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两方人马都在争这个位置,但是很明显,新帝肯定会宠幸自己的人,而不是太子这一派推荐的。

襄阳郡主朝着沈辅林使了眼色。

沈辅林想了想,道,“殿下,您刚才可是满意?”又道,“您也知道陛下,一直都过的循规蹈矩的,要真是找那良家子,也不一定能掀起什么风浪来,可是襄阳郡主就不一样,最是知道男人喜欢什么,能伺候的服服帖帖的,加上又是亲眷,别有一番禁忌的味道,更是刺激不是?”

太子朱炎一想,好像还真是这样,自己刚才不就是那样?

“可是她入不得宫呀,汪右林那个老贼,肯定不会同意的。”太子朱炎想起汪右林就恨的牙痒痒。

“所以我们要把陛下引出来不是?”沈辅林道。

“你的意思是…”太子朱炎还是颇有几分犹豫,却听那沈辅林说道,“殿下,您可是想好了,虽然可能性几乎微乎其微,但万一陛下老树开花,真有了子嗣呢,也是麻烦一件不是?”

***

不过半个月之后,京城就传的沸沸扬扬的,说是新帝临幸了襄阳郡主,还封了贵人,让所有知道的人都吓了一跳,不是因为别的,这襄阳郡主在京城中声名狼藉,但凡稍有本钱的男子,都和她有过首尾。

新帝这是等于戴了一顶大绿帽子。

只是向来敦厚和善的皇帝,这一次却像是中了邪一般,硬是要护着这个襄阳郡主,无论群臣如何的劝都不听。

这消息实在是太过震惊,就是在京中没有交际的姜秀娘也是听闻了,等着汪右林回来,忍不住问道,“这入宫的女子不是要身家清白,那襄阳郡主如何能入了皇帝的眼?”

汪右林正在试姜秀娘给他做的夏衫,是一件枣红色的杭绸直裰,做的针脚细密,尺寸合适,他穿着很是喜欢。

听了姜秀娘的话,想起皇帝话来,“朕这一辈子,一直就活的循规蹈矩的,从来不知道男女□□还能这般。”又道,“难道朕一个天子,还不能封一个自己喜欢的女子?”

“按规矩是不行,但是陛下喜欢,也是没办法了。”汪右林知道这是挡不住了,还不如另想办法。

谁也没有想到,沈辅林这等小人,竟然会无耻到这个地步,自己睡了的女人,居然还能送到龙床上去,也算是出奇制胜了。

不过好在,皇帝理智尚在,也知道襄阳郡主这般的,只能说给予宠爱,没说要封做皇后,不然那才是要出大乱子了。

只是怕就是怕在襄阳郡主身上有了龙嗣。

汪右林几个人商议的结果就是尽快把秀女送入宫里去,不管如何的有手段,女人一多,总是被会贪图新鲜感的皇帝忘记不是。

姜秀娘听了这话就想起那个在庵里的原太子妃来,如果当初没有那档子的事情的话,如今早就是皇后了吧?

听说新帝还是太子的时候就被这位太子妃管的死死的,别说宠幸别的女人了,就是多看一眼都不行。

虽然在男人眼中是个妒妇,但是身为女子看来,却是颇为艳羡,不知道怎地,就说道,“要是太子妃还在,陛下会这般荒唐吗?”

第68章第68章

汪右林听到这话,停顿了下才说道,“先帝走的突然,陛下一直都觉得是德清郡主的缘故,他至孝,自是不会在迎了德清郡主回宫。”

姜秀娘想起当初在庵里,那主持说德清郡主的话来,忍不住叹气,当初太子妃在京中是多么风光强势,只是不过眨眼的功夫,一切都没有了,所谓的荣华富贵也不过就是这样。

这一天,汝阳公主府人满为患,十分的热闹,在门口迎客的是汝阳公主的长媳完颜氏,三十多岁的年纪,穿着一件十样锦的锦缎褙子,身材高挑,五官鲜明,笑起来眼角带着些许的鱼尾纹,但却一点也不影响她的美貌,反而有种时间沉淀之后的魅力。

姜秀娘是同赵阁老的长媳马氏一同来的,马氏是赵家世交的女儿,父兄皆是在朝为官,她身材中等,容貌寻常,但是气质娴雅,有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底蕴,就是站在各色贵妇当中也不会被埋没。

只不过今日站在马氏身旁的姜秀娘太出众了,她肤若凝脂,眉目如画,一双黑白分明的眼睛就好像是被泉水浸泡过的黑曜石,纯净明亮,等着笑吟吟的走了过来,身上自由一股恬静柔美的气质,叫人看了一眼就忍不住心生好感。

完颜氏目光很自然的朝着姜秀娘望去,忍不住说道,“这就是姜妹妹吧?当真是漂亮的很。”很是亲昵的上前握住姜秀娘的手,道,“也怪不得首辅大人那般的宝贝,说今天是第一次出门,还跟我们那口子说,可是一定要让我好好看顾下。”

旁边有个长的十分甜美,穿着粉色小袄的少女,露出很是好奇的神色来,笑着说道,“原来这就是汪夫人。”

完颜氏就说道,“姜妹妹,这是明国公府上的三姑娘,你只管喊她三娘就是了。”杜三娘的母亲是汝阳公主的女儿,说起来这公主府还是杜三娘的外家,也怪不得和完颜氏这般亲近了。

“见过汪夫人。”杜三娘笑着行了礼。

姜秀娘之前就跟李姑姑学过,落落大方的受了礼,完颜氏又一一介绍了其他几个客人,姜秀娘倒不怯场,应答十分的得体。

完颜氏略带几分诧异,听说姜秀娘是村姑出身,还当会害羞,谁知道竟然学的这般快,想着到底是首辅大人看中的人,还是有些不同寻常的。

马氏见众人似乎把自己给忘了,忍不住微微皱眉,好在很快完颜氏就感觉到冷落了马氏,抬头跟马氏打招呼,笑着和她寒暄了几句,然后领着她们去了宴客的花厅。

花厅里已经坐满了人,三三两两的找了关系亲厚的在聊天,只不过姜秀娘的进去的时候,还是成了焦点,毕竟是首辅大人的夫人,这里大多数都是官家太太,许多人都需要仰仗汪右林。

原以为是村姑,应该是少不了土气,谁知道竟然这样一个水嫩嫩的美人。

完颜氏很是八面玲珑,每一个人都能说得上话,见许多人都涌过来,就一一给姜秀娘介绍。

姜秀娘不过入了公主府不到半个时辰,却是一直在跟人打招呼,她觉得自己笑的快僵了,想着这就是京城贵妇人的生活?实在是累的厉害,也不知道她们为什么都这般有兴趣,显得很兴致勃勃的。

那个杜三娘似乎很喜欢姜秀娘,一直跟在她的身边,有时候还会帮着姜秀娘解答问题,很是乖巧可爱,让姜秀娘心里渐渐生出好感来,等着闲聊的时候,杜三娘还悄悄的问姜秀娘,“汪夫人,我听说你在家里还种菜,是不是真的?”

姜秀娘见杜三娘语气娇憨可爱,忍不住笑,“是了,种一些自己平常吃的菜而已。”

“那我能过去看吗?”

“行呀。”姜秀娘笑着点头。

杜三娘很是高兴,去跟一道过来的姐姐打招呼,道,“姐姐,汪夫人说了,说我可以去汪府拜访。”很是与有荣焉的样子。

杜三娘的姐姐杜元娘嫁给了信国公的世子,这才不过四年,就已经生了三个小子了,在婆家很是得宠。

杜元娘当姑娘的时候,还十分苗条,这会儿已经是珠圆玉润了,她看到妹妹这般微微皱眉,道,“你这般大了,还这般大惊小怪的,我看要回去和娘说一说了,明年你就要嫁过来了,总要在家里拘一拘。”

杜元娘嫁给了信国公的世子,而杜三娘则是和信国公次子订了亲,婚期定在了明年。

那声音有些大,姜秀娘一抬头,恰好看到杜元娘看过来,两个人之前也是寒暄过,算是认识,只是这会儿杜元娘没有之前的客气,反而带着几分冷然,那神态,只差说,一个官家夫人,竟然自己动手种菜,果然是村姑出身了。

虽然不过坐了一会儿,但是姜秀娘能感觉到那种说出来的疏离感,这里的人和事离她都很遥远。

官身的太太们还好,那种世袭几代的功勋世家,如同信国公这般,虽然也是客气,但是会带着几分高高在上的神态。

杜三娘有些生气,道,“不跟你说了。”然后凑到姜秀娘的身边,略带几分讨好说道,“夫人,我知道有个地方桃花开的好看,带你去瞧瞧可好?”

姜秀娘看了眼四周,自从进了屋,马氏就去跑去跟旁人寒暄,都是她从小的认识的姐妹,姜秀娘过去自然不合适,而完颜氏也要照顾客人,不可能一直陪在姜秀娘身边,就把杜三娘留在了姜秀娘身边,让她招呼姜秀娘。

姜秀娘看她兴致勃勃的,就好像是汪羡康想要淘气,但是又怕汪右林发作,就喜欢拉着她时候的神态,一想到这些就不忍心拒绝,道,“那就去看看吧。”

公主府后花园里不止桃花,还有梅花,樱花,西府海棠,如今都一起盛开,很是美丽,杜三娘显然很熟悉这里,带着姜秀娘熟门熟路的去了林中,有一条羊肠小道,闻着花香很是沁人肺腑。

“是这里。”杜三娘指着一条小溪,溪边放了一张长条的石凳。

姜秀娘看了眼这里,石桥流水,花海树木,十分幽静美丽。

“小时候淘气就常常到这里来玩。”杜三娘有些赧然的说道。

“这里很好。”姜秀娘不忍拂了杜三娘的好意,笑着说道。

杜三娘很是开心,她性子活泼,又见姜秀娘恬静温和,很是喜欢她,滔滔不绝的说起来,各种琐碎的事情,到最后连她的婚事也拿出来讲,“那个信国公的四少爷从小就茹素,我却顶爱吃肉的,娘就让我嫁过去后忍着,还要从现在开始学会茹素!”

姜秀娘听了忍不住笑,想着要是有个女儿,长大了是不是就跟杜三娘这般?实在是可爱。

忽然间外面传来了脚步声,随即停住,姜秀和杜三娘对视了一眼。

然后传来说话的声音,“你看到那个汪夫人了吗?”

“那个村姑吗?”

这话说的杜三娘脸色登时就不好看了,想要去拉姜秀娘却是被她拦住了,随即很快她就知道原因,因为说这句话的不是别人,竟然是陪着姜秀娘一起来的马氏。

姜秀娘神色平静,似乎早就知道一般。

杜三娘也不敢说话,只好尴尬的站着。

“据说还自己在家种地,今日见面竟然送我一筐子的萝卜,说比集市上卖的好吃。”马氏语气里诸多的不耐烦,“简直就是笑话,果然村姑就是村姑,就算是换了一身衣裳,也脱不掉身上的泥土味。”

“那你怎么陪着她来?”

“还不是我家那口子,你知道我公公和首辅大人很是要好,就托到我家来了,不然我才懒得和她相交,跟她说起今年宫里新进贡的尺头,居然什么都不知道。”

那跟着马氏一起说话的人笑道,“你应该是问她怎么种地,肯定能说出来!”

马氏听了咯咯的笑了起来,道,“也是。”

两个人笑了一阵,马氏又道,“真是替首辅大人惋惜,那样一个丰神俊朗的人物,这京城里多少的闺中少女想要嫁过来,却娶了这么一个上不得台面的村姑。”

“就是,你知道咱们从小就要被母亲教导,要成为夫家的助力,不仅要管理家中的中馈,还要交际四方,像今日这种场景,哪个不是应对自如,她却跟刘姥姥进大观园一般,什么都不懂,还要你来带着,真是丢人。”

杜三娘实在是忍不住了,一时跳出来,喝到,“你们太过分了!”

“谁?”

等着马氏和那妇人出来,看到姜秀娘和杜三娘的时候,脸色登时就不好看了。

除了马氏之外,另一个妇人姜秀娘也认识,之前刚刚还被完颜氏引荐过,正是大长公主府上的三夫人。

第69章第69章

第七十章

几个人喧闹声引来了完颜氏,她忙完了一阵子,客人都接待好了,就想着领着姜秀娘上桌开席,正在找姜秀娘和杜三娘,听丫鬟说来了后花园就猜测被杜杜三娘带到了这里,这小溪是杜三娘最喜欢来的地方,果然刚到就听到杜三娘的娇喝声。

完颜氏头疼的扶额,这杜三娘也不知道随了谁,性子特别的跳脱,也总是很任性,让她那个小姑子愁坏了,最后就定了信国公府的次子,想着上面有个做宗妇的长姐照顾,应该能好过些。

其实当初也有许多旁的人选,但是想着杜三娘性子天真烂漫,小时候有长在乡间,和村姑出身的姜秀娘总归是有话题,比较合得来,这才安排的她。

谁不知道不过一眨眼的功夫,就惹出事情来,

“这是怎么回事?”完颜氏走过问道。

虽然心里瞧不上姜秀娘,但是大家明面上却不想撕破脸,马氏见自己背后说人坏话就这样被撞见,很是尴尬,一旁的杜三娘却是道,“舅妈,赵夫人在这里偷偷说汪夫人的坏话。”

完颜氏是聪慧的,一下子就明白了,姜秀娘嫁给汪右林的事情,在京城里被人说了好久,不止是眼前这两个人,就算是刚才花厅里,也肯定有不少人在偷偷议论,但是背后说是说,被撞见就是尴尬了。

可以不给姜秀娘脸面,但是汪右林的脸面呢?

这可是辅佐了两代帝王的首辅,跺一跺脚,整个朝廷抖三抖的人物。

到底要怎么办?

这一刻完颜氏的脑子飞快的转动着,要是站在姜秀娘这边,自然就是要给她做主了,这种打脸的事情,一定有个说法,不然等着首辅大人知道,还不知道闹出什么事情来。

早就听闻首辅大人对这位娇妻很是满意,她一开始还不信,等着丈夫特意嘱托打照顾姜秀娘,这才知道原来传闻是真的,不然堂堂一个男子,如何会这般插手妇人之间的事情。

完颜氏心中的秤砣马上就偏向了姜秀娘,她也是个干脆利落的,做了决定就马上行动了起来,冷着脸对着马氏说道,“赵夫人,您好歹也是大家出身,怎么就这般没轻没重的,学别的不好,偏要学那长舌妇嚼舌头。”

马氏脸色通红,即是觉得羞辱,又觉得难堪。

姜秀娘没有想到完颜氏会偏帮自己,她虽然一直对她客客气气的,但是她能感觉到两人之间的生疏,客气居多,恐怕跟其他贵妇人想的一样,心中瞧不上她的出身。

完颜氏说完见姜秀娘朝着自己望了过来,安慰的一笑,很是飒爽利落,这倒让姜秀娘的心暖了一些。

杜三娘还以为完颜氏会训斥自己,见她这般维护姜秀娘,心中很是高兴,道,“汪夫人,您别怕,我舅妈做事最是公道了。”

马氏也不是榆木疙瘩,不过几息的功夫,她就看清了自己现在的立场,这件事无论在这里,还是回了家,都讨不了好,最好的办法还是放低姿态,得到姜秀娘的原谅。

“姜妹妹,是我一时糊涂呀,你就原谅我吧。”马氏哭丧着脸,和刚才那得意洋洋的模样大为不同,道,“如果这件事让我夫君知道了,少不得要骂我一顿,说不定还要休了我。”

马氏原本只是想要放低姿态,结果越说越是害怕,他家的夫君对首辅大人几乎就是盲从,要是知道她说了姜秀娘的坏话,不知道要如何发作,一时说的声泪俱下,十分的可怜。

完颜氏心中很是不屑,平时马氏就显得很是清高,说话的时候总是带一些书中见闻,以此显示自己的才华,顺道挤兑下他们这些功勋世家,结果读书就读成这样?还不如他们功勋世家,起码看事情就明白一些。

姜秀娘并非斤斤计较之人,更何况她本身就是和离过,这马氏提到了要被休,那是何等严重?

她就算是心中不喜,这会儿马氏姿态放的这般低,也要受了,不然就显得她得理不饶人了。

“我只当没没听见就是。”

马氏大喜过望,忙不失迭的说道,“多谢姜妹妹,你的仁厚,姐姐一定记在心上。”

这件事就算是这般过去了,只是等着离开这花园,姜秀娘却是对马氏说道,“既然赵夫人不喜欢我送的菜,一会儿就还给我吧。”

马氏又窘迫又尴尬。

杜三娘听了忍不住咯咯的笑,觉得姜秀娘别看温温柔柔的,但是发作起来也是很厉害,笑着说道,“是什么?汪夫人您种的菜吗?我很想吃,要不您转送给我吧!”

马氏应了一声道,喏喏的说道,“我这就给让人给您拿过来。”只是心里却是七上八下的,这件事要是让夫君知道…姜秀娘既然已经说事情已经过去,那就不会在揪着不放了吧?

那之后就是吃酒席了,等着姜秀娘过去了才看到汝阳公主这花宴排场很大,竟然连太子妃也请来了。

太子朱炎还是楚王世子的时候就是皇长孙,最得先帝的喜欢,那太子妃是先帝亲自看中的人选,原太傅的侄女石悠,自小就是有名的才女,因为九岁的时候七步成诗名声大噪。

石悠容貌端正,一举一动皆是带着大家之气。

汝阳公主正陪着太子妃说话,旁边围着许多人,看起来如同众星捧月一般的。

姜秀娘身旁的杜三娘却是缩在了她的后面,姜秀娘有些奇怪,问道,“你这是怎么了?”

“我有些怕太子妃。”

姜秀娘看到太子妃正在寻她,看到她很是得体的颔首,显然就是在打招呼,姜秀娘就走了过去行礼。

开了酒席,因着是酒宴,并非正式用膳,许多人都是说说笑笑,其中有人提议以春日的花为题目作诗。

这其中不少都是世家出身,纷纷踊跃的参加,就是太子妃也当场吟了一首诗,大家很是热情高涨,就在这时候,太子妃忽然朝着姜秀娘笑了笑,道,“谁都知道当今首辅大人文采斐然,当年一手字写的更是叫先帝赞叹不已,以至于如今一字难求,汪夫人是贤内助,想来耳濡目染也是会有一些吧?要不请汪夫人作诗一首如何?”

一时宴席上鸦雀无声,每个人都盯着姜秀娘看。

大家都知道汪右林这一派和太子这一派有些不和,但是谁也没有想到太子妃竟然这般当众发难。

谁都知姜秀娘是村姑出身,估摸着连大字都不认识,如何能作诗?

姜秀娘却是松了一口气,起身笑着说道,“既然太子妃发了话,总是要遵从。”然后沉吟了下,当众吟诗了一首。

听完那诗句,一时反反复复的回味,马上就有人道,“赞呀,没有想到汪夫人竟然这样的文采。”

“好诗!”

太子妃目光暗沉的盯着姜秀娘,不得不说,姜秀娘这诗句一出,就把刚才是所有人,甚至包括她自己的都比下去了。

杜三娘眼睛亮晶晶,很是兴奋,道,“汪夫人,您真是深藏不露呀!”

完颜氏刚才心中暗叫糟糕,真是神仙打架小鬼遭殃,正是想着如何替姜秀娘解围,谁知道她竟然真就作出诗句来,一时有些不明,不是说姜秀娘村姑出身?难道说这其中还有其他秘密?或者姜秀娘是落魄的世家小姐?

“这第一名应是汪夫人才是。”许多人纷纷赞同。

姜秀娘却是摆手,道,“来赴宴之前大人就说,恐怕少不得要作诗一首,怕是我难做,特意写了一首诗送给了妾身,不过这应该作弊。“说道这里很是诚恳的道,”妾身出身农家,只认得几个大字,如何能作诗?倒是让各位见笑了。”

明明就是让人嘲笑的事情,结果姜秀娘显得落落大方,神态安然,让那些心中瞧不上姜秀娘出身的人都被堵的说出来话,更不要说首辅大人竟然这般的替姜氏着想,居然就预先写了一首诗来。

完颜氏心中忍不住想着,这首辅大人当真是不简单,这就给姜秀娘想了解围的方法,如今姜秀娘这般诚恳,太子妃要是在纠结,盘根问底,就显得太过小气了,那心胸还不如一个农女出身的姜秀娘。

太子妃阴沉沉的看着姜秀娘,最后还是什么话都没说。

等着姜秀娘离开公主府的时候,完颜氏很是诚恳的说道,“是我照顾不周,让汪夫人受了委屈了。”

姜秀娘却道,“您招待的很好,夫人真是客气了。”

两个人客套了一番,姜秀娘就上了马车,看到上面多出来一筐子小萝卜,知道是马氏还回来的,朝着杜三娘招了招手,说道,“送给你吃。”

杜三娘见了很是高兴,拿了一根萝卜出来直接咬了一口。

完颜氏简直看不下去了,觉得杜三娘这是太丢人了,也不嫌脏的荒…谁知道杜三娘却是露出赞叹的神色来,道,“好吃,舅妈您也吃。”然后不管不顾的塞给完颜氏。

完颜氏简直就是措手不及,就这么咬了一口,甜甜的,竟然吃起来很是清爽?还真是挺好吃的呀!

第70章第70章

第七十一章

就在这时候,突然胡同口传来喧闹声来,这会儿已经是陆陆续续有人离开,因着路窄,难免有摩擦的时候,完颜氏就想着,别是又谁家的马车撞了人吧?到时候少不得要闹一场,她也要费力去调节,也是烦心事一件。

只是很快她就知道不是了,因为听到马氏很是惊喜的声音,道,“夫君你怎么来了?”

这汝阳公主府的花宴只请女眷,但是从来没说,家中丈夫会来接夫人回去,那马氏显然觉得极有面子,说话声音不免有些大,让附近的人都听到了。

杜三娘说道,“听说这位赵夫人和夫人是青梅竹马,世交的关系,感情最是要好,果然传闻是真的。”

杜元娘正是抱着怀中的孩童走出来,听了这话,忍不住皱眉,训道,“你一个未出阁的闺秀,如何能说出这种话来?”

因着杜三娘从小在乡下陪着祖母,八九岁的时候才被明国公夫人接回来,那国公夫人一直觉得对这女儿亏欠,只溺爱着,不敢太过管教,倒是杜元娘这个长姐,经常会操心妹妹的事情,比起国公夫人,管的更多一些。

杜元娘颇有些畏惧这个长姐,听了这话,虽然心中不屑,但还是禁声了。

杜元娘话虽如此,但是心中无不艳羡,不止是杜元娘,旁边许多正要出门,又或者等着胡同口人走的差不多,才要归家的妇人们,都看到这一幕,少不得露出嫉妒的神色来,这个说,“这都还没到下衙的时候,就这般急火火的赶过来接人,不是放着正经事儿不做,哪个正经妇人能让这样?当真是叫人笑话。”

不过这话没人接茬,大家都知道这明显就是嫉妒的声音。

“咦,那不是胡大人的声音吗?他也来接胡夫人?”

许多夫人都陆陆续续的听到了夫君的声音,那马氏一开始十分的得意,到了后面却显得有些尴尬,因为之前实在是太过招摇了得意了,声音也稍大,只当夫君一个人来…结果不止是她这一家。

随即又想起自己背后嚼舌根被当众撞见的事情,一时发愁,姜秀娘会不会告状呢?

看到丈夫来了,那些矜持的夫人太太们都露出惊喜的神色来。

杜三娘见姜秀娘一个人站着,想着就算那许多人来了,首辅大人日理万机的,又是那样的官职,既是没空,来也不恰当,想着安慰她,便是说道,“汪夫人,你要不要和我一同回去?正好顺路。”

姜秀娘很喜欢杜三娘的活泼天真,道,“你不是和你姐姐一同来的?”

“如今我姐夫来了,她有哪里有空管我。”语气倒没有任何的不满,实在是很无奈的神态。

“好呀。”姜秀娘笑着说道。

就在这时候,人群突然如潮水一般分开,姜秀娘看到杜三娘拽自己的手臂,很是激动的模样,一抬头就看到汪右林在众人的簇拥下走了过来,他含笑的跟一旁的冯友珍闲聊,道,“这后宅不宁,我们也没办法在外安心忙碌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