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兄妹一个看书,一个看电视,偶尔八卦两句,远志盯着妹妹吃过药,又量了体温。

“温度已经降下来,不可马虎大意。”

时间过得飞快,将近九点时候,远之掩嘴,开始打哈欠。

远志合上书,放在床头柜上,“好好休息,晚安,远之。”

“晚安,远志。”

第十六章 英俊的小武师傅

次日远之醒来,走进客厅,远志已经将昨夜留宿沙发的痕迹整理干净,被子枕头都收进橱里去。厨房间脱排油烟机正低低声工作。

远志系一件米黄底子粉碎花的围裙,端着两副碗筷自厨房里出来,看见远之,忙招呼远之,“快来吃早饭,吃完饭我送你去医院打点滴。”

远之本想说自己已经好多了,可以自行赴医,奈何双胞胎多少有些心理感应,还未等她开口,远志已经以口型对她说:妈妈。

远之即时偃旗息鼓。怎么好教妈妈为她操心奔波。

想想又不甘心,便拿眼睛瞪远志。

“你想自己去?你的车呢?”他昨天来的时候,并没有在楼下看见远之的小小雪佛兰。

远之“啊”一声,想起自己的车还停在粥记门前的小马路上。

“黄鱼脑子。”远志哼一声,又回厨房去了。

等他出来时,手里拿着托盘,上头有葱香小花卷同冒着热气的甜汤。

“吃饭罢。”远志将托盘放到餐桌上,替妹妹拉开椅子。

“哦。”远之乖乖走过去,落座。

葱香小花卷松软香甜,最叫远之意外是远志做了酒酿蛋给她。

酒酿味道微甜,鸡蛋软而嫩,仿佛婴儿吹弹可破的皮肤,稍微动一动碗,都能看见蛋白在微微颤抖。

“趁热吃掉。”远志自己则是一杯热牛奶,“盛樱一位怀石料理师傅教我的,日本人用酒酿治感冒,效果不凡。”

远之笑眯眯,即使不为治感冒,酒酿蛋也是她的心头好。

吃过早饭,远志送妹妹至医院挂点滴,再三叮嘱远之,挂好点滴即时回家,这才进公司上班去。

旁边有独自前来吊盐水的女孩子,眼里露出羡慕颜色来。

远之却并不晓得自己遭人羡慕,安静坐在躺椅里,捧一本新出版美食期刊,看得不知多投入。

三天过去,远之感冒基本痊愈,将哥哥远志赶回家去,又再三保证周末一定回家彩衣娱亲,远志总算放下心来。

远之清晨起床,自己跑进厨房去做一碗酒酿蛋,想起三天来哥哥远志将自己照顾得无微不至,暗暗想,将来不晓得哪个女孩子有幸,能嫁给远志,被他捧在手心里,关怀备致,一意呵护。

这样一想,难免有些怅然。

双胞胎兄妹长大,终将有各自生活,并不是不再爱彼此,而是,生命里最重要的人,不再是对方而已。

远之笑一笑,拍拍自己额角,果然生病使人多愁善感。

远之收拾干净碗筷,抬头看一眼时间,已快七点,赶紧抓起风衣同背包,一边将驼色格纹大毛披肩围在脖颈上,一边七手八脚穿上风衣,套上平底鞋,匆匆下楼去。

好在地铁站离得不远,粥记离小区也不算太远,三站路路程而已。

远之总算赶在七点半前,推开粥记的门。

两个早班服务员习惯性喊一声“欢迎光临”,等看清楚是远之,齐齐迎上来。

“老板娘,你没事了罢?”

“是啊,老板娘,身体好些没有?”

“那天可把老板吓得半死,一整天都魂不守舍。”

“嘻嘻老板对老板娘真好。”

两个女孩子你一言,我一语,十分八卦。

谢磊正同人在厨房间里,为早市做最后准备,听见声音,从厨房里转出来,看见远之,心下释然。

只有谢磊自己知道,当他看见远之昏昏沉沉,缩在沙发里时,他心中的恐惧。

母亲就是这样,因为前半生太过操劳,同父亲胼手胝足,打下谢氏江山,创建长润集团,一生最宝贵的年华,精力悉数透支。不过五十出头年纪,身体已经虚弱不已。一场感冒,母亲并未放在心上,等家人注意到她情况有异,将她送进医院,她已是心肌炎晚期。

一切救治措施,不过是尽人事,听天命罢了。

谢磊回想自粥记开张,远之几乎从未休息过,全心全意扑在粥记上,起早贪黑,下班以后,还要额外充电,学习财会知识,分明蜡烛两头烧。

是他想得太简单,以为有他同远之,就可以撑起粥记。

可是远之也好,他也好,并非无所不能。

这时看见远之走进来,精神尚好,谢磊才略略放心。

“可全好了?不要着急回来开工,我已请了师傅,你多休息几天,不会影响粥记生意。”谢磊迎上去,接过远之的背包。

远之顿一顿解围巾的手,略略诧异,“这么快?”

如今餐饮行业竞争激烈,好厨师可遇而不可求,谢磊自己都说他想请的,人家不肯屈尊,愿意来的,他又看不上。

这时听谢磊说已经请到人,如何不教远之意外。

谢磊点点头,“你生病第二天,我在门口贴出招聘广告,一早他就来应聘。店里恰好没有客人,我想试一试罢,请他做两款拿手点心来。想不到出人意料的美味。”

两个服务员也凑过来,“老板娘,小武师傅做的点心,真的满好吃。”

远之微笑,能请到好师傅不易,她心中那一点点“即使没有我,你们也过得如此好”的小醋意,转瞬烟消云散。

这时厨房里的人,端着一只小碗走出来,看见远之,微笑。

“盛小姐,你好。初次见面,我是小武,请多关照。”

远之颇觉意外。

小武是个二十出头年纪的年轻人,剪着干净而考究的短发,眉目十分俊朗,看上去竟不像是做餐饮行当的,反而更像某个偶像剧里的男演员。

“请尝尝看,我熬的粥,可符合你的要求。”小武将手里的小碗双手递到远之跟前。

远之却之不恭,且的确想知道小武手艺如何,便接过碗来,就着碗边,轻啜一口。

那是最简单的白米粥底,厚薄适中,米香扑鼻,口感绵糯,润口润胃。

远之不由挑一挑拇指,“有过之而无不及。”

小武听见远之夸奖,一张英俊脸皮,微微涨红,向诸人颌首,回厨房去了。

两个服务员双眼放光,“小武师傅好帅。”

谢磊笑,悄悄对远之说,“这两天,附近颇多女白领慕名而来。营业额增加十个百分点不止。”

远之骇笑。

“这算不算秀色可餐?”

谢磊闻言,向远之霎眼睛。

二人心照不宣。

远之总算有闲暇时间。

小武替她进厨房工作三天,已经上手。远之只在小武休息的两天,披挂上阵,亲自下厨。

客人非但没有抱怨,甚至赞不绝口。

“小武的手艺,同老板娘倒有些一脉相承,考究,可是仍然质朴,能吃出食物本身的香味儿来。让人欲罢不能,每天都要过来报到。”有老饕与店里诸人混得熟了,这样说。

远之听谢磊转述,不由得微笑。这简直是对厨师的最高赞誉。

转眼又到月底,远之与谢磊晚上关门,将帐本取出来,营业额减去成本支出,得到利润数字,两人“哗”一声。

英俊的小武简直功不可没。

“年底要给小武分红,这样人才,万勿放他离去。”远之同谢磊说。

谢磊大力点头。

小武现在是粥记活字招牌。

有嘴叼客人来,只喝一口粥,吃一块点心,便说小武的手艺,很有些盛樱怀石料理里头武藏师傅的风格。

远之隐约猜想过,小武可能是哥哥远志叫过来的,只是没有凭据。

听客人这样说,远之心里已经有七、八分把握。

谢磊将营业款装进信封里,封好,锁进保险箱,问远之:“周六可有时间?”

“有事?”远之同谢磊商量好,错开来上班,两人可以轮流休息。所以一周有七天,倒有四天见不到彼此。

“家里长辈生日,想请你同我一起去。”谢磊简单对远之说。

远之摊一摊手,“我周六固定回家彩衣娱亲。”不然远志会得向爸爸妈妈打她小报告。

谢磊也不强求。

“那么周一见。”

两人在门口道别,各自驱车回家。

第十七章 秋天里的农庄

远之直接驱车回父母住处。

盛家爸爸妈妈如今已经处于半退休状态,日常最喜欢的,是一清老早,两夫妻携手,到附近农贸市场,同菜贩讨价还价,务必以最合理价格,买到最新鲜时令食材。偶尔兴致所致,还会得拎了新鲜食材,到老房子的私房菜馆露一手。

老饕们至爱盛爸一手出神入化浓油赤酱的本帮菜功夫。

只是大家越来越讲究健康养生,大鱼大肉的菜色,盛爸渐渐做得少了,如无预约,老底子饕客们爱吃的八宝填鸭,红烧蹄膀,草头圈子,已很难吃得到。

即便如此,仍不能抵挡老饕们的热情。

常有老饕呼朋唤友,闻香而来。

远之记得自己还没有从心理上抗拒烧菜的时候,顶顶喜欢就是放学做完作业,到厨房里去帮忙。空气中有各色香味弥漫,叫人垂涎欲滴。

有时盛爸盛妈厨房中事忙,来不及给远志远之兄妹做晚饭,便会为两兄妹各下一碗小馄饨,在碗里搁一勺猪油,上头撒上香脆猪油渣与碧绿生青的香葱末儿,只看着已经教人食指大动。

周六早晨起床,远之洗漱完毕,走出房间,一眼看见饭桌上刚端上来热气腾腾的猪油香葱小馄饨。

远之坐到饭桌边上,拿起调羹,稍微撇一撇面上的葱花,然后舀起一点点猪油渣送到嘴里。猪油渣瓜拉松脆,满口留香。

远之吃得眯一眯眼睛。

远志出来看见妹妹眯眼享受的颜色,笑起来,“这样好吃?”

“再好吃不过。”远之微笑,小馄饨在汤里沉浮,仿佛一只只小小桃花水母,吃到嘴里,皮子滑爽,肉馅鲜嫩,再可口不过。

“喜欢的话,我这碗也给你。”远志小时候还会同远之抢好吃的,谁也不肯让谁。可是渐渐长大,远之考去外地大学,寒暑假回来,远志总觉得妹妹又瘦了一圈,便再不同远之抢东西吃。

不仅不抢,还晓得把好吃的留给远之。

盛妈妈从厨房里出来,一边抹手,一边说:“我还有馄饨皮和馄饨馅,喜欢吃我再包,你们两兄妹不用让来让去。”

一家四口吃过早饭,远之进厨房帮妈妈洗碗。

说是洗碗,盛妈妈哪里真要女儿动手,远之不过是打些接过碗盘一一放进沥水架上去的下手罢了。

盛爸爸同儿子两人在客厅里看新闻。

“远之的点心店生意如何?”盛爸低声问儿子。

远志回头看一眼厨房方向,见远之没有注意他们,才以同样低低声音回答:“第一个月生意不是很好,第二个月大抵能收支平衡,下个月应该会有起色。”

“你多介绍几个供货商给妹妹,这方面她是外行。”盛爸爸心疼女儿,每次见她,总觉得一次更比一次瘦。

“我晓得了。等一下就带她去生态农庄看看。”远志早考虑过,然而远之自有远之的脾气,她决不肯平白倚仗家中势力。

等吃过午饭,盛爸盛妈习惯午间小睡片刻,远志提出来,带远之出去走走。

外头天高云淡风轻,阳光仿佛将深秋的寒意悉数驱散,的确是外出的好天气。

远之点一点头,才打算换衣服出门,想一想,又叫远志稍微等一等她。

远之跑进厨房去,打开冰箱,取出里头一只大玻璃罐子,又另拿一只略小一些的广口玻璃瓶,从大罐子里取出九只咸蟹来,一一放进广口玻璃瓶里,又倒了一些咸蟹的卤汁进去,拧紧真空盖。

远之将大玻璃罐仍放回冰箱里去,小些的广口玻璃瓶塞进自己包里,对远志笑,“麻烦先到粥记弯一弯。”

周六金融区远无平日那样喧嚣热闹,小马路上各家小店中午都十分冷清,粥记也不例外。偶有周末前来加班又或者住在附近的客人,会得到店里来,解决三餐温饱。

远之推门进去时,午市基本已经结束,两个服务员正在靠窗的座位上,一边晒太阳,一边绣十字秀。大师傅小武不在店堂里,远之估计小武大抵到后巷过烟瘾去了。

两个服务员见远之过来,打算起身,远之摆一摆手,“谢磊呢?”

小姑娘指一指后头办公室,远之挥挥手,示意两人继续午休,然后蹑足走到后头办公室门前。

办公室的门开着,正对门方向的办公桌后头,谢磊正低头看书。

远之微笑,鲁迅先生说:无聊总读书。

远之伸手敲一敲门,办公桌后的谢磊抬起头来,看见远之,眼中有诧异同欢喜颜色,“远之,你怎么来了?”

远之走过去,从背包中捧出广口玻璃瓶,放在谢磊办公桌上。

“我有事要出去,正好过来弯一弯。喏,这是我家自己腌的咸蟹,处理得十分干净,腌得时间刚刚好。我记得你说令尊是宁波人,应该会喜欢。拿来借花献佛,祝令尊生日快乐。”远之顿一顿,“也代我向令兄道谢,谢谢他上次送我去医院就诊。”

“却之不恭,那我就收下了。”谢磊放下手中的书,起身,“谢谢你,远之。”

远之微微笑,“那我先走了,再见。”

“再见。”谢磊目送远之的身影消失在视线中,垂睫望着桌上的玻璃瓶,忍不住微笑。

远之回到车上,远志见她的背包瘪下去,打趣,“千里送咸蟹,礼轻情义重,可对?”

远之的反应是大力拍哥哥肩膀,“快开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