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爷回来可曾说了什么?”问灵雀。

灵雀回道,“奴婢瞧着大爷脸色不大好,红雁姐姐问了一句,大爷也没说,只是将去年送给富察大爷的寿礼带了回来摆在博古架上,怕是跟那边儿有些关系。”

董鄂氏看了丈夫一眼,对灵雀道,“知道了。大爷身上不好,你们打起精神伺候,劝大爷宽心。”打发灵雀回去了。

“早先我还说他们两个亲近呢,这可是怎么了?”董鄂氏不由担忧。

“他们小孩子的事,让善保自己处理吧。”君保听到去年寿礼被退回的事,心中已有几分恼怒,“善保不是不讲理的。”

善保恼怒的结果是他更加用功的准备科举,完全当福康安死了,根本不记得自己认识这人。

福康安发了通邪火,心里却有些后悔把话说重。只是他从没跟人低过头,咬牙想着,难道还要他上门去给善保赔不是不成?

一时拿不定主意。

福长安还盼着跟善保去溜冰,早就跟母亲嘀咕过了,三哥带他去。结果福康安一大早出去,没了动静,把福长安气个半死。福康安晚上回府到母亲房里请安时,福长安拉着他问为何失信。

“我可没应你,是善保应你。谁晓得他怎么没来?你不是向来跟他好,找他去问问好了。”福康安气也不大顺,要不是这小子总粘着善保,那天也吵不起来。

福长安听他哥口气不对,追问着,“是不是你惹善保哥生气,他才不来了。”

福康安拿眼珠子剜了福长安一眼,福长安吓得一缩脖子躲母亲身边儿。福康安没再理会他,只说累,回院里休息不提。

“额娘,肯定是三哥欺负善保哥了,你看三哥那凶恶劲儿,谁敢跟他做朋友哪。”福长安在家干等了一天也没滑成冰,很有几分怨气,缠着母亲告刁状。

富察夫人笑道,“你三哥每天要当差,善保也要准备科举,抽不开身也是有的。”搂了福长安在怀里细细教导,“你三哥脾气大些,哪次有了好东西不是让你先挑,你房里那些刀啊剑的,大都是他淘换来给你耍的,这会儿不是缠着他教你骑马射箭的时候了,就说他凶恶。叫他听到,有你的好果子吃。”

福长安叹口气,“要是三哥有善保哥的好脾气就好了。”

富察夫人哄走了小儿子,心里也觉得不对劲,问了福康安院里的嬷嬷才知道两人有了口角,思量了一回,并未多说。

只是马上就是福康安的生辰,去年没摆酒,富察夫人就想着今年请两班小戏,热闹热闹。

“好些日子没见善保来了,你们是不是吵架了?”富察夫人问。

福康安没说话。

富察夫人笑叹,“你真是…记得你小时候,有一只布老虎,你喜欢的不得了,谁碰一下就跟谁急。晚上睡觉都要抱着,有一回你阿玛拿着逗你,还被你挠了一爪子。”

“额娘,多少年陈谷子烂芝麻的事了。”福康安明白母亲的意思,只是他这么大人了,总有些面儿上过不去。

“是啊,这个脾气好些年不犯了。你是打算怎么着,人家善保那个脾气耐心,你们兄弟四个加起来也比不上,男孩子少有这样好的性子,他比你还小三岁。你是打算就这样跟他割席绝交?”富察夫人问。善保做事周全讨人喜欢,就是丈夫也赞过几回,富察夫人也乐意儿子同善保结交。

“哪有这么严重。”福康安嘟囔,他明白母亲的意思,说道,“要不,我生日请他过来吃酒,”

富察夫人劝道,“老三,你要真心想跟人家和解,到那天,去跟善保说几句软和话,他不是不讲理的性子。你虽不愿低头,可这事是你先口出恶言,越是好脾气的人哪,生起气来可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消气的。你别觉得善保平时笑眯眯的,不见得好哄。你要还是这么不情不愿的,倒不必请他了,省得再生嫌隙。”

“我知道了,额娘,请他来吧。真是的,不是话赶话赶到那儿了,我也不是成心。”福康安又道,“请班杂耍来吧,福长安他们听不懂戏,却喜欢热闹。”

富察夫人笑了笑,无有不允。

富察家正经派了帖子过来,董鄂氏跟善保商量。

善保道,“如此就劳烦婶婶帮我准备几件寿礼,到那天,我过去一趟就是。”

董鄂氏原想说和一下,见善保脸色淡淡地,也没多言。

善保到了富察家,神色谈吐都与以往无二,给富察夫人请安后,福长安就拉着善保去看杂耍了。

福长安的位子自然是最好的,连丰绅济德、丰绅济伦也在,善保天生喜欢小孩子,与他们说说笑笑,也还开心。

台上也有个变戏法的艺人,彩帕一条接一条的从手中飞出,五彩缤纷,丰绅济德问,“善保叔,他手里哪儿来得这些帕子哪?”

善保挟了颗腰果放在嘴里细嚼了,不紧不慢的笑道,“人家吃饭的本事,给你打听出去,他就该挨饿了。”

福长安探过身子偷笑,“善保哥,你该不会是不知道吧?”带着几分得意的给善保挤眼睛,“我都瞧出来了。”

“四叔,给侄儿说说。”丰绅济德正好坐俩人中间。

“好好!哇!赏!”声音还带着几分奶气,只见丰绅济伦恨不能踩在椅子上,眼都看直了,小巴掌拍得清脆,招呼身边伺候的奴才,极有范儿的吩咐,“去,行赏!行赏!”

善保诧异的扭头看向丰绅济伦,丰绅济伦的眼睛已经胶在那戏台上,善保就听一阵泼天的铜钱声响,管事唱道,“小二爷有赏!”

都是极新的制钱,在阳光下亮烂烂的铺了大半个戏台。

善保咂舌,目瞪口呆了一会儿,忽然问,“丰绅济德,丰绅济伦是小二爷,那你是小大爷?”

丰绅济德皱皱鼻子,“这叫什么怪称呼,现在府上都改了,玛法成了太爷,阿玛是大老爷,丰绅济伦还小呢,才叫他小二爷。”

善保听他小大人似的说话,直弯着唇角笑。一个人影忽的挡在善保面前,善保抬头,见福康安不知什么时候过来,正低头打量着他。

善保脸上的笑瞬间便失了踪迹,福康安原是想着善保素来好脾气,他先过来腼着脸说几句话,事儿就算过去了,没承想他还没开口,善保先冷了脸,福康安心里的那口热乎气也凉了,话未说,脸“啪嗒”沉了下去。

善保站起来,微微欠身,面无表情,拒人千里的打招呼,“福三爷。”

福康安仿若大冬天的被人一桶冷水浇在头顶,从眼里冷到心头,看善保的眼神,连福长安都哆嗦了一下,善保仍是苦无其是面不改色的回望着福康安。

福康安抿抿唇,转身离开。

福长安到底大些,拍拍胸脯,出口长气,“吓死我了。善保哥,你是不是跟三哥吵架了?”

“嗯。”善保见他担心,笑着捏捏他的小脸儿,故做轻松道,“这世上,也不是跟谁都脾气相投。”

“怪不得你没来叫我去溜冰。”福长安拉着善保的手,帮着说好话,“我三哥就那样,他心肠其实挺好,就是不会说软话。”

“不是不会说,是值不值得说。”善保若有所指,不会说软话?莫非他福康安御前陛见也这样任性恣意、轻慢敷衍。

放下与福康安的过结,善保浅笑,“行了,我跟你三哥的事还用不着你来操心。听说明年你也要去咸安宫了,我两个弟弟也在那儿。你要是想见我,跟他们去我家找我就是。我家虽比不得你家,不过我叔叔昔日也曾出兵放马,九箭连珠,当年在军中也是极有名的。”

丰绅济德在一边儿竖着耳朵听,迫不急待的问,“九箭连珠!我只听人说过,善保叔,你会不会?”

“我?”善保无奈的一摊手,“我只能四箭连珠。”

丰绅济德张大嘴,他年纪小,刚学骑射,像听了什么新闻一样说,“善保叔,你不是书生么,弓箭也这么厉害?”

善保笑,“这有什么奇怪的。男子汉大丈夫,弓马骑射是根本,身体好了,再说其他的事。难道你们以为我是风吹吹就倒的弱书生不成?”

丰绅济德被说中心事,讪笑两声。

天色将晚,善保告辞回府。

30、善保的超倒霉会试...

因着善保不识趣,福康安这个生辰过得心烦气燥,虽然耐着性子招呼同僚亲朋,心里却是咬牙切齿恨善保不识抬举,难听的话骂了个遍。

他初时和善保结交,不过是看中善保功课好,日后兴许能成为他官场上的助力。只是渐渐的相知渐深,福康安喜善保为人,一步步的拿善保当成了朋友。说到底,福康安心中总有一份傲倨,他自幼在宫中长大,又是乾隆的内侄,家势显赫,在他看来能与他结交真是善保的福气,却没想到他不过是口出无状,主动去示好,却被人臊个没脸。

福三爷!

亏他叫得出来!

福康安想自己好几年的亲近关心都喂了狗,善保这样不识好歹,就是日后为官,怕也是个难驾驭的!一定得想个法子叫他知道厉害,得知道谁是主子!

不过近期福康安没时间找善保麻烦,他刚升了内班侍卫,离御前更近一层,有时即便不是他当差,乾隆也会召他伴驾。临过年,富察家是大家族,人情来往也多,福康安忙得脚不沾地。直到腊月十五,善保差人将胭脂铺子一年的红利送到富察府上。

与之而来的还有善保的一封亲笔信,说他要备考没时间管理铺子,想让富察家派人接管云云。

福康安牙咬得咯咯响,脸色铁青。善保这是认定他要对铺子下手,提前抽身,莫非在善保眼里,他福康安就是这种下作小人!

墨烟偷瞧福康安的脸色,想到善保的交待,咕咚就跪地上了,叩头分辩道,“福三爷,您别误会我家大爷。大爷说现在铺子里生意好,贸然关了实在可惜,还有铺子里那些伙计掌柜大师傅指望着铺子吃饭呢。大爷说,如今他得罪了您,您又不爱占人便宜,可您若要退了股,这铺子我家大爷也撑不下去。大爷说,这一年他也将原先投的银子赚回来了,这铺子就送您,只盼您开下去,赏铺子里的伙计一口饭吃。”

在京里做买卖,除了会经营,没后台也干不了。善保之前借了富察家的势,现在他与福康安交恶,再厚着脸皮占富察家的便宜,善保也做不出来,索性将这门生意送给福康安。连铺子的房契都一并送给福康安。

福康安冷笑,“他既然知道得罪了我,还让我帮他照看什么大狗子、二狗子?真是笑话!”垂眸琢磨了一阵,福康安冷声道,“这地契给你主子带回去,跟他说,胭脂铺子继续开,不是所有人都跟他一样九曲十八弯的小鸡肚肠!”

墨烟一头冷汗的回府跟善保一字不差的回禀。

善保先是皱眉,后又笑了笑,将契书重收起来。

“真是吓死奴才了,福三爷平日瞧着和善,怒起来跟要吃人似的。”说着,还虚抹一把汗。

善保似笑非笑地,“怕什么?他就是老虎,也不会拿你打牙祭。下去吧,这事不要跟谁提起。”

墨烟躬身退下。

过了年,春闱将近。

考生没什么反应。

君保却开始做邪梦,一天梦到善保高中,一天又梦到善保落第,梦话也全是“中”“不中”的内容,若不是年下实在忙,君保都想去庙里算一卦安心。董鄂氏哭笑不得的劝丈夫,“不知道还以为是老爷要去考进士呢。老爷且放心吧,我瞧着善保一准儿能中的。”

君保挽着朝珠,对着镜子由妻子伺候着戴上蓝顶红缨的官帽,笑着叮咛,“别跟善保说我做梦的事。他现在压力大,顺其自然就好。”

“知道。”董鄂氏笑,“善保还跟平常一样,面儿上不见半点着急紧张。”

“元澈也说善保稳得住。”君保问,“善保下场的东西准备的怎么样了?”

“衣裳都缝制好了,都是素色单衣,如今天冷儿,只能多穿几层了。”董鄂氏给丈夫整整衣领,笑道,“吃的还跟上次一样,肉脯、火烧、闷面。笔墨也都是他常用的。你就放心吧,这我都心里有数,再没有不妥当的。”

天未亮,善保就坐车到了贡院外头排队,等待检查进场。

他向来是骑马,只是今朝非往日,董鄂氏担心天寒风冷,早早预备了马车,安排大管家跟随,务必看着善保进场。

余子澄早早起来,送了善保出门,叮嘱了几句。

善保虽然厌烦搜身查考篮,只是这是规矩如此,也无可奈何。偏善保向来整齐,笔墨都单独放在盒子里,侍卫免不了一样样打开检查,时不时问上几句。好一番盘查后,善保方领了号牌进场。

一人一个小屋子,进去后门便关门落锁,一处往外通气的窗子开着,临窗置书案,举子们便在上面答题。每间屋子外皆左右把守两个侍卫,不可谓不严。

善保摆好笔墨,将篮子放置在脚边儿地上,只等着发考题。

九天连考三场,善保久经考场,他又知道自己早晚发迹,也就少了平常举人的功利心,只管安下心做文章。

其实到第七天,善保便将考卷都答好,搁了笔,只待时间一到交卷回家。他便躺在床上休息,迷迷糊糊的睡了过去。

忽然被人重重推醒,屋里声音嘈杂,还有人喊他的名子,善保猛得爬起来,睁开眼睛问,“是不是要交卷了!”

但瞬间,善保惊呆了。

一屋子的人,主考官刘统勋,还有三个不认识的大人,一个长脸侍卫,一人拿着他笔盒里的毛笔问,“这是你的?”

善保瞪着眼睛,六神无主,怎么会呢?怎么会呢?将面上这些人再次打量个遍,善保张张嘴,还未说话,一位考官便冷声道,“敢携带私藏,逐出去!”

“不,大人,我是冤枉的!我没有夹带!”善保急促的说,“这只笔怎么了?这只是一只毛笔而已。”

“不见棺材不掉泪。”

这只笔还是余子澄第一次见面时给他的见面礼,七紫三羊的兼毫笔,紫檀笔杆,杆头有包了玉石,不算十分名贵,不过用起来很顺手。善保看着那位考官将笔头上的玉石轻轻一转,拔了出来,从里头取出一张薄绢,上面写满细小的墨字。

“你还有什么话说?”刘统勋皱眉,看向善保诧异的脸。

“大人,我没有做弊,这里头定有内情。那只笔,我自带进来用都没用过。”善保咬牙,却分辩无力,浑身如坠冰窟。

是谁在害他?

一声冷笑,“十个作弊的十个说自己冤枉,刘大人,您看,这…”

“逐出考场,着礼部革去功名。”

善保的肩被侍卫紧紧扣住,动弹不得,眼瞅着四位考官转身离去,善保急得大喊,“大人,你总得给我个辨白的机会!我根本没有作弊,那上面的字也不是我写的!”

“本官只知道人赃俱获,你有冤屈便去大理寺吧。”

善保忽然觉得自己像是在看八点档肥皂剧,只是倒霉的主角变成了自己。那侍卫连拉带拽的拖善保出场,善保抓住他的手,瞪着眼冷声质问,“你为何要害我!到底是谁指使你害我!”到底是谁设的局?一个进士他不在意,可这种考场作弊的污水泼下来,他的仕途就到此为止了!不仅如此,君保也会受到牵连!好狠,好毒!善保喘着粗气,在冰冷的空气中升腾红成白雾,他几乎目眦欲裂,这个人,肯定是这个人引来考官!

侍卫狠狠的掰开善保的手,讥笑道,“举人老爷,可不是我挟私夹带!您走好吧!”抽冷一搡,善保往门外跌去,狼狈的摔在地上。贡院朱红的大门吱的一声紧闭。

“哟!哟!大爷大爷!您这是怎么了!”七手八脚将善保从地上扶起来,善保扭头,是刘祥墨烟,讷讷的问,“你们怎么来了?”

“太太说这是最后一场,让小的们来守着,怕大爷提前交卷…”

“大爷,您这手流血了。”

善保低头,左手不小心蹭破了坏油皮,他倒没觉得疼,墨烟已经拿出帕子给善保草草扎好。

刘祥年纪大些,知事不对,搓搓手艰难的开口,“大爷,是不是…”

“说我做弊,被逐出场。”善保看了眼高悬头顶的墨底金字的黑匾,转身往外走。

刘祥墨烟都傻了,不知该如何反应。呆了一刻,才撒腿追上去。善保的脸上能刮下二两箱来,二人一时也不敢多问,还是刘祥大着胆子劝,“大爷,要不,咱们先回家,找老爷拿个主意。”

路旁的树木只剩光秃秃的枝干,连一片叶子都没有,天空阳光正好,穿透薄雾,让人身上发暖。善保沿着路边一直走,也不说话,刘祥给墨烟使了个眼色,命他先回去报信儿,他跟在善保身边儿伺候。

善保一直从贡院走到胭脂铺子,大掌柜一见忙迎上来打千儿,“大爷来了。”思量着,这会儿不是应该在考场么,想说几句吉祥话儿,察颜观色,还是闭了嘴,只是堆了满脸的笑做陪。

“铺面儿上有多少银子?”

“散碎银子两三百两,还有银票五千,是预备南下采买珍珠…”

“银票拿给我。”

善保拿了银票就走,刘全闻了信儿刚出来请安,只瞧见善保离开的背影,问大掌柜,“大爷来做什么?”

“拿银子,买珍珠的银子拿走了。”

会试尚未结束,乾隆先收到一份御状。

步军都统福灵安呈上来的,告状两位主考两位副考是非不分,勾结侍卫,冤枉举子考场作弊云云。

乾隆差点给噎着,好大一份状纸,这是哪个混帐东西,怎么不直接说他是昏君呢。将状纸打发内侍传给南书房的几位阁臣,冷笑,“瞧瞧,会试还没考完,先有举子上告了!”

傅恒先接过看了,倒抽一口冷声,钮祜禄.善保,他认识。

乾隆自然发觉小舅子变了脸,问,“怎么,春和知道这位告状的举人?”

傅恒将状纸递给阿里衮,躬身道,“回万岁的话,若不是重名,奴才的确认得钮祜禄.善保,他与福康安是咸安宫的同窗,奴才碰巧见过。”

善保?这名儿有点儿熟,可一时半会儿乾隆想不起是不是什么时候听过。

邢部尚书英廉微一皱眉,乾隆目光如电,翘了翘嘴角,“看来,这是位名人,冯卿也知道他不成?”

“是,臣去年奉圣命安排咸安宫的巡学考试,曾见过这位学子。那会儿他刚中了举人,臣见他年纪不大,就多问了几句。”冯英廉恭敬答道。

乾隆手指敲了敲炕桌,“叫咸安宫的教习来,朕倒要问问他们是如何教导学生的?”

咸安宫官学的总教习挂在大学士舒赫德的名下,乾隆一声令下,舒赫德先跟传旨太监打听了啥事儿,又去咸安宫把善保真正的教习先生吴省兰一并带去御前回话。

乾隆先将状纸给两人看了,语气不善,“你们咸安宫的高徒。”事关满人,乾隆的耐心总会好一些。朝地上跪着的吴省兰瞟一眼,“就是你教导的钮祜禄.善保?你这个老师做得不错啊。”

吴省兰已从舒赫德那里得了信儿,此事颇为棘手,既然善保被抓到作弊逐出考场,定是人赃俱获。可以吴省兰对善保的了解,善保根本没作弊的必要。他今年才十五,就是不中,再等下科也不过十八岁。就是平日里瞧着善保,也不是将这次会试看得很重。可偏偏就给人抓到了作弊!

吴省兰不明白这里面的是非,只是看善保是要破釜沉舟了。

告状也有不同的告法,善保是满人,有冤情要去步军衙门申冤。只有一种案情才会经御前,那就是苦主身含奇冤,去敲步军衙门的登闻鼓,只是此鼓一敲,有无冤情,先要挨四十廷杖。然后,步军都统将此状直承御前,因此民间也有告御状一说。

善保是他的弟子,这已是既定事实,吴省兰心中已有应对,伏在冰冷的砖地上叩头道,“臣启万岁,钮祜禄.善保自九岁考入咸安宫,至今六年一直是臣执课业。臣不是自夸,善保天份出众,前年考秀才,去年中举人,今年参加会试方十五岁,满腹诗书,秉性纯良,绝不是会作弊之人!若非有冤,他不会走投无路身含奇冤去敲登闻鼓。科举意在为国择仕,如今会试未结束,便已有冤案,臣启万岁明查,还善保一个清白,还天下举子一个公道。”虽然他只是咸安宫的一介教习,不过帝王心思,难保不会牵连到他。既然善保已经将性命前途押上,吴省兰也愿将宝押在善保身上。

乾隆笑了两声,喜怒无辨,对着等信儿的福灵安道,“审,三天后,会试结束就开审。朕倒要看看他冤在何处!”

作者有话要说:今晚上应该无更了~~~

31、善保官司各家反应...

董鄂氏在屋里拜菩萨,保佑善保科举顺利。

飞燕急匆匆的进屋,握着帕子喘息着,见主子在拜佛也没敢说话,只在一边儿侯了。等了片刻,董鄂氏将三柱清香插进香炉,方问,“怎么了,听你走道儿的音儿都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