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欢我们大人?”小七瞠目结舌,话说了,她竟然觉得有些不快了,就好像心最重要的一块被挖了走了。

“呸!”顾佳不顾形像的跳了起来,用了小七的口头禅,可见其愤怒指数了。

“那别扭什么?我们仨是好朋友,出去玩,我们当然会叫你,可是我和大人是去学画画,当然也会时常跟着那些老先生们出去见世面,这从小学时就这样了,你知道的。所以单独在路上走的机率比较高,被人碰到很正常。你也不用太在意,我们在一块真的真的不是去玩的,都是正经事。”小七不自觉的松了了一口气,马上脑子就清醒的,马上理解顾佳的心思了,温柔的安抚起顾佳来了。

小七一心想要重拾幼年的快乐,享受每一天,却也差点忘记,十五六岁的小女生正处在尴尬的青春期中,敏感、多疑,怕受伤。自己是上辈子经历过了,重头来,自己啥都想再重来,但这个她绝对不想,也就把这个忘记了。

可顾佳不是,她正在经历中,不然很多大人们都会说小女孩子十四五是最古怪,而男孩十七八最可恨。说白了,就是青春期的躁动罢了。

“你们能干什么不正经的事!”顾佳倒没好气起来。

小七大笑,自己那时也这么单纯可爱吗?好歹也是看过几本言情小说了,其中露骨的情节不是没有,顾佳怎么可以这么可爱?不过再想想,也是,又不是网络横行的时候,十三四岁的小女孩与男孩偷尝禁果。二十不到的男女朋友把偷生下的孩子换手机,果然还是自己这个时代最美好。

第五十三章 宰相刘罗锅

《宰相刘罗锅》是小七在知道小和大人反穿之后一直十分期待的一部电视剧,因为国内大多数人都是从这部戏里认识了和大人,认识了王胖子。也是因为这部戏,火了王胖子,火了和大人。

小七上辈子对这部戏一般,她更喜欢后来拍的《铁齿铜牙纪晓岚》。不过现在她期待是因为,小和大人就在身边,她期待的是小和大人看到自己的电视形像由此而定格之后,会气成什么样。

唉,能看到毒蛇般冷静的小和大人,气得真跳,几乎是这么多年来小七最大的念相了。所以在电视报上看到这戏的播出时间后,她第一时间跳起来,十分热情的拿了报纸直奔小和大人家,把报纸直铺到了他的面前。

“我不看无聊电视剧。”小和大人瞥了小七一眼,他知道自己除了新闻以外,什么节目都是不看的。现在小七特意拿份电视报到小和大人面前,能不让小和大人怀疑吗?

小七也爱看新闻,她看新闻的目的倒跟小和大人不同,人家是了解国家大事,而小七是看笑话的,小七是受网络教育多年的,早就培养了超强的幽默感。

她在很多新闻里一本正经讨论的事,在后世来说就是一个笑话,您想想,连京剧能不能用电子琴来伴奏都能让大家争论半天,还有什么能不争论的。所以新闻绝对的比看电视剧有趣。小和大人也喜欢听小七议论,当然,那是大人们不在时。

电视剧小七也一般,因为她都看过了。有那工夫跟小和大人看看画,欣赏一下他的收藏品更好。不过当然了,他们宿舍也没电视,能看电视也都是周末回家。

“这个您一定得看,里面有您。”小七满眼都是雀跃啊。

小和大人又瞥了她一眼,终于拿起了电视报,看看简介,冷哼了一声,“刘墉官至大学士,虽可为中堂,却非宰相。”

“中堂不就是宰相吗?”小七怔了一下,真不知道这里头有弯弯绕的。

“宰相是什么?”小和大人头都不抬,淡淡的问道。

“相当于政府总理,不过你们大清好像那总理混得栽点!”小七马上老实答到。

小和大人又不说话了,专心练字。

小七想想也是,康熙设立上书房行走一职,那算是最早的大清宰辅;到了雍正年改立军机处,于是上书房被驾空了。乾隆延用了雍正的做法,刘墉可是从来就没进过军机处,自然不能算宰相了,所以和大人才是后来真真正正的宰相。

“那个,反正是电视剧,你也别较真,告诉您,这里头演您的那位后来成了您的专业户,从此剧一播,大家但凡想起您,就是他的形像了,后来,他也自称为和大人,虽然玩笑,可见那个形像深入人心,连他自己都快相信了,您不想看看?”小七忍着笑,小心的劝说着。

小和大人不看小七也知道,那形像一定好不了了,但又不得不说,小七还是打动了他,谁不想知道自己在民众心中的形像什么样?再说,他也想看看,自己在编剧的心里什么样了。

于是开播的那天,小和大人和小七第一次没在房里看书写字,而是出来一起看电视。

王妈妈其实在追二台的香港连续剧,但小七说想看《宰相刘罗锅》王妈妈直接换台,然后飞奔到钱家看连续剧去了。看到没,住得近多好。

乐乐也是周末回家,听王妈妈说小明和多多一块要看电视剧,忙飞奔过来,她也知道小七不爱看电视的,竟然会和小明一起主动要求看电视,这绝对就是新闻了,这可比电视好看,当然要来看看。

小光也蹭了出来,他才高二,可是王老爹是什么人,说他天天打篮球,学习一塌糊涂,强令他从现在起好好学习,考不上大学,老爷子就打断他的腿。本来大家都回来了,他的心就跟猫抓一样,听到乐乐的声音,忙跑了出来。王老爹想想,也就背着手出去了,省得孩子们嫌自己脸色难看。

“什么了不起的电视剧让你们都来了?”小光看老爹出去了,觉得天都亮了,气也顺了,也是一米九的大小伙,快十八的人了,被老爹训得跟孙子一样,能气顺得起来吗?

“没事,听说好看,我拉大人出来看看,看看人家真真的大人什么样。”小七笑得很贼。

“又搞怪,这种电视剧最没看头了,全是胡说八道,你们还不如看看时装剧,至少别跟老头老太太似的,不知今夕是何昔!”乐乐瞟了一眼片头曲里的片花,摇摇头。

小七也觉得惨不忍睹啊!那个,片花看着都很脑残了,王胖子那会还真年轻,不过真没后来那种范,感觉有些特意的搞笑的小丑样。小七现在有点同情小和大人了,偷看小和大人一眼,人家很平静,她有点诧异,但还是跟老姐继续说话。

“姐,本就是换个脑子,看看有多脑残也不错。”小七一直好脾气。指指电视中的李保田,“这个人演得很棒,我看过一部他演的《师魂》真的感动死我,不过那戏不红,只播了一次就不播了。”

“长得太难看了,演乾隆的还不错,挺帅的。”乐乐转头,对李保田皱皱眉头,正好年轻的张国立出来了,顺嘴说道。

“乾隆没他那么高。”小和大人突然说道。

片花里面因为小七没的特意说明,除了穿龙袍的张国立能确定身份之外,其它人谁是谁,他还真的分不清楚,所以小和大人还挺淡定,只是看那些装束,还有鬼脸都不禁皱了皱眉,但没说更难听的话。

“嗯,我也听说乾隆是矮子,据说他的画像不是骑在马上就是坐在榻上,就是因为个子比较小吗?不过也是,不然能活那么大的岁数,我听说,个太高的人不如矮子长寿。”小七难得听小和大人说起乾隆那时的事,赶忙笑道。

小和大人不搭理小七了,他才不会让小七这傻子套话呢。

第五十四章 无法面对的自己

“多多,你在说我吗?”小光则脸黑了,他没法不脸黑,这屋里就他最高。

小七才想起来,他们四个里面就小光最高,而且说不定还会长。谁让男孩能长到二十五呢!

“那个,小光哥,你补点钙吧,听说多补钙能提前闭合你的关节,让你别在长了。”还好现在补钙没后世那么搞笑,她可是说的是真的。

乐乐笑倒了,她完全败给了小七那异于常人的大脑。

小光倒当了真,凑过来,“真的假的?有用的话,我让妈去买。”

“真的,我有个朋友就是小时候补过了,结果现在一米四。”小七保证道,但是她说的朋友是上辈子的同事,而不是这一世的朋友。

小和大人很无语,多多的朋友她都认识的,而且他们班也没有一米四的,一听就是多多骗人了,也就小光信她。也不理他们,慢慢悠悠的端起杯子喝茶。

小七很忙,一边看电视,一边看小和大人的反应。还得跟姐姐,小光说话,脑子都差点不够用了。

片花里王胖子可没少出丑,偷看小和大人,看他神色正常,正怀疑着,主题曲终于完了,王胖子的大脸出现在镜头前,‘礼部侍郎和珅求见’。

小和大人华丽的喷了,小七也呛着了,因为她真的不知道第一个镜头就是王胖子的。

小和大人小脸涨得通红,指着电视那修长的手指一个劲的抖。这回他老人家终于对上号了,片花里的丑胖子就是自己,能不抽就怪了。而且还是这个形象,肥肉直颤,对皇帝就跟奴才一样,当然那时他是奴才,可是他是内庭侍卫出身的,他的身板一直都是挺直的。动作以利落为主啊。

小七呛完了,就开始捧腹大笑,她等了这么多年,终于让她等到了。小和大人这表情和电视里的王胖子成了鲜明的对比,电视里的王胖子听着巴赫那得意扬扬,小和大人脸则黑得跟锅一样了。

大殿上,外臣与嫔妃齐聚一堂?堂堂的礼部侍郎,拜托!自己从来就没当过礼部侍郎好不。编剧是傻子吗?谁能站在皇帝御座后头?不怕被人说行刺?

剧情继续,小和大人脸色越发的铁青,虽然太上皇不地道,最后把自己当肥羊一样留给儿子杀,但老爷子对他还是不错的,而且老爷子在艺术鉴赏力至于被说成这样吗?看看圆明圆老爷子完美的把中西美学融于一体,好吧,是有点暴发户的心态,但还不至于这样吧!

直到王胖子在那点评西洋音乐,小和大人冲上前去,啪的把电视关了。

小光和乐乐完全不知道他们一个气成这样,一个笑成这样是为什么,他们一点也看出笑点来。好吧,那个电视里的和珅的确太傻了,看着不像是奸臣而是弄臣了。但也不至于让这俩人有这么极端的反应吧。

“这个就是你说的那个人?”小和大人对多多吼道。因为多多已经事先说了,以后这个人专门演自己,小和大人现在有冲出去把那个胖子掐死的冲动。

“是啊,我们这一代及以下的以后想起和珅,全都是这位的形像。”小七已经笑得直抽抽了,要知道,此时她实在没力气再掩饰什么。主要是这戏看了好多年,她都没想到第一个镜头就是王胖子,她真不是故意的。

“和珅在你们心里就是这不学无术的蠢样子?”小和大人也在抽抽,不过是气的。也顾不得边上有人了,大发脾气起来。

“那个,那个,后面会强点!”小七看小和大人真的怒了,也不敢太过份,忙收回笑容,努力正襟危坐起来。后来王胖子在别的戏中倒表现出些许和大人的可爱真诚之处来,不然也不会这么多人喜欢他了,人心总是向善的。

“多多,小明,你们怎么拉?”乐乐拉住了小七,看小明那样恨不得吃了小七,她忙上前挡住。自己的妹妹啥时候也不能这么被人欺侮吧!

“大人在学和珅的字,很崇拜和大人,见不得别人抵毁和大人。”小七看乐乐过来,刚刚就想好了怎么对乐乐解释。

“你怎么知道以后演和珅的就一定是他?我觉得一般吧!”乐乐刚刚只看了几个片段,真没看出这个人有机会一直演下去。

“这就是娱乐的力量,咱们看过几部好玩的国产古装片?都是一本正经的端着,想想之前的《红楼梦》、《水浒传》,要不港台的《戏说乾隆》那么多人看?秋官的乾隆形像那么深入人心?老百姓才不管是真的假的,好玩、有趣,他们就喜欢。你等着看,以后和珅就是个可爱的胖子,有点小贫,有点小贪,有点小笨,可是非常真实,非常符合咱们老百性的审美。”小七摇头晃脑的说道,说完了,还不怕死的特意挽着小和大人的手臂,“我很喜欢他呢,那样子多吉祥啊。”

小光卟的笑出来,“多多你的审美还真怪,吵着要看,结果弄了半天就是为了让小明的偶像破产?”

“哈哈!”乐乐这回明白了,很少看电视的多多吵着看电视并不是真的想看,而是因为小明在学和珅,于是这是故意在找碴呢,说什么自己挺喜欢里的不学无术的和胖子,其实是想说小明不够随和吧?乐乐真的乐了,难得看到面无表情的小明露出这样的表情,越发的觉得自己来了,多难得啊!

小明的脸一阵青一阵白,甩开多多的手,冲了出去,小七赶忙追了出去。他从来不打女人,就算气成这样,他也没打算真把小七怎么样,他只能让他自己独自生气。

“乐乐,你说他们真不是早恋吗?”小光摇摇头,怎么都这样了,他们为啥还坚持说不是呢?

“叫姐姐!”乐乐插着腰吼道。

“嗯,我学习去。”一米九的大个对着一米六上晃的乐乐,那感觉有点失衡,小光弯腰拍拍乐乐的头,自己进去了。

气得乐乐直跳脚,早知道用学习的时间也学多多去吊着了。听说倒立还能背单词更清楚,算了,现在也晚了。多多真的一六五了,但小明没像多多所期望的达到一米八,只有一米七八。多多若是穿个高根鞋的话,基本上看上去跟小明差不多的。

乐乐想想,也跟出来远远的看了他们一眼,主要是怕他们真的吵架,没想到他们只是靠着单杠边上慢慢的聊天,路灯下,俩人都带着柔和的笑意,想到刚刚小光的说的话,微笑了一声,‘还不承认是早恋吗?’

今天小P看变三去,就一更,大家别等了。至于说小和大人为什么没反应,因为人家根本就不知道那胖子是和大人。

第五十五章 平凡的梦想

小明跑到操场上,基本上大晚上的,他也真没别的地方好去。

小七也是写过清穿的,查过很多的资料,现在重头看电视,也是觉得有点受不了。想到电视里那胖子假模假式的点评西乐,她都觉得有点抽抽了。

首先,那一幕在宫中就不可能发生,嫔妃、大臣聚聚一堂?中间把乐师男女混搭放一块?还在金殿之上!编剧没知识也该有点常识吧。

“行了,我错了,我不该笑你。”小七拉着他的手臂,轻轻的晃着,小七一般都是这样跟老爹撒娇,无往而不利。

“又不是你拍的。”小和大人不是那会迁怒的人,刚刚是很生气,可是并不是气多多,而是突然有种由心底里迸发出的悲凉,自己一生可以说是悲剧,可是不是闹剧,他可不想让人当成小丑一样恣意的取笑。

“我拍的就好了,知道吗,如果你真的想往收藏界发展的话,两个人必须认识,其中一个就是这位王胖子。”小七不笑了,搭着小和大人的手臂轻轻的说道。

“为什么?”小和大人回过头看着她。

“因为后来他也进入了收藏界,成为大家之一,人头熟,人脉广,后来还娶了一个古玩商人,在北京古玩行里算是一号人物了。”小七之前非常喜欢看王胖子的《天下收藏》,而特别喜欢看他拿锤子去把假东西给砸了,但不得不说,有时认真的看看,倒真的能学到一点东西。

“还有一位是谁?”小和大人难得看小七这么认真说一件事。

“牛近城,牛先生!王胖子其实都是他带出来的,他是八十年代初就进入了收藏界,后来创立了全国首家私人博物馆,算是后来中国收藏第一人。”

“那我直接去认识牛先生就完了,还认识什么王胖子?”小和大人哼了一声。

“其实你应该感谢他,真的,如果不是他演的和大人,大家就不会认识你,大家后来喜欢你,其实更多的是因为喜欢他。是他改变了普通民众对和大人的看法,也许他不是真的你,可是他是为你做了贡献的。”小七认真的说道。

“哼!”小和大人把头扭到一边,坚决不肯自己在民众心中后来成那样了。

“后来有个帅哥演了一个正史版的你,可是没人理。我刚说了,这就是娱乐的力量,你脑子比我好,你知道我说什么意思。”小七拍了他一下,轻轻的舒了一口气,“其实你这样真的挺好的,忘记一切,你就只是王小明,一个未来的大收藏家,会比刚刚那俩人更受敬重。以后但凡你说不对的,就没人敢说是对的!中国收藏第一人,王小明。之前的,神马都是浮云!”

这些话小七早就想跟小和大人说了,明明只有十六岁,其实她看着都觉得替他累,其实小和大人反穿,也算是重生了,也该活得轻松一点。

“所以你也不提你以前的生活?”小七越不提,小和大人反而越来越好奇了,自己一生太过起浮,有太多的大喜大悲,生离死别。自己不想提是正常的,为什么看着傻傻的多多也不想提?

“我一直很平淡无奇,就是路人甲,跟您没法比。所以不是不想提,而是没什么可提的。以前跟现在其实并没有多大的区别,只不过我现在知道我想做什么,能做什么,然后细心的体会,珍惜幸福罢了。”小七又傻呵呵的笑了起来,拍拍他,“回去吧,跑出来半天了,只怕他们都以为你真的生我气了。”

小和大人深深的看了她一眼,没说话,俩人就这么手挽着手,一起慢慢的往回走。他们不觉得有什么,但别人却不一定了。

“你不问我为什么这么练字?”小和大人轻笑了一下。

“为什么?”小七怔了一下,是啊,已经十年了,小和大人一直没有停止练字,为什么?

“就是摆脱过去,总不能真的一抬手就是和珅的字吧?”小和大人苦笑了一下。

“唉,大人啊!咱们这儿是用钢笔的,而且现在你也看到了,电脑已经开始进入市场了,你说,谁还写毛笔字啊。”小七真是头大啊,这位还真是障了。

小和大人怔了一下,侧头45度仰星空,显得十分忧郁了。

“哥啊,别装深沉了,你是人不是神,所以就算错了也没什么,我不会笑你的。”小七呵呵的笑了起来。

“唉,我想的是,你跟我学了这么多年,脑子竟然还这么不开窍?将来怎么办!”小和大人毒舌又回来了。

“有用?”小七还真想不出来,小和大人费这么大心,十年努力不懈,竟然有这么大用?

“我既然已经设定了目标就得往那个目标向前走,就得有敲门砖,就得交朋友。朋友是什么?不管人与人,还是国与国,只有关系对等时,才能当朋友。”小和大人白了小七一眼。

小七明白了,小和大人想要在收藏界出人头地,先得有自己的本行,就像牛新城先是编剧,本人也写出很好的本子,当年非常著名的《编辑部的故事》他就是编剧之一,大家不知道吧!所以,他在圈内朋友极多。王胖子就更别说了,收藏是讲资本,讲人脉的。

就算小和大人有着别人所没有的眼力,可是他还需要机会。所以他必须写好字,在书法界闯出名堂来,再以书法家的身份进入古玩行。

但行里都是大家,和珅的真迹只怕陆存世量也不会少,真的一出手,就麻烦了,再说仿得再好,也是仿的,人家不会相信他就是和大人,所以想闯出名堂,就得有自己的新字体。况且,人家会问,‘和大人的名声可不大好,仿他做什么?’不是自己给自己找气受吗?

“你习了四十多年的字,想改过来得多难?”小七有点同情小和大人了,十多年前就开始思考这个,实在太不容易了。而且这是很难的,特别是神韵,几乎没法改变的。

“还好,本来习的就是两王,改掉一些小习惯就好了。你呢?还是混日子?”小和大人显得很平静了,转头看她。他们都没注意到,小七是挽他在操场上散着步,这是小七的坏习惯,她和谁在一起都起挽着人家,无论男女老少,这对她来说是个无意识的动作,但在别人眼里就不同了。特别还是九十年代的中期,在部队的大院里。

今天两章,我竟然不记得二千二加更没?算了,不管了,加了就是了。

第五十六章 上啥大学 (二千二加更)

“我?活过一次,不能说活通透了,而是说,我知足了!爸妈因为我和乐乐一直住校,反而感情比上辈子来得好,当然冲突也有,不过没有之前那么激烈了,当然,他们也没让我们看到;部队风气慢慢在变坏,只是还不敢到你我父亲这个层级,所以老爹也不会跟上辈子似的,总要应酬,喝酒论斤的,最后把身体弄坏,这是我最开心的;现在我个子也到一六五了,因为一直住校也没地长肉去,总算摆脱了五短身材;对了,你知道我一直在写小说,这几年也发表了几篇,那是我上辈子的终极梦想,竟然这些梦想都实现了,我真不知道我还有什么可求的了。”小七甜甜的笑着,满足的叹息了一声,“人不可以太贪心,你们古玩行还有一句话,‘小心贪心变成贫’。”

“你上辈子不是没好好学习吗?这辈子不努力一把?”小和大人好像天生就是来给小七找茬的,果然说了一句非常煞风景的话。

“大人,你真的真的一点也不可爱。”小七甩开了他,跑回家去了。

自己的成绩虽然一般,可是也不至于差到让小和大人不能忍受的地步吧。人生美好的事那么多,再说了,上辈子住小七家隔壁的银行行长说,他现在所用的还没超过小学四年级。而他儿子背着书包准备去补习时,回头加了一句,‘没法子,为了生活!’她用得着为了将来也许根本用不着的东西,只是为了生活而拼命努力吗?

小和大人笑了,他扳回一城,刚刚小七刺激他了,他现在刺激回去了。非常之好,他很惬意的慢慢的走回了家。

九八年,小七和小和大人终于读完了高中,小七进了武汉军事经济院军需管理系,她早就有了心理准备,知道自己不可能永远跟小和大人在一块,所以上哪个大学,她就交给老爹拿主意了,可是小和大人选了在武汉的中国地大!

“其实地大离军经很远,坐车至少两小时。”小七很痛苦的对他说道。小七不是烦小和大人了,而是觉得如果俩人一个学校,那无所谓,可是如果说他们只是因为在同一个城市,为了见面而天高远长的搭车,见一面又各自回校,他们的感情好像还没到这么缠绵悱恻吧?

“我也不想来,小光在这儿!”小和大人长叹一声,他也很痛苦啊。在全国抗洪时,他们跑来上学,不知道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啊?当然了,小七跟他说了,武汉倒是最安全的,没见总书记来了说,‘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吗?

小和大人白了他一眼,现在是说这个的时候吗?人生啊,果然处处充满了无奈。

小光去年去了武汉空军雷达学院,那是排名十大军校之一的重点院校。当然他的分也不够,但是人身高够,打比赛出了成绩,属于特长生。

当然广州也有军校,可是问题是那一年广州海军指挥学院不在广州招生。气得王老爹不行,他属陆军,自然希望儿子去陆军指挥学院,但那在石家庄,而且那年也不在广州招生。

于是可选的就不多了。武汉不但名校云集,其实军校也云集,十大国家重点军校之中,武汉一地就占了俩,海军工程学院和空军雷达学院。还有军事经济学院,那是面向全军的,全军后勤保障系统的专材,几乎都出自这里。

小光个子太高,海军工程学院倒是要他,但人家主要是要他打篮球,以他的个头,其实在海军部队是不合适的。总不能打完球,什么都没学到吧?所以挑来挑去去了空军雷达学院,广州有空军。虽然当不上飞行员,可是空军又不仅仅只是飞行员不是。王政委这么想着,就让小光来了。

小光解决了,王政委也就顺便说起了小七和小和大的将来,在他看来,小七和小和大人必然是在一起的,现在小光去了武汉,小光性子太跳脱,于是想着让小和大人和小七也考武汉的军校,这样几个人相互有照应。

钱老爹想想也是,他和钱老娘所有的亲戚全都在武汉,多多去武汉读书正好家里也能照顾,这是两全其美的事,忙点头称是。而小和大人不干了,开什么玩笑,他从来就没打算读军校好不。

小和大人根本就没打算考军校,听小七说过后来部队的状况后,他更不想参军了,而现役军人是不能出国的,他还指着出去参加拍卖会呢,哪有功夫跟部队干耗着。虽然不敢说自己的理由,但是他坚决的不肯从军。这让王老爹伤心了,气得在小明六岁打破头之后第一次揍了他。

小七是知道小和大人的理由的,也知道小和大人经历了那么多,现在让他无论从军还是从政都是不可能的,不然他不会从七岁起就规划起了一条收藏家之路。所以她能做的,就是让王老爹别那么生气。

可是怎么让他不生气,让小明读军校?那是不可能的,别说小和大人不肯,就得自己都觉得太亏了,反正自己肯定是要读军校的,于是想想笑着说,“王伯伯,放心还有我呢!体能可能差点,不过我聪明啊,小光哥要不听话,我就给您打电话,他一定不敢不听我的话的。”

王老爹快感动死了,可也知道小七那成绩跟小光半斤八两,更别提理工科了。要知道数学是科学之母,小七那代数进初中起就没及格过,进了工程学院还不得死路一条啊。

但这话还是极大的安慰了王老爹受伤的心灵,再次跟钱老爹说起了养儿子一点用也没有的话题。钱老爹真的满足了,两女儿一个聪明,两个都听话,都不让自己操心着急,多好的孩子啊!当然这会这话不能说,忙安慰道。

“政委,咱们有一个参军就对得起部队了,你看乐乐不也不愿意读军校,我能说什么?还不是只能答应,小明从小就乖,他有自己打算,这多好,像我们多多,混吃等死,才真着着急呢。”王老爹已经升任军区政治委员了,于是钱老爹又回到了以前的称呼。

第五十七章 误会

小七爹心情很好,他没想到进军区平调只是一个过渡,很快一位老副军长离休,他顺理成章的升上来了。王政委后来透露,当时让小七爹平调也是考查的一部分,毕竟这么多年顺风顺水,如果只是平调,看看小七爹有什么反应,这是考查干部素质的重要一步。果然小七爹没有辜负组织的期望,高高兴兴的就接了令,很快就投入工作中去,一点也没有想像中的负面情绪,这才是这次升职的重要指标。他们认为果然是老同志了,作风、素质上都非常过硬。

所以果然应了小七的话,当‘凤尾’还能有上升的空间。觉得现在看小七他是无比的顺眼,心情那不是一般的好。连带着多多那不上不下的成绩他也不介意了,健康就好,听话就好。

当然了,小七知道了这些气得都乐了,十年,老爹在大校的位置上坐了十年,才升上少将,这叫顺风顺水?吐血!这话当然不能跟钱老爹说,但转头跟小和大人说时,小和大人乐了。想了想,“坚持吧!你看小时候的贾小二的爸爸,现在在湛江卖菜…”

“人家是菜场经理!”小七白了小和大人一眼,贾叔叔对他们其实一直不错,只是小和大人觉得小二出卖了他们,于是对这家人总也很客气,但疏远。

“你妈都不上菜场买菜了,那个位置能坐几天?”小和大人不愧为做过总理的人,已经看到了将来,不是,应该是正在进行时。

小七沉默了,是啊,老爹比贾叔叔精明,应该说比大多数一起转业的同伴们精明,那会,像贾叔叔去了菜场,还有个胖叔叔去了,肉联!都是那时最好的肥差。

而小七爹转业时坚决不去这些地方,他只要求进政府,或者公安局。当时那些地方是很穷的。后来证明了老头的敏锐。小七在地方看老爹升官习惯了,结果到了部队,老头是健康多了,可是官升得这叫个慢啊,让她都替老头着急。

“你爸和我爸不同,我爸一直做政工,看看担任的职位,政治部主任、政委…你爸从来就没离开过部队主业,从小班长,一路升上来来的,等着瞧,他只要坚持这么走下去,会比我爸走得远。”小和大人摇头拍了小七下。

小七听小和大人这么说了,想想也是,老头好像真没干过政工,如果按这么走下去,过几年加强部队战斗力建设时,老头这样的,只怕就显出来了。也就不管了,反正老头升不升官跟她其实也真没多大关系,她多大了,经历了那么多事之后,还有什么看不开,只要老头开心就好。

王老爹能说啥,也许正是钱老爹说的,越是优秀的孩子越不想靠着父母的庇护,连小光都不想去陆军,要跑去空军,其实也是有这个打算在里面,两家惟一的另类就是多多了。

乐天而知命,总是给人快乐而温暖的笑容,孩子们其实永远不知道,在父母看来,能帮他们安排好以后的人生,其实是父母一种爱的表示。

也许孩子认为不靠父母的庇护,自己振翅高飞,就是对父母的孝顺,因为他们能自己飞了,其实接受却是更重要孝顺,孝道在于顺,让父母觉得‘我能帮助你们,我对你们来说是指路明灯,我还被你们需要。’小七也许不懂,可是她欣然的接受,让大人们无比妥帖欣慰。

小七的成绩很稳定,所以就算是高二,也能算出她能考多少分,所以她能选择的学校并不多,而她能学,身体素质又不用那么高的军校就更少了,所以军事经济学院就雀屏中选了。

自从那年多多因为看电视让小明生气,俩人手挽手在大院操场上散步后,而多多与小明差不多在大院里就成了公开的一对,有人碰到王政委和小七爹还要调笑一下,说他们这娃娃亲定得好。小七爹马上严肃的说,‘别乱说,孩子们还小,不懂事。’而王政委则笑着摇头,“孩子们还小,别瞎说,会害臊的。”

看着差不多,可是意思却差远了,摆明了,王政委家是满意的,而钱家虽然现在严肃,但也不见得是反对。于是回家约束家人,少说话,但心里认得更准了。

当然当事人却一点也不知道,他们该怎么过日子还是怎么过日子。小七也能帮小和大人打理一下他的收藏,现在东西多了,放在家里越发的不安全了,可是放到别处,他们也实在不放心。开个银行保险柜?似乎又有些不合算。

等他们都确定要去武汉上学之后,这种焦虑就更甚了,因为小和大人主要目标其实是书画,瓷器并不多,小和大人刻意的控制下,保持在几样,而且是隔一段时间他就会换一下,小七知道,这几样瓷器是小和大人的保底,而那些书画是炮弹。

小和大人听小七说九八年会有金融危机,一咬牙,九七秋拍时把手里所有的书画全放了出去。价钱显然没有他们想像中的那么满意,但比起他们的买价来说,算是收入不错了。瓷器小和大人还是一咬牙,在银行租了个大点的保险箱,放了进去。

小七看了一眼存单,长长的叹息了一声,以九七年来说,这钱对十七岁的孩子来说是巨款,可是对和大人的梦想,真的差距太大。把存单还给和大人,小和大人手上没东西了,也轻松了一大截。

于是专心的抓紧小七的功课,小七也能专心备考,军校都是提前录的,考试之前就得投表,体检,最后看看考试的成绩怎么样,军校不录,再由地方大学录取。

小七成绩算是发挥正常,在小和大人一年的鞭策之下,比上辈子好一些,有五百六,但是问题是,离军经院还是差那么一点点的。这时钱老爹的级别就有点用了,加上军属的分,王政委顺便给打了个电话都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小七的安排了,就剩下小和大人了,他看到老爹那脸,想想也觉得抱歉了,只好说,虽然我不想读军大,但是我愿意在武汉的大学读书,这样至少还是和哥哥、多多在一起。王政委这才态度缓和起来。

小明的分数出来了,他的分数比小七强多了,六百一十二分,上一本是够的,可是问题是,武汉顶尖的武大、华工,只怕上不了。武汉大学不少,可是让王老爹觉得配得上儿子的就差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