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生后我把金手指抢回来了/黑化女配重生了上一章:第 55 章
  • 重生后我把金手指抢回来了/黑化女配重生了下一章:第 57 章

顺和帝给的赏赐当中还有十来根人参,药效至少都是好几十年,姝姝又能配不少药出来。

想起这个,姝姝过来小声道:“还请陈大人稍微等等,臣女有东西敬献给皇上。”

她回到书房,取了几瓶止血药还有一瓶参丸,另外想起皇帝为国事日夜操劳,耗费心神,取了三瓶养生丸一并装在锦盒中,打算献给皇帝,她都不知蜀王早已把自己那三瓶养生丸给了顺和帝。

等姝姝把锦盒递给陈旺德,姝姝赧然道:“这些都是臣女配出来的药,敬献给圣上一些,多谢圣上的恩情。”

陈旺德把锦盒小心收好,笑眯眯道:“宝福县君是个有福气的,咱家就先回宫复命了。”

国公爷亲自把陈旺德送出国公府正门。

大家陆陆续续跟姝姝道贺,姝姝让人先把叔母送回房,叔母肚子渐大,行动不方便,姝姝隔三差五都会过去给叔母诊脉,还跟师父一起讨论过,给叔母开过膳食方子,要求叔母按照膳食方上面的饮食。

因为姝姝记得上辈子叔母虽诞下一个男孩,但孩子过大,有些难产,对叔母伤害挺大。

孩子也因母体待的太久,伤到脑子,几乎成为国公府最遗憾的事。

所以这辈子姝姝格外关注叔母这胎。

等叔母先回房,姝姝跟各房亲人道谢,正准备回二房。

宋凝君慢慢走到这边来,柔声道:“恭喜三妹妹了。”

姝姝淡声道:“同喜。”

这会儿人都还没散开,宋凝君的目光慢慢挪到崔氏面上,见崔氏紧绷着脸,她上前祈求道:“母亲。”

崔氏望着宋凝君,“你有何事?”

宋凝君突然就哭了起来,“母亲,已经过去这么久,您还不肯原谅君儿吗?君儿真的想您和父亲了,还想念二哥四弟,君儿想见见他们。母亲,如果可以我也不想当年被抱错,可事情已经发生,你养育君儿十三载,君儿早把你们当至亲,现在却要抛弃我,让君儿再也没法在父亲母亲跟前尽孝,每次饱受思恋之苦,求母亲怜惜君儿,君儿很听话,只是想在父亲母亲面前尽孝,求母亲成全。”

作者有话要说:一更一更,二更很晚,可能一两点去了。

晚安哦,祝宝宝们好梦。

第 74 章

第74章

宋凝君这话的意思太明显不过, 是说她想回二房尽孝,希望崔氏同意。

姝姝听闻,微微蹙眉, 她竟还想着回二房,回来作甚?难不成还是想着回二房下毒毁她容颜?和上辈子一样吗?

还真给姝姝猜对了。

今日顺和帝给姝姝封号县君,县君只是五品诰命,不值一提,但足够让宋凝君忌惮。

大家都清楚,女子诰命大多只是给立功朝臣的母亲或妻子册封, 甚少有朝臣的女儿被封为县君,何况只是配制出来一些奇药,这功劳,还够不上册封,帝王不仅册封姝姝县君还给了福宝两字的封号。

这两字代表什么,就算是亲王公主的女儿被册封郡主,也只有蕙安, 康平这样的。

宝有珍贵之意, 福表示福气,这样两个字赐给姝姝做封号, 可见顺和帝有多满意她。

宋凝君越发的恨, 猜测顺和帝肯定是想帮姝姝撑腰,现在给个县君,以后赐婚也名正言顺的。

她岂能容忍宋凝姝一步步成为天底下最尊贵的女人。

不管用什么法子,她都要回到二房, 她一定要阻止宋凝姝。

崔氏望着宋凝君,“你回二房只是想尽孝?”

“是的,母亲。”宋凝君苦苦哀求,“求求母亲让君儿回去二房,君儿想您和父亲了。”

崔氏淡淡道:“尽孝并不是嘴上说说,若有心,待在观平院也是一样,我也不求你整日来给我请安,别的不要多想了,好好备嫁,往后嫁到夫家以后好好过日子吧,只盼着你往后也能福慧双修。”

“母亲。”宋凝君小脸惨白,知道母亲这又是婉拒她回二房了。

“都回吧。”崔氏道。

说罢领着姝姝还有薛氏英王妃她们回到二房正院。

春桃也扶着痛哭不已的宋凝君回观平院。

回去路上,薛氏听着宋凝君哭声忍不住皱眉,“今日是姝姝生辰又是册封县君,双喜临门,她哭什么,明雪我可同你说,你别心软,就算有十来年养育之恩,可你得想想姝姝这些年吃的苦头。另外她连亲生母亲都不愿侍奉,非要待在国公府,难道你看不出为何?”

崔氏苦笑一声,她心里当然清楚的很,罢了,再有几个月她也该出嫁了,往后就这样吧。

薛氏不再多言,她知道好友不是糊涂蛋。

姝姝捧着圣旨回到沁华院,先把圣旨放好才回正院继续吃宴。

等吃完宴,康平和珠珠回了沁华院,三个姑娘一块歇晌,起来日头已经西下,三个姑娘就在庭院里赏花。

两人这才发现姝姝不仅可以驯服凶兽,就连花儿也比旁人养的好。

发现姝姝庭院里花的品种繁多,牡丹花魏紫,姚黄,赵粉,二乔,还有茶花,十八学士,六角大红,赤丹,皇冠,还有兰花,翡翠兰,蕙兰,莲瓣兰,竟然还有一盆素冠荷鼎和鬼兰。

都是花里头比较名贵的品种。

而且枝繁叶茂,绿叶葱葱,花朵娇艳,哪里是大热天的,这些花儿都娇嫩的开着。

康平郡主喃喃道:“荣昌公主若知道姝姝你这花园里头的花儿,怕是要疯了。”谁都没料到当初公主府,姝姝那句即便随便移栽也能成活数盆,端看她愿不愿意,这句话成了真。

果真就是看姝姝愿不愿意了。

其实这其中好几盆花儿,比如那盆鬼兰,周老爷子也是无意得到,但是怎么都养不活,送来姝姝这儿,姝姝养活后就分株一盆,她从周老爷子那儿顺了不少花儿的,都是分株或者扦插,好像就没她养不活的花儿。

这盆兰花,连公主府都没有的。

看过花儿,康平郡主又揉了猞猁一把,这才依依不舍的跟着英王妃离开。

方珠珠也跟姝姝告别。

……

不过半日时辰,定国公府宋三姑娘被封宝福县君的事情就传开。

那些说姝姝命硬的谣言瞬间而止,连当今帝王都护着三姑娘,这哪里命硬?这命不知道有多好,到底是怎么传出三姑娘命硬的?

一时之间,京城谣言转了风向,都道三姑娘命好人善。

这些话传来顺国公府时,被禁足的纪氏气的头疼。

京城的谣言都是她让身边嬷嬷传出去的,就是恨姝姝跟崔氏作弄她,实在气不过,就喊嬷嬷对外乱传。

哪里知道就这样被化解,宋三还被册封县君。

“夫人,这下可怎么办?”纪氏身边的嬷嬷小心翼翼道:“可要继续让人传些别的话。”

纪氏喝斥,“还传什么传,连皇帝都册封她做县君了,这样大的福气,若继续传言下去谁能信,反而会惊动皇上,若被查,我就拿你狗命顶上去!”如今还能怎么办,肯定是算了,往后不跟定国公府来往就是了!

纪氏也算是彻底熄了跟崔氏和姝姝作对的心思。

她躺在临窗的贵妃榻上,脑门上的青筋一跳一跳的,最后忍不住低声叹了口气。

罢了,就这样吧,也让禹儿熄了娶那丫头的心思吧。

……

崔氏送走客人后被老国公爷叫去院子里说了番话。

老国公爷对崔氏说姝姝是个好姑娘,先莫要急着给姝姝定亲,姝姝能配的上更好的。

崔氏心中一颤,望着公爹欲言又止。

老国公爷叹口气,“就是你猜的那么回事,晌午我送陈公公离开时,陈公公提点了下,说是姝姝的亲事晚两年再说,皇上有别的打算,一切等蜀王回京再说。”这话的意思就有些明显,皇上应该是给姝姝和蜀王赐婚,只是这事儿还做不得准,让近一两年莫要给姝姝定亲。

崔氏听完后,脸色发白。

姝姝平生愿望不是过行医救人,嫁个普通些的人家,若真被赐婚,姝姝嫁给蜀王只能被拘在王府。

指不定蜀王以后还会有其他妃子,天潢贵胄的家室又其实那么好做的。

老国公爷道:“你也别多想,姝姝现在年纪还小,况且不一定的事儿。”

他大约也是知晓孙女的一些想法,按理说不该管二房的事儿,可陈公公都这样说了,总要给姝姝她娘提个醒儿。

晚上用膳时,崔氏看着娇嫩的女儿,心底叹口气,这事儿先不同姝姝说了吧。

最多这一两年先不给姝姝定亲就是,等她无忧无虑的过完今年。

所以姝姝并不清楚帝王的打算。

晚上姝姝回房洗澡时,又瞧见手腕上的手环和那个奇怪的小玉牌,她扯了扯,纹丝不动的。

姝姝靠在浴桶中咬着嫩生生的唇,这东西怎么都取不下来,该怎么办呀?

距离蜀王闯她闺房已经过去两月,这期间远在边疆的蜀王连封信都未曾来过,姝姝松口气同时也很忧愁,她手腕上这个东西到底要怎么取下来?总不能等到蜀王回京再去寻他帮忙吧?

她真是一丁点都不想见到他。

……

转眼过去小半月,到了六月中旬,天气越发炎热,姝姝整日要跑德善堂,剩余时间还要配药,每日都忙碌不已。

顺和帝赏赐的那些人参都被她拿来配续命的参丸,姝姝还要配止血散,另外还有养生丸,这东西三月一个疗程,基本需要服用两到三个疗程才能彻底调好身体的一些小毛病。

之前的配置的一批大家都差不多服用完,姝姝就要开始配第二个疗程的药,忙得是脚不沾地。

宋钰柏的家书也在此时被送到家。

家书被送到老国公爷那里去了,宋昌德这两个多月提心吊胆的,就怕战场无情,嫡长孙出事。

看到家书那一刻,老爷子可算松口气,喊人去跟大房说声,老爷子就把家书拆开看了起来。

家书很短,宋钰柏说他没事儿,打了胜仗,也融入军营的生活。

下半截是跟姝姝写的,说她配的药很有效,救了不少人,还说军医院使大人想知道药方。

这事儿就得姝姝同意了,老国公爷喊了人去叫姝姝。

另外还有封信笺,写的妻昭昭亲启。

老国公爷当然没那么厚脸皮去看孙子给孙媳的信了,让人把这封信交给梁昭昭。

这会儿正好酉时,各房都吃过晚膳,姝姝知道大兄来了家书,还有提到她,就过去了趟。

过去时大伯母正捧着大兄的家书哭的眼泪汪汪的,伯父看着双目通红,但表情明显带着欣慰。

姝姝过来,看过家书,就道:“药方不是什么大事儿,等我写好连同这些日子配的药一块送到边城去。”

这两个半月,她配置出来不少止血药,止血药所需的药材并不贵,甚至还挺便宜的,主要是甘露的功效,激发药材所有药性。她的确愿意把配方贡出来,但她肯定不会道出甘露的事情,哪怕对着家人,这个秘密她也会藏在心底。

绝不会透露半分,人心不足蛇吞象,这样的东西,是个人就会觊觎。

她能做的就是发挥甘露最大的作用,利用甘露去救人,而不是让自己暴露在危险中。

配药的事情,每个人手法不同,药效就会不相同。

她给出药方,能不能配出来就不是她的事儿了。

宋昌德拈须点头,“这样也好,你们有什么想说的都赶紧写下来,到时派人一并给钰柏送过去。”

作者有话要说:晚安啦!

————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第 75 章

第75章

宋钰柏在信中还说惦记三妹去年给他做的酱肉饼。

这话把高氏给生疼的哟, 国公府的嫡长子馋肉吃,边疆的日子该有多辛苦,高氏就操心着想给儿子准备点吃食。

宋金丰训斥道:“你就惯着他吧。”

高氏嘀咕, “这哪里算惯着钰柏,他在边关多辛苦,给他送点吃食又怎么样?”

还是姝姝笑着说:“伯母,我来个大兄准备吧,就准备些酱肉,烘干后容易储存。”

“那多谢姝姝了。”高氏笑眯眯的, “钰柏就馋你做的酱肉饼,不过现在天热面饼容易坏,煮些酱肉就好。”

姝姝都开了口,宋金丰也不好多说。

回到沁华院,姝姝亲自煮了一大锅的酱肉,她厨艺还是不错,这些农家吃食她都会做。

酱肉她也会做, 用好几种香料熬成的, 姝姝干脆做了一大锅,里面加了甘露, 满院子的肉香, 都飘到大房跟三房那边去了。

酱肉用的都是后腿五花肉做的,熬了一个时辰,把油脂都熬了出来,入口即化, 肥而不腻。

姝姝让丫鬟们给各房都送了两块过去,剩余的全部在用灶火烘干,这样天气炎热的情况下也能存储三四日。

酱肉送到各房去,只需让厨房切好块,就这么吃。

入口肥而不腻,香味四溢,盛氏跟老国公爷都吃了好几块,还是嬷嬷们担心他们吃太多不克化,剩余的都给端走了。

次日,姝姝把止血药同参丸的配方写下,连同烘干的酱肉还有前些日子配的药全都交给祖父。

高氏也叨叨絮絮给儿子写了很长一封信,宋金丰只是信中嘱咐两句,让长子小心些,战场无情,等待他凯旋那日。

梁昭昭也给夫君写了封信。

宋昌德托人把这些东西送去边城。

他托的是以前的老部下,快马加鞭不过三日就把东西都送到宋钰柏手中,

宋钰柏收到东西,将三妹给的药方连同这次的药都交给军医院使大人,王彦林很激动的跟宋钰柏道谢。

宋钰柏挑眉道:“信中我三妹言,这药方给你们,但是怕你们配出来的药性不同,这可就不能怪我三妹了。”

王彦林当即道:“宋将士还请放心,各人配药手法不同,药性不同,老夫还是知道的,宋将士三妹能把药方献出,老夫已是感激不尽。”

“那成,我就是跟你说声。”宋钰柏急着回军营。

回到军营,他先把妻子写给他的信反反复复看过几遍,昭昭在信中说,她和孩子都安好,三妹经常帮她诊脉,诉说她的思念之情,最后嘱咐宋钰柏一定要注意安全,她等他回去。

宋钰柏看了好几遍,最后小心翼翼把妻子写给她的家书贴身收好。

然后是母亲的信,也是叨叨絮絮说家里的事儿,最后同样嘱咐他战场上小心些。

剩下一大包密封的东西,宋钰柏打开一看,全是烘干的酱肉,打开后闻见浓郁的肉香味,给宋钰柏馋的,抱着啃了口。

酱肉很有嚼劲,满嘴生香,宋钰柏很快啃完一块,心满意足,剩余的他打算留着晚上跟军营的将士们一块吃,不过先给蜀王送了块过去,他还一直记着蜀王的救命之恩。

当初第一场仗,要不是蜀王,他都被敌军刺穿胸膛了。

所以家里寄了什么好东西,他都想着蜀王。

蜀王是军营主帅,不是将士可以随意见的,那块酱肉被送到蜀王身边的副将手中。

两名副将也有些馋肉人,边关的日子是真的辛苦,虽后续军饷送到,但只是粮食,顿顿吃粮食,或者一些干菜,好些日子没尝到肉味。

等蜀王回到军帐中,副将道:“殿下,这是定国公府那小子送来的,说是他家三妹给做的,惦记着殿下您的救命之恩,特意送了块给殿下你尝尝。”

蜀王目光落在盘中那块酱肉上,酱肉不算大,约莫两个拳头大小,整个帐中都能闻见肉香。

是姝姝送来的吗?蜀王眸子轻垂,慢慢道:“晚上让厨子炒了吧,大家一起吃。”

“好嘞,属下这就去吩咐厨子。”

晚上这块酱肉被厨子掺着几个芥菜头炖了,炖的时候就满屋子香味。

一块酱肉掺芥菜头炖了一大锅,味道香的很,菜头吸收了酱肉的汤汁,入口即化。

几位副将吃的满头大汗,口中还赞道:“这定国公府的三姑娘到底是个什么神仙人物,会配药还会做饭,这酱肉简直一绝。”

蜀王也随着大家一块吃了不少。

与王府精致的美食不同,却是他此生觉得最美味的一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