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老八此时的心情也是可以理解的,被打击了一天了,先是又蹦出一个儿子打破了他的梦想,又跳出一群不着调的把他往火坑里推,差点害死他,可是没轮到他整人,结果被整了,一个比一个的,把他的自信心打击到烟熄火熄。

八爷是低调,可是也不至于被人这么踩吧?老八可怜的心脏此时已经脆弱到可以一捏就碎的地步了。终于,终于让他看到了曙光,总算有明眼人看到了他的光芒,他的腰板终于挺直了一点。

“老八身上有优点?”老八深吸了一口气,但还是弱弱的问了一句,被打击狠了,一下子幸福狠了,有点受不住。

“非也!”总师傅气定神闲,老八终于心碎了,自己找个地坐下,他怕再听下去,自己直接跟刚刚那位侍郎一样抽了就更没形象了。

“您也坐,慢慢说,我受得住。”老八很虚弱啊。

现在宗室中人有点同情老八了,可怜的娃儿,看被老爹折腾成啥样了,若不是这么多人一起举荐,他至于把这些人都弄上来表明态度吗?至于被群臣一人踩一脚吗?唉,当皇子真不容易,高调了,老爷子灭你,太低调了,人人都能踩你以一脚,还不带内疚的。看看边上站着的,踩完了,还能盯着当戏看,还看得津津有味,一点没有踩完人之后的自觉性。真不是人啊!以后对老八好点吧,总算也是亲戚。宗室大佬们一起叹息了一声,发出了共同的心声。

“臣等都是王师傅的学生。”总师傅没坐,正气凛然的拱手朗声说道。

“我知道!”老八叹息着,他当然知道总师傅是王师傅的学生,不然他能继任总师傅,这可是优缺,在儒家士子的眼中这可是未来帝师的位置,教导出一代名君,是每一个读书人共同的梦想,当然能实现的少。

老八打了一个激灵,猛的看向了王师傅,他一脸的绝望。

是啊,王师傅是铁杆的太丅子党啊,他的学生没事支持自己干嘛?看王师傅这样也知道,不是他挑唆着,那这些号称儒门正宗的人,没事给自己添什么乱?

“臣等有负圣恩。”总师傅取下顶戴,规矩的跪在了老爷子的面前。

“老王掞让你们去保|荐废|太|子,你们不愿意,于是挑了没用的老八?”康熙笑着摇摇头,他差不多明白了。

第二三七章 杯具的舜安颜

“非......请皇上恕罪!”总师傅差点又冒出一句“非也”了,想到对方是皇上,马上请罪,自己低头组织了一下语言之后,又抬起了头,“臣等是王师傅的弟子,师傅有事弟子服其劳,师傅的事就是臣等的事,不允就是不孝。而太子乃国之运也,臣等乃皇上之臣,当为国尽忠!臣等在不孝与不忠之中苦苦挣扎。”

“选了老八,你两头都没靠上。”康熙的嘴巴真毒,老八不满的看着亲爹一眼,就差没喊,“我是你亲儿子,用得着吗?

康熙此时心情一片大好,他在意的并不是群臣推举了谁,他在意的是老八凭什么被这么多人推举,现在他很高兴,老八连人都认不全,自然不会勾搭人家来投自己的票了,那么他就还是自己的好儿子。

“师傅曾经在臣等面前盛赞八爷,聪慧过人,为人纯朴、至诚。而八福晋更是女中典范,八爷这些年在京中虽无所作为,却洁身自好,勤勉自持。臣等思虑再三,决定选择师傅所喜欢的八爷尽孝,选择皇上认可的八爷尽忠。”总师傅说的那叫一个铿锵有力啊。合着他还觉得自己忠孝两全了。

“虽然迂腐,却也情有可原,行了,平身到边上去吧。”老爷子和颜悦色,

其他人自然知道这些所谓的书呆子,其实比猴都精,不愿趟老王掞那个浑水,可是又不能做的太明,让人骂他们不敬师尊,这在儒家是犯大忌讳的。

于是弄了个移花接木,接着当年老八被老王掞折磨的苟延残喘后,他老人家良心发现厚德有偿赞叹来说事。这样他们读书人的风骨就保全下来,也让他们在这次的整治斗争之中,用之得罪一个已经废掉的太子爷来了结了。不能不说,这些人很精明。

现在只剩下两相和他们的门人故旧了,这些人基本上都是投机分子,老八也懒得问了,主要是刺激受得有点大,很疲倦。

“行了,到这儿吧!”老八挥挥手。

“不问了?”康熙可不会高高举起,轻轻的放下,马齐是跟着佟国维的指挥棒在走,所以也不足畏惧,可是明明跟老八有芥蒂的佟国维为什么要旗帜鲜明的来支持老八?

佟家在朝中虽不如前年的索额图和明珠,但也是根深蒂固,还占着自己岳父的名头,总不能这么放过了,他可不想再重复当年索额图和明珠的旧事,让佟国维一人做大。

原本就打算趁老八的发作,来一次“趁你病,要你命”的突袭行动呢,老八现在撤退,让老爷子吊在半空中,老爷子怎么会干?

老八回头看着老爷子,心里很不是滋味,非要这样吗?把儿子对你的那点感情,就全消耗在这无休无止的内斗之中,你生孩子难不成就只是为了无休止的利用,打压,再利用,再打压?

这种情绪老八只有眼中一闪而过,他知道老爷子看到了,但他无所谓了,这种情绪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他坐回了案前,看看名单,轻轻的叹息了声,看着马齐,挤出了一点笑脸,“马相,您看中老八什么?又凭什么认为老八有能力代替太子成为一国之储君?”

“马齐是粗人,跟八爷也不熟,但马齐当过内大臣!”马齐说的掷地有声,目光坦荡。能当上相爷的也不是等闲之辈,他点到为止,后面的大家都明白。

老八长长的叹息了一声,真的对他笑了笑,但笑容之中很是疲惫,“如果没有老爷子的运筹帷幄,您觉得老八做得来这事吗?”

“可您至少敢做。”马齐伸直的背,“奴才出身行伍,玩不来那些虚头八脑的玩意儿,奴才真心保荐。”

“谢谢!一个只图自己痛快,就盲目冲动的主子会给朝廷带来的是灾难,不是胸口挂个勇字就能当好皇上,至少老八不行!?”老八轻叹了一声,“您带着您的人起来吧,让您跪着么久,老八很抱歉!”

马相磕了个头,被身后的子弟兵扶起,小太监在李德全的授意之下,给马齐搬了个绣墩。

老八看着最后一拨,佟国维似笑非笑地看着他,显然,刚刚长时间的对答,已经给了这个老狐狸足够的时间,老八有点烦期待了。

“都起来吧!给佟相也搬把椅子,怎么说也是国丈爷,是老八的长辈。”老八深吸一口气,手一挥。

李德全看看康熙,康熙细微的点了一下头,李德全忙让人去搬椅子了,佟国维终于与老八对坐了,他的子弟兵们齐齐的站起,老八看到舜安颜,和硕额驸,相当于一品。

“妹夫,我十妹怎么样?”老八冷冷的看着舜安颜。

“公主一切安好!”人家也不是摆出来混的。

“是啊,是半年前安好,还是一年前安好?对了,听说你府上的姬妾不错,送几个让爷给你掌掌眼?”

佟国维老脸一红,抬眼看着自己的孙子,他想到了当年老八带人砸族侄家的事了,这位可不是什么好鸟,万一一个不高兴,就能真的把舜安颜弄死不偿命。

“奴才教导不严,请皇上恕罪。”佟国维看康熙果然变脸了,想到九公主可是尸骨未寒,而今天一切的起因都是因为九公主的突然病逝,万一老爷子想起一起嫁出去的十公主,舜安颜只怕就真的凶多吉少了。

康熙没想到老八不发作佟国维,却先拿舜安颜说事,再听下去,老爷子气着了,合着自己选的额驸已经至少半年没踏足公主府,而且敢在府中公然纳娶姬妾。难怪,难怪九儿都生第二个孩子了,十格格一点动静也没有,公然冷落公主,不是把皇室的脸踩在脚下吗。

看佟国维跪下了,舜安颜可是一点也不畏惧,单膝点地,“启禀皇上,祖宗家法,公主不着奴才不得进府,奴才也没办法。”

“是啊,弄了半天你就一小倌啊!”老八笑了起来,但马上收回他的讥笑,淡淡的掸了掸马蹄袖上不存在的灰尘。

“不过也是,额驸风流倜傥、誉满京城,更是有经天纬地之才,想来您高贵的身段自然容不得一点世俗的沾染。只可惜十公主生在帝王家,还得您跟北宋的王驸马一样,被人误为靠依附皇室而官居一品,实在有违您高洁的性。

您没带着姬妾到十妹妹跟前显摆,就足见你比那位王驸马厚道多了。要知道您在京城里那么多红颜知己,十妹妹与之相比,也就贤良淑德这一个优点了。”

老八冷冷地笑着,祖宗家法他管不了,十格格的嬷嬷死要钱,他也管不了,但搞死这个没皮没脸的总还是办得到的。

北宋神宗的妹妹蜀国公主,在历史上是著名的十全女人,贤惠并才华横溢,却生生的被那个比她大十多岁的驸马爷王诜给气死。

那位驸马当着病重的公主面与姬妾燕好,而且纵容姬妾给公主难堪,生生的把公主气死了。而那位王某人的理由是,他有才华,却因为娶了公主而徒有驸马的虚位,而无法位居朝堂之上,一展抱负,于是把怒气发泄在了公主身上。

但清与宋有着本质的区别,清朝的驸马是自己人,是倍受重用的,几代帝王都是让驸马领军队的,老八把这个举出来,不过是让老爷子生气罢了。

“看来是朕错了,舜安颜文武双全,想来也是朕的老十配不上他,罢罢罢,强扭的瓜不甜,传旨,革去舜安颜和硕额驸,与公主和离。”康熙的火气真的起来了,怒极反笑起来。

“皇上......”佟国维虽然真没把一个不受宠的十公主放在眼里,所以对舜安颜的行为也是睁一眼、闭一眼,可是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被皇家抛弃,以后谁家敢把女儿嫁给舜安颜,更麻烦的是,舜安颜从此会被皇室厌弃,再无出头之日了。

舜安颜实际上真不是笨人,他敢那么对公主,实际是有恃无恐的。所以老康发作之前,即便是老八那么讥讽于他,他也无所畏惧,甚至于他心里暗暗觉得,自己不敢听祖父的话举荐老八了。不是因为老八跟他死磕,而是因为这样的一个只为自己好恶行事的莽夫,如何能入得了康熙的眼,看来祖父是押错宝了。

大清开国之后就没发生过,皇室的公主额驸和离这样的丑闻。康熙处处仿照汉家,把规矩看得极严,生怕人家说满人是蛮夷,不知礼法。所以公主和离之后,想再招驸马就几乎就是不可能的事了。

听完康熙的判决,舜安颜难以置信的看了老爷子一眼后,便死盯着老八,似乎想从他那里得到一个让他信服的解释一般。

老八看着瞪着死鱼眼,一脸不甘心的舜安颜,轻轻的笑着。他当然知道他的不甘心,大清没有幸福的公主,可是为什么老八偏要拿佟家开刀?

老八不屑的摇头,这种脑子真配不上十妹。还没想明白吗?不是他老八要拿佟家开刀,而是老爷子要拿佟家开刀,自己不过是他手上的刀,而舜安颜就是那个借口。

作者的话

小P一定给十公主一个好结局,算是对她的补偿。

本章完

第二三八章 抉择

老八这么做并没有经过事先的设计,他还没聪明到这一步,只是当初九儿死了,他也想到了十格格,于是对这位佟家人进行了一番细致的调查罢了。

以前只知道舜安颜不是东西,调查完了老八觉得基本上他跟畜生没啥两样了。

要说当年夏茉的老爹已经够不是东西了,七格格死后老爷子还想杀了他呢!可是人家明尚糊涂是在府里管着闹,并且还有无子可以推脱。

走到外头,人明尚最多去赌钱,喝酒,可是风月之地,他是不去的。宗室的面子人家还是知道要保的。而且,明尚有一点好,不在外头乱说话。他口中可没少说过七格格一个不字。

七格格死了这么多年了,明尚也表现保护应有的尊重来。安王府看夏茉的面子,也就慢慢的和解了。

可舜安颜不同,他一开始就觉得自己娶十公主亏了,好歹自己也是佟皇后的亲侄子,却只给他一个嫔生的不受宠爱的公主,不是打佟家的脸面吗?这话是公开在外面说的,不止一个人听到,只不过大家碍于佟相的权势,不敢声张罢了。

也许正是因为这样,舜安颜的胆子就更大了,皇家不管,公主不敢招,外面又有一堆马屁精围着,自然怎么高兴,怎么来,慢慢的他自己就真的以为皇家亏了他,他该得到更好的,所以皇家才纵容他,于是更是头仰上了天。

还出言不逊九公主和凌策,什么九公主本是要许给他的,而凌策不过就是一个蒙古部落的小王,也敢跟他争?若不是娶了得宠的九公主怎么会得贝子的爵位?

凌策是有差事的,但与舜安颜得的差事比起来凌策显得更得皇帝的重视,这让舜安颜更加气愤了,听说他在公主府中也不止一次的对公主出言讥讽只能是,即便是留宿公主府也是别放而居,显然很不给公主面子了。

老八看到报告真是气得说不出话来了,他是没打骂公主,他不去公主府,也得确有理由,人家公主不召,他不能进见的。可是他的所作所为,就是把皇室的脸面踩在脚下了。老八正想着找机会好好整治一下他,只是没想到机会这么快就来了。

在安抚了马齐一系之后,下面应该还有一半人。刚刚他就知道,老爷子是要接自己的手拔了佟家这个钉子了,怎么拔?拔完了,是公主怎么办?

皇家入关之后就没有和离的公主,只有过早郁郁而终的可怜人,而老爷子上位之后,越发的把皇室当昨天下道德典范,公主就算是守寡了,也不会允许在家,更别说和离这事了。

佟家上下就是都是知道这点,才会没把舜安颜的事放在心上,反正公主已经进了佟家门,尚主的体面已经到手了。至于公主如何,没人关心。就算有人关心,不过投鼠忌器,有公主在他们家当人质,皇室也不敢拿他怎么样的。

在刚刚请佟国维起身之后,老八就一直在想,怎么先把妹妹摘出来,十公主现在的处境本就尴尬,若佟国维因“朋党之争”而全家败出朝堂,十妹在佟家就更不能自处了。

她能不管吗?怎么说也是佟家的媳妇,不管就是不孝,可是管得了吗?老爷子听她的才怪!只怕到了后来,十公主两面不是人,舜安颜就更能理直气壮的侮辱十公主了。

舜安颜,很好,本来想着私下处理他的,合该他倒霉吧!当着五品以上官员和宗室的面,把舜安颜塑造成为北宋王诜一样的败类,当然,在老八心里,说他是败类都抬举他了。

宗室都是有女儿的人,十公主好歹也是皇家正儿八经的和硕公主,位比郡王,凭什么让一个奴才来糟践?马上就能得到广大的共鸣。

而五品以上的官员很大一部人都是汉员,人家讲操守的,宠妾灭妻在这些儒生的心中就是一个闺门不肃,治家不严,这是个人品质问题了。再说他们对这位衙内本来就不怎么感冒,志大才疏,还用鼻孔看人,趁早死了算了。

而另一半当然是八旗子弟,八旗子弟就是皇家的奴才,他们更简单了,额驸虽对他们来说可能贵重一点,可是对皇家来说,就是奴才,舜安颜就是不忠了。

在这种情况之下,连康熙都不好意思不做表示了,况且康熙是多聪明的一个人啊,老八动动嘴,他马上就明白了老八的想法,是啊,从舜安颜下手,,多简单明了,还能得个好名声,自己是慈父,省得将来他们还拿十公主来要挟他。真是聪明的老八啊!

舜安颜被除去了顶戴花翎,拉出去了,这里是五品以上的集会,他已经没有资格参与了。

老爷子冷冷的看着被拉出去的舜安颜,心里冷笑着。若是平时,;老爷子还真拿他没法子,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当年七格格还不是公主呢,自己和安亲王一样一点法子也没有,眼睁睁的看着七格格被逼死。

现在好,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自己宽大为怀的“放了”舜安颜,谁还能说自己不成?十丫头的名声也保住了,佟家总不能往公主的身上再泼脏水了,老爷子此时倒真的觉得舒心极了。

公主和离有了正当性,而佟家傲慢无礼,轻慢于皇家,自己只是让他们和离就是给了佟皇后面子,更加凸显了他的仁慈宽厚。

不过老八就真的把佟家得罪死了,老爷子摸着胡子笑了起来,等着看老八再怎么对付佟国维!

一边的四四看到了老爷子的笑容,心里一寒,别过头去。他真不理解老八了,为什么非要跟佟家死磕呢?只是因为老爷子疑心了,于是干脆破罐子破摔了?

之前不是处理的都不错吗?也没得罪人,大家呵呵一笑,八爷还是老好人,现在等于把佟家在朝廷里的人都得罪光了。

用得着吗?

想教训舜安颜有的是机会,何苦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把佟家的面子一扫而空,况且十公主和通嫔也不领他的情。一个和离的公主,以后怎么过日子?

佟国维瘫软在地上,他开始后悔了,是啊,为什么要惹这位活阎王,别人不知道他,自己难不成也不知道?当年自己求不下族亲,让他打了一回脸;再想想内务府,他可是一直冷眼旁观的,马齐只知道他有勇气,可是不知道他的手段。

自己真的老了吗?真的看错了老八在隐忍之下的野心?他外有十爷、十一爷,还有直郡王在东北的大势力,军中有八福晋娘家的支持,一切理当理所当然的才对啊?

计算了老八的实力,再揣摩一下老爷子的圣意,毕竟他的位置是老爷子给的,自然不能逆了老爷子的意,把几位成年阿哥一一推敲,最终他和幕僚们得出一致的看法,老爷子实际上早就属意八爷了。老爷子难道不知道八爷的实力?以老爷子多疑的性子会置之不理,由他做大这本身就是暗示了。

而太子被废,备受宠爱的十三爷圈,这一切不都是表明老爷子心中属意的人选是八爷吗?蒙古狩猎从来不去,巡幸京畿也不见八爷露头,但以他敏感的政治嗅觉说,老八一定是老爷子暗藏的宝贝,从不显露人前,让太子和十三当靶子,找到机会一举拿下,正好给八爷让位置。

再结合老爷子当时亲到签房,要由百官推举太子时,佟国维便更加确定老爷子这是想推老八一把。不然过些日子,老爷子自己说立八爷为太子,一向声名不显,母族不贵的皇子,如何让群臣心安?

正是出于这种考虑,佟国维才在族中的会议中提议推举八爷。当大家群情鼎沸的反对时,他反而更坚定了信心,自己说老八都是这种效果,老爷子若是在朝堂之上说要立老八,那不得翻天。

于是细细的分析之下,得到族人的支持,再分散串联,他其实心里挺美的,自己这事做得多漂亮,老爷子一定很满意。而老八当年在签房里送他画时,他便觉得他们只间是有了默契的,芥蒂一说应该消融于无形之中了。没想到一番经营下来,竟然满盘皆输。为什么?

“佟相爷,起来吧,老八只是看舜安颜不顺眼,对您没意见。”老八笑了笑,对自己这位真实的粉丝,老八真讨厌不起来了,只是不敢跟他太接近了,皇子勾结朝臣就是罪,更何况是权臣了。

佟国维毕竟是军人出身,也宦海沉浮这么多年,当年索额图权倾朝野时,明明是康熙圣母的亲哥哥,又同是继后的亲爹,他的身份可比索额图高多了。可是人家有拥立之功,又是嫡后的亲叔叔,于是他夹着尾巴做人四十年,没有一点信念是做不到的。

“谢八爷,是奴才的错,奴才教导不严,养出这样的畜生,奴才真是无颜见皇上啊!”说罢,又跪下,对着康熙痛哭流涕。

“唉,行了,知道你也不想,只当是孩子们没有缘分吧!”康熙总不能当着群臣的面,对岳父和亲舅舅太不给面子,有些生硬的摆摆手。

作者的话

这章有点郁闷,但是不写好像又不能把各人的性格和事件的发展方向说清楚,原谅小P吧!

下章看老八如何扭转乾坤吧!

第二三九章 乾坤大挪移

老八扶起了佟相,把其他人叫起,他想的是还用问吗?瞟了老爷子一眼,看他稳坐泰山的样子,老八心里暗暗地叹息了一声,看来老爷子还真是一天也容不得这位相爷了。

“佟相,说起来老八与您之间倒是有些过结的,您怎么会下大力气来推举老八呢?”老八思虑一下,有些好奇地问道。

“奴才与马相一样,对八爷的人品与决心甚为倾倒。别人不了解八爷,奴才好歹也在上书房行走多年,八爷这些年默默的立下的功劳,奴才怎会不知呢?虽与八爷心存芥蒂,但也是想到皇上一再言之推举太子一事,以公心论之。奴才不敢有私心杂念,唯公心论之。”

佟国维看老爷子这样也明白了,老爷子这是让他自己退出去了。可是舜安颜这样,自己同时退出,佟家就真是百年大树一朝倾。

现在他只能硬撑着,能拖几天是几天,总得给族人一点撤退的时间不是。

他起身抱拳恭敬的答道,但话里话外的意思却很明确,自己推举老八没一点私心,其他人能过关,自己凭什么不能过关?更何况是老爷子自己说的这些话,难不成听皇上的话也错了?

这让老爷子不禁老脸一红,是自己出了一招引蛇出洞,而佟国维只是上当罢了。好在天已经黑透了,广场上点起了火把,但在风中,正好把坐在上首的康熙笼罩在阴影之下,大臣们看不见他的脸。

老八更为难了,佟国维说得滴水不漏,自己怎么从他话中找出漏洞呢?可是不能帮老爷子劝退佟国维,老爷子怎么肯放手?

“知道八爷今儿为什么敲大钟,请各位来吗?”老八苦笑着摇摇头,扫视了场子上人。

“你们八爷我好好的在宗人府待着,这样也被你们打中了,八爷跟你们有仇啊?你们想搪塞老爷子,你们事先商量一下不成吗?分散一下,十几个阿哥一人投几票,大家持平了,老爷子还能把你们怎么着不成?”

老八叉着腰肌对着广场吼着,一副光棍样儿。不知道哪个角落传来了“卟”的一声喷笑,老八抄起个折子一揉,朝那个方向扔去,却也没去揪那个人出来。

“你们知道你们爷惹多大的麻烦?不知道八福晋胆子小啊?树叶掉头上都能砸个包的主,被你们吓到早产!你们真能啊!八福晋要是真有事,你们那什么赔给爷?”老八说到这里,都气红了眼,吼的声音更大了。

现在大家明白为啥一来就让跪了,妈的,谁不知道把八爷怎么着了,没多大的事;真把八福晋怎么着了,八爷弄死你们全家。“兔子爹事件”历历在目啊!人家还是佟家人呢!“哗”一声,推举老八的跪了一地。

“奴才(臣)等,有罪!”齐声喊道,连佟国维都跪下了,这次他总算明白这次老八弄这么大动静,原来还是为了八福晋。他真是一头汗啊,恨自己怎么不推几天再报,等八福晋生完了,再报,舜安颜只怕还是额驸呢!

夏茉要是知道自己在满朝文武那里又大大的出了一回名,一定郁闷的想死了,自己这次真冤啊!又给老八当了一回挡箭牌。

“算了,八福晋福大、命大,给爷又生了儿子,有一个算一个,一人一百两给八福晋压惊,养身子,差一两都不成!”老八恶狠狠指着他们吼着。

老爷子坐直身子,扫视了半天,最后从李德全手里抢过拂尘,冲下来对着老八就是一顿狠揍啊!老八早防着了,边围着群臣跑,边左闪一下,右闪一下,让康熙打着不少大臣,人家也只能忍了。

老爷子真气,他等着老八把佟家灭了,结果弄了半天,该做的没做,跑到这儿敲起竹杠来了。你要敲多敲点,这些人谁家不是银子堆着的,一百两,真是丢死人了,以后别说你是皇子了!

于是当着群臣,老爷子又上演了一出父子相残的戏码,李德全和皇子们都习惯了,一个比着一个地看着直乐呵。

宗室傻眼了,有那老成的,想上前劝劝,再看看皇子们眼里里满是戏谑的笑容,再看李德全边上可是有带刀侍卫的,老爷子不去拿刀,却抢太监的拂尘,也就明白了,这是父子俩耍花枪呢。

老四松了一口气,老八不缺这点钱,当然,这么多人,一人一百两,还有地方上的那些,这次老八只怕凭空的,就能收到几万两。当是提老爷子小罚他们一下,送的人只怕还会屁颠屁颠的捧着银子去八爷府!

而御史们也不会拿这个说事,又不是私相授受,而是当着老爷子和满朝文武的面,公然讨要精神损失费和营养费,人家占着理呢!而且人多,想弹劾都找不着下笔的地方。

四四叹息啊!真是滴水不漏,一面打消了老爷子的疑虑,一面再把自己的姿态放到最低,顺便还得了大笔的安慰金,老八,你把心思用在正道上多好啊!

老爷子打累了,老八再如平时一般,把老爷子扶回去坐着,回头对大家很帅的一摆手。

“行了,回去吃饭吧!跟你们说,少一两不成,但是多一两,把也就跟御史弹劾你们,上你们家查账去,看是不是贪官!”

老爷子本想把拂尘还给李德全的,听了这话,直接举起,又打了一下。

大家虽然这几个时辰是在惊吓之中度过的,但也知道,大难解除于无形了。八爷把本朝最大的一次君臣危机,用了一个不怎么着调的办法和谐了。

推举八爷这些人,原来对老八实际上真不怎么认识的,有拿他当挡箭牌,又拿他当政治押宝,而最终出宫这一刻,他们对老八却是一致充满了感激。

而没选八爷的,也对老八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其中就包括张廷玉,他深思的看了老八一眼,默默的退出了,想着,八爷这次添丁,要不要也送上一百两,权当是贺礼!

张廷玉一般很注意,皇子们有什么事,就算是有帖子,他也就只礼到人不到。而八爷长子生在热河,他也就没送;到次子时,八爷根本不大办,在庄子里跟着皇子们闹腾了一回,他也没什么机会送。

打听了一下,倒真有那八面玲珑的往八爷府送些礼品,可都被下人挡回了。当时没当一回事,以为八爷只是不愿与朝臣往来,倒也符合他一贯低调的作风。

这次听说八福晋又有孩子了,他就没上心,反正八爷不会给自己下帖子,自己也就不自作多情了。但刚刚他决定随着大家一起送吧!

群臣出宫了,宗室就过来了,明尚和安郡王家几位当然更关心夏茉,“八爷,八福晋真没事?”

“没事,就是没能生格格很失望!”老八又郁闷了一下,没有女儿,他心里的痛啊。

“老八,那我们是不是也只用送一百两?”老七呵呵的笑着,老八添丁,按规矩他们都是要送重礼的,一是因为是嫡出,二也是他们家孩子实在是少,不想别人家,一年总有几个,于是对于老八和四四家,他们的政策是,贵精也贵多。

“滚,你弟妹又生了一个捣蛋哥儿,你们不说多送点好玩意安慰她一下,还想省钱,是不是兄弟啊!跟你们说,赶好的送,这回我算是受大刺激了,不多收点,真不能抚平我倍受打击的心。”老八捧着胸口直哼哼。

“八哥,看看你是啥人品,跟茉儿姐姐说的,躺着也能中招,我看你还是会庄子躲起来吧!”老十四哈哈大笑。

“滚,我倒是想躲,你嫂子在宫里坐月子,我能往哪躲?怎他MA的倒了八辈子血霉了。”老八恨恨的“呸”了一声。

宗室们也摇头笑了起来,跟老爷子告辞,笑呵呵的退了出去。哥几个看着内宫也落了锁,也就不进去看夏茉的亲生孩子了,老八拉住了老十八,“我跟你挤几天。”

“凭什么?你不是有家吗?”老十八叫了起来,他还小,还没分府,住皇子所呢。

“回家你嫂子不得跟我急眼?你废什么话,下次......”

“得了,跟我回家吧,知道你不敢回去。李谙达,麻烦你跟八福晋说一声,八爷在我家,让她安心。”四四白了没用的老八一眼,不敢回家,怕夏茉怀疑他跟妾室们怎么着了,老八真是有出息啊!鄙视的看了他一眼。

老八扒拉一下老十八的头,白眼狼,白给他吃了这么多年的饭了。去四四家也成,夏茉相信老四,况且,这些日子一起坐牢,还真处出点战斗的感情来了。

回头看了还在生气的老爷子一眼,“皇阿玛,您早点歇着,儿子告退。”

老爷子顺着从老三看起,一直看到老十八,一顺溜儿子,除了老大、老十、老十一外,全在这儿了,一个个也算得上人模狗样,可真的让他挑一个出来传大位,竟然没一个让他觉得放心。

忽又觉得,也许真的立老八也不错,多机灵啊!人也不坏,对兄弟们至少不会下狠手,他第一次觉得自己真的老了,无力的摆摆手。皇子们静静地行了一礼,退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