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兆佳氏给他建议,说让他去看看老太爷,顺便说一说云静上学的事情。

现在,鄂章小心翼翼地瞧着英廉,跪下来行了个大礼:“儿子给阿玛请安。”

英廉冷冷地瞥了他一眼,本不想搭理,只不过想到上次明前茶一事,他处理也算得上是得当,所以印象稍微有些改观,只不过语气依然是冷淡的。

“起来吧,来干什么的?”

这话问得直白,让鄂章觉得一阵心虚,他见了自己的老子就像是耗子见了猫,还不等说话就已经害怕了。的确,他没事儿绝不来英廉这里,因为会受训,英廉总是要骂他。

鄂章犹豫了一下,才道:“儿子一则来问阿玛安,一则却是为了云静上学的事情……”

英廉忽然想起冯霜止给自己说的事,当时也提到云静上学,可是没有想到,现在竟然是鄂章出面来说这件事情。英廉可是老人精了,怎么想不通其中的关窍?

想必是那兆佳氏撺掇鄂章来说的,大约她以为,鄂章来说是名正言顺,不会不成功吧?

只可惜,英廉不是那随意就能给人脸面的人。

“云静上学的事情,你们本不该来问我。不过这事情阿霁也跟我提过,说是云静年纪不小,如今也是八岁,不过十岁入学,明年入学也不见得迟,怎么你跟你的妾室都这么着急?”

鄂章听得冒冷汗,忙道:“只不过是云静求学心切,看到她二姐入学了,也着急,想要学些东西,将来不堕了府上的脸面。”

“你这话倒是好笑,何时我英廉府的脸面需要一个八岁的女娃来撑着了?更何况,还只是个庶女?”英廉忽地摇了摇头,他看出来了,只怕当时明前茶一事的处理方法,也是背后有人给鄂章出主意的,他这个儿子,断然想不出那些说辞和办法来。

内宅之中的事情,他不想多插手。

英廉那话的意思很简单,冯家的脸面不是靠八岁的小女娃挣来的,就算是以后要依靠儿女来挣,也不会是依靠一个庶出的女子——冯家就算是要靠女儿挣脸面,也只能是靠着冯霜止。

今天的话,既然已经说到了这里,英廉也就顺势敲打敲打鄂章,免得他以后犯错。

“你给我记好了,我知道你不喜欢阿霁这丫头,但她才是府中的嫡出,嫡庶尊卑有别,你若敢再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来,莫怪我不客气不念及父子情谊。”

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却让鄂章出了冷汗,他忙应声道:“儿子谨记。”

“阿霁已经同我说过入学的事情,她关心自己的妹妹可比你这个阿玛及时。不过她先生郑士芳并不是什么普通的先生,乃是进士及第,还是朱珪的学生,性情古怪,若是学生不对他胃口,将来吃苦的可能很大。明日让阿霁带云静去学塾看看,若是郑先生肯收她,便再说吧。不成,只给云静另请一个先生便好。”

英廉这番话,总算是让鄂章安了心,他还来不及表达什么意见,便被英廉赶走了。

“你在我面前我看着堵心,快些滚吧。”

鄂章闻言,只觉得脸上火辣辣地,忙躬身行礼退了出去,可是才到了外面,就照着自己的贴身小厮踹了一脚,一副恨恨不平的模样。

外面管家冯忠将这一幕收入眼底,心底冷笑了不说话。

鄂章一路回了兆佳氏的院子,进门便骂道:“那老头子整日地见霜止那丫头,也没见他厌烦,爷不过进去请个安还被赶出来!他何曾给了我好颜色看?还一番敲打——他只要他那嫡亲孙女不要我这个儿子了是吧?!该死的老东西!”

兆佳氏坐在屋里绣花呢,一听这话简直吓住了,忙出去拉了鄂章进来,捂了他的嘴,“爷,您怎么说出这样大逆不道的话来?传到老太爷的耳朵里要出大事的,老太爷的手腕您还不清楚吗?”

兆佳氏这话固然有道理,可是鄂章心里憋屈,恨不能吐一口血出来,他捶了捶自己的胸口,急促地喘息着:“你知道他对我说什么吗?他的意思是不让我去惹霜止那臭丫头!什么意思?!”

他不过是去了老太爷那边一趟就气成这样,兆佳氏心里着急,想了想还是问道:“你可说了云静入学的事情?”

一说这个,鄂章就更来气了,将老太爷那嫡庶有别的理论拿出来,给兆佳氏细说了一遍,又哼道:“他的意思就是,以后只要霜止那丫头出息了才算是有出息,别的都不能!”

兆佳氏如何不明白,当下脸色就惨白了一些,坐在鄂章的身边,垂下头,用帕子掩了一下自己的脸,“是妾身没福气,只能生个庶出的……都怪妾身出身不好,让云静一生下来,就只能是受人歧视的……”

鄂章一看兆佳氏这楚楚可怜的模样就心疼,以前他怎么没发现自己身边竟然还有个这么温柔可人的呢?

当下暗叹一声,他将兆佳氏拥入怀中,“你莫担心……我……”

以后还有娶继室的机会呢。

原本鄂章是想说“以后将你抬为正室”,可是话到了嘴边,不知道为什么又收住了,他年富力强,还是要再迎娶个填房的,当府里的正经主子,既然能够有新人到自己的身边来,兆佳氏到时候自然就能放到一边。心里有这样的想法,鄂章一点没觉得不正常,只是哄着兆佳氏。

只可怜了等着鄂章说出那句话的兆佳氏,终究还是失望地垂下了头。

“老东西说,霜止那死丫头已经找他说过云静入学的事情了,让云静明天更霜止一起上学,看看中不中先生的眼缘,不成就给云静重新找一个先生。我倒是觉得,我们云静不必跟霜止那丫头混在一起,到时候被带坏了就不好了……”

鄂章说着话,兆佳氏听着,却是一愣。

她原本以为冯霜止没有找老太爷说过这话,所以她才会在鄂章这边动心思,没有想到现在倒是自己枉做小人了。

如果让冯霜止知道,自己私底下撺掇鄂章去找老太爷,怕是要多想。

这二小姐不简单,现在她是嫡女,如果得罪了冯霜止,兆佳氏想要成为正室夫人,怕是有些难度了。

趁着这段时间府里没什么人,她一定要抓牢了这个机会,如果能怀上孩子,并且一举得男,这才是好的。

只不过只要一想起这事,就忍不住要想到还关着的四姨娘,留在那里,始终是个祸患。

她这边安顿了鄂章,临近晚上的时候,却去了吹雨轩。

冯霜止刚刚上好药,喜桃打开窗,去把那难闻的药味散出去,恰好看到梅香进来,通报道:“二小姐,三姨奶奶来见。”

“快请进来吧。”冯霜止眼皮子也不抬一下,只是整理自己的袖口,一副没把兆佳氏放在眼底的模样,只不过在兆佳氏进来之后,她却是满脸笑容地迎兆佳氏坐下了,“姨娘怎么有空来我这里坐?”

三姨娘顺势坐下了,倒是露出一脸愧疚的表情:“本来不该来打扰二小姐的,只不过……最近事情的确也是多,此前妾身曾跟您提过云静上学的事情……”

“此事我记得,对了,还未让人告诉你,昨日我已经与玛法说了这事。”接着冯霜止就把英廉的话复述了一遍,期间悄悄看着三姨娘的脸色,却觉得三姨娘一点也没吃惊的模样。

转瞬之间,冯霜止心里就有了怀疑。

果然,三姨娘很快接话道:“都是妾身以小人之心度二小姐君子之腹,因着久没听到消息,所以妾身央求了爷去问老太爷,这才知道二小姐已经早跟老太爷说过这事了。妾身害怕您知道了误会……所以……”

原来如此。

冯霜止看她一脸愧疚的模样,暗自猜测着有几分是真,不过很快也就放下了,随口到:“可怜天下父母心,姨娘用心良苦,霜止羡慕高兴还来不及,云静妹妹是个有福气的。姨娘何必内疚呢?这事儿本该阿玛去说才合适的。”

兆佳氏看冯霜止那表情,倒觉得她是真心实意的,也就放下了心。

之前冯霜止应当是不知道鄂章去英廉那里说了这种小事,现在她主动来说,定然能够让冯霜止对自己产生好感,也打消冯霜止对自己的顾虑。

只可惜,冯霜止哪里有那么简单?

三姨娘跟冯霜止在这边说了一会儿话,就带着人走了。

冯霜止摸了摸自己手肘上的伤,也乏了,洗漱之后就躺到了床上,清明节后,一切都是新的开始了。

外面三姨娘走出去,原本二姨娘的院子腾给了她,她也算是扬眉吐气了。

身边贴身丫鬟梨花上来报道:“三姨奶奶,二姨娘已经安置到了庄子上,听人说上午闹了事,不过婆子们一顿打一顿饿,也就不闹腾了。不过……那个巧杏儿……”

“是我救了那巧杏儿的命,她还有什么想法不成?”三姨娘忽然停下了脚步。

梨花偷偷看了三姨娘脸色一眼,才说道:“她说自己不敢散布关于二小姐的留言,怕被抓到之后……”

“她不做,也得做。”三姨娘冷冷一笑,帕子一甩,只丢下了这么一句话,“是她做的就是她做的,不是她做的,也只能是她做的。你让人给我通知好了,做不好这事情,直接灌了她药,扔去乱葬岗便是!”

作者有话要说:双更,第二更在十点,内容提要:和大人做得一手好文章。

☆、第二十四章 策论

次日起来,照样洗漱好准备上学去,只不过冯霜止没想到,刚到前面就撞见了三小姐云静。

“三妹起得真早。”

一寻思,冯霜止就知道她是来干什么的了。

昨日已经说定了云静上学的事情,想必她是等不及,巴巴就来自己院门口等着了吧?

果不其然,一见到冯霜止,冯云静那脸上就已经挂上了恬静柔和的笑容,上前来对着冯霜止福了个身:“三妹问二姐姐早安,不及二姐早。”

冯霜止拉她起来,笑道:“姐妹之间何必多礼,今日正好遇到,不如跟我一起去学塾吧。郑先生虽是个古怪的人,不过三妹向来温文雅静,想必是很对郑先生胃口的。不过若是郑先生暂时拒绝了三妹,三妹也莫要多心,毕竟郑先生乃是进士出身。”

尤其是,现在郑士芳还是六阿哥的幕僚。

人家教不教,那是人家的事情。

冯霜止已经把话说得很清楚,冯云静没有说不的道理,只能一一应了。

两姐妹拉着家常地就往前面走,不一会儿就到了学塾前面,喜桃上前去,再扶着冯霜止上了台阶,进了学塾的门。

郑士芳正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端着茶看着自己面前的一张宣纸,那纸上写着东西,他看得入神,并没注意到冯霜止的到来。

冯霜止没有出声打扰,只是站到一旁,静静地。

只是她这样的举动,未免让冯云静很费解,不过是个先生,用得着这样小心吗?

不明就里的冯云静总觉得她姐姐是在害她,站在这一边没一会儿就觉得腿酸脚软,恨不能直接坐了下去。冯云静满肚子的怨气,差点将郑士芳给瞪穿了。

她忍不住出声道:“二姐……”

冯霜止顿时皱眉,她看了冯云静一眼,还没来得及说话,那一边已经回过神来的郑士芳就已经抬起了头。

“霁丫头,你何时来的?”郑士芳是方才看眼前这文章,习惯性地走神了,一时之间忘记了还在学塾里这件事。

他随意地扫了那冯云静一眼,想到方才便是这姑娘出声说话,再对比冯霜止一直站在这里没说话的这种耐力和心意,便觉得这新来的姑娘实在不怎么样。

郑士芳也知道今天冯霜止要将自己的三妹带过来给自己看,只不过,就连冯霜止也不过是勉强对了他的胃口,昨日看过了她默的千字文,才觉得是个可造之材,今日这冯云静一来就已经失了大家闺秀的温文娴静。

从此刻开始,就已经注定了,冯云静根本不能成为郑士芳的学生。

冯霜止上前福身为礼,回答了郑士芳方才的问话:“学生看着先生看得入神,怕搅扰了先生的思绪,因而未敢出声。”

这时候,冯云静才知道自己已经铸下了大错,不用冯霜止与郑士芳说,便是满脸的羞愧之色。她竟然说也不说一声,转身就从学塾之中出去了。

她身边的丫鬟连忙跟上去,口里喊着“三小姐”也跟着走了。

两道柳叶眉拧起来,冯霜止只道云静过于无礼,不说见个礼,至少也该打声招呼,竟然直接转身就走了,无论有什么理由也说不过去。不战而败,真弱者而已。

她朝着郑士芳微笑:“府中妹妹不懂事,冲撞先生了。”

郑士芳乐得看到麻烦跑了,坐在那扶手椅上,手指一按桌面,便道:“走了也好,左右我也不怎么看得中那一位。”

冯云静败得很简单,也很彻底。

她的失败,只有在她自己那里才有被思考的价值,在冯霜止和郑士芳这边,却根本没有放在心上。

“前日你默的千字文我已经看过了,之前习过书法了吗?”郑士芳将镇纸压着的那一叠宣纸拿了出来,放到面前,冯霜止已经上前来,站到了桌边,一副恭谨模样。

闻得郑士芳的问话,冯霜止道:“额娘生前曾教过一些,不过连皮毛也不曾学到。”

“你的字迹,已经初具模样,假以时日,一手蝇头小楷必然也是很漂亮的。”冯霜止的回答,在郑士芳的意料之中,他一摸自己的下巴,“千字文既然已经识得,想必也能够认识许多字了。四书五经经史子集……”

他像是在考虑冯霜止接下来应该学什么……

这一瞬间,冯霜止真觉得自己可能找错老师了。

为什么这传说之中进士出身的郑士芳,竟然到了现在才在想应该教自己的学生什么?作为一名西席。怕是早该准备好这东西了吧?

就在冯霜止无奈的时候,郑士芳的目光忽然落到了自己眼前那一张宣纸上,他干脆直接将这宣纸一卷,拿起来递给了冯霜止:“这上面的字,你应当都是识得的,你姑且一看,回头写一篇策……不,就将你的感受写给我。”

其实用更通俗的话来说,大概是——读后感?

不过郑士芳方才那个词儿只说了一半,策?策什么——策论?

冯霜止不清楚,她双手接过了郑士芳递过来的东西,应了一声“明白了”,这才到自己的桌边。

将这一卷宣纸放下来,展开用白玉镇纸压上了,冯霜止才垂下眼来看着纸上的字迹。

笔笔刚劲有力,又透出几分豪放不羁来——她悄悄地看了一眼郑士芳,却见郑士芳从桌上取来一本诗集翻读了起来,似乎一点也没有来管她的意思。

冯霜止暗叹一声,依旧有些头疼,简直是服了这郑士芳了。

她收敛思绪,凝神看这字。

这字比较成熟,又有几分风骨,主要是虽尖利,却已经懂得收敛,应当是郑士芳的字。

这一篇乃是策论,像是郑士芳抄录下来的。

心念这么一转,冯霜止就低头读了这策论的第一句,“语云: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她愣了一下,忽然去找这策论尾巴上的落款,却才想到这是郑士芳抄录的,根本不知道是谁作的。只不过围绕在她身边的事情也就那几件,闭着眼睛她都能猜到这策论到底是什么人作的。

最近咸安学宫新一批招收的学员里面出了个人才,而这人她无比熟悉——这策论,除了和珅,不可能是别人的。

定了定心神,她告诉自己,该来的躲不了,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方这么想到,看向下一句,却正是“又云: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她忽然失笑,心道这倒是巧了,这人的策论倒像是字字句句切合了她的想法一般,继续往下看,却是一句:“大巧不工,大智若愚。王者,王天下也;臣者,臣天子也。君臣之道,类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冯霜止根本不是什么目不识丁的普通闺阁女子,这策论到底还是能够看懂的,只不过越看就越觉得心惊,她手指压在那宣纸的边角上,抖了一下,这才抬起头,伸出左手来压住自己的右手手腕,平静了下来,而后看到郑士芳正站在自己的桌前打量自己。

她压下惊讶,平静道:“先生何事?”

郑士芳用手中那一本诗集抵住自己的下巴,看了冯霜止,又看了她桌上的那一张写满字的宣纸:“看完可有想法?”

冯霜止不知道他是什么意思,只是伸手来将这宣纸卷起来,双手奉还给郑士芳:“此等珠玑妙语,霜止不懂。”

懂也不懂,不懂更不用装懂。

冯霜止现在不想接触别的事情,其实原本也没打算看完这策论,只是一句看了,便想要知道他下一句,于是这样一句接一句,不知不觉就已经看完了。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

她骨子里是个要强的人,如今虽看完了这策论,却也不愿意承认自己被这文章吸引,所以才说自己看不懂。只是一向镇定的她,如今仓促之中落了破绽。

郑士芳是个聪明人,当下便问道:“既然不懂,你又怎说这是珠玑妙语呢?”

冯霜止一愣,知道自己已经被发现了破绽,心念一转便笑道:“这文章是先生给我看的,想必是好文章之中的好文章,只可惜霜止鲁钝,看不明白,只能赞一句‘珠玑妙语’,方能不显得自己太过粗鄙,若是先生真问我,我是答不上来的。”

这话很明显是在说假,郑士芳内心之中已经有了自己的判断,也不听冯霜止在那儿瞎扯,他慢吞吞道:“作此文章的人的文采,在他那年纪,当真算是一等一的风流,只不过……锋芒毕露,易伤人伤己……”

冯霜止心跳停了一瞬,只觉得郑士芳是话里有话。

她不知道自己猜测的事情是不是真的,只能小心翼翼试探道:“这可是那一日先生瞧见的好文章?”

郑士芳也不介意说这些,他的确欣赏那钮祜禄家的小子,说道:“便是那一份了。只不过,这文章现在出了些问题。”

这个时候冯霜止忽然后悔自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若是说自己看得懂文章,想必现在也不必在这里寻思怎么套郑士芳的话了。

她肚子里的心思一圈接着一圈,郑士芳这边也纠结。

他看了冯霜止半天,忽然笑道:“是我糊涂了,就算是旁人不让他入学,不还有你玛法英廉吗?霁丫头,你今日帮我个忙可好?”

冯霜止看着笑眯眯的郑士芳,忽然警惕了起来,退了一小步,十分矜持并且克制地问道:“先生先说是什么忙,霜止才敢答应。”

作者有话要说:入V三更,每更一万字,主要写女主去傅恒府参加宴会跟和大人的事儿,希望我能撸出这么多来……V后日更一万,坑品详见专栏,我是个勤劳的孩子呢(滚!

勤奋可爱有节操的作者躺平求包养:

第二十五章 扇之误

回来的路上,冯霜止是一脸无奈。

喜桃有些纳闷:“小姐,奴婢看到三小姐跑出去了,是不是她惹您生气了?”

冯霜止心说这跟云静能有什么关系?她纠结的不过是方才在屋里的时候,郑士芳跟她说的那帮忙的事情——让她代为转达他的意思,根本就是在开玩笑吧?

冯霜止不觉得自己有什么话语权,不过是一个传声筒。

想必是郑士芳不好直接进去跟英廉说话,要避一下嫌,找个人传话真是再妥当不过了。

所以,冯霜止就中招了。

她按了一下自己的额头,苦笑一声:“先回去,回头待玛法回府,再去请安。”

代郑士芳说咸安学宫的事情,暂时按下不表。单说三小姐云静这边,回到自己的院儿里就大哭了一场,十分委屈。

现在管事的三姨娘一听说自己女儿哭了,心疼得跟什么似的,立刻就跑去云静那边说话了。

这消息传到冯霜止这里,喜桃再次纳闷了:“三小姐上个学也哭,这是怎么了?”

冯霜止手中捏着的羊毫小笔停也不停一下,依旧在宣纸上动着,颇有几分大家闺秀的气度。此刻听了喜桃的话,她笑道:“还没等先生开口,她就知道自己肯定不会被先生收,哭出来,心里没那么多委屈,兴许好受一些。”

郑士芳那人古怪,原本冯霜止还有几分担心,没有想到云静自己不争气,一下就走了。

“对了,小姐之前去老太爷那里请安出来的时候,表情也很奇怪。”喜桃总是有旺盛的好奇心。

以往冯霜止偶尔会说两句,这一次却直接将那毛笔提起来,作势要往喜桃额头上点,吓得喜桃连忙捂住自己的额头,叫到:“小姐你干什么?奴婢错了,您这是要干什么啊——”

冯霜止道:“小丫头片子,给你几分颜色,你便要开染坊了不成?什么事儿都问,不注意着,早晚要坏在这一张嘴上。”

喜桃眨巴着眼睛看她,小声嘟嚷道:“奴婢这不是好奇吗?”

连翻白眼的力气都没有,冯霜止无言,沉默半晌,才转身摇头,继续写字,一副以为喜桃“朽木不可雕”的老气横秋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