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了偏院歇下,翡翠的情绪始终有些低落,素姗并未出声相询,将她腿上的伤口敷上药膏后便退了出去。并不是所有的时候都需要有人在一旁劝慰什么,素姗觉得,这个时候,翡翠可能需要静一静。

到了第二日早晨,翡翠果然又恢复了正常,似乎昨天发生的事对她没有任何影响,但素珊能感觉到她的眼神有时候会有些不一样。她还记得幼时翡翠常常会提起二婶婶家的那个大哥哥,只是到后来大家渐渐长大,方五郎也就不再出现了她们俩的闲谈中了。

一个是长公主的嫡子,一个是落魄的千金,就算两人都有情,恐怕最后也没有什么好结果。素珊想起她和孟二郎,难免也跟着叹了一口气。

春光无限好,迎春花怒放的时候,京中果然开始了游船会。

原本以为会是孟二郎亲自操办,结果传入素珊耳中的,却是冯家在主持。

“…冯家正满京城地发请帖呢,连我们府里头也得了。”沈五娘一脸古怪地道:“真不知那冯家人怎么想的,送请帖的时候还暗示说安王殿下也会去,仿佛谁怕了他们不成。偏我九叔还应了,说是去看热闹。”

素珊也面露讶然之色,“冯家请了九爷?这也太奇怪了,他们不会有什么圈套吧?”

虽然心中早已猜到是孟二郎在后头捣鬼,但她还是难免震惊。这排场弄得如此之大,孟二郎难道想当众揭穿安王的身份?这似乎不像孟二郎的行径。

沈五娘扁扁嘴,“谁知道呢,不过孟二哥和方五哥都会去,有他们在,我九叔能出什么事?我就是看不惯冯家人的嘴脸,都到了这会儿了,还不可一世得紧。安王跟他们混迹在一起,日后可说不好会——”

“咳咳——”素珊忽然出声打断了她的话。

意识到再说下去可能有些大逆不道,沈五娘终于不甘地住了嘴,却还是忍不住小声嘟囔了句什么。

“珊姐姐,你去吗?”

素珊一愣,“我?恐怕不行吧。”她低头笑笑,“人家可没给我发请柬,我巴巴地凑过去,不晓得的,还以为我要去巴结他们呢。”

“我倒是想去。”沈五娘脸上露出好奇的神情,“我总觉得到时候会有热闹可以看,错过了多可惜。珊姐姐你就陪我一起去嘛,你和我们一道儿,冯家哪个不开眼的敢问你要请柬。再说了,红湖那么大,我们自己租条船就是,不必和他们一道儿。”

她越想越觉得这个主意不错,遂缠着素珊怎么也不肯走。

素珊被她缠得没辙了,终于无奈道:“到时候再看吧,若是娘娘身体无恙,我就和翡翠一起去。”她是真想去看看孟二郎到底打算怎么做。

安王的身上到底有什么异样呢?

第44章

素珊一直没跟皇后提要去游船会的事,反而是沈五娘忍不住,趁着进宫的机会与皇后娘娘说了,皇后闻言立刻抚掌而笑,“好好,到时候大娘子一定去。”

眼下皇后娘娘身体不错,先前的孕吐等症状全都没了,精神反倒比怀孕前还要好,素珊每日所做的也就是请个平安脉,而这些小事,宫里的太医都能做好。皇后年轻的时候也是个爱热闹闲不住的性子,一听说有游船会,立刻怂恿着素珊一同去玩。

素珊也笑着应下。

翡翠的伤好得很快,到了游船会这一日早已痊愈,素珊想了想,还是带了她一起。

她若真的躲躲藏藏,反而引得方五郎多想,倒不如大方些。方五郎见她坦荡,才不会多疑。

素珊出了宫门立刻就与沈五娘汇合,而后坐着沈家的马车一路出了城门。城外的管道上各种豪华马车络绎不绝,相比起来,沈家的黑马车就显得低调多了。除了沈五娘和沈七郎外,还有沈家另外几个小辈,都是活泼外向的性格,见了素珊也很客气,说了几句话便自来熟。

沈 五娘依旧不改八卦性格,上了马车后就开始絮絮叨叨地说起冯家的是非,又神神秘秘地与素珊道:“珊姐姐你恐怕不知道吧,冯家表面上说是办什么游船会,其实是 想给安王选妃。先前静德长公主想让方家与冯家联姻,结果被冯贵妃也拒了,眼下倒好,就算送上门去长公主恐怕也不愿意再趟这浑水。”

素珊掩嘴而笑,“长公主心里头真是明镜一般。”既然皇后娘娘有孕,不管她此胎是男是女,安王都不似先前那般炙手可热,京城里原本一窝蜂地投向大皇子的局面也顿时反转,大部分都开始持观望态度,更有些心思活络的早已投向了沈家这一边。

恐怕冯家也就是担心这一点,所以才急急忙忙地抛出这个大招,拿出安王为饵,总有些铤而走险、剑走偏锋的家族为了荣华富贵什么都敢做呢。

“我看这冯家上下全都是一群猪,安王殿下乃陛下长子,他的婚事,岂是冯家能做主的?”

这道理就连沈五娘都知道,偏偏冯家却被这十几年来的阿谀奉承冲昏了头脑,素珊很期待他们最后的反应。

翡翠难得地插言道:“没脑子的可不仅仅是冯家人。”她顿了一下,脸上露出古怪的笑意,“安王殿下居然也由着冯家人折腾,自己竟然一点主意也没有么。这脾气可不像当今圣上。”

当今圣上虽然不大爱管事,可心里头却明白得很,继位这么多年,朝中有谁能唬弄住他。冯家表面上在京城里呼风唤雨,可全都是虚的,暗地里投过去的也多是墙头草,关键时候根本不顶用,京城真正的权利依旧牢牢地掌握在陛下手里。

翡翠这话若有所指,只是除了素珊外,旁人都听不出其中的深意,或者就算听出来了,也不会敢相信这是真的。

素珊也笑着点头,“何止性格不像,长得也不像。”

虽说她与安王只远远地打过两回照面,但还是看清了他的样子。老实说,安王长得并不难看,甚至可以称得上俊秀,但与皇帝陛下实在不像。旁人看来,都只以为他肖似冯贵妃,但对知道内情的素珊来说,实在是嗤之以鼻。

沈五娘仿佛忽然被她点拨得开了窍,闻言立刻附和,“可不是,都说安王像冯贵妃,不过我也觉得不怎么像。不瞒你说,我倒觉得安王跟方五哥有几分相似呢,额头几乎一模一样。都说外甥似姑姑,却也有几分道理。”

素珊听得沈五娘这句话忽然心中巨震,脸上顿时变色。

安王与方五郎!她怎么从来就没想到过!

仔 细算来,方驸马身上的嫌疑比孟铄还要大才对。他出身世家,文武双全,年轻的时候在京城里颇有些名声,不然,先帝也不会特特地择了他做驸马。更重要的是,本 朝对驸马并无诸多约束,他娶了长公主之后,一直担任京卫军头领,直到前几年因身体缘故才辞官不就。身为驸马,他自然也能出入王府,甚至比孟铄还要自由得 多。

与孟铄相比,无论是年纪还是身份,显然方驸马都更可疑。

“珊姐姐你怎么了?是不是哪里不舒服?”见素珊脸色不对头,沈五娘心中一咯噔,担忧地问。

素珊愣怔了一会儿,直到翡翠轻轻地推了她一把,她才猛地回过神来,勉强挤出笑脸摇摇头,“我无碍,只是马车有点颠簸,头晕得很。”

“那珊姐姐过来靠一靠吧。”沈五娘体贴地挪开了些,让素珊能舒展开,“我早该让府里多备辆马车的,省得挤到了你。我听说珊姐姐平日里出门坐的都是从南齐过来的特制大马车,里头能睡好几个人呢。可惜京城里没得卖。”

素珊依言往她身边靠过去,闭上眼睛没再说话。

翡翠早发现了她的异样,只是当着众人的面不好询问,心中却不知转了多少个念头,猜测着素珊到底想到了什么。

马车一路行至红湖湖畔,早有下人候在此地,沈九和沈七郎一直骑着马跟在她们马车后,见素珊一行下车,七郎立刻策马上前,关切地问:“翡翠姑娘身体可大好了?”

翡翠连忙朝他施礼,“劳七公子挂念,我早就已经痊愈了。”

“那就好。”沈七郎脸上露出欣慰的笑意,“方五哥和六哥一直愧疚得很,还老念叨着要进宫去看你呢。只是最近京城里不大太平,大理寺上下忙得晕了头,五哥实在走不开身。”

这才多久不见,沈七郎仿佛忽然成熟了许多,说话时的样子不复先前的咋咋呼呼,看起来像个大人了。

他与翡翠寒暄了两句,又笑着朝素珊道:“难得大娘子能出宫,今儿可要玩得尽兴。”

素珊微微颔首。

说话间,孟二郎也骑着马过来了。他今儿穿得甚是清爽,白色织锦上衣,同色下裳,衣领四周却有手指宽的玉色镶边,衬得他一张俊脸愈发白皙,平日里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冷漠似乎也冲淡了许多。

“你来了。”孟二郎毫不在意旁人的目光,一出现眼神就牢牢地锁在素珊身上,清亮的眼睛里浮出温柔的笑意,“我还特特地去了宫门口想接你过来,到了才知道你已经走了。”

周围有人偷偷地朝她们看过来,远处还有人悄悄指指点点,低声议论着素珊的身份。孟二郎在京城里也是赫赫有名的人物,眼下又马上要议亲,不知多少人家都虎视眈眈地盯着,而今忽见他与一位妙龄少女如此亲近,难免好奇。

但素珊来京时间不长,极少出门应酬,二来这两个月来她几乎都待在宫里,认识她的就更少,故识得她的就更少了。

虽然并不畏惧旁人的引论,可素珊脸上却有些发热,她不敢直视孟二郎的眼睛,微微颔首施礼,“原本就是五娘邀我来的,我自然和她一道儿。”

“我倒是想邀你,可怕你不肯应。”孟二郎候着脸皮道,走得近了些,又低声道:“我们家早备了船,一会儿与我一起可好?”

“五娘说沈家也有船呢。”

“哦。”孟二郎早就猜到她不会应,倒也不泄气,笑嘻嘻地道:“那我就坐沈家的船吧。”

素珊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沈五娘悻悻地看了远处像根树桩子似的一动不动的沈九一眼,有些恨铁不成钢。沈九的婚事终于退了,眼下又是大光棍一条,沈五娘一直想要撮合她们俩,可照眼下看来恐怕是无望了。

瞧瞧人家孟二郎的手段,平日里架子端得比沈九还要高,一副生人勿近的姿态,可真正讨好起人来,甜言蜜语、做小伏低,什么事儿干不出来,便是再清高孤傲难以接近的姑娘也逃不过。

沈五娘真真地替沈九叹了口气。

不一会儿,沈家的船靠了岸,孟二郎果然率先跳了上去,毫不嫌脏地帮着船夫将登船的木板放好,尔后殷勤又自然地过来牵素珊的手。

素珊迟疑了一下,抬头看他,孟二郎漆黑的眼睛里闪着期待的光。

“快上船。”他低低地道,声音微微有些沙哑,听在耳朵里却像在故意撩拨她一般,“可别耽误了后面的人。”

见素珊还在犹豫,翡翠当仁不让地抢在了前头,轻轻一跃便上了船,又朝孟二郎笑了笑,伸出手将素珊牵了过来。

“娘子小心。”

素珊忍俊不禁地看了孟二郎一眼,孟二郎也不恼,笑吟吟地跟在她们身后。

其余的人也飞快地登了船。

沈五娘带着素珊上了游船二楼的雅间,孟二郎涎着脸一路跟着,当然,为了避免尴尬,他还是把沈九和沈七郎叫上。

游船二楼全都被打通,只做了一个大大的厅,四周没有墙,除了立柱外便是大大的格栅窗。今日天气好,湖上无风,窗户全都大开着,帷帐也都卷起来,坐在厅中,极目可见湖上的风光,真真地惬意又自在。

众人将将坐下,便有侍女奉上香茗,沈家还请了乐妓在楼下候着,见大家安置下来,便上楼问是否唤乐妓们上来演奏。

沈九朝孟二郎作了个询问的神色,孟二郎点头道:“也好。”

若是乐妓上来,大家都忙着欣赏歌舞,应该就不会总盯着他和素珊看了吧。

今儿一起过来的多是年轻人,又有女孩子在,乐妓们的表演自然也十分高雅。不过孟二郎却没有欣赏乐曲歌舞的心思,他大大方方地在素珊身边寻了个位子坐下,而后便没话找话地与她闲聊,不管沈五娘怎么回头看他,孟二郎依旧面不改色,完全不把沈五娘的目光当回事。

沈五娘有些泄气,偷偷看了看沈九,见他毫无反应,愈发地无奈。

罢了罢了,连她九叔都不以为然,她又何必去操这份心。不管怎么样,作为素珊的朋友来说,孟二郎的确是个值得托付终生的人。

“咦,娘子,那是不是大太太?”一直在观赏湖上风景的翡翠忽然开口道。

素珊随着她所指的方向看去,果然瞧见不远处游船上的王氏。

她起身踱至甲板外,远远地朝王氏挥了挥手,王氏果然眼尖地发现了她,也朝她挥手示意。

两船很快靠拢,沈家下人过来询问是否请王氏登船。

素珊犹豫了一下,点点头,又朝王氏道:“大伯娘今儿怎么出来了?”府里尚在孝期,照理说不该参加这些活动的。

王氏脸上有些不大好看,碍着四周有人不好明说,只一脸无奈地朝她叹了口气。

“这是我们府里的船么?”

王氏摇头,“我们才几个人,实在不必那么大的排场。”她说话时又朝船上看了两眼,压低了声音问:“这是沈家的船?”

素珊点头,又道:“大伯娘要不要来我们船上?”

王氏有些犹豫,小声道:“这是谢家的船,二娘子也来了。”

素珊顿时一滞,面上露出复杂神色,“不是说,谢姨娘过世了么?”谢氏才死没多久,二娘子竟然就出来交际,未免也显得太急切了。

王氏不由得翻了个白眼,“可不是么。偏那冯家送了请柬过来,还不知怎么的被谢家人知道了,谢家特特地过来请。夫人可气得不轻,昨儿还生气地说以后二娘子的婚事她也不管了。”

素珊也不知该说什么好了。

第45章

素珊不愿与谢家有任何牵连,听说是谢家的船,面上顿时露出复杂神色,王氏见状,立刻猜到她的顾虑,遂笑笑着道:“你们船上都是些年轻人,我就不去凑热闹了。”

素珊也不勉强,与王氏寒暄了几句,正欲吩咐沈家下人去开船,忽听得王氏身后传来一个惊喜的声音,“大姐姐也来了?”

是素彩。

素珊的心里忽然生出一种难以言喻的古怪感觉,她和素彩的关系一直淡然疏远,见了面顶多只是打声招呼,连话也没说过几句,素彩忽然表现得这般惊喜,素珊实在是有点瘆的慌。

她凝眉看了素彩一眼,数月不见,素彩似乎又张开了些,眉目间多了些少女的妩媚,因谢氏过世不久,她今儿穿得还算素净,头上只簪了几朵鹅黄色的绢花,显得清新雅致。不过素姗可没有要与她说话的兴致,只朝她疏远地点了点头。

素彩的目光在沈家大船上扫了一眼,笑着问:“大姐姐这是与朋友一起过来的?”

素珊“嗯”了一声,朝王氏颔首施礼,柔声道:“船要走了,一会儿湖中央再见。”

王氏慈爱地看着她,“快去吧。”

素彩脸上的笑容僵了僵,低下头与素珊告辞。

回了厅里,翡翠一脸匪夷所思地低声道:“二娘子这是做什么?怎么仿佛换了个人似的,简直吓死人了。”

素珊也皱起眉头,“我鸡皮疙瘩都起来了,也不知她是不是故意的。”居然跟她演什么姐妹情深的戏码,谁又会信。想到一会儿兴许还会遇到她,素珊愈发地不自在,忍不住打了个哆嗦。

孟二郎一直盯着素姗看,见她与王氏说完话回来后就一脸古怪神色,主仆俩又悉悉索索地说着悄悄话,忍不住低声问:“可是出了什么事?”

素珊连忙摇头,“没事。”见孟二郎一脸不信,她略一犹豫,便将方才遇着素彩的事说与他听,又道:“总觉得二娘子今儿不大对劲。”素彩平日里最是讲究体面端庄,今儿竟不顾国公夫人反对非要出府,实在耐人寻味。

“她总不会以为冲着我亲亲热热地唤两声,我就把心无芥蒂地把她当做亲妹妹吧。”素珊压低了嗓门小声地抱怨道:“她可不像是那种没脑子的人。”

大家都清楚对方是什么人,她却还装作小白花一般单纯无害,到底装给谁看呢。

孟二郎摇头而笑,“不过是个小娘子,实在不必把她放在心上。”

倪府二娘子比素珊小了不到半岁,若是嫡出,府里头早就该相看人家了,偏偏三房没个正经女主人,国公夫人又不爱出门,且二娘生母谢氏名声不好,她的婚事便注定了困难重重。而今好不容易借着冯家下请柬的名义出来走动应酬,那二娘子自然要力图表现得温柔贤淑。

“你可是皇后娘娘身边的红人,多少人想巴结你呢。”孟二郎又开了句玩笑。

素珊却没笑,她可不觉得素彩是想巴结她。

不过,孟二郎说得也没错,不说她身边有翡翠和孟二郎在,就连她自己也绝非寻常弱女子,素彩一个没什么见识的小姑娘,便是想要害她也无从着手。

孟二郎见她心事重重,便绞尽脑汁地说些笑话来逗他开心。老实说,孟二郎这张脸实在不适合说笑话,原本挺有意思的事儿从他嘴里说出来都变得干瘪无味,但素珊见他一本正经努力讨好她的样子又觉得很感动,心里头涌起一种暖暖的情绪。

游船在湖中慢悠悠地荡漾,丝竹之声不绝于耳。

大家在厅里坐了一会儿,觉得有些气闷,纷纷上了甲板观赏湖光山色。孟二郎也不惧旁人的目光,寸步不离地跟在素珊身边给她介绍湖上美景。

“红湖上有三个小岛,最大的那个叫做叠翠岛,今儿的重头戏就在这里。”

素珊自然明白他所指的重头戏是什么意思,不由得有些紧张,拳头也不由自主地握得紧紧的。过了今天,是不是一切就能真相大白了。

“不过,”孟二郎看了她一眼,未雨绸缪地道:“你也不要报太大的希望,毕竟这么多年了,便是他身上原本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这会儿恐怕也都处理掉了。”

素珊脸色顿变。她并不傻,这种情况其实早就该想到的,可她就是不愿去想,宁可相信安王身上有着不能付诸于人的秘密。可事实加入真如孟二郎所言呢?她们找不到任何可以证明安王身份的线索,接下来要怎么办?

“总有办法的。”孟二郎悄悄地朝素珊伸出手,在距离她一寸的地方又停了下来。再往前一点点,一点点就是她纤细的柔荑,白皙得犹如初冬时清晨的细霜,不知道是不是也那么冰冷清凉,还是会带着淡淡的温度?

船很快到了叠翠岛,船夫小心翼翼地靠了岸,又过来招呼众人下船。

叠翠岛上景色极佳,因正值春日,百花盛开,目不暇接,更有大片竹林和说不出名字的花树,微风一吹,便有花瓣雨纷纷扬扬,犹如仙境一般。

但素珊的心情并没有因为此景有所好转,孟二郎见状有些后悔。

冯家是今儿的东道,又有心显摆,早将叠翠岛上妆扮得美不胜收。虽然冯沈二家不和,但明面上冯家却不敢对沈家有丝毫失礼,更何况船上还有孟二郎在。见沈家游船一到,便连忙有管事上前迎接,殷勤地将众人引至湖边凉亭歇下。

岛上的码头接二连三又有不少船靠岸,小小的叠翠岛不一会儿就热闹起来。

见沈家众人在凉亭里休息,便熟识过来打招呼,见了素珊,只当是沈家的娘子,倒也没什么人多问。

今 儿这游船会说是替安王选妃,但其实也并非都冲着这个来的,一些人是过来看热闹,更多的则是想趁着机会给自家孩子相看婚事,似孟二郎和沈九这样的青年才俊自 然备受关注,虽说他们俩年纪稍稍大了些,可家世显赫,且相貌出众、前途无量,更重要的是二人还一直洁身自好,这几年里也未曾传出过什么乱七八糟的事儿,总 的说来依旧是女婿的上佳之选。

于是,这凉亭里客来客往好不热闹,不一会儿,小小的亭子里便坐满了人。终于有人好奇地问起素珊的身份,待听说是镇国公府的大娘子,许多人的脸上便露出古怪又复杂的神色。

素珊进宫的事京城知道的也只有与皇后交往密切的那几家,旁人却是不晓得。一提到镇国公府的大娘子,大家所想起的多是国公府里的那堆乱摊子。

“镇国公府啊。”有个小娘子嗤笑了一声,又看了素珊一眼,目光中带着毫不掩饰的轻蔑。

沈五娘的脸色当即就变了,可又不好说什么,毕竟人家也不曾明说镇国公府的不是。

素珊却没什么反应,一脸淡然地接了一句,“是呀,镇国公府。”她的表情镇定自若,完全没有把那小娘子的奚落放在眼里。

有时候无视比轻视要更让人难堪,那小娘子当即就白了脸,气鼓鼓地瞪着素珊,口不择言地道:“不过是个破落户,还在摆什么威风。”

镇国公在朝中是个老好人,几乎从不得罪人,当然这是说得好听,不好听了说是胆小怕事。护国长公主在世时,还能有所依仗,等她老人家一过世,府中诸人丁忧在家,国公府自然不复以前的声势,便难免有些人狗眼看人低。

素珊这会儿心里头正烦着,陡然被人挑衅,心里头只觉得窝了一肚子火。她一声轻笑,斜睨了她一眼,道:“连镇国公府都是破落户,小娘子定是出身显贵了?可真看不出来。”

她毫不客气地朝那小娘子身上打量了一番,衣服、首饰,就连腰间大带的络子都不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