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翊道,“这怎么一样。以往你小奶娃子一个,谁会跟你计较?现在你一年大似一年,自己也得长进呢。”

“知道啦知道啦。”林靖连声应了。

早朝是寅时开始,故此,臣子们都是天不亮就摸黑去宫门外等,生怕迟到什么的。

林靖也向来起的早,他一般会跟着舒静韵舒展煅炼身体,之后还有晨读。今日,林靖却是等着跟林翊一道,林翊上朝,他进宫请安。

林翊有几分心疼弟弟,道,“姑妈那里又不是外人,不用这么早去,在家吃点东西,别饿着肚子。”

林靖道,“我想去陪姑母吃早饭。”

林翊只好带他一起上车,越氏是个机敏的人,早命丫头婆子收拾了一匣子烧饼点心,再加上一壶热腾腾的奶\子搁车里,叮嘱道,“老爷和四叔在车上垫补些,就是四叔,进宫也要在外头走一会儿子呢。车上我又叫人放了件大毛的披风,四叔记得穿在外头,别冻着自己。”

林靖非常乖巧的应了,还无比懂事的说,“嫂嫂别记挂着我,我约摸下晌就回来了。”

越氏给两人打理好,照例送了丈夫出门上朝。

进宫并不容易,规矩颇多。

尤其去内宫,内宫里会提前派了内侍来等在宫门口,来引被宣召的人进宫。

林靖是慈恩宫的红人,来引他进宫的小太监是张嘉手下的小内侍,名唤青玉的。林靖自幼在慈恩宫长大,早便认得。青玉一来,手上就带着个包袱。见着林靖,连忙屈一膝请了安,林靖给他锭银子打赏,青玉眉眼含笑,嘴角伶俐,“张爷爷说现在天早,怕是要冷的,吩咐小的带了件厚料子披风来,给四公子挡风保暖。”

张嘉一番心意,林靖就让青玉伺候他披上了。见是件大红绣金的披风,于林靖的身量正好,林靖问,“这是谁的衣裳?我穿着倒合适。”

青玉引着林靖往宫里走,一面笑道,“奴才们哪里敢让公子穿别人的衣裳,是太后娘娘命宫里手巧的姑姑们比照着公子的身量新做的。”

林靖没多说,跟着青玉一路到慈恩宫。

其实,这段距离相当的不近,如今林靖身子渐好,只是微觉有些累,脸颊微红,额角生汗,其他倒没什么。

慈恩宫。

待林靖行过礼,林太后唤他上前,笑道,“我这个年纪,不适合穿这样鲜亮的颜色了。偏偏内务府进了几匹鲜亮的料子,我想着,你穿红好看,就令她们给你做了几身衣裳。这披风,你穿着果然极好。”又吩咐宫人服侍林靖重新洗过手脸,道,“这么早进宫,可是家里有事?”

林靖笑嘻嘻地,“没事没事,我就是想来陪陪姑母,跟姑母说说话。”

林太后把林靖养大,可以说林靖自幼性格的塑造,都是林太后一手培养。何况,林太后是这等聪明之人。不过,林靖既然不肯说,林太后便暂时也不问了。

一大早的进宫来,林靖有什么打算,总会露出狐狸尾巴来,林太后乐得与小家伙斗智头勇。

因昨日收到林靖进宫的请求,林太后命小厨房备了林靖喜欢的饭菜。

国公府的东西自然也是上上等,但是,再好也不能跟慈恩宫比。故此,林靖吃的非常香甜。

去年,林靖在慈恩宫里,早上连一小碗粥都喝不光,如今非但喝了一碗粥,还吃了两个虾肉饼。林太后看的眼睛都弯了起来,笑道,“看来,现在教你的先生很不错。”林太后早听林靖说过舒先生的事情,也知一直是舒先生在为林靖调理身体。

林靖说,“是啊,先生不总是给我喝药汁子。他也知道很多的事,除了会教我念书,我种小蒜苗,种小葱,都是先生教我的。”

林太后随口查了查林靖的课业,倒还满意。

不一时,就听宫人回禀,说是皇后娘娘带着四皇子来给太后娘娘请安。

林太后命宫人请皇后进来,大家互相见礼后,谢皇后亲呢无比的对林靖道,“靖哥儿,过来瞧瞧四皇子,看他可大了些?”

林靖凑过去瞧一眼小宝宝,笑嘻嘻地,“四皇子生的真好看。皇后娘娘,这次太子殿下选伴读时,我病了,身子不好,也没选上。皇后娘娘,等以后四皇子长大了,我能给四皇子做伴读么?”

谢皇后自然求之不得,有林靖这么个移动的大克星在四皇子周围,不怕四皇子会命长!到时,她就要看看甄氏悔是不悔?痛是不痛?

林太后此时心里倒有些数了,林靖鲜少会说这种不恰当的话,如今怎么倒说要给四皇子做伴读。这话,也就谢皇后能信。林太后已然猜到,林靖这次进宫,怕与谢皇后有关,遂道,“如今外头天冷,这么一大早上,四皇子正是贪睡的时候。我知是你的孝心,到底要以皇子为要。”婆媳之间,尽管是林太后选中了谢家,才有了谢皇后入宫为后。两人关系也不差,但,由于智商相差悬殊,并不很能说到一处去。故此,关系不差,但也说不上太亲密。

林太后这样说,谢皇后忙起身应了,笑,“也不知为什么,媳妇就是觉着跟这孩子投缘,到哪儿都想带着这孩子呢。”

林靖好不容易进宫一趟,林太后想多陪陪侄子,再问一问林靖,到底跟谢皇后有何不合之处?于是,林太后便欲打发谢皇后离开,道,“你凤仪宫的事务也多,我又不是那等刻薄婆婆,初一十五过来便罢了。你们的孝心,我都知道。”

谢皇后笑道,“母后向来慈和,媳妇自知愚钝,就是想多来给母后请安,也好跟母后学着为人处理、打理宫务。”

真是听不懂人话,林太后一笑,“皇后平日里就做的很好。”瞅一眼四皇子,林太后接过宫人捧上的奶茶,喝一口,道,“今儿个也巧了,既然你带了四皇子来。张嘉,去落梅院唤了甄氏来。”眼尾余光扫过谢皇后略略僵硬的脸,林太后温声道,“你是皇子们的嫡母,为人又素来和气大度。甄氏到底生育有功,她住的离我这宫里也近,虽无福分养育皇子,四皇子也是她身上掉下来的肉,叫她瞧一眼,她才能知恩,以后对你与皇帝更加忠心恭顺。”

林太后面面俱到,谢皇后只好僵着一张脸,强笑着应了。

慈恩宫口谕,又是叫她去看望四皇子,甄氏甚至顾不得如何梳头打扮,提起裙子来的飞快。

如今,甄氏颇懂规矩,恭恭敬敬的向林太后与谢皇后问礼请安。

林太后温声道,“皇后带着四皇子过来请安,我恰想起你来。听皇帝说,你如何明白了些世理。四皇子毕竟是你生的,今日便宜,你便瞧一瞧四皇子吧。”

自己怀胎十月,骨中骨,肉中肉。

哪怕对这个孩子有一些别的期望与算计,但,这毕竟是自己的孩子。

怎么舍得?

怎么舍得把自己的儿子交给别的女人来抚育,甚至,还是个与自己有过嫌隙龌龊的女人。

甄氏望着襁褓中的四皇子,整个人都透出浓浓的思念与哀戚来。尽管林靖觉着,甄氏肯定很大一部分是在装相,不过,这种神色依旧非常动人心肠。

自奶娘怀中接过四皇子,甄氏珍惜的抱入自己怀里。

谢皇后见到甄氏,真是满嘴银牙咬碎,恨不能再呕出两口血来。她带四皇子过来,是为了叫林靖多接触四皇子,甚至暗暗期待林靖发挥一下自己毒辣的命格,把四皇子克个好歹出来,才算顺意呢。不想,却是成全了甄氏这狐狸精。

以往昭德帝便十分宠爱甄氏,如今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就看甄氏不过一身宫人的玉青色长裙,纵不施脂粉,不饰钗环,甄氏亦能穿出无限风韵来。这样有美貌风流,只能说是老天爷厚爱了。

不过,落在谢皇后眼里,除了碍眼至极,谢皇后不会有第二个想法。

殿中人各有心思,气氛依旧融洽。

不一时,昭德帝下朝来慈恩宫请安,见妻妾儿子都在慈恩宫,笑,“今天人可齐全。”给林太后请安。之后,殿中人忽忽啦啦的向昭德帝请安。

昭德帝随便的摆了摆手,令众人起身,自己与林太后坐在一处榻上,问,“皇后带着四皇子来给母后请安?”

谢皇后连忙应了。林太后笑道,“皇后常带了四皇子过来,我年纪老了,以往竟没想起来,甄氏就住在慈恩宫后面。皇室有皇室的规矩,甄氏身份卑微,不能抚育四皇子。到底母子天伦之情,我今日才想起来,就叫甄氏过来,看一看四皇子。”

昭德帝笑,“皇后素来贤良,四皇子交给皇后,朕放心。”

谢皇后脸上闪过一抹惊喜。

林太后笑,“我也是这样说。皇后不仅贤良,更是善解人意,这些天,常带着四皇子来陪我这老太婆说话解闷儿。”

林靖也跟着赞起谢皇后来,道,“是啊,我觉着皇后娘娘待四皇子是真心的好。”

听这孩子气的话,昭德帝望向林靖,笑问,“这好,还有真心与假意之分不成?”

“陛下,当然有啦。”林靖一脸天真无邪,“我每次进宫陪姑母说话,都会遇到皇后娘娘带着四皇子过来呢。我出了宫,才知道了许多民间的事。在民间,很多嫡母为了打击庶子女,都不带庶子女出门应酬见客什么的…”林靖可能觉着自己说着有点儿乱,挠一挠脸,一脸迷惑,“我也不知道要怎么说,反正,我觉着,皇后娘娘肯定是非常喜欢四皇子,才会总带着四皇子呢。”

“皇后娘娘是世界上最好的母亲,所以,才是国母呢。”

林靖赞的谢皇后都有些坐不住了,只得勉强笑笑。

甄氏的脸却是渐渐变了,她曾在后宫高居贵妃之位,当初,她诞下小公主,也有无数人来巴结讨好。许多人曾对她说起过,不要带着小公主去慈恩宫。倒不是慈恩宫不好,只是,宫中众所周知,住在慈恩宫的林家四爷,是出了名的命硬。这世上,没有林四公子不克的东西。但,碍于太后娘娘,谁敢说这种话呢?故此,为了自己儿女的安危,千万不要叫儿女跟林四公子撞上。命硬克人之类的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啊。

毕竟,如林四公子这般,一出生便克死爹娘的,实在太罕见了。

正当此际,林靖一拍小脑袋瓜,笑道,“刚刚皇后娘娘还说了,叫我以后给四皇子做伴读呢。”

甄氏的脸微微发白,只是,她不敢叫人瞧见,只得悄悄的垂下头,将四皇子抱的更紧了些。

作者有话要说:早安~~~~~~这两天在外面玩儿,所以更的慢了些~~~

第35章

林靖命格毒辣,在帝都真不算什么秘密,便是昭德帝,也不是没有听说过。

当年林太后都把人接进宫养着了,子不语怪力乱神,再加上林太后积威深重,昭德帝真不能因这些子虚乌有的事就把襁褓中的林靖给撵出宫去。忒不人道,非明君所为。

而且,随着林靖渐渐长大,宫中一切太平,昭德帝也就把林靖命格毒辣的事儿给忘了。当然,如皇后、荣妃等,死都不想把皇子往慈恩宫带,就怕被林靖克着。

结果,还都活的挺好。

所以,昭德帝早不将林靖命格毒辣当回事了,如今谢皇后如此反常多次将四皇子带到林靖面前,还有什么做伴读的屁话,昭德帝不是呆子,没在慈恩宫发火,昭德帝是顾忌太子的脸面。

就这样,昭德帝忍到当天晚上来跟林太后商量,“皇后身子不大好,朕有心叫她好生休养身体。”

林太后立刻道,“张嘉,我库里还有两根五百年的参,给皇后送去补补身子。跟皇后说,我知道她身子不好,让她好生养着,不用过来谢恩了。她身子好了,我才放心。”

若谢皇后有林太后一半的精明,昭德帝也愿意给她些体面。昭德帝心下感叹,嘴上不得不道,“母后慈悲,朕与皇后不能令母后欢颜,如今还要母后为我们操心。”

林太后微叹,“咱们母子,不必这样。倒是皇后身子不适,太子那里,皇帝要多用心。”

昭德帝应了,又道,“皇后要养身子,便不能理后宫事。朕想将七皇子暂且送到贤妃宫中养育。”

贤妃孔氏,山东孔家嫡系嫡女,正因为她这种出身,尽管宠爱平平,仍旧一入宫便得四妃之位。林太后点了点头,“皇帝安排的极妥。”

昭德帝叹道,“只是这后宫之事,朕恐怕要麻烦母后了。”

林太后一笑,道,“我已是这把年纪,何况久不理事,精力也有限。后宫之事,颇多繁琐,皇后身子小恙,皇帝择有德妃嫔代掌后宫事既可。”望昭德帝一眼,林太后微笑,“皇帝,记不记得我曾与你说的,平衡之道。”

“前朝如此,后宫亦如此。”

昭德帝能亲自来请林太后掌后宫事,也是考虑许久,只是他未料到林太后竟一口回绝,又听林太后隐隐点喻于他。此时,殿中只有两三个小内侍垂手而立,昭德帝深知林太后的驭下手段,尽管心下觉着为难,依旧说了,“母后,朕担心,她们的心越来越大了。”似谢皇后,立太子之后竟敢生出谋害四皇子之心。就是荣妃,自己嫡嫡亲的表妹,昭德帝经林太后千秋节畅音园一事,也生出防范之心。

林太后温声道,“人心之足,寻常之事,皇帝万乘之尊,万人之上,既然知道她们想要什么,就无须烦恼了。”

“皇帝,后宫、朝廷都在看着你,如果有人生出不恰当的妄想,你就要警告他们,让他们知晓什么是分寸。”林太后道,“告诉他们分寸,他们才能不逾矩。不逾矩,才能安享富贵平安,不令皇帝为难。”

或许是林太后的建议起了作用,第二日,荣贵妃因言语不妥受到昭德帝训斥,直接去贵妃衔,降至妃位,令其闭门反省。

接着,昭德帝以皇后身子不适为由,令德妃、贤妃同掌宫务。

昭德帝雷霆手段,后宫诸人无不战战兢兢、万千小心。

而宫外,谢国公府与荣公府皆陷入焦虑之中。

尤其荣公府,完全是靠家里闺女肚皮争气,一下子是暴发起来的,家中富贵全凭帝王喜怒。上次林太后千秋节畅音园之事,昭德帝虽然大怒,到底只是暂且冷了荣家,并无其他处罚。如今突然之间,宫中贵妃便降了位份,荣公府里愁云惨雾,荣菘淮更是愁眉不展,真恨不能立刻递牌子进宫,御前打听一二。

可惜的是,荣菘淮除了皇帝的亲舅舅这一显赫身份外,其他方面实在乏列可陈,荣家刚暴发不久,御前消息之类,荣菘淮的手还伸不了那样长。

思来想去,荣菘淮让自己夫人收拾两样补品,去了拐着弯儿的姻亲宜德长公主府。

宜德长公主虽然与昭德帝非同母所出,但,由于先帝子女缘薄,拢共也就只这一子一女,故此,姐弟之间的关系还算亲厚。尤其宜德长公主的母家表弟娶了荣家女儿之后,荣公府与宜德长公主府来往还算热络。

荣夫人到访,宜德长公主称病未见。

这下子,荣家是真的慌了。

谢国公府尚好,老牌世家,经的风雨也多了,更何况自闺女成了皇后,时不时的便要担惊受怕一回,心里素质算是煅炼出来了。

事关亲闺女,谢国公夫人已是急的了不得。谢国公尚还稳得住,“只要太子殿下安好,不必担心。”

“说皇后娘娘病了,我递牌子想去给皇后娘娘请安,却被驳了回来…”谢国公夫人眼圈儿微红,“这可不是要急死我吗?”

谢国公道,“皇后不妥当,不是一回两回了。让她受个教训,也好。”

“国公爷好狠的心哪。”谢国公夫人抱怨,“好歹打听个缘由出来,咱们也好放心呢。”

“你莫急,等明天我去妹妹那边商量商量。”谢国公十分沉得住气。

谢国公夫人稍稍放心,又道,“去便今日去吧,妹妹家又不是外处,亲闺女的事,莫不是还要拖沓不成?”

谢国公只好当天去了,其实,老头儿心里也急,他倒是不担心谢皇后,有太子在,只要不是什么谋反大事,谢皇后一国之母,总不会有性命之忧。但,也得知晓究竟那蠢闺女又怎样惹了祸,自家小心反醒,莫要触怒昭德帝逆鳞方好呢。

谢国公夫人已是急不可待的收拾了些吃食补品,叫谢国公带了去。谢太妃是亲妹妹,若弄些补品玩器,贵重够贵重,就显得太见外了。谢国公夫人多年当家主母,这些分寸还是有的。

谢太妃依旧住在以往襄阳王府在帝都的宅子里,如今这座宅子已由昭德帝赏赐予谢太妃居住,一应供奉皆来自内务府。其他襄阳王府在襄阳的资产,昭德帝已着户部尚书亲自带人前去清算,俱收归朝廷。

昭德帝对谢太妃颇为优容,谢太妃有自己多年的体己、嫁妆,日子过的悠然富贵,再顺心不过。

一见谢国公满面愁容,谢太妃笑,“哥哥即使有事拖我,直接吩咐就是,倒不必装模作样。”

谢国公笑,“你这张嘴。”又问,“这些日子可好?”

“一切都好。”谢太妃命侍女上了茶点,方问,“如今还有令兄长为难之事?”

谢国公叹,“我着实后悔当初未听你言,贪慕国丈荣耀,送了大姐儿进宫。”这话,谢国公也只有对着妹妹才说的出口,道,“她实在担不起一国之后的位子。”

谢太妃听是谢皇后的事,道,“陛下已经册立太子,皇后纵使偶有过错,看着太子殿下的面子,陛下定会宽厚处置的。可是,皇后娘娘有何不妥当?”谢太妃安享尊荣,并不知宫中之事。

谢国公便将皇后养病,荣妃降位,德、贤二妃代掌宫务的事与妹妹说了。

谢太妃想了想,道,“阿兄莫担心,陛下既然降了荣妃之位,就是警告荣家。如今宫中再无贵妃,皇后娘娘位份最高,太子殿下安危无虞,算不得什么危机。”

“我也是这样想的。”谢国公叹,“只是不知皇后究竟哪里失察,惹得陛下不悦。”说着,谢国公又是一叹,“原本下个月就是皇后娘娘的千秋,这是册立太子以来,皇后娘娘的第一个千秋节,如今怕要不了了之了。”

谢太妃亦是无奈,“若阿兄不放心,我正好有事进宫陛见,如果方便,我代为打听一二。”

谢国公忙道,“看太后娘娘与陛下的态度吧,若是两宫不悦,妹妹切勿冒险。”

谢太妃笑,其实如果按她的意思,太子已经册封了,谢皇后却是屡出昏招,为家族惹祸。若真舍得,直接让皇后殡天,掐断这祸根,再将太子交予慈恩宫林太后跟前抚育,才算大善。

只是…望向兄长眉间忧色,谢太妃转而说起自己新得的好茶来。

作者有话要说:还未修~~先发~~

36晋江原创发表

谢太妃实在是个很有本事的女人。

襄阳王府沉沉浮浮,完全不影响这个女人在林太后与昭德帝面前的地位。

谢太妃向昭德帝递了密折,第二日,昭德帝在御书房召见谢太妃。

谢太妃的神色有些莫名的感叹,道,“臣妇存了私心,一直思量着要不要将清单奉上。后来,臣妇思量再三,想着臣妇多年坎坷,皆是托陛下之恩,臣妇方有今日。臣妇万不能辜负陛下厚待。”

昭德帝温声道,“太妃之心,朕明白。”

谢太妃叹口气,“得遇明君,臣妇方有晚年安度的福气。”

昭德帝又安慰了谢太妃几句,谢太妃笑,“陛下若无吩咐,臣妇再去向太后娘娘请安。”

谢太妃是昭德帝最愿意见到的姓谢的人,知道谢太妃与林太后关系不错,昭德帝笑,“前几天母后还说太妃几日不曾进宫,少了说话的人。”同样姓谢,姑侄至亲,谢太妃这样懂得拿捏分寸、表白忠心的女人,昭德帝只恨不能给谢皇后换个脑袋才好。

谢太妃是个聪明人,在宫里转了一圈儿回家,便将事情的原由猜了个j□j不离十,回府便跟兄长说了。

对于谢皇后意图用毒辣的命格克死四皇子之事,谢国公眼前一黑,险些厥过去。幸而谢太妃早命人备了老参,直接往兄长嘴里一塞。有参片吊着,谢国公立刻还魂。

谢太妃叹,“阿兄还是备些礼,往林家走一趟。”

谢国公精神萎靡,“什么时候我死了,才能安生呢。”

谢太妃道,“那也得看什么情况,若死后立刻投胎重作人,安生不难。若是变成孤魂野鬼,也不容易安生。”

谢国公立刻抚额j□j,“干脆气死我吧。”

谢太妃完全不理会谢国公了,问丫环得知楚妙言回来了,便道,“去看看妙言,若没什么事,叫她出来吃饭。”

楚妙言很快就到了,给谢国公见了礼,笑道,“我看母亲从宫里带了新鲜的鲥鱼回来,让厨下清蒸了添菜。”

谢太妃笑,“现在吃这个正是时候。”

楚妙言笑,“今天我去城外狩猎,见郊外的桃花要开了。我想着,这几日天气晴好,不如我陪母亲到效外庄园住上些时日,赏一赏春光。”

谢太妃大悦,“这便令他们把庄园收拾出来,咱们过几日便去。”又问谢国公,“兄长要不要一同去散心?”

听着人家母女两个欢快的讨论春游的事,谢国公已经给自己闺女愁的一个头两个大了,摆摆手,道,“罢了,我哪里有这个福气。”

谢太妃笑,“儿孙自有儿孙福,若任着个个操心,什么时候是个头儿,我劝阿兄自己放开些吧。”

谢国公唉声叹气的回了家,楚妙言送了送谢国公,晚饭时方道,“我看舅舅疲惫的很。”

谢太妃素来心宽,道,“阿兄就是这操心的脾气,不必理他。”人生永远是这样,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便是谢太妃素有决断之人,也是坎坷大半辈子,方有如今的清净富贵。失去了这么多,才得到现下的尊荣,谢太妃再不肯轻易操心。转与楚妙言说起庄园春景之事,“待桃花正好,咱们摘了,酿几十坛桃花酒,来年便可喝了。”

楚妙言笑,“还能做桃花酥、桃花糕,溪里捞些桃花鱼,就是一桌菜了。”

谢太妃更加愉悦。

林靖舒静韵与楚妙言谢太妃是在郊外相遇的,谢太妃楚妙言母女趁着春光正好,打算在农庄小住些许时日。林靖是好容易养结实了身子,闹着出来,初时林翊不同意,林靖就在家里造反,给林翊脸色看。后来,屁股上挨了两巴掌,林靖都威武不能屈。于是,舒静韵带他出来踏春,正好自家郊外有庄子,也准备住上几日。

林靖骑着匹温驯无比的小马驹,见人家桃花林里的桃花开的漂亮,问青云,“这是谁家的桃花林?”

青云对自家庄子周围的人家多少知道些,笑,“这原是谢国公府的田产,后来,便归了谢太妃。”人家的嫁妆。大户人家,女儿出嫁,田产庄园店铺古董房产现金,应有尽有,一辈子吃喝不愁的。

林靖听着不是外人家的,便道,“先生,你看这桃花开的多好,咱们去瞧瞧吧。”谢太妃跟林太后关系不差,相熟的人家,去遛达遛达也无妨。

舒静韵嗅着花香,笑眯眯的点头。然后,就遇到了在桃花林里野炊的母女二人。

其实说母女二人不太准确,应该说主子是这母女二人,周遭奴仆一堆。

谢太妃精于享受,即便是来野炊也要j□j周全,万不肯委屈到自己与楚妙言。即便野炊也带着厨子丫头侍卫仆从以及喝惯的茶水、用惯的茶具、手炉、点心、厨具等等。

先时,林靖见过楚妙言一回,今日楚妙言依旧是一身青衣男装,她本就身量高桃,端的是英姿飒爽。林靖很端正的打招呼,“楚姐姐。”

“林弟弟。”早有下人过来通禀,说林家四公子想来赏桃花景,两家本有交情,何况先时林翊于她有援手之恩。故此,楚妙言亲自来迎一迎林靖。

林靖连忙介绍,“这是我的先生,舒先生。”

舒静韵与楚妙言互相见过,如此,一行人再去拜见谢太妃。

谢太妃正在看着丫头们从溪水中捞鱼,见楚妙言带着一青年一孩童前来,回首一笑,“不必行礼了,麻烦的很。你们今天有口福,我做了许多好吃的。”

谢太妃周身未有什么繁琐奢华的装饰,发间只随意别了一支凤头簪。林靖过去站在谢太妃身边,伸长脖子往溪水里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