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子翀又问:“你以后知道怎么做了吗?”

闫然笑着点了头。

萧子翀看他笑了,才算是彻底放松了精神,又问:“你到底怎么知道那家店是做什么的?”

看来萧子翀还是有八卦精神的,闫然之前一直以为萧子翀对科学和学习之外的事没有兴趣。

对着萧子翀讲这种事,闫然总归不太自在,但看萧子翀刚才对自己可谓推心置腹了,便也不好什么都不讲,于是说道:“我家里吃饭,二舅有时候会讲到这种事。他们说,我们市里,那种男同性恋还挺多的,也有专门的男人做男人生意的店,我就知道了。”

“啊?这样啊。”萧子翀没有太大兴趣了。但想到他妈说要多听闫然的心声,他就又问,“你二舅岂不是知道很多这些事啊?”

“但他不怎么讲,除非是很特别的。因为总是那些去扫黄的事,翻来覆去就那些,男人啊,女人啊,有些男人被抓进去了,老婆去交钱,就吵架打架,或者干脆不吵不闹的因为已经习惯了。那种老公和老婆一起做这种生意的;还有男人装成女人的,最后嫖客和扮女装的人一起被抓了,在局子里,嫖客才知道和自己在一起的是男人,以至于闹起来,这些事,就比较奇特,我二舅有时候就会讲。太平常的就不讲。有时候也讲遇到有头有脸的人,他就不会说是谁……”

萧子翀:“……”

听得一脸震惊的萧子翀不得不说:“我以为你什么都不知道,刚才才对你讲那么多。你居然比我知道还多!”

萧子翀觉得自己被闫然欺骗了,闫然总是一脸纯良羞涩,全是骗人。

闫然羞窘道:“这种事,知道得多,难道有什么好处吗?”

“对。”萧子翀回过神来,意识到自己刚才犯了蠢。

于是他不敢再犯蠢,就说道:“那我先回去了。你要是有事,就给我打电话。”见闫然没有了心理负担,那也不必带他回家被自己妈妈开导了。

闫然起身送他,萧子翀走到他家大门口,突然又笑嘻嘻抱了闫然一下,只一秒钟就放开他,说:“不怕不怕。”

闫然哭笑不得,一直等他上了楼再看不到他的身影,他才关门进屋。

回到卧室,闫然拿出日记本写:“柏拉图说,如果一个人的激情,无论在快乐还是苦恼中,都保持不忘理智所教给的关于什么应当恐惧,什么不应当惧怕的信条,那么我们就因他的激情部分而称每个这样的人为勇敢的人。萧子翀是我的激情,也是我的快乐,是我的苦恼,也是我的理智,是我的恐惧,也是我的信条。他是我的勇气本身。”

☆、第50章第五十章

第五十章

闫然他们组的社会实践活动之后又在一中的初中部和高中部各进行了几次结核病防治的宣传与问卷。

完成了活动, 又收集好了需要的数据, 处理数据便是很麻烦的事,不止麻烦, 他们组没有人会做这件事。

萧子翀只好找到了他妈,想请她教他们组的人做数据录入和数据处理。

吴岚没拒绝,约定了周日, 到单位去教他们做数据录入。

他们一共拿到了近五百份问卷, 剔除一些不可用的, 还有四百多份。

因为他们用的问卷是吴岚设计, 所以吴岚又用了简单的epidata来让他们录入数据。

他们组一共六个人, 吴岚让他们分成三个组,每组一台电脑, 开始录入数据。

闫然和萧子翀平常在家会使用电脑, 打字很快, 另外几名学生,卢丹虽然家里没有为她买电脑, 但她时常要去网吧聊Q,而刘阳和毕桦则有时候会去网吧玩游戏,打字也还行, 姜坤则在上信息课外不会使用电脑, 打字特别慢。

闫然看姜坤录入数据很慢后, 把自己和萧子翀这一组的录完, 就赶紧过去给姜坤帮忙。

萧子翀则由他妈教他怎么写他们的这个社会实践活动的总结, 以及如何汇总所有数据进行数据处理。

其他几个学生在录入完数据后, 也过去听吴岚教萧子翀处理数据,数据的繁琐,让大家听得很晕乎,完全不会用那些数据处理软件。而萧子翀却用得很顺手,还能举一反三,很快就能做得像模像样,只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再问问吴岚。

因为其他几人对数据处理不仅不会,而且也无心去学,并且觉得这时候学了这些也没什么用处,于是就只好把这事推给萧子翀做。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萧子翀每晚都要比以前晚睡近一小时,处理好了他们得到的数据,也写好了这次实践活动的报告。

报告里的所有图片,则都由闫然提供。

闫然很会拍照,即使只是简单的活动照片,别人拍的可能是只是展示“场地、人物、事件”,他拍的就会在展示这三点的基础上带有层次和美感。

这份报告,一共有四万多字,有不少图表,最后印成了七十多页的报告书。

而要投稿的论文,萧子翀根据他妈的讲解和要求,写好了初稿,后续改稿和投稿,则全由他妈代劳了。

社会实践活动的报告上交是六月中旬,学校对全年级的报告进行了评比,闫然萧子翀他们组获得了一等奖。

学校七月中旬进行期末考试,六月底,正是最紧张的期末前复习时段。

老师对整学期的所有知识点进行总结复习,学生们每天都要做卷子。

这才高一,课桌里和课桌上,便都摆满了书本习题册和卷子了。

刘阳是班上的生物课代表,他因为长得高,坐闫然所在列的最后一排,他从不走教室前门,只走后门。

即使下课,闫然除了上厕所,便基本上都在做题。

他正在草稿纸上验算数学题,一个阴影突然降临在他的书桌上,闫然不得不抬起头来看人,见是刘阳,他有些疑惑。

要不是这次校外实践活动是和刘阳一组,闫然几乎不可能和他过多交谈。

刘阳笑说:“我刚才去办公室,郝老师说,我们的校外实践活动拿了学校的一等奖,这次一等奖只评了两名。”

闫然愣了一下,随即高兴起来,“真的?”

刘阳看向同样从卷子里抬起头来的萧子翀,“真的。”

萧子翀问:“有什么奖励吗?”

闫然高兴地抓着萧子翀的手一阵摇:“被评为一等奖就很不错了啊。”

萧子翀笑起来,由着他摇自己的手。

在刘阳的召唤下,卢丹和陆续进教室的姜坤、毕桦也围了过来。

刘阳宣布说:“郝老师说,有两百块钱。”

两百块,在这个时候的购买力很不错。

卢丹提议:“我们可以拿着两百块去吃火锅或者烧烤,要是钱不够,大家就再添一点。”

其他人也有附和,只有姜坤没有应声,他看着大家,脸上带着笑容。

闫然回头看姜坤,知道姜坤家里没有钱,两百块六个人分,每个人也有好几十块了,几十块是姜坤一星期的生活费。闫然想了想,说:“还是把钱分了吧。我是组长,我再拿我的钱,大家一起吃凉糕,怎么样?”

姜坤知道闫然是为自己着想,他是内敛的人,在钱上又很卑微,所以无法拒绝闫然这样的好意,又开不了口道谢,但他心里是很感激的。

卢丹说:“只吃凉糕,多没意思啊。”

萧子翀知道闫然为什么要那样讲,他长胳膊一伸,搭在闫然的肩膀上,是护着他的姿势,说:“要不,把钱分下去,再去我家花园里,大家吃雪糕看星星。这个时候,我家的葡萄也可以吃了,可以吃葡萄。”

这下无人反对,闫然说:“我家里有很多雪糕,我可以拿雪糕到你家花园去。”

卢丹星星眼望着萧子翀:“班长,你家居然有花园。是别墅吗?”

萧子翀笑说:“你看我爸像买得起别墅的?只是楼顶花园。”

大家都笑起来,萧子翀的回答也让大家觉得他很好相处,即使是之前被他骂过的毕桦,也对他没有了以前的那股介怀。

大家定好期末考试之后就去萧子翀家花园玩,不过,计划赶不上变化,期末考试之前,郝老师叫了闫然他们组去办公室,说:“省里办了社会实践活动的评比,我们学校要推一个组去参加。学校领导组织我们讨论后,觉得你们这个课题最适合去参加评比。你们要去吗?”

闫然第一反应是:“但是我们要期末考试啊!”

郝老师被他逗笑了:“是期末考试完了之后,暑假去省城参加评比。”

闫然看向萧子翀,萧子翀没有说话,而是示意他自己对老师讲。

不知道是因为年龄增长,还是因为和萧子翀在一起受萧子翀影响,或者是做副班长以及社会实践活动的组长,这些锻炼了闫然,让他比以前外向了一些,不再像以前那样害怕表达自己的想法。

他问:“郝老师,我们肯定需要做些准备吧,我们需要做什么准备呢?评比是通过什么方式?还是像之前那样提交报告就行了吗?”

郝老师见他把问题提到了点子上,很赞赏地点了点头。

她之前很不好看闫然,认为闫然基础差又脑子不灵活,在实验班势必弊大于利。

这一年来,闫然成绩一直在班上倒数三名内徘徊,但他们班一直以来就是全年级成绩最高的班,闫然虽然在班内名次不好看,但在全年级的排名,一直都在稳步上升。这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郝燕儿眼见着闫然变得越来越自信、沉稳,他虽然每次都考班上倒数,但却一直都很努力上进,一点也没自暴自弃,所以稳中有升,在班级活动里,也显得很有能力。

像班上的杜明灿,最开始成绩还比闫然好些,之后因为完全不努力学习,反而去搞乐队,成绩越来越差,这下被闫然甩在了后面。她多次找杜明灿谈话,也没任何作用。

郝老师紧接着讲了去省里参加评比的规则。

去省里参加评比,要做PPT,向评审委员会做报告,所以就既需要社会实践活动的项目本身做得不错,又要PPT做得不错,还要面向评审委员会的演讲做得不错。

这次去省里,不是整个小组都需要去,去两个人就行了。

主要是学校给的经费有限,不支持太多人去。

刘阳是班里最高的学生,现在就有一百八十多公分了,大家站在一起,他马上就给人压迫感,他说:“既然只能两个人去,我们去了也没太大作用,让萧子翀和闫然去吧,他们对这个项目最清楚。”

另外几人自然也是这个意思,要是整个组都可以去,他们当然愿意跟着去省城玩一圈,要是只有两个人可以去,那他们去了也毫无作用,反而会因为不清楚项目的数据而丢人。

郝老师看向闫然和萧子翀,闫然看了萧子翀一眼后,从萧子翀那里接收到“可以”的信号,他就说道:“郝老师,那我和萧子翀去吧。只是我们现在要准备期末考试,我们可以在期末考试完了之后再准备PPT吗?”

郝老师说:“可以的。”

从办公室出去,卢丹又高兴又失落:“能去省城参加评比,自然是好的,但我们之前定的去班长家花园吃雪糕葡萄看星星,是不是只能泡汤了?”

萧子翀道:“期末考试之后,我和闫然要准备PPT和报告,的确不能分心玩。那这样吧,等下学期开学,到我家玩?”

卢丹提醒他:“班长,你忘了一件事。”

萧子翀:“……”

卢丹:“下学期一开学,就直接分文理班了。我们是不是还在同一个班,还不好讲呢。”

经她提醒,大家才都意识到了这件事。

要分文理班了。

晚上回家,萧子翀有点紧张地问闫然:“你是上文科,还是上理科?”

萧子翀是肯定要上理科的。

但闫然的文科明显比理科成绩好和稳定,就不确定闫然是不是要上理科了。

☆、第51章第五十一章

第五十一章

闫然大大的眸子在路灯的光里很明亮, 他没有思考,便说道:“上理科。你也是上理科, 对吗?”

萧子翀放松地说:“嗯。我喜欢理科的逻辑和精确。”

闫然便没有这么高深的追求了, 他说:“我爸妈早就说了,让我读理科。”

说完,又怕萧子翀认为自己没想法,什么都按照父母安排地来, 不由就又瞥向萧子翀, 萧子翀伸手揽住他的肩膀,笑道:“挺好的, 我们应该还在一个班, 说不定还是坐一排。”

萧子翀比闫然高一些, 习惯性动作就是搂住闫然的肩膀,闫然虽然早就被他搂习惯了, 但每次再被他搂住,依然会产生一阵悸动。

“嗯。”闫然回应着, 又低下了头, 萧子翀不知道自己对他的感情,而这种感情,可能永远也不会让萧子翀知道。但他依然非常感谢萧子翀,他给予了自己这份朋友之情。

**

期末考试如期进行。

高三已经毕业,所以高一的期末考试占用了一些原来高三的教室。

一中一直采用按照考试排名排座位的方式, 所以, 闫然从来没有办法和萧子翀同一考室考试。

这次, 萧子翀到了高三楼里考,闫然就在高一楼里考。

两栋楼相隔不近,所以两人每天都自己前往考室,考完后自己回家。

虽然考试对他们来说,已经是习以为常的事情,但闫然面对考试依然会紧张。

这份紧张来自于他并不是对每个理论都掌握,每种题型都会做,而他又没有像杜明灿那样放弃了学习成绩随便考考就行,他对考试成绩很有期待,希望可以考得更好一些,距离萧子翀更近一些,也想知道自己的学习是否有进步。他知道,自己的将来,是与考试密切相关的。

闫然有时候也会想,不知道萧子翀面对考试是否会紧张。

考完一科之后,回到家,闫然并不会放松自己,而是会为下一门考试做准备。

萧子翀教过他怎么做考前的临时抱佛脚,先把所有知识点快速翻看一遍,做到对所有知识点心里有数,这样,遇到要同时考好些知识点的题型,就更容易想出做法;然后,再翻看重点题型,老师说过要考的题型,做到心中有数;最后,再看平常的错题集,做到心里有数,这次考试遇到这些以前做过的题,不会再做错。

萧子翀讲得非常清楚轻松,但是对闫然来说,要做到却不容易,第一,他记忆力不是那么好,完全不可能像萧子翀那样过目不忘,做过一次的题就不会忘;第二,看错题集时,有可能会出现连本子上写的解法都看不懂的情况。

虽然不可能做到萧子翀说的那么好,但这种临时抱佛脚会让闫然有种很充实的感觉,能减少他的紧张,这对之后的考试是有好处的。

高一下期末考试,依然是考三天,将语数外物化生政史地全都考试,并算总分排名。

闫然在考试的这几天,都没有见萧子翀,直到最后一门地理考完,他回到本班教室,老师说要开班会,他才见到了萧子翀。

教室里的课桌已经打乱,萧子翀找到了自己的课桌搬回去放好后,又在帮闫然搬课桌。

闫然一看到,赶紧跑过去帮忙,搬好了自己的课桌后,他又和萧子翀一起去帮班里的女生们搬课桌,搬完后,闫然还来不及找萧子翀说句话,萧子翀又跑去了办公室听班主任交代事情了。

闫然这次直觉自己考得不错,但是,坐在位置上,听其他爱对答案的同学对答案时,他的小心肝又打起了鼓,不那么确定了。

他想,还是等萧子翀回来,听他的答案是什么。

不只是闫然这么想,班里还有不少同学这么想。

等萧子翀从办公室回到教室,就一堆人围过去问他之前考试的答案,萧子翀无奈地说:“语数外理化生的卷子,老师差不多都改完了,过会儿大家就能看到正确答案了,这时候问我有什么意思。”

众人一哄而散,又有人紧张地说:“本来还想耍几天好的,没想到这么快出成绩啊。”

萧子翀在黑板上写上“文理”两个大字,他的父亲是语文老师,所以他从小练字,无论是硬笔字还是粉笔字以及毛笔字,都写得还可以,这文理二字,此时更是显得落笔千钧。

写完字,他转过身对着全班同学,说:“刚才郝老师找我去,就是讲分文理班的事。她说,下学期开学就分班,所以,大家这几天回去好好想想,是读理科,还是读文科。意向表,在一周后回校拿成绩单和布置暑假作业时,就交回来。好了,我把意向表发给大家。”

他将意向调查表按照每列的人数发给第一排,由第一排往后传下去。

文理分班,这是大家都心里有数的事,不过,依然在班里引起了热烈的讨论。

大家拿着表看着,又不断询问周围的人的意向。

国内此时依然流行“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所以基本上所有学校都重理轻文,M市一中也不例外。

大部分同学都要读理科,而一班之后依然是理科班。

由萧子翀的父亲做语文老师的五六班按照学校安排会做文科班。

卢丹回头对闫然说:“我要去上文科班。”

闫然是感情敏感又念旧的人,他没想过有和自己特别相熟的人要去文科班,没想到卢丹转头就告诉了他这个消息。

闫然很吃惊:“你理科挺好的啊,为什么要去文科?”

卢丹道:“但是我文科更好。再说,我喜欢读文科,之后想学新闻或者文学,以后做记者呀编辑呀作家呀编剧呀,都挺好的。”

闫然没想到她对自己的将来有这么明确的安排,很是佩服地说:“读文科挺好的。”

卢丹笑道:“当然,我的目标可是读北大。”

闫然瞪大了眼,他反正是想也不敢想可以上北大的,不过萧子翀应该可以上,但也许萧子翀这种喜欢理科的逻辑和精确的人会想上清华。

萧子翀发完了意向表后就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闫然已经在自己的意向表上写上了“理科”,萧子翀也在自己的意向表上写了“理科”。

郝老师过了一会儿才来了教室,她再次重复了要选文理科的事,又对全班讲了闫然他们组的“结核病防治宣传”的社会实践活动获得了全校一等奖、还将代表学校去参加省里的评比的事,并当场发了两百块给闫然,闫然上讲台拿钱的时候,笑得眉眼弯弯,全班一边鼓掌祝贺,一边又有人起哄,“请客请客!”

闫然窘迫地说:“我们组定下六个人瓜分了,没有办法请客。但是我的钱可以买些糖,下学期拿来给大家吃。”

有人哈哈大笑:“你以为是发喜糖呢。”

闫然:“……”

闫然不再理大家的调笑,回了自己的位置,又拿出自己的钱包,他钱包里有不少钱,于是给其他人每人35,但没有零钱给萧子翀了,只好对萧子翀说,“我回家了再找给你。”

萧子翀上次找闫然借的钱已经还完了,他凑在闫然耳边小声说:“还在开班会,你就在这里数钱?”

闫然这才红着脸把钱包收了起来。

郝老师等了一会儿,其他任课老师也进教室了,让各科课代表拿了这次的期末考试卷子发下去,郝老师则把语数外物化生单科成绩给出的班级排名贴在了教室黑板旁边的小告示板上。

郝老师站在一边看着教室里一片杂乱地分发卷子的同学,说道:“今年高考录取线已经下来了,我们学校的重本率上了60%,本科率有86%,所以,只要努力学习,即使在班级最后几名,我们班的学生,也是都可以上重本的,大家千万不要因为考得差就自怨自艾,反而不努力学习。在这里,大家不仅是要向班里成绩好的同学看齐,更是要相信自己,要相信努力就一定可以得到回报。”

郝老师的话,给了很多同学以鼓舞,其中就包括闫然。

闫然拿到了自己的六张试卷,他的语文这次考得很好,考了135分,闫然简直难以相信,这是他语文第一次考这么高。

他再看萧子翀的语文,145.

当然,不用和萧子翀比较。

这次数学题很难,一向总考满分的萧子翀,也只考了143分,闫然更惨了,刚刚及格,91分。

英语是萧子翀的强项,他每次都要考140分以上,这次也不例外,考了146分。闫然英语也不差,这次考了119,虽然比起萧子翀差了很多,但他自己是很满意的.

理化生,每次萧子翀基本上从不扣分,这次也是一样。

按照萧子翀的说法就是,高中的理化生,没有难题。

闫然不敢回应他这话,因为他总觉得物理简直像是异次元的知识,和他正常的大脑根本不搭配,化学和生物,倒是稍微正常一些。

有人上教室前面去看了排名,毫无悬念,在没有政史地排名的情况下,萧子翀一骑绝尘,门门都是排在第一位。

闫然在老师说放学后,才去看了排名表,发现自己的语文居然排进了班级前十,他考了全班第九名,英语也在全班二十来名,只是另外几门理科,拉了他的后腿,都在班级倒数。

回家的路上,闫然兴高采烈,对萧子翀说:“我语文考了班上第九。”

萧子翀自然不会打击他的这份高兴,搂着他说:“行吧,我这次可以请你吃东西,当是给你的奖赏。”

老父亲真不容易,闫然第一次有一门进了班级前十。

闫然羞红了脸,“是你给我说怎么写作文可以得高分,我才可以考这么好。应该我请你吃才对,你想吃什么?”

萧子翀:“真的,你又要请我?”

闫然:“我奶奶看我最近学习辛苦,偷偷给了我一千块。让我不要告诉爸妈。”

一千?!

萧子翀惊讶。

闫然抿着唇点头。

萧子翀想了想自己经常身无分文的境况,便说:“那行吧。要不,你请我喝奶茶吃爆米花,我请你看哈利波特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