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生后我把金手指抢回来了/黑化女配重生了上一章:第 92 章
  • 重生后我把金手指抢回来了/黑化女配重生了下一章:第 94 章

竟然把鼠疫跟蛊结合成这般,难怪这场瘟疫怎么都无法治愈。

大家心里面都凉飕飕的,冷汗都下来了,有人忍不住问:“那我们现在要做什么?”

姝姝思忖片刻说,“接下来可能需要…”她沉默了下,看着身边的军医太医跟京城自愿来的郎中们道:“我们还需要从头一批染病的病人身上取些血液跟切下小片的肉来,看看是不是也存在跟老鼠身上同样的东西。”

取血液倒还好,但从身上切下一片肉来,这只怕有些难。

昂生道:“我出门问问病人家属吧。”

昂生离开,姝姝就开始跟剩下大夫们商讨应该用什么药材才能消灭老鼠体内跟血液里这种病菌。

太医跟军医们商讨着,姝姝坐在书案后翻开王院使给的手札,厚厚一本,都是记载他这些年碰见的疑难杂症。

这些对姝姝是非常有用的,学无止境,医术同样如此,天底下没见过的病症太多太多了。

小半个时辰后,昂生带着从病人身上取来的血液跟一小片很薄的肉片,大家盯着那肉片都有些沉默。

姝姝也忍不住叹口气,然后取来药水,把病人身上的血液跟肉片泡入药水中。

很快的,药房里开始散发出阵阵难闻的恶臭味,但是病人血液泡过的却是没任何问题,唯有肉片那盆,里面恶臭,小半柱香的时辰过去,泡着肉片的那盆里面开始肉眼可见出现一些极细小的虫子,同那边泡过老鼠血液和鼠肉的症状是一样的。

也就是染上瘟疫的病人,骨肉中都有这种跟老鼠身上一样的虫子。

这种虫子同病人体表积液里头的虫子又略有不用。

所以就算把病人体表的虫子用药水杀死,同样还是没法治好。

姝姝脸色有些白,这若真是逢北王所为,也当真太狠毒了些,若没有注意到老鼠,根本无法发现病人体内跟体表的症状完全不同,甚至这病菌不会引起人体血液的异常,难怪她之前从病人血液当中找不出任何症状。

体内症状无法解决,体表的暂时得到救治也是无用的。

而且这些天,城内并没有老鼠泛滥的情况发生,所以根本不会想到这方面。

姝姝遍体生寒,那宋凝君就算死去,留下的东西依旧祸害无数人。

昂生跟马太医立即道:“现在既然已找出问题根本所在,只要能够找出杀灭病人骨肉当中这些虫子的药材来,一天三剂药喝下去,然后体表的也用药水擦拭,很快就能痊愈起来的,现在大家一起,赶紧开始试药。”

天色渐渐暗沉下来,药房里头却点着许多盏油灯,亮的犹如白昼。

姝姝把之前的孩童抱过去隔间让他休息,如不出意外,今天晚上应该就能配出药来的。

随后姝姝也开始忙碌起来,等到傅潋之晚些时辰过来时就见满药房的人都在忙碌着,他站在门侧,望着里头忙的不曾分心的姝姝,见到她微微俯身,鬓角的发丝低垂,佛过她嫩白的脸颊,长长的睫毛也在眼底形成一片小小的阴影,眼睛眨也不眨的盯着桌案上的东西。

傅潋之转身,缓缓离开。

次日,天边慢慢泛起云肚白,傅潋之过来药房,听见里面欢天喜地的声音,“宋大夫太厉害了,最后还是宋大夫配出药方来。”

傅潋之走进药房,诸位军医太医们急忙行礼。

傅潋之道:“不必如此多礼,可是已经配出了药方?”

姝姝一夜未睡,这会儿却精神奕奕,面上都带着极明亮的笑,“夫,殿下,药方配了出来。”

不需要甘露,就能把城中的百姓都救下来的。

“好。”傅潋之道:“现在我立即让人去城中张贴药方,让百姓们过来领药,姝姝你带着诸位留在这边开始给病人们煎药就好。”

姝姝点头,“殿下您快些去吧,已经染上的瘟疫病人交给我们就好。”

傅潋之望了姝姝一眼,这才转身离开药房,过去将军府。

姝姝则跟马太医道:“马太医,现在我们要立刻开始把药都配好,然后那边园子最早一批染上瘟疫的病人,我来给他们煎药,其余的病人就交给马太医了。”她能肯定这次的药方可以治疗这次瘟疫,但那批病人拖延的太久,姝姝就担心哪怕喝药也会救不过来,所以她亲自熬他们的药,里面加入甘露,可以激发最大药性,药效更好,救人就会更加有效。

马太医点头,“蜀王妃您放心吧,老夫这就派人过去。”

大家虽一夜未曾休息,但精神都还好,何况这会儿也不能去休息,先把药都煎出来,等病人们喝了药看看疗效再说。

马太医带着人离开,最后药房里头只余下一名三四十来岁的中年男子。

姝姝还记得他,不由问道:“严军医,怎么还不快些跟着马太医他们过去配药?”

严军医忽然给姝姝行了个礼,沉声道:“当初是严某无礼,还请蜀王妃责罚。”

当初姝姝才来时,这位军医叱责姝姝来到边城也是无用,还不如放弃,姝姝指责他,他却恼羞成怒辱骂世间就不该有女郎中,女子无法成事,却被眼前的事实狠狠打了他的脸。

最后这场瘟疫却是因姝姝才能找到病源所在,也是姝姝把药方配出来的。

严军医苦笑道:“是严某口无遮拦,也是严某井底之蛙,严某也已受教,往后定不会再如此轻浮。”

姝姝温声道:“严军医不必自责的。”她知晓严军医当初也是有亲人在这种瘟疫中病亡,这才满心失望萎靡不振的。

严军医给姝姝深深的鞠了一躬,这才转身离开。

姝姝也不好耽误,立刻取了药开始熬药,这边还有熬夜的大炉子,姝姝一次熬住的分量不少,里面加了些甘露。

等熬成药汁,姝姝先盛了一碗药汁过去隔间喂给昨天那老妇人抱来的孩子。

给孩子喂完药汁,姝姝找守着院门的士兵道:“你们把这炉药汁抬过去吧,先给园子那边病的最严重的一批病人服用,我也在这边继续熬药。”

士兵们兴奋道:“王妃娘娘放心,属下们这就把药抬过去。”

姝姝温声道:“路上小心些。”

等他们离开,姝姝又熬了一炉添有甘露的药汁,这些都是给病的最重的一批人喝的,等这炉子熬完,下一炉基本就不需要添加甘露了,药性会让病情轻一些的病人们慢慢好起来的。

第 135 章

等姝姝跟其他军医太医们忙碌完已经下午申时, 连续两天一夜不曾歇息,他们不仅配出可以治疗这次瘟疫的药来,而且所有病人都已服用过汤药,体表也都用煮开的药水擦拭过,药很有效,病情较轻的病人体表腐烂的地方已不再渗出积液, 第一批染上瘟疫的病人体表还有渗出积液, 但比之前已经好上许多, 只是轻微积液,喝上两三日药情况会更好。

这会儿所有病人都服用过汤药, 姝姝跟太医他们一块待在院子里头吃饭。

除了早上那一顿,晌午的到现在才吃。

马太医忍不住喟叹声, “看样子这次瘟疫应该是能够止住了,早上我还担心病情最重的那批病人喝了药都无法好转,现在看体表的症状,应该也会无事, 能慢慢好起来,心也放下大半, 大家吃完早些回去歇息吧,都忙了两天没合眼了。”

大家的确都挺累的。

吃完后,就散了,各自回去歇息。

姝姝眼睛都快睁不开,打算过去蜀王殿下住的小院子去歇息,想起隔间里那个孩子, 过去看了眼,孩子竟然醒了过来,姝姝微微愣住,走过去俯身蹲在床榻前,柔声道:“你醒了吗?”

孩子约莫五六岁的年纪,被这次瘟疫折磨的骨瘦如柴,脸颊都有些凹陷,一双黑漆漆的大眼望着姝姝,噙满泪水,“姐姐,我身上好疼。”他声音很小,有力无气的。

姝姝握着他的手温声道:“莫要害怕,过几天身上好了就不会再痛的,你饿了吗?姐姐去帮你做饭好不好?”

孩子使劲的点了点额头,“饿。”

姝姝揉揉他的杂乱枯黄的头发,笑道:“那你在这里等着,姐姐这就过去给你做吃食,你一个人怕不怕呀?”

“不怕。”孩子才醒过来,说话还有些费力。

“那好,你乖乖的,姐姐这就去给你做吃的。”

姝姝说完站起身来,就瞧见门口高大的身影,正是蜀王殿下,他穿着身玄色的衣袍,身姿挺拔,就立在门口望着姝姝,姝姝起身看见他时心里忽然慌了下,这孩子因为她昨日给喂了些甘露,所以比其余病人都醒过来的早一些,希望殿下不要怀疑什么。

傅潋之只是看了床榻上瘦骨棱棱的孩子一眼,就走到姝姝身侧道:“我陪你。”

姝姝见他神色无异,也放了心了些,点点头道:“好,我过去小厨房给这孩子做碗面吃就好。”

两人离开药房,过去小厨房,旁边就是小厨房,里面炉子上还有火,姝姝取了个砂锅清洗干净放在还烧着火的炉子上,里面加入清水,等水煮开放入切好的死面,孩子刚醒过来,肠胃还很弱,只能吃煮的烂烂的面条,姝姝把面煮的极软烂,里面还加了个荷包蛋,丢了几根青菜,煮好面,她随着蜀王殿下一块回药房。

姝姝亲自扶着孩子坐起来,孩子还没甚力气,姝姝又一勺勺的把面喂给孩子。

傅潋之坐在两人身后的桌案旁,看着姝姝动作轻柔的喂孩子,他面上清冷的表情也不仅柔和很多。

傅潋之就这样坐在那儿看着姝姝把一碗面都喂给那孩子。

等姝姝起身,他接过姝姝手中的空碗,“你照顾他吧。”

姝姝轻轻点头,转身继续照顾孩子,傅潋之端着空碗过去厨房,顺手把碗筷洗好放起来。

等他回去时,姝姝正在柔声唱着曲儿,哄那孩子睡觉,似乎像是一首山歌,非常轻柔,他没有打扰,倚在门口等着,一曲唱完,那孩子已经睡熟,姝姝也松口气,转身就见到蜀王倚在门口,她起身笑眯眯的过去,“夫君,我们也回去歇息吧,这孩子吃了东西,一觉能睡到明天的,让士兵过来守在门口就好。”

她也有些担心孩子半夜醒过来。

傅涟之应了声,跟姝姝离开院子,嘱咐门口的士兵一声,这才回去歇息。

两人过去隔壁小院子,床褥整理的干干净净,还备的有热水,姝姝两天一夜没歇过,被傅潋之抱着过去净房里洗漱,他替她擦拭着秀气洁白的后背,听着姝姝迷迷糊糊道:“夫君,这次鼠疫好像不是偶然的,那虫子不太对劲,从来没遇见这样的鼠疫,很有可能是人为的。”

这个事儿姝姝觉得应该告诉殿下,让他对逢北王有些防范。

“嗯,我知晓,袁将军已经查证到一些,这次鼠疫应该是逢北王所为。”傅潋之把她柔顺如绸的青丝拨在前面,露出纤细的颈背,他拇指食指轻轻捏在她后颈上,只用了很轻微的力道,开始替她舒缓筋骨,姝姝绷着两天的筋此刻被揉开,舒服的忍不住轻轻的哼了声,娇娇软软的声音,让傅潋之瞬间绷紧身体。

姝姝原本还想跟他说说话,但他捏着她的颈和后背也太舒服了些,实在又太累,就不知怎么的,细细嫩嫩的双臂趴在浴桶边上睡着了。

傅潋之听着姝姝匀称的呼吸声,又替她揉捏了会儿,才把人抱出来擦干身体,抱回床榻上歇下。

他有些日子没碰姝姝,此刻抱着姝姝自然难免情动,但知她这些日子劳累,只低头亲了亲怀中的温香软玉,就同她一起歇下。

姝姝这一觉睡的极舒服,是她来边城睡的最安稳的一觉了。

从昨儿酉时末睡到今日巳时初,睡了差不多七个多时辰,醒来时蜀王已经离开,应该是过去将军府。

姝姝自个梳洗一番,过去隔壁的院子里,太医跟军医们还在熬药,门口也还有排队领药的老百姓,虽然城中还有许多百姓没染上瘟疫,但太医们觉得很有可能,所有百姓,包括他们在内,体内甚至已经染上这次鼠疫,只是还没表现出来,所以所有人都会喝药的。

姝姝进去开始帮忙,昂生看见她很高兴,“宋大夫,小南早上已经醒了过来,还有隔壁园子里,病的最严重那批病人方才也都陆陆续续的醒过来,可见治疗方案是有效的。”

“那就好。”姝姝并没告知昂生,那叫小南的孩子昨儿申时就醒过来了。

不知道也挺好,也省得让人怀疑什么。

既然醒过来,病人们就能吃些东西增强自身的营养,姝姝就不用再继续用甘露帮他们熬药。

头几天肯定还是要忙的,姝姝接下来几天都帮着熬药照顾病人,眼看着病人们一天天好起来,病的最轻的那批病人已经可以回家了,其余病人,包括病的最重的一批,再有七八日也能痊愈的。

五天时间,一晃而过。

城中百姓服过药后,再无染病的情况,这让满城百姓都欢喜不已。

两个园子里头的病人也开始慢慢减少,只余下病的最严重的一批,他们身上腐烂的地方也结了痂,就等痂掉落后,长出新的肌肤,就算痊愈的。

如此又过去几日,已经到了六月底,天气稍稍转凉,晚上已经凉爽许多,白里头还有热。

姝姝已经不用守在病人身边,她就搬过去了大兄住的院子里,多陪陪饭团儿,在等几日,等到所有病人痊愈,她跟殿下也该启程回京城了。

边城还是封闭的,既不放人离开,也不放人进去。

而且这些日子,蜀王并没有让人给京城里头递消息儿。

京城里面都是人心惶惶的,有人不知怎么把蜀王妃去边城的消息散播出去,连蜀王也跟着一块追去边城的事儿都被京城人知晓。

不知怎么就传出蜀王妃魅惑蜀王,是个妖妇,勾引大皇子跟着她一起送死。

还有姝姝去边城之前就有传言说她抛头露面的,现在蜀王竟还追着她去边城,这事儿更是让人把姝姝说的难听。

加之也都差不过一个月过去,自打蜀王去边城,边城就再也没递过消息回来,大家都不知边城瘟疫是好是坏。

也因此传言的更加离谱起来,说蜀王妃害死了蜀王。

皇宫里头,每天早朝时都有大臣进谏,规劝顺和帝,剥夺蜀王妃封号,称她不配做蜀王妃。

也有大臣说,边城瘟疫还不知如何,不能如此给人定罪,何况蜀王妃又没有做错过什么,凭甚因为一些谣言就剥夺蜀王妃封号。

顺和帝每次都不多言,只是让大臣们继续上折子,商讨其他朝事。

顺和帝了解自己的儿子,心里猜得出,如果边城瘟疫真的危急,潋之不会一点消息都不送来,定是瘟疫得以控制,又因其他一些原因,还不能把消息散播出去。

顺和帝知道姝姝医术了得,但他不能肯定姝姝能不能治好这次瘟疫。

但他身为帝王,相信自己的儿子,也相信儿子看中的人。

就让这些大臣吵着吧,这样也好等儿子儿媳回京一起清算了他们。

………

丰隆城。

逢北王站在城墙之上,遥望远处看不到影子的平高城。

为何平高城一丁点消息都没传出来?之前还能打探到一些消息,知晓平高城的百姓都渐渐染上瘟疫,现在过去半个月,却再无任何消息传出来,平高城彻底封了城。

莫不是城内的鼠疫已经蔓延到满城都无法控制的地步了?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第 136 章

逢北王自认这次的鼠疫是天衣无缝,宋凝君给的那些毒药方子, 他又找了焦慎国的巫医, 把巫医跟蛊还有毒药的方子结合, 才造就成这场鼠疫,然后直接把染病的老鼠放入了平高城, 老鼠咬了人,瘟疫开始蔓延, 体表跟体内的症状又完全不同, 里面还有蛊, 大虞的那些太医军医不懂蛊,根本无法治好这次瘟疫的。

他本该放心, 但心中却生出一种异样之感, 总觉得事情不太对劲。

逢北王回头对身边一个五十来岁的魁梧男子道:“陈将军, 你派人去平高城查查。”

李鹤洋此人五十来岁,是逢北王身边颇有威望的将军,听闻逢北王的话, 他迟疑道:“王,这次的鼠疫就连焦慎国那个巫医怕都没救治的办法,若让人去查探, 就怕稍有不慎,就会连累我们的城池。”

逢北王淡声道:“让进城的人不用出城便是, 寻了机会飞鸽传书递消息。”

他这话的意思也很明显, 若平高城内的瘟疫若已经蔓延开, 无法救治, 那查消息的探子也不必出城,只用飞鸽传递消息,其余动物禽类是不会染上鼠疫的,所以飞鸽传来的消息是不会让丰隆城陷入危机。

李鹤洋点头道:“臣知晓,这就派人前往查探。”

李鹤洋找来个大虞话很熟练的探子,此探子在平高城也有住处,甚至面上还有平高城的户籍文书,还与平高城内不少人都是亲朋好友的关系。

瘟疫是一个月前染上的,此探子名叫李壮,平日经常在外跑生意赚钱,经常一两个月不归家,所以身边的朋友邻里都习惯他经常不在平高城的,李壮离开平高城时,城内还没有染上瘟疫,大家也都以为他是出门做生意的,这次李鹤洋派李壮回到平高城打探消息,李壮带着包袱风尘仆仆回到平高城。

见到紧闭的城门,忍不住对着城墙上守城的士兵道:“军大哥,这咋还把城门给关了?”

他就骑着一匹马,风尘仆仆的,背着个沉甸甸的包袱。

守城士兵对李壮不太熟悉,见状呵斥道:“可有路引和户籍文书?”

李壮急忙道:“官爷,我就是城中的百姓,不过经常出门做些小生意,自然是有户籍文书的。”

有人开了城门,开始搜身检查,看过李壮给的户籍文书,又检查过他的包袱,里面装的一些碎银子,看着上百两的模样,李壮掏出一些碎银递给士兵,“军爷,这怎么还封城了?我能进去不?在外头跑了一个月,实在累得很,就想回去自己家里头睡一觉。”

士兵没接李壮递过来的碎银,就是检查过他的包袱还有户籍文书,户籍文书也是真的,就挥挥手道:“成了,进去吧。”见李壮进了城,守城士兵哼了句,“算你小子运气好。”没经历过这次瘟疫,不然要脱层皮。

李壮进了城,竟见到街道两边的商铺都开着,城中百姓喜气洋洋的,竟见不到半点病气。

他心中惊讶,不清楚到底怎么回事,急忙赶回了家中,周围邻里也都是好好的,炊烟袅袅,正是做饭的时候,邻里们院门大开,一个妇人正在院子里头洗菜,李壮把东西都放回家中,取了一包麦芽糖出去,来到邻居的院子里笑道:“王婶,还在做饭啊。”

王婶回头,见到李壮,甩甩手上的水珠,“大壮,你回家了啊,这趟生意咋样子了?”

李壮笑道;“还成,赚了上百两,正好回来的路上瞧见有卖麦芽糖的,想起你家小孙子小南,这包麦芽糖就给小南吃。”

李壮知道王婶家里儿子儿媳死的早,自己带着孙子小南,平日里日子也过得比较辛苦,他偶尔在这个家的时候还会帮衬些。

“多谢大壮了啊。”王婶也没客气,接过麦芽糖,“大壮你在外头做生意没听说咱们平高城出了事的啊?”

“这个倒是没听说。”李壮道:“这次跑的远,地方比较偏,王婶,城内头发生了啥事儿啊?我看城门都封的,不过进了城也没发现什么异常。”

王婶道:“大壮有所不知,一个月前啊,咱们城内染上鼠疫,差点整个城的百姓都传染上,幸好有京城来的太医们,已经把鼠疫控制住,病人们也都渐渐痊愈起来,我家小南是最先染病的一批,病情好的较慢,不过我今天过去那边看过小南,小南好的差不多,宋大夫说,明天就能接小南回家,其余病人后天基本也能各自回家了。”

李壮心里头惊惧不已,到底是什么人,竟然连逢北王造的这场鼠疫都能治愈?

他也忍不住问了出来,“王婶,什么人这么厉害,竟然连鼠疫都能治好,是京城里来的太医吗?”

王婶道:“也是京城来的郎中,不过是个姑娘家,具体什么身份,咱们也不清楚。”别的话,王婶也没多说,毕竟是个姑娘家,那姑娘家身边还跟着蜀王的白虎,但这话总不能都跟人说了,宋大夫治好大家的病情,她总不能胡乱说败坏了人姑娘家的名声。

李壮心里头越发的惊讶,惊奇道:“王婶,什么姑娘家这么厉害,比京城来的太医,咱们边城的军医都要厉害。”

“嘿,这我哪清楚呀,大壮啊,先不跟你说了,我先做饭去,待会儿给你送些饭菜过去,你中午就不用煮饭了。”

“行,多谢王婶。”李壮心神不宁的回了屋中,这消息,只怕会让王也惊惧的,筹划许久的计谋,竟这样被一个姑娘家给解决了?李壮清楚现在白日里,不好出城递消息,只能夜里头飞鸽传书了,而且他也要趁着下午出门多多打探些消息,最好弄清楚那位宋姑娘到底是什么人。

——————

边城里的瘟疫差不多治愈,只有一批病人后天也就能全部可以回家了。

其实这时候已经可以开城,他们跟太医们也能回京,不过殿下没发话,肯定是有别的原因,姝姝猜应该是想抓逢北王身边的探子,她已经不用再过去病人那边,这几日都住在大兄这儿,蜀王殿下同她一起,不过通常只有晚上入睡时才能见到殿下的人影,应该是忙着其他事宜。

姝姝晚上亲自下厨做的晚饭,跟嫂子还有饭团儿一块用过晚膳就坐在院子里看着饭团儿满院子跑跑跳跳的,她跟嫂子则是坐着闲聊,姝姝满目光都追着饭团儿跑,她是真的特别喜欢孩子,看着姝姝的模样,梁昭昭笑道:“姝姝,你何时跟殿下也生个孩子。”

听闻这话,姝姝忍不住抚了抚肚子,原先她也想着为何跟殿下成亲一年多,怎么还没怀上身孕,现在她大概是猜到殿下的心思了,应该是不想她这么早怀有身孕,毕竟殿下现在的处境的确不适合有孩子,也是为她跟孩子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