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宛如笑道:“多谢表哥提醒,不过我热的很,这凉茶喝下去也痛快。”

陈瑞文道:“贪图了一时的痛快,却伤了肠胃,留了病根,以后别再这样了。”又叫丫头倒了温温的茶来递给她:“不是渴了么?快喝吧。”

陈瑞霜坐在秋千上,笑嘻嘻的:“哥哥我也渴了,我也要喝茶。”

陈瑞文很是好脾气的又端了茶给她。

玩了一上午,陈瑞雪几个各自回去吃饭,陈瑞文便和林宛如回了凝香斋,林宛如犹豫了一下,还是悄悄对陈瑞文道:“上次在贾家园子里的事…”

陈瑞文停住了脚步,静静看着她:“在贾家园子里有什么事?”

林宛如一愣,难道他忘了?可应该不会啊,她慢半拍反应过来,抿嘴一笑:“表哥说的对,没有什么事。”

正文 第十五章 亲友相见(三)

陈瑞文笑了笑,他觉得林宛如抿着嘴笑的时候十分娇俏动人,嘴角甚至还有一个米粒大小的笑涡。

他忍不住多看了两眼,惹来林宛如好奇的眼神,他咳了一声,道:“表妹若是闲着无聊,想看什么书,就叫人去我书房拿,千万不要客气。”

林宛如笑眯眯的应了,道了谢,陈瑞文看着心内又是一阵酥麻,不光嘴角有笑涡,眼睛和眉毛都是弯弯的,怎么可以这么吸引人,陈瑞文不敢再看,闷着头一路走。

沈氏和沈姨娘进了灶房,一边说笑一边做了点心,聊到了半晌午索性又亲自动手做了一桌子小时候爱吃的家乡菜,见两个人回来了便一起吃饭。

苏州那边菜色偏甜,沈姨娘和沈氏以及林宛如都是吃惯了,觉得很喜欢,可陈瑞文却是地地道道的北方人,又在军营里和人大口吃肉大口喝酒惯了的,倒是不大习惯。

虽然不习惯,可他也没有表现出来,只是暗暗观察林宛如喜欢吃什么菜色,一顿饭下来,到对林宛如的喜好了解个七七八八。

林宛如玩了一上午,吃了饭便觉得有些累,便回了房间午睡,沈氏也被管事的娘子有事叫走了,陈瑞文自然不好多呆,也告辞了。

林宛如睡了半下午,醒来的时候看到沈姨娘在翻箱倒柜的找料子,便道:“姨娘在忙什么?”

沈姨娘道:“今儿说起来生日,可不快到了你姐姐的十五岁生日?姑娘家及笄是大事,也是咱们头一回给你姐姐过生日,我得亲手做件衣裳给她才成。”

林宛如失笑,二月十二花朝节,可不就是林黛玉的生日么,自己竟然忘了,便道:“到时候咱们定要赶回去给姐姐过生日的,只怕在这儿也只能住七八天。”

沈姨娘道:“说的是,所以得赶紧了,你来替我挑挑,偏咱们过来小住,我就带了几匹料子预备着做见面礼的,难道还要再回贾家一趟?唉,我正发愁呢。”

林宛如看了,那几匹料子是沈姨娘预备着送人的,因此都是颜色鲜亮,虽然贵重,配林黛玉却不合适,林宛如想起了前世父亲开的天衣坊,有一回染出来一匹叫凤凰尾的料子。

白天看上去是普普通通的碧色,晚上灯光一照,便是七彩绚烂,宛如凤凰尾羽,当时自己不以为然,拿来裁了做寝衣,有一回晚上起来喝茶,丫头们点了灯,身上的衣裳突然发光,把两个人吓个半死。

林宛如觉得,只有那样面上淡雅素净,内里却光芒万丈的料子才衬得上林黛玉。

她的脑子转了起来,凤凰尾的染料配方自己当初是仔细研究过的,里面用了一种能在黑暗中发光的植物汁液,经过各种调和才能发出七彩的光芒,自己倒是可以写出来,可还要把布给染出来,还要做成衣裳,这时间只怕来不及。

她灵机一动,想起了贾宝玉,只要是对林黛玉好的事,贾宝玉都是尽心尽力的去做,这件事托付给他来办最好,可是若是他问起这配方怎么来的自己该怎么说?而且,最关键的是,自己在陈家,如何见到贾宝玉呢?

第二日,沈氏就叫人送来了四套衣裳,说是给林宛如做的,林宛如看那些布料都是上好的,且绣工精湛,一时半会是赶不出来的,又是自己的尺寸,定是那日相认沈氏就命针线房开始做的,心内很是感动,想了想,决定去问问陈瑞文。

陈瑞文正在书房看书,听说林宛如的丫头求见,赶忙叫进来,知道是林宛如找他,就去了凝香斋。

沈姨娘笑着接待了他,道:“你妹妹说有事问问你,我问她也不说,这丫头就是古怪的心思多,你看着我,别和她一般见识。”

陈瑞文自然不会,他巴不得林宛如整日的找他呢。

林宛如把那凤凰尾的配方写了给陈瑞文看,悄悄道:“是我小时候偷跑出去玩,在染坊里偶然得到的,姨娘不知道,表哥千万别告诉她,如今快到姐姐的生日了,我想染一匹料子给姐姐做衣裳,做寿的时候穿,想来想去也只有表哥能帮我这个忙了。”

陈瑞文自然应了,答应替她跑一趟。

陈瑞文名下虽然有不少产业,却并无染坊,他便去求了石光珠,石光珠的母亲明华长公主的嫁妆里有一间染坊,后来给了石光珠,石光珠又要弄什么重新开张,他还去喝过酒呢。

这也不是什么大事,石光珠便叫染坊的管事拿了配方去染,陈瑞文道:“要的急,你叫人抓紧些。”

石光珠便笑道:“哟,什么时候我们陈将军也有着急的事了,哎,这料子是替谁染得?是伯母还是你们家的什么姐妹?”

陈瑞文瞪了他一眼:“只管好好地办事,办好了我请你喝酒,问这么多干嘛。”

石光珠笑归笑,心里也挺纳闷的,自然叫人加紧染印。

不过四天的功夫,料子就送过来了,石光珠问了管事,也是啧啧称叹:“用了那么多染料,瞧着也是普通的碧色,有什么稀奇的,别是你们染错了吧?”

石光珠不懂,那管事却是识货的,激动道:“少爷可别小看这批料子,里面掺了几种植物的汁液,白天看不出来,晚上是会发光的,相当于布料当中的夜明珠了,这可是难得一见的,也不知这配方哪里来的,真真是宝物啊。”

石光珠心内疑惑,便叫人留下了一匹,其余的送到了陈家。

陈瑞文一瞧是普通的碧色也纳闷,拿去给林宛如看,林宛如十分激动:“就是这个颜色,就是这个颜色。”

陈瑞文见她高兴,心里也高兴,道:“离你姐姐的生辰也没几天了,你要做衣裳还来不来得及?要不我叫绣娘来帮忙?”

林宛如笑道:“多谢表哥,这衣裳得我和姨娘亲手来做才有诚意。”

到了晚上,林宛如还特地命人熄了灯给沈姨娘和陈瑞文看这批料子的奥妙之处,只见布料泛着七彩光色,宛如一只凤凰欲腾飞而起。

沈姨娘惊讶极了,连声问林宛如这配方是哪里来的,林宛如求助似的看向了陈瑞文,陈瑞文心里顿时酥酥的,笑道:“姨妈,这是我无意中得来的一个配方,表妹不知道。”

沈姨娘这才恍然,道:“倒是多谢你了,又要叫人帮着染,我还以为是宛如胡闹呢。”

陈瑞文笑道:“姨妈太客气了,只要姨妈和表妹满意我就没白跑这一趟。”

沈姨娘自然决定用这匹料子,和林宛如亲自动手按着林黛玉的尺寸忙着裁剪做衣裳。

陈瑞文却被石光珠请过去喝酒,陈瑞文笑道:“说好了我请你的。”

石光珠摆手道:“咱们兄弟俩还客气什么,我正想问你的,那个配方你哪里得来的?”

陈瑞文顿时警惕起来:“你问这个干什么?”

石光珠道:“我的事你也知道,父亲母亲总是嫌我整日玩闹,给了我一个染坊,开张了大半年也没闯出什么名堂,那日你送来的那个配方染得料子我看了,啧啧,真真是极品,若是能用这料子打头阵,生意肯定红火,好兄弟,算我求你了,那配方卖给我吧,价钱随便你开。”

陈瑞文没想到石光珠居然打起了这个主意,想起那料子的熠熠生辉,又觉得理所当然,只是那料子是林宛如为了林黛玉的生辰特地染得,若是遍地都是,岂不辜负了林宛如的一番心意?

遂道:“这配方也不是我的,我也做不得主,而且我说一句,这也是闺阁女儿的游戏之作,传出去也不好,这件事恕我不能答应了。”

石光珠脸上难掩失望之色。

二月初十,沈姨娘和林宛如便告辞了,沈氏也知道她们是为了林黛玉的生辰回去的,也没有强留,只是说过几日再回来,房子都给她们留着。

回到贾家,最高兴的是林黛玉,她亲自出来接,笑道:“我还以为你们要再过一段日子才回来呢。”

林宛如笑道:“我们可是专门来给姐姐过生辰的。”林黛玉嘴上不说,心里却十分高兴。

正文 第十六章 及笄之礼

林黛玉及笄,贾母也上心着呢,等林黛玉及笄,便能名真言顺的说亲事,自己的愿望也能实现了,她心里也明白,自己的二儿媳是不看好这门婚事的,而更中意薛宝钗。

要说人品大方,说话行事,自然是薛宝钗更胜一筹,可薛宝钗今年三月就要参选公主侍读了,薛宝钗和贾宝玉那个所谓的金玉良缘,别人不清楚,贾母可是清楚地很,多半是薛家和儿媳妇捣的鬼。

薛家也打的好算盘,若是薛宝钗入选了,有了更好的高枝,自然不需要贾家,可若是落选了,那贾家少奶奶的位子就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

这算盘打得好,也要看她乐不乐意让自己的孙子做候选,宝玉是她的心头肉,这婚事一定得宝玉愿意,她也愿意,休想为了利益之争受人摆布。

如今看来,黛玉自然更让宝玉喜欢,又是自己的外孙女,亲上加亲,是挑不出一点刺来,更何况林家庞大的家产都在贾家手里握着,黛玉嫁过来,那家产不一起跟着过来了?锦上添花的事,贾母就不明白为何儿媳妇不满意呢?

贾母命凤姐好好地办这次生辰,凤姐却为难了,当初薛宝钗做寿,也是及笄礼,贾母当时高兴,拿了银子给做寿,自己是比照林黛玉十三岁的生日多添一点给办的,可是如今林黛玉及笄,贾母的意思是要大半,肯定要超过薛宝钗的份例,那薛姨妈和薛宝钗会不会多想呢?

她思来想去,决定去探探口风。

薛姨妈正看着薛宝钗跟嬷嬷学规矩的,三月中旬便要入宫参选了,就算是不能做朝凰公主的陪读,作为郡主的陪读也是极好的,这是一次飞黄腾达的机会,薛姨妈不想错过,薛宝钗更不想错过。

见凤姐来,薛姨妈笑道:“你不忙着林姑娘及笄的事,跑来做什么?”

凤姐苦着脸道:“姨妈还说呢,老太太吩咐要大办,可怎么个办法倒没说,我按着当初宝钗及笄的例送了上去,也不知道行不行。”

薛姨妈笑道:“当初我们是客居,宝钗的及笄礼也不好大办,如今林姑娘及笄要按着那个例办可就不妥当了,少不得还得填补些,要不老太太不得说你不上心?”

凤姐瞧薛姨妈脸上并无异色,松了口气,笑道:“姨妈说的是,不过统共那么些银子,我少不得添补一些罢了。”又问薛宝钗备选的事。

薛姨妈眉开眼笑的:“托二老爷的福,在礼部递了牌子,三月初十送到神武门报名,进了宫先去体元殿安置了,头五天是选秀,后三天才是为公主郡主挑选陪读,一直到十八才被送回来,要是选中了,就有上门报喜的,到时候再去礼部,办了手续就能进宫了。”

凤姐笑道:“这可是好事,若有什么需要您尽管说,等将来宝钗成了女官,我这个做表姐的说出去也有面子啊。”

薛姨妈笑道:“少不了你的。”

二月十二,花朝节,一大早林黛玉就被拉起来装扮一番,换上了沈姨娘用凤凰尾做的那套衣裳,紫鹃瞧了,道:“是不是太素净了?”

林黛玉不知内情,只是因为是沈姨娘亲手做的,便道:“我就爱素净的颜色,你别多说。”

紫鹃便不说话了。

去给贾母请安的时候,贾母也觉得衣裳素净,但是听说是沈姨娘亲手做的,又见林黛玉满面的欢喜,便没说什么。

除了贾家两府的人都过来道贺外,沈氏也过来了,出手大方,送了一整套赤金镶红宝石的头面,笑道:“黛玉以后就是大姑娘了,如海泉下有知也能放心了。”

提起亡父,林黛玉和林宛如都有些伤感,林如海是个好父亲,可是两个女儿却因为各种原因都不能在身边尽孝,实在是愧疚难当。

薛姨妈和薛宝钗也来了,先是行了及笄礼,继而便是开戏吃酒,因及笄请的都是亲朋好友,因此只摆了几桌,贾府里的人有王夫人,邢夫人,凤姐,尤氏,李纨并贾家三春,还有薛姨妈,薛宝钗,沈姨娘,林宛如,史湘云,而客人只有沈氏一个。

王夫人邢夫人陪着沈氏做了一桌,沈姨娘和薛姨妈一桌,凤姐和李纨一桌,林宛如等几个年轻姐妹一桌,贾母和贾宝玉,林黛玉单独一桌。

众人听戏吃酒,王夫人对沈氏十分热络,沈氏则注意到贾母的心思,左边坐着孙子,右边坐着外孙女,又都是精致的容貌,金童玉女一般,贾母的心思简直昭然若揭。

若是林如海在世,沈氏觉得贾家并非良配,但是林如海已经去世,林黛玉不比林宛如,还有个亲娘帮着筹算,她唯一的依靠就是贾母了,能嫁到贾家,亲上加亲,又有贾母护着,这日子定然过的不错,就怕将来贾母一去,王夫人这个做婆婆的要是为难儿媳妇,那苦日子才在后头呢。

不过这都是后话了,沈氏也就是一想,到了半下午就告辞了,沈姨娘和林宛如亲自送了出去,沈氏叫二人再去陈家住一段日子。

沈姨娘笑道:“三月三要赴明华长公主的春宴,只怕又要来回的折腾,倒不如过了三月三再去叨扰。”

沈氏有些惊讶,笑道:“能得了明华长公主的青眼,宛如可真是有福气啊。”

沈姨娘也十分得意高兴。

这戏一直唱到了晚上,贾母兴致勃勃的,谁也不敢喊累,到了晚上一点灯,林黛玉穿的衣裳就显出特别来,还是贾宝玉先发现的,吃惊道:“林妹妹在发光。”

其实哪里是林黛玉发光,是她身上的凤凰尾在闪闪发光,这才是刚开始呢,只怕过一会颜色就显出来了,更是好看。

大家都十分惊讶,凑上来看,林黛玉也是又惊又喜,林宛如便趁机吩咐小丫头灭了几盏灯,厅里更暗了,林黛玉身上的衣裳突然大放奇彩,七彩绚烂,林黛玉恍如神妃仙子一般,披了一件五彩霞衣。

众人先前是惊叹,此刻都被镇住了,半天贾宝玉才打破了沉寂:“妹妹真乃仙子。”

贾母也是惊讶,继而欢喜,这可是好兆头啊,想起这衣裳是沈姨娘做的,便问沈姨娘,沈姨娘笑道:“这都是宛如的主意,说是黛玉的及笄礼,一定要给她一个惊喜。”

林黛玉欣喜地拉着林宛如道谢:“多谢妹妹,这衣裳太贵重了。”

林宛如笑道:“姐姐当得起这样的东西,姐姐喜欢吗?”

林黛玉连连点头,凤姐半是羡慕半是嫉妒:“我如今只恨自己怎么大了两岁,若是也过一次及笄礼,也能收到这样的礼物了。”

大家都笑起来,林宛如没有接话,这是只属于林黛玉的独一份的荣耀,虽然她很喜欢凤姐,也不能给她,只能另外想法子补偿了。

贾探春便问这料子叫什么名字,是从哪里买的?

林宛如道:“这叫凤凰尾,天底下只有这么一匹,若不是如此珍贵,我也不能送给姐姐了。”

大家更是羡慕,又有些失望。

林宛如看众人艳羡的样子以及林黛玉的欣喜,便想着这都亏了陈瑞文帮忙,一定要好好谢谢他。

林黛玉的及笄礼最后在大家谈论衣裳中结束,事后林黛玉去找林宛如,不知道有多感激,林宛如笑道:“咱们是亲姐妹,姐姐说这个不是太客气了么?”

林黛玉也觉得如此,可一想起那件衣裳就觉得激动,再加上薛宝钗要去参选公主侍读,很可能一飞冲天,不再是她的情敌,她心里自然高兴。

以往林黛玉换季总要病上一阵子,可如今快开春了,林黛玉还是好好地,精神头很足,就是贾母也多念了两声佛。

王夫人最近却不大顺心,贾母把她叫过去,问她若是黛玉嫁给宝玉可好?说是问,可已经是笃定的语气了,她一提薛宝钗,贾母便拿薛宝钗是要做公主侍读的,有更好的去处为由来赌她。

她心里不服气,思来想去,只有叫宝钗落选,她才能当上自己的儿媳妇,王夫人筹谋了几天,递了牌子,进宫见了元春。

元春是她的女儿,又是宝玉的姐姐,定然会帮着自己,只要参选的时候做一点手脚,宝钗就很有可能落选,到时候成了自己的儿媳妇,自己加倍补偿她,不比去给公主当丫鬟强?

正文 第十七章 三月初三(一)

很快就是三月三,早在两天前明华长公主便命人送了帖子过来,邀请王熙凤,林宛如,林黛玉,薛宝钗并贾家三春去赴宴,大家都十分高兴,贾母也一早命人赶制了新衣,把她们打发出门。

皇上的亲兄弟少,只有两个妹妹,因此便对两位长公主格外厚爱,明华长公主嫁给了缮国公,生下了长子石光珠,长女石爱珠,其中石爱珠又被皇上封为容德郡主。

而明华长公主的妹妹顺华长公主则嫁给了理国公,同样生下一子柳芳,一女柳萱,柳萱也被皇上封为容仪郡主,此次选侍读,不光是为了朝凰公主,也是为了这两个郡主。

明华长公主的春宴,不只宴请了京城的权贵世家,就是她的侄子,宫里的皇子也会来,因此大家趋之若鹜。

就拿薛宝钗来说,本来快到了参选的时候更要用功,可还是抽空子来了,若是能见到两位郡主或者是被长公主瞧上了眼,一句话的事,到时候参选也不过是走个过场罢了,这样一飞冲天的机会,薛宝钗自然不会放过。

明华长公主在自己的公主府举办的春宴,她是公主,理应有公主府,只是嫁人时说出嫁从夫,要脱去公主的华裳,亲事柴米,皇上对她的贤德很是嘉奖,不光应许了,还赏了不少东西,这公主府也就成了别院,宴请时才用一回。

因为来赴宴的未婚姑娘们多,一律都是马车驶进了左边角门再换轿子直接抬进内宅,而男子多是骑马来,一律进来右边角门,自有人把马牵走,再有小厮带路。

今儿不光贾家的姑娘们,贾宝玉也在受邀之列,在公主府外正好遇到了陈瑞文,陈瑞文瞧了瞧刚刚驶进角门的马车,便知定是贾家的马车了,遂和贾宝玉寒暄起来,如今和林宛如成了表兄妹,也不用避讳什么,直接便问他:“表妹可来了?”

贾宝玉笑道:“自然来了。”说笑着进了府,一路上又遇到了冯紫英,卫若兰,柳芳等人,嘻嘻哈哈的被石光珠这个主人给带了进去,一处说笑取乐。

林宛如等人则直接被抬进了内宅,在一处名叫弄玉小筑的园子停住了,园子外立着一位年轻姑娘,七八个丫头婆子簇拥着,衣着华贵,瞧那样子,林宛如猜着应该是容德郡主石爱珠。

果真,有婆子上前笑道:“这是容德郡主。”

众人便要行礼,石爱珠忙让人搀起来,笑道:“今日春宴乃是众姐妹一起取乐,万万不要多礼,若是只拘泥于这些礼数,岂不是辜负了这一番春景。”

众人都称是,道了谢,石爱珠便上前笑吟吟的看着贾探春:“你们就是元妃娘娘的妹妹吧?”

贾探春笑道:“是。”又指着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道:“这是二姐姐,这是四妹妹,这是二嫂子凤姐,我行三。”又指着林宛如,林黛玉,薛宝钗三人道:“这是林家的两位表姐妹,这是薛家的表姐。”

石爱珠一个个看过来,笑道:“诸位姐姐都是天仙一样的人物,倒把我给比下去了。”又拉着凤姐的手道:“我早就听母亲说过贾家有一位爽利人,精明能干不下男子,人称凤辣子,没想到姐姐长得这么好看。”

凤姐笑道:“哟,我倒没想到我都臭名远播了,都是自家人的玩笑话,没想到连郡主都知道。”

凤姐是什么人哪,三言两语就把石爱珠逗得直笑,石爱珠便挽着她的胳膊走在前头,众人笑着跟在后头。

屋里已经来了不少姐妹,大多都是各公府侯府之家的千金,几个姑娘虽然见过,却只是点头之交,遂只和熟悉的姑娘们一处说话,有齐国公府的陈瑞雪,陈瑞雨,陈瑞霜,保龄侯史家的史清云,史湘云。

史湘云见了诸人先跑过来:“可把你们盼来了。”

凤姐笑道:“怎么哪儿都少不了你啊。”

史湘云笑道:“凤姐姐还说我,你们还不是一样?”

又见林宛如跟陈家的三姐妹说话,便悄悄问凤姐:“她们便是宛如妹妹的表姐妹吗?大家都说陈家的姐妹最是没脾气的。”

凤姐笑道:“你少管别人,管好自己是正经。”

陈瑞雪拉着林宛如笑道:“我们都说请妹妹再去我们小住的,妹妹什么时候得空啊。”

林宛如笑着没说话,林黛玉在旁边就不高兴了,道:“这个月我要督促宛如念书,进了四月,四月初七又是宛如的生辰,怕也不得闲,只怕到了端午节才使得。”

陈家三姐妹都是不善言辞的,一听便没了话,林宛如忙拉着陈瑞雪一边悄悄道:“姐姐到底还住在贾家,我若是总是说去别人家做客,姐姐为难不说,贾家人心里可怎么想呢,我也是左右为难,姐姐千万莫怪。”

陈瑞雪很是善解人意:“妹妹放心,我都晓得,等妹妹过了生辰,再请大伯母去接,贾家人也不会说什么的。”

林宛如这才松了一口气。

薛宝钗在旁边瞧着,暗暗地抿嘴笑,打量起屋子里的人来。

众人坐着说笑了一会,外头又喧嚷起来,众人忙起身,进来的居然是明华长公主,众人齐齐躬身行礼。

明华长公主笑道:“都起来吧,今儿寒舍略备薄酒,请诸位过来聚一聚,我就喜欢瞧着年轻姑娘们说说笑笑的热闹,你们也都不要拘礼,花园里都准备好了,你们爱下棋的,爱作画的,爱划船的,爱荡秋千的都各自去吧,等中午开席我可是请了蒋玉菡来唱贵妃醉酒的,可都别错过了。”

她这番话说的和气,众人都笑起来,又行了礼退下,出了弄玉小筑,这才放松起来,三三两两聚在一处,由丫头们带着去了公主府的花园。