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上次没说什么吧?”顾佳看和大人走了,觉得空气都清新了,而等和大人一走,在刚刚小和大人坐的位置上突然坐上好几个人,还有站着的。都端着饭盒,全一脸八卦的看着小七。

小七现在觉得有点高兴了,看来刚刚大家不过来不是因为自己,而是因为小和大人,很好。

小七很快和大家打成了一片,小七本就是随和的性子,什么话题都能接得上话来。主要是上辈子太无所事事,什么都想试试,现在好了,弄得好像上辈子自己就是来为这辈子来努力的。

“真的没说什么?”顾佳可还等着听后头的故事呢,怎么能让这些人打断了。

“没说什么,只说有人说我们早恋,其实我和小明就是从小一块长大,北方人叫发小,广州叫什么我还不知道,反正在我心里他不是男的,我在他心里我也不是女的。你明白吗?”顾佳也是部队子弟,和多多一样平常说普通话,但他们也会听、说粤语,和本地人也能正常交流。但根上,他们其实并不当自己是本地人的。

其它人大部分也是,就算不是小七他们一个大院地的也都能明白他们这种相处模式,本来大院里出来的孩子相对都单纯一点,没法不单纯,都关着呢,现在小七一说大家也都能理解了。

“一定是地方的那些人乱说的,你也别介意。”一个同学轻拍了多多一下。行了,现在地方生与部队生成两派了。

“不过王小明也实在太不和群了,你也劝劝他。”顾佳想想说道。

“他脾气其实挺好的,就是不爱说话,显得酷一点,不过爱写字的人都心静,怕闹腾。”小七呵呵的干笑着,开玩笑吧?自己能劝得动大人?

“不过他的字写得真是好,连校长都说他的字好呢!”一个同学强调道。小七很想说,校长真不算什么。

“其实我的字写得也不错,那个除了不能得奖。”小七只好耸耸肩膀说道。

大家一齐大笑起来,再次证明了小七的好人缘。

洗碗时,顾佳看到小七帮小和大人一块洗碗,顾佳开始纳闷,多多脾气也太好了吧,天天面对这么个人,还给他洗碗,简直太悲催了吧?于是小和大人欺侮多多老实的念头根深蒂固的植入了顾佳的心里,当然这是后话了。

“只是因为从小在一起,所以容忍他吗?”顾佳想想问道。

“不是容忍,那个,其实我也不知道是什么。算是习惯,对习惯。”小七很认真的想想了,认真的说道。

顾佳觉得很怪异,不是小七的说法,而是小七的态度,很认真的思考,认真的回答,不会敷衍这让顾佳觉得很奇怪,这个钱多多还真是怪。

“我是跟妈妈随军来的,你是从小在这儿长大。”顾佳点头表示明白,但也说明,她能理解,但不代表她也有这样的朋友,她上小学之后转学来的,在大院的朋友根本就没机会认识,最多是父亲关系好的人家的孩子熟一点,但毕竟半路出家,建立感情会比较难。同学倒是很多,只是交朋友容易,但像类似小明多多这样感情的一个也没有的。

“你是淑女,我不同,我从小就是假小子,还有人叫过我土匪,说我跑快了,不然一定是儿子。”小七呵呵的笑着。

顾佳明白小七的意思了,自己可能太过小心,于是显得跟人有距离了,而多多不同,她很容易跟人打交道,也不怕吃亏,小学时,她的人缘就很不错,跟谁都能说得上话。难怪小明那么阴沉的人也能跟她这么好了。

小和大人不知道女孩子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但他觉得似乎自己身边的氛围好像好了一点,大家竟然会他笑。这是什么意思?小和大人有点摸不着头脑,他为上位者太久,而到这儿,王家对他很宠爱,纵容,而小七虽然偶尔跟他捣乱之外,可是小七从来帮他把他不喜欢的任何事挡在外头,不会让他受一点的干扰。

所以这些年来,他还是和珅和大人,高高在上,就算是班主任,同学,在他看来没什么利用价值的人来说,他一向不屑一顾,没有想多交流,更不会想到要善意的微笑一下了。可是为什么别人对他这样?这让他觉得很奇妙。

“他们在干嘛?”小和大人终于有一天在看到同学们很热情的跟自己打着招呼微笑,忍不住问着身边的小七。

“打招呼,恭喜您,您的人缘终于跨进了一大步。”小七笑嘻嘻的边跟他们打招呼,边笑着对小和大人说道。

“我不需要好人缘!”小和大人低吼了一声,基本上这样他觉得自己很傻。。

“和大人不需要,但王小明需要!大人,咱们有了从头开始的机会,所以多好啊,重新交朋友,这比看古董难多了。相信我,您这回可以跟我学。”小七很得意。

“你想干嘛?”小和大人怒了。

“那个好吧,其实我不知道为什么。”小七很郁闷的老实交待。

是啊,她真的很郁闷了,因为她也不知道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只是因为自己有了三人餐桌,然后因为她跟那些同学们开始打成一片?

也许某天自己不小心顺口说来话‘小明因为太有才华,而有点羞涩,有点不知道怎么跟人相处’的解释,也不知道怎么就传开了。然后大家觉得小明其实是个‘外面冷淡,内心羞涩’的可爱的文艺小男生。自然都会会心一笑,对小和大人平常的酷哥样也越来越包容了!

小七可不敢跟小和大人说这个,小和大人若是知道他已经是‘新时期文艺少年’的代表,估计会打死她的。还是装做什么都不知道吧!

于是顾佳和小七的友谊就这么奠定下来了,两人行正式加上了顾佳,不过吃饭小和大人还是吃自己的两个菜,而小七和顾佳倒是能吃三个菜了,让小七非常满意。

第四十三章 初二的抉择

小七小和大人初二下学期,马上面临初三了,暑假已经事先通知,别指着放假了,老实的回学校上初三的课程,好把明年春天的时间全空出来复习,准备中考。面临初三就得抉择了,小七又面临将来怎么办的难题。

小七成绩总体来说不上不下,跟上辈子差不多,因为有小和大人的保驾护航,基本上比上辈子好一点,但有些东西定了就定了,改不掉的,比如代数。

小七好像跟代数有仇,上辈子就没学好,她永远也弄不清楚那个对数是什么意思,还有那些字母后面代表的意思,也不知道学了代数能有什么用,反正后来小七活到三十多,她也没用上。

不过几何她依然学得不错,上辈子后来学的理工,什么机械制图什么的,也都因为中学时代的几何不错,而学得出奇的好。现在回来,她几何比上辈子学得还好,什么图形她都能证明求解。

可是问题是这俩是合在一起算成绩的,运气好,数学能及格,万一不小心,就下去了。所以她也就成了班里最奇妙的所在。和大人恨铁不成钢,可是小七就没学代数的脑子,让他怎么办?连数学老师都没法子,知道不是小七不努力,而是真的没天赋。

物理、化学她承袭上辈子的惯性,学得也不错,用后世的说法是,其实小七逻辑思维不错,但没有什么想像力。其实小七也不明白,代数跟想像力有什么关系?

政治上辈子学过,小七早就掌握了如何快速记忆的方法,这个学起来对她一点也不困难,而且她常常在政治课上写自己的小说,一心二用得极为熟练。

英语因为是知道这个很重要,不然将来玩游戏都不知道人家说的啥,所以特用功。反正这个只要肯背敢说就成的事,倒真不用太有脑子,小七这辈子比上辈子心静,倒也学得不错。

而和大人也坚定的说这个很重要,将来参加拍卖会时,总得听得懂喊话吧!小七觉得自己跟小和大人没搭在一条线上,但是鉴于小和大人的淫威,她的英语跟小和大人算是齐头并进了。

语文不用说了,成绩那是相当的好,语文两大得分点,一当然是是作文,其次就是古文了;作文小七从三年级开始就没失过什么分,人家时刻掌握着时代的脉膊,写出的绝对是老师们心中的精典范文。百分百不是中文翻译,也不是后来的新概念作文,而是小七太了解后来对新概念作文的争论了,她不否认那些才子们很厉害,可是她就是一个俗人,她冒不起那个险,所以她从来就按着教案来写,坚决不会剑走偏峰,所以无论谁阅卷,她都不会失分;而古文是和大人的强项,她无形中多了个家教,想不好也难。

就这样,除了数学让小七爹妈有些忧心之外,小七其它功课的成绩其实都算是不错,而数学小和大人也跟小七爹妈说了,真没办法,小七真是努力了,所以小七爹妈觉得只要维持,直升高中应该没有问题,当然想上一中就有点困难了。

小七爹妈这么忧虑并不是因为小七,而是为了乐乐。乐乐今天要高考了,乐乐比他们少上一年小学,今年实际她才十七,但高考也没说非要十八才能考。小七就不得不面对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乐乐上大学之后,老妈要不要还像现在这么跑月票。

以乐乐的成绩上大学,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但上了大学自然就住学校了。那市区的房子就面临一个退于不退的问题。如果小七能上一中的话,这房子就不能退了,本来老爹的意思是,让小七再努力一把看看,反正房子又不花钱,就是老妈辛苦一点,但也没什么。为了孩子嘛。

而小七想的是,如果说她的成绩好,倒无所谓,可是现在这样,小七就觉得自己又不像乐乐那么优秀,让她努力一把,她倒也是愿意为父母拼这一下的,只是值得老妈这么付出吗?

小七就问小和大人,他们是留还是走?她可是有选择恐惧症的人。上辈子都是老爹帮她选择,等后来老爹不在了,她决定不选择了,闭上眼,命运指哪,她打哪。

到了这辈子,其实大多的选择都是小和大人来做,小七本来是下定决心,高中一定要逃离和大人的监控,但是过了一年多,她其实想想有和大人在的话,她的日子其实过得也挺舒服的。主要是想想,没有和大人,她怎么办?

初一因为顾佳的加入,小七又交了好几个朋友,中学的生活混得风升水起,跟着同学们一块讨论什么四大天王,什么张国荣的也挺有意思的。

重生是啥,就是重头来一次,一定要往好了过,赚钱的事是小和大人的事,她就负责好好生活,曾经尽装小大人了,现在她决定可劲的当孩子。

缠着小和大人给她买明星不干胶贴画、买卡带、买…当然小和大人会说幼稚,坚决的不予以支持。

其实小七倒真不是想重温过去,她也知道这些玩艺一点用也没有,卡带没几年就得被CD,DVD代替,到后来,连这些都不用了,直接是数码产品,上网下载就成。可是这些东西就是人生的一块块的拼图,缺一块人生都缺了点色彩。所以小七还是磨着和大人给她买了。

小和大人常常很无语的看小七跟一群无知少女一块聊明星八卦,还帮着小女生们抄歌词,用和大人教的绘画技巧帮人画歌本,高兴得不亦乐乎。那种想哭都哭不出来的样子,让小和大人在班上的人缘也越发的好了,现在连地方的孩子们都不传他们早恋了,而是大家觉得,他们就是一对。这是小和大人和小七都不知道的,他们还以为自己已经过得非常顺利而平静了呢。

所以现在小七想的是,有人依靠,有人陪着玩,她想远离和大人的心也就淡了?所以现在她觉得可以让小和大人参与一下自己的生活,他这么聪明一定能选得最好。

%%%%%%%%%%%%%%%%%%%

有朋友问什么时候加更,小P想想,好吧,反正过了一千七了,那就加吧,反正总会到一千八的。您说是吧!

第四十四章 试水(千八加更)

她跟小和大说了半天自己的理由,比如说觉得老爹老妈结婚晚,现在老妈可不年轻了,这么跑实在于心不忍。

当然也是主要是因为她懒惯了,进一中她虽然不是完全没机会,可是进去了,天天逼得跟乌眼鸡一样,她还活不活?

可是,如果她直升本校高中的话,倒是很舒服了,但小和大人是可以去一中的,如果他考上一中的高中,他会回家住了,他们还是分开了?那谁来罩着她?这果然是个让她困惑的问题…

小和大人听了她所谓的问题,真的很无语,这也叫问题?还要困惑这么久?也懒得解释了,直接说他本来就打算直升本校高中,因为懒得费神。

看到没,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就是这么的巨大。人家一句话,解决了小七所有问题。小和大人如果留下了,小七的压力也就完全没了,她只要跟老爹说和小和大人一起住校了,就完了。小七也就安心了,因为除了和大人之外,没人知道的是,小七开始了她最爱的小说创作。

九四年家用电脑已经进入大陆的部分家庭,但小七爹妈再疼孩子,此时也还真没想过花一万多块给孩子买这个。好在部队已经开始电脑化了,小七和和大人有了便利的机会可以早早的接触电脑。

学校也开了这门兴趣小组,但这只是兴趣小组,不参加总分的评定。小和大人和小七都报了名参加,小和大人知道这个将会主宰世界,用了大量时间来学习。而小七却没小和大人那么紧张,她是知道将来发展趋势的,所有一切都会越来越傻瓜,智能操作,所以她只用操作就好了,她参加只是为了能在学校也用上电脑罢了。

微软虽然那会还没在大陆一统江湖,但幸运的是,WPS文字操作系统已经出来了,王码自然也出来了,小七终于觉得自己回到了现代社会,她再也不用在报纸上写大纲,写小说了。

当然她也很郁闷的知道,此时的WPS跟后来的WORD是不兼容的,最初写的那批就全成了乱码,她当年没少丢稿。不过她也不是白混的,先用WPS写,写完了,放到文本文件里,那里最安全。而正在小七快乐的游荡在自己的世界之时,小和大人又来找她了。

“参加嘉德春拍,拍什么?你有钱吗?”小七还没从她的故事里走出来,就听到小和大人说什么拍卖会,脑子有点不够了。

“是一个朋友要去北京试水,我想让他把那幅画带上。”小和大人解释,小七才明白,小和大人不是去买,而是去卖。

“哪幅?”小七脑子还是乱的,这些年小和大人已经收集了不少画了。

“冯超然的那幅无量寿佛。”小和大人淡然的说道。

“为什么是那幅?”小七脑子还没转过来,小和大人不说她都快忘记了。

这一年多,她们又见过几幅冯超然后期的作品,再回头看那幅,就明白小和大人和杨大师为什么不以为然了。好容易准备去参加拍卖会了,也该弄幅好的不是。

“其它的都是精品,我都保留着手册,将来价值会很高,再说,我手上资源太有限了,如果不卖一点,我很难买好的。”小和大人皱眉说道。

“这倒是,九七年香港回归,九八年亚洲金融危机,我是你不如买股票了。不过,真的金融危机来了,香港的古玩市场会很有搞头,你没子弹就白瞎。”小七点点头,但她还是觉得现在太早。她不懂古董市场,可是她多少有点大事纪的头脑。无论什么时候,市场都是相通的。思索了一下,还是为难的劝道。

“再等等吧,我们知道东西的好坏,可是我们不知道市场,现在什么都不知道就冲进去,太冲动了?先去北京拍卖公司,找找这些年的拍卖会目录,看看成交价,跟咱们这儿两边对比、看看地域差什么的。”

小七现在有点恨自己为什么活了两辈子都这么的糊涂了,怎么也不关注一下古玩书画市场呢?九八年亚洲金融危机,想记不住就难了,所以等着看吧。

小和大人想想点点头,他来找小七并不是因为小七是股东,他要征求小七的意见,而是他知道小七虽然对她自己的事有些漫不经心,可是她比他知道后世的走向,正如小七说的,他们了解古玩,可是他们不了解现在的市场,真的有了好玩艺儿,却走了宝,他们才气死呢。其实他让人去试水其实也是想知道市场如何。不然他也不会拿那幅无量寿佛了。

因为这个小小的插曲让小七一段日子都心神不宁,以为春拍就是春天,结果等他们放完暑假,这个拍季才完。终于等到了嘉德春拍的成交目录,里面的确有一幅冯超然的画,平均每尺一千一百块人民币。换算一下,他们手中的那幅无量寿佛有五平方尺。也就是说,他们这次拍了就有五千现金了。

小七后悔了,早知道让和大人去卖了算了,五千块呢,一九九四年的五千块…好像也不多,刚够买台彩电。不过他们一年赚了五十倍,也够让小七激动了。

看向和大人,和大人皱眉看着那目录上的画,半天没吱声。

“你后悔听我的了?”小七胆战心惊,生怕小和大人责怪自己,这也是小七得选择恐惧症的原因,她怕负责。

“不是,幸亏听你的了,我们明年再参加,看看今年秋拍什么价。”小和大人一锤定音。

“为什么?”小七没明白,小和大人受什么刺激了。

“这次参拍只有这一幅,也不是冯先生最成熟时期的作品,成交了价钱应该是低估的。等着看,秋拍时,嗅觉灵敏的商人们一定会炒高,而明年春拍,我们应该能卖个好价钱了。”和大人其实最懂的不是古董,而是人性。

%%%%%%%%%%%%%%%%%%%%%%

呵呵,第二更来了,谢谢给小P票票的朋友们。小P非常感谢。

第四十五章 困惑的七月

七月,乐乐参加高考去了,一家人都紧张得要死,连王家都跟着激动了一把,四个孩子中的第一个考生。

他们倒不是紧张乐乐会考成什么样,四个孩子除了小光的心理素质差点外,其它三个都成熟得不像孩子了。所以王老爹和钱老爹根本就没想其它的,他们俩已经收集了一堆招生简章,在军校和地方综合大学之间迟疑不决。

以老爹的想法,女儿成绩这么好,状态也稳定,考军校有点屈才了。可是想想又觉得,如果上军校,等四年毕业分回广州,不管王家还是自己都能把女儿照顾得好好的,女孩子还是应该平顺一点。现在找工作多难啊。

王老爹觉得当然是军校,这还用问?当然学什么就得好好想想了,俩人讨论来讨论去。当然他们也是私下讨论,都不敢当着乐乐的面,不然影响她的心情,考砸了就不好了。

但军校要先报,要先体检什么的,但是报了人家也先录,根本就没给后悔的机会,所以对乐乐的前途来说,这得想好了。

等乐乐出来,对了答案,乐乐的发挥很正常,分数进一本是没有问题的,于是俩位老爹就把各类招生简章拿出来,分别鼓吹起来。小七听老爹没有特别的意向,而王老爹偏向军校,她就把目光投向了自己的姐姐。意思是,让她赶紧去体检,赶上报名的最后期限。

乐乐把那些一看,呵呵的笑了半天,眼珠子一转,对王老爹说道,“您想得对,现在找工作不容易,但是吧,我如果读地方综合大学,将来能出国继续升造,可是读军校就不成了,那得国家外派。挺麻烦的。”

“傻女,你先读军校,部队每年都有出国升造的名额,你想升造还不容易?”王老爹完全不以为然,看来在部队时间久了,都把部队的资源当成自己的,王老爹跟钱老爹本质上一毛病。顺便加了一剂强心针,“还不花家里一分钱,国家还给你发工资。”

“对哦,军校不收费,每月有津贴。”钱老妈一拍脑子,会计的思维上来了。进军校,只要成绩够,政审合格了,那就是参军入伍了,一切按服役的标准给补贴的。这俩条件对乐乐来说,就根本就不是问题。

小七马上就吓了一跳,以她上辈子当老爹闺女二十年,加上这辈子的十四年的了解,老爹很容易被不收学费这点打倒,他节约惯了,对他来说,能不花钱的事,花了钱,那就是犯罪。

“爸,您等等,您千万别为了省那几个钱乱做决定。那个,姐姐都在部队过了这么些年了,这么优秀,不出去闯闯,对得起谁啊!再说,将来上了名校,您多有面子,那比钱重要多了。”小七生怕老爹最后拍板,忙拉住了老爹。

“你爸我在你心里就这么不开眼,为省几个学费就逼你姐去军校不成?”老爹瞪了小七一眼,

小七很想点头说是,可是想想为了生命安全还是算了。

“地方大学学费很贵的,现在大学真是上不起。”王妈妈摇摇头。王妈妈可是会过日子的,马上就想到大儿子读高中后,花钱真是跟流水一样了,果然有补贴跟没补贴还真不一样。

早就在家里念叨,说钱家乐乐在外头这么读了六年,只怕花得更多了。两家收入其实差不多的,算得出来钱家有多少余钱的。现在读大学,费用也就更高了,想想都觉得不值得。

小七愣了一下,也是啊,自己上那野鸡大学每年都四千多,那还是她分数够了,当年若是她再上进一点,进个好点的大学是要八千的。虽说老爹老妈不是付不起,其实那时老爷子在地方,闲钱其实比现在多,但即便是那样,也不能不说那是沉重的负担。

大家注意,这是九十年代的四千多,不是二千零几年的四千,那会父母的工资加起来还没两千块呢。

“放心,爸,我将来读军校,反正名大我也考不上。”小七拉着老爹的胳膊摇着。把他们俩个人的学费,放到乐乐一个人身上总够的。

一群人都笑了,乐乐没有笑,她突然有点不确定了,她是知道父母会支持自己读任何一所她想上的大学,不过刚刚王妈妈的话又让她迟疑。

她很是明白,自己读书这些年,父母其实已经付出了很多,房子是借的,可是也要还人情的,在外吃饭、水、电都是要花钱的,而一中是没有部队的补贴的,所以说她觉得自己几乎就是父母用钱堆起来的了,如果还读地方大学,那算不算是太不懂事了?

小和大人静静的听着,他对乐乐的人生没有过多的想法,本来就是只要自己高兴就行的事,只是听听罢了。可是听到后来多多说她要读军校时,他愣了一下。

在小和大人的计划里,他可是从来就没想过要读军校,成为父亲那样职业军人,他上辈子过得太累,他重新开始,看了很多书,他发现新世界非常适合自己,他可以过自己想要的人生。可是问题是,若是多多去读军校了自己怎么办?现在不是小七习惯了小和大人,其实小和大人也习惯了小七,他没想过会有一天要和小七走不同的路。

等大人们打麻将去了,乐乐找同学去后,小和大人陪着小七拉练。当然还是小和大人坐着,小七吊着。她现在目标不是一米六了,而是要让自己长到一米六五。现在她十四岁,月经已经来了,骨骼就该闭合了,想再长就很难了,所以小七最近拉得更狠了。

“你小时候说长到一米六你就满足了,现在你一米六二了,又想要到一六五,等到了一六五,你是不是打算奋一七零去?”小和大人对小七的执着很是不解。

“世道艰难,虽说吧,我的理想就是混吃等死,也知道您很会赚钱,可是我总得有份正经工作不是,出去应聘,人家起码身高的要求就是一六零,再体面一点的,弄不好就一六五了,晴带雨伞,饱带饥粮。”小七闭着眼信口胡诌着。

她相信老爹才不会放她出去应聘呢,在老爹心里,她是受保护动物,所以她会被安排在老爹眼睛看得到的地方的。而且刚刚看招生简单了,军校女生首先就是要在一米六零以上,而一般地方大学可不敢有这样的要求,写个乙肝还得被人告歧视。

“为什么不让乐乐姐考军校?”小和大人习惯了小七的不着调,根本不理她,直接问重点。

呵呵,今天一更,大家别等了!

第四十六章 前途

今天中班,不能上网,所以也不管分到没,还是两章,谢谢大家!

¥¥¥¥¥¥¥下面正文¥¥¥¥¥¥¥¥

“老爷子们现在是安稳了,告诉你,将来部队的竞争无比的残酷,四十岁不到团职,就得走人;如果部队觉得你没用了,也得走人。转业管安排工作,就不给钱,给钱就不管安排工作。真让我姐进了部队,再找个部队的姐夫,俩人万一混不好,怎么办?那才是真的一点生存能力都没有了。还不如让她出去上好大学,出国渡金,不管回不回来,总能有自己的生活不是,省这点钱,真不值什么。”小七人缘好,武汉也是各种部队云集的地方,她很多这方面的朋友,真是太了解了。

“那你还说你要去读军校?”明知道前面是大陷阱还往里跳,这不是多多的风格吧?再说以乐乐的本事,小和大人觉得多多是多想了,反而是多多这样的才是让人担心的吧?

“您还真不了解我,我用后世的话说呢就是‘宅’。住宅的宅,意思说就是喜欢一天到晚呆在家里的意思。进军校,再回大院,趁老爷子在位时,混个舒服的日子,等老爷子一离休,我马上自动申请转业,保证不让人有机会拿我开刀。拿到转业费,我就宅在家里不出门了。那会儿在家可以做的工作一大堆,我才不出去费那个力呢!再说,您不是会赚钱吗?不说分我一半身家,养着我总没问题吧?”小七假笑着。

小七的心里却是冰冷冷的,说什么部队讲究人情味,她一点也不信。就算比地方强一点,但能强得了多少?老爷子上辈子在地方去世,老姐就算是早早的抢占了至高点,却也真真的倒霉了三年。若不是后来不是一个系统的姐夫成功上位,也许就不止倒霉三年了。

她明白和大人的意思,乐乐是聪明能干,可是正是这个才是麻烦,她从小太顺利,心气又高,又有俩家老爷子罩着,想在部队少年年志一点挑战都没有。但这才更麻烦,正是因为这样,一但老爷子们不在位了,她被搞掉的风险才最大。因为她一定占着最好的位置,得到最多的资源。她不下谁下?这个世界离了谁都照转。

而那时她不在老爷子的势力范围里,所以受冲击算小。所以这辈子,她坚决不会让老姐再走回头路,万一俩家的老爷子离休了,乐乐可不能再受冲击。而她,正因为平凡,又心无大志,如果连她都受到冲击会引起一些人的反弹,人家也不是傻子,就算她不转业,人家也会给她相应的照顾,体现他们对老首长的尊重,所以她比乐乐进部队要安全太多。

再说等到她长大成人后,部队也就干净不到哪去了,最干净的可能是那些军旅的电视剧,纯粹的生活可能只有她这样胸无大志的人才找得到,她决不让乐乐进来被污染了。

“你上辈子也是这么混的?”小和大人忍不住问道。他当然不可能在这夜晚的操场上,从闭目吊在单杠上的少女脸上看到什么,只心想着这位能混成这样,真是服了她了。

“差不多!其实是性格决定命运,我本就没乐乐心气高,所以趁着老爹在地方混得不错时,给我安排了一份不错的工作。而乐乐比我大,早早的安排了好工作,嫁得又不错,所以即使后来老爷子不在了,我们的日子过得也很安稳。”小七看了小和大人一眼,他从来不问些带有一定隐私性的问题的,但她还是说了。

“你没嫁?”小和大人想想,似乎偶尔都能听到小七说乐乐嫁得不错,可是从来就没说过她自己。

“回去吧,今天时间到了。”小七跳下单杠,这辈子,她虽然还是懒,可是身手矫健多了。

小和大人摸摸鼻子,知道自己越界了。默默的跟着小七回了自己家,小七爹妈也准备走了,正好跟王家夫妇和小光打了声招呼,就跟着爹妈回家了。

乐乐已经到家了,晚饭就是吃的方便面,老妈马上心疼,嚷着要给她再煎个鸡蛋去,被乐乐拉了回来。

钱老爹也按住了钱老妈,决定一家开个家庭会议。刚刚当着王家人的面,不好深谈,毕竟这是乐乐的人生,得让乐乐自己来选择。

“其实读军校也不错,专业多,很多都是排在全国前列的,凭我的聪明,在军校考研应该也不难,再回来起点就很高了。”乐乐显然也想了很多。

“姐,想清楚,老爸也说部队越来越难混了,你起点高是不错,可是人家的起点也不低。部队待遇会越来越好,地方工作越来越来时,来抢饭碗的人就更多了。”小七忍不住就道。

“就是这话,现在招兵不招高中以下的了。不再跟以前似的,只是大学毕业进来就是尉官,等你四五年以后回来,谁知道会是什么情况。所以别想着为家里省那点钱,就把自己一辈子扔进来,先出去看看,等实在不成了,再回来,总也多条路不是。”老爹点点头,说得非常认真。

钱老娘听着也点头,她刚刚在牌桌上也想明白了,现在服务社也越来越难办了,都得想办法求生存,她都快四十七了,还有八年就退休了,可是谁知道七八年后会成什么样?所以想想还是别让乐乐撞进来了。

小七愣愣的看着父母,怎么这么不样了?小七爹不是这种大方人啊?

“学习去,真想读不要钱的军校啊?”小七爹看小七一脸呆样,推了她一下。

小七想想,耸耸肩,还是别说自己的想法吧,会被爹妈和姐姐一起揍她的。老实的回房去学习了,难的问题问和大人去。

当然了,小七并没有真的问小和大人,因为她自己想通了,对老爹来说,在地方,他觉得自己有掌控能力,无论他们姐妹怎么样,一个稳定的工作还是能保证的,而在部队,他失去了这种掌控力,他并不想让自己和乐乐回来,他没有安全感,所以他宁可花钱,也舍得花钱。

第四十七章 和大人的杯具

小七暑期就办了住校,老妈把房子完好无损的还给了人家,住了六年,还真的住出了感情,因为是借住的,小七妈特小心的保养。生怕弄坏一点,走之前还意找人把地板重新上了一道新漆,让房东的亲戚非常满意。

而对于小七住回学校,小和大人是满意的,因为晚上他也有两个菜吃了。听到小和大人这个理由,小七真被气个半死,她虽然不知道现在小和大人手里有多少钱,但是她知道,最近小和大人手里的瓷器越换越名贵了,连她都看出东西的不菲来,那么小和大人看来是真的拥有一双点石成金的手了。

小七当年跟小和大人说过,二零零五年一个元青花鬼谷下山大罐拍出两点三亿的天价;转头到了二零一零年乾隆粉彩镂空瓷瓶在伦敦以五千一百六十万英镑成交,合人民币四点五亿。那只是只乾隆三十年的作品,只不过可能属于内藏。当然那个乾隆见没见过还不一定呢!

小和大人听完,倒是淡淡的摇摇头,比小七当时看完新闻后好多了,只不过,人家淡定完了,好半天才吐出三个字,“疯了吧!”

小七淡定了,当时她是在网上看到这个新闻的,她当时没小和大人这么“儒雅”,她是跳起来去搜图片,然后左看右看,边看边吗,中心思想就是:“人都疯了吧!”

因为记忆实在太深了,自然能说给小和大人听了。所以小和大人收藏也就向这两个方面靠拢,元青花难找一点,但是乾隆粉彩,小和大人闭着眼也能知道真假,是不是官窑,是不是内藏。小和大人用手指一划拉就知道,只不过他们本钱太少,所以小和大人这些年常逛,常买些小件的玩艺,然后几件换一件大的,总的来说还是小有所成的。现在他们手上的瓷器就两三件,但这两三件每一件都是能放到任何一个国家博物馆里郑重收藏的。

正是知道他小有所成,看他还舍不得给自己多买一个菜,就让小七很无语了,这还电视里那个奢侈成性的和大人吗?

“你至于吗?就算你妈只给你一个菜的钱,我就不信你吃不起两个菜。”

“吃不了浪费,浪费是小,折福是大。”小和大人还是淡淡的。似乎在他看来,不是吃不吃得起的问题,而是怕折了自己的福气,所以宁可对自己简省一点。

因为小和大人的反穿和小七的重生,让小七对宗教十分敬畏,当然上辈子小七也是,而小和大人本人是迷信黄教的,信缘、信命、不然在他夫人最后时,他也不会在鬼节花巨资来买黄泉路,而夫人也真的在鬼节前后好了很多,当然鬼节过了,他夫人还是没留下。所以基本上这俩小人这辈子也没能免俗,所以小和大人说怕折福,小七是相信的,也不反驳。

“你找个同学一起啊?顾佳不也住校吗?”小七真是被和大人气死了,因为相信,所以她不反驳,但止不住怒气,不过不用小和大人回答,她也知道他会怎么答,与小和大人异口同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