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的先生,或者说是第一任的山长,姓赵,今年不过四十五六岁,举人出身,祖籍江西南昌,是一个资深的老师爷了,不管是刑名还是钱谷,都可以说是熟的不能再熟了。但是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还是他的身世。

赵师爷早年也算是家境还行的,老爹是个有名的木匠,家里还有十来亩地,足够他们一家子生活,甚至还有余力佃出去些土地,让别家租种,所以从小就被家里送去了学堂读书,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在他十二岁的时候,他爹上山伐树时遇上了猛兽,逃窜间滚下了山坡,摔断了肋骨,腿骨,从此家业慢慢就败落了下来,到了十五岁,父亲死了,族人就欺上门来,想要夺了他家的田产,逼着他母亲改嫁。好用照看侄子的名头把地弄到手里。

他娘是个烈性的,二话不说,直接跑到县城,在县衙门口一头撞上了大门喊冤,求知县做主,这事情在当地一时间闹得很大,这阻止寡妇守节,逼人改嫁,夺子侄家产,这事情弄得整个赵家村的族人都抬不起头了。就算最后赵师爷家保住了家产,但是在这村子里也住不得了,再加上他娘这一撞真的是拼命的,没有几天就去了,赵师爷索性就把田地都卖了,在父母坟前结庐而居,守完孝,从此就离开了家乡,再也没有回去过。

他18岁那年离开家乡,立马就去参加了县试,因为他大小也算是当地名人,到是有不少同情他的人为他作保,让他顺利参加了科举,不过一年就顺利的成为了秀才,消息传到老家,不是没有族人后悔当年做事做的太绝的,但是这时候,赵师爷已经再也不会回家乡了。

之后他靠着给人抄书,为大户人家孩子开蒙,一点点的积攒银钱,准备乡试,直到26岁,这才顺利成了举人,就在那次乡试中,他又一次遇到了当年的那个知县,那是这个知县已经是知府了,看到当年那个少年如今成了一名举子很是欢喜,再得知他如此年纪,居然还没有娶亲,边将寄居家中同样父母双亡,又因接连守孝错过杏期,已然19岁的外甥女嫁给了他,还配送了一套嫁妆,帮着他们建立了自己的家。

第二年还帮着赵师爷去参加会试,可惜落榜了,这以后,赵师爷便放下了科举的事情,一心开始学习刑名,钱粮师爷的差事,想着靠自己养家,甚至拒绝了那知府大人让他再考的美意。

他对着自己的妻子说道:他是个男子,若是只有一人,那一路向上,颠簸而行也没有什么,但是如今已经成家,那自然是要以养家为上的。难不成还要靠着妻子的嫁妆,娘家的资助过日子不成?再说这知府大人已经帮了他们很多了,他也考过一次会试了,已经知足了,就现在这样,他欠下的人情,已经还都还不清了,不敢再欠,生怕耗尽了亲戚长辈的情分。

至此他就开始了他的师爷生涯。常年在县衙,府衙打转,也曾跟着东翁走过不少的地界,也算的上是见识广阔,学问深厚的。到了邢大老爷找到他的那一年,他的东翁正好告老,他呢!也正在县里自己家修养,顺带看顾自己的长子的学业,毕竟他长子今年已经18了,已经是个秀才了,马上就要参加乡试了。想着等儿子的事情告一段落再说。

邢大老爷来的时候,他真的是看不上啊!这什么书院啊!说白了就是个私塾而已,还是个新开的,怕不是仗着他有个在京城当官的弟弟就异想天开吧!再说了他当了这么些年的师爷,也是很有些名声的,月俸可是高的很,一年一百五十两那是随便拿,虽然因为工作流动性比较强,几乎每三年换一个地方,没有置办下什么产业,可是存款还是不少的,你这书院的先生能有多少束脩?你没发烧吧!

可是人家邢大老爷来了个三顾茅庐的戏码,还声称这山长也让赵师爷来当,这才让他吃了一惊,要知道这可是邢氏书院,摆明了是家族以后要传承的书院,却让他一个外人来当山长,那可是从来听说过的,那岂不是把那些以后有可能考出来的未来老爷们白送给自己当人脉吗?这可真不是一般人能干得出来的事情啊!赵师爷也来了兴趣,立马好好的去打听了一下这邢家到底是什么人家。

等一圈问下来,甚至写了信询问了在京当官的同年什么的,这才突兀的发现,自己居然和这个邢老爷是同年的举人,那不用说,第二年的会试,肯定自己也是和邢老爷一同参考的,只是大家都没中而已。不然就是正宗的同年了。乖乖,就这么,居然拉扯上关系了?自己居然什么都不知道?这样说来,自己和邢家那还真是有缘呢!赵老爷乐了。

再多探听了一下这邢家的事情,知道了邢家一样是寒门出身,如今又在资助寒门学子,到时又多欣赏了几分,怪不得他们不担心这山长的名号给了别人呢!原来这是自有法子拢住了人心啊!好手段啊!不过是多花些银子,就能得到偌大的名声,还能办成了书院这样的大事,真是舍得下注啊!恩,看架势邢家如今也不缺银子,这家人家看来是有兴旺的架势了。

赵老爷兴致上来了,索性去邢家附近走了几圈,这一次走下来,他倒是又有了新的想法。

自己毕竟年纪不小了,这师爷的工作做得也越发的吃力了,东奔西走,总不停留,也不是个办法,这自己要真是在这书院当了山长,倒是也是个好差事,顺带还能在这附近置办些产业,也给孩子们多留些家底,还有女儿,如今也十三了,也是到了可以许配人家的时候了。自家也该安稳了,媳妇都已经有了身子了,自己可是要当祖父的人了呢!

这样一想,在邢大老爷再次上门的时候,这赵师爷就顺势答应了下来,把邢大老爷高兴坏了,关于赵师爷说的什么准备在他们村子定居,并想着置办田地的事情,他立马就说,把自家在村东面的一百亩价值600两的上等水田直接给赵家,算是赵老爷三年的束脩,那可是就代表了200两银子一年的俸禄啊!这居然还带是预支的?谁家的规矩?把赵师爷差点就吓得喷茶了,这可是南边几个大书院请名师的束脩价格了,还这样人没去,三年束脩就先给?这邢大老爷也太败家了吧?

可人家邢大老爷还嫌不足呢,愣是说,这邢家包他们家的一家老小吃住,有清雅的小院子扫榻以待,要是觉得住的不是自己的房子不舒服,那好,东面正好还有一块荒地,不大,正好五六亩,不值几个钱,一并送他,足够赵家自己建一个小三进的宅子。他可以帮着找人建房子。绝对的服务周到,物美价廉。要是赵家还要买地买田,办理户籍等等什么的,也可以一并帮着做好,千万别客气。

这下赵师爷是真笑了,还是属于那种满含深意的笑!无限欢娱的笑!只觉得这邢家人真是不错啊!人傻钱多?不是,那是人家大气,知道不!大气!这长远投资做的熟练啊!自己不就是心动了?真是会为人着想啊!这体贴的,自己要是不去,还真是觉得对不起人家,也对不起自己啊!这样的人家必然是得人心的,以后也必然昌盛啊!去!为什么不去?说不得自家儿子还能沾光呢!

于是乎,邢家书院终于有了懂行的,有本事的人接手了,这速度更上一层楼啊!至于赵师爷,啊,不是,赵山长,一到邢家,立马就被他们家那个书斋吸引了,就是他儿子也被迷住了,直呼,来的值!

至于住处?啊,那不是人家房子正等着明年开建吗!这就借住邢家了!反正那小院子好几个都空着呢!不就是准备给先生们住的吗!这也是应有之意不是!

37邢忠亲事

除了这书院的事情,不到三月,邢家老宅又来了一封信,这一次是关于邢忠的婚事的,说来,邢忠比邢德全大了一岁多,将近两岁,如今已然是18岁了,若不是为了这科举的事情,那是早就定亲了的。好在这样的情况,这在江南倒是也有不少人是这样的,不算突兀。

这次邢忠顺利的考中了秀才,让邢大老爷扬眉吐气,自然这个时候就要开始就想着让儿子娶媳妇的大事了,至于什么举人?那啥,不是邢老爷说了吗,让孩子们缓一缓,这样的年纪不说靠乡试有些费劲,就是真的有了本事,也要多藏拙些,他们家毕竟不是什么世家大户,没有多少的根基,若是太打眼了,那才是祸事,木秀于林,风必吹之,这个道理还是很实用的。

既然这考举人不急,那自然是娶妻成家要紧了,正好这不是赵师爷来了吗,邢家大太太一眼就看上了那个赵家的女儿,秀气,大方,稳重,女红什么的都是出众的,再加上这赵家的太太好歹也是官宦人家出身,是在舅舅家长出嫁的,那可是在四品的位置上致仕的老大人,虽然已经故去了,可是还有几个已然是六七品官员的表兄弟呢!无论是底气,家教,那都是一等一的合适啊!就是以后邢忠要是做了官,这也能做一个合格的当家主母的。

再加上赵山长,还有那个赵秀才,书香门第啊!和自家真是门当户对的很呢!邢大太太把自己的想法和邢大老爷一说,夫妻两个立马就统一了目标,有了这样的人选,邢大老爷对着赵山长更是客气了,嘘寒问暖的,弄得赵山长背心有点发寒,还以为出了什么大事呢!

等到邢大太太正式向着赵太太露了口风,这才恍然大悟,一时间哭笑不得起来,好家伙,这为了娶个儿媳妇,这姿态做的,太让人寒毛耸立了。不过还真是挺合适的。不说这邢忠本性老实,忠厚,是个好孩子,也有了功名,以后还有书院可以继承这一点,单单是这两家如今如此的近,就已经可以考虑了,这不管怎么说,嫁在眼前,自己总能放心些不是?就是回娘家,那也不过是几步路的事情,更别说自己还是书院的山长,这邢家往来的更是勤快,见女儿也容易些。

至于门第!邢家如今说是书香人家也是可以的,有个家主的弟弟在京做着五品官职,堂兄弟两个都是秀才,至于家业,就眼前的上等良田,似乎就不下十来倾。说是千亩良田估计也是有的。这可是真正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家底啊!女儿以后也不用吃苦受罪了不是。

唯一不好的一点就是,这邢忠是家里的独苗,而京城那边,听说也只有一个儿子,其余的事三个女儿,赵老爷有些担心,这是不是邢家子嗣不旺的,要是这以后子嗣单薄,会不会牵连到女儿头上。

有了这样的疑问,这开口问的自然是赵家的太太,两个内宅妇人说话,也好开口不是,这样的子嗣大事,若是男人开口,那可就是没有了缓转的余地了。

也好在是赵家太太问了,这事还真是邢家大太太的心中大痛。神情略带点恍惚的愣了好一会儿,这才缓缓的说道:

“关系到孩子的大事,我也不好瞒你们,这事情说来也是早年的祸事了,当年生了忠儿,我身子有些受损,大夫说,怕是再难有孕了,再加上忠儿当时身子不是太好,到了三岁多,还走路不稳当,我们生怕养不活,为了子嗣计,老爷纳了一个妾室,想着给忠儿填几个弟妹,她也是个易于生养的,不过是一两年,便有了身孕,这时,偏巧我也又一次有了身子,老爷一时间大喜,只觉得这老天保佑,却不想,那妾室是个心大狠毒的,竟是对着我和忠儿下了毒手,虽然我还有忠儿都平安了,可是肚子里的孩子却没有保住,并且彻底的毁了我的身子,老爷大怒,便决定等她生下孩子,便卖了去,她慌了,哭求的时候跪的重了,最后那孩子也没有保住。”

说道这里,邢大太太似乎是有些回神了,擦了擦眼泪,继续说道:

“这以后,老爷再不提纳妾的事情,只一心教养忠儿,还带着忠儿去了京城,由二叔请了当时刚辞官的太医院的太医给调养了一年,这才把忠儿的身子给拾掇好了,在没有以前羸弱的样子。老爷说了,咱们家本就不是什么了不得人家,有了儿子送终,有了香火承继已经是福分了,再不敢奢求什么,就是忠儿,这命几乎都是捡来的,以后只要平安就好,不求什么了。若是娶了儿媳妇,有了我们自己的教训,也不会给儿子房里塞人。只要他们夫妻和顺就好。便是以后没有儿子,那不是还有京城二叔家里吗,便是过继也不是不可以。”

说道这里,赵家太太已经是震惊的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她是真的没有想到,这邢家这样的人家,居然也会出现哪些高门大户人家才会出现的后宅阴私,也没有想到,这还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事情,弄得邢家这一房的人对于妾室,姨娘戒备到了这样的地步。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这样对于自家的女儿那是一百万个有利啊!就是以后这邢忠要是做官了,自家女儿那也是稳稳当当的,不怕有人威胁到她的地位,以后的外孙子也稳妥了。

想到这些,赵太太立马拉着邢大太太的手,说道:

“真真是个伤心事啊!哎,都是些不知足的人做的孽呢!不过你也是有福的,你看看,这虽然是只有一个,可是这一个,又是中了秀才,又是这样的孝顺懂事,岂不是比其他人家好几个都强些?连老爷都说了,那是个好孩子,再稳稳的学上几年,举人那是一定的,我看着也是稳妥的,你且等着享福吧,怕是有诰命等着你呢!”

这样的夸奖,不用说,那就是满意了,觉得这婚事能成了,就等着邢家请媒人了。邢大太太立马欢喜了。开始一叠声的夸赞赵家的姑娘如何如何的好了。两个女人那是心照不宣了。

等正式请了媒人,定了婚约,这才写信,去告诉了邢老爷,不说邢老爷看了信,怎么样的满意这侄子的婚事,又联想到自己儿子身上,那邢德全却是愣了好一会儿才回神。

邢忠的妻子人选变了,真的变了,原本那一个是个秀才的女儿,家境也不好,虽然人也不错,却少了些大户人家的大气,显得有些缩手缩脚,也不是个会打理家业的。他们带着邢岫烟进京投靠邢夫人的时候,他是见过的。

如今想来,那一世,邢忠娶亲的时候,自家父亲已经过世了,家业也被田家骗走了,大伯接连听到两回这样的噩耗,吐了血,身子毁了,再加上,家里没有了官员,税负什么都上去了,还有些眼馋邢家家产的泼皮无懒,看着邢家没有了依仗,上门寻事的,下套的,等等,没有多久,这老家的家业就缩水了一多半,守完自家父亲的孝,没有多久,大伯又过世了,堂哥又要继续守孝,等到成亲,已经是19岁了,能娶到一个秀才的女儿已经是不错的选择了,还能求什么?

邢德全吐了一口浊气,心里暗暗的想着:这一次,有一个这样的妻子,也许,堂哥的未来也是不一样呢。也许会不止邢岫烟一个女儿了呢!也许老家那一支在堂哥的手上也能枝繁叶茂了呢!

重来一回,真好!

38薛家上京

京城关于王家的一系列事件因为过年,元宵,二月二赛龙舟等等节日的喧嚣有了一些低迷的迹象,那个在贾府住着,已经关在房间里不准出来的王氏到底怎么处理,到现在也没有一个说法,大家似乎也没有了看戏的热情。不过这一切邢老爷是一点都不担心的,因为他已经得到了一个可靠的消息,那就是薛家进京了,虽然到底是为了什么到现在也不知道,不过这可难不倒我们邢老爷。

来来来,让我们邢老爷给你们分析一下好了,当然这里头还有一个听众家参与者,那就是邢德全童鞋,谁让我们邢老爷这是抱着教育儿子的幌子在八卦呢!

“薛家大老爷和这王氏成亲已经五六年了,到现在都没有孩子,恩,虽然为了这大姑娘和二姑娘分开成亲,他们比贾家那个晚了一年,可是儿子,你看这贾家那个已经一儿一女,那个薛家的呢!连个消息都没有,大家规矩,这嫡妻没有生产之前,这妾室是不能生产的,就怕出了庶长子,家宅不和,兄弟萧墙,原本估计他们也还有耐心,准备多等几年,可是现在呢!出了这样的事情,再加上这贾家大房的遭遇,你说这薛家的人能不多想?”

邢老爷的眼睛眯着,嘴角带着一丝的嘲讽,还有幸灾乐祸的味道,他可是等着呢。等着薛家来了以后事情再一次扩大,事情越大,对于邢家就是越有利啊!哈哈,这王氏完蛋了,那自家的女儿嫁进去才能受到重视不是,顺带自家也能有所得不是?

他可是盘算好了,你看啊!这次自己已经是五品了对吧!这可是多方努力的结果,有上次自家倒霉的让田家算计,大夫误诊等等倒霉事赢得的同情分,外带和贾家商量着联姻得到的勋贵们的认同,加上自家新太太公里出身,得到的其他隐形分,总之就是这样才上了这么一级的。

至于在往上,也是有机会的,你看,那些将军们,勋贵们不是都去边关了么,傻子也知道啊!能让人镀金去,就说明这里头胜利的把握有多大,要是这次边关那边在有些好消息,大家分功劳的时候,只要这些勋贵稍微提上那么一两句自己的功劳,或者是苦劳,那么自己就可以升到从四品了,这一点自信他还是有的。那可就是一下子成了堂上官了!正经的朝官啊!恩,如今他有空的话真该多想想,到时候那个位置合适了。兵部估计是呆不住了啊!外放?哎!升官也为难人啊!人家还是很喜欢兵部的,这么多年也有感情不是!

为了这样的美好,自己怎么可能不用心?就是为了儿子!也要努力啊!

邢老爷想到儿子,忍不住就转了头,看了看正在思索的儿子,那一脸的老实样啊,不用看第二眼,就知道是个老实人的样啊!不由又叹了口气。

这儿子怎么就不像我呢!这样的老实,实在不像是我的儿子啊!难不成这儿子像他大伯?要命了,这样一想,儿子,侄子好像还真是都像是大哥的性子,这可怎么好,自己岂不是要操心死!没有一日能轻省了。

就在邢老爷胡思乱想的时候,那边邢德全已经有了心思了,这薛家来京,邢老爷的意思,这是为了找大夫来的?好像那啥,江南的大夫也是很不错的好吧,这用得着往京城来?那么这来京城的目的自然也就不简单了,想来是另有打算的,再说了这请一个具有公信力的大夫,不用问必然是太医,这样的话,光凭着薛家是请不了的,这样一来,估计就是王家出面了。那是不是说这薛家和王家有什么默契?或者有了新的想法?

别以为老实人不会想事情,人家邢德全其实还是很明白的,这一想,立马就明白了邢老爷的意思了。摆明了就是要推波助澜嘛!至于其他的?不好意思,如今邢家已经和贾家有了联姻的事情了,这再出面就不怎么好了,有插手气亲戚家内务的嫌疑啊!还是看戏比较好啊!

邢德全想明白了这些,把话在嘴里滚了三圈,然后对着邢老爷说道:

“父亲,照您这样说,只怕他们是来找太医的了,可是,江南没有大夫吗?京城的太医也不是个个都擅长这些的啊!他们能找到合适的?就薛家那门第,还没有我们家好呢!能成吗?”

知道是一回事,说不说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在自家老爹面前,其实还是笨一点占便宜啊!太聪明了,你看大姐,就知道是什么下场了。邢德全给自己定位还是很清楚的。眨巴这眼睛,一脸的孺慕的样子,看的邢老爷心里很是妥帖,对于儿子的信任和崇拜,这感觉还是很不错的。

“傻小子哎,这薛家好歹也是开国功臣之后,家里还有个老人在呢!面子会有的,就是没有,还有王家帮衬着把脸面撑起来呢。乖儿,以后这些比不得咱们家的话可不能在外头说了。咱们毕竟是没有什么底蕴的寒门出身,凡是小心谨慎些才是正紧。”

邢老爷温和的话语,慈善的表情,邢德全也觉得很是暖心,这辈子他真的是很赚了,最起码这对自己最好的父亲活着,这就是老天爷给他最大的福分。

另一边,薛家大老爷带着媳妇正在船上,一路向着京城进发,不同于薛大老爷的波澜不惊的态度,薛太太这一路上怎么都有些心神不定。对着身边的嬷嬷说道:

“老爷也真是的,何必一定要去?出了这样的事情,再见岂不是尴尬,何必呢!这事情都过去这么多年了,再提起也没有什么意义,再说了,我如今过的也是不错的,老爷也是体贴人的。咱们过好了自己的日子不就是了,那里有这么多的帐好算。”

这一副不争气的样子,看的嬷嬷都想要叹气了好不容易稳了心神,嬷嬷想了想,便把自己的猜测和薛太太说了:

“太太,老奴说句不好听的,这老爷可都是为了你啊!你这样,不是伤了老爷的心吗?老爷一心为你出头,哪怕是得个公道,一句道歉,也是老爷对您的心意不是!再说了这次来,不单单是为了当年的事情,更多的却是为了你的身子,您这都出嫁多少年了,看看那位,儿女双全的,您呢!膝下尤空,您想,老爷能不多想?再加上这次的事情弄得这么大,什么事情不可能发生?太太,您且安心,就听着老爷的吩咐不就是了?女子从来都是以夫为天,您只要凡是听老爷的,就没有人能说出您一个不是来。”

薛太太是真没有想到这到京城还有这样的理由,一下子也发傻了,愣愣的坐在那里,两眼有些发直,看的嬷嬷忙抚胸口,帮着她顺气。好一会儿才看到那薛太太眼珠子动了动,一脸的悲痛,眼泪也不知不觉的往下掉。

她是老实,是软弱,是耳根子软,但是这不是代表她傻,这是不愿去想那些不干净的龌蹉事罢了,如今再一听,还有什么不明白,她突然发现自己真的是除了叹息,没有别的话好说了,嘴里真的是直发苦啊!这都是什么命啊!自己,自己上辈子造了什么孽,怎么就有了这样的姐妹呢!罢了罢了,反正自己也不是个会拿主意的人,就听嬷嬷的,凡是都挺老爷的就是了,何必自己为难自己!

39医

薛家好歹也是四大家族的人,当年的开国功臣,啊!资助了太祖打仗的钱粮也算是大功劳不是!那个虽然因为是个商人,最后只有一个紫薇舍人的名号爵位,好像是低了些,不过好歹也是有过爵位了,也算是大家族,在京城,也是有自己的老宅的,这是身份问题,是原则问题,地点也是很关键的,就在一大群的勋贵功臣人家扎堆的最外围,也算是不错的位置了,是属于有钱也难买的地界。

薛家到了京城,第一个去拜访的自然就是王家了,怎么也是太太娘家不是,这上门拜访也是应有之意,再说了这次还有用到王家的地方呢,这一次可是双方的再次合作啊!积极点也是应该的。至于贾家?不好意思,这时候似乎有些不怎么方便呢!怎么说这事情不是还没有弄清楚吗!这时候也不是表态的好时候啊!

于是贾家老太后一样的史太君郁闷了,眼珠子一个劲的往王氏被关的小院撇,恨不得那眼刀子把她捅上三千六百刀,这是什么败家媳妇啊!这是把亲戚都给得罪光了呢!至于如今因为皇家的训斥,御史的折子,礼部上门改建府邸规制,各家盯着议论长幼有序,而逼得族老上门,让老太太不得不妥协,将两个儿子住所换回来,顺利回到正堂居住的老大一家子,她也不满意,心里更是不忿的很。自己好不容易把这大房放到了边上,让二房住了正房,保持了府内权利的平衡,让自己过得痛快点,就因为这个女人,一下子把所有的事情都弄砸了,就是自己也遭到了训斥,自己这一大把年纪,头一回这么丢人,还是丢脸丢的满京城都知道了,真是没脸啊!如今连以前的那些个老姐妹,老亲那里自己都没脸上门说话了。

老太太越想心里越是难受,对着王氏越是看不顺眼,心里也迅速的计较起了贾家的利益得失,王家也好,薛家也好,原本都是王氏的依仗,如今,这两家已经是摆明了要放弃这个女人了,自己好像也没有必要硬拉扯她,最自己真是没有好处啊!那样的名声,自己要是表示出对她的怜惜同情,人家会不会以为当初那个谋害大房子嗣,害的老大媳妇去世有自己的手笔?

说实在的,她是不喜欢老大家的,不是什么利益冲突,那个儿媳妇其实也算是孝顺,可就是看不顺眼,关键问题就是那是个书香人家的闺女,还是个京城有名的大家闺秀,把自己这个武将出身的婆婆衬的有些粗俗了,自己自然不舒服不是!再加上这还有上一代婆婆的意思,是她婆婆定的亲,婆婆的私房也都让老大家得了大半去,自己多少有些不忿,这才是婆媳相处不好的缘故。再加上想着多偏疼些小儿子,这才扶起了老二家的,让她们对上,自己好坐收渔翁之利,在这个家里继续保持威信。

可真的要说有多恨?也不可能,好歹是给自己生了孙子的,还是这家里的长孙,怎么可能多为难?更不用说什么下毒手了!自己就是再疯魔,也做不到这个地步不是!下个绊子,让她难受一下已经是很到位,很爽快了,自己没那么不着调啊!

想到这些,老太太心里多少已经有了主意了,怎么也是贾家的利益更重要不是,这个王氏真是留不得了。哎,自家好像也可以算是受害人是不是!这都死了一个儿媳妇了,可以说是这几家里损失最惨重的了,怎么也要表示一下不是!至于当初张家的事情,啊,自己也是有道理的,不管怎么样,这贾家的名声也是要紧的,所以当初自己才会这样做啊!这都是有理可循的,自己还是个很明智的当家老太太呢!

至于那个贾珍帮着选下的那个邢家,老太太表示还是满意的,首先这身份上,一个五品官员的女儿,那是正正好好啊!不上不下的,自己正好拿捏,再加上还有这个女人生母的把柄,自己这次应该能得上一个听话的儿媳妇了。至于那个宫里出来的继室,听说也不是什么要紧的宫殿里出来的,估计没有什么大背景,也没有太多的后台,最多就是规矩好些,这样的人自己是看不上的,不过也是说得上话的。也是恰到好处啊!这门亲事,贾珍还真是选的得当得很。说出去也是有些脸面的,虽然和当初的老大家的差的不是一点两点,可是这不是继室吗!说是为了两个没了娘的孩子着想,选这样的人也是说得过去的呢!这京城里估计说自己偏心的也能少些了。

当然,这现在最要紧的事这王氏的事情要早点了结了才是,原本想着把事情拖一拖,说不得能缓转些,可是这个不省心的,头一次是老大家的事情,弄得整个朝堂震动,全家遭殃,第二回是一下子牵连到了好几家亲家,再拖下去,还不定要变成什么样呢!这薛家上京,听说是请太医的,难不成这里头还有王氏的手脚?不会连嫁出去的姐妹都不放过吧!真要是这样,这女人手也太长了!

老太太背心也不禁一寒,再想想平时看到的王氏那张老实,木讷,菩萨样的慈悲嘴脸,怎么想怎么违和诡异,不知怎么的,又想到了自家的女儿,好像当初自家女儿和她也不怎么对付,不知道这里头是不是也会有她的影子!

想到这些,老太太更加不安了起来,可是一时间有没有什么有头,这女婿如今正是守孝的时候,正在苏州老家呢!这还真是不方便啊!要不这样,先看看这薛家的情况,这要是真是有了这女人的手脚,那自己怎么也要给女儿女婿想法子看看,可不能害了自家滴滴亲的宝贝闺女啊!

有了这样的想法,老太太立马就有了行动了,别的倒是没有什么,只是让人给王家去了一个帖子,表示若是他们家要请太医的话,贾家有几个关系不错的可以介绍一下。别的是什么都没有说。

这样的人家做事,那是典型的说话听音,这是表示,自家和他们是利益一致的,必然是会配合他们的,至于这结果,自然也是要几方共同得利才是。也就是隐晦的说明了贾家的态度,那就是牺牲王氏一个,幸福大家伙。

王子胜虽然老实,可是好歹也是当家人,一看这帖子,有什么不明白的,立马就对贾家的意图明了了。对着自家太太说道:

“看看,这贾家的老太太这一回是真的下狠手了,是想把贾家也撇开了去。哎,虽然大家都知道,这老太太偏心二房,所以这二妹才能在贾家得了势,可是,哎,这时候,我们也怨不得贾家,我们自己不也想着怎么脱身吗!贾家也是啊!再说这贾家的先大太太可是个冤屈的,咱们还真不好让贾家背了这不好的名声。”

杨氏听了也点了点头,知道丈夫这是对于贾家这次的作为表示了理解,不过人总是这样,好些事情自己可以做,别人做却总是有些看不过眼的。于是随口说道:

“老爷,不是我说,这别的说二妹不是我都觉得妥当,唯有这贾家大房的事情,我这里倒是有别的看法,说白了,若不是这老太太自己一心打压大房,这二妹会有这样的心思?大房可是承了爵位的,若不是老太太暗示,这二房能够到这爵位的边?怕是这事情里多少有这老太太的挑唆呢!一个拿着儿子儿媳妇当戏子耍弄的,又能有什么好?在看看前些日子这贾家长幼不分的事情,这样的事情,难不成还是二妹那么一个二房媳妇做的出来的?”

见自家媳妇说的有理,王子胜也是一脸的沉思,然后又叹了一声,说道:

“算了,说这些做什么,总之,这一次,我们家是家门不幸啊!太医的事情就这样吧!早些办妥了也好安生些日子。”

“是,老爷。对了,老爷,这次趁着机会,让老二家的也瞧瞧吧!索性家里都查查,怎么家里这子嗣就是不旺呢!”

“也好,老二不在,你这个做大嫂的,对着弟妹多上些心也是好的。”

好心啊!总是有好报的,杨氏不过是随口一句话,却一下子让史氏自此对着这个大嫂那是感恩戴德啊!这王家一次全家集体健康体检查出来的问题若干,直接影响了王家下一代人员的数量问题啊!

40王氏落幕

在这王家,贾家,薛家,三家都已经确认了下一步的步骤,统一了思路,抱着求同存异的方针,谨慎处理王氏事件的时候,另一边贾家的二太太这个时候正看着自己的儿子泪流满面。

“娘,怎么办?怎么办?学里的兄弟侄儿们一个个都不理我了,就是大伯家的瑚大哥哥他们也见了儿子就躲,儿子做错什么了,他们为什么不喜欢我。为什么啊!儿子真的什么都没有做啊!儿子很乖的,很听话,可是老祖宗也不理我,父亲也不见我,儿子,儿子好怕,好怕啊!”

七岁的贾珠依然是纯洁的小包子一个,他被王氏保护的很好,几乎看不到任何的阴暗面,干净的长大,再加上祖母的偏爱,他一直都是幸福的孩子,可是最近却越来越不对了,他走出去总会有人对着他指指点点,就是家中的兄弟也不再和他说话玩耍了,下人们也躲着他说咬耳朵的话,他真的不知道这一切的变化是怎么了,又代表了什么,但是这不妨碍小兽独有的直觉,他知道自己被所有人排挤了,他本能的感受到了害怕,可是他想要寻得的温暖却是如此的不易,原本疼爱他的祖母总是不见他,父亲总是在书房,也不见他,妹妹还小,没法说话,所以他只好偷偷的来找母亲。

是的,偷偷的,因为他的母亲被关了起来,大家都不让母亲出来,也不让他见,他隐约知道似乎是母亲做了什么大家都不喜欢的事情才会这样的,可是他总以为过阵子就好,只是这一次好像时间有点长而已。

虽然有点自欺欺人的味道,但是对于这样一个孩子来说,这样的理解已经是他的极限了,毕竟没有什么人真的会对他说起他母亲到底做了什么事情。

而王氏呢!看着自己的宝贝儿子如今这哭泣的样子,心就像是被刀割一样的疼,差点没有咬碎了银牙。一把搂过了儿子,放声大哭,喊道:

“我的儿啊!娘的心肝啊!他们怎么舍得,怎么舍得这么对你啊!儿啊!都是娘的不是,拖累你了,是娘没用啊!”

这一哭,哭的门口看门的婆子都想要翻白眼了,这什么叫没用啊!你都把贾家,娘家都害成这样了,还说没用,这要是没用,那要是有用,这折腾成什么样子啊!说起来这珠大爷是可怜了些,不过这还不是你自己做的孽,这牵连到了自家儿子头上?说到底这还是报应啊!阿弥陀佛,以后自己也要注意了,要守本分啊!看看这二太太,就是最好的例子了,算计人总有一天被揭穿的,这都好些年的事情不也都翻出来了吗!可见真的是苍天有眼啊!

瞧瞧,这王氏对于贾家的教育意义还是很大的,无形中,这贾家的下人那是规矩了好些,嚼舌根的也少了几分。

王氏搂着儿子,她心里多少是有些悔意的,要不是自己当初事情做得太绝,做得猖狂了些,这大房的张氏没死的话,说不得这就没有了后来这么多的波折了,想来想去,自己似乎就是从哪个时候起像是霉星高照一样,什么都不顺啊!难不成这是因为这一次牵涉到了人命的关系?难不成这世上真的有什么阴司报应的事情?

这个时候的王氏说白了不过是个二十才出头的女子,手上沾染的阴私什么的还少了些,最多不过是给姨娘喝些避子汤,最多处理了几个爬床的丫头,还没有上一世后来的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更没有什么放债啊,帮人了结官司之类的事情,就是侵吞贾家的公中银钱,也不过是刚开始,还没有多少的胆子,心里多少对于自己做的事情还是有些心虚的。

如今再看看自家儿子受的委屈,心里更是害怕,只觉得这是上天报应到了自己儿子身上了。心中一阵的慌乱,突然又想到了老太太和贾政,心里又是一阵的愤恨。

老太太,老太太,那就是吃人不吐骨头的,要不是她,自己怎么会直接和大房顶上了?虽然自己是喜欢掌家的权利,可是作为次子媳妇,她也是一开始就知道自家是要分家的,要不是让她看到了取而代之的希望,她怎么会出手?

至于贾政,她更是不肖一顾,不过是个假仁假义的伪君子罢了,若真是个好的,当初怎么会那样亟不可待的住到正堂去?若不是自私到了极点,也奢望着那爵位,怎么会对自己的所谓不闻不问,不过是装糊涂而已,当自己不知道吗?这母子二人不过是把自己当了刀了,也是自己蠢笨,居然还想着为他着想,可现在呢,他连自己的儿子也不知道庇护了,只顾着自己的名声了。她真的是瞎了眼了,当初费尽心机,居然就选了这么个混账东西。

王氏突然觉得自己这一生失败的透顶,真是千番算计,转眼成空,带累了孩子,她知道,这一次估计自己是没有什么好了,娘家估计也不会帮忙了,从上次送信,娘家没有回信她就明白了,自己估计是被娘家人放弃了,没有了娘家的支持和撑腰,以后自己的命运不外乎就是被休,或者直接送祠堂什么的,这些她都已经想到了,若光是她自己,她倒是也不怕,可是她还有孩子,以后自己的这一双儿女该怎么办?怎么办?儿子科举,女儿嫁人,岂不是都要受到牵连?

不,怎么也不能让他们把罪名都按到自己头上,这样,自己的儿女这一辈子都翻不了身了,一定有法子的,一定有的。王氏看着自己怀里已经哭红了眼睛的儿子,想着还不会走路的女儿,心里一阵的发狠,自己一定能想出一个好法子的,怎么也要保住了这几个孩子。一定要保住,那是自己的命啊!

好好的安慰了儿子几句,有安排了自己陪房去照看儿子女儿,王氏在房间里好好的思量了一整天,终于她想到了一个法子,一个不是法子的法子。

第二天,当丫头敲门准备送水的时候才发现,这二太太已经吞金而亡了,这一下可是震惊了整个贾家,就是王家和薛家听了消息也是一愣。转眼大家都明白了王氏的用意,她这是用自己的命来了结这一切,顺带给自己的儿女留下了一条生路。保全了儿女的名声。也同时向所有人表达了一个信息,那就是,人死债消。

王氏不识字,但是她账册还是会看,会理的,她把自己所有的嫁妆,私房都整理干净,封存好了,并写下了单子,这个不用她交代,大家也知道这是留给她的子女的,大家这个时候都是处在风口浪尖上,自然是不会有人动这些东西的。最要紧的事这样一来,贾政心里多少有些感念这夫妻情谊,怎么也会对这失母的孩子多几分关照,就是贾家的老太太恐怕也会继续偏疼自己的孩子了,她这是为贾珠,元春想到了所有的事情了。

便是京城听到这个消息的人无疑都是有些发愣,没有想到这样一个人人皆知的狠毒妇人,在这样的时候,居然也做了一件叫大家都忍不住要赞一声好的事情来,她这一下,怎么也能被大家说一句慈母了!

邢德全听到消息的时候正在书房读书,一听王氏自尽,吓得差点没把手里的书给扔了出去。他真是没有想到,这王氏居然会这么做,真的,这简直就不是王氏的风格啊!她不是应该死皮赖脸的吗?不是应该为了爵位,为了钱财,无所不用其极,无所顾忌,不怕撕破脸面的吗!这一次怎么就变了呢!

其实不是王氏变了,而是邢德全印象中的王氏,可以说是二三十年后的王氏,那个时候她的长子已逝,只留下遗腹子,还是个让她以为有克父命的,长女入宫,常年没有消息,次子被老太太把持,眼瞧着读书上进遥遥无期,连儿媳都不让她自己挑,她的人生已经看不到什么希望了,这样的情况下,不安,惶恐,对未来的不确定,让王氏已经有了一丝的疯狂,再加上这坏事做多了也没有看到什么报应,自然没有了什么顾忌。这才有了那样的王氏。

现在呢!王氏不过是出嫁不到十年的妇人,还有心爱的儿子女儿在身边,需要她保护,管家上,以前都是大房的事情,她接手没有多久,再加上出了这么些事情,弄得她没有了退路,眼瞧着就是青灯古佛一辈子,或者被休后孤苦无依带累儿女,她自然要选一条相对合算些的路。

常言说的好啊!一死百消,一了百了啊!她有什么理由不这么做?

不到两年,贾家连死两个儿媳妇,不说别的,但是贾家这名声!不管是贾家的老太太,还是贾珍贾敬父子,都觉得分外的头疼,虽说这次可以说是情有可原,可是还是太丢脸了啊!贾家的男人都不想出门了!

贾敬他深深的觉得自己真该早点去道观清修去,这凡尘俗世太费神了,自己脑仁子疼啊!这族长,真不是人做的,太折腾人了!简直就是让人折寿啊!不过,还不行,心里默念:为了孙子,一切为了孙子,等孙子出生自己在走,反正自己这个六七品的翰林官也没什么做头,有了孙子,自己就出家去,自己还能多活几年呢!要不是没事干,当初傻子才去考进士呢,果然是自找的。哎!六七年才升到六品,真不是人干的啊!自己有爵位,当初真是犯傻啊!对了这次把爵位索性也给了儿子,这才是真正的一身轻松呢!就这么干!

41人选

王氏死了,虽然这薛家太太确实被证实了身体有宫寒之证,就是林家那里,贾敏也证实了似乎服食过寒性的东西,导致了宫寒,生育上有些艰难,但是这一切都没有太多的证据说明就是王氏干的,大家这时候也没有心思去追根究底了,就是证实了王氏干的又能如何,人都没了,再多的计较也没用,反而显得自己咄咄逼人了,所以,两家不过是多找了几个善于妇科的大夫,多请了几次脉,准备着好好调理就是了。这样的病症如果没有发现,固然是麻烦的,但是真的知道了缘由,其实也过是多调理上些时间罢了,就是药材也不过是些温补的就行了,没有什么大的麻烦。最多一两年,说不得就能有孩子了,这点子时间大家还是耽搁的起的。

当然,不管怎么说,这几家的关系迅速的降温了倒是真的,就算知道和其他人没有太多的关系,但是人都是会迁怒的,不说别的,单单是只要一想起这里头的糟心事,就没有了什么好好亲近的念头。就是对着贾珠和贾元春,大家不约而同的都选择了忽视。能不迁怒到这两个孩子身上已经是他们大度了,别人也不会强求他们要多善良是不?

就是贾敏也忍不住对着贾家老太太有了些怨言,因为王氏,因为贾家闹出的笑话,她在官眷的圈子里也很丢脸的好不,如今在家上这身子的事情,更是觉得自己受了无妄之灾。好在她嫁人时间短,又加上林家正在守孝,这子嗣上不是问题,这才好些,不然自己还不知道要受多少委屈呢!要知道这林家老太太可是还在的,自己上头还有婆婆在呢!

王家呢,这些日子最烦的就是怎么修复各家的关系上了,这毕竟是王家的姑奶奶啊!这名声啊!这影响啊!就算是把事情都由王氏一个人背了,就算是王家自己也是被欺瞒的,受害的,可是这王氏姓王,那是怎么也改不了的。

为了这个王子胜和王子腾的信件那是往来的更加频繁了。商量了半天,最后得出结论,这薛家那里还好些,到底这薛家如今的太太还是王家的女儿,还有缓转的余地,这林家自家是暂时没法子了,人家正守孝呢!搭也搭不上啊!只有这个贾家是目前最要紧的了,别说这贾家和王家都在京城这一点,单是这还牵扯到了张家,史家,就够他们头疼了,再加上那两个没了娘的孩子,王子胜深切的觉得这一次速度一定要快啊!不然这裂痕可就补不上了。

男人一时间想不出办法不代表女人没有法子,王子腾的夫人这时候倒是难得的快刀斩乱麻的利索了一把,首先她回了娘家一次,注意,大家想到了没有,这王子腾的媳妇是姓史的,四大家族,相互联姻,这可是史家的姑娘啊!一定程度上也是代表了史家和王家的亲近的,由她出面真的是很合适的。史氏向娘家表示,下一代中必将王氏和史氏再一次联姻,用来换的了史家的支持。

张家?由王家,史家一起出动,帮着张家那个舅爷外放,到了一个很不错的地界当了官,算是补偿和赔罪。最大程度的表现出自家的诚意,算是把张家安抚住了,其实人家也看明白了,这王家出了这么一个狠人还真不是代表了王家的全体素质的,不然这薛家的那个王氏还真不会中招了。就算是为了还在贾家的两个外甥,他们也只能暂时歇菜了。

最后是贾家,当然也是张家顺梯子下来的关键,就是王家选了一个旁支的女子,小王氏,准备替代王氏,成为贾政的继室,不但能保证王家的外甥不被苛责,也能顺带维护两家的关系。

说起这个小王氏,哎呀,贾政有福了,这个未来的新夫人那是王氏旁支四房的女儿,还是个嫡女,那女子的老爹虽然没有爵位,不过人家和邢老爷一样,是靠着自己的本事考上的举人,后来靠着家族,做到了六品的官位,只是运气不好,能力也有限,后来就没有怎么升上去了,但是有了家族的支撑,这官做得倒是也稳当。唯一的不好就是,这人就这么一个女儿,子嗣上似乎有些不好。而这个女儿呢!如今不过是15岁,年纪小着呢!长得也不错,性子也温柔,最要紧的是,因为独女,有些个娇养,单纯天真了些,没有什么心机。

这样的人选,不用说,贾家的老太太是满意的,同样是王家出来的,自然不会委屈了自己的孙子孙女,再说了这两个新儿媳,一个是五品官员的女儿,但是寒门出身的官宦,底气弱,一个是六品官员的女儿,却是世家大族出身的,这岂不是又一次旗鼓相当?自己又能玩平衡了不是!真是太合适了。至于外头人怎么看,那不是这里头两个儿媳妇娘家还差着两级吗!还是有区别的,自己还是讲究人,老大的妻子还是高了一点的。

当然这老太太不知道的是,在王家贾家都觉得满意的时候,邢家却是阴云密布,邢老爷是什么人,那脑子转的有多快?老太太这人选一敲定,他就看出了老太太的心思了,气的不行。这老太婆,玩平衡玩到老子头上了,真不是个东西啊!

可是偏偏一时间这邢老爷还真是找不出什么法子黄了这差事,要知道这王家旁支还是不少的,就是没有了这个,还能选出另一个来,真是不稀奇呢!心里不舒服的邢老爷自然脸上也带了出来,让王氏看了正着,她是聪明人,不过是找人打听了一下,立马就知道了这里头的原委,笑嘻嘻的对着邢老爷说道:

“老爷这是做什么?不过是这样的小事,就愁成这样,这些本就不该是你们男人家琢磨的事情,你且放心,这事有我呢!”

那自信满满的一说,邢老爷眼睛都亮了,立马拉着王氏的手,说道:

“太太有法子?快说说,我这憋气的狠了,倒是忘了,咱们家还有你这个有见识的人呢!真是该死了!”

谁说老男人不会口花花的,听听,这邢老爷哄人的本是也是一流的吧!反正王氏听了很是欢喜,高高兴兴的给邢老爷出主意。

其实很简单,那就是这小王氏不是要嫁到贾家吗,那让人拐着弯提示他们王家,这上一个不怎么的,你们这一个总要好好注意吧!这独女嫁到国公府第怎么也要加强一下教养规矩什么的吧!只要他们觉得有必要,那必然是要请个上等人家出来的嬷嬷的,到时候岂不是有空子可钻了?

咱们也不用说什么,只要把这王氏在贾家做的那些针对大房的事情,都说成是贾家老太太为了府中大权,挑着两房媳妇争斗弄出来的就行。反正这都是事实,只要这都传到了那个小王氏的耳朵里,听进了心里,那以后这老太太想哟在利用这小王氏打擂台,可就难了,在单纯天真的人也不会心甘情愿当人家棋子的,要是让这小王氏的家里父母在认识一下这贾家老太太的手段,那可定是一百个不放心,到时候有的关照小王氏了。那老太太还能比的上这亲爹亲妈的话可信?只要他们把注意力都集中到了老太太身上,自家的大姑娘那日子自然好过多了不是?

“围魏救赵啊!秒啊!好家伙这后宅都用上三十六计了!”

邢老爷一脸的满意啊!看看这媳妇娶的,真是好啊!还能给自己出主意,想法子,真是和自己般配啊!邢老爷得瑟了!

42邢大姐大婚

虽然王氏过世了,不过这大伯没有给弟媳妇守孝一说,所以这邢家大姑娘还是照常在这一年的七月底上了花轿了。

要说这邢老爷和王氏对着这个女儿真的还是很够意思的,你看啊!这虽说是去做填房,可是为了这邢大姐脸上好看,那是直接备下了足足72抬满副的嫁妆啊!恩,那个,到底有多少是邢老爷装病巴拉来的,有哪个是从田家咬下来的,咱们就不说了啊!不过有几样那是绝对属于很实惠的。

比如说这二顷的庄子两个,六顷的庄子两个,就这已经是800亩良田了,再加上原本田氏嫁妆里的一个二顷,和邢家大伯添妆的二顷,正好凑满了1000亩地。这都比得上邢大老爷在老家的田产了。按照当时的计算方式,就是她什么都不管,这一年也能有一千多两的出息可以花用,绝对是很不错的私房啊!拿出去也是很能看的了。

再加上这京郊的一个铺子,通州的一处三进的房产,加上些书籍,江南的绸缎布匹,最新的首饰什么的,还有红木的家具,黄花梨,紫檀的摆件,屏风,一样样的,最惹人注目的是一架足工足料,复杂华丽的充满了江南大户人家风韵的三进的千工床,这可是京城都没有什么人见过的稀奇东西啊!简直就是艺术品啊!雕花描金,层层叠叠,就像是一个玲珑的小房子一样啊!当天看花了好些人的眼睛呢!

这嫁妆一出,虽然说好些东西不怎么珍贵,比不上前面的张氏,但是也算的上是不错的了,好些人对于邢家的家底有了新的认识啊!真不像是没什么底蕴的寒门出身啊!难道说这大家都弄错了?不会啊!至于贪污?老实说这邢老爷在兵部的风评真的还是不错的。

当然也有人说了,这里头有不少是原来那个田家的,一下子倒是让不少人释疑了,原来如此啊!这是把生母的嫁妆也算在里头了啊!这倒也有可能有这么多!这邢老爷也真是个硬气的,当初以为是说说呢!原来真的是个重信守诺的,看看,这闺女真是有福气啊!不说老爹,就是那个继母能让她把东西带出来,可见也是个贤惠宽宏大度的人啊!

不过是送嫁妆,就让邢家的名声又上升了一个台阶,邢德全作为送嫁的舅爷,忍不住心里雀跃,看看,这就是自家老爹的手段啊,无时无刻不在刷存在感,刷声望,刷名声啊!

当然这邢老爷对于自己闺女的性子他也是知道的,虽然说他已经在这场婚事中得到了足够的好处,不过邢老爷不是个能吃亏的,这不是刚被贾家老太太气着了吗!在加上这些嫁妆出去,要知道这压箱银子可是有5000两啊!邢老爷自然还是会肉疼的,这能买多少产业啊!掰着手指头算算,按照京郊4两银子一亩地,那可就是1250亩啊!25顷啊!邢老爷觉得心肝都有些疼,却又不得不出。毕竟这也是自家闺女的底气不是,只要想要这京城的规矩,婆家看了压箱银子,要添上最起码一半以上的数字给新人,就觉得有些舒坦了。

不过他可是邢老爷,不吃亏的邢老爷,这还是不够的,怎么也要挣回来啊!所以他直接和王氏商量了,把那个给大姑娘请的教养嬷嬷让她一并带走,好随时监督邢大姑娘的行为,争取做到在贾家不断地给老太太添堵,争取把贾家大房的孩子拢到邢家,争取给邢家更多的好处。

也正是因为了解女儿的性子,邢老爷很是认真的思考了这一次婚姻的长久性。并且在出嫁和邢家大姐好好的谈了谈,重点表示,不求邢大姐给娘家求什么好处,也不求她说什么好话,这些活都有人干了,她只要自顾自的过好日子,站住了那个大太太的位置就成。只要她不做什么犯法的,丢脸的,不堪的事情,娘家也会随时给她撑腰。绝对的互惠互利!

邢大姐得到了梦寐以求庞大的嫁妆,得到了想了很久的一品夫人的位置,也得到了教养嬷嬷的臂助和潜移默化的教导,她如今比起以前那是好了不是一点两点了,对于父亲说的这一切,也是很赞同的。再加上如今这家里真的很给她长脸,她可以预见,自己以后在豪门贵胄中走动的风光,立马很是乖巧的点头,表示会听从父亲的教导。

至于未来的孩子,爵位,老实说,这个时候她还没有想那么多,就像前面说过的,如果是只有一个嫡子,估计就是邢夫人不想,这邢老爷估计也会想着动手了,他可不是吃素的。可是这是两个,那就不一样了!要是两个都出事,那才是惹祸上身呢!一个不好,又是一个王氏的结果,他们都不想啊!这都有了前例了,人家也会小心不是!没有把握的事情,邢老爷也是不肖去做的。

哗啦啦的说了一堆,反正这一次的婚事除了当天,贾家老太太脸色有些不好看的往邢家出来的这位新大太太箱子里添了3000两银子以外,大家感觉都不错。首先贾赦很满意,这个新太太家底不错,比自己想的好,显然是得到娘家看中的。自己很满意,因为这也代表了岳家对自己的看中。贾瑚,贾琏很满意,因为送嫁的邢德全居然还带着给他们兄弟的小礼物,显然这个新舅舅也是个好人。恩,老实人的脸真的很是占便宜啊!族老们也很满意,虽然是填房继室,但是显然也是很上得了台面的人家,这一点从那个舅爷,从那些嫁妆,那些陪房,那两个嬷嬷身上就能看出好歹了,是个规矩的人家啊!听说如今这当家主母是从宫里出来的?怪不得啊!好教养,好规矩啊!

至于其他人?那些来参加婚礼的都是各家老亲了,都是有眼睛的,当然也看到了贾家老太太那一瞬间的变色,立马就明白了少许,不用说,这亲家的实力超过了这老太太的想象了。

有几个本来对与这个近一两年风评很不好的贾家老太君不怎么感冒的忍不住心里就有些鄙夷了,看看,这做派,难不成她到了这个时候,还想着怎么打压儿子媳妇不成?如今可是重拾贾家门风才是大事呢!这儿媳妇家越是有实力,不是越该高兴,自家有了新的助力吗?

这老太太还是侯门嫡女出身呢!这眼皮子可真是够浅的,怪不得这老国公一走,这贾家就总是出些个丑事,真是家门不幸啊!有这么一个不着调的,怪不得这两个老爷都没有什么出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