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坏了,我还得掏钱给你镶牙。”毒舌的小和大人又回来了。

“我挂了!”小七拍的直接挂上了电话,刚刚对他的那一点点的同情,刹那间荡然无存。这个人真是不能同情,一点也不可爱。

“说完了?”顾佳他们看她进来都伸头看着她,“你家大人高兴吗?”

“不知道!我就该直接把书,拿去换唐伯虎,这种人就是不该惯着。”小七还气着呢。

“吵架了?”苏昱吐吐舌头。

“怎么可能,大人能跟多多吵,一定是大人把多多骂了。”顾佳喷笑,一点也不觉得有什么意外了。

“你帮他找到那么珍贵的笔记,他还骂你?”刘曼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刚刚已经听说了,小七已经发现和珅的笔记,这要是说出去,得多轰动啊,竟然这还能被骂?

“你不了解他们家大人,多多基本上就是做对了大人不会夸,但做错了,一定会被骂得很惨。可怜的多多啊!”顾佳长长的叹息了一声。

“难怪多多看上吴黑炭…”吴娴静摇头,但马上住了嘴。顾佳直接拍了她一下,觉得她失言了。过了一个暑假,谁知道多多好了没。

小气一愣,看了看大家那见鬼的表情,白了他们一眼。

“你们至于吗?已经过去的事了,弄得跟我被抛弃了一样。”小七真是无语了,“我跟你们说不清楚了,行了,就这么着吧。”

原来觉得你和你家大人弄得跟老夫老妻似得,一点意思也没有,现在我到觉得你们好多了,倒是越来越契合了。“吴娴静看小七没事,继续说道。

小七笑了,还是不说话,拿起自己的盆去洗澡了,主要是没法说啥。

“啥意思?“刘曼北方人,比较直接。

“就是说,一切没有改变,多多认死理,我们再使劲也没用,等着看吧。”顾佳摇摇头。

“其实吧,大人虽然人不错,可是看上去像多多她爹。吴黑炭吧,难看点,可是多多在吴黑炭面前,好歹当家作主了不是。”苏昱轻轻的说道。南方女孩看着柔情似水,可是一个个的把老爷们管的在厨房做小菜的,他们更在意这个。

“多多从小就被大人照顾长大的,你觉得吴黑炭会照顾人吗?叫我说,大人那样才像老爷们。”刘曼马上反驳。

他们一齐看向了娴静,顾佳从小跟多多他们在一起,她没有发言权,因为已经不客观了。刘曼代表北方,苏昱代表南方,于是娴静就代表种中部了。

“等着看吧,其实你们不觉得这事我们其实说了不算的。这事本来就是多多、大人、还有吴黑炭三个人的事,得看他们自己有没那个心,吴黑炭对多多有心,他机会最大;但大人胜在持之以恒,水磨的功夫只怕能被他磨出来。”娴静保持中立。

“多多傻啊,说实话,我其实觉得,她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你说她若真的喜欢吴黑炭,为啥大人一说,她就老实的跟吴黑炭分手了。

再看看,大人有事,多多总会跟着她的大人,一点都不会迟疑,你们是没看见,见天多多为了留下那些笔记,她做的努力。因为那是大人喜欢的,她找到了,高兴得不得了。多多人品是多老实啊,今天愣是对着个七十多的老头不为所动,反正就是要留下,谁说也没用。

所以想想看,谁轻谁重一目了然,可她还是死心眼的认为自己更喜欢吴黑炭。所以我觉得她喜欢的只是喜欢的那种感觉,而不是真的喜欢。”顾佳总算和小七在一块这么多年了,更了解这种感觉的。

“唉,等着看吧!”大家长叹一声,摇摇头。

第126章 来历 【文字】

开学的前一天,大人果然回来了,先去学校报了名,赶紧就坐上了车赶到了西西那儿,西西先把前因后果一说,然后笑道,“我怕万一是真的,放在家里就太不安全了,所以让多多放到了银行里,要叫多多回来取出来吗?”

“不用,我去看看。”银行有钥匙就可以进去看,但取不出来,多多和小和大人一起签字了,才能拿出来。

“大人,你说多多会看走眼吗?”西西已经习惯了跟着小七一起叫小和大人为大人了。

“她不会走眼的。”小和大人笑着摇摇头,一起去了银行。

打开保险柜,看到那个楠木箱子,还有上面的封条,小和大人用指甲从中间划开,打开了箱子,拿出一本,轻轻的翻看了一会,长长的叹息了一声。

“真的吗?”西西看着小和大人沉吟不决的样子,心一下子更沉了。

“当然是真的。真是了不起,这么多年,还保存得这么好。”小和大人摇摇头,“帮我约那位顾老,我要和他谈谈。”

“放心,顾老也想见你。”西西这几天被顾老烦死了,天天来问小和大人什么时候回来,人家想确定这些是不是真的。

小和大人笑了,摇摇头,看来人的确不能有欲望,一但有了欲望就会变得急切。

顾老很快就到了,还是在他们常去的茶楼,小和大人沏了茶,双手奉上。

“客气,客气!”顾老手上还拿着那两幅画,他还是抱着一丝的希望,能打动大有见识的“大人”,“前些日子见到您家......他家的表妹,她没有同意与我换回,今日老朽还想尽力一试。”

“她的意思就是我的意思,所以您还是别试了。我刚看过了,她没有走眼,的确是和珅的真迹,小可抖胆,敢问您是如何到手的?”小和大人也轻轻按住了顾老拿画的手,小和大人约顾老过来就是想知道这个。

“您确定?”顾老此时不知道是失落还是高兴了。

“我确定!现在您能告诉我,那东西怎么得来的吗?保存得这么好,简直让人无法相信。”

“很巧的一件事,跟故事一样。十多年前我到乡下去玩,一家正在拆房好盖新的。结果挖墙角时,挖出了一个瓦罐,封得死死的,那家人还以为是金银财宝呢,结果里面是书。一家人觉得晦气得很,我当时觉得那罐子不错,然后说我喜欢书,让他们把书卖给我。本来他们盖房就缺钱,我用很少的钱就买下了这些书和那个罐子。”说起来顾老很是开心。

“那家人也不知道这东西的来历了?您能把那个乡下的地址给我吗?”小和大人觉得有点失望,但并不放弃。

“我打听过,那家人是后来迁去的,老宅子原先住的是村里的五保户,去世之后,他们买下宅子翻盖新的。至于说五保户的老人其实也不是那个村子里的人,所以宅子最早的主人姓甚名谁真的无法考证了。”小顾老也是老玩家,他也想知道手稿的来历,自然得从来处着手了,既然小和大人已经确定了书稿的真伪,那么想知道来历来加重份量也是正常的,当然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了。

“就算不是那个村里人,也不代表这罐子原先就是那房子里的。五保户是什么?”小和大人还没普及到这一步,主要是他生活的圈子太小,小七没告诉他什么叫五保户。

“咳,那个,那个就是孤老,国家保护。你别管了,正题,正题。”西西咳嗽了一下,有点尴尬的拉了一下。他听故事听得正高兴呢。

“那个埋在墙角啊!”顾老没管小和大人的尴尬,有点困惑。

“你也说了是乡下老式的土房子,墙角会比较厚的,挖开了把东西放进去,再糊上土,过几年是看不出来的。那个孤老姓什么?”

“人家叫他金老头,但他是不是真的姓金,谁也不知道。我查过,他在村委会里的名字竟然也就是金老头,问过村里的老人,谁也不知道他从哪来的。解放后说是逃难过去的,至于说他有没有带东西,谁也不知道。”

“看来真的找不出来什么了?”小和大人有点遗憾,他不停的追究,其实就是找是谁保存了这个,会是他的后人吗?他是有儿女的,虽然历史上儿子没后代,但女儿可是有孩子的。他还有弟弟,弟弟也有家庭、子嗣,能保留这些书册的应该有些关联的。虽然不能说去相认,但总想知道些消息的。

“那个......”顾老还真的不知道该叫小和大人什么,总不能也跟着西西一起叫他大人吧?

“鄙姓王,叫我小王就好。”小和大人笑了笑。

“小王,能问你怎么确定那就是真迹?这套书在我家十多年,我受益良多,但书中并没只言片表明身份的。”这些日子,老爷子回忆着书中的一切细节,他确定自己并没有遗漏。

“因为只是随手写的笔记,只是一个玩家的自得其乐,没有功利之心,所以里面没有任何的身份的表露。惟一能表露的只是字迹了,那是他最真实的字迹,也最能表明他的书法真意。”小和大人笑了笑。

“那你如何让人确定这就是和珅的书稿?就凭着这似是而非的字迹?”顾老也是收藏书画的,细细研究了朋友带来的真迹,想想又似乎与书稿有所不同,现在他其实又不确定了,不然这些天他也不至于这么为之煎熬了

“和珅原名善保,字致斋。文稿中除了自称“某”之外,也会有些其它的记录,如他有写父亲去广州上任,他把一个刻了满文保字的笔洗送于父亲,只是后来看到很多相同的笔洗,只是再也没有找到下面刻字的那个。其实书稿是按编年写的,相当于和珅的收藏笔记,中间会加杂一些家事,如妻生日,他把某上赐的端砚背面刻上一只翠鸟,属于致斋送于了夫人。其实里面能证明的地方很多,包括封面包的缎子。您知道和珅幼时贫寒,真的开始他的收藏之路,应该是从他二十六岁,成为内务府大臣,镶蓝旗副都统开始的。所以您看,那书面是蓝底镶红边的。

西西都听傻了,他没想到,小和大人只是翻了那么一会,竟然已经看了那些么多,找出了这么多证据出来。

顾老可是读了很多次的,书里内容他记得很清楚,经过小和大人这么一解释,他豁然开朗,开始知道,这年青人的不凡。

“看来冥冥之中自有定数,在我身边十多年,我竟不知其出处,你和你家那位,看一眼便知真伪,原该就是你们的东西。”

“我们非常感谢您的帮助,如果没有您,我们哪里能得到,所以我非常之感谢您。”小和大人起身对顾老深鞠了一躬,他没有反驳顾老说的他们家那位,变相的承认了多多是他们家的那位了。

他不知道的是,那天小七对顾老做了同样的事,因为小七那表情,让顾老相信,那书对这位大人很重要。果然,大人出现了,做了相同的事,俩人有相同的表情,是心灵相通吗?做的事都一样。

“你家的已经谢过我了,这对你们这么重要?她说她会劝你出版,让世人看看真实的和珅,还说会送我一套影印本,你不能反悔的。”顾老忙拉着小和大人确定道。

“我一定会印,也一定送您,至于能不能出版,这个还得再商榷。”小和大人迟疑了一下,毕竟这不是岳飞、文天祥的笔记,就算是纪晓岚的,只怕都容易点,谁肯为一个贪官树碑立传呢。这有意义吗?

“小王,一定要出版,一定要!你家的说了,虽然和珅人品不好,但他没卖国啊!让世人看到一个真实、公允的和珅,这是了不起的文史发现。”顾老都快哭了。

“她这么说?!”小和大人轻叹了一声。这个人还真是一点面子也不给自己留啊!自己人品在她心里也就比卖国贼强一点吗?

“所以一定要证实,一定要出版!”顾老握着小和大人的手沉痛的说啊,弄得跟申冤一样了。

“小可尽力!”小和大人点点头,双手抱拳,深辑一躬,

等顾老离开了,西西看着小和大人,刚刚他看到了,小和大人也只是翻看了一下,并未深读,但这么两下,就能看出这么多,他真的不敢相信了。

“觉得不可思议?”小和大人最会的就是看人了,看到西西这样,也知道他想什么了。

“是,你刚刚只是看了看,怎么可能会看到这么多?顾老可是浸淫其中十多年了。”西西还是把自己的疑惑说了出来。

“我从小研究和珅,多多跟我读了很多这方面的书的。所以辨别真伪对我们来说,并不难。这套书稿并没有进入历史,没人知道和珅那个大贪官还有这么精致的一面。所以这也是多多想要把这书稿出版的原因,她想要世人看到一个真实的公允的和珅罢了。而我要做的是怎么让人相信,这是和珅的真迹。”小和大人避重就轻了。

西西也不是那较真的主,他是亲眼目睹小和大人和小七都只看一眼就辩真伪的本事的,所以现在小和大人说他们从小研究,也就不再深究了。

(本章完)

第127章 被徒弟了

周末小和大人让小七出来,他已经请牛大大过来了,让小七一起把书稿取出来,想公之于众,没有牛大大的帮助是不能成功的。

三人一起来到牛大大住的宾馆,小和大人把书稿摊在了牛大大的面前,牛大大已经很淡定了,当小和大人给他打电话说小七在武汉发现了和珅的书稿时,差点马上坐快的飞机起来,这是重大的发现,但小和大人说了,东西小七已经存进了银行,她不出来,谁也取不出来,所以让他周末再来。经过几天的沉淀,牛大大想不淡定都不成了。

“你发现的?”牛大大还真是对小七刮目相看了,知道她其实也不错了,可是能发现和珅笔记这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吗?说实话,就算是老爷子收到了,也不见得能发现。

“您听他的?这回真是天意了......”小七跟说书一样,把前因后果一说,“我本来想的是,如果只是好点的宋版书,就拿来换唐伯虎,至少大人的四合院装修钱就弄出来了。结果一看就吓到了,直接封了,等大人回来定夺。早知道大人不领情,我就拿去换糖吃好了。”小小七还没消气呢,这些天,她电话都不接了,小和大人每天还是七点打电话,其实他们之间哪有那么多话可说,每天打电话,只是相互让对方知道自己一切安好罢了。

其实现在太平盛世的,能有什么事。只不过从小就在一起,他们之间的相互依恋是亲人,也是他们自己都不知道不理解的。

小七不接,顾佳接,当传话筒。

“他要不领情,也不会急吼吼的叫我来了。你们俩还真是福人,没找东西自己送上门,运气也太好点了吧?”牛大大真妒忌啊!

“看到没,你没我怎么办?”小七对着小和大人吼道。

“我给你买糖吃。”小和大人也就坡下驴,笑道。

这些天小七不接他的电话,想想也是,小七的性子他还能不知道,自己有时是有些任性的,而小七说是听自己的话,可是又何尝不是惯着他呢?她让自己买公寓,结果他非要买四合院,小七也就埋怨了几句,但还是努力的支持着他,正如她所说的,因为有她的支持,他才敢这样吧?

牛大大喷笑,也就是跟小七在一起时,才能看到小和大人有点热乎气。其它甭管啥时候,都是面无表情的。对人虽然都是以礼相待,但也拒人千里。

“你想怎么做?”古玩行不兴锦衣夜行,特别是好玩艺,更得闹得人尽皆知,不然一点作用都没有。所以小和大人请他到武汉来,说白了也是讨主意的。把册子拿在手里,轻轻的翻了半天,抬起头,

“多多想要出版,但出版之前得让人先确定这是真的,各类野史、正史上并没有这套书,只怕会有些困难的。”小和大人马上正经起来。

他也很纠结,这些日子,他也思索了无数次,主要是,前有国宝的事还没有了结,现在又出了和珅真迹,如果还是通过牛大大,不是让人把矛头都指向了自己吗?这会让自己家老爷子陷入困境的。

“是啊,是啊!过犹不及,天下好玩艺突然全在你手上,就引人注目了。”牛大大点头,回头看着小七十分垂涎的看着那些书稿,但没有动手。笑着拍了她一下,从边上的小包里拿出一个小锦盒来,“给你,启功大师派人送来了。”

“什么?”

“印,一方是铜钱印,上面写着“多福多寿”,一方是闲章,刻着“闲看风雨”!我帮你在那幅画上盖上了,装裱之后送给了启功大师。”老爷子笑着解释。

“什么意思?”小七自然知道铜钱印其实是暗含了自己的名字,闲看风雨应该是启功大师对她的期望所在。

只是为什么?她还没跟启老爷子关系好到能收人家这么好的寿山石印章吧?细看看,人家还在印身上还刻了题跋,上面赫然有着启大师的名字。

还有自己的画,当时画完了,也就扔在牛大大家里。她把这茬都忘记了。牛大大为什么要加盖上,把自己只会的那画送给他?只是还礼好像不太像。

“算是师徒之名份已定了。”小和大人一听就明白了,微笑起来。

他忘记跟小七说了,这次带着国宝回北京之后,他又去见了几次启功大师,因为启先生本人也是收藏大家,有了那俩国宝的出现,怎么能少得了他老人家呢?

结果人家还记得小七的,自然要问的,小和大人趁机套瓷,因为赶着回来上学,但还是表达了多多想拜启先生为师的强烈愿望,只是因为身份问题,才不敢的。

启功大师舒坦了,难得他想收回徒弟,结果这位还不想拜,让老爷子气闷了好久,现在小和大人一解释,就明白了,就是啊,人家是军校学生,有顾虑是应该的。

启功大师想想,就亲自制了两方印,送印表示自己送徒弟的想法没变。小和大人那会已经回武汉了。牛大大多精明啊,马上就把小七画的那幅画盖上印,装裱起来,亲自替小七送到了启大师家里,算是拜师礼了。

主要是启功大师以后跟人显摆时,也有东西显摆不是。

“我不在,也能拜师?”小七真是觉得越来越乌龙了,启大师也不是那不值钱的人啊?

现说了,自己真没想过走这条路啊。那个如果自己将来成不了书法家,启大师会不会没面子?他之前的那些师兄师姐们,会不会羞于跟自己搭话?还有万一,万一让老爷子知道自己没事还写网络小说,会不会被气死,把自己直接扔出师门之外?还有最重要的是,将来万一有人写,启功大师的关门弟子其实就只会画一幅画,还不得把老爷子的脸丢到爪哇国去.....

“只是个名份,放假你回北京去磕个头,也就全了师徒之谊了。因为那画,现在你在京城书画界已经有点名气了。”牛大大笑了起来。

觉得小七这表情真是太好玩了,现在谁不羡慕她啊,十九岁就拜在了启大师的门下,要知道,启先生那些徒孙都比小七大的,人家收她当了关门弟子,这是多少人求都求不来的,怎么到了这位这儿,就成这样了。

“就凭一幅画?”小七真的有点感动,飘飘然起来了。

“是凭你是启功大师的关门弟子。”小和大人真是太讨人厌了,虽然说的是实话,但不知道实话不好听啊。小七狠瞪了他一下。

牛大大不管他们小儿女之间的相互打情骂俏,他其实已经有了想法。其实并不像小和大人他们那么肯定这套手稿是和珅的真迹,从装裱和纸张上,他可以肯定的是,这个一定是清中期的玩艺,一点不带掺假的。可是这个怎么能肯定这个就是和珅写的?

和珅的,就像小七刚说的,这样一个立体的和珅,就出现在世人的面前了。他从来就不认为好人就该高大全,坏人就是五毒俱全。历史上那臭名昭著的蔡京也是一手好字,与米芾、苏轼齐名的。

可是就凭着这字迹就确定这是和珅的,明显就证据不足了。况且他也不是专攻书画,他说啥,人家能信吗?要知道,只有证明这是和珅写的,才能出版,才有价值不是。

“大人,我能看看吗?”小七看他们都不说话,她有点急了,她不管大人们的事,她只想看看当年大人的笔记,这是多好了解大人的机会啊,可就是没人说她可以看看那些书。

“又没人拦你。”小和大人真是无语了,都准备出版的东西,怎么会不让她看。

“太好了,谢谢啊!”小七马上狗腿的笑道,赶紧拿起来了一本翻看起来。

因为只是随笔,古时文人还真没有想把自己的这些笔记示人的想法,所以写得非常之随意,都是真实的心中所想,也不讲究文法,词藻的。通篇半白半文,字也写得随意,与和珅替败家子写的那些御制诗,代拟的圣旨上的字相比多了一分潇洒与自得,反而更显自然、雅致。小七看得喜上眉梢,这才是和珅最真实的一面吧?

突然,她的笑容收回,皱眉看看字里行间的小红字,“大人。这是谁批的注。”

“夫人的.....吧!应该是,因为字很娟秀!”小和大人本来轻笑了一下,他每每赏玩之后,写上自己的感想,写完了,就会让夫人看看。夫人读完了,也加上自己的看法,有时也是调侃之言,俩夫妇都很喜欢这种方式,兴趣相投,生活得又很安定,正是他们最幸福的时候。但刚说完,就想到这里不仅仅只是他们,忙补救了一下。

小七真是恨不得给自己俩巴掌,觉得自己真是白问,自己都不敢看,这么私密性的笔记,能在上面批注的除了人夫人之外,还能有谁?

因为面前有牛大大,所以小和大人才这么说的。那么就是可以肯定了,这个就是他夫人的字了。难怪小时候他有说过,他的夫人有一手漂亮的簪花小楷了。看好一会儿,“字写得真好。”

(本章完)

第128章 醋

“你收来的,你怎么没看过?”牛大大哪里能猜到这些弯弯绕的东西,只是有些好奇了,虽然看到箱上的封条是小七的字,但真没想到小七并没有真的读过。难不成真的是像小七说的,只瞟一眼就认定了,和珅也太不值钱了吧?

“这是送给小和大人的,他没说允许我看,我怎么能看。”小七干笑了一下,当时是怕这是类似大人的日记,别人看过没有,她管不了。但她若看了,小和大人一定会生气的。她没想到的是,里面竟然还有他夫人的批注,这应该是像赵明诚夫妇那样的闺房情趣吧。突然觉得自己真的做对了,自己没偷看。也是,自己谁啊,自己连他的笔记都不敢看的,哪像人的夫人,能在上面批注。

“真是傻瓜。”牛大大笑着骂了小七一句,他不了解这里内情,当然无法体会小七当时的心境,想想把自己的主意说了出来,“小明,我这么想的。让多多给启功大师写封信,我把这些和信带给启功大师,如果启功说这是真的,就没什么问题了。”

小七顺势放回了书册,又干笑起来。牛大大在开玩笑吧?她给启功写信,她也就只见过他老人家一次罢了。这里面她跟启功最不熟好不?只不过现在挂了个徒弟的钟头,就成了这里面最有资格跟启功说话的人了?但还是上海交大,只要有用,总得一试的。

“我要不要送师傅点什么?”小七觉得这个问题比较严重,看着牛大大。

“把你的习作让我一起带回去就行了,你要知道,现在他可喜欢显摆你的。”牛大大拿小七开着玩笑,不过也是说得实话,小七是关门弟子,启功已经在外透露了,不时的拿出小七的那幅画给朋友们显摆,自己的徒弟可是书画都成的,最了不起的是,人家才十九岁。

小七强笑了一下,此时她最不想做的事就是写字了。

陪老爷子吃了饭,小七借口学校有时间限制,就告辞离开,小和大人送她出来。

“怎么了,不高兴?”小和大人已经看出小七的不在状态,吃饭时,也没让她开心起来。其实若是别的时候,小七不高兴,他早就该看出来了,只是现在这书卷让他有点乱了心神了。

重温过去,看着夫人的批注,想到当时的一颦一笑,回忆有时就是这样,好像越久远越清晰。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完美了那些记忆,但记忆就是记忆,非常幸福。他感激小七对他的尊重,她没看,并且封存起来,让他单独回忆。

正是这样,他的心思除了在与牛大大交谈之外,便全放在了这些书稿里了,哪里注意小七何时情绪发生的变化。

“没有,只是觉得这么就拜师了,有点尴尬。”小七想想说道。

“启先生是觉得你能自成一体很不容易,你看,他并没有给你带什么话,只让你“闲看风雨”,保持一份淡定之心即可。”小和大人点点头,虽然他不觉得小七突然不开心不一定只是因为这个,但是还是劝道。

小七当然知道,两极印章一个是自己名字,一个是启先生对自己的期望,现在小和大人也这么说了,表明自己没有理解错误,启先生把自己的意思全放在这两方印章之中了,心中满是感动。

“知道了,我回去再练习一下,写好了,你再到我学校去一次,你知道我出不来的。”小七想想说道,给新鲜出炉的师傅写的字总不能太马虎了。

“嗯,路上小心。”小和大人点头,送她上车。

小七笑了笑,上车找个坐位坐下,默默的回了学校。她其实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啦,就觉得突然有什么堵住了,觉得什么都没意思起来了。

小七其实从上辈子起就一直故意的让自己变得迟钝,因为她发现迟钝的人其实容易幸福。就算是受伤了,其实也是迟钝的人受的伤比较少。所以很多事,她尽力不让自己理会。所以当她此时觉得心情很差时,她其实已经刻意的忘记自己为什么心情差了。

正在小七心情无比之差时,而在学校门口,好巧不巧的遇到了吴哲。

“多多!”吴哲主动叫住了她,让她想躲都没地躲了,左右看看没人注意这边,忙笑着迎了过来。心里松了一口气,好在自己出来一般都穿便装,不然穿着军装站在大门口,就实在太惹眼了。

“好巧。”小七终于在吴哲面前了,看着他,恍如隔世,自从上回跟他说朋友之后,他们虽然有再见过面,但是却一直没说过话。而放假回来之后就一直没见过,也不知道这位想明白没,没想到,在这里碰到了。

小七心里汗了一下,除了在北京小和大人提过一次他时,她有想过这位之外,暑假这么长时间,若不是舍友们偶然提及,她差点忘记了这位。难不成真的跟和大人说的,此时因为不同了,所以感情也变了?

“来找你的。”吴哲有点紧张,失去了他惯长的那种温柔淡定,即便是他这么黑,那个也能看到他黑脸那可疑的红晕。

“我还有时间,找个地方坐吧!”小七可不敢在学校门口跟吴哲站着说话,看看表,忙说道。

小七想想,其实附近还真的没有什么可以坐的地方。吴哲则带小七去了一间小烧烤铺子。点了些烤串、冰汽水。

小七看看周围,上辈子她常来这样的地方,到了这辈子,小和大人不喜欢,也不能吃辣,于是她也就来得少了。偶尔与顾佳他们出来,也是买回去吃。主要是,这里实在不是说话的地方。因为想听见对方说话,要么用吼,要么就得凑近一点,显得有点暧昧。

“你不爱吃?”吴哲越发的觉得紧张了。

“你看几点了,我刚刚吃完饭,你还没吃吧,这的牛肉粉特别好吃,很辣。”小七敲敲表,帮吴哲叫了一碗牛肉粉,让人少放辣椒。其实她不知道吴哲喜不喜欢吃辣,她对他所有的记忆都是源自上辈子,现在想想,似乎又真的一点也不了解了。

吴哲笑了,显然松了一口气。

烤串上了,小七惯性的拿筷子把肉串的肉取下来,放到盘子里,并且不同的食物分得很开,等弄完了,小七才意识到对面的是吴哲而是龟毛的大人。笑着把盘子推到了吴哲的面前,自己拿过汽水慢慢的啜饮着。心里恨得要死,自己还真是劳碌命,到哪都抢着伺候人,这不是让吴哲乱误会吗?心里又把小和大人骂了个臭死。如果没有他的训练,自己上辈子可是被伺候的那个。

“暑假过得好吗?”吴哲还是尴尬的,经过那次之后,他们就一直没这么面对面的说过话了,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该说点什么。

“还不错,我去了一次北京,然后回家待了几天,你呢?”小七点头微笑,认真的答道。

“还不是一样,傻玩、看书。”吴哲终于恢复了平日的状态,想想,终于开口说了来找小七的目的,“我在电视上看到你和你表哥还有一位老先生。”

“是啊,那是我表哥的师傅,表哥有事,我替他陪师傅去拍卖会。后来,你看到的应该就是表哥陪着他师傅出席一些活动。”小七很坦然的说道。

拍卖会的新闻,一般不打开经济频道其实看不到的,不然宿舍好些狼女们怎么都没看到。但是看到小和大人就很正常了,因为国宝现世,故宫都惊动了,什么新闻会不说。她也相信自己从来没有和小和大人同时出现在一个镜头里,表示吴哲两个新闻都看了。

“你不是部队子弟吗?”吴哲讷讷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