫小梅,也会洗衣做饭,还会做针线活。”

“奴婢叫,…”

大家挨个说了一遍,李思雨指着其中国的两个说道:“就要他们两个吧。”一个是叫二丫头的,这姑娘憨憨厚厚的,这个地方,能干活儿就行。不需要太伶俐的丫头。

何况,李思雨已经想了,以后自己肯定是在这边过日子的,那林夫人跟着一起过来的可能性很小,毕竟还有林大人,他是会帮着摆平林夫人的。

当然这林夫人本来不满意自己,绝对会给自己使点绊子的,只是家里的男人都给力,她一个内宅女人翻不出什么大浪来。

另外一个叫小红的丫头,长着圆圆脸,李思雨是看着觉得合眼缘,她就要这两个丫头了。

剩下的丫头中间,胡氏也挑了两个,四个丫头也够用了,选好了丫头,给了黄牙婆卖身钱,然后黄牙婆就把这四个丫头的身契给了胡氏,又临走之前叮嘱这四个丫头好好的伺候自己的主子,才乐呵呵的带着钱和剩下的丫头走了。

那几个没有被选上的丫头,都有些依依不舍的,毕竟这百户府上比她们以前住的地方不知道好多少呢。但是依依不舍也没有用,被人买卖的人,只能是随便别人挑。

这四个丫头留下来了,胡氏让李思雨给自己的两个丫头起名字,毕竟要自己叫着顺口才是。不然这二丫头二丫头的叫,也不雅观不是?

胡氏给自己挑的丫头起名为珊瑚和琥珀,原来她身边的丫头都是用这些饰品当名字的。李思雨就把自己的两个丫头起名为麦苗和稻香,庄稼的名字,因为手头上没有长辈的妈妈帮着j□j丫头,只能是李思雨吩咐她们干什么就干什么,其实呢,她手头上也没有什么事儿,只是买了丫头不用,那就是浪费啊,所以屋里的卫生让他们两个包了,还有就是自己洗漱这些事儿也需要这两丫头干了。

胡氏叹道:“要是胡妈妈在这里就好了。”她和女儿就用不着亲自j□j丫鬟了,这四个丫头虽然在黄牙婆那里学过怎么伺候主子,可是到底有些四不像,有时候都不知道干什么。所以胡氏尤其的怀念胡妈妈。也不知道胡妈妈被卖到什么地方去了。

结果这边胡氏还在想着胡妈妈呢,过了两天南风就带着胡妈妈上门来了。

胡氏吃惊的嘴巴都合不拢了,当然是知道这是女婿孝敬自己才把胡妈妈找来的,“妈妈!”胡氏有些激动,要知道这胡妈妈是自己的奶娘呢,从小就跟着自己,出嫁了也一起过来,然后一直是自己的左膀右臂。如果没有被流放,那肯定是呆在一起一辈子了。

当初因为时间紧迫,她还没有来的及把胡妈妈给放了,这就被人关了起来,也是她们主仆关系好,觉得是一辈子的事儿,哪里还用什么赎身之类的?

胡妈妈又是无儿无女的,自然是要伺候胡氏一辈子了。

胡妈妈见到胡氏,直接就跪下磕头,这当了一辈子的奴才,这点儿是从来都不敢忘的。

南风对旁边的李思雨说道:“姑娘,我们大爷说您家现在也少人,所以就帮着把这位妈妈给找了过来,要是还需要什么,尽管说。”

他们大爷没有直接买了丫鬟给送过来,这份心那,可真是细,毕竟送来的丫鬟到时候这边用着估计心里不怎么舒坦,还是让他们自己买,也好过一些。有些东西能送,有些东西就不能送了,李先生这人还是有骨气的。

“替我谢谢你们大爷!对了,你等一下,麦苗,把我昨天做完的一双鞋拿过来!”作为未婚妻,现在是可以给未婚夫做鞋子的,李思雨没有别的表达感谢,就力所能及的做一些这种事儿。

南风笑得嘴都合不拢,说道:“这下偏了奴才了,等会儿回去奴才肯定能得赏。”

胡氏和胡妈妈有旧要叙,李思雨让珊瑚他们准备给胡妈妈住的地方。一会儿厨房里饭菜也好了,李思雨进来请胡妈妈出去吃饭。

胡妈妈已经擦干了眼泪,看着李思雨欣慰的笑道:“咱们雨姐儿已经长这么大了,连亲事都说了,太太,这下老奴也放心了。”

胡妈妈当初被拿出去发卖,不过因为她已经四十来岁了,也没有什么人买,最后是到了一个普通富户家里,当了个粗使的婆子,因为她这样的价钱便宜,这几年干下来,手粗了不少。

胡妈妈道:“老奴这些跟太太你们比算什么呢?当年你们流放到了这么远,肯定吃了不少苦头,老奴日日夜夜的祈求菩萨,能保佑太太你们平安呢。”

胡氏道:“现在都好了,妈妈,咱们先去吃饭去吧。”

“好,老奴这也是有晚福了。”能回到旧主身边,可不就是福气吗?

而且现在太太家也过的好了,胡氏把胡妈妈的身契给了她,“您收着,以后就和我的长辈一样,我给妈妈养老。”当初就是因为没有顾着身契,所以才让胡妈妈受了那么几年的苦,所以现在胡氏也不再想着让胡妈妈成为奴身了。

可是胡妈妈却不愿意接受,说道:“太太,老奴一个这么岁数的人,还在乎这个什么?说句难听的话,要是太太一家子再遭遇不测,那么老奴也再也没有勇气活下去了,所以这身契您帮老奴收着,不然老奴不安心那。”

最后好说歹说,到底是没有送出去,胡氏想着,既然这样,那让胡妈妈过的好,这点儿她还是能做的到的。

胡妈妈又问了跟着一起流放的人的情况,知道了李存海和李存严一家子做的事儿,胡妈妈就说道:“果然是妻贤夫祸少,这位二太太可真是白瞎了。就想着能走捷径,可是这捷径哪里是那么好走的?”

又知道李存旭一家子已经成为良民回京去了,“太太们也太不容易了!”

胡氏忙道:“好在这一切都过去了,现在老爷也已经成了官身,虽然这边看起来荒凉,但是以后肯定会越来越好。雨姐儿的婚事也定下来了,我啊,就等着贤哥儿能快快长大,然后娶了媳妇,就没有事儿了。”

胡妈妈来了,这j□j丫头的事儿就交给了她,对麦苗和稻香尤其的严格,因为这两个丫头以后肯定是要被带到林家的,珊瑚和琥珀是跟着胡氏,她有的是时间教导。

带过去的丫头要是做的不好,那不是给女主子丢脸自,所以麦苗和稻香就有些怕胡妈妈,但是也是跟着好好学的,效果嘛,当然是很好,如今已经很有贴身丫鬟的范儿了。

“小姐,奴婢给您梳头吧。”稻香说道。

“也好。”李思雨知道这稻香是跟着胡妈妈学梳头了,现在看起来小有成效,所以才敢给李思雨梳头。以前都是李思雨自己梳的头,胡妈妈看着觉得不像话,这本来就是丫头们做的事情,哪里能让小姐自己梳呢,所以胡妈妈坚决的要把这两丫头给培养出来,不然可不就让人笑话了。

稻香今天给李思雨梳的是垂鬟分肖髻,李思雨看着很满意,夸道:“不错,不错,以后我的头发就你梳了!”

稻香很高兴的应着呢,能得到主人的夸奖,那是想当的不错了。

麦苗打了热水给李思雨洗漱,一会儿功夫,李思雨就收拾的漂漂亮亮的去见胡氏了。

胡氏看着李思雨的样子,点头说道:“这样子不错,以后有了专门梳头的,就多换换。”以前李思雨自己的时候,就一个发型,现在换了这个垂鬟分肖髻,让人眼前一亮。

不过要让胡妈妈多教一教这稻香一些妇人的发型,毕竟秋天的时候,姑娘就要嫁人了,不适合这种少女的发型。

“太太,千户府上的微风姐姐过来了。”珊瑚进来轻声回道。

“快请进!”胡氏忙道。

微风是过来给未来主母家送一些新鲜的瓜果的,另外还送了一筐泥鳅,这东西吃着补人,林俊彦就让把这东西都送了过来。

“太太,这是下面的人送给我们大爷的,我们大爷就想着给太太和小姐来尝尝鲜。”

胡氏笑道:“你们大爷有心了,跟你们大爷说,要是有空,就来我们这里吃饭。”这都住的这么近了,又是未来女婿,这当丈母娘的也怕他一个大男人自己过的不好,所以请人过来,现在不怕人说闲话,毕竟婚事已经定下来了,这边可没有京城那么严,定亲了,未婚夫妻就不能见面了,如今根本就不存在私相授受的事情,所以胡氏也希望两个小的能经常见见面,也好培养培养感情,这都是为了自己女儿好的事儿,她当然是乐意的。

见面

微风也心道,这下子自己回去也有赏赐了,怪不得那几个人都抢着过来这边送东西或者报信呢,自己以前还觉得没有什么,如今才知道是什么原因了。

可惜那四个跟个鬼一样,让她和大风都没有什么机会过来。

微风得了胡氏的赏,然后回去笑呵呵的跟林俊彦说了,大风也听着直笑。不过不敢笑出声。

林俊彦最后还是带着东风过去李家了。大风笑着叹道:“总算是大爷如今也有了女长辈关心着了。”

“以后啊,还有咱们奶奶关心着,更有小主子也会来的,咱们大爷这以后,日子只会越过越好的。”微风说道。

说起来,大爷从小失去了亲娘,虽然后来有了现在的林夫人,但是一开始林夫人就想着生儿子,结果生了好几年,只生了两个姑娘,这等她生完了大爷年纪也大了,也就是他们这些从小跟着他的下人才和他贴心一些。

那以后林夫人也没有想着要好好的修复关系,估计是知道就算是修复也修复不了了,所以就打起了未来少奶奶的主意,可是老爷和大爷也不是她能控制的,这不,现在老爷给大爷定下了这么亲事,夫人就是气得病了,也没有办法啊。

大爷以后能过的好,他们这些从小跟着的人也打心眼里高兴那。

林俊彦带着东风去李家,脚上穿的是李思雨做的鞋子,东风手里还提着一包点心和一坛子酒,上门就看见吴大贵在门口迎着了。

“姑爷,您来啦!我们老爷都等着呢。”这边定了亲,直接叫姑爷是肯定可以的。而且吴大贵觉得叫姑爷,林大人肯定跟高兴一些。

“来都来了,干什么还要带东西过来?早上不是让微风送了一大堆东西了吗?”胡氏道:“以后只要是想来就过来,不准再带东西了。”

所谓的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满意,胡氏就是这种心态,这女婿多贴心那,人家说一个女婿半个

儿,她这是得了一个儿呢。

“姐夫!”贤哥儿已经飞快哦跑了过来,“姐夫,什么时候我们去骑马啊。我的马一次都没有骑过。”

林俊彦给了贤哥儿一匹枣红马,贤哥儿就一直盼着能去骑马呢,所以见到林俊彦就问。

林俊彦说道:“后天正好有空,那就那天去吧。”

“好唉!姐,你出来啊,姐夫答应带我去骑马了,你去不去?”贤哥儿说道。

李思雨从屋里出来,听见贤哥儿这么一嗓子,真是恨不得把他声音给堵下去,这一喊不是大家都听到了,她就是想去,也不好肆意当着面就答应下来了。

不过好在胡氏过来解了围,说道:“去,你姐也去,不然怕你太调皮,让你姐夫都管不住了,到时候多带点好吃的,你带着吴壮,你姐带着青苗和稻香,一起过去。”

吴壮就是吴娘子的儿子小狗子,最后起了名字叫吴壮,现在身体已经好多了,就跟着伺候贤哥儿。

林俊彦忙道:“岳母放心,我一定看好贤哥儿的。”

“我当然放心,你办事我要是不放心,那可就没有能让我放心的人那。好了,都别在院子里杵着了,都进屋吧。”胡氏招待着说道。

李存安是去看了春耕的情况,回来后知道女婿过来了,也忙着进屋,翁婿两个见了面,就开始说起这公事了。

胡氏心里叹道,这还想女儿跟女婿单独说说话呢,这当家的就是没有这个眼色啊,算了,后天他们不是要去骑马吗?那时候时间更多,跟着的有丫鬟,还有贤哥儿,这两孩子也是知道分寸的,她是一点儿也不担心。

培养感情吗,自然是在一起的时间多了,这感情才能越浓厚,以后过日子才能和和美美的。

“老爷,你才回来,赶紧去洗把脸吧,这么在家里也要谈公事,累不累?“胡氏说着就让李存安出去洗脸。贤哥儿还要围着问东问西的,也被胡氏给叫出去了。

李思雨看这屋里只剩下他们两个人,房间门是大开的,外面也看得清里面的情况,这是让他们坐着规规矩矩的说话,也是娘让他们单独相处的机会?

还真是别致的机会啊,李思雨心里有些好笑,不过到底是还是觉得很欢喜的。

从定亲到现在,他们单独说话的机会还真是没有。

林俊彦道:“你给我做的鞋子,穿着很合脚,我和喜欢。”

李思雨早就看出来了,他脚上穿的正是自己做的那双鞋子。

听他这么一说,李思雨也很高兴,就说道:“你要是喜欢的话,我再多做几双。”

林俊彦道:“也不要着急,眼睛重要。我这边也不急着穿。”虽然能穿到未婚妻做的鞋子是很高兴的事儿,但是林俊彦也是第一个是顾虑着她的眼睛的,听说做针线活很费眼睛的。

“嗯,我知道了,那个,后天你想吃什么?我做一些带过去。”李思雨在找话题。

林俊彦眼前一亮,说道:“上次的烤包子都不错。”

呵呵,还记得那次的烤包子啊,那时候可是寒冬腊月的,李思雨也说道:“那行,我到时候带着,不过我觉得上次的烤兔子肉很好吃。”李思雨笑了。

林俊彦嘴角翘起来,正准备说,要是喜欢,以后经常送过来,不过这时候有人进来了。

这人是胡妈妈。胡妈妈对李思雨说道:“小姐,厨房里的吴娘子说有道菜做了,不知道是不是您说的那个口味,想请你过去看看。”

李思雨点头说道,“那我去瞧一瞧。”

林俊彦只能看着李思雨走了,心里对接这胡妈妈过来有些后悔了。

胡妈妈是规矩很严的人,对于胡氏允许这未婚夫妻见面,还是有些不适应的,所以一直在那边盯着呢,这两个才说了没有几句话,她就过来把人给分开了,林俊彦有些无奈了,不过以后上门的机会多着呢,早晚能甩开这个胡妈妈。

吃完了饭,林俊彦也没有在这里磨蹭,毕竟手头上也有公务,而且还得为后天的事儿做准备,贤哥儿想着后天要骑马,就很兴奋,自己和吴壮去准备东西去了。

李存安这边却还有别的事儿,他想着要把这个大院子东西给盖上厢房,后面也要再扩展,不然人就住不下了。

胡氏点头,“这也是个理儿,特别是后罩房,该尽快的盖起来,不然他们几个都住不下。

东厢和西厢以后来了客人可以当客房,而且还能给贤哥儿当书房,就是李存安自己也要有个会客的书房,这都需要房间。

从李存安升为百户后,这地方就归了李存安。向后面扩展,倒是没有人说什么。毕竟他是自己出钱盖的,公家要想收回,还得给李存安些钱呢。

“妹子那边也递了消息了,说是等雨姐儿嫁人的时候,也会过来的,所以这厢房也得盖好了。”

李思雨的姑母住在不远处的保安县,自己的侄女儿出嫁,她怎么着也会过来的,李思雨的姑父因为是有官职在身,所以不能赶来,但是云李氏已经明确的表态,一定会带着孩子们过来的。

这也是给自己哥哥家撑腰,毕竟有个当县太爷的姑父,总会能增加脸面,不让人瞧不起人!

她还要给自己的侄女儿添妆呢,所以必须得过来。

李思雨问道:“爹,咱们那一片儿地,什么时候能盖好房子?”就是在集市上的那片地儿。

“已经差不多就要好了,早就有人上门打听想要租了,我瞧着,咱们还是租出去的好,我们也不可能自己去做生意,不如收租金。”

胡氏点头,“这样也好,房子也是我们自己的,每年还有进项,要是自己做生意,还得雇掌柜的,什么都要操心,还不能自己出面,现在就算了,等以后再说。”反正房子也收的回来。

不过既然要把东厢和西厢还有后罩房给盖起来,这也得需要银子。

“爹,娘,我们手头上的钱还够不够?”李思雨问道。

他们还要给自己准备嫁妆呢。

“够着呢,你别操心,这事儿我和你爹心里有数。”胡氏说道。

以前攒了一些,然后李存安成了百户,许多人上门送礼,他们这人情都记着,接着是那边小姑子知道自家的好事儿,也送了二百两的银票过来,所以钱是够用的。

再加上房子一租出去,这租金就够了,而且他们家如今粮食是不用买的。每个月李存安还有俸禄,胡氏想的是,到时候林家下了聘礼,那是全部要给雨姐儿带过去的,他们一点儿也不留,相反的还要把那铺面陪一半让她带过去,有这些东西,雨姐儿在婆家就是底气足的。

作者有话要说:哈哈,这两只的见面,有胡妈妈这只拦路虎盯着呢,不容易

相约

“把这个带上,还有这几条鱼,都串号了没有”既然是出去玩的,这带出去吃的东西肯定要好的,李思雨已经用铁签子把那尺把长的鱼给串了起来,上面也是昨晚上沾的调料,直接烤了吃,味道肯定很不错。

就是包子也带了许多,最后弄了有两个大竹篮,青苗和稻香—人提着一个。

贤哥儿是早早的起来,换了一套骑马的衣服,李思雨也让稻香梳了个利索的头发,也穿了很便利的衣服,就等着出发了。

胡妈妈最开始还要让李思雨带上帷帽,觉得这样出击不像话,不过胡氏笑着告诉她,这边都不讲究这些的,胡妈妈才罢了,然后吩咐青苗和稻香要好好照顾小姐,可不能出了什么差错。青苗和稻香忙点头,他们可是怕这胡妈妈的。毕竟是被胡妈妈J口出来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