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庚将信将疑,“真的?”

“比珍珠还真!”玳珍举着手道:“那可是我亲娘,她还能不关心我么。”

徐庚这才暂且信下,又细细问起她的身体状况,玳珍简直都快吃不消了。好不容易终于把话题转到别处,“…大兄的婚事就定在五月初,家里已经休整得差不多了,我爹趁机把家里其余的几个月院子也都重新布置了一遍,你要不要去瞧瞧?”

徐庚立刻意动,“好呀,霍家的家具也该送过来了吧?”

“说是今儿差人过来看院子的,也不知来了没有。”玳珍的脸上露出得意神色,“不是我自夸,我们家现在的院子整个京城也找不出第二个来,虽然比不得皇宫富贵华丽,可论起舒适来,绝对不比皇宫差。”

于是二人又屁颠屁颠儿地去了辛府。

到家的时候,恰巧碰到霍家派了人过来,听说太子殿下到了,慌忙过来拜见。徐庚客气道:“我来府里也是做客的,你们不必如此见外。”说罢便笑眯眯地与玳珍一起进了院子。

霍家人目送这他们俩进屋后,这才悄悄抹了把汗,心道难怪外头都传着说太子殿下与辛家交好,果然所言不虚,不说辛大人,太子殿下对辛府的小郎君也如此和颜悦色,简直就像自家亲戚一般。大娘子这门亲事,果然是不错!

霍家这几位管事的态度也愈发地亲切随和,不管辛府下人问什么,他们都格外客气,宏叔见了,私底下也暗暗与其他管事道:“都说霍家是武将世家,府里不懂得调教下人,果然都是谣言,这几位不是就挺进进退的。”

下人连连附和。

玳珍到底不好把徐庚带进自己闺房,便索性也将他带到了瑞禾的院子里。大梁朝的达官贵人们也时兴修园子,不过这园子到底怎么修彼时还没有形成一门学问,各家的园子也修得十分“有创意”,有雅致精巧的,自然也有疏阔威风的,但似辛家花园这般移步换景且舒适雅致的却是头一回见,不说那几个霍家管事,就连徐庚也颇为震惊。

“怎么样,好看吧?”玳珍得意洋洋地道,又拉着他往盥洗室走,“这边还有浴室和…什么间来着?”

小稻小声提醒,“是卫生间。”

“对对对,就是恭房。”玳珍掩嘴而笑,“一会儿你见了可别吓一跳。”

金子终于忍不住插嘴,“恭房那种污秽之地有什么好看的?殿下小心沾上一股子臭味儿。”

玳珍被他质疑也不恼,一路小跑地在前头带路,然后奔到浴室和厕所门口一把将门打开。

徐庚和金子齐齐瞪大了眼,这屋里四面都砌着浅色的地砖,地上也是青砖铺地,屋里有个齐腰高的台子,上头放着个瓷器烧成的圆盆,偏偏这盆底还有个小小的圆洞,也不知到底用来干什么。台上方架着个奇形怪状的玩意儿,金子好奇的伸手戳了戳,小声向徐庚禀告,“殿下,里头是空的。”

徐庚也上前摸了摸,仿佛是铁还是什么东西铸成,圆筒上方还有个把手,他轻轻往左右拨,没拨动,尔后又往上下抬摁,果然,这玩意儿轻轻巧巧就被他抬了起来,圆筒中瞬间淌出一股清泉,落在圆盆中,吓得徐庚往后退了一步。

“咦——这是什么道理?”徐庚觉得自己就像个乡巴佬,既好奇又疑惑,问东问西地向玳珍请教,玳珍刚开始还能说上几句,一会儿就招架不住了,败退道:“可别问我了,你要实在想知道,就去问我爹吧,要不,我娘也成,这园子就是我娘设计的。”

辛家果然是藏龙卧虎!

辛一来难得去了衙门,徐庚思来想去,还是决定去向黄氏请教。也许是上辈子受过辛一来的教育,徐庚对女性还算尊重,当然太后和上辈子给他戴绿帽子的那位除外——所以,对于向一个妇人请教问题,徐庚并没有什么心理压力。

去的路上玳珍还跟他絮絮叨叨,“以后我要是成亲了,家里头也一定要修成这样。”

徐庚微觉意外,“辛先生只给瑞禾院子里修了,别处都没动么?”

玳珍惊觉自己好像又说错了话,“我院子里…这不是还没修好吗。”

徐庚有些心塞,才多大点儿年纪,这就想着成亲了,他一定得去找辛先生告状,让他好好管管小三郎。

第63章

徐庚说到做到,过了没两天,果然被他找到个机会与辛一来单独说话,遂“不经意”地把小三郎“恨娶”的事儿向辛一来提醒了一番,又道:“瑞禾都还没成亲呢,小三郎也太急性了。大好男儿怎么能一心沉醉于温柔乡中,该心怀大志才对。”

辛一来笑呵呵地点头应是,可脸上的表情却明显没把这事儿放在心上,徐庚又不好说得再明显,只得把满肚子的不满全都咽了下去,心里头别提多憋屈了。

与此同时,辛家那新鲜的浴室和卫生间也传了出去,见过的人说得活灵活现,没见过的却不信,一个恭房还能修出个花来不成——但辛家来访的客人明显多了不少。辛太傅跟朝中群臣的关系不远不近,贸贸然登门似有不妥,但凡是交往稍稍亲密些的,如武英侯府与胡祭酒家,几乎立刻就有人上门询问,就连鸿嘉帝也得了消息,把徐庚唤去问了一通,尔后又金口玉言地下令让辛一来也给他做个一模一样的。

对着鸿嘉帝辛一来答应得挺爽快,但换了别人可就不一样了,就连武英侯亲自发话,辛一来也一口回绝,“不成,做不来。”

武英侯怒道:“你少跟老子来这套,不就是想要钱吗,老子还出不起这点银子?”

辛一来摊手,“侯爷,您看我是缺银子的人么,这确实是不好做啊。要说样子,谁都做得来,不外乎是请几个工匠依样画葫芦地把东西烧好,可重要的是导水系统,导水——明白吗?”

武英侯眉毛都快打结了,“什么鬼东西,老子听不懂。你自个儿家里头做得好好的,还答应了给陛下做,怎么到了我们家就不成了。怎么着,这是看不上我们侯府呢?我可告诉你,别说是你这混蛋小子,就连你们家老子我也敢收拾。”

辛一来特别无辜,“还是侯爷呢,怎么这么不讲道理呢。您知道我一向见钱眼开,若是真能做,怎么会把到了手边的银子往外推。您来过我们府里,想必也知道我们家这地方原本是前朝福亲王的旧邸,虽说已经过去了上百年,旧房子早已推倒重建,可当年引北景山泉进府的旧道还在,正巧铸造院多了些废铁,我便让工匠们把水管重新修葺了一番,这才把水给引了过来。您府里头平日里用的都是井水,我哪有本事把它引上来?”

武英侯听得懵懵懂懂,但多少还是有些明白了,“照你这么说,我们家真做不了?那旁人府里呢?”

辛一来摇头,“一时半会儿我是没办法,不过您放心,真等我想出办法来了,头一个就给您做。”他也不是想不出法子来,就是太懒,眼下家里头又忙着准备瑞禾的婚事,他哪有闲工夫做这个。再说了,眼下他们府里是独一份儿,说出去多好听,瑞禾成亲的时候也有面子,其他的都等新媳妇进门后再说。

他说得这么斩钉截铁,武英侯也不好意思再勉强,反正别家都没有,也不会有人跑到他面前来炫耀,这么一想似乎也没有什么大不了。

武英侯还算好说话,慧王那边却十分不高兴,府里的管事往辛家跑了几回依旧没结果,慧王一怒之下竟跑到太后面前去告状了,“…我这正经的亲王府里还轮不上,他一个小小的侍郎倒比我家里头还风光,简直成何体统。”

太后隐约听说过此事,闻言倒也不还算公正,“人家自己做出来的东西还不能给自己用了,你这是什么道理?眼下辛家老小正正地受宠,这个那个的不知给国库添了多少银子,你要是因为这么点小事就跟人家过不去,小心朝臣们说你小心眼儿。”

慧王自然也知道这个道理,他演了这么多年的贤王,当然晓得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只是心中到底憋闷,又道:“辛一来说我那王府没有活水所以才做不了那浴室,您帮儿臣跟皇兄提一提,我也去北景山引道泉水过去。没道理辛家能引,我府里偏做不了。”

太后顿时就恼了,怒道:“胡来!你真是越大越没有脑子了,这种事情也是能随便乱来的么。前朝福王为了引这道泉水劳民伤财,引得天怒人怨,背负了多少骂名,就连史书上都记了一笔,你不引以为戒,反而还没事儿找事儿,这不是故意给御史们递上把柄吗?”

慧王甚是委屈,“儿子就是心里头不痛快,凭什么他一个臣子过得比我还好。”他心里痛恨的可不仅仅只是这么一件,原本太子不争气,朝臣们对他颇多赞誉,慧王觉得只等鸿嘉帝驾崩,他多的是机会把徐庚拉下马自己顶上,可如今呢,徐庚好像忽然变了个人似的,不仅把朝中政务处理得妥妥当当,而且对他这个叔叔也不见丝毫敬意,慧王总有一种隐约的感觉,徐庚对他特别有敌意。如今好歹有太后帮衬,便是徐庚有心对付他也多少有所顾忌,可将来一旦太后薨逝,徐庚还不知道怎么收拾他呢。

一想到这里,慧王就愈发地心烦意乱。

太后也知道慧王的脾气,别看他平日里显得多么温润和煦,骨子里却是个小心眼儿,若不是这些年她一直看着管着,还不知要闯出多大的祸事。

说实话,前几年太后还是野心勃勃地想要把儿子送上皇位,可这两年过去,她的心思却淡了许多,并不是因为心态变化,而是看清了局势。太子虽然年幼,行事却极有章法,且眼下已基本赢得了朝臣的认可,且鸿嘉帝对她又颇为防备,太后便是想使坏也没没有门路。先前送到徐庚身边的宫人们这两年基本都被打发了出来,长信宫里一个眼线都没有,就不用说什么左右太子的婚事了——鸿嘉帝压根儿就没有要过问她的意思。

见太后脸色有异,慧王有些急了,“母后,您这是什么意思?莫非连您都不管儿子了么?”

太后摇头,“眼下我还要怎么帮你?皇帝这皇位坐得不知道多稳当,太子也甚得民心,我们能怎么办?我们朝中又没有什么人脉,便是连谢家都不如,怎么去争?”

“您这是打算就这么放弃了?”慧王霍地跳了起来,高声喝道:“您忘了当初是怎么跟我说的?都是先帝嫡子,他哪一样比得上我,凭什么就他能当皇帝,我却不成?这些年我韬光养晦为的是什么?您让我老老实实不要结交朝臣,我都依了您,现在您却跟我说这种话,我却不肯听。”

“不然你还想怎样?”太后怒道:“就凭你手里头养的那些私兵还能有什么大出息不成?真要造起反来,皇帝一根手指头就能捏死你。铸造厂那边的试炮声没听过吗,他只需拉上几尊跑就能把你的府邸轰平。”

慧王这会儿正怒火攻心,哪里听得进这些话,他理也不理太后,一甩袖子便冲出了宫去。太后生怕他情急之下会干出什么不理智的事,连忙吩咐宫人追过去,“把王爷看好了,别让他出去。”

慧王一路疾行回了王府,越想越恨,把书房都砸了大半。府里的妻妾和幕僚们都吓得不轻,压根儿就不敢往他院子里靠。直到晚上,慧王这才稍稍恢复了正常,继续摆出一副礼贤下士的姿态,吩咐下人把几个心腹幕僚召进议事厅。

几位幕僚进屋后,慧王也不拐弯抹角了,径直道:“我想争夺大位,诸位有何建议?”

这几位幕僚都是慧王心腹,在王府也住了许多年了,对慧王的心思早已了如指掌,闻言并不奇怪,反而纷纷称赞他有进取之心,又道:“以属下看,今上对殿下恐有防备之心,若是殿下你贸然出手,今上必然察觉,若是事情败露,以王府这点人马恐怕实非朝廷之敌。”

慧王闻言点头,“你说得对,本王自然不能与他硬碰硬。”

“既然如此,那便只有鹬蚌相争,渔夫得利了。”

“什么意思?”

长胡子幕僚得意道:“今上膝下有皇子六人,那几位年纪小的也就罢了,太子与二皇子年岁却相仿,太子娘舅史家那是堆糊不上墙的烂泥,可二皇子外家谢尚书却在朝中根基深厚,且宫里头还有贵妃帮衬,我就不信谢家会没有夺嫡的心思。”

“谢家有这心思也没有。”慧王不屑地摇头道:“我没瞧见这两年我那皇兄的做法,老二年岁也不小了,说起来只比太子小半岁,可太子打从十五就开始跟着议政,老二却一直在宫里头读书,这眼看着都十七岁了,皇帝依旧没有让他当差的意思。这两年还总打压谢家,这意思再明白不过了。”

长胡子幕僚笑道:“重点不在于今上怎么想,而在于谢家和二皇子甘不甘心。只要他们不甘心,总有一天会破釜沉舟,让所有人大吃一惊。”

“总有一天,总有一天…这到底是什么时候!”慧王不耐烦地道:“难道要本王等到头发胡子全都白了不成。”

长胡子幕僚微笑,“殿下,他们不动,我们就不能推一把么?”

第64章

转眼就到了瑞禾的婚礼,五月初,霍家给大娘子添妆,原本以为只有些许亲戚和平日里往来得较多的朋友,没想到到了这日,家里头竟然来了不少意料之外的客人,几位长公主,京城赫赫有名的权贵宗室,甚至连太后和鸿嘉帝都差人送了些东西来添妆,虽然东西算不得多么贵重,可但凡沾上内造二字,便立刻身价倍增,与众不同,反正霍家几位太太都看红了眼,上门的亲戚们也被这皇家的恩宠给惊到了。

鸿嘉帝那边还能说是与霍奇的总角交情,可太后和其余的权贵宗室却又在看谁的面子?霍家老爷子早已荣养数年,在京中的体面大不如前,霍奇虽说是陛下旧臣,可到底只是三品武官,哪有如此大的脸面,众人不傻,立刻猜到这都是因为辛家之故,一时间不由得愈发地觉得这桩婚事实在沾了光。

到了晚上,霍奇让府里的管事把礼单整理了出来呈给霍老太太看,老太太倒还镇定,几个弟媳的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只可惜无论她们怎么眼红也只能看一看,可不敢生出丝毫觊觎之心。

婚礼前两日,霍家的嫁妆单子也送了过来,一共一百二十抬嫁妆,单子上写得清清楚楚。前头三十抬是霍家公中所出,霍老爷子亲自发话给大娘子多添了一万两银子,故东西置办得很是体面,至于后头的九十抬嫁妆,除了十抬是前一日添妆的东西外,余下的八十抬都是已故霍大太太留下的,田庄店铺应有尽有,其中十几抬绸缎布匹藏得久了,略嫌陈旧,大娘子的舅家便作主通通换上了新的。

这几年京城就流行十里红妆嫁女,一百二十抬嫁妆并不算多么出格,只是等到东西真正抬了出来,观礼的众人才发现每一抬都塞得满满的,简直都要溢出来,真要算起来,何止一百二十抬,两百抬都不止。更让大活儿议论纷纷的是,嫁妆抬到辛府门口时,其中一抬嫁妆的杆子被压断,盛满绫罗绸缎的匣子摔下地,竟赫然从匣子里摔出一堆金豆子,明晃晃的简直闪瞎了大伙儿的眼…

不出两日,这消息便传开了,大家伙儿都知道辛家大郎娶了个金人儿,一时间又是艳羡又是嫉妒,没少说酸话,还有人醋溜溜地私下抱怨道:“我说怎么他们家千挑万选找了这么个姑娘,一没家世,二没才貌,还是个丧母之女,敢情辛侍郎才是真正的聪明人。”

也有人立刻反驳,“行了吧,人辛家还能缺钱,也不看看京城里几个最赚钱的生意都是谁开的。”

至于霍家,二太太和三太太都快气晕了,偏生又不敢去跟霍老太太说,只得向丈夫抱怨。霍家老二和老三虽然平庸了些,却并非愚蠢之人,闻言只呵斥道:“那几抬嫁妆都是大侄女舅舅准备的,他们舍得给侄女置办嫁妆,还得让你们同意不成。”

“这话也就你才信,那么多金子,他们贺家能舍得?再说了,真要是他们置办的,大可大大方方地写在嫁妆单子上,何必这么藏藏掖掖,分明就是大伯私下藏匿的钱。”

霍家老二狠狠一拍桌子,怒道:“你说什么?我给你几分脸面你就开起染坊来了,我大哥也是你能说的吗?别说这金子不是他给的,就算真是他给的又怎么样?这些年他在军营里出生入死,还不都是为了我们霍家。十几年来何曾从府里拿过一分一毫,倒是每年都往京里送年礼。他要给自己女儿置办嫁妆,谁敢说个不字?日后你若再在背后嚼舌根,别怪我不客气。”

霍家顿时就消停了。

再说辛府,瑞禾是嫡长子,这婚事自然要大办。辛一来其实已经尽量少发请柬了,结果还是有一队又一对不请自来的客人。大喜之日,总不能把客人们撵走,好在黄氏早就猜到可能会出现这种局面,故提早做了准备,府里头这才不至于乱了手脚。

这日京城的达官显贵来了大半,作为辛太傅的学生,徐庚自然也不甘落后。依着他的想法,是打算在府里头待一天的,好说歹说才被金子给劝住了,“…殿下您也替辛大人想一想,今儿辛府定然忙成一团,您这一去,辛大人怎么也不能把您丢在一边,只得陪着,那别的客人怎么办?”

徐庚有些气恼,“照你这么说,我不去才好了。”

“您不去也不成。”金子无奈摊手,“您若是不去,朝臣们还以为您跟辛大人闹矛盾了,说不好明儿就传出什么乱七八糟的消息。您也知道有些人就是墙头草,若是误以为殿下与辛家反目,恐怕过不了两天,陛下案头上就有参他的本子了。”

“去也不是,不去也不是,真是气死了。”徐庚一边发火,一边又让金子给他挑衣服,等梳洗完毕,掐了个合适的时间终于出门。

辛府门口果然客如云集,好在宫里的马车与众不同,众人一见连忙让出路来,徐庚这才得以进门。

太子驾到,辛府的气氛愈发地热烈,不少人使劲儿地往这个方向挤,想要趁机跟徐庚搭个话,表现表现。辛一来却赶紧将他迎入府中,一路领到偏院花厅亲自作陪。徐庚与他客套了几句,见不断有下人过来禀告事宜,便道:“今日客忙,先生不必管我,且先去迎客就是。”

话是这么说,辛一来却不好真的把他一个人撂在这里,便吩咐下人唤瑞昌过来作陪。徐庚心中,想开口去请小三郎,只稍一迟疑,辛一来已经急急忙忙地出了门。徐庚颇觉失望,可眼下辛府忙成这样,他也实在不好再作要求。

很快的,一脸正直的瑞昌进了屋,依足礼数向徐庚问安。徐庚连道不必客气,亲自将他扶起身,目光在他脸上扫了一眼,略觉意外地道:“你跟三郎怎么越长越不像了。”前两年的时候还挺像的,一看就是双胞胎,而今再看,瑞昌俨然已经是个瘦高青涩少年郎的模样,脸上有了些许棱角,而小三郎则显得明亮柔软,像个…女孩子。

瑞昌绷着脸一本正经地回道:“小时候长得像的,长大后都会变样。双胞胎都这样,不稀奇。听家父说,太子殿下也学了他所著的《数理入门》一书,不知有何见解?”

徐庚心里头一咯噔,顿觉心虚。他虽然对数理之道颇有兴趣,可最近不是生病就是忙着朝中政务,哪有什么空去学数理。正想着找个什么话题把这事儿给岔开,瑞昌已经从怀里掏出一本书来,道:“这是幼时家父给我出过的题,太子殿下要不要做做看,很简单的。”

说罢,他已经不由分说地把书塞进了徐庚手里,又格外“体贴”地给他找了支细细长长的鹅毛笔,“这个比毛笔好用,殿下用这个吧。”

简直就不给他拒绝的机会!

徐庚硬着头皮把这棘手的玩意儿接了过来,翻开书第一页,妈呀完全看不懂。抬眸瞅一眼瑞昌,他正用“我就说了很简单吧”的眼神看着他,徐庚觉得心好累。

他费了一刻钟的时间终于解出了第一题,抹了把汗,把解题纸拿给瑞昌道:“你看看是不是对的。”

瑞昌只扫了一眼,露出满意的神情,迅速点头,“答案没错,殿下果然是学过的。”

徐庚的心将将放下来,又听到他理所当然的声音,“不过这道题有四种解法,殿下您还可以试试别的方法。”

四…四种!

徐庚觉得他今天来辛府就是个错误。

等到辛太傅终于得到消息过来解救他的时候,徐庚都快激动哭了,他第一次发现原来辛老爷子满脸的褶子是如此动人。瑞昌却还不肯放过他,特别热情地把试题书塞给他,叮嘱道:“殿下回宫后没事儿就解题玩儿,就当是休息了。”

徐庚:“呵呵”他妈的哪个脑子有病的用这种法子休息!

太子殿下落荒而逃,瑞昌的脸上露出迷之微笑,而玳珍则从头到尾被蒙在鼓里,压根儿不知道徐庚在瑞昌这里经受过非人的折磨。

作为辛家唯一的娘子,玳珍今儿也颇受瞩目,她平日里“极少出门”,京中的贵妇人们对她是只闻其名,不见其人,今儿终于见了本人,俱是来了兴趣。辛家的大姑娘据说可是比大郎还要受宠,都十五了,眼看着就要说亲了,牵动了多少人的心,今儿一整天,玳珍就没消停过,被各家认识的,不认识的伯娘、婶婶们拉着,见见这个,见见那个,脸都笑僵了,偏偏不管她怎么向黄氏求救,黄氏都视而不见。

好在霍家娘子顺利的进了门,先前一直想与辛府结亲的几家心里头酸得厉害,见了新娘子也忍不住说酸话,言语间没少带刺,霍家娘子只当听不懂,压根儿就不招架,再加上黄氏明显的维护,那几家的妇人也没沾到什么便宜,心不甘情不愿地溜了。

第65章

徐庚拿着瑞昌硬塞给他的试题本回了宫,一路上怎么都提不起劲,脑子里也混混沌沌的,觉得很多事情都不对劲,可一时竟又想不出到底哪里出了问题。下马车的时候,他还依旧云里雾里,脚下没注意,一个趔趄险些摔了个狗啃泥,直把金子和一众侍卫险些吓死。

金子再不敢由着他乱走,小心翼翼地扶着他前行,又叮嘱道:“殿下仔细脚下,有台阶,您这回可千万别摔着了。”

徐庚略觉尴尬,更多的还是狼狈,“不过是一时不查,又不是瞎了眼睛,哪需这般小心。”

“殿下这是有心事?”

徐庚没作声,金子还想再问,待见侍卫们都在四周伺候,便暂先闭了嘴。

才进长信宫宫门,走廊尽头突然冲出来一个年轻宫女,低着头行色匆匆,险些没撞到徐庚身上。好在金子侍卫们手脚快,麻利地将她拦下甩到路边,喝骂道:“你瞎了眼了,走路不看路的吗。”

那宫女慌忙跪倒在地,颤着嗓音请罪道:“奴婢该死,请殿下恕罪。”她半低着头,露出一截形状美好的雪白颈项,声音又娇弱柔媚,换了个定力不强的,不止心软,恐怕还会生出别的心思。只可惜徐庚今儿本就心情不爽快,又对宫里的这种事见得多了,愈发地不耐烦,若不是看在长信宫的宫人大多是鸿嘉帝使人挑选来的,这会儿恐怕就要发作人了。

徐庚皱皱眉头,没理她,径直地走了过去。金子侧首看了她两眼,眉头微蹙,又赶紧跟了上去。

徐庚有些不高兴地抱怨道:“不是说长信宫的宫人们都是特意千挑万选过,怎么还有这么冒失的,不会又是太后那边送来的人吧。”

金子脸上微露尴尬之色,“这位是奴婢挑进来的。”

徐庚不由得一愣,扭头看了看他,狐疑地问:“怎么,是你同乡?”

金子摇头,老老实实地低声回道:“听说是辛大人家的亲戚,使人托到了奴婢这里,奴婢便作主把她调进了长信宫,平日里只做些轻省的针线活儿,一直没出过什么事儿。”

徐庚微讶,“辛先生家的亲戚,哪里的亲戚,我怎么没听说过。”上辈子辛家就剩那么几个人,他几乎全都见过,没听说辛家还有别的亲戚。若真有,恐怕也在当年宫变之后做了降臣,不然,以辛太傅那样有情有义的人怎么提都不提。

“说是本家的亲戚,也姓辛,不过辛大人祖上分了宗,故往来不多。虽说不是什么近亲,可到底也与辛家太太有些交情,奴婢想着能帮一把是一把,反正奴婢也只是开了个口。”金子万万没想到那辛家九娘子今儿会闹出这么一出,心里头都快悔死了。

徐庚摇头哼道:“我就说呢,若真是辛先生看中的亲戚,怎么着也不会把府里的娘子送进宫来。”且还是小选,摆明的就是进宫伺候人的,若不是有什么想法,谁愿意把家里头娇生惯养的娘子往宫里送。

金子哭丧着脸道:“奴婢回头就使人把她送到别处去。”早知道辛九娘有这心思,他是决计不会把这大麻烦带进长信宫的。

“算了算了。”徐庚不耐烦地道:“倒显得我多么不近人情。到底也是辛家熟识,别闹得不好看。她不是在宫里做针线活儿么,你回头去跟她提个醒,让她没事儿别乱走。再有下次,我可就真要发火了。”

金子连忙应下。

至于辛九娘这边,自从徐庚看都不看她地径直走过去后,她就吓得要命,同时心中又隐隐生出些期待,兴许太子殿下只是当着众人的面装一装样子呢,十七八岁的少年郎哪有不好色的,也许…

她还没想完呢,金子就冷着脸来了,语气很是生疏地提醒了一番,又道:“若不是看在辛大人的面子上,你今儿恐怕就不得善了了。好好的姑娘家,老老实实在宫里头当差不行么,到了年岁自然会放你出去,到时候还能说门亲事。若是再敢胡来,不用殿下吱声,陛下那里就不会放过你。”

说罢,金子便头也不回地就走了。辛九娘浑身无力地瘫软在地,直到天黑也没有出门。

徐庚回屋便往床上一躺,一动不动地睁着眼睛发呆,一会儿又想起瑞昌给的试题本,愈发地心中憋闷,猛地起了床把那试题本往地上一扔,又狠狠踩了几脚出气,“混蛋小子,故意跟我过不去,谁得罪你了。”

他现在想起来,总觉得瑞昌好像是故意的,虽说瑞禾也说过他这个二弟有些迂,脑子一根筋,可徐庚一点都不这么想,能把学问做得让整个国子监都心服口服的人怎么可能脑子那么不好使,而且他还是辛先生的儿子,一准儿地是故意装傻。

可是,那混蛋小子为什么要故意跟他过不去呢?徐庚越想越觉得蹊跷,脑子里又浮现出瑞昌那可恶的模样,说什么与小三郎是双胞胎,长得一点都不像,没有小三郎一半好看。小三郎他…

徐庚脑子里闪过一丝异样,仿佛察觉了点什么,可怎么也想不起来到底是怎么回事。琢磨来琢磨去,觉得自己可能有点灯下黑,于是又赶紧让宫人把金子叫过来。

“你觉没觉得辛府今儿有些不大对劲?”徐庚问。

金子不作声,鸿嘉帝再三警告过他,要是胆敢泄露丝毫辛家几位“郎君”的消息,他也不要金子的命,只把他从长信宫弄走,金子可真不敢冒这个险,可是要他欺瞒徐庚,金子又觉得怪难过的,迟疑了半晌,他终于小声道:“奴婢不敢说。”

“不敢说?”徐庚愕然,“有什么不敢说的?我让你说,不管是什么,保准不治你的罪。”他还以为金子发现了辛家什么见不得人的秘密呢。

谁料金子始终摇头,“殿下您再怎么保证也没用,奴婢还是不能说,不然,陛下非得把奴婢赶出宫去,以后奴婢就不能再伺候您了。”

徐庚愈发地惊疑,“辛家的事儿怎么还扯到父皇头上去了?这事儿跟父皇也有关?你们到底有什么事情在瞒着我?”

金子不说话了,索性“咕噜”一下跪在地上,脑袋往地上一贴,装死。

徐庚又气又急,偏又不愿冲着金子发火,一口气憋在胸口别提多难受了,“滚出去,给我滚出去。”他气得直跳脚,甩着胳膊把金子赶了出去,然后一屁股坐在地上,气咻咻地道:“老子就不信自己想不明白。”

可是他脑子里这会儿依旧是一团乱麻,压根儿就理不出线索,思来想去,索性又蹲下身把地上踩得乱糟糟的试题本捡了起来,翻开第一页,拿起笔做题。

别说这法子还真有点效,他解完一道题后就感觉自己好像清醒了很多,于是又把试题本放到一边,拿了张纸把脑子里的各种疑点一一写了下来:辛家二郎奇怪的态度,双胞胎越来越迥异的长相,还有鸿嘉帝出人意料的宽容…

“啪——”地一声响,徐庚手里的笔落在了书桌上,染了一大片墨汁。

徐庚猛地站起身,一时间说不出心里是惊是喜还是啼笑皆非,一会儿又忍不住狠狠在脑袋上捶了几下,“你这猪脑子猪脑子,怎么连这个都没猜到,真是笨死了!”

他怎么就完全没想过小三郎其实是个女孩儿的可能呢?现在回头想一想,其实小三郎露过不少马脚,他这个猪脑壳居然从来没有怀疑过!更让他哭笑不得的是鸿嘉帝,世上竟然还有这样坑儿子的爹,他真是想哭都不知道该去找谁,他妈的也太委屈了!

徐庚又使人把金子叫了进来,绷着脸沉声问:“是陛下不让你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