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后面的日子会怎么样呢?

静静躺了一会,裴月明忽然想起很久之前的目标。

安稳生活。

趋吉避凶,审时度势,这是她当初刚穿越过来的时候,经过一番客观评估后才制定下来的。

这是最有执行性,也最合适她,对她最好的生存方式。

虽是个陌生的异时空,但按着这个规划走下去,她觉得自己也是能过得很好。

谁知计划赶不上变化呢?

裴月明怔怔了片刻,说起来,自己有多久没有想起这个安稳计划了?

不知什么时候起,她乐在其中。

她苦笑。

经历过,心野了,以前做的心理建设不顶用了。

波澜壮阔过,释放本能之后,有点没法甘于平淡了。

以致于她听闻互换问题解决在即,第一反应居然不是高兴。

而是失落。

怔忪过后,怅然若失。

她舍不得,心有点收不回去了。

裴月明苦笑,怪道人家说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去巫山不是云。

到这一可,才深切体会到这两句究竟有多妙。

她有点颓然。

其实,倒不是说萧迟不好的。

萧迟很好,裴月明很相信,不管换不换,都会如现在一样的,只要她愿意。

可现在萧遇被废,萧逸也这样了。

就剩他一个了。

在宁王府里头,两人是爱怎么样就怎么样的。

可换成后宫……

王府和后宫是不一样的,不是段至诚周淳葛贤蒋弘等人认可了就没问题的。

诶。

裴月明揉了揉脸,苦笑。

这个真是个该死的古代!

……

不知躺了多久,模模糊糊睡了过去。

天蒙蒙亮的时候,隐约听见外面收拾的动静醒了。

头疼,腰疼,昨天滚下碰到的那个位置,磕得狠了,当时感觉不大明显,睡了一觉后,有点起不来。

裴月明一动,嘶了一声,她正打算缓一缓再慢慢坐起,忽闻外头急促的脚步声。

是快马!

嘚嘚急促马蹄一路狂奔,最后近前戛然而止,滚落下奔跑的脚步声繁杂了起来。

“娘娘,娘娘!!”

“什么事?!”

是邬常的声音,又惊又急又怒,声音都变了调,听得人一下子紧张起来。

“不好了!”

邬常急声:“矩州文州急报!靖王死了!!大公子已反!!”

裴月明霍地坐了起身:“什么?!”

靖王死了?

怎么可能?!

之前几日靖王还活蹦乱跳的啊。

他打马从矩州城赶至伏牛山,一百余里,半日即至!哨探亲眼见的,腰背挺直精神矍铄,完全没身体问题!

一个不可思议的答案,难道……萧琰把靖王给干掉了?

不能吧?

那萧迟呢?

萧迟那边什么情况?

忽一种不祥预感油然而生,裴月明一撩帘子冲了出去,“殿下呢?殿下那边可有消息?!”

……

时间回溯到前天夜里。

萧琰打马疾驰在回伏牛山的路上。

夜色漆黑如泼墨,淅淅沥沥的雨打在斗笠帽檐和蓑衣外缘上,马蹄踏翻泥泞,溅起黄浊水花。

心腹不着痕迹靠近,转弯时一夹马肚,低声道:“王爷今日下午突至伏牛山,一到,立即命黄将军调整军中人手,清点军备。”

靖王一连三道急令召萧琰折返,最后一道命令,传令人是靖王的亲卫队长施舫。

施舫客气恭敬,却不容质询,带来的人也很多,声势不小,不容拒绝。

萧琰从善如流,遂折返。

他十分配合,目前也在回伏牛上的路上了,施舫完成任务盯人没这么紧迫,心腹就抓紧机会汇报情况。

靖王傍晚到的伏牛山营地。

同来的还有大将黄渊及两位公子,并一众大小文臣武官。一到地方,立马吩咐黄渊汰换人手。

原话是,“但凡军中要位,不拘大小文武,一律尽快汰换之!”

黄渊立即应是而去。

萧琰留在伏牛大营的人立马紧急给他传讯。

心腹有点焦急:“这靖王,怎么好端端的就……”

萧琰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冷笑一声:“还不明白吗?”

必然是萧迟不知从何窥破了他们的计划了。

他眯了眯眼。

好。

既然如此,也罢。

萧琰没再说话,也没露出什么惊慌之色,飞奔回到伏牛大营正厅下马,看着,就如平时一般,让知情者见了不禁诧异其心理素质之上佳。

梁鸿冷哼一声,目光淬毒般上下刮了对方好几遍,不过他没说什么,到了如今,并不需要他出手处理萧琰。

他静候佳音即可。

守卫入内通禀。

这时,天色已经大亮了,偌大的正厅灯火通明,上首端坐靖王萧荣,下手伫立一众臣将幕僚,打头一个,正是大将黄渊。

靖王暴怒过了,此时表面貌似平静他挑了挑唇,笑意森森,吩咐黄渊:“把他叫到书房来。”

黄渊身长九尺,肃然魁梧,乃矩州第一大将,治军了,悍勇无双。靖王驾下一文一武,文说的是萧琰,武说的则是这黄渊。

靖王让他,其实有押解的意思。

黄渊信步而出,言简意赅:“瞿司马,请。”

得见如此阵势,梁鸿心里畅快,连连冷笑。

萧琰视线扫过他,挑了挑唇,淡淡一笑,转身而去。

“秋后的蚂蚱,还敢蹦跶!”

不在意梁鸿如何露骨讥讽,萧琰神色始终不变,不紧不慢,当先而行。

黄渊随其后。

一前一后,进了正厅一侧的大书房。

靖王正在打量这室内摆设,他明面上的矩州大营还有十万兵马,不是常常能有空过来,这边的事情,多交给“瞿炎”。

不知不觉之中,这伏牛山大寨处处都是对方的痕迹,不知不觉,渗入进去。

正如此人目的,无声潜藏,渗透蚕食。

身后门响,黄渊押着萧琰而入。

靖王霍地转身,眯眼看去,上上下下打量萧琰,此人到了如今,居然还镇定自若,不露丁点惊慌?

他该说,真不愧为昭明太子之子吗?

靖王冷笑一声,一拂袖坐于上首,黄渊关上门,无声立在他的身后。

“本王该说荣幸吗?昭明太子之子,居然屈就于本王驾下,称臣多年。”

他冷冷地说,居高临下,目露厉色:“萧琰!你还敢回来?!”

不逃不窜,事败后居然还敢这般泰然自若出现在他面前?!

靖王怒极,“砰”一声茶盏落地粉身碎骨,“真是不见棺材不落泪!!”

他正要扬声喊人进来,将此贼押下去严刑拷打,务必审清其布置并亲信势力。

不想,萧琰先说话了。

他淡淡道:“不是王爷召在下回来的吗?”

他直视靖王,忽而淡淡一笑,说:“靖王殿下,你知道你今日之举有二错,你知道吗?”

靖王皱眉。

萧琰低头,不紧不慢理了理衣袖,抬首:“其一,你不该到伏牛山来。”

“其二,”萧琰缓步上前,微笑看一眼黄渊:“你不该带黄渊来。”

靖王一愕,忽“锵”一声长剑出鞘的锐鸣,自身后而来。

他心一突。

来不及反应,忽觉脖子一凉。

黄渊倏地长剑出鞘,寒芒乍山,他迅速反手在靖王颈间一划而过。

剑刃太过锋利,黄渊武艺了得速度太快,以至于割裂皮肉都没有多少感觉。

靖王僵住,瞪大眼睛面前的萧琰,又慢慢转身,指着黄渊,“你,你……”

怎么可能?!

他救了重伤被追杀的黄渊,助其成家立室,安身立命,又一而再再而三提拔,委以重任,可谓恩重如山。

而黄渊二十年来,是一直忠心耿耿的。

萧琰是怎么能收买的了他的?有什么是萧琰能给黄渊而他不能的?

靖王简直不可置信。

“嗬,嗬嗬!”

他指着黄渊,目眦尽裂。

黄渊的表情却很平静,收剑回鞘,无声几个大步,立在萧琰身后。

“我来告诉你罢。”

萧琰俯身,挑了挑唇:“黄渊不姓黄,他姓牧。”

当年昭明太子座下两大心腹,一文一武,文是窦广,而武则是牧渊。

甚至牧渊还是他的表兄。

昭明太子薨逝后,当今即位,窦广这种文臣还好,掌兵权如牧渊那是必须尽数汰换的。

于是乎,在建安二年,牧渊被告贪渎军饷,而后革职去官,号枷流放西南。

他逃了出来,遍体鳞伤,这才有了重伤被靖王所救的事。

靖王以为他发掘了一名天生将才,实则牧渊早已在军事上崭露头角多年。

牧渊养好了伤,很快和窦广取得联系,后决定在矩州蛰伏下来。

说起渗透蚕食,牧渊才是第一个。

矩州是一个不错的地方,很合适发展成大本营,所以萧琰长成后,由牧渊设法安排人荐入靖王驾前,一文一武,双管齐下。

这伏牛山独立在边缘,他一来就盯上了,这么多年下来,早已经被渗透得七七八八了。

萧琰当然镇定自若。

他冷冷看着靖王捂着咽喉“嗬嗬”两声,砰地到底,冷哼一声。

也好。

本来他就打算回头再设法解决了靖王,而后扶持大公子上位,以彻底掌控矩州的。

现在也好。

看看天色,快中午了,大雁山那边大概已经开始了。

萧逸。

他哼笑一声。

发现萧逸暗中坑了他一把后,接着又发生了靖王的变故,他立即调整了计划。

“牧渊,你立即领大公子返回矩州城,接掌王位,尽快收拢矩州大营!”

至于这伏牛山大寨,“叫吴凡来!”

目前所有事情,都及不上歼杀萧迟重要!

如果他没猜错,萧迟必然伏兵在伏牛上通往大雁山的必经之路上,意图及时补刀斩草除根。

萧琰将矩州诸事俱交给牧渊等心腹,伏牛山大寨,非己方者一律拿。

他迅速点齐三万兵马,下令急行军,以最快速度直扑大雁山。

作者有话要说:本来想让小迟子今天出来的,来不及了,明天吧,明天周末咱们加更哈! (*^▽^*)

比心心~ 明天见啦宝宝们!(づ ̄3 ̄)づ

第121章

事态的发展, 简直震惊了所有人。

谁也没法想到, 萧琰竟然能杀了靖王, 而后点齐三万兵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 直奔大雁山。

“报!!”

“急报!伏牛山大寨寨门大开, 驻兵倾巢而出直奔大雁山!!”

哨马狂奔折返的时候, 所有人都怀疑自己听错了。

哨兵在剧烈喘息着,他们也是刚刚循着线索寻摸到大寨大致位置,一看登时大惊失色。

“……目测, 目测有三万上下。”

“先锋是骑兵,约三千许, 可能有四千,进军速度极快,尾随卑职而来,最迟半个时辰内即可逼近山坳!”

形势急转直下。

坏消息一个紧接着一个。

萧迟震惊:“这靖王怎这般无用?!”

这话简直是在场所有人的心声!真的, 万万没想到, 靖王心存反意二十年,苦心经营, 雄踞矩州, 连皇帝都心存顾忌多时,他最后竟然马失前蹄, 栽在内部一叛徒手中。

都提前获悉萧琰不轨了,他堂堂靖王竟然收拾不了一个内叛吗?这还是在自己的老巢里头啊!

可结果就是靖王人在伏牛山,而萧琰现在把寨藏私兵全部带出, 不用说,他不死也差不离了。

怎么会这样?!

完全措手不及,震得众人一时半会连话都说不出来,

但只一瞬,立马就得回神。

“我们现在怎么办?”

现在可不是震惊和追根究底的时候,形势急转直下,危机迫在眼前!

该怎么做,得马上拿出章程来!

走,还是不走?

敌军也有哨马,三千兵马动静说大不大,说小也绝对不小,一旦动起来,很快就会被敌军哨探发觉,进而锁定位置的!

可若不走,这处可是去大雁山的必经之路,留下来只会被人包饺子。

萧琰三千骑兵作先锋,还有半个时辰就到了!

阴云急速流转,山风呼呼,虫鸣鸟叫都停了下来,山坳内死寂一瞬。

萧迟眉心紧蹙:“……遁离是必须的,敌众我寡,可我们不能直接这么走了。”

“我们得设法先解决了这几千骑兵!”

霍参闻言一诧,这宁王没统过兵,甚至没有接触过真实战事,竟也能一语正中核心关键?

是的,走是必须的。

敌众我寡,留下来必死无疑。

可这走,也不能直接夺路而逃,这是下下策。

需知骑兵机动灵活,不管转移还是作战能力都远超步兵,以一当十不是玩笑话。

说跑,步兵绝对跑不过骑兵。

贸贸然撤退,结果和留下来差别也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