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就听说冯小姐被冯大人打了几个耳光,关在家中写女戒,而冯大人派了大儿媳妇亲自去汪家说项。

众人都觉得,汪家都这个样子,肯定也就见好就收了,汪羡康以后肯还要走仕途,虽然汪家还有其他人在朝中,但毕竟是另一个房头的,还不如靠着冯家,这可是亲岳丈,冯大人的学生可是遍布天下,人脉极光,有了冯家做靠山,总是好走一些。

谁知道意料之外,汪家竟然直接退了婚事。

这下旁人又开始说汪家果然不行了,由着一个村姑出身的姜氏当家,不知道人脉的重要,只当未来儿媳妇看不起她,就这样断送了孩子的前程,果然不是亲生的,总是自己的面子更重要。

舆论又一下子指向了汪家,觉得汪家不识抬举。

不过外面如何的风言风语都好像影响不到汪家,他们只当不知道,继续在查找汪右林的下落。

这一天,汪羡康刚从外面回来,就被一个人堵在了路口,那是一个梳着羊角辫的女童,约莫十二岁的样子,眉清目秀的,看着颇为机灵,她道,“汪少爷,我们小姐请您过去一趟。”

汪羡康顺着小丫头视线看去,看到墙角站着一个穿着湖绿色的衣衫的少女,显然怕被人认出来戴着帷帽,遮住了面容,见汪右林看过来马上就用撩开了面纱,正是马氏的女儿赵小姐。

赵小姐生的没冯家姑娘漂亮,但是说话的时候有种娇俏的活泼劲儿,很是讨人喜欢。

赵小姐看到汪羡康过来脸色通红,憋了半天才说道,“羡康哥哥,这是我给你祈的平安福。”说着拿出一个红色的平安福来,然后一脸期待的看着他。

汪羡康已经不小了,有些地方在他这个年纪都已经可以成亲了,自然是要跟赵小姐避嫌,道,“多谢,你的心意我领了,但是东西不能收,你快回去吧,叫人看见不好。”

“就是给你的!”赵小姐见汪羡康拒绝,眼眶一下子就红了,似乎要哭了一般,“羡康哥哥,我求了娘好半天才去同意我出门去求平安福。”

汪羡康怎么会不懂赵小姐的心意,其实他婚事未定之前就感觉到赵小姐对他恐怕不同…他也并不讨厌她,甚至很喜欢跟她说话,赵小姐是个很有趣的姑娘,活泼俏皮,只是她的母亲是马氏,曾经对姜秀娘不敬,冲着这一点汪羡康都不会选她。

“快回去吧。”汪羡康说完就要回去,一旁陪着赵小姐一同前来的小丫头急了,说道,“汪少爷,您怎么这么狠心?我们家小姐知道首辅大人失踪之后就求了菩萨,务必让首辅大人平安归来,为此茹素了许久,您看她都瘦了多少!”

汪羡康一惊,回头去看赵小姐,果然看她平时肉嘟嘟的小圆脸,如今消瘦了不好。

赵小姐见汪羡康回头,满怀期盼的看着他。

汪羡康叹了一口气,道,“赵小姐不必这般费心,回去吧。”那之后头也不回的走了,走了十几步汪羡康似乎听到了赵小姐哽咽的哭泣声,他有些心软的想着,在这众人都落井下石的时候,也总算有人真的会关心你。

只是越是这样他越是不能害了她。

这么一想就越发的坚定了起来,大步流星的回了家。

***

一直断断续续的收到了不少的消息,但是真正去查证都不是汪右林,那赏金的银子却是如水般花了出去。

这一天,姜秀娘正盘算剩下的银子还能撑多久的时候,宫里突然来了人,原来皇帝如今病危,这是请了姜秀娘和孩子们过去有话要交代。

姜秀娘这次再也没有第一次成婚之后,入宫之前的慌乱,稳稳当当的去换了衣裳,又给孩子们穿戴好,就一同入了宫。

皇帝已经快不行了,一直昏迷着,等着姜秀娘过去才被德清郡主叫醒,他睁开了眼睛,虚弱的说道,“朕想了想,真是对不住汪爱卿,想好好去祭拜一番。”

姜秀娘不卑不亢的说道,“陛下,夫君只是行踪不明,并非亡故,谈何祭拜一说?”

那目光坚定有神,皇帝还是第一次觉得无法直视,他想说点什么,最后还是重重的叹气,闭上了眼睛。

等着出来的时候,德清郡主亲自过来相送,她握着姜秀娘的手歉意的说道,“早就想去看看你,只是陛下这个样子,我实在是走不开,你放心,只要一日不见尸骨,我们就一直找下去。”

姜秀娘紧紧的回握住了德清郡主的手。

三天后皇帝就驾崩了,朱韫登基为帝,德清郡主被封为皇太后垂帘听政。

第114章第114章

第一百一十四章

德清郡主如今是皇太后了,她看起来并不太好,好像突然老了十岁一般,头上甚至冒出白发来,只是看到姜秀娘和几个孩子,笑的却很慈爱,受了礼之后喊了皇帝出来跟几个孩子打招呼。

朱韫如今已经是新帝了,但是因为年龄太小并没有亲政,之前还端着架子,看到汪静姝姐弟俩就变得鲜活了起来,像一个孩子一般,一手抓着一个,道,“早就想让你们进宫陪我玩了,走走,我带你们看看我养的金鱼,还有一只白色的孔雀,它开屏的时候可漂亮了。”

皇太后就含笑的看着几个孩子走出去,又交代了身旁的内监好好去伺候,屋内只剩下姜秀娘和她两个人。

皇太后道,“实在是太忙,今天才能抽出空来。”

姜秀娘就问了皇帝出殡的事情,皇太后禁不住落下泪来,道,“原想着还有大把的时间,结果一转眼就这般走了。”

姜秀娘看着皇后太后哭,也是想起来汪右林,她也觉得两个人之间有着大把的时间,谁知道不过她回一趟娘家,回来之后就见不到人了。

好在姜秀娘能感应到汪右林还好好的活着,这成了她心中的定海神针。但是到底挡不住悲伤,两个人如同难兄难弟一般,抱在一起哭了一场,即是互相安慰也是一种依靠。

哭了一会儿,心里舒服了一点,让宫女打了热水过来,重新洗漱一番,清爽的坐在一处。

皇太后道,“我听说那个冯家退了婚事?”

姜秀娘道,“是我这个当娘的没用。”那个冯小姐言下之意都是不愿意伺候她这个村姑的继母,如果是汪羡康的亲娘,那是个出身良好的闺秀,应该就不会被嫌弃了…她从来没有为自己的出身卑微过,可是这一刻却觉得那么对不起汪羡康。

皇太后冷笑,锋芒毕露,道,“难道她之前就不知道你的出身?这是看首辅之位易主了,她当不成首辅家的儿媳妇,找借口而已。”又道,“秀娘,你别难过,之前是我抽不出空来,如今事情都差不多了,总是要为你讨这一口恶气。”

“娘娘…”

姜秀娘可是听说那冯小姐凭借自己往日才女名声攀上另一门亲事,好像是跟鲁脩三弟家的次子。

如今鲁脩势大,许多人都恨不得上门去巴结。

“这件事你就别管了,我有分寸。”又说起汪右林的事情来,“卫将军最近可是尽心?要是有什么怠慢,你就告诉我,总是会替你做主。”

比起皇帝,经历过人生大起大落的皇太后要豁达的多。

要说姜秀娘其实从来没有埋怨过皇太后,只是心里有些失落而已,觉得太过凉薄,如今看皇太后这般郑重,甚是感动,道,“多谢太后娘娘了。”

“要我说还是那件事。”皇太后今天喊了姜秀娘入宫主要还是有个事情要跟她说,“当初就跟你提过的,我很喜欢静姝那孩子,皇帝也喜欢,就想着能不能给两个孩子定下婚事来?”

姜秀娘没有想到皇太后如今还没有打消这个念头。

“他们不就是欺负你家没有个人撑腰?”皇太后定定的看着姜秀娘,似乎想要说服她,其实皇太后也有自己的顾虑,以后皇后人选将会是个大问题,还不知道互相推诿,最后选个什么人选出来。

趁着事情还没到那个地步,皇太后想找个自己喜欢,儿子也喜欢的人,像和汪静姝这般,青梅竹马的长大,知根知底的,最好不过了。

姜秀娘敏感侧察觉出不对劲儿来,总觉得皇太后这时候要定下婚事,没有那么简单,但是不管如何,姜秀娘是不会同意这门亲事的,又一次坚定的拒绝了,皇太后显得很失落,但到底也没有强求。

等着回到家中,正好汪羡康回来,姜秀娘就问起朝中有什么事情,汪羡康最近一直在外面跑,消息灵通。

汪羡康喝了一口茶,把茶杯放下,道,“娘,听说想要换掉帝师。”

“为什么?”

汪羡康冷笑,拿了旁边的樱桃,仔细帕子擦掉上面的水渍,递给姜秀娘,说道,“那帝师是父亲推荐的人。”

姜秀娘忽然间就明白了皇太后的做法,估摸着她跟内阁之间的较量也才刚刚开始,今天换掉帝师…等着成人,那皇后人选还不知道要怎么定下来。

只不过皇太后的反击想来的很果决,坚持不肯,说最后还是没有换掉帝师。

那之后姜秀娘又听到皇太后派人去了冯家,当家众人的面训斥她没有妇德,让她抄写一百遍女戒送入宫去,那之前哪里都不许去。

这简直就是狠狠地打了冯小姐的脸,据说当天晚上冯小姐就要自缢,最后还是被人发现救了回来,只不过她那婚事却是泡汤了。

被太后训斥没有妇德的女子,这满京城谁敢娶?

又后来几天,据说帝师自己辞去了职位,最后鲁阁老还是赢了一局…

时间又匆匆过去,很快就到了年底,姜秀娘算了算银子,已经是花光了,好在有了太后的支持,宫里还没放弃寻人,总是带着一份希望,姜家药房里也常年挂着寻人的告示,但凡能提供消息的都会赠送药丸。

但是过去了这许多日子,大家迫切的心情也变得比较平稳,日子还是照旧。

京城里下起第一场小雪的时候,姜秀娘正在屋里给孩子们做冬衣,屋内早就起了火炕,烧的暖烘烘的,她用顶针把针用力顶入面料里,然后在拉出来,很快把厚实的夹棉长袍做了出来。

孩子们的衣服之前都做好了,这是给汪右林的,其实姜秀娘也不知道这个冬天还能不能让他穿上…但是每次只要做他的衣服,总会有种错觉,他还在家里,只是出了远门而已。

丫鬟说汪家薛氏过来的时候,姜秀娘忍不住皱了皱眉眉头,却还是请了人都厅堂里。

自从上次吵架之后,薛氏就没有来过,姜秀娘也乐的清净,只是听说汪右尚在朝中游刃有余,很是吃得开。

说起来当初汪右林和汪右尚亲如兄弟一般的,谁知道等着汪右林出事,他只是来看过一次,那之后就没有任何动作了。

姜秀娘已经是见惯了许多人情冷暖,但这一次还是替汪右林难过,要知道汪右尚可是汪右林最看中的兄长。

薛氏看着红光满面的,一旁的唐氏陪同着,也是和往日不同,目不斜视的,进来统共就看了一眼姜秀娘,很是傲慢。

等着上了茶水,薛氏就看着那上茶的小丫鬟半天,道,“家里还留下几个仆妇?怎么叫一个孩子来倒茶。”

姜秀娘遣走了一些,之后有陆陆续续有人走,如今的仆妇确实是不多了,道,“家里早就大不如前了,遣走了这许多,不过伯母问起这个做什么,难道说家里要支助我们一些银子?”

薛氏听了没说话,低下头喝茶,很是沉得住的样子,唐氏却是坐不住,道,“妹妹,还真叫你猜对了,我这里拿了五千两的银子,这是大家凑出来的。”

姜秀娘看着那银子,总有不真实的感觉,想着事情不会这么简单,果然听唐氏继续说道,“妹妹,你总说大伯只是失踪,找不到人而已…你坚持,我们也没什么好说的,但是你想过以后没?难道就这样天天的干等着?你能等,几个孩子怎么办?我心里难受呀,羡康的婚事是不是没了?他这样以后怎么下场?”

唐氏很是痛心疾首的模样,“我和娘商量了下,要不你还是先回老家去怎么样?让羡康在家里安安心心的读书,等着明年就让他试试,好歹夫君还在朝中任职,总是能提携他一二,还有静姝和羡则还那么小,与其在这里,你一个人孤零零的,带回去总有人帮着你,以后稍大了还能进族学。”

姜秀娘道,“姐姐,我就问问你,假如大哥他失踪,寻不到,你不说去找他,还能安安心心的回老家?”

唐氏说了许多话,姜秀娘就是不听,一旁的薛氏火了,觉得这个真就是油盐不进的,道,“姜氏,原本这话我是不想说的,说了就失了做亲戚的和气,可是你这般不听劝,我这也是没办法了,你可能不知道,这个宅子当初是老太太买下的,看着右林连个娘亲都没有,孤零零的,父亲又是不着调的,这才说给他住,并非说送给右林的,如今我们来了京城都快半年了,住的地方实在是有些不合适,特别是离那六部太远,每天你大伯都要三更起床,长期这般下去,身体如何吃得消?”

姜秀娘眼中冒出火来,什么她一个女人带孩子不容易,根本就是想赶他们走人,自己霸占这宅子。

说起来姜家这宅子,可遇不可求,如今就是有钱也买不到,也怪不得薛氏动了这样的心思。

说来说去,不就是欺负她孤儿寡母的,没个依靠?

唐氏见姜秀娘要发火,赶忙道,“你也别往坏的地方想,这是为你好,你们回到老家,也有人照应不是?你就算你想想你自己,也要想想羡康吧?他以后真的不走仕途?”

这就是拿汪羡康的前程来威胁姜秀娘了。

薛氏端着喝了一口茶水,想着一个没见识,更是没有依靠的姜氏能如何?为了自己儿子的前程还不是要乖乖的把宅子让出来?

就在这时候,门口忽然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我这人还没死呢,怎么就要把我妻小赶出去?”

第115章第115章

第一百一十五章

屋内人都是十分的震惊,姜秀娘因为太过震惊,又怕是梦境,动都不敢动,直勾勾的朝着门口看去。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失踪了半年之久的汪右林,他看起来清瘦了许多,夹棉的团花锦缎长袍穿在身上颇为宽大,走动之间也有些晃动,但是气势却是比往日更深,光是站在门口就如同山岳磐石一般,叫人肃穆不敢言语。

就是薛氏的夫君在汪右林前面都是惧怕的成分居多,更不要说薛氏了,她看到汪右林,一时紧张居然就把茶杯掉在地上。

唐氏也是害怕,但是很快她就反应过来,悄声说道,“娘,如今夫君可不是白丁了。”

薛氏一听就来了精神,对呀,以往怕的是汪右林首辅之位,家里人都要看他眼色过日子,如今汪右林可不是往日的首辅了,她儿子却是蒸蒸日上,一日千里。

说不定汪右林想要起复,还要靠她儿子的关系。

薛氏这是根本就没想过就算汪右林没有了首辅之位,他还有三公之一的太傅的官衔,更不要说之前先帝的时候虽然没有对汪右林的死太过郑重,但是太后却很是重视,这又是另一番局面了,不然也不会为了给姜秀娘撑腰,特别去羞辱了一番冯家小姐。

不过人总是喜欢忽略一些对自己不利的事情,薛氏终于找回了镇定,朝着汪右林客气的笑了笑,道,“右林,你回来了?这可真是大喜事,我们还当…不过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又道,“刚才那话也没别的意思,就是想着孩子们还小,何必在这京城受人指点,还不如回到家安安静静的看书,过个几年就考出来了,也是一件好事,我可全是为了你们好。”

汪右林毫不客气的道,“要把我妻女赶出门去,还说什么是为了他们好?这世上还有这样的厚脸皮之人?”

薛氏连一下子就红了,磕磕巴巴的半天,道,“这是…这是…汪右林,你这是什么话?以前你当了首辅就个飞扬跋扈,不把我们这些本家人看在眼里,如今还敢这样的狂妄,当真是有其母必有其女,一个村姑生出来的孩子,就是不行。”

其实这话压在薛氏心里许久了,她一直都瞧不上那个村妇生出来的汪右林,无奈当时老太太庇护的厉害,她也觉得奇怪,逼死汪右林母亲的就是老太太,结果到后面却把汪右林当做眼珠一般疼着,甚至把自己许多陪嫁都给了汪右林。

只不过汪右林从小聪慧,更是拜了名师,在后来官越做越大,她只能把这些不甘藏在心里,如今正是忍不住一下子就爆发了。

汪右林冷笑,道,“我以前还当是家人,一直多有看顾,看来是我太天真了。”

薛氏说完就后悔了,因为对汪右林的畏惧还依然在,却还是硬着头皮说道,“你别以为,你还是以前当首辅的时候,倒是要看看你能做什么,一个落魄的人还能翻出花不成?还不要求着我儿子给你起复?“汪右林什么话都没说,就冷冷的看着,二话不说就一个耳光甩了过去,那清脆的声音在安静的厅堂里格外的响亮。

薛氏又羞又气,骂道,“好你个…”

只是话还没说完就被汪右林骂道,“滚。”

薛氏只觉得脸上火辣辣的疼,但是她被汪右林目光吓的,大白天吓出了一身冷汗,两个人急火火的一同出门,走的太急,结果一不小心踩空了,要不是一旁唐氏扶着,恐怕要摔着了,那样子极为狼狈,要不是姜秀娘正惊异于汪右林的回来,估摸着就忍不住笑出来了。

薛氏急匆匆的带着唐氏往外走,结果就在出门前看到一个人,她吓了一跳,因为不是别人正是赵阁老,自从汪右林失踪之后,鲁脩虽然当了首辅,但是皇帝却把赵阁老也提了上来,两个人针锋相对,鲁阁老的日子也不是那么好过,这是汪右尚跟薛氏说的。

怎么汪右林前脚进来,赵阁老就来了?他消息这么灵通。

赵阁老却像是没有看到薛氏一般,径自朝着汪右林而去,道,“汪兄,你伤还没好,怎么就这般跑出来了。”

薛氏总觉得这话有些不同,仔细一琢磨,越发有些害怕,也顾不上脸上疼,赶忙带着唐氏往回走,就想着尽快回去跟儿子讲,让儿子有个心理准备。

汪右林朝着姜秀娘笑,道,“怎么,不认识夫君了?”

姜秀娘这才觉得手脚有了力气,只是等着过去,就哭道,“你到底去哪里了?”

汪右林何尝想藏着,但是实在是迫不得已,如今看到姜秀娘这般伤心,就好像在撕扯他的伤口一样,让他难受的不行,又有些后悔,是不是应该提前让她知道?

姜秀娘哭了的越发大声了。

赵阁老觉得自己有些碍眼,应该是给夫妻俩说话的时间,但是总是要解释一二句,道,“夫人,汪兄他伤的很厉害,最近才能刚刚能走路,您别怪他,是我没有通知您。”

姜秀娘一惊,仔细看汪右林一看他的面色,果然面色苍白,整个人也很消瘦,一看就是大病初愈的模样。

“到底发生了什么?”

赵阁老这才开始解释,当时汪右林掉下悬崖的那天他就感觉到了不寻常的气息,因为皇帝当天居然没叫人去寻人…,他用了自己人去找,很快就悬崖下面寻到汪右林,他能活下来还是因为侍卫金纬轲拿命垫底,拼死护着的原因,但是汪右林也是重伤。

汪右林还存有一丝清明,特意交代不能让人知道自己还活着。

赵阁老原本就怀疑,在联想前后事件马上就明白了这是皇帝忌惮汪右林大权在握,想要除了他。

那之后就找了隐秘的地方给汪右林疗伤。

皇帝是第二天开始寻人的,却也不是很积极,这让赵阁老越发的小心翼翼了起来,就是姜秀娘入京也没敢告知。

再后来汪右林的伤势时好时坏,最后还是靠着姜秀娘之前留给汪右林保命的药丸这才稳定了下来,那是姜秀娘以防万一特意给汪右林做的,只有五颗,一直随身携带着,当真是及时雨一般,但就是这样依然昏迷不醒,等着皇帝扶植了汪右林的对头鲁脩当了首辅,赵阁老就更不敢说了。

汪右林轻轻的拍着姜秀娘的后背安抚着她,道,“你别怪赵大人,他这也是护着你们,万一让人察觉到你们这边…我不知道宫里会怎么对待你们。”皇帝能狠心第一次,就能下手第二次,要是察觉到汪右林还活着,说不定连姜秀娘母子也不放过,所谓的宠幸信任在皇权面前什么都不是。

当时的先帝恐怕满眼都是自己即将死去,而留下年幼的孩子和什么都不懂的德清郡主,为了让自己走的安心,为了自己的妻女,肯定是要扫除一切障碍的。

“后来陛下驾崩之后,我就觉得差不多了,但是汪兄的病时好时坏,又担心宫里还有留着后手,实在是不敢冒险。“”

“那现在…”姜秀娘有些害怕了起来,生怕好容易回来的汪右林有什么危险。

汪右林到底没有忍住,还是在人前抱住了姜秀娘,这是他一生所爱,更不要说这分开的半年里,让他越发意识到对姜秀娘的情意,柔声哄到,“别怕,我既然回来,那就是有把握了。”

几个孩子也闻讯赶来。

汪静姝和汪羡则看到汪右林的就是哭了,一个去抱汪右林的胳膊,一个则直接挂在汪右林的腿上,这个说,“爹爹,你去哪里了?”那个则说“爹爹,我好想你。”

汪右林这般坚强的人,这一刻却无论如何都忍不住落泪,那时候病的浑浑噩噩的,想的不是皇帝的冷漠无情,而是局的平时陪着孩子和秀娘的时间太少了,万一他就这么死了…为什么没有告假陪着孩子们一起回姜家村呢?

他一手抱着一个,一回头就看到长子汪羡康站在一旁,正红着眼睛看着他,他朝着他招了招手,汪羡康几步走了过来。

汪右林一下子就抱住了三个孩子。

汪羡康哽咽的哭了起来,以前父亲在的时候不觉得,失去了父亲才明白,父亲帮着他们挡风遮雨,是付出多少。

“爹爹回来了,没事了。”

汪静姝一件一件的跟汪右林告状,“爹爹,那个伯娘欺负娘,还有哥哥的婚事也没了,还有…,还有我们都好想你。”

汪右林看着女儿委屈的小脸,狠狠的亲了亲,道,“爹爹都知道了。”

一家子总算是团圆了。

得知前因后果的汪羡康这会儿也算是明白了,为什么当初他去找赵阁老,他却一直都在推诿,那时候他还很生气,现在想来,只是无奈之举。

***

汪右林活着的消息一下子就传开了,很快整个京城的人都知道了,就是宫里的皇太后也知道了。

她正在努力的看奏折,她并不想坐以待毙,什么都依靠内阁,虽然很不喜欢,但是为了儿子将来的皇位她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

她把奏折往旁边一放,头疼的揉了揉眉心,道,“是真的?”

那内监道,“奴婢守在汪府门口,亲眼看到了汪大人领着汪夫人出门。”

皇太后说不清心里什么滋味,总觉得这个汪右林出现的太巧合了…

一旁的内监说道,“娘娘,要不要奴婢…”

这个内监留下来帮着皇太后的人,自然知道当初的内幕,这会儿满目的杀意。

皇太后冷笑,道,“你看看现在的内阁…”自从先帝驾崩之后,那个鲁脩就越发露出难看的嘴脸,最是不喜她参政,有一次居然还厚脸皮说什么…当初贤贞皇太后的时候也是幼主登基,那贤贞皇太后却是什么都不管,放心把朝政给内阁管理。

当初先帝费心苦心的要除掉汪右林,觉得汪右林太过霸权,殊不知人心都贪婪的,这个皇帝觉得老实的鲁脩也不过是没有合适的机会而已,一旦有了权势也好不到哪里去。

太后觉得倒不如汪右林,起码汪右林能力出众,就算是独揽大权,好歹能把朝廷的事情管的顺顺当当的,不像是这个鲁脩,除了争权夺利的心,才能却是太平庸了。

这么下去,等着儿子长大亲政,还不知道这个朝廷成什么样子,别是毁在这个人手里了。

那内监也知道鲁脩对太后不敬,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居然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

“传哀家懿旨,宣汪大人入宫。”太后说道。

内监一惊,“娘娘您这是…”

太后冷笑,道,“我怕是这么让鲁大人闹下去,这锦绣江山就毁在我的手里,以后那些后人只会说我儿是个昏庸的,谁还会管一个朝臣如何无能?”

那内监劝慰的就重新咽了下去。

想着如今鸡飞狗跳的内政,想着还是汪大人在的时候稳妥,总是能把其他人压下去,把事情处理的井井有条。

其实老实说先帝的安排倒没什么错的,错就错在太后没有参政过,也没有娘家做靠山,根本就撑不起来,反倒变成鲁首辅专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