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嫂子放心,我绝对会听您的话的。”林青夕说道。

读书人家,还夫妻很恩爱,人也慈祥,这样的人家,如果不是看重权势的,那真的是好人家啊,青夕自己打理生活是一把好手,真的要成了,这日子就青夕自己,也能过的很好。

“钟先生?”林俊彦听妻子说着这事儿,问道。

“是,即使以前给青月和青夕教书的钟先生,你还有印象不?”

林俊彦说道:“倒是个很好的人,青夕怎么突然提起钟先生了?”

李思雨含蓄的把青夕的意思说了,“我觉得如果双方都有意的话,这倒是个好事儿,钟先生这样的人家,确实是不错。”要是自己没有遇到林俊彦,说不定也想着嫁到这样的人家呢。

读书人明事理,钟先生和钟师母性格也好。

林俊彦道:“钟先生离开这边,现在已经在明山书院教书去了。他也是进士出身,不过不喜做官,就当了教书先生,且以前的愿望是的带着妻子走遍大江南北,后来在我们这里停下来,是因为他的夫人生了病,而又被父亲所救,所以就留下来教了青月和青夕他们几年,之后就告辞而去了。”

这样淡泊名利?那真是挺好的。李思雨道:“你这样一说,我倒是越来越觉得青夕嫁过去挺好,这样的人家,以后和官场上没有什么关系,青夕过日子也不会太累。”

林俊彦说道:“让你受委屈了。”他这边当着官,就要让妻子操劳。

“说什么啊。”李思雨笑着嗔道:“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青夕的性子倒是适合钟家,”门风好,有学识,且现在不管世事,当个书院的先生,又受人尊重。

“就是不知道那钟泊远是个什么性子了,要是和钟先生差不多,这就更完美了。”

毕竟青夕要嫁的是这钟泊远,“你让人打听打听,这钟泊远有没有定亲?如果定亲,那就算了,要是没有定亲,也要打听他有没有心怡的人,不然到时候真的说成了,这钟泊远还喜欢别的姑娘,我们青夕岂不是没有好日子过?咱们可不能仗着势头就这样强行定下亲事,那就是一辈子的事儿呢。还有看看这钟泊远的性子如何?要是不好,也不能说。最后还有长相,别长得拿不出手,那样也配不上我们青夕。”

林俊彦好笑道:“怎么感觉你在给自己找女婿呢?幸亏咱们还没有女儿,不然你肯定也这样。”

李思雨说道:“要是真有女儿,找女婿的时候,你肯定比我好啰嗦。现在别笑话我,我不是青夕的嫂子吗,不是说长嫂如母吗,其实就是一样的意思,找个好的,她这一辈子都能过的和和美美的,咱们也能看着就省心。”

林俊彦想着,如果自己真的有女儿了,这要是有个臭小子要娶自己的女儿,那自己肯定恨不得把

抢自己女儿的小子给杀了!不行,不行,这都不能想,但是林俊彦想要女儿的心可是没有变,就握着李思雨的手说道:“咱们努力努力,给睿哥儿生个小妹妹!”

只要选择努力,肯定是晚上在床上努力了。

而过来几天,林俊彦籍把钟先生那边的情况打听清楚了。

钟先生和钟师母还有钟泊远一直在明山书院住着,和书院的人关系都挺好,也受人尊重。至于钟泊远嘛,首先,长相不错,这个可以过关的,配得上青夕,想来林青夕也是见过钟泊远小时候的样子,是可以确定不会太差的。

人的外貌合格了,然后就是这位钟泊远到现在还没有成亲,当然不是没有人看中,而是因为这钟泊远以前有个娃娃亲,还是钟先生以前的同窗的,原来钟先生是进士,那位也是进士,两个人关系好,就把儿女定亲了。

只是钟先生不迷恋官场,所以一直都是个教书先生,而那位同窗呢,这些年已经往上爬了很长一

段了,到后来,这同窗的妻子不满意自己的女儿嫁到这样没有出息的人家家里,所以给自己的丈夫很是吹了枕头风,就是她的女儿,也是在母亲的影响下,觉得自己以后是要嫁到大户人家里做少奶奶的,怎么可能跟着这教书先生过清贫的日子?

所以最后搅合的把亲事给退了。

这钟先生和钟师母觉得,既然人家已经不乐意了,强行的把人给娶过来,以后也肯定不会好好过日子,且这样的姑娘,他们也觉得不是儿子的良配,所以很痛快的就把婚事给退了。

“也就是说咱们可以上门去了?不过咱们是女方,要是这么上赶着,也不好。”李思雨算是明白了当初沈夫人的心情了,真是上赶着的有些不好意思啊,不过也不想自己的小姑子错过这个姻缘了。

听说这个钟泊远性子也好,且学识也好,只是人家也是也是以育人为己任的。

“找个中间人去说和说和,这样就没有问题了。”林俊彦说道。

可是找谁呢?明山书院离这里可是有两天的路程呢,钟先生这里还有认识的人?

李思雨忙说道:“快说啊,到底是谁啊,你知道我着急这个事儿呢。”

这家伙,还故弄玄虚起来了。

“董老太太。洪阳县的。”林俊彦说道:“她和钟先生是表亲。也算是有点关系。”

“原来是她!”这真是无巧不成书啊,“那我让人备上礼,请这位董老太太出马。”这样也显得有诚意一些。

林俊彦道:“我过几天也要去洪阳县那边看看去。”

那真是太好了!董家那边,可是他们为了灭掉那个姜副千户,而还一起合作过的呢。

董老太太听说指挥使大人和夫人过来了,那叫一个激动了,她能不激动啊,她的孙子都是这二位给保住的,且以前自己母子在为难的时候,也是那位林大人把姜副千户给拉下了马。

这林夫人过来了,董老太太是亲自去门口迎的,准备了自家最好的东西招待,就是儿媳妇,也不然给她养病了,过来拜见林夫人。

李思雨忙道:“董太太身子不适,还是好好养着的好,别那么客气,其实我今天过来,也是有事儿要求您来帮忙的。”

“您说,只要我能帮得到的,赴汤蹈火都没有关系的。”董老太太正愁找不到机会报恩了,这可真是送上门来了。

李思雨直接说道:“明山书院的钟先生,老妇人您认识吧。”

“他啊,认识认识,还是我一个表弟,呵呵。”

“那就好,我今天过来呢,是因为这个事儿。”李思雨把自己的事情告诉了董老太太。

董老太太听了是眉飞色舞啊,这可真是好事儿啊,原来是这么个事儿,竟然是这个事儿,她那个表弟是淡泊名利,只在书院教书,就是那个表侄子也是一样,考取功名是为了更好的教书,因为有了功名,别人也更信你一些。

说不定以后他们父子都成为名儒呢,只是世上的人那,对名儒不名儒的,不感兴趣,只看家世,不看内在,就想着朝富贵的地方走,却见不到真真发光的人。

这林家的人,还真是没的说的。

李思雨说道:“我和夫君还有公爹都是佩服钟先生的人品,觉得他们家风正,我那小姑子要是真的能有幸和他们成为一家人,那是我们的荣欣,老夫人,我们不求对方有多们的富贵,只求以后我那小姑子能过上幸福的日子。钟先生以前也叫过我那小姑子,您看,您觉得如何?”

董老太太也是经历过那么多事儿的人了,当然知道林家的一片诚心,如果不是真正的疼女儿,谁会做到这一步?他们家也是大户人家,想要个什么样的姑爷不成?可是现在人家就是不嫌弃自己表弟家里是清贫之家,愿意把女儿嫁过去,这可真是难能可贵的。

董老太太对林家的事儿也是熟悉的,这位林二**也没有传出什么不好听的名声来。那时候也见过林二奶奶,长得也挺好。

而且和自己表弟还有师生的名分,这多好的事儿啊,所以董老太太一口保证,自己一定会把这事儿给办好了,保证到时候大家都拿谢媒钱了。

而董老太太是说干就干,让人送自己去明山书院找钟先生和钟太太了,这明山书院环境优雅,是很多学子都喜欢来就读的书院,虽然处在西北,可是和卫所没有关系,人到了这里,这心情就能静下来。

钟太太是个四十来岁的夫人,长得很温婉,且看着就和蔼可亲,见自己的表姐过来了,忙准备了起来。

董老太太道:“别忙活,我今天来啊,就是来说一件事儿的,你看看合适不合适,泊远也都是要成亲的年纪了吧。那余家是有眼无珠,以后且等着后悔吧。”

余家就是那退亲的人家,钟师母苦笑道:“表姐,世上很多人都是那样,也怪不得人。”

“可是也有好的不是?我今天来,也是看见一个姑娘很好,觉得和我们泊远很配,所以厚着脸皮来说一说了,你要是觉得合适呢,就说个话如何?”董老太太说道。

钟师母道:“表姐说的是哪一家?”对这个表姐,钟师母还是很信任的,而且她也是在操心自己儿子的婚事年纪大了,可惜还没有定下来,因为被退亲了,很多人看他们家过的日子是清贫,好一点的都看不上。

“是铁甲卫林家的二姑娘,以前你们还在人家家里住过呢,记得不?”

“啊?是那位林姑娘啊,只是,表姐,你也知道,我们家现在和白丁也没有两样了,他们家怎么会就能看中我们这样的人家?”

董老太太说道:“这就是林家的难能可贵之处了,要说富贵,那卫所的人,谁家有他们家富贵有权势?可是人家不把女儿当成筹码,为自己家谋前程,都是为了女儿以后过的好,选合适的人家呢,只要差不多,那就没有什么问题。

林伯爷可是个明白人呢,你说他唯一的儿子吧,娶得是京城李家的人,这李家原来可是犯了事儿,被发配到这里的,可是李家那李存安,人家硬是凭着自己的本事,翻了身,脱了军户的皮,现在都成了卫镇抚了,林伯爷就亲自为独子求娶了李存安的女儿,以前呢,我们还说,这林伯爷莫不是疯了?

怎么能让自己的独子娶一个成精是军户的女儿?多少人等着看笑话呢,结果呢,人家现在对内对外都是一把好手,现在把家里管的是井井有条,且现在已经给林伯爷生了个大孙子了,都快两岁了,现在卫所那边,谁不夸这位林夫人?

都说林伯爷火眼金睛,给自己找了个好儿媳呢,他现在完全不管事了,外面有儿子管着,家里有儿媳妇管着。我以前哪里见过落魄时候的林夫人,人家就是是军户之女的时候,也是聪明伶俐,遇事镇定,好多主意都是她出的呢。

不说别的,我那儿媳妇是好不容易怀孕了,如果不是这位林夫人细心,说不定我现在孙子都没有了。”董老太太说着眼眶就有些红,她要个孙子多么不容易啊。

钟师母忙劝道:“表姐,没事儿了,没事儿了。这么说,这林二姑娘的嫂子真的是很好?”

“那是当然,要不说林伯爷给儿子找的儿媳妇好呢,别看这都是小事儿,可是对我们一家子就是大事儿呢,那时候我那儿媳妇都动了胎气了,要不是请了大夫在旁边,现在还不定怎么着呢。

另外呢,我说林家是为了儿女着想,那林大姑娘,嫁的就是林夫人的姑母的大儿子,林夫人的姑父只是个小小的县令,可是人家嫁过去了,过的日子也好,就是林大姑娘生了个闺女,人家也喜欢的很,你说林伯爷的妻子那个人吧,是挑剔吧,可是从亲家那边回来了,还直夸她秦家好呢,这门亲结的好!

瞧我,说了半天,我是说,人家林家想把女儿嫁过来,也是因为知道表弟和表弟妹是个好的,他们喜欢你们这样的人,人家的闺女嫁过来了,你们肯定能当亲女儿一样看待的,你说他们眼睛毒不毒,你和表弟可不就是这样的人吗?我就说林家人眼光就好的很,这一个个的亲事,都是找的很好。”

她这个表弟和表弟妹,她是清楚的,真的能把儿媳妇当成亲闺女看的,可惜有些人眼瞎了,看不到这一点,只觉得他们家里不富裕,就不答应。

“林二姑娘那孩子,你以前也见过,表弟还教过她,是什么性子,你们应该明白吧,这我就不多说了,要是不靠谱的,我也不会这么老远的跑一趟的。”

钟师母说道:“表姐的一片好意,我们感激!表姐,您先留在这里住几天,等泊远他们父子回来了,咱们再说说怎么样?”

董老太太点点头,这孩子的婚事,自然不会她一个人说了算。

而钟太太也知道,表姐不会大老远的过来,就是为了拿自己家开玩笑,这位表姐很早前就支撑着董家,要说真的从中弄到什么好处,她是不信的。

且他们家现在这个情况,有什么好处给别人呢?

且人家林家是嫁女儿,就是吃亏,吃的也是他们女儿的亏,男儿家可没有这些烦恼的。

等钟先生回来后,听了这个事儿后,也摸着胡子说道:“林二姑娘性子倒是个爽利的,我觉得这事儿不错。”

他倒是不会想这林家是不是因为出了什么丑事,所以才要把女儿嫁过来的,那样想,就是侮辱了两家,林伯爷这个人他认识,绝对不是那还总无耻的小人,人家说是为了女儿着想,那就是为了女儿着想,绝对没有别的原因。

钟师母说道:“以前也见过林二姑娘,是个不错的姑娘,只是泊远这边,老爷,你问问他是个什么看法?如果好的话,我们这边主动些,也表示我们的诚意。”

林家都这么有诚意了,他们虽然不如人家有钱,可是也不会少什么的。

且他们家真没有什么让人图的,就是两个教书先生,林家二姑娘有心了,她以后一定要好好的对待人家。

钟泊远听了这个事儿,有些呆了,他还记得林家的那两个姑娘,尤其是小的那个,那时候还和她一起玩耍呢,记得自己有一次还因为输了,差点哭了。还是那个二姑娘哄了自己才好的,现在想一想,都觉得脸红啊。

其实被人退婚,要说他一点儿不在乎那是不可能的,可是父亲说的对,何必勉强,到时候过不到一起去,一辈子也不会快活。

现在有个好姑娘,只因为自己家人的品行,而想着嫁过来,他其实何其的幸运?

以前和林二姑娘相处的情形,一下在都那么清楚了。

记得自己还给林二姑娘捏了一对泥人呢,那个小姑娘以后成为自己的妻子了?钟泊远脸红了。

钟先生笑了,看来儿子是乐意的,所以钟先生对钟师母道:“你去一趟吧,咱们要诚心的求娶,表姐说,那林家正是因为喜欢我们的人品,所以很放心把姑娘嫁过来,想来,人家的姑娘,这从出生都是锦衣玉食的,现在要嫁到我们这样的人家,如果不是真的疼 儿,谁也不会仅仅因为这种品行的事儿,就能许配的。这也是我们和泊远的福气啊。”

“谁说不是?”世上真正就看重这些的有几个呢?大部分人是看家世,看财力,看权势,所以他们是幸运的。

“我们也不会委屈了林二姑娘的,这聘礼咱们就泊远一个孩子,一定会配得上林二姑娘的。”

钟师母既然决定了,就很快跟着董老太太去了铁甲卫,她过去来过林府,不过那时候还没有现在的林少夫人,见到这林少夫人,钟师母更放心了,这位林少夫人说话很实在,且很诚恳,不打官腔,也是真的为小姑子打算呢。

而李思雨见到钟师母也是放了一大半的心,都说相由心生,这话不假,钟师母浑身上下就透着一股慈祥,且说话也有条有理的,而且看见青夕是真心喜欢的,仔仔细细的给青夕头上插了金钗,这婚事是初步定下来了。

林青夕毕竟还是个未出阁的姑娘,害羞是难免的,不过强忍着。

钟师母又问了林夫人的情况,李思雨告诉中实木现在母亲都是在佛堂里念经,已经很少出来管事了。

其实钟师母也有些担心这以前的林夫人刁难什么的,毕竟她见识过的,现在看她已经安静下来了,对这么亲事就更满意了。

刚才见到林二姑娘,和记忆中的小姑娘还有些相似,不过虽然脸红,也落落大方的,她真的很满意。

尤其和这位林少夫人说话,那更是让她心里放了一百二十颗心,这当嫂子的是真心为小姑子打算呢。

“青夕一直跟我说,钟师母很和蔼可亲的,以前我想象不出来,现在见了钟师母本人,我才知道是什么意思。以后青夕嫁过去,就是享福了。”李思雨笑着说道:“爹跟我们说,不求给两个妹妹多大的富贵,只要让她们过的舒心就行,钟先生的人品,这就没话可说了,我从董太太这边,也知道先生的公子也是个特别出众的,所以啊,我们放心的很!”

钟师母道:“您夸奖了,泊远这孩子以后要是敢欺负青夕,我绝对不会饶了他的。”

这次钟泊远也跟过来了,被林伯爷叫去看看未来女婿了,钟师母还有些担心呢,万一自己的儿子不被未来老丈人看中,那可怎么办那。

不过后来看儿子一脸的喜色,就知道事情是很成功的。

钟泊远对钟师母说道:“林伯爷很风趣,说话也有意思,以前他们说他是活阎王,我看那是对事儿不对人。”

“这话说的好,那以后你可要好好的对青夕,别辜负了他们的一片心意,我也知道,林家为什么看重我们家?只是希望姑娘以后过的好没有烦恼。这样的人际,咱们诚心以待,以心换心,就会处的很好,你记住了妻子娶过来就是用来疼的,你对你的妻子好,那你这岳家就会对你更好的,都是当父母的,都不容易,所以,不能欺负你的媳妇,你知道吗?”钟师母说道。

钟泊远脸红的点头,“娘,娶妻自然是用来疼的,就像爹对你一样的,我肯定会对自己的媳妇好的。”

“你啊,你,还那爹娘开玩笑起来了,不过还有一点记住的是,你媳妇的嫁妆那是她的私产,她乐意怎么做就怎么做,咱们不要多说什么。姑娘家嫁人本来就不容易,离开了自己习惯的地方,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本来就有些心里不安,所以咱们更应该多关心她。你要成家了,就得自己养活起妻儿来。明白吗?”

“娘,您放心,我都明白!”钟泊远说道:“男子汉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人活在这世上,但求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钟师母点点头,她就知道自己的儿子是个好的,所以不用自卑,不用觉得娶了个高门的媳妇,就觉得被压着了,那只是懦弱的人找的借口。儿媳妇能嫁到自己家,看中的是自己一家子的人品,这才是最宝贵的,所以为什么要自卑呢?

作者有话要说:小青夕威武!自己给自己找了个老公!

生活在继续

林青夕的婚事定下来后,李思雨觉得自己真的是很大的松了一口气。

对这婚事,林伯爷也没有意见,他觉得这位钟先生一家人是难得的宽厚之家,自己的女儿嫁过去,那绝对是没有问题的。

林青夕也忙着绣自己的嫁妆,整个人也沉静了很多。

林夫人倒是把自己以前攒的东西拿出来给了林青夕,反正她现在也不需要这些,这段时间礼佛,也明白了很多因果,所以很多东西都不看重了。

林俊彦回来的时候,被林伯爷身边的人给叫过去了。

虽然现在林伯爷不管事了,可是外面的事儿,不可能不知道一星半点。

这次找林俊彦,当然是有很重要的事儿。

“京城是不是有人要过来?”林伯爷直接问道。

林俊彦点点头,“是有人要过来。”

皇上都已经登基这么多年了,位置早就坐稳了,不过正因为坐稳了,可是皇上的儿子也渐渐的长大了,新一轮的位置之争也慢慢的会开始。

这些对他们是有些遥远,毕竟离京城太远了,除非是谁要勤王了,才会用这远房的军队。可是就是这样,也得有人听他的话去勤王才是。

“那就好好招待,把人开开心心送走就行。”

其实这对外面的官员来说,真的不希望京城来什么贵人,有了贵人,就要下力气的招待,一个不好,就能得罪人。

这次过来的是京城里的赵王,这位赵王是当今皇上的叔叔,在这几次清洗中,还能保留下来,也是因为他只知道风花雪月,名声远播。

这次这位赵王过来,只要去那个枫树林旁边的温泉去的。也只有皇家的人过来了,才能让人进去。

这位赵王,别看他都四十好几了,可是却风流成性,身边除了有封号的侧妃和夫人外,另外有姨娘小妾据说有十几个,还有是没有名分的丫头,也多的数不清。

这是早听说肃州这边出了温泉,以前都想过来看看,但是一直没有就会,这次皇上想到了这个地方,自己也不能亲自过来,就让赵王捡了个美差。

这地方是在铁甲卫,所以林俊彦就要安排各种安全措施,所谓的皇亲国戚,没有办法,出了什么事儿,那真是不是事儿也是事了。

“这位赵王,不会要在咱们这里找美人带回去吧。”李思雨说道。

林俊彦道:“美人自然有都指挥使那边送好了,不需要我们操心。”这一路上想要讨好赵王的人多的是,哪里都不缺美人,他们只是要注意赵王的安全。

赵王从京城过来,肯定有自己的护卫,可是这边的人也不会什么也不做,李思雨觉得这上头的人,真是无聊,这赵王来的时候,这边都要秋收了,人家倒是好,过来泡温泉了,劳民伤财的。

不过抱怨归抱怨,却也不能做什么,毕竟这个时候的人,有权有钱的,都是享受有特权的,特别是这皇族,那直接是金字塔最顶端的人,只要不是天怒人怨的,平民们对他们有一种天然的畏惧。

哪怕这为赵王再私生活不检点,人家只会说一句是风流,绝对不会说这人被人各种嫌弃死的。

李思雨现在主要是准备自己的弟弟和小姑子的婚事,小姑子林青夕的婚事定下来了,不过婚期定在明年开春的时候,娘家那边,是李思雨唯一的弟弟的婚事,娘也是一个人,离得又近,所以过来帮忙是必须的。

而据说赵王过来是很低调的,用两个字叫做微服,其实这微服也是要很多人来保证安全的。

林俊彦对突然出现的赵王,不知道是个什么心情,是把他给踢回京城呢,还是再踢回京城呢?

那边肃州都等的着急的不行,就等着这位王爷到达了,结果这位王爷倒是好,直接悄悄的跑到他们卫所来了。

要是李思雨知道了,肯定是觉得这些权贵,都是闲的抽风,他不知道他这以悄悄的来,所以的压力都是在自己丈夫身上来了啊。

但是在赵王的眼里,这突然过来,就是件刺激的事儿,且还是给了林俊彦面子呢。

因为要给这女眷安排住的地方,所以李思雨也算是知道了这个事儿。

心里真是很无语,这个赵王,果然是只知道吃喝玩乐的,不过他这样直接跑到铁甲卫,肃州那边会如何想?

这些大人物啊,做事儿全凭兴趣,一点儿也不考虑别人的感受。

林俊彦安排好了这护卫的事情,回去后,李思雨就有些担心,这要是京里的什么王再来一趟,他们敬爱也别过日子了,反正李思雨很是心焦,这都什么事儿啊。

本来最该负责的都指挥使司,现在直接越过饿了,这赵王的安全完全靠自己的丈夫了,换做谁谁也不会高兴的。

不过对于那些急于讨好赵王,然后想着靠赵王提拔提拔的人,喝不得一天十二个时辰的,都把赵王给伺候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