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原本情绪略显低沉,听了林海的话复又笑着问道:“哦,是何喜事?”

林海开心的笑道:“敏妹有身子了,今天才诊出来。今日真是双喜临门,大哥,你若是政务不忙,就在江南多住些日子吧。”

康熙听了果然笑道:“真是大喜,如海,恭喜你!我此番下江南,原也没定下日子回去,京里有太子监国,索额图辅佐着,倒也能放心。小玉儿的出生我错过了,这回定要在江南住上一年,看着你的孩子出生才行。”

林海笑道:“那自然最好。”

康熙笑道:“如海,行宫里没甚意思,我想着在你家里多住些日子。”

林海拱手道:“求之不得。”

康熙哈哈大笑,拍着林海的肩道:“好,好兄弟,只有在你这里,我才能做回一个人。”

“老爷!”小厮在门外轻声唤道。

如海命小厮进来,小厮打着千儿回道:“回老爷,夫人已经备好晚饭,请贵客和老爷去花厅用餐。”

如海对康熙笑道:“大哥,请!”

康熙随林海去了花厅,一路之上与林海谈笑风生,跟在后面的李德全忍不住擦了擦眼睛,他伺候康熙几十年,还是头一回见康熙如此快活,别人都只道皇帝拥有天下,却不知道皇帝原是天下最苦的人,不是他有天下,而是天下有他。

花厅之中,五位阿哥规规矩矩的侍立一旁,黛玉站在另一侧,也在候着,贾敏迎上前来,面上带着合宜的微笑,迎上前便欲跪下,康熙忙道:“如海快扶着弟妹,弟妹有身子,这些虚礼就免了吧。”林海真的上前来扶,贾敏看了他一眼,只见他眼中含笑,轻轻点了点头。贾敏这才真的放了心,脸上的笑容也真实了起来。

康熙入座后笑道:“都坐下吧。”众人谢了座,康熙向黛玉招招手,黛玉下来走到康熙身边,康熙将她抱了起来,笑问道:“玉儿,你喜欢吃什么,伯伯给你夹。”

康熙又一次成功吓到众人,所有的阿哥们都直直的盯着黛玉,这份殊荣便是太子胤礽都不曾有过的。黛玉只甜甜笑着,伸手拿起银勺舀了一勺鸳鸯五珍脍送到康熙唇旁,可爱的笑道:“伯伯吃!”

康熙张口吃了,点着黛玉的小鼻子笑道:“真是个小机灵鬼儿!如海,你真是有福气呀,有这么个小家伙陪着你,你岂不是快活似神仙。”

林海见黛玉如此,心里早就打翻了一坛老醋,五脏六腑都酸透了,看到林海那纠结的表情,康熙心中闷笑,对黛玉却越发喜爱了。坐在一旁的九阿哥胤禟站了起来,夹着一只蟹粉狮子头送到贾敏的面前,象个小大人似的说道:“林婶婶,您辛苦了,请多吃些。”胤祥也举起手中的银箸夹了些干丝送到林海面前,康熙看了打趣的笑道:“如海,你不吃亏。”听康熙如此说,胤禩胤俄也动了起来,只有胤禛面无表情,禀持食不言寝不语的原则,默默的吃着。与餐桌上欢乐的气氛很不协调。康熙看了他几眼,可也没有说什么,李德全有意无意挡住康熙看向胤禛的视线,康熙便也罢了。

一餐饭就在黛玉和八九十十三四个阿哥的你来我往大家布菜中结束了,大家漱了口净了手,移步客厅用茶,康熙抱着黛玉,对林海笑道:“如海,我着实喜欢玉儿,封她为固伦暖玉公主,你可满意?”

林海贾敏唬了一大跳,夫妻两人同时跪了下来,林海忙道:“皇上,万万使不得。”固伦公主是皇上嫡女才有的份位,林海怎么敢应承。康熙不以为意的说道:“怎么使不得,朕坐拥天下金口玉言,封个固伦公主还不行么?”

林海叩头道:“万岁,玉儿于国无功,又非万岁嫡女,岂能封她为固伦公主,这万万不可。请万岁爱惜玉儿,收回成命吧。”贾敏亦磕头道:“求万岁收回成命。”

康熙面色微沉,黛玉忙软软的说道:“大伯伯,什么是固伦公主,好玩么?”

康熙不由笑道:“玉儿,固伦公主是品级,不是好玩的。”

黛玉立刻将小脑袋摇得象拔浪鼓一般,连声说道:“不好玩的玉儿不要,大伯伯,您已经送玉儿玉锁了,玉锁好玩儿,玉儿就不要什么固伦公主了。”听到黛玉似是而非的话,康熙面色缓和,笑道:“罢了,反正玉儿还小,等你大了再说吧,你想要好玩的,赶明儿大伯伯让人从京里送几船过来,让你玩个够。”黛玉欢呼一声,抱着康熙的颈子囔道:“大伯伯最好啦!”就这样,一场可能发生的争执便被黛玉巧妙的化于无形,胤禛眉间微拧的看向黛玉,他发现自己有些看不透这个小姑娘,她到底是真天真,还是城府深?

康熙没有再提册封黛玉之事,就这样在林家住了下来,住上十天半月的,康熙也会回行宫住几日,不觉已经过去六个多月了,算算日子,贾敏快要生了。为了表示康熙对林海一家的重视,他特地命太医院里精通妇科的郑太医和宫里最好的稳婆从京城赶到姑苏,在林家住下以备贾敏不时之需。康熙是打算算在林家等待这个孩子出生的,可是一封来自扬州的密报让康熙不得离开姑苏前往扬州。当他从扬州回来的时候,贾敏已经生下了一个男孩。康熙自然是重重的赏赐,可是林海发现康熙眉宇间藏着怒气,便将他请入书房相问,康熙沉声怒道:“如海,你可知道江南盐政已经成了什么样子?”

林海明白了,他对康熙说道:“皇上,臣知道江南盐政是什么样子,已经烂透了,若不将江南盐务彻底整顿,大清危矣。”

康熙深深的看着林海,林海跪下坦然笑道:“臣虽不才,愿为皇上分忧,臣愿去维扬整顿盐务。”

康熙扶起林海,沉声问道:“你真愿意去?”

林海笑道:“皇上,大哥,于公,林海不能让蠹虫毁了大清江山,于私,你是我大哥,无论于公于私,林海都愿意去。”

康熙皇重重拍着林海的肩说道:“好,如海,我没有看错你。我给你二十年时间,你为我重整江南。”

林海自信的笑道:“大哥,十年,十年后我还你一个清明富庶的江南。”

康熙和林海相视而笑,俩人想起了当年合力除鰲拜之事。

贾敏自生下孩子后身子便一直不好,她高龄产子,身子吃了大亏,尽管有御医精心诊治,可是仍没有什么起色。一直到出了月子,她还不能下床。林黛想着红楼梦里贾敏就是生了儿子之后病死的,心头好似压了一块大石,小脸上再没了笑容,每日只是在贾敏床前侍疾,贾敏见小黛玉如此懂事,心里越发难受,只拉着小黛玉,恨不能将自己知道的全都教给她,免得来不及了。后来还是叶天士用古方为贾敏调养,才让贾敏渐渐的好起来。

康熙带着阿哥们回京城去了,除了冷面的胤禛,其他的人都和小黛玉依依不舍的告别,黛玉和这几个阿哥玩得熟了,心里也有些舍不得,可是黛玉很清楚这些阿哥总是要回去的,便将自己准备的礼物送了每人一份,就连极少和她说话的四阿哥也有一份,四阿哥面上虽然没有表情,可心里却有一丝暖意,这个小姑娘到底还是想着自己的。临上船的时候,胤禛忽然来到黛玉的面前,他拉过黛玉的手,将一串佛珠放到黛玉的手中,什么话也不说便转身上了船,黛玉低下头,眼中流露出小狐狸般得意的笑容,未来的雍正大帝,你可是天字一号的靠山,怎么能轻易放过呢!

封林海为江南道巡盐御史的圣旨很快到了姑苏,林海一家早就准备好了,接了圣旨之后立刻动身前往维扬,这一走,林海夫妻再没有活着回到姑苏。

知命数贾敏说从前

“娘亲,该喝药了。”黛玉手捧小银托盘轻声唤道,托盘上的定窑白瓷莲花盏中,黑色的汤药冒着滚滚的热气。贾敏闻声吃力的张开眼睛,此时的她已经瘦得皮包骨头,根本下不了床了。绣绮扶着贾敏坐起来,靠在雨过天青弹墨大引枕上,贾敏气若游丝的说道:“玉儿,仔细烫着。”

黛玉将托盘放在黄花梨大圆桌上,小心的将汤药吹凉一些,才送到贾敏面前,黛玉甜甜笑道:“娘,请喝药,这药是玉儿看着煎的,叶伯伯都夸玉儿煎的好,娘喝了玉儿煎的药,身子就会好起来的。”

贾敏勉强笑道:“别人家里都是做娘的照顾女儿,我们家里却反过来了,倒要你来照顾娘亲还得照顾你弟弟,是娘失职呀!”

黛玉只笑道:“娘,瞧您说的,爹爹公务烦忙,娘身子不舒服,弟弟那还么小,玉儿是长女,自然应该负起照顾娘亲弟弟的责任。娘,您快喝了药,玉儿给您讲笑话。”黛玉半哄半劝的说着,象个大人一般。贾敏接过碗将药一气喝了,那苦涩的药汁子让贾敏忍不住皱起眉头,黛玉立刻送上温水供贾敏漱口,然后又用小银叉子挑了一枚雪莲蜜渍的大樱桃送入贾敏口中,笑说道:“这样就不苦了。”

贾敏喝过药后精神略好了些,她轻声说道:“玉儿,娘今天精神还好,你想和你说说话儿。”黛玉在床边坐着,习惯性的拉过娘亲的手,用从叶天士那里学来的推拿按摩之术为贾敏按摩。绣绮知道夫人这是要向小姐交待些什么,便下来行了礼,带着屋里的小丫头们出了屋子,在外间做起了绣活。

“玉儿,治得了病治不得命,娘自己心里清楚,我不过是在熬日子。”贾敏缓缓开口说道。

黛玉急忙摇头道:“娘,不会的,您一定会好起来,玉儿和弟弟还小,我们不能没有娘亲。”成为黛玉已经快两年了,黛玉真的极为依恋贾敏,这两年来她没日没夜的跟随叶天士学医,为的就是贾敏。

“玉儿,你先听娘说。”贾敏柔柔的说道。黛玉看着贾敏轻轻点头,贾敏唇角逸出一丝浅笑,复又说道:“玉儿,你虽然只有六岁,可是你的心智竟不比大人差什么,这两年来都是你在照顾这个家,你爹爹忙,娘身子不好,这上上下下里里外外的几十口子,也不是个个都好相与的,可是你将他们管得服服贴贴,没有一个人有一点怨言,玉儿呀,便是娘身子好的时候,想做到这样也极不容易的。何况咱们家的铺子庄子也都是你在打点,这两年娘虽然不看帐了,可是娘知道,咱们家的庄子多了一倍,铺子多了三倍。”

黛玉有些紧张的看着母亲,一时弄不清到底是什么意思,贾敏浅浅笑道:“玉儿,你别紧张,你有能力娘开心还来不及呢。”黛玉心里微微松了口气,这两年来她接管了掌家之权,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黛玉便将所有的有头有脸的管事收服,见识了小主子的厉害,内外管事们对林家更加忠心了。按照黛玉给出的意见,林家的铺子生意极为红火,每个月的收益都翻翻,两年下来,从原本的十家铺子扩大为三十家,庄子也从以前的六个变为十二个,这还是黛玉没管放手去做,若真让她大展拳脚,不出五年,黛玉至少能掌控半个江南。

“玉儿,娘先前总觉得你还小,有好些事情并没有告诉你,现在看来是该告诉你了。娘出身京城荣国府,这个玉儿知道,不过玉儿你不知道的是,娘嫁给你爹爹,整个荣国府里只有你外祖父一个人支持,当年娘是秀女,你外祖母和你舅舅舅母都想让娘留在宫中,娘在宫里遇到你爹爹,当时他高中探花,去宫里赴琼林宴。你爹爹人品俊逸才华卓越,就连皇格格们都想招他为额驸,可是你爹爹心高气傲,言道非知音不娶,他吹奏了一曲凤凰引,宫中无人能与他相和,娘一时性起,便以一曲逍遥游与他相和,当时太皇太后便要为我们赐婚,可是皇上却不答应,甚至拟了封娘亲为妃的圣旨,后来你爹爹与皇上肯谈了整整一夜,皇上才收回成命,撂了娘的牌子。你爹爹请媒人到荣国府求亲,你外祖父力排众议,答应了这门亲事,可是…”说到这里,贾敏深深吸了口气,脸上涌起浓浓的悲伤。黛玉心里一紧,本能的抓住娘亲的手,贾敏缓了口气,又接着说道:“刚放了小定,你外祖父就病逝了,你外祖母想要悔婚,娘宁死不从,你外祖母不得不答应,可你二舅母却向你林家要了整整八十万两银子做为聘礼。”

黛玉瞪大了眼睛,惊讶道:“八十万两?她穷疯了,便是娶皇后,也没有这么重的聘礼,她真说的出口。难道外祖母和舅舅就由着她这样胡来?”

贾敏讥诮的说道:“她当时正怀着身孕,你外祖母劝我以和为贵,不要伤了姑嫂间的和气,总之就是咬死了,林家不给八十万两银子,就不将娘嫁给你爹。你爹若不是和娘情投意合,也不会答应他们。”

“八十万两银子呀,哼,白白便宜她们!”黛玉重重哼了一声,心中暗道:“贾家,你们等着,我迟早把这八十万两银子弄回来。”

“娘和你爹爹成亲之后,你爹爹就辞了官,我们离开京城回到姑苏,这一住就是二十几年,起初娘心里恨得紧,一直没有和你外祖母联系,后来慢慢淡看淡了,你外祖母又捎信来说了好些当时娘不知道的内情,我们才恢复了来往,不过娘心里到底有疙瘩,因此一直没有回过京城。不过你外祖母家若是有什么事,只要娘知道,也都打发人去问安送礼的。”贾敏慢慢说着。黛玉气得鼓起小脸,不高兴的说道:“娘,您就是太心软了,他们根本就是冲着咱们家的钱来的。”

“玉儿,这样可不好,林家世代书香,你可不能这样只想着钱。”贾敏眉头微皱,轻声责备道,黛玉心里虽然不认同,不过面上却表现的很乖,只低头道:“是,玉儿听娘的。”

贾敏这才露出笑意,又说道:“这几年你外祖母一直捎信来,要我带着你回去看她,你爹爹不舍得你离开他,便一直没有成行,如今娘怕是再不能见到你外祖母了。”黛玉忙说道:“娘亲,不会的,您若想见外祖母,等您身子好些了玉儿陪您去。”

“傻孩子,不去了。玉儿,娘了解你外祖母,了解贾家那些人,若非你爹爹做了巡盐御史,他们也不会和我们这样走动,你外祖母有意让你和二舅舅爱的宝玉作亲,娘一直没有答应,不过你外祖母是有手段的,娘怕自己一走,她便会将你接到京城去,玉儿,你不是普通的孩子,娘把这些告诉你,就是想让你明白,贾家不能去。宝玉更不能嫁,你二舅母一直对娘心存恨意,你若是去了,她一定会加害于你的。”贾敏说的急了,猛的咳嗽起来,黛玉忙上前扶着,贾敏用帕子捂着口,咳了一阵才平息下来,她手中的帕子滑落在被子上,露出触目惊心的血色。黛玉吓了一大跳,飞快的将帕子抓过来,可是贾敏已经看到了,她惨淡笑道:“玉儿,不用藏,娘自己心里明白。”

黛玉将拿着帕子的手背在背后,对贾敏说道:“娘,您好生养病,别再想这些了,玉儿不会让人算计的。”

贾敏点了点头,对黛玉说道:“玉儿,有你这样的孩子,娘一定能含笑九泉,娘把你爹爹弟弟托付给你了,你弟弟和你一样,自小身子骨就不壮实,全是被娘连累的,你好生照看着他,不管怎么样他是男孩,有你弟弟在,也是个依靠。”

“娘,你别担心弟弟,弟弟现在好的很,弟弟每日药浴,身子好多了,要不玉儿让奶娘抱弟弟过来。”贾敏满心想见儿子,又怕儿子身子弱,过了病气再有个好歹可怎么是好,所以一直强忍着,实在忍不住了才让奶娘抱着站在门口,她远远的看上一眼。“罢了,玉儿,别去闹他了。”贾敏轻轻的说了一句,便合上眼睛休息,刚才说了太多的话,让贾敏觉得心突突直跳,有些儿撑不住了。

黛玉轻手轻脚的为娘亲盖好被子,才轻轻的走了出去。出了房门,泪水自黛玉眼中流了下来,她心里很清楚,娘亲没有多少日子。林海从外面走来,看到黛玉默默流泪,忙快步上前将黛玉抱入怀中,轻声问道:“玉儿,怎么哭了?”

黛玉靠在林海的怀中,轻泣道:“爹爹,娘亲刚睡下,我们出去说话,别吵着娘亲。”林海点点头,走到门旁打起帘子看看睡着的妻子,才抱着黛玉去了书房。

“爹爹,叶伯伯说娘亲也就这几日了。”黛玉哭泣的说道。

林海大惊,跌坐在椅上,悲伤的说道:“怎么会这样?”

黛玉哭着说道:“娘亲生弟弟时身子亏的厉害,叶伯伯说她已经耗尽了,这两年全凭药吊着,现在药对娘亲已经没有什么用了。”

林海恨恨的捶头道:“都是我不好,是我害了你娘。”

黛玉走到林海面前,抓着林海的手道:“爹爹,娘亲说她最大的幸运就是能嫁给您。娘亲说她这一辈子没有白活。”

林海抱着黛玉,悲痛道:“玉儿,这一年多来爹爹只顾着公务,把什么都丢给你娘亲,是爹爹的错啊!”

黛玉轻声道:“爹爹做的是大事,为国家整顿江南,娘和玉儿都明白,我们都为爹爹骄傲。”

林海紧紧的抱着黛玉,一时说不出话来,有这样的妻女,他更骄傲。

林夫人香消玉殒

“回老爷,荣国府贾琏二爷来了。”小厮墨语在书房外回禀,黛玉听了皱起秀气小眉头,不悦的说道:“怎么又来了?”自从林海升了巡盐御史,贾家便来的极勤,几乎用不上两个月便来一次。

“玉儿,你先去陪着你娘亲,爹爹却见贾琏。”林海微笑着揉了揉黛玉的小脑袋,牵着黛玉将她送到内室,然后又去换了见外客的衣衫,才缓步去了前厅。

“给姑老爷请安。”贾琏一看到林海走来,便快步上前打着千儿请安。林海淡淡虚扶道:“琏儿起来吧,一旁坐下说话。”

贾琏也不敢坐实了,只斜签着坐下,笑着说道:“老太太听说姑妈身子不适,特命侄儿请了太医院的王太医前来为姑妈诊脉,老太太还特意寻了枝百年老山参,以供姑妈补身之用。”

林海点点头道:“老太太有心了,辛苦琏儿了,你先陪太医去下去休息吧,你姑妈这会正睡着,回头她醒了再诊脉不迟。”

贾琏只得应下,来了扬州几次,他可是知道这表面上看着温和的姑丈绝不是个好相与的,自己每次看到姑丈,便没由来的心里发虚,总有种怯怯的感觉。贾琏起身上前,躬身呈上老太太的亲笔书信,然后恭敬的告退,竟比在贾府的礼数规矩还周全些。

林海看了贾母的信,眉头皱了起来,这老太太还真是个不死心的,都已经拒绝了几回,她还要提出两府联姻之事,就算她的宝玉是凤凰蛋儿,林家也不稀罕。林海不想给贾敏添堵,便拿着信去了书房,将信放到书架上才去看望妻子。

“老爷,娘又打发琏儿来了?”贾敏看到林海,柔柔的问道。

“老太太请了王太医为你诊脉,敏儿,你想见么?”林海看着妻子温柔的问道。

“叶伯伯的医术天下无数,大伯伯都想请他去做御医,难道这个王太医还能比叶伯伯厉害?怎么连个御医都不是?何况咱们家还有一位御医,那就论着他了?”黛玉撇撇小嘴不屑的说道。

这也不怪黛玉,自从康熙他们离开林家之后,黛玉每过一两个月便会写封信附在父亲呈的密折里送到京城,她无非就是写些好玩有趣的事情与康熙分享,或者送些稀奇古怪的小东西给康熙,这一年多下来,康熙非但没有因为时空和黛玉生疏,反而更觉亲近了,这一老一小俨然成了忘年之交,康熙每个月都会给黛玉写一封亲笔信,这信自然是不许别人看的,只有小黛玉才能拆开,林海只看着女儿看康熙的信,时常笑的前仰后合,却不知道他那高高在上的大哥到底写了些什么。康熙惦着黛玉身子弱,特特打发一位精通儿科的御医长驻林家,每三日给黛玉请一次平安脉,还得将脉案快马送往京城,康熙要亲自过目,林海起初着实担心了一阵子,需知三日一次平安脉是皇贵妃的待遇,皇帝到底存了什么心思。冷眼旁观了一段时间,他发现康熙是真心宠着黛玉,还真没有其他什么心思,黛玉自贾敏病后,也只有接到康熙的信才能开心的笑上一阵子,林海便也放下了。

“玉儿,到底是老太太的一番心意,不许胡说。”林海微微沉下脸来斥道。

黛玉吐了吐小舌头,钻到贾敏怀里,撒着娇的告状道:“娘,爹爹欺负我!”贾敏被黛玉逗乐了,林海也无法再板着脸,只摇头笑道:“玉儿,这两年你的性子变多了,恁的刁钻古怪,看来爹爹得养你一辈子了!”

贾敏听了不仅没笑,反而轻叹了一声,抚着黛玉细嫩的小脸叹道:“玉儿,你是姑娘家,日后总要嫁人的,你有性子是好事,可是得学着藏着自己的性子,在自己家里是无碍的,可是出了阁,再不能的。”

黛玉拉着娘亲的手不依的叫道:“娘,人家才六岁,您和爹现在就嫌人家啦!”

林海笑着说道:“不嫌不嫌,玉儿你比一般孩子都灵慧,又有座靠山,就凭你大伯伯那般的宠你,爹娘也不用担心。玉儿,你一直和皇上通信,可不是就打着这个主意?”

黛玉淘气的笑着,歪着头看见娘亲,眨眨眼道:“哎呀,娘,这可怎么办,全让爹爹看透了!”

林海笑道:“你个小人精儿!快去前面吧,快到管家们回事的时间了。”黛玉看看对面墙上的西洋自行钟,忙跳起来叫道:“可不是,爹爹娘亲,玉儿告退!”黛玉在下面行了个完美无缺的万福礼,才忙忙的出了屋子。

林海拉着贾敏的手,微笑道:“敏儿,我们的玉儿集天地之灵秀,你为我养了个好孩子!”

贾敏浅浅道:“玉儿的确是个小孩子,别的孩子象她这么大,都还在娘亲怀里撒娇,可玉儿里里外外都担了起来,这一大家子全是她的管理,着实难为她了。”林海点头道:“玉儿是个省心的,这一年多有叶兄和孙御医看着,她身子也好了许多,我们倒也不用担心。”

贾敏拉着林海的手轻声问道:“如海,老太太又捎信来要求玉儿了吧?”

林海轻叹一声,点点头道:“敏儿,这事我们不能答应。”

贾敏点点头说道:“嗯,我也是这个意思。”

林海笑笑,转开话题道:“既然老太太请了王太医,就让他来瞧瞧吧。”

贾敏苦笑道:“瞧不瞧的也就那么回事,玉儿说的没错,叶兄和孙御医都是大国手…”

林海掩住贾敏的口轻声说道:“敏儿,别胡思乱想,还是瞧瞧吧。”

贾敏轻轻点头,林海命丫环们放了帐子设好脉枕,这才命人去请王太医。

王太医未进屋子便闻到浓浓的药气,走到近前一诊脉,他心里一沉,这贾敏果然是油尽灯枯,已经是死脉了,不过是靠着灵药吊着口气罢了。王太医退出屋子,向守在外面的贾琏摇了摇头,贾琏心里便明白了。

林海跟出来问道:“王太医,内子的情形如何?”

王太医摇了摇头,拱手道:“林大人,下官医术微浅,以下官所见,林夫人也就这几日了!”

林海黯然道:“看了多少大夫,都是这么说,唉…有劳王太医,请去休息吧。”

贾琏垂手侍立一旁,小心翼翼的问道:“姑丈,姑妈的事情都准备好了么?”

林海看了看贾琏,贾琏背上不由得渗了汗,林海点头道:“都备下了,你既来了,便住下吧。”

贾琏行了礼退出来,忙回房写信,他写了三封信,封给老太太,一封给二太太,还有一封给他新婚妻子王熙凤。收到贾琏的信,荣国府里不免暗流涌动。贾琏很快收到回信,老太太的意思是让贾琏留在林家,等办完丧事,让他将黛玉和林家小少爷接回京城,若是林家不肯放两个孩子,至少也得将黛玉接回去,二太太的回信简单多了,只让贾琏仔细看着林家收了多少的礼,打听清楚林家的家底子,而王熙凤的信让贾琏感受到了几分温情,凤姐只叮嘱贾琏保重身子,又说林姑丈位高权重,让他小心不要得罪了。

晚间,贾敏忽然昏了过去,叶天士和孙御医都来诊了脉,两人一齐摇头,出了屋子方对林海说道:“贤弟,准备后事吧,就在今天晚上了。”

林海虽然知道这一天迟早会来,可是真来了,他还觉得不能承受,黛玉眼圈儿红红跑开了,很快,她牵着一岁多的弟弟走了回来,带着哭意说道:“爹爹,我们一家陪着娘亲。”

林海无言的点了点头,他抱着儿子,牵着黛玉的手走进内室。丫环们陆续从内室走了出来,屋里只剩下林家一家四口。贾敏迷迷糊糊的醒来,看到丈夫儿子女儿围着自己,贾敏面上浮起笑容,她伸出手摸了摸儿子女儿的小脸,然后拉着丈夫的手,轻轻道:“如海,我不能陪你了!”

林海紧紧拉着贾敏的手,含泪道:“敏儿,等我,别喝孟婆汤!”

贾敏含笑点头,盍然而逝!

一岁多的小青玉不懂得什么是生离死别,口里还呀呀的叫着“娘”,黛玉则扑到贾敏身上放声大哭,只直的肝肠寸断,林海紧紧抱着儿子,泪如飞瀑,打湿了小青玉身上的衣衫,小青玉见爹爹姐姐都哭了,也哇的一声大哭起来…

听到哭声,一直在外面伺候着的林家下人都明白了,大家齐齐跪了下来,伏地哀哭送别女主人。贾琏听到哭声,忙换了素服赶了过来,先在外面哭了一场,然后找到管家,贾琏正要说起如何办理后事,管家便红着眼睛恭敬的说道:“琏二爷,您是夫子的内侄,是贵客,夫人去世了,我们绝不敢怠慢您,请先回去休息,容奴才们收拾灵堂,向亲友报丧。”

贾琏未及开口便被堵了回来,只能闪到一旁看着,他见管家分派布置的井井有条,便知道自己插不上手了。

清晨,林府哀乐低徊,整座林府被白色淹没,整座扬州城的人都知道,林家夫人过世了。

因夫女贾敏死后得哀荣(上)

贾敏去世的消息以八百里加急传回京城,大清朝的老祖宗昭圣太皇太后即孝庄太皇太后,孝庄是死后上了谥号。听苏麻喇姑说了这个消息,摇头叹息道:“竟是天妒红颜,想不到这孩子竟先我去了,苏麻,去请皇上,我有事吩咐他。”

“老祖宗,孙儿来了。”太皇太后话音刚落,康熙便快步走了进来。“皇上呀,你来的正好,刚才听苏麻说敏丫头去了,我想着林海是你的结义兄弟,这一年来江南盐税又比去年多交了两成,他必是忙得顾不了家里,你不可凉了他的心,派去祭奠的人身份不可低了。”

康熙扶着老祖母在屋子里缓缓散步,边走边说道:“孙儿打算派胤褆代表朕前去祭奠。”

太皇太后点点头道:“嗯,胤褆是你的长子,素日里也是个能干的,胤礽是太子,也不能轻易出京,就定胤褆吧。可怜玉儿小小年纪就没了娘亲,我得给她多多备些东西,叫胤褆带去,唉,孙儿呀,林海到底是个男人家,也不知道能不能照顾好玉儿,若是接玉儿接到我身边养着,你看好不好?”这一年多以来康熙一直和太皇太后分享着黛玉送来的信和那些稀奇古怪的小东西,康熙虽然从来没有和黛玉说过太皇太后也看信,可是他明显发现黛玉送来的小东西里,有好些是专给老年人用的,什么水晶玻璃的老花眼镜儿,极大字体的手抄佛经,醒脾开胃的江南小菜,总之太皇太后用了之后直夸小丫头慧质兰心,虽然还一面儿都没见上,太皇太后先从心里喜欢上了。

“老祖宗,弟妹刚刚过世,如今玉儿正当着家,也亏得有她,如海才能没有后顾之忧,江南盐税去年上缴不足两成,今年就涨到五成,这里面也有玉儿的功劳,若是她来了京城,孙儿怕如海撑不住。”

“唉,这玉儿真是个命苦的,她倒是象你,你当年幼龄继位,她如今以六岁之龄管理整个御史府,不容易啊!”太皇太后长叹一声,没有再坚持让黛玉入京,养在她的跟前。

胤褆忽然发现自己府里热闹了起来,八九十十三四个弟弟都抱着大包袱上门来了,一见到胤褆,老十便急吼吼的叫道:“大哥,听说你要去扬州代祭奠林夫人,你帮弟弟带些东西送给玉儿妹妹。”

胤褆打量着那半人高的包袱,得亏老十是个力气大的,要不连搬都搬不动,再看看老八老九老十三手里的包袱,胤褆不由笑道:“八弟九弟十三弟,你们也是让大哥给小玉儿妹妹捎东西。”

老八脸上微红,有些不好意思的点了点头,老九则抱着胤褆的胳膊撒娇道:“大哥,父皇不许我们去,求求你了大哥!”胤禟知道大哥胤褆最吃不住这个,只要撒娇大法一出,铁定立马搞定大哥,果不其然,胤褆摸摸老九的头笑道:“好,大哥帮你们捎去。”

“哦…大哥最好了!”小十三欢呼一声,连人带包袱飞扑到胤褆怀中,搂着着胤褆的颈子欢呼起来。胤褆赶紧兜住胤祥,免得他手一滑掉下来再摔着了。

就这么着,胤褆带着满满的三大车礼物和仪仗赶往扬州,这里面有两车是太皇太后,皇上,八九十十三阿弟送给黛玉的礼物,其实十三阿哥的礼物里有一半是四阿哥的,不过四阿哥面上冷,面皮又薄,只将东西塞到十三阿哥的包袱里,还不许十三阿哥说出来。

带着对黛玉的无限好奇,胤褆日夜兼程赶到林府,林海大开中门迎接胤褆,胤褆从来没见过林海,他打眼一看,只见一个头发半白形容枯槁的半老头子跪在面前,实在看不出他有什么了不得之处。眼光移至一旁跪着的黛玉身上,胤褆心头一震,他从来没见过清灵出尘的女孩儿,那通身的重孝让黛玉好似一枝空谷幽兰,柔弱而倔强的独立风中。

胤褆双手扶起林海,声音低沉的说道:“林大人林小姐请起,请大人和小姐节哀顺变,保重身体。胤褆代皇阿玛前来祭奠林夫人,请林大人引胤褆去灵堂吧。”胤褆接过向边太监捧着的圣旨,将康熙手书的恩旨交于林海,贾敏被追封为一品贞静夫人,一切的丧礼所用的仪仗全是胤褆从京城里带来的。管家神色哀痛的指挥着将丧礼规矩提高,林海手牵着黛玉,引着胤褆往灵堂而去。

因康熙特别吩咐了,胤褆来到贾敏灵前上了三柱清香,恭恭敬敬的磕了三个头,黛玉跪在一旁,奶妈抱着小青玉磕头还礼。前往林家吊丧的人见当朝大阿哥都以跪礼祭灵,越发摸不透林海的深浅,那些有心思的,也更加忌惮林海起来。

贾琏见了这种情形,心中大惊,立刻飞鸽传书回京,贾母收到信,也怔住了,过了片刻,她暗暗忖度道:看来政儿此去是去对了,皇家如此看重林家,这关系是万万不能断了,政儿,你一定要把黛玉接回来,养在我的身边才能和我们贾家亲近。

胤褆祭灵之后便去休息了,他前脚刚走,贾政也赶到了。贾政一向敬佩妹夫的才学,他见林海老了竟有二十岁,洒泪劝道:“敏妹无福,竟先去了,妹夫,你要保重身体啊!”

“二内兄,我…我恨不能替敏儿去了…”林海抓着贾政的手,老泪直流。

来到灵前,看着黑漆漆的棺材,贾政悲从中来,那个对向拈花微笑,软软的叫着二哥的小姑娘仿佛昨日还曾见过,此时竟变成一副冷冰冰的棺材,天人永隔之痛,痛断肝肠。贾政祭了灵,来到黛玉青玉的身边,他一手抱过青玉,一手揽着黛玉,落泪道:“可怜的孩子们,娘亲去了你们还有娘舅,舅舅会帮着你们爹爹照顾你们的。”

黛玉泪眼迷离的双眼暗暗打量着贾政,见他的悲痛不似做假,黛玉便低下头轻泣道:“多谢二舅舅。”

贾政无力的摇了摇头,因着母亲的话,他刻意仔细的瞧了黛玉,黛玉身披重孝,却掩不住那读书传家四世列侯的清贵气质,而且黛玉生得有七分象贾敏,更让贾政心里升出一种亲近之感,贾政忽然觉得自己那只识得脂粉的孽障根本就配不上黛玉,说什么亲上加亲,简直是玷污了这玉一般小人儿。贾政心中暗自决定,不能误了黛玉,结这门亲事。

因夫女贾敏死后得哀荣(下)

“玉儿,你去歇着吧,今晚爹爹陪着娘亲。”林海来到灵堂,见黛玉还跪在一旁,忙心疼的说道。自从妻子过世后,黛玉便一直在灵堂里守灵,已经整整七天了,原本就没多少肉的小脸越发瘦的厉害,整个人都瘦脱了形,若非叶天士和孙御医一直用人参灵芝汁吊着,只怕这孩子早就倒下了。

“爹爹您去歇着吧,玉儿没事,弟弟这两日哭的厉害,请爹爹带着弟弟睡行么?”黛玉抬起头,眼泪汪汪的看着父亲,轻声说道。林海心中大恸,一将黛玉搂入怀中,心酸的低声道:“玉儿,你只是个孩子啊!好玉儿,听爹爹的话,去好好歇一歇。”

黛玉环着林海的颈子,眼泪扑漱漱的往下落,片刻便打湿了林海的衣衫。林海想将黛玉抱起来,可是脚下一软身子一歪,林海的随身小厮墨语忙扶住林海,急切唤道:“老爷。”

林海只觉得头晕目眩,他无力的将黛玉放下来,扶着墨语的手,稳了片刻才说道:“墨语,叫王嬷嬷过来,陪玉儿去休息,去把我房里的罗汉榻搬来,将青玉抱来,我今晚带青玉为夫人守灵。”

黛玉不肯依,正要说话的当口儿便觉得眼前发黑,昏倒在地上。林海大惊,忙扑坐在地,将黛玉抱入怀中,连声唤道:“玉儿…”

墨语急忙跑去请叶天士,刚出灵堂便撞到了一个人,墨语正要抬头去看,便听到一个尖利的声音叫道:“大胆奴才,竟敢冲撞大阿哥!”

“福来住口。”一声喝斥立即传来,墨语仰头一看见是胤褆,忙跪下道:“大阿哥,奴才错了。”

胤褆虚扶墨语,温言道:“不碍的,你起来回话吧,何事惊慌?”

墨语垂头道:“回大阿哥,我们小姐忽然晕倒了。”

大阿哥一惊,忙说道:“那还不快去请大夫,只在这里啰嗦什么!”墨语行了礼撒腿便跑,胤褆大步走入灵堂,看到林海抱着黛玉坐在地上,黛玉迷迷糊的搂着父亲的脖子,眼泪就不曾断过,父女两个好不凄惨。

大阿哥摇头叹息,走上前亲手去扶林海,林海也没看是谁,只抱着黛玉吃力的站了起来,大阿哥只得伸手去抱黛玉,林海一惊,立刻将黛玉紧紧搂在怀中,抬头去看时才发现是大阿哥。

胤褆轻声道:“二叔,让我来抱玉儿妹妹吧,您的身子太虚了。”因来之前康熙特意交代,所以在私下里胤褆称林海为二叔,对他执子侄礼。

“大阿哥,这么晚了你怎么还过来?从京城到扬州,只三天就赶了来,路上一定很是辛苦,快去歇着吧。”林海抱着黛玉,声音嘶哑低沉,听在其他人耳中,也觉得一颗心沉了下去。

“二叔,皇阿玛特意交代,让小侄照顾好二叔和玉儿妹妹。”胤褆如是说。

叶天士和孙御医急急赶了过来,叶天士接过黛玉,诊了脉后直摇头道:“这孩子太倔了,这样日夜守灵,她如何能吃的消,孙贤弟,得想法子让玉儿好好睡一觉。”孙御医上前诊了脉,也点头道:“小姐心神耗损太过,竟成了症候,大意不得。”

胤褆听了这话一颗心直发沉,他忙说道:“难道不能开些安眠的汤药给玉儿妹妹服用?”

叶天士摇摇头道:“玉儿心志极为坚强,凭是什么样的安眠汤药对她都没有用。”胤褆皱眉道:“何不点了她的睡穴,就算是强迫的,至少也能让她睡上一觉。”

叶天士眼睛一亮,对孙御医道:“这个主意不错,我们怎么就没想到。”

胤褆一听这法子行,立刻拂上黛玉的睡穴,黛玉的双眼立刻合上,片刻这后,细细的呼吸声平缓下来,叶天士与孙御医对视一回,两人点点头,林海命人抬来软兜,将黛玉抬回房中,让她好好睡上一觉。

这一睡黛玉便睡了整整三天天夜,等黛玉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睡在床上,她急忙要掀被下床,却被眼前看到的几只大包袱惊住了,雪雁自小跟着黛玉,最是了解她,忙上前来伺候黛玉穿衣,边穿边说道:“小姐,那几只包袱是八阿哥九阿哥十阿哥十三阿哥托大阿哥捎来了,奴婢们也不敢擅动,只能放在那里等着小姐过目。”

黛玉秀眉微皱,轻声道:“我这会也没心思去理那些,只打开按类别收进库房也就是了。”雪雁便对外面说道:“雪羚,小姐命将这些包袱里的东西按类别归入库房。”一个眉眼儿爽利的小丫环应声跑了进来,将包袱一一打看,黛玉也没心思去看,只坐着让雪雁给自己梳头,雪羚忽然拿了一部佛经跑到黛玉面前,为难的问道:“小姐,这佛经归到那一档?”黛玉自来收礼也不少,可是收到佛经还是头一回,小丫头便不知如何处理了。

黛玉伸手接过佛经,打开一看便说道:“这个不用收了。回头拿到灵堂里化了。”那部佛经正是四阿哥亲手抄写,为贾敏超度用的。黛玉认得四阿哥的字体,便蹙眉问道:“四阿哥也送礼来了?”

雪雁只摇头道:“回小姐,那包袱上都有签子,并没有四阿哥的。”

黛玉起身走到桌前,雪羚指着十三阿哥的包袱说道:“小姐,就是放在那个包袱里的。”

黛玉点了点头,随检视了十三阿哥送来的包袱,见里面有一半都不象是十三阿哥的手笔,若非黛玉此时在孝中,正伤着心,定然会因为四阿哥的别扭笑起来。

就在黛玉梳洗的时候,贾政和贾琏正在客房里说话,贾琏说了老太太要求将林家妹妹带回京,贾政却板着脸道:“琏儿,你好不晓事,你姑妈刚刚过世,岂有让人父女分离的道理,此事万万不可对你姑丈提起。日后老太太问起来,自有我担着。”

贾琏垂手称是,心里很松了口气,依着他,也不想接黛玉回府,那府里一个个都乌眼鸡似的,林家妹妹那仙子一般的人儿,怎么受得了。这叔侄二人每日只陪着林海为贾敏守灵,不时的劝解着,林海见他们始终都没有提出要接黛玉的话,心中也颇感安慰,到底贾家还有这些明白的人。

林家的祖茔在姑苏,可是林海却因公务繁忙,不能亲自送贾敏回姑苏,黛玉和青玉幼小,也不能扶灵回乡,因此只能将贾敏的灵柩暂时安居于大明寺,等着日后回乡葬入祖茔。

大阿哥代帝祭奠,江南震动,送灵那日整个江南的官绅士族都来了,一时之间银山压地,从林府到大明寺,一路上祭棚无数,并不很长的一段送灵之路,却走了整整一天。终于到了大明寺,安顿好贾敏的灵柩,林海已经累得说不出话来了,黛玉虽然灵慧,可她到底还小,又是女孩子家,那些场面上的事她也不能出面,贾政带着贾琏替林海出面,又有大阿哥坐镇,总算是将事情办得圆圆满满。

江南官场见林海后台如此之硬,更加忌惮林海,而林海自贾敏去后,便将全副心思扑到盐政上,维扬大盐商恨林海入骨,又得了京里主子的命令,一场针对林海的刺杀行动便展开了。

遭忌恨林海中毒

“咣当”一声,一只茶盏被狠狠的摔在地上,一个两鬓斑斑的老太太满面怒容,颤抖的手指着垂头肃立于下面的贾政,哆嗦着骂道:“你…你好大的胆子…你眼里还有我么?好,好,你是当家做主的爷,来人,收拾东西回南去,我这死老太婆不在这里碍你的眼!”这盛怒之人自然是荣国府里的太夫人贾史氏,贾政一从江南回来便请求和她单独说话,贾母一听贾政挡着不许贾琏提出接黛玉回京,立时炸了,抓着茶杯便狠狠的砸到贾政的脚下,茶水飞溅,打湿了贾政的袍子。

贾政扑嗵一声跪倒在地,连声道:“母亲息怒,请容儿子细细回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