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靖心说,才死了老婆儿子几天,这王八蛋皇帝便不见哀容了。

林太后见林靖盯着昭德帝离去的方向看,唤他一声,“靖儿。”

林靖回神,问,“姑母累不累,要不要躺下歇一歇。”

林太后不赞成的看他,林靖讨好笑笑,林太后叹,“皇帝也难。”本就没什么深厚感情,这都过去多少时日了,能有什么哀容?再者,哀有什么用呢?做给谁看?若是来慈恩宫还愁眉苦脸的模样,到底相不相宜?其实,林太后明白,心里一旦有了芥蒂,看什么都有芥蒂。她与昭德帝,便是如此罢。

林太后知道林靖是有午睡习惯的,便打发他去隔间午睡。林靖道,“我等姑母睡了再去。”

林太后笑,“行了,快去吧。等醒了写几篇字给我看,看你可有长进。”

林靖得意,“先生都夸我字写得好。”

林太后一笑,朱嬷嬷过来劝着林靖去午睡了,林靖还对他姑妈千叮咛万嘱咐,“姑母略眯一眯,别睡得太久,不然晚上容易犯夜。”

林太后笑,“好。”

又罗嗦,“一会儿醒了,我念书给姑母听。”

笑,“好,去吧。”

林靖这才同朱嬷嬷去了隔间儿午睡。

林靖一到慈恩宫,整个慈恩宫都多了几分热闹气儿,连宫人当差都格外有精神。

下晌林靖午睡起床后,写了几个字,念了几段书,林太后便顺心又顺意,没几日便大安了。

林太后一好,林靖给躺下了。

林靖身子早就不大结实,这是共识了,刚出生时那猫崽样,昭德帝都觉着孩子生得林靖那样,称得上“可怜”二字了。自小就汤药不断,这两年调理的略好些,跟寻常孩子也没的比。林太后一病,林靖本就心里焦急担忧,当初心里秉着一股子气,这才无妨。如今林太后大安,林靖心气儿一松懈,可不就倒下了。

昭德帝有心把林靖挪出去,无他,这是宫里的规矩,万一过了病气给林太后咋办?林太后也是刚刚大安的。只是,这话又断难说出口,他把人家林靖弄宫里侍疾,人家侍疾侍病了,他立刻将人家扫地出门,实在有些说不过去。再者,就嫡母这把娘家侄儿当眼珠子一样看待,这会儿叫林靖归家,嫡母定不能乐意。万一再病了也不好,眼瞅着就过年了。

林靖这病,果真一病就病到了过年。再怎么说,林靖也不能在宫里过年,林太后也只得放他回家,直到林病离宫林太后都不大放心,大宫女紫苏劝道,“太医都说靖公子无甚大碍了,娘娘就放心吧,靖公子的先生就通医道,太医也得了娘娘的吩咐要日日过去的。娘娘只管放心,年下公子必会进宫向娘娘请安的。”

林太后叹,“我最放心不下的,就是靖儿的身子。早知如此,当初不该叫他进宫来陪我。”

紫苏奉上温茶,“娘娘说这话,靖公子知道娘娘病了,急成那样,若不允他进宫,他在家更急的慌。靖公子打小儿就在咱们宫里,出宫这好几年,别说娘娘,就是奴婢们,也挂念靖公子。”

林太后怅然。她对权柄没什么兴趣,甚至在少女时期,她从没想过会进宫。她生于富贵,长于繁华,哪怕做了皇后、做了太后,她并不觉着比当初在家时好多少。若不是进了宫,林靖是她嫡亲的侄儿,她便是接到膝下抚养又如何?

紫苏见林太后面色不豫,忙问,“这些日子,命妇上的请安牌子不断,娘娘是不是抽空见一见她们?”

林太后道,“也好。前儿贡上来的料子呢,那天也没细看,如今想想,倒是有几匹不错的。”

宫人捧上料子,林太后挑了几匹命拿去给林靖做衣裳。

林靖身体不舒坦,担心的绝不止林太后与林家,夏家也是成日求神拜佛。夏太太还带着闺女去庙里许了个愿,求菩萨保佑,若不能保佑林靖长命百岁便请菩萨早点儿收他回去吧,别到时叫她闺女守了寡。

当然,夏太太这点儿心思,也只能跟菩萨说过,于家中,她老人家只是不停的在丈夫面前担忧,“哎,也不知道阿靖如何了?听说在宫里就病了不少时日,这带着病过年可不好。”

夏尚书道,“小孩子家,短不了病的。既是病了,备些药材,让三郎过去瞧瞧。”

“这还用你说,我早打发三郎去了。三郎说太医日日过去。”夏太太叹口气。

夏尚书抬眼看老妻,“你要再担心,亲自过去一趟也没什么。阿靖胎中有些不足,故而身子不比常人。这些年慢慢调理,已无甚大碍了。”两家有婚约,夏尚书自然也早打听过林靖的身体状况。

这还叫无甚大碍?夏太太心下不满,实不知林靖“有甚大碍”时是个什么光景了?先时见林靖时,只觉着比同龄孩子瘦弱些,不成想这般弱不禁风,夏太太心里叹了又叹,却是不敢在丈夫面前多漏一字。哪怕有些担忧,夏太太也明白,这亲事一过明路,除非菩萨提前将林靖收走,不然断难退的。

夏尚书瞧着老妻一脸的忧思愁苦,不禁道,“你这是怎么了?”

夏太太没好气,“我是担心女婿的身子!小小年纪就总是病啊痛的,我这心里焦的跟火烤似的!看你这模样,竟是半点不放心上!”

“我哪里不放心上,病了找大夫就是,依着承恩公府,什么好大夫找不来。跟你说了小孩子家,免不了的。你这是做什么,三郎他们病的时候也没见你这样。”夏尚书打趣一句,“可见是真疼女婿了。”

夏太太叹口气,低声道,“别的我都不图,总想着,以后成亲,女婿健壮些才好。”现今看,林靖绝对跟“健壮”两字不沾边儿啊。

夏尚书敛了笑,“这是哪里话,不过小孩子生病,怎么还说到以后了?阿靖书念的不错,出身一等一,生次小病,就叫你这般惦记,若叫林家知道,得怎么想咱家?”

“阿靖一生病,我比自家孩子生病都担心。”夏太太愁眉苦脸。

“行了,你的意思我明白。君子重诺,当初即应下,以后就要成亲的。你甭想这些有的没的,你这脸色只要往外一露,以后吃苦的还是闺女。”林靖平安最好,哪怕有个万一,闺女少不得摊上个克夫的名头儿,难不成能嫁的好?倒不如盼着林靖长命百岁,夏尚书是考察过林靖的,除了身体不大好,各方面素质都不错。让夏尚书摸着良心说,林靖绝对配得起他闺女。如今人家一生病,他家里就这般,委实不大妥当。夏尚书提醒老妻,“你别口无遮拦,耽误女儿一辈子。”

夏太太这把年纪,又不是不明道理,只是担心的过了头,才如此反常,道,“我知道,我也就跟你说说。”

夏尚书叹口气。

林家现在无暇顾及夏家如何想的,林靖在病中,每天医药不断不说,年过的也不大自在。虽知林靖常病,但往年还能跟着一道守夜放烟火,这一年只在吃团圆饭的时候略露一露脸便回去歇着了。

待用过团圆饭守过子时,林翊打发兄弟们各自回房,抬脚瞧了林靖一回,见林靖已吃药睡下,又去舒静韵那儿一趟,才回了自己屋。

越氏问,“四叔可歇了?”

“歇下了。”怕林靖歇的不安稳,还加了些安神的药材。

越氏安慰丈夫,“我瞧着,四叔回家这些日子,精神好了许多。”

林翊简直发愁,“只盼开春能有所好转。”这几年,林靖的身子一直不错,倒不是说不生病,只是病一病,好的也俐落,从未像今次这般缠绵。林翊不禁为幼弟担心。

林翊又问,“宗人府的东西送去没?”林翊问的是关在宗人府替父坐牢的陈柒宝,过年过节的,林翊从不忘令家人给陈柒宝送些吃食衣物,倒不是有什么图谋。林翊只是觉着陈柒宝能有为父坐牢的一片心,委实难得。

“已经着人送了去。”

夫妻两个说了些家事,夜深相依睡去。

这个年,非但林家因担忧林靖的身体未过好,便是朝廷也没过好。无他,大年初一的,不说歌功颂德令昭德帝一展龙颜,倒是有御史提出:谢皇后过逝,后宫以荣妃为尊,请立荣氏为后,同时立二皇子为太子,以固国本。

此奏章一出,宫里的年酒喝了个乱七八遭。

唐赢当即起身,怒斥御史狂妄无礼,目无君父,包藏祸心,欲陷君父于不义!

昭德帝反应慢些,这会儿也回了神,并当众表态,“朕与皇后,结发夫妻,皇后一朝离去,朕心甚痛。太子,国之储君,仁慧太子为元后所出,德行贵重,故早立储位。二皇子以下,皆年幼,进学未久,贤愚难辩,岂可轻付储君之位?”接着又将此御史骂成狗,当时便下了刑部大狱,转而再忆起谢皇后与太子来,荫谢国公一孙。

昭德帝的应对很不错,林靖知道此事已是龙抬头的日子,他开春方好俐落。他养病时清静还清静不过来,哪里有人会与他说这个。待病好了,去宫里给林太后请过安,好叫林太后放心,顺道在宫里吃了一回春饼,回家后才听闻这事。林靖病愈,重拾事儿爹脾气,晚上追着林翊问,“大哥,那御史是受谁指使的?”

第81章

也不知道是谁,大过年的给昭文帝添堵。

尽管林靖也不大喜欢昭文帝,不过,他觉着指使御史的人也真够没品。皇帝做成昭德帝这般已经够郁闷的了,大过年的,还不叫皇帝陛下好生歇一歇,偏要给皇帝陛下添堵,这可真是…

林靖马后炮的问自家大哥关于炮灰御史的后续问题,林翊道,“多想想学业上的事,念书不见你这般用心。”

“学以致用。再说,我已经在跟先生念书了。”林靖灵活的蹿上兄长膝头,催促,“大哥哥,说正经事。”

林翊一只手虚揽着林翊的脊背,唯恐他不老实掉下去,盯着林靖精神百倍的巴掌脸,道,“瘦了。”林靖本就不胖,一场病下来,原本补回来的肉都瘦没了,尤其一张脸,就剩一双眼睛格外灵动,还不如林翊一只手来得宽阔,真真是巴掌脸了。

林靖嘟囔,“大哥哥,说正经事成不成啊。”

“御史是不是受人指点,你的脑袋能想到此处,难不成朝中都是傻子,别人就想不到?”林翊道,“受指使的是御史,不是谁家奴才。能站在朝廷上的官员,哪怕品阶不高,若不付出一些代价,御史也不一定会受其驱使。既付出代价,又怎会轻易被人查到。”

林靖失望,“大哥哥,你就直接说不知道就行了呗。”

林翊眼中闪过一丝笑,“就是这个意思。行了,待再有进展,我必跟你说的。你好生念书,也别累着自个儿,劳逸结合,我瞧着怎么比去年还矮了一般。”

“哪里有矮,我量了,比着去年刻下的记号,长了这么高,得一寸多。”林靖拇食两指比划着高度,很不乐意林翊说他矮。

林翊笑,“等你养好身子,傍晚就来书房如何?”

林靖自然是一千个愿意的,他道,“我已经大安了,先生和太医都这样说。”

“不成,屁股都硌人。”林翊拍拍林靖的屁股,“起码把以前掉的肉再长回来。”

林靖道,“我是长高了,才显着瘦的。”

林翊眼睛微眯,林靖道,“大哥哥,晚饭我跟大哥哥一道吃,好不?”他又拉着林翊去瞧林泽,还问林翊,“大哥哥,你说,大嫂子肚子里是小侄儿还是小侄女?”

“这我怎么知道。”

“我喜欢小侄儿。”

林靖絮絮叨叨的跟林翊说话,吩咐下人将他的饭摆到主院儿去。越氏见着兄弟两个也高兴,“泽儿刚还念叨四叔来着。”话说着,团子样的林泽已迈着小短腿摇摇摆摆的奔了林靖来,林靖一俯身将林泽抱在怀里,林泽奶声奶气的喊,“四叔,四叔。”小手去抓林靖的发带。

林靖低头咬林泽的苹果脸,林泽笑声响亮。

舒静韵对于林翊允许林靖在书房旁听的事也未多说,林靖素来多思多虑的人,倒是私下同舒静韵打听,“先生,你说大哥哥怎么突然这般大方了?”

舒静韵挑眉,“阿翊何时对你不大方了?”似林翊林靖年龄差这么多的,与其说在养弟弟,不如说是在养儿子了。

小厮捧来一壶甜茶,林靖接过倒了两盏,先奉一盏予舒静韵,道,“大哥哥对我自然是好,只是,以前大哥哥更愿意我专心念书,以后或考功名,或谋荫官举荐出仕,可没有像现在这样大方的允我在书房旁听的。”

舒静韵对林靖并不似林翊这般小心,他淡然道,“朝中的形势不大好。”

林靖尝一口甜茶,抬眼望向舒静韵,舒静韵并不瞒他,“阿翊说,看唐赢的意思,改制就在眼前。”

“什么改制?”唐赢这个大忽悠,常来他家忽悠他大哥,林靖最讨厌不过。他家富贵多年,哪个要去改制?再说,昭德帝对他家颇是刻薄,这样费力不讨好的事,要林靖说,才不要理呢。但,改制是大事,林靖年纪虽小,却天生事儿爹,故此很是关心。

舒静韵缓声道,“丈地计赋,丁随田地。”

林靖皱眉,他虽说生性聪明一些,对于田地赋税之类的事了解却不多,只大约知道现在是按丁征税的,林靖道,“要是丁随田走,岂不是说要按田取赋了?”

舒静韵道,“简单的说就是这个意思了。”

林靖道,“可是那些军户、匠户、佃户、灶户,要怎么取赋?”如佃户,他们是租种主人家的田,自己本身是没田的啊。

舒静韵没说话。林靖忍不住,“要是这样,朝中谁人愿意啊?”不说别人,他家就有许多土地,老家有,帝都附近也有。当然,按着林翊的爵位,有许多土地是免赋税的。老林家也不是交不起这笔钱,可是,想想朝中其他官员,有哪个会乐意从自己家土地上拿钱出来给朝廷?

舒静韵端起甜茶,慢慢的喝一口,“不要说朝中人,看来你就是不乐意的。”

林靖搔搔头,想了想方道,“钱倒是小事,我看唐赢的意思,无非就是杀富济贫了。如我家,人口不多,倒不至于出不起这笔钱,过也能过的下去。要是陛下非得如此,我家也不会跟陛下对着干。再说,要是陛下能干成这事儿,朝廷这一年的收入得增加多少啊。朝廷有了钱,于天下也有好处。”

“就是不知道别人怎么想了。”林靖老实的说,“先生让我读史,从远古到如今,有为之君都是一改先代之法的人。可这样的君王,得有魄力,得权握天下,才能说改便改。改得好了,自然是一代名君。这要改不好,众叛亲离,江山颠覆都是轻的。”

舒静韵对于唐赢野心勃勃的改革不予置评,倒是林靖这个年纪,能说出这番话也算有见识了。舒静韵微点头,“这就是阿翊让你在书房旁听的原因了。”

林靖眨巴眨巴黑白分明的大凤眼,轻声道,“原来大哥哥也不看好陛下啊。”

舒静韵嗔道,“你这嘴就不能有个把门儿的。”

林靖道,“自家说话,把什么门啊。要是传出去,我就说是先生泄露的。”

“真是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舒静韵轻声一笑,与林靖道,“在自家说话随意些无妨,在外头说话,你可给我注意了。”

林靖嘟嘟嘴巴,“我在外头跟谁说啊!关小二、崔谨然他们又不会跟我说这个。”说到自己的朋友,林靖道,“关小二上次来说郊外的桃花开了,他还邀我一道去赏桃花哩。”一面说,一面还拿眼睛瞧舒静韵。

舒静韵道,“你瞧我做什么,想去就去。男子汉大丈夫,倒腻腻歪歪的。”

“那先生帮我跟大哥哥说说,万一大哥哥不准我出门怎么办?”

“你又不是丫头,总关在府里做什么?只是你这刚刚大好,出门注意些是真的。”

“我知道。”林靖比任何人都不愿意自己生病。

师徒两个说了会儿话,舒静韵又将林靖的课程做了一些调整,林靖心下直发愁,在林靖看来,昭德帝在朝中威望一般,这刚死了老婆儿子,哪怕昭德帝为示补偿荫谢国公一孙,谢国公定已与昭德帝离心。这种情形下,又要改革税赋。昭德帝是好是坏,林靖并不关心,他不放心的,唯是在慈恩宫的姑母林太后罢了。

林靖辗转半夜,他毕竟年幼,便是想破脑袋也没什么好主意,只得在心里暗骂昭德帝脑袋发昏,竟重用唐赢这样的神经病!万一有个好歹,反正不能连累到他姑母才好!

林翊也在为林靖发愁,舒静韵在对林靖的教育上是半点不瞒林翊的,在林翊看来,林靖聪明是有,只是太过独善其身。舒静韵不以为然,道,“君以国士待我,我必国士报之;君以路人待我,我必路人报之。君以草芥待我,我必仇寇报之。”

林翊听这话,可见林靖真是舒静韵一手调理出来的了,苦笑,“话虽如此。只是我家与旁人不同,姑母位居慈恩宫,不论如何,我是盼着陛下顺顺利利的。”

林翊语重心长,“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昭德帝再怎么忌惮林家,林家无非隐忍些便罢。何况林翊少时是做过昭德帝伴读的,他十分了解昭德帝,这不是个狠心的人,依着昭德帝的脾气,再怎么忌惮林家,有林太后的抚育之恩,昭德帝也不会怎么着林家。大家依旧太太平平的过日子。可是,倘若国之危难,林家身为林太后母族,又能有什么好处不成?

简单的说,昭德帝好了,林家沾不上光;倘昭德帝但有万一,林家肯定是跟着倒霉的那一样。

这真是…

外戚做到这份儿上,林翊揉一揉额角,沉声道,“不能让陛下一意孤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