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员一愣。

这是什么请求?

是满意还是不满意?

连忙转脸去看老板谢磊。

谢磊走了上来。

“请问客人有什么需要?”

“我想见一见贵店的厨师。”谢焱重复了一遍自己的请求。

就在谢磊犹豫要不要答应的时候,粥记的门又被人自外而内地推了开来。

“欢迎光临粥记!小姐几位?”

“两位。”新走进来的客人好奇地环视店内,“新开的小店,环境满舒服的嘛。”

她的同伴笑一笑,问服务员,“新开张有什么优惠活动没有?”

“试营业期间所有餐点一律八折,满五十送十元抵价券。”服务员脆生生地说。

“现在暂时恐怕不方便,厨房里就她一个厨师,以后罢。”谢磊看见有客人进来,只好婉转地拒绝了谢焱的要求。

谢焱点了点头,并不强求,只是微笑,“老板好象没有告诉我们有优惠呢。”

谢磊笑了起来,“第一桌客人,六折优惠,客人可还满意?”

等送走了父兄一行三人,小店里竟然也接待了五六桌客人了,谢磊转进厨房里去,靠在门上,看着远之忙碌的背影,长出一口气。

“我紧张出一身汗来。”谢磊轻叹,想不到第一桌客人竟是自己的父亲和兄长。

“我忙出一身汗来。”远之一边搅拌客人点的皮蛋瘦肉粥,一边笑了起来。“很好的开端,不是吗?”

谢磊听了,靠在门上,想了想,便也笑了。

真的呢。

真是一个好开端呢。

第十章 开餐馆,大不易

晚上十一点,送走店里最后一个客人,远之并没有先一步离去,而是与谢磊一道,和店里的服务员一齐将粥记的卫生打扫干净,厨余垃圾分类装袋打包,扔到后巷的垃圾箱去。又将当天多余下来的新鲜小点心,分别装在环保打包盒里,给每个服务员各带一盒回去。

“大家今天辛苦了,都早点回去休息,明天还要准时来上班啊。”谢磊笑呵呵挥手同服务员道别。

终于店里只剩他和远之两人。

两人对望一眼,心有灵犀似的,齐齐转头望向收银机。

从筹备到开张,辛苦忙碌这么久,不晓得一天下来,是赚是赔。

谢磊延手,示意远之优先。

远之不与他客气,便走在他前头,两人三两步走到收银机跟前。谢磊取了钥匙,输入代码密码,打开收银机抽屉。

抽屉中钞票按面额大小分别码放,看起来竟颇有些数量。

谢磊伸手将钞票取出来,仔细数了一遍,嘴角便咧开一个笑来,“七百九十四元五角。”

远之将信将疑,将那一堆大大小小面额的钞票硬币又数了一遍,果然是七百九十四元五角。

两人财迷一般,相对傻笑。

隔片刻工夫,赚到钱的兴奋劲头稍褪,远之取出帐台抽屉里的计算器,噼噼啪啪一通计算,那兴奋劲儿便散了大半。

“扣除早上放进去的三百元备用金,一天的人工一百八十元,水电煤材料成本三百元,我们只赚了十四元五角的利润。这还没有算铺面和我们俩的人工呢。”远之给谢磊算帐。铺面是谢磊出资买下的,暂且不论。可是六个服务员一个月的薪水,每天采买新鲜食物原料的成本,还有水电煤,连同其他杂七杂八的支出,这点营业额,非但不赚,而且亏了。

谢磊闻言,便是一愣。

近八百元的收入,竟然只得不到二十元的利润?

真的?他忍不住拿眼神问远之。

真的。远之郑重点一点头,再真不过。

谢磊的肩膀随之一垮。“那岂不是要亏本?”虽然家中经商,奈何他是学理工出身,对商业经营一道,可以说是一窍不通。拼着一腔对母亲的怀念,一时兴起,经营粥馆。饶是如此,倘若真的血本无归,也是不甘心的。

远之见了,将钱依然按面额大小分别码放整齐,然后找出一张白纸来,将营业款包起来,用胶棒四沿涂均匀,封好。又取过圆珠笔,在上面工工整整地用大写写下“肆佰玖拾肆圆伍角”。

写好了,远之将之与三百元备用金一起,交到谢磊手里,“老板,把它们锁好。明天五金店开门,麻烦买一个小保险箱回来,到时候放在你后面的办公室里,每天的营业额次日存进银行去。”

想一想,远之补充,“现在粥记刚开张,生意暂时未上轨道,收入支出尚简单,我还能略略做一点出纳的工作,记一点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帐。等以后店里忙起来,估计就管不过来了。”

说到这里,远之抬眸望进谢磊的眼睛。

开一家小店,远没有想象中那样轻松简单。

谢磊伸手抹一把脸,难怪父亲那样笃定地对他说出“给你半年时间,如果餐厅难以维系,就老老实实回家来给你大哥帮忙”的话来。

远之哪里看不出他的沮丧来,老好人脾气发作,“要不然,我们去书店买一点财务方面的书,先看看,能不能把财务工作自己兼下来。不行的话,再请一个专业的也不迟。”

谢磊的眼睛一亮,扑上来一把握住远之的手,上上下下地摇了又摇,“远之,你是老天派下来打救我的天使。”

谢磊离得这样近,近得远之能看清他眼睛上浓长的睫毛,闻见他身上淡淡的须后水味道,远之脸微微一红,挣开他的手。为免尴尬,远之振臂。

“不行,我回去得好好想一想,怎样拓展客源,增收节流。”

说完,远之看一眼店里她和谢磊一起在网上淘来的变形金刚外型的电子钟,转进后头休息室兼更衣间,取了自己的围巾背包出来,与谢磊道别,“不早了,你也早点回去休息,明天还要早起开门营业呢。”

“远之等等我!”谢磊叫住远之,进办公室取了物品,“我开车送你回去。”

远之的小小雪佛兰终于寿终正寝,怎样也发动不起来,远之只好打电话叫了修车厂,将她的小绿拖进厂去检查维修,这些天她都是乘地铁上下班的。

远之摆摆手,“不用送我,你又不顺路。”

两人虽然住得离金融区都不算太远,然而却是一南一北,完全两个方向。

远之算一算时间,等谢磊送她回家,再回自己住处,恐怕已是第二天。大家一样忙了一天,远之不想贪图自己方便。

谢磊还想说什么,远之已经背着包推开粥记的门,一边向他挥手,一边叮嘱:“记得把卷帘门降下来锁好。”

说完,一头冲进夜色里。

谢磊望着远之穿浅橄榄色风衣的身影,在五光十色的夜色中一点点远了,倏忽微笑。

远之同他认识的大多数女孩子,并不相同。

多数女孩子,在远之这样年纪,都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他家里有个与远之同样年纪的妹妹,自出生,便获得一切最好的事物。父母从未要她做过一件家务,大学毕业,旁人要为寻找一份称心职业上下求索,她一句“我要出国”,便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地去往法国巴黎学服装设计。

在法国期间,别的留学生课间忙于打工赚学费生活费,她则拿着父母给的钱,购物度假,看服装发布会,羡煞旁人。等从法国留学回来,水到渠成地进自家公司,担任服装公司设计部设计师。从小到大,完全不识人间疾苦。

反观远之,一样二十五岁年纪,沉静独立,稳重自持,做事有条不紊,让人无由地信任倚赖。

谢磊笑一笑,也走出粥记大门,想起远之临走之前的殷殷叮嘱,嘴角便始终都含着一抹笑,反身将两扇玻璃门拉拢,拿钥匙出来插.进锁孔里,顺时针转三圈,听见“喀哒”一声,这才拔出钥匙。推一推,确认玻璃门锁好,又后退两步,站到人行道上,用钥匙环上的遥控器将卷帘门缓缓降下来。

等卷帘门降到底,谢磊复又上前,上锁。

等这一切都做完了,谢磊站在人行道上,不知恁地,升出一种尘埃落定的释然感觉。

虽然只是他一时兴起,可是现在店真的开起来,目前还看不出小店能否赚钱,然而有远之与他并肩奋斗,即使辛苦,他也觉得一定会事半功倍。

谢磊在深秋的夜风里,学远之的样子,振臂,对自己说一声:“加油!”

谢磊隔天便去五金店买了小保险箱回来,顺路又去书城,在金融财会与工商管理类别图书中,精挑细选,买了厚厚两叠回来。

远之在店里,已早早将粥底熬得浓醇细滑,然后趁早市结束,午市还未开始的空暇,手把手地教店里的服务员,怎样根据客人要求,选取正确食材,做出一盅绵滑好喝的粥来。

见谢磊推门进来,远之轻声交代服务员,“休息的时候,两人一组,轮流操作,按照我教你们的步骤,这样顺时针搅拌…”

然后在干净抹布上擦一擦手,转出厨房,迎向谢磊。

小保险箱不过牛奶箱大小,可是分量着实不轻,兼之又拎了两大口袋厚重书籍,谢磊已经累出一头汗来。

远之上前去伸手打算帮他拎书,谢磊闪一闪身,“我拎得动,你忙了一早,休息一会儿去。”

远之哪里肯自己休息,看他出苦力的道理,不由分说,去接他手里的书城购物袋。

盛远志推开粥记的门,第一眼便看见妹妹远之穿着雪白围裙,微微弯着腰,正要自一个背对着他的男人手里,接过一只大口袋。

远志淡淡挑一挑眉,扬声道:“远之。”

远之听见兄长声音,一愣,抬头看见哥哥远志,手上动作一顿。

谢磊趁机对远之说,“你来招呼客人,我进去放东西。”

说完,三步并做两步,向后面办公室去。

远之笑一笑,招待远志。

“怎么有空过来?”一边引远志走到一旁靠窗的位子落座。

远志坐进柔软的靠椅里,手掌抚过桌面。掌心的触感干净柔和,十分清洁。

远之注意到哥哥的小动作,不由得笑,远志职业病发作。

远志自然看见妹妹笑他,并不介意,只问远之,“忙不忙?”

“早市刚结束,离午市还有一会儿。”远之坐到他对面,“你还没回答我呢。”

“到悦君巡店,顺便过来看看你。”远志见妹妹眼神明亮,颜色清朗,就此放下心来。

盛家在金融区中心地段一间商务大厦顶层开有一间悦君粤菜馆,经营正宗粤菜,请的师傅都是粤港两地顶级名厨,生意好得教人咂舌。

只是悦君与粥记,在金融区一东一西两隅,要说顺便,离得却不算很近。

远之哪会不晓得哥哥这是特意来看自己,横过桌面,轻轻拉住远志的手。

“赶不赶时间?如果不赶,在我这里喝一碗粥再走。”

远志反手拍一拍她的手背,“好,我喝一碗粥再走。”

第十一章 You are always on my mi

谢磊放下保险箱,将书从购物袋中一一取出来,分门别类,一式两份,码在办公桌上,这才坐下来歇一口气,自桌角拿起保温杯,拧开盖子,喝一口里头的枸杞菊花红枣茶,降降燥。

枸杞菊花红枣茶是远之用顶好的宁夏枸杞,山东大枣,同杭白菊自己配的,装在一只广口大玻璃瓶里,就放在休息室茶几上,谁都可以进去抓一把,泡来喝。

远之说秋天喝,最最解燥。

谢磊以前总觉得花草枸杞,是女孩子喝的。可是自从认识远之,慢慢受她影响,开始喝起来。

渐渐便觉出它的好处来。

原本到了秋冬,早晨起床,总觉得口干舌燥喉咙痒,仿佛一口痰吐之不出,十分难受。

如今只喝了一个月的枸杞菊花红枣茶,便大有改善。

谢磊将微微清甜的茶水咽下肚去,觉得汗已经收得差不多,这才走出办公室。

远之这时已经送走远志,望一眼电子钟,正打算坐下来休息片刻,补充些体力,应对等一下的午市高峰。

到底以前做白领做惯了,现在改行做厨师,从早到晚,几乎一直站着,年轻如远之,也有些吃不消。

看到谢磊从后头出来,远之笑一笑,“辛苦你了。”

谢磊朝远之扬一扬手里的两张A4打印纸,“远之,你来参详参详。”

两人一起坐到快餐区,远之接过打印纸,低头细细阅读,随后抬头对谢磊微笑,“你的想法同我不谋而合。”

“你也觉得可行?”谢磊眼睛一亮。因为体弱,且并不受父亲重视,所以他从小到大,都没有接触家中生意。他的这些想法,不过是日常生活中自己的所见所闻带来的启发。

远之点点头,“我回家也做了一份计划,不过不及你这份周详缜密。”

两人并肩而坐,低声讨论,并没有注意他们身后厨房里几个服务员也在小声议论。

“老板同老板娘感情真好。”

“我男朋友要是也这么重视我就好了。”

“同人不同命,一看老板娘就是富贵命了。”

“你懂算命?”

“来来来,你给我算算,我能不能找个有钱老公?”

“哪里来那么多有钱老公?”

几个女孩子小声笑起来,十分欢快。

粥记开张一周后,门口挂出海报,推出多款商务套餐,一碗粥,任选一款特色点心,三碟过粥小菜,价廉物美;一次消费满五十元,另有优惠券相赠,持券可以享受八折优惠。

谢磊又请人在中午到周边十分钟路程内的写字楼门口,分发粥记的菜单价目表,招揽客源。

很快客人便多起来。

好在服务员已经上手,不至于手忙脚乱,高峰时候,都可以帮远之一把。

谢磊自告奋勇,承担起外送业务,骑一辆电动脚踏车,四处送外卖。

虽然忙,可是人人都觉得塌实。

到得月底,晚上关门以后,远之与谢磊两人在办公室里,取出帐本,从头到尾,仔细核算一遍,得出几组数字,加加减减,获得最后数据。

两人面面相觑,仿佛不相信自己眼睛,隔一会儿,才想起来欢呼,相互击掌。

倘使能保持这样的月入,那么粥记便开始赚钱了。

“远之,这全是你的功劳。”谢磊诚心诚意地说。

远之失笑,摆摆手,“这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

谢磊想一想,挠头,“是,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我们应该庆祝一下。”

远之看着眼前这个清俊得有些腼腆的男人,想起个多月前,他眼底的那浅浅悒色,附和,“是该庆祝一下。店里的服务员也都辛苦了,老板要有所表示才行。”

谢磊点头如捣蒜,“好好好。”

远之忽然便想起陆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